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论文

时间:2023-02-02 08:59:02 论文 我要投稿

成本控制论文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本控制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本控制论文15篇

成本控制论文1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环境保护的步伐,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之后,全国各地的园林绿化施工建设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为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保证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使其与经济发展同步。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进度;管理;成本控制;问题;探讨

  1施工进度管理中加强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1.1进行园林绿化施工进度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发与世界世贸组织的加入,使我国经济建设的脚步越迈越大,经济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然环境,造成一些地区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且有关部门对这种现象也不加重视,甚至还存在着为了加大生产而进行严重的破坏环境现象,造成我国的生态环境失衡,生态问题恶化,再加上被屡遭破坏的植被也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令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恶性循环,虽然我国政府部分对绿化建设投资的力度不断的加大,但如果没有合理的施工进度管理,只能使资金形成严重的浪费,使经济发展得不偿失,基于以上种种,对园林绿化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1.2加强进度管理及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设定具体的施工进度方案管理,只有保证方案的合理性,才能使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方案的内容除了包括土方工程建设之外,重点对园林的绿化进度进行设计与管理,而目前我国所进行的园林建设大都是几项工程同时进行的,这就需要做好协调与规划、协调与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进行的和谐进行,达到园林绿化的最佳化。其次,要做好施工进度管理的具体规划与协调工作,这样才能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大化,根据施工方案,把工程的各项任务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与安排,比如说对于苗木的种植,为了保证其成活率,苗森种植的进度是一刻也不能耽误的,必须要做到随到随种,要想达到各项工程进度管理的有序化,就必须做到对工程项目的详细了解,做到工程安排的合理性,保证各项设备、设施的提前到位,为园林绿化施工进度节约时间,节约成本,保证质量。最后,做好各项工作以及各个建设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也是整个施工进度管理的重中之重,以防在施工过程中有些部门故意磨洋工,造成资金的无形浪费,或者遇到图纸等等不清楚的地方,也不进行及时的沟通,而使工程不能到期完成,绿化工作做不到位,不仅使施工成本不受控,更直接影响到生态的保护与经济的进步。

  1.3用施工进度管理制度体系来进行成本控制

  之所以大多数人们都没有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形成正确的观念,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其管理机构没有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对于生态环境失衡问题没有相关的文件或完善的法律制度进行管理,造成很多的生态问题得到不到有效的管制,也调动不起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情况下,即使政府对林业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再大,人们看不到努力的结果,也会形成消极心理,造成成本增加。所以,根据施工进度的需要,进行各项制度的合理编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工程的各个项目都能用制度进行约束和考核,是保证施工进度管理的前提,保证资金利用最大化的根本,更是保证园林绿化效果的基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节约施工的成本投入。

  2施工进度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办法及策略

  既能进行进度管理的最大化,又能达到成本控制的有效化,才是园林绿化工作的最高境界,所以进行园林绿化施工的成本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进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更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2.1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建设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所以要想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效性,就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加大对他们的学习和培训力度,让他们在掌握园林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意识,让发展性理念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深入,让他们把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当作自己的责任去治理,另外,还要运用各种激励的`手段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起他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主动性,对一些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实现人与自然的融洽相处,实现自然与经济的和谐统一。另外,作为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核算工作,做到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使园林绿化工作得以顺利的实施,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2.2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对于各项工作的进度安排及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管控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进行成本节约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调动起广大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把各项工作做到高质量、高品味、高进度,才能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也才能让项目管理成本得到合理的压缩及管控,达到节约、节俭的目的。

  2.3机械设备、苗木种植等的合理安排

  园林绿化工程也是一项比较大的工程建设项目,尤其在进行土方建设中,肯定会需要一些大型的机械设备辅助,这就需要在施工管理方案中进行明确的规定,并按照工程的进度进行及时的配备,防止延误工期。另外,对于园林绿化所需的苗木、植被等等,尽可能的就地取材,一方面可以节约运输费用,另一方面本地本土的植物,更容易成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一些苗木采购的费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更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只要加强施工进度的规划与调控管理工作,做好成本控制,就一定能满足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人们现代化生活的需求,给人们一片碧水蓝天。

  参考文献:

  [1]唐绍锋.园林绿化施工进度控制与质量管理[J].中国园艺文摘,20xx(5):88~89.

  [2]邹欣娜.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与投资成本控制[J].建材与装饰,20xx(50):38~39.

  [3]彭素清.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J].中国农业信息,20xx(3):163.

  [4]余杰,周文杰.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与投资成本控制[J].现代园艺,20xx(14):196~197.

成本控制论文2

  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且面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一系列水问题。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大力开展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只有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优化其施工成本,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最大化发挥效用。混凝土材料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其各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有效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成本的优化。

  1 常见典型混凝土的特点。

  1.1 硅粉混凝土 相比于普通混凝土, 硅粉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但其水泥用量较大、水胶比小且不易泌水,容易发生塑性收缩,具有早期干缩率大,体积易变形等缺点。硅粉混凝土在施工中常常会发生早期开裂问题。 为弥补硅粉混凝土存在的缺陷,可以考虑在配合比设计阶段,用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等活性矿物料来代替部分水泥,在满足各项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的用量。此外,还可以通过降低混凝土绝热升温,以减轻温度控制的负担,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几率。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的加入,可以显着提高硅粉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和易性,从而使其达到施工标准要求[1].

  1.2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浇筑后期的硬化,而且可以有效减少由于水分散失会泌水等而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和塑性收缩问题,还可以减少混凝土硬化后期极易产生的裂缝与由温度变化所造成的微裂纹,具有改善混凝土抗冻、防渗和耐久性等性能的特点。另外,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中,大量纤维随机分布于混凝土结构中,使得混凝土结构的韧性、强度和抗变形能力等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 同时,其还具有较高的粘稠性,可有效改善喷射混凝土的性能。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所具有的良好性价比使得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3 钢纤维混凝土 钢纤维混凝土近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具有较高的初裂强度和极限强度。 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钢纤维,可以有效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也可以改变混凝土的破坏形态。 钢纤维混凝土的掺量及质量具有明确的规定,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设计与生产[2].

