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2-10-30 10:21:39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范文集锦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范文集锦6篇

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找到圆形的中心点,并沿着中心点用一圈一圈不断扩大的方式表现花儿越开越大。

  2、乐意帮助花儿开放,感受从中带来的快乐体验。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圆形的花心贴纸、大小不一的圆形纸。

  2、绿色背景的画纸装饰上花径和花叶。

  3、颜料、棉签、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导入:有一天,从草地的中间钻出了一朵小花,可是它好小,小花很想快快长大。怎样才能让小花快快长大?

  (二)情境演示,观赏花的画法。

  1.师:太阳公公看见了,对小花说:"别急,别急,我来帮帮你吧!"太阳公公发出暖洋洋的光照着小花,小花儿吸收着阳光,伸伸懒腰,呀!它长大一些了。

  2.教师用棉签蘸颜料,沿着中心点的花心画一圈。

  3.师:呼呼呼,风姐姐吹来了,他对小花说:"小花,小花,我也来帮你长大吧!"风姐姐轻轻地吹着,小花抖了抖了身体,真的又长大了一圈。

  4.还有谁会来帮助小花呢?你听,滴答滴答,下小雨啦!雨点落在小花身上,小花喝着雨水,挺直了胸膛,越长越大了。

  5.教师用棉签将花从里到外越画越大。

  6.小花长出了花茎、开出了绿叶。(教师将小花贴在大草地上)

  (三)幼儿操作,激发创作热情。

  1.师:在你们的草地上,也种下一颗小花籽,你们愿意帮助他们长大吗?快来让小花园里开满美丽的花儿吧。

  2.活动指导:

  (1)鼓励幼儿找到中心点,并沿着花心一圈圈不断地将小花画大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画更多的花,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选择小一点的圆形。

  (3)注意颜料和棉签的使用,保持桌面和衣物的干净。

  (四)同伴欣赏,分享成功的快乐。

  1.将幼儿作品贴在大背景上,让孩子们互相欣赏交流。

  2.幼儿扮演小蝴蝶,去找找哪朵花儿很美的?看看花儿是不是越开越大的?

  3.小结延伸:花园里的花儿有五彩斑斓的颜色,你还想开出什么别的形状的花儿吗?我们下次可以试试,画出三角形、正方形的花儿。

  教学反思:

  通过棉签点彩的形式点画出花朵,换了一种绘画工具,幼儿的兴趣点高,多积极参与,但由于棉签点太小,加上部分幼儿点的数目太少了,完成情况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但整幅作品还是算精致,并且从绘画中获得很多乐趣,多积极的参与。看到幼儿玩的这么开心,自己也感觉很开心,自己的付出得到孩子开心的笑,很值得。

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作画过程中的乐趣。

  2、能使用棉签大胆作画。

  3、了解冬天的落叶树的主要特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积极观察,初步了解冬天落叶树的特征。使用棉签画树干和树枝。

  难点:使用棉签画树干和树枝。注意绘画方式,保持绘画整洁。

  活动准备:

  黄色、蓝色卡纸若干,棉签,颜料,课件《冬天的树》,范画两张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冬天的树,了解冬天落叶树的特征。

  (1)师:寒冷的冬天来到了,有许多的大树妈妈都发生了变化,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观看视频《冬天的树》)幼儿观察,教师提问:冬天里的树是什么样的?树枝有什么变化?小树叶都离开了妈妈,变得光秃秃的。这种树我们叫它落叶树。

  (2)观察树干和树枝。问:大树妈妈的身体在哪里?树干是怎样的?

  师:看!大树妈妈在向我们挥手呢!它的树枝是什么样的呢?

  2、学习用棉签蘸颜料画冬天的树。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冬天的树是什么样的?要怎么画呢?

