关于武赤壁随笔精选
武赤壁随笔精选
(一)折戟沉沙“武赤壁”
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鄂南地区,有这么一句童谣:“说书莫打赤壁过,三岁小孩知三国。”古战场赤壁的故事,在当地老百姓中是有口皆碑的。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大破北方劲敌曹操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创造了我国历史上以少击众、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遗址。
解放以来,在赤壁(过去为湖北省咸宁市蒲圻县),几乎年年都有古兵器出土,如刀、剑、戟、矛、盾等等,数量逾千件之多。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一带,往下深挖一米,往往就有这类文物出土。可以说,这里是一座难得的“地下博物馆”,它为我们研究古战场赤壁的地点、战争规模和当年的经济、军工水平,提供了有力的见证。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把黄州赤壁称为“文赤壁”,而将蒲圻称为“武赤壁”,倒也并无不可。
赤壁,作为历史遗迹而受到重视,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描绘:“赤壁山,在蒲圻县西八十里,一名石头关。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与赤壁相对,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操舟船败走处。”
“赤壁”石刻是赤壁现存最早的文化遗迹。据《湖广通志》载;早在宋代,此地的石岩上即有“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据说,当年大获全胜的周瑜为纪念赤壁之战,挥毫题写“赤壁”二字于石岩;因为是巨手神笔,力盖千钧,字迹竟透过石岩到了另一边,以至在山后映出了反体的“赤壁”二字。历年长江涨水,即使洪水惊天,这“赤壁”二字石刻却绝不受淹。这个传说,虽然带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可“赤壁”石刻历经千百年的风化,日晒雨淋,至今仍然完好无缺,这至今仍然是个迷。……
由于蒲圻赤壁在我国军事史上有它光辉的一页,因此它孕育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戏曲。这里,我们从浩瀚的诗海中,摄出二首作为见证:一首是大诗人李白的《赤壁歌》。诗中写道;“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冲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中“于此”二字,应该看作赤壁实地。李白途经蒲圻赤壁,即景赋诗,是合情合理的。这首诗在《全唐诗》里并没有辑录,却在《湖广通志》和《蒲圻县志》里有着明确的记载,这实在是志书的一份不可抹杀的功劳。另一首诗,即晚唐诗人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细琢磨诗的前两句,我们很难怀疑诗人没有到过蒲圻赤壁。况且,从《蒲圻县志》和《湖广通志》中,人们也能找到这方面的佐证:自宋代起,蒲圻赤壁即已出土赤壁之战的兵器。当年,诗人杜牧漫游赤壁,在江畔拾得“沉沙”的“折戟”,认出它是“前朝”之物。苏东坡作前、后《赤壁赋》,由于他游的黄州赤壁,是“文赤壁”,没有那类“折戟”出土,自然就回避了这一点。……还有人说杜牧这首诗,是在古汉阳的一个也叫赤壁的地方写的。有历史学家考证为准,应该就是蒲圻的赤壁了。
蒲圻赤壁,景物宜人。而且,这一带的名胜古迹,几乎都与赤壁鏖战的故事联系在一起。那临江挺立于山巅的“翼江亭”,相传是东吴的军事哨所,周瑜和诸葛亮均曾在此瞭望北江曹军的动静。南屏山上的“拜风台”,是孔明祭东风之处。如今掩映于苍松翠柏间的“武侯宫”海陈列着一大批庞统献连环计、披阅兵书的地方。今天,赤壁以其丰富的文物和优美的风景,兼有历代碑刻和动人诗篇,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蒲圻赤壁又可以说是“文武兼备”的。
(二)黄 州 “文赤 壁”
从武汉顺长江而下九十公里,便到了古城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市区。在黄州西北角的'赤壁山下,有一处名扬中外的古迹——“东坡赤壁”。
“东坡赤壁”,又名黄州赤壁。据《黄州府志》记载;“岩石屹立如壁,其色赤,亦称赤壁”;因其形态很像一只赤色的鼻子伸入江面,所以又有“赤鼻矶”之称。“矶头赤壁当天倚,下有山根插江底”,明代诗人李东阳的诗句,倒也画出了这里的自然景色。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我国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此后,也许是有意,也许是误传,江汉平原之间的蒲圻、武昌、汉阳、汉川、黄州五地,竟各有一处名为“赤壁”的地方。谁真谁假,一直争论不休。不过,把东坡赤壁排除在外,却是可以肯定的。清代画家郭朝祚还特意大书了“东坡赤壁”四个字,借以与三国赤壁相区别哩!
“东坡赤壁”以苏东坡而得名。苏东坡,名轼,字子瞻,长于诗、词和散文,绘画和书法也很有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北宋元丰二年(公元一0七九年),苏轼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因政治上受到沉痛打击,很不得志,自号“东坡居士”,并发出了“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的感叹。他在黄州共生活了四年零三个月,多次游览赤壁,站在矶头歌唱大江,先后写出了极富盛名的不朽名作《念如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这样一来,更使本来颇有名气的“赤鼻”,一跃而名列“湖北五赤壁之冠”了!
其实,在苏东坡来黄州之前,赤壁已成为一处游览要地。晚唐诗人杜牧称赞它:“地胜足楼台”。到宋代已有著名的四楼:月波楼、栖霞楼、竹楼和涵晖楼。历代来这里游览的名人很多。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都留下了歌唱赤壁的诗篇。宋代王安石、辛弃疾、陆游、王禹偁、黄庭坚、岳飞、文天祥,都在赤鼻矶头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宋代以后,历代有名的诗人、画家,差不多也都在这里留下了诗痕画迹。我们现在能读到歌颂赤壁的中外诗篇,竟有三、四千首之多!
“东坡赤壁”,风景优美,历来有“江山如画”之誉。陆游曾两度游览赤壁,他的评价是两个字:“佳处”。苏轼的弟弟苏辙是这样描绘赤壁下的江景:长江“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大江在这儿竟差不多同大海一样宽阔,洪波奔涌,远水连天,风帆上下,怡情悦目。……
把赤壁景物描绘得更加雄奇壮丽,更有气魄的,当推苏东坡。他挺立赤壁矶头,放声高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已成为歌唱大江的千古名句。他描绘江边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何等雄奇壮丽!他描绘冬季月夜赤壁:“江流有声,断岩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真是字字如画!他描绘赤壁下月夜泛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此情此景,实足令人神往;他描绘从江中回看赤壁:“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此景此情实难以字、画描绘!
苏东坡为赤壁大大增色,后人为了凭吊这位伟大文人,自元、明、清而至现代,相继在这里建堂竖碑,修亭立阁。计有一堂(二赋堂),一楼(邑爽楼),二阁(留仙阁、碑阁),六亭(坡仙亭、酌江亭、睡仙亭、放龟亭、喜雨亭、问鹤亭),各具民族特色,引人入胜。 现在,它正以其如画的美景,绚丽的新装,迎接国内各族人民和国际友人。
朋友,你也会站在赤壁矶头,唱出了更新更美的赞歌么?!
【武赤壁随笔】相关文章:
赤壁小吃-生活随笔03-29
武侯传杂文随笔07-04
初夏拜祭武训先生的游记随笔02-24
有关初夏拜祭武训先生的随笔02-24
初夏拜祭武训先生游记随笔07-14
英雄暮年赵武灵王的杂文随笔07-04
前赤壁赋杂文随笔600字07-14
从杜牧《赤壁》评价赤壁之战10-03
苏轼的赤壁赋与赤壁怀古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