  2 混凝土材料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拌合问题 混凝土在拌合阶段, 混合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质量具有巨大的影响。其中水泥和骨料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两个关键原料。 在实际施工当中,很多施工单位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混凝土混合料。这些价格相对低廉的混合料往往在质量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且强度通常也难以满足施工要求。 同时,在水泥等混合料缺乏有效的防水措施情况下,混凝土的质量就会降低。此外,一些施工单位对骨料颗粒的大小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也没有按照有关标准将其分级,从而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2.2 施工问题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包含浇筑、拆模和养护等过程,其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关联性程度,对混凝土施工的总体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依据不同的施工地点和施工要求而存在多种类型的构造,且不同的构造具有不同的功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等都决定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最终质量。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包括很多分工程,且很多分工程必须同时施工,这就造成了混凝土作业面的狭窄性, 加之混凝土机械化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使得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严重的波动性[3].

  3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施工特点。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特点,在要求混凝土结构必须具备一定强度的同时, 还应充分考虑其所处的位置,以对其防渗水、抗震、防冻和耐久性等进行合理的设计。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规模都比较大、工期长,并且在其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位置的混凝土结构也具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应特别重视大规模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裂缝和冻害作为混凝土施工中最常出现的两种问题,施工单位应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在大规模混凝土施工中出现。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会贯穿整个工程的始终。在某些情况下,为赶施工进度,常会发生混凝土施工与其他工程交叉施工的现象,但仍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中,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导致工程间断是经常发生的现象,这就要求混凝土必须具有相应的强度,并进行科学的耐久性设计。

  4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当中,混凝土的拌合、运输和养护等都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范畴。 混凝土在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这是保证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混凝土的拌合已由传统的人工搅拌转变为机械搅拌。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和充分性, 提高了混凝土的品质和拌合效率,而且大幅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求运输工具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实性,且不能同时装入多种混凝土原料,以避免运输过程中造成材料浪费。当拌合好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以后,应马上进行施工,以避免混凝土出现硬化现象或是长期不施工现象, 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明确混凝土的浇筑位置, 并且在浇筑前还要确保浇筑位置既没有障碍物又是平整的。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要使用专业的压实设备,以确保混凝土的压实效果可以达到施工要求,浇筑作业完成后需对混凝土进行一段时期的养护, 养护必须达到相关规范规定的期限。在保证养护时间的同时,确保养护充分到位,以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5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成本优化方法。

  混凝土材料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点,其经济性与当地、当时材料价格和经济水平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 会随着当地经济和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 这说明了混凝土材料没有通用的优化配合比, 即对混凝土材料成本优化的分析应是针对当地、当时混凝土材料的市场价格而进行的。

  5.1 构建成本优化数学模型混凝土材料成本优化隶属于数学的范畴内,因此构建成本优化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的成本得到有效的优化。混凝土的自密实性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自密实混凝土可以提高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具有诸多优点,如显着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包括混凝土的耐久性、密实性和力学性能等;充分利用工业废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大幅降低人工劳动力强度,节省人力资源投入;有效节约电能;减少环境噪音,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建筑安全性等。 自密实混凝土不仅本身具有许多优点,而且在经济性方面也占有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节约劳动力,节省电力和机械消耗。 其二,高自动化水平,缩短工期,加快施工进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三,在特殊条件下,可以解决现浇混凝土的施工难题,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结构可靠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减少后期维修费用。

  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成本优化数学模型为min( f x) ,s.t.g( j x) ≤0( j=1,2,……)其中,( f x)为目的函数,即混凝土的`成本,g( j x)为各种约束条件,即满足混凝土材料工作性、力学性能及其他方面要求。利用这一函数可以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得出混凝土材料优化后的成本。

  为了验证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本文以长沙市混凝土20xx 年市场价格与当前湖南省水利水电工程造价计算方法为例,采用上述通用成本优化算法计算自密实混凝土材料成本以及施工工程的最终成本,并与没有采用这种方法的材料成本和最终成本进行对比分析。 计算结果如下:采用通用成本优化方法得出的自密实混凝土材料成本为30.68 万 元 ,较之正常预算节约 5.25 万 元 ;采用通用成本优化算法得出的工程最终预算成本为 416.3 万元,与正常成本预算 462.6 万元,减少了 46.3 万元。 这一实例说明,本文提出的通用成本优化程序具有可行性。

  5.2 采用成本优化通用程序 除了构建数学模型之外,还可以利用数学工具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如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等来编制成本优化通用程序。 在成本优化通用程序编制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材料的价格、基本物理性质可以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进行及时更改,以使优化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为了提高成本优化通用程序的性能,需要对其进行多次的试验,并采用有关方法对混凝土材料参数合理范围和强度影响公式进行确定,从而将混凝土材料参数设置到成本优化通用程序当中。对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使用成本优化通用程序,可以有效优化其成本。

  5.3 提高混凝土材料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 混凝土材料的施工技术对其成本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对成本优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施工单位应借鉴国外先进成功经验,积极引进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并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同时,积极引进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对现有施工技术进行改革与创新。

  6 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混凝土原料特性及常见典型混凝土特点, 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施工特点与技术,以及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成本优化的方法,并通过有关实例来说明成本优化方法的可行性。通过文章的论述可知,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施工特点和技术等各方面都会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成本。因此,要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得到有效的优化,对混凝土材料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情况,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最终达到优化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薛广鹏。浅谈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上的技术应用[J].四 川建材,20xx,04:32-35.

  [2]郑昌伟。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23:254.

  [3]裴银花。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问题与对策的探析[J].门窗20xx,12:173,177.