  (2)根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小结:树上有树干、树枝。画时先画树干,再画树枝。教师边说边示范并请个别幼儿尝试。

  3、幼儿绘画(1)请幼儿用棉签大胆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2)鼓励幼儿画出自己见过的或喜欢的树,可画一棵,也可以画几棵。

  (3)作画时保持清洁卫生。

  4、绘画活动结束

  (1)将作品贴起来组成"冬天的小树林"并欣赏同伴作品,说说你喜欢哪张作品。

  (2)向客人老师介绍你的作品。

  (3)整理小结。

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纸团印画的方法表现花。

  2、感受藏蝶游戏的乐趣,了解相似颜色放在一起不容易辨别的特点。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黄颜料、旧报纸,幼儿作画底稿四幅。

  2、红色、紫色、白色、黄色蝴蝶胸饰若干(总数与幼儿人数相同)。

  3、菜花地的`背景,以及游戏背景,教师范例一张(大)。

  4、音乐《化蝶》、《扑蝶人来了》,蝴蝶飞入菜花视频。

  活动过程

  一、游戏藏蝶。

  1、游戏:《化蝶》入场。

  2、师:蝴蝶宝宝们,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我们一起去玩吧!(跟着《化蝶》的音乐,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红的桃花真美丽,白的梨花象雪花一样,紫的紫藤真香啊,黄的菜花我最喜欢。

  3、(扑蝶音乐起)师:扑蝶的人来了,小蝴蝶们赶快去花丛中躲起来!

  4、师:蝴蝶,你藏在什么花里面了?蝴蝶你躲到了哪里?

  5、(做听声音状)师:扑蝶的人走了,蝴蝶宝宝回家休息吧!

  (评析:小班的活动形式主要应以游戏为主,本活动以游戏导入,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活动一开始就给予幼儿以美的感受,如优美的音乐、诗意的场景和对衬压韵的语言,处处体现着一节艺术活动给予幼儿的多方面多形式的美的熏陶。)

  二、画花藏蝶。

  师:(出示视频)宝宝们看,多漂亮的油菜花,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你们喜欢吗?有一群调皮的黄蝴蝶也很喜欢黄菜花。瞧,它们也飞出来了,飞呀飞出来了,飞呀飞玩起了迷藏的游戏咦!怎么不见了?黄蝴蝶藏到哪儿去了?

  小结:原来黄蝴蝶和菜花的颜色是一样的,所以飞入菜花就找不到了。

  师:(范画1这里也有一只蝴蝶,用什么办法能把它藏起来呢?(藏在花里面)好,那请宝宝们看一看妈妈是怎么藏蝴蝶的。(拿出旧报纸)团一团,捏一捏,蘸一蘸,印一印,印朵小花藏蝴蝶。

  师:(范画2)看,蝴蝶被密密的菜花藏起来了。

  师:还有其他蝴蝶也想藏起来,我们来帮帮他们,好吗?记住,菜花要印得密密的,多一点,把蝴蝶都藏好了。

  (评析:视频的出示,帮助幼儿初步直观了解到相似颜色放在一起不容易辨别的特点。小班幼儿对技能的学习比较困难,虽然是一些简单的团、捏、蘸、印动作,幼儿都有可能做不到,所以在活动中我把这些动作编成了一个朗朗上口的简短的儿歌,既把作画的动作要领概括了,还把作画的操作顺序涵盖了进去,这样幼儿就能准确有序的掌握本次活动的学习技能,完成绘画作品,从而实现活动目标1的要求。)

  三、欣赏藏蝶。

  将幼儿画好的“藏蝶”贴成一整幅画,方便对比欣赏。

  师:哇!多美的花园呀!看看蝴蝶都藏起来了吗?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他们观察点画得密不密?蝴蝶有没有都藏起来:X颜色的蝴蝶藏在X颜色的花里呀?)

  小结:蝴蝶宝宝们看,原来当蝴蝶飞入和它颜色很像的环境中时,就很难被发现了!

  (评析:我们知道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幼儿的情感发展,这里把幼儿的作品布置成和老师提供的游戏背景相一致的作品墙,既方便幼儿和老师一起对比欣赏,又满足了幼儿的成就感,让幼儿知道了:原来我也很棒;我也能和老师画得一样漂亮;我的画也能和老师的画贴在了一起等等。同时我还是回到了幼儿对颜色的认识上,再次让幼儿认识到:颜色相像的环境中很难发现蝴蝶,实现活动目标2的要求。)

  四、再次游戏藏蝶。

  师:蝴蝶宝宝,看看你们自己是什么颜色的?想想你可以藏在什么颜色的花里面才能不被扑蝶的人发现?你是什么颜色的蝴蝶,你可以躲在什么颜色的花里?