成本控制论文3

  1.管理会计的涵义

  管理会计是管理和会计相结合的一门会计科学分支,又可称为内部报告会计,它是将企业财务会计仅仅反映过去的功能拓展到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的功能。通过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将财务会计中提供的财务信息等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帮助企业管理决策层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本文就侧重管理会计在成本控制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论述。

  2.管理会计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2.1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以市场需求定位产品价格,减去目标利润,确定产品目标成本,在控制产品成本中,考虑产品周期成本,通过创新和细化产品工艺设计,降低成本,以达到目标成本控制的目的。

  资料:A企业生产甲产品,市场定位价格为20000元,企业的单位产品目标利润是6000元。甲产品目标成本=销售价格-目标利润=20000-6000=14000元。计算过程看似简单,但目标成本的确定却要进过以下几个复杂的程序:

  第一,通市场调查和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决定产品的特征属性,并确定在市场有优势的价格定位。

  第二,结合企业的年初预算,计算出企业的目标利润,产品价格减去目标利润,得出产品的目标成本。

  第三,进行产品的`最初设计,并与目标成本相比较,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改进产品的生产工艺等,尽可能把产品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之下。

  第四,产品投入生产后,把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人在生产过程持续改产品生产工艺,最大限度提高价值,降低成本。

  2.2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企业在分配非产量相关制造费用时借助“作业”这一桥梁来进行分配,进而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资料:A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甲产品1000件,乙产品20xx件,每件甲、乙产品直接人工分别为8元、16元,直接材料分别为12元、7元,制造费用总额为24380元。

  根据成本动因,A企业将生产过程分为生产订单、材料订单、设备维修、机器调整、质量检验、五个作业成本库,各作业消耗如下表:

  甲产品成本=(90*36+100*30+100*12+80*20+60*8)/1000+8+12=29.52元/件

  乙产品成本=(160*36+150*30+150*12+100*20+100*8)/20xx+16+7=30.43元/件

  作业成本法不是以成本论成本,而是把成本形成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以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进行全方位索本求源,真实反映产品消耗资源。适用于生产工艺复、生产过程高度技术化’并且直接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的比重低,非产品相关制造费用在总成本占比重大的企业。

  2.3标准成本法

  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对产品成本进行控制。标准成本法包括直接材料差异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变动制造费用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分析,下面我们就直接材料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其它费用分析与此类似。

  资料:A企业生产的甲产品,消耗材料标准价格为3元,消耗标准数量5个单位,实际生产产品300件,每件产品耗用6个单位的的材料,购进材料单价为3.5元。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300*6*(3.5-3)=900元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3*(300*6-300*5)=900元

  通过计算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采购材料价格高、材料消耗量大,应采取相应措施施行控制。

  标准成本法是早期管理会计支柱之一,企业年初设定的目标,制定出产品的标准成本,以此作为衡量实际成本超支或节约的尺度,适用于标准管理水平较高且产品标准成比较稳定的企业,也适用于产品品种较少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如物流、仓储。

  2.4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只将变动成本作业产品成本控制分析的内容,将固定成生产成本列为期间成本,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报告成本有关信息,此法不适用于对外报告,企业对外报告时仍要采用完全成本法。

  资料:A企业20xx年计划生产产品20万件(假设全部售完),计划目标利润为20万元,实际结果生产产品25万件,实现利润25万元,20xx年固定成本和期间费用固定总额为50万元。

  从财务会计观点看,A企业在20xx年实际执行中超额完成利润任务5万元。但是我们从管理会计角度进行分析:计划固定单位成本=500000/200000=2.5元/件实际固定单位成本=500000/250000=2元/件因固定成本降低企业应增加利润=(2.5-2)*250000=125000元

  A企业的边际贡献利润=200000/200000=1元/件因产量增加而增加的利润=1*(2500000-200000)=50000元所以企业的实际利润应实现125000+50000=1750000元,才算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变动成本分析,利于评价和考核企业不同期间的业绩,促使内部管理者加强管理,重视销售,以销定产,防止盲目的扩大生产,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不利于长期经营决策。

  2.5本量利成本分析法。

  是指在变动成本法区分产品成本构成的基础上,分析成本、利润、数量三者之间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资料:A企业生产甲产品,销售量为200台,单价100元,变动成本率60%,固定成本总额12000元。

  A企业保本点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12000/(100-60)=300台

  A企业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12000/(1-60%)=30000元

  A企业的销售量及销售额明显没有达保本点,处于亏损状态,有必要采取措施提升销售量、降低成本。

  本量利分析法计算出产品的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进而推算出生产、销售目标,为管理者经营决策、收支平衡控制和投入产出能力分析的提供依据,在企业的应用范围中非常广泛。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相比,管理会计成本控制应用方法趋于事前、事中控制。产品在生产以前科学设定目标,并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找出差距,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进生产过程,进而达到提升价值、降低成本的目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成本控制论文4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服装企业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果,但是成本管理方面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而成本控制是服装企业立足于市场的基础条件,直接关系着服装企业运营管理与未来发展。基于此,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服装企业唯有深化成本管理控制,促进投入与产出资源的科学配置,拓展市场占有率,才能实现服装企业的壮大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服装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策略

  中共中央经济会议指出,20xx年经济目标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减成本、补短板。通过分析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自20xx年起至20xx年末,成规模以上的企业100元的经济利益成本却达到85元之上,成本的提高、效益的下滑是我国企业最为突出的问题。

  而服装企业也是如此,市场竞争的加剧,服装原辅材料的价格是节节攀升,人工成本也是水涨船高,相反订单量的减少,服装企业为争取更多的订单,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压低价格,甚至个别服装企业订单价格已经低于成本。各大服装企业历经几回合的竞争,早已拼得头破血流,经济效益亏损严重。基于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国服装企业唯有从内部挖潜,通过成本管理控制,引入新成本管理理念与控制方法,才能为服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谋求一席之地。

  一、服装企业成本组成分析

  任何一家企业的生产与运营都会耗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服装企业亦是如此。劳动密集性是服装企业的突出特点,通常原料费用与人工费用是服装企业成本占比较大的两方面,而原料费用占比是最大的`[1]。

  通过科学计算服装面料用量,可以最大化控制原料成本,也能为服装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服装企业人工费用分为基本工资、计件工资与奖金等等。而随着机械一体化的发展与推广,机械一体化设备可以取代一些人力资源,这也是产品成本组成的一份子。除此之外,我国服装企业成本也涉及到管理、生产与销售等各个环节产生的费用。

  二、服装企业成本管理控制面临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控制理念存有滞后性

  传统意义上,服装企业实施的成本管理仅仅以为节省成本是扩大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把成本管理集中某方面或是某环节,以致于单纯的为节省成本而被动节省成本,此种成本管理方法是盲目的,存在滞后性[2]。

  企业成本控制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点,合理地实施成本管理控制。但是,有的服装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时,盲目的减小原料价格,以致于原料质量不符要求,从而生产的服装也就称为残次品,给服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减小成本和成本控制本就是两个概念,成本管理就是以产品质量为根基,借助科学技术管理方法,以经济性、科学性的手段进行产品生产,减小产品成本,扩大经济效益。

  (二)成本预测与预算不合理

  服装企业的经营模式一般是以销定产,一些企业虽然对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可是却未确定服装营销主方向,或是对市场需求量的预测缺乏准确性与科学性,以致于对服装生产之后的销售工作带来不利影响,难以开拓市场销路,从而引发库存积压,使企业的成本直线递增,严重时会威胁到服装企业资金的正常流转,加剧企业财务负担[3]。

  此外,服装企业成本控制时要对每一个环节产生的费用进行有效预算,可是许多服装企业的预算结果与现实情况存在比较大的出入。究其原因就是未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比如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等的预测脱离现实,使得预算编制有失合理性,造成服装企业成本控制随意化,弱化企业成本预算作用力。

  三、深化服装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的策略

  (一)科学、理性定价

  服装产品定价的首要工作就是明确目标成本。基于客户导向下的目标成本核算,需要综合性分析客户对服装特色、价格等方面的实际诉求,通过对服装价格的科学计算,最后合理地明确服装价格。同时,明确目标成本时需要对服装开发成本进行预测,对服装制作每个环节产生的成本进行预算,这样定价才更加科学、理性[4]。

  比如,某家服装企业的单件服装产品利润率达到20%才可以满足生存与发展需求,财务部门分析单件服装产品的目标成本时,通过对服装产品的原料费用、生产费用等进行预算,目标成本是60元,那么服装产品的定价就是100元,即:预定价格-预定价格X20%=目标成本(60元),经过对目标成本进行综合分析并予以明确,可以实现目标成本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同时基于目标成本下的服装产品定价也更加科学、理性,将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控制

  服装企业的成本控制要贯穿于产品研发、原料采购、生产等每个环节。比如服装产品原料采购时,需要购入适量的原料样品,如果原料样品质量满足要求,则可以大量采购原料,否则要另选原料。同时,针对布匹材料的幅宽、缩水率与色牢等要进行严格把关,这就需要服装企业制定行之有效的原料采购体系,不可盲目地为减小采购成本而忽视其他问题,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基,切不可为减小成本而采购质量残次品。

  为能防止采购工作人员的暗箱操作,或者是从中牟利等问题,要对采购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教育、思想教育,加深其责任感。此外,需要结合服装企业实际情况,对于成本控制要求和经营方式划分成本责任层次,确定各部门、各职员的岗位职责,打造全面性、多层次的原料采购成本控制体制。对于服装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工作要予以高度重视,要借助于不同的成本管理策略,将生产成本严格的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以切实扩大服装企业经济效益。

  (三)加大财务成本管理力度

  首先,要构建合理的财务成本控制工作标准;其次,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资金应用情况予以严格要求,切实把控财务成本,逐步提高财务成本控制工作标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最后,服装企业内部职员要对产品生产工序进行优化,针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要全面落实成本控制策略,同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对为服装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做出贡献的职员要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激发其成本管理工作自主性与积极性。此外,针对财务成本管理工作时发生的超支、透支等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处理,最大程度上削弱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创新成本管理理念

  目前,传统意义上的成本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下企业生存与发展诉求,因此变革与创新成本管理理念是必然,也是大势所趋[5]。服装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深挖企业市场竞争优势,而这不仅需要财务工作人员具体落实,也需要企业予以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要基于战略视角对待成本管理问题,唯有人人心系成本,将减小成本作为基本责任,树立成本管理意识,才能使服装企业立足于市场之上,乃至长久不衰。

  四、总结

  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提质增效、对标挖潜以及节省成本是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服装企业要根据自身成本管理控制现状,剖析其问题之所在,唯有“对症下药”方可切实提升成本管理效果,如理性定价、全过程渗透成本控制策略、创新成本管理理念等,逐步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效果,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支撑。

成本控制论文5

  摘要: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受到众人的关注,互相追逐巨额利润。然而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和进步,推动电子商务变革新的工作模式,相比传统的电子商务,互联网时代的物流企业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忽视了经营过程中的成本问题,最终导致部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终因财务负担过重,利润不断下降而面临破产的局面。笔者经过实地调查,分析互联网时代的物流企业成本,总结物流企业成本过高的原因,最终提出控制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成本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企业;成本;控制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而进行自己的营销活动。然而几乎大部分物流企业在自身运营过程中盲目追求利润的增长,只关注电子商务的优势,忽视了其中的成本问题,导致后续的经营运转出现了经济上的障碍。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物流企业能否较好地控制运营过程中的成本问题至关重要。