  师:好,我们发现了躲藏的秘密,让我们在自己画的花丛中玩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评析:再次游戏藏蝶,既是第一个活动环节的复习,又是第一活动环节的提高,幼儿还是继续玩“藏蝶”游戏,但对新学的知识点“相似颜色放在一起不容易辨别”在这里要幼儿学会应用。这个环节就体现了幼儿对知识掌握的一个提升。)

  五、结束活动。

  师:校园里也有许多美丽的花,让我们把躲藏的秘密告诉更多的蝴蝶宝宝,继续来玩捉迷藏的游戏!

  (评析:“躲藏”有“秘密”,幼儿对此新鲜而感兴趣,继续玩势在必行。)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小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今天的纸版画活动是《熊猫》,熊猫虽然小朋友们都没有亲眼看过,但在电视里或者书上看过,所以比较熟悉,绘画的熊猫小朋友都刚画过,这次要来进行纸版画的熊猫,小朋友们都特别感兴趣。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2、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过程:

  一、动物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教师:脑袋圆圆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爱吃嫩竹子。(熊猫)

  二、引导幼儿观察熊猫图片,进一步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

  提问:

  1、它的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2、眼睛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3、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4、它的四肢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教师总结:熊猫的头是圆圆的,耳朵像半个圆,熊猫的身体胖胖的,像个气球,四肢短短的,有点像椭圆形,它的身体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赵凌越说:我在书上看见的熊猫身体都是圆圆的,胖乎乎的很可爱的;周琦说:我知道熊猫喜欢吃竹子的;华夏飞说:熊猫我在电视里也看见过的,它不咬人的——)

  幼儿由于平时在图书、电视里经常能够接触到熊猫,所以对熊猫比较熟悉,对熊猫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也比较了解,能够把熊猫的样子比较清晰描述出来。

  三、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完整示范操作过程

  1、用一张完整的硬纸板用剪刀依次剪出熊猫的头、耳朵、身体、四肢。

  2、把熊猫的各部分进行组合,用胶水贴在纸上。

  3、用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给熊猫涂色,进行拓印到底版上。

  四、幼儿操作

  1、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帮助个别幼儿,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剪出熊猫的不同形态。

  2、提醒幼儿涂色时,要均匀涂色,保持画面和衣物的整洁。

  (沈奕棋拿着纸板说:“老师熊猫的圆圆的头怎么剪呀?”徐振宇说:老师我也不会剪,我剪不圆。)

  虽然小朋友们在小班时经常进行剪纸类的手工游戏,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但是我发现我班小朋友的剪纸能力还很弱,连一些简单的圆形都剪起来很吃力,有些新小朋友连剪刀也不会拿)

  五、结束活动

  1、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说说自己画的熊猫在干什么?

  2、鼓励幼儿要爱护大熊猫。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虽然很浓,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纸版画,对幼儿们有些困难,特别是在进行制版时,小朋友们都不能用剪刀剪出完整的图形,连最简单的圆圈都很吃力,有些幼儿剪好后,再用胶水贴起来时,自己刚剪的东西(像头、眼睛、嘴巴等)就找不到了,不是混到其他下小朋友那里去了,就是掉哪里地上了。我想可能跟我刚才不合理的示范有关吧,如果让小朋友先用剪刀剪出熊猫的一部分,如头,然后马上用胶水贴住,这样操作起来会方便些。

小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常见的颜色,说出它们的名称。

  2、尝试在“娃娃家”中运用绘画材料进行游戏,丰富游戏内容。

  3、积极的参与烤面包,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在黄、绿、蓝、玫红、白等水粉颜料内调入少许浆糊,盛在小罐里,每个小罐内放一把小勺

  2、用稍厚的白纸剪成两片连在一起的“切片面包”