  一、互联网时代物流企业成本构成

  (一)正向物流成本

  一般情况下,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消耗的所有劳动的价值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就是物流成本,而对于当下物流企业来说可以大致将成本划分为两类:正向物流成本和逆向物流成本。而正向物流成本指的是物流企业在运输、搬运、存储、包装以及加工、送货上门等的实物在空间上的运动过程中及静态的移动等所产生的资源消耗和人力的消耗,综合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基于操作处理上更加方便快捷,将正向物流成本又细致划分为显性和隐性物流成本两种类型。其中显性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在物流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出现的行为累计核算的成本,这部分显性成本很容易被物流企业所知晓。但是其中的隐性物流成本却极其容易被忽视,包括操作系统上出现的成本消耗,各个环节所造成的系统故障和繁琐最终形成物流成本;还有因为物流运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导致客户退货、拒收,甚至使得部分客户资源流失,这部分收益也应当计入成本之内,然而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被划入销售部门,导致物流行业在成本上形成空缺。经过该领域的专家的统计计算分析得出,一般情况下当物流企业在努力降低显性成本时往往会无形中增加物流的隐性成本;相反当相应提高显性成本时,就会减少物流的隐性成本,这时会使得物流的总体成本水平降低,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

  (二)逆向物流成本

  逆向物流成本指整体规划、调控原材料、加工品以及制成品从制造到消费的全过程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管理。在我国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里面有规定,逆向物流成本大致分为用于废弃物的物流和回收性的物流。废弃物物流主要是将在经济领域中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重新归纳、整理、加工、打包、运输以及储存,最后配送到指定地点所形成的实物流行性物流。而回收性的物流指生产出的不合格产品以及消费者退货、商家工厂用于再生产的工具等送回到供应方所形成的实物流动。而在互联网时代,物流企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消费者退货所形成的逆向物流成本,那么到底该如何解决此问题改善企业受益呢?首先应该思考为什么消费者会出现退货行为,其次要商讨如何对待这些被退回的产品,以及怎样进行下一步处理,综合分析接收退货后发生的一系列行为,计算大致的成本,探究调控降低物流成本的策略与方法。

  二、互联网时代物流企业成本过高的原因

  (一)物流管理水平较低

  由于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其蓬勃发展,不仅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我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性,同样电子商务也有利有弊,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为物流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实际调查发现,在我国互联网技术普及的情况下,物流行业发展运营的整体水平处于较低的阶段,那种小作坊式的物流企业占据了大多数,缺乏大型的专业性质的物流企业;并且大部门企业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较低,缺乏相应的经营管理理念的指导以及相关的标准规范的制约,使得整个物流行业的市场秩序得不到维护,向着利益最大化迈进。综合分析导致物流企业成本较高的原因,主要由于物流企业缺少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缺少专业性人才,尤其在物流运输环节没有做到高质量的服务,加之物流客户信息管理较为传统落后,使得我国物流企业发展较为缓慢,水平较低

  (二)物流市场集中度偏低

  在我国物流领域主要呈现出卖方市场集中度偏低的现象,尽管物流企业的总体数量非常多,但是真正算的上大规模的企业非常少见,水平也偏低,缺乏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资金的支持。和国外的'物流企业相比,我国物流企业与之差距较大,存在规模小、员工数量较少,员工素质低下,运输基础设施不完备、企业信息资源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物流成本较高。尽管从某个角度来看,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猛,尤其体现在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上,但是整个物流行业缺乏标准的行业规范来制约物流企业的运营,最终会造成物流行业管理松散、资源流失、秩序混乱。

  (三)不合理收费依然存在于物流运输中

  尽管在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物流行业也不能完全依赖互联网技术,其最核心的关键环节还在于运输和配送,因此在物流企业的成本中运输成本无疑占据了大部分。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存在着各种乱收费、高收费的不合法现象,例如公路罚款等行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现象,减少了交通事故,而且增加了政府的经济收益,但是却大大增加了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使得物流企业的利润系数降低。

  三、互联网时代物流企业成本控制要点与策略

  (一)依靠标准化降低物流成本

  互联网时代下物流企业要向降低成本,需要借助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技术上的、运输上的、成本核算上的各种标准化。其中在技术方面需要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运输工具的性能;在运输方面可以实行流水线作业,努力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在成本核算方面要运用科学、精确的方法和工具来进行核算。

  (二)以供应链视角来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企业需要建立高效率的经营管理模式,协调企业与同行之间、客户之间的关系,实现物流供应链之间的统一。这样可以调动物流企业的相关部门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对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进行成本上的控制。

  (三)增强对物流成本的相关控制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要想更好地降低物流成本,应该努力缩短客户下订单的时间以及运货周期,但是不能通过降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来降低成本,而要依靠优质的服务来降低物流成本。首先应该了解客户真正需要何种服务?通过与顾客深入交流、沟通,了解客户的现实需求;学会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思考,揣测客户心理;其次需要尽量避免过度的服务,没有必要的超负荷的服务其实不仅不会得到客户的喜欢,而且还会增加物流成本。最后应该达成物流服务上的标准化、规模化和技术化,使得物流服务最终能够随时随地、更加方便快捷地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四)国家的政府加强相应的政策支持

  由于在物流运输中存在着严重的乱收费以及高收费的问题,需要国家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规范公路收费标准,降低不必要的收费的环节,通过整合集体资源减少运输上的成本。例如可以进行成品油价格调整,停征养路费、养护费等,对于乱收费、高收费以及乱罚款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理和思想教育。

  (五)加强电子商务供应链整合

  基于我国电子商务大部分为小型零售规模,不仅较为分散,规模也不集聚,导致供货商非常多而杂,使得消费者分布更加广泛和分散的考虑,需要物流企业调整自身的供应链,把经营的重点放在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上,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和顾客形成一种融洽的关系。一方面要依赖良好的顺畅的属于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作为支撑,从而实现从货物的供应源头一直追溯到消费者个人的完整统一的物流系统,通过对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操控和调节,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的具体细节,不断提高物流企业的内部协调和合作能力,进而减少物流成本。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物流企业要想获得长久发展,需要合理有序地控制物流成本,通过标准化、技术化的供应链以及政策的支持,实现企业利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爱东,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预算[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1)

  [2]张蔚然,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03)

  [3]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戴维J.克劳斯,M比克斯比·库珀,马士华,供应链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4]徐世兰,企业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策略探究[Jl.财经界(学术版).20xx(02)

  [5]孙永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xx(10)

成本控制论文6

  一、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控制的策略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有效地控制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不仅有利于减少企业支出、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配置和人力资源成本的合理支出,使企业拥有更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因此,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措施,降低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提高各项效益指标。总的来说,人力资源开发产出应该高于投入。投入比较容易计算,但是产出的计算由于存在难量化的多种因素,具有一定难度。鉴于此,企业必须注意提高培训和开发的效率、进行适度恰当的培训与开发、做好培训和开发的预决算及评估工作。

  (一)做好充分的需求调查

  要控制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企业必须做好需求调查,确定培训方式、对象。培训对象包括岗位和员工。为满足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要求,需进行三个层次的分析: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人员分析。

  1.组织分析组织分析的目的是明确人力资源开发在整个企业内的需求,应从组织目标和组织战略出发,进行有效分析。

  2.工作分析工作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员工是否掌握了必须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其方法主要有岗位分析,绩效评价,与员工、管理者会晤,作业分析等。

  3.人员分析人员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每一个员工对于所承担工作任务的完成质量如何。这一层次的分析可以由公式“理想工作绩效-实际工作绩效=培训开发需求”来定义。实现以上三个层次的分析,要求企业必须形成一种针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分析制度,并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该制度能保证培训需求始终在三个层次上全面开展:组织层次上确定分析目标、作业层次上确定需要实现的目标与方法、个人层次上确定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做的工作。

  (二)选择恰当的开发方法

  不同的开发方法成本不同,效果也不同。有些方法更适用于管理者或初级专业人员,而有些方法则更适用于操作工人,还有些方法对于上述两类人而言均适用。另外,有些方法既可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又可在工作岗位外进行,但边工作边学习往往行不通。

  (三)做好开发效果的分析和评价

  工作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之后,必须要对开发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便及时反馈调整。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评价工作主要有三方面。

  1.后果评价从反面着手,对于如果不实施人力资源开发项目将会有什么后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2.效果分析效果分析又称收益评价,是对于进行人力资源开发项目后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以及效果的程度如何进行分析和评价。

  3.项目评估项目评估是对人力资源开发项目本身进行系统分析,最终对项目做出评估,属于项目整体评价。

  (四)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1.测试比较评价法在人力资源开发项目实施前后,分别用难度相同的测试题对受训者进行测试。若受训者在开发结束后的测试成绩有明显提高,则开发工作是有效的。

  2.工作绩效评价法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结束后,以书面调查或面谈的形式,每隔一段时间对受训者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解。有些工作也可以使用定量的工作绩效评价方法来衡量开发工作的成效。

  3.工作态度考察评价法考察受训者在接受开发前后工作态度的变化。若其在工作上能表现出更高的热情、更良好的工作态度、更强的工作责任心和组织纪律性等,则说明开发工作是有成效的.。

  4.工作标准对照评价法考察受训者在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是否能够达到工作标准,以此来判定开发工作是否有成效。

  5.同类员工比较评价法比较受训者和未受训者的工作情况,根据比较结果评价开发工作的成效。如果在相同的工作上,未受训者与开发前工作成绩相差无几,而受训者工作成绩有明显提高,则说明开发工作是有成效的。

  二、结语

  用较经济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换取员工给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这就是最好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控制。企业激励的核心在于把握和满足员工内在的需求,以员工所期望的方式给予其想要的东西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有效控制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不仅有利于减少企业支出、降低成本,更有利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成本的科学合理支出。

成本控制论文7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增强企业财力、物力以及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此,要做好施工企业成本的内部控制,约束和规范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保证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类企业、机电安装企业、工程地质勘探企业、旬、一井开凿企业、水利工程企业以及其他建筑安装企业。施工企业成本指的是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项目施工时的人工费、施工过程中构成工程实体或完成工程所用的各种材料费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费用,以及施工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由于施工企业的生产对象多是小动产,因此施工企业成本具有单件性、受气候条件制约、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主要指的是依据施工企业的整体目标以及具体项目施工需要,在项目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析、控制、实施、跟踪及考核,以保证施工企业经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预期的企业利润目标。施工企业成本是施工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对于整个施工企业积累财力、物力以及增强自身竞争力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施工企业成本和内部控制之问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好公司经济资源的安全,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利用单位内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施工企业通过内部控制能够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确保资产的安全性,确保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企业内部控制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方式,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保证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展开,因此要加强完善施工企业成本的内部控制。

  三、现价段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

  (一)成本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施工企业成本内部控制制度是施工企业对成本实施内部控制和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健全的施工企业成本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障施工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运行,能够提高经济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推动企业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整个施工企业成本的管理水平。但就现阶段来说,在施工企业成本内部控制工作中还没有健全的成本内部控制制度。例如,施工企业内部的财务制度还不够健全,在票据的报销方面没有详细、准确的流程规范,也没有合法性、合理性的检查。此外,施工企业内部的监督力度,以及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安全控制也不到位,从而使得企业的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隐患。成本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对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以及进度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二)成本内部控制执行力不够。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分层次的管理,因此在施工企业成本内部控制的`执行工作中,需要对成本全过程进行控制。但就现阶段的施工企业成本内部控制来说,很多都只重形式,轻经营、轻内部管理,认为按照规定报批、审核签字就完成了,而对于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没有进行控制,没有严格的按照成本内部控制制度来切实执行,从而导致施工企业成本超出预算或者其他更加严重的问题。例如,在施工企业一些项目上,由于财务付款方面手续不健全,因此不能按照合同规定付款,但实际的工作中却因工作人员的素质低、责任心不强等因素而支付了一定的预付款;在一些部门中,一些成本内部控制制度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在实际执行中却很随意,甚至没有执行。