  3、餐巾纸盒做成的“面包烤箱”若干

  4、各色彩纸若干,淡黄色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分辨颜色名称

  联系自己生活经验,想象各种常见的果酱颜色,如黄色为色拉酱、绿色为猕猴桃酱、白色为奶油、蓝色为蓝莓酱、玫红色为山楂酱、大红色为草莓酱、橙色为橘子酱等

  二、操作过程

  1、将两片“面包”打开,“面包”上涂抹果酱:任选一、两种颜料,用小勺舀少许,四散地放在面包上涂抹,,再加上少许白色后,把两片面包合拢。

  2、烤“面包”:用黄色油画棒在“面包”外面随意涂色,边涂边说“烤面包,烤面包,面包烤得香喷喷”

  3、夹“面包”:将“面包”打开会发现颜色已调和成美丽的浅色花纹,然后撕些彩纸想象成蔬菜、鱼、肉夹进“面包”内。

  三、我做爸爸,我做妈妈,抱抱娃娃一起吃“面包”

  教学反思:

  周三进行了第一次活动,由于人数较少,时间持续了15分钟左右,虽然幼儿的参与度很高,兴趣也很浓厚,但我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

  首先开始部分我还是太着急,急于过渡到下一部分讲解环节,因此,幼儿没有充分地围绕各种颜色的果酱讨论,每一种颜色的果酱也只讲了一种水果酱的名称,其实,完全可以放轻松一些,让孩子多讲一些果酱的名称,扩散思维做得还不够;问题与回应的方式可以再多样化一些,如:“是吗?红颜色果酱是不是只有苹果酱呢?”“绿色的果酱除了西瓜皮酱,还会是什么酱呢?”“白色的是什么酱呀?”……

  其次在讲解示范的环节中,我的思路还有些混乱,没有将“涂抹果酱”的过程讲清楚,结果造成幼儿操作时使用不当,“浆糊”要么太多漏出来,要么太少挤在角落里;其实可以通过形象的儿歌进行讲解:“舀上一点点,倒在面包上,轻轻抹一抹,果酱到处有,合上小面包,轻轻按一按,打开瞧一瞧,哇!颜色真好看。”

  在示范讲解时出现一个亮点,可以在后一次活动中加以借鉴,就是孩子生成的语言——“果酱不能涂很多,否则太甜了吃了要蛀牙的。”这样就形象生动的解决了涂抹浆糊“量”上的指导问题。

  用餐巾纸盒做成的“面包烤箱”可以事先放在桌上,上面还可以粘贴一些“按钮”“开关”等,更具真实性,可以让孩子一边操作一边自由模仿“烤面包”的动作,满足想象。 提供的黄色蜡笔太硬,不适合小年龄孩子,在后一次活动中改换成油画棒,可以减少操作难度,效果也好一些。等到幼儿涂抹得差不多了,再介绍“撕贴夹心”的方法,这样,幼儿比较容易接受,比刚开始一股脑儿讲完要好,更适合小班孩子边做边想的心理特点。

  小百科: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焙烤、冷却等过程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

小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熟练进行搓条活动。

  2、练习盘条组合。

  活动重点:

  注意盘条方法,从一端开始由内向外盘。

  活动准备:

  蜗牛图片、彩泥

  活动过程:

  一、图片展示,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蜗牛。

  你们看,这是什么?它生活在哪里?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泥塑:蜗牛

  二、教师示范做蜗牛的步骤,幼儿自由操作。

  1、教师按搓圆球,一头搓水滴形变成身体,再搓一个圆柱卷起来粘在身体上,粘上触角。

  第一步:先搓一个泥条,注意要一端圆一端尖。

  第二步:继续搓泥条不过要长,一端也要尖。

  第三步:然后从尖端的部分开始卷起来。

  第四步:搓2个大小一样的短泥条,捏扁,粘在蜗牛头的两侧,作为蜗牛的触角。

  2、幼儿自由操作捏蜗牛。

  指导幼儿双手搓条要分段进行,边搓边观察。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幼儿。

  三、展示幼儿作品。

【小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的教案04-06

小班美术教案11-27

小班美术教案06-08

小班美术教案06-03

小班美术教案06-08

小班教案小鱼美术教案05-14

小班美术教案《伞》教案01-15

小班美术教案水果教案03-23

小班美术教案扇子教案03-23

小班美术教案泡泡教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