  (三)成本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施工企业成本主要包括项目施工时的人工费、施工过程中构成工程实体或完成工程所用的各种材料费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费用,以及施工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因此在成本内部控制的时候要将每个层级部门、每个员工都要考虑进来,这就需要设立内部控制奖罚机制。但就现阶段来说,在施工企业成本内部控制工作中,还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仅重视员工的工作进度和结果,对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费用使用具体情况没有进行监督、考核,且投标审核也不严格,从而导致项目工程成本过高。另外,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等的奖励机制还不健全,导致施工企业不能有效开发和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此外,考核机制不健全还会导致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缺乏动态管理,从而会制约施工企业的创新发展。

  四、加强施工企业成本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方式,在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保证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展开,能够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确保资产的安全性,确保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因此,要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的内部控制。

  (一)完善施工企业成本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对那些与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关系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对那些与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关系的内部控制制度。施工企业成本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指的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健全的施工企业成本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障施工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运行,能够提高经济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推动企业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整个施工企业成本的管理水平。因此,要完善施工企业成本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构建施工企业工程投标前的经济评估制度,在充分考虑工程项目资金的回收、施工企业自身的履约能力,以及员工和材料的预期价格等情况的基础上,合理预测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从而可以正确评估整个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好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以实现施工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其次,要加强工程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工程物资管理工作人员合理采购、管理工程物资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规范。

  (二)加强施工企业成本内部控制执行力。完善施工企业成本内部控制制度之后,要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要求执行。要控制施工企业成本申请、审批、授权人员权限的成本数额,对工程项目过程中的成本数额要建立预警机制和审核程序,保证成本发生过程有可追溯性。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权划分,并将相关的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工作人员当中。施工企业的成本还包括工程施工项目的决算工作,要完善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制度,做好施工成本控制,从而有效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经济纠纷和经济风险,减少项目竣工决算的难度。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保证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展开。但就现阶段来说,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中还存在着成本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成本内部控制执行力不够、成本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完善施工企业成本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施工企业成本内部控制执行力等措施,加强对施工企业成本的内部控制,做好工程成本管理,从而实现施工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成本控制论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经济、科技等各方面都开始与国际化水平接轨。现今,我们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早已应用了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因此水利水电管理和土建管理有着很多的相同点,所谓的区别也都在细微末节处,这便要求我们严格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而要想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就必须使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式,尤其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一、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财务成本控制出现的问题

  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早已经意识到了应该将财务管理是工程管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可是,我们在实际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所使用的管理方法都比较陈旧,这便无法保证财务管理方法的先进性,也无法保证管理事项的健全性,这便限制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1、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专业性能不够

  在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进步过程中,有很多的企业所雇佣的财务管理工作者专业工作能力都比较低,专业理论的匮乏、工作经验的缺少,使得行业的整体水平较差,无法很好的保证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这对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企业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理念得不到重视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要求管理工程师一丝不苟的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并且还要善于发现并第一时间处理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可是,分析现今财务工程管理的现状不难发现,我们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所使用的管理方式都不够先进,未能及时引进最新的财务管理方式,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这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无法得到及时的提高。

  3、财务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

  在现代化的管理之下所运用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制度都是在不断的发展的,在现代化的高科技之下我们在管理方面运用的也是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了。我们必须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特征,它虽然难度不高但是工作步骤却非常的繁琐,因此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是有着很大的难度的,这便极易导致财务信息的不均衡发展。

  4、在实际施工中出现成本控制的问题

  现今,大多数企业实际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都会遭遇这样的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分包阶段,可用资金往往是很少的,但工程施工又需要大量的劳务,这便会影响资金的科学分配,甚至还会降低工程质量。此外。在进行施工审核工作时,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包括:审核不够严格、审核后所提交的资料不够完善等。在开展现代化建设工程中,一旦遇到这种问题,必须第一时间进行解决,甚至还要事先制定好应对方案。

  二、解决水利水电工程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问题的方案

  在现代化的建设下我们要结合实际的问题以及现代化先进的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在财务以及在审计方面的管理进行一些改革。但是,在设计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方案时必须将实际施工情况作为有效的依据,若施工中出现了任何的问题,还必须第一时间予以解决,以保证施工的进度,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

  1、提高财务管理以及造价人员的专业技术

  进行财务管理以及施工审核工作时,必须要土大量的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工作者来提供支持,这样才能够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现代化建设。现今,已经有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企业开始意识到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在进行建设工作时还要求工作者必须有很高的专业水平。现今,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经常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太差,对于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很多问题都缺乏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且也无法及时的制定解决方案。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工程计算工作的难度比财务管理工作以及成本控制工作的难度都要大很多,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工作者和造价工作者必须要有深入剖析、解读水利水电施工图纸的能力。在工程管理的时候要主意的是财务管理以及审计方面的配合问题,财务人员以及造价人员对工程管理制度的熟悉也是现代化财务管理人员以及造价人员所必备的,在详细了解工程的进度、资金的流动以及工程管理,那么积极的配合工程管理制度就是财务管理人员以及造价人员要进行的必要工作了。

  2、加快现代化财务信息管理的建立以及成本控制的意识

  现今,我们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工程管理工作时,要善于科学的引入先进的`技术。目前,有相当一大部分企业都设立了健全的信息化系统,而这一系统的设立除了可以使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处理问题的能力大大的提高,还能够使企业的各种利益关系更加的明确,能够为领导人员的英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也就是说,设立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能够使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大大的提高。可是,设立科学、可行、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设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现今的财务管理方法非常的多样化,所以我们在设立财务管理系统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只有健全、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才可以真正的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企业的管理者还应该树立较高的成本控制意识,这有利于很好的控制好资金以及成本的支出,其实我们也可以将成本控制工作直白的理解成资金的控制,以控制好每一笔资金的支出。

  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审计管理以及成本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进行的时候很多资金是进行流动的,在管理上确实是有一些难度的,很多时候在施工工程作业的是出现的是资金的浪费,所以面对现代化的现场施工进行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的是在资金的流动方面以及成本方面的问题。

  4、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财务的监督

  目前,我们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常常会应用财务管理和审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应用这些知识能够起到很好的监督财务管理资金的用途。有相当一部分的水利水电施工中,都是借助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工作来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只只是对现场施工的状况实施管理,也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好施工现场资金的变动和各项成本支出的方向。除此之外,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的施工时,在整个过程中都要严格的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也就是说这一工作的周期较长、工作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开展财务监督工作时,必须要重视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结束语

  综合本文论述,我们在进行现代化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常常会在财务管理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降低成本造价控制工作的质量。所以,我们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已经不能盲目的沿用旧有的管理方式,必须不断的更新管理方式。相当一部分公司的财务工作人员都已经将现场施工的成本管理和造价控制工作作为了工作的重点,并且严格的进行了施工现场的财务监察工作,这有利于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成本控制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以后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必须要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这样才能够为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持,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成本控制论文9

  一直以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我国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承担着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管理的双重职能,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成本核算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现阶段日渐凸现,如成本控制意识较差、成本核算机制不健全等现象还存在,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现严重的经营性亏损,有的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转。由于传统思想观念和运行机制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影响,我国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本管理理念落后,不计产出、成本与效益,只讲究投入,对各项成本费用缺乏精细化的管理机制已无法适应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发展不断深化,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本核算势在必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如何进行成本核算,以及如何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是现阶段卫生事业单位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一、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成本核算方式和特点分析

  所谓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成本核算,指汇总、归集、分摊并计算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所有费用。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中心的成本核算方式主要有零核算、一级核算、二级核算以及三级核算。零核算指的是与成本相关的资料各机构不进行核算,而是根据财务报表提供的内容来反映。一级核算指成本资料由机构财会部门处理,各科室不参与成本核算。二级核算指不仅财会部门核算成本,而且各科室也参与成本核算。二级核算方式下,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中心的各个科室都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专门负责其科室发生的成本资料的收集、核算和汇总工作,最后将汇总资料提供给机构财务部门。三级核算指的是以科室为基础的成本核算。由于我国现行政策对卫生医疗单位的成本核算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本核算还停留在零级和一级阶段。另外,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中心的成本核算对象由于专业性强,不像工业企业所耗资源能成批生产定型产品,因此其核算对象有其自身特点,并因项目、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从而带来了核算不规范、标准不一致、结论不准确等后果。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本核算管理现状

  (一)成本效益观念不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属于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一般采用的是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因而在资金方面没有太大的压力,相比而言其经济责任比较小,这就使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往往忽视经费资金的使用效益,成本节约控制意识不强。同时,由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会服务职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加重视社会效益,很多经济业务无法衡量其成本效益,这就导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开展事业活动时很少考虑成本核算,缺乏成本效益观念。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培训相对忽视,财务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成本核算思路不清晰,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方面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成本核算模式缺乏科学性

  目前,虽然成本核算已经逐步受到重视,但是许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本核算方法仍然是账外测算,仍然从财务报表或者财务账册上间接获取相关数据,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除此之外,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员工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认为单位的成本应该按照统一标准和方法进行核算,这显然和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科和生物制品科来说,其成本开支类型以及业务性质都存在显著差异,如果对其采用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必然会造成成本核算不科学、不合理现象,最终不仅会影响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成本节约控制更是无从说起。同时,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量日益增加,成本核算专业性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往往没有与财务核算软件配套的成本核算软件,导致成本核算工作量加大,效率低下,影响成本核算工作质量。

  (三)成本核算制度体系不完善

  我国事业单位的传统管理模式影响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本管理理念,在过去,事业单位往往不重视成本核算,因而不存在健全的成本核算会计制度。从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现行核算制度来看,主要执行的是事业单位核算制度,在对事业活动核算方面,侧重于资金核算。然而该制度中,成本核算方面的规定还存在很多漏洞,导致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本核算方案不科学。比如:就成本分配归集与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而言,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没有这方面的设计,即使有这样的设计,相应的执行也仅仅是一种形式,在具体执行中并没有得到应用。具体体现在单位缺乏成本核算账簿以及相关报表体系,没有统一的成本归集对象,导致难以对具体部门和科室进行准确成本核算。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本核算制度体系无法包括所有业务流程,并缺乏相关的成本费用指标定额和消耗定额。

  三、进一步做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本管理的探索

  (一)强化成本控制观念,提高经营效率

  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样的卫生部门,同样受客观经济规律的制约,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稳定发展,必须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加强单位成本管理,树立成本控制节约意识,不断提高单位经营效率。首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严格遵守《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及《事业单位会计规则》,其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提高全体员工成本控制意识,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成本核算机制。必须在单位内部大力宣传成本核算控制观念,不断提高全体员工进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使全体员工树立成本控制意识。日常工作经营方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将提高其经济效益作为重点,同时,不将提高服务收费标准作为增加效益的唯一来源,应该尽量采取低消耗,控制成本手段来提高收益。

  (二)优化成本核算模式,强化项目分析

  为了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经济效益,应优化成本核算模式。由于成本核算会涉及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各个部门,有必要建立组织领导小组,对其成本费用进行计划、控制和分析,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根据单位的组织结构,由财务、人事、业务等组成成本管理小组,根据建立的成本核算规章制度来全面执行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可以借鉴企业的责任会计核算管理方法,通过责任会计的建立来提高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要求各成本责任中心及时记录和核算日常发生的.各项费用,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控制网络。另外,应强化疾病预防控制项目总体分析,对比不同科室项目的消耗来进行判断,对各项目增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情况进行分析,或者通过对项目成本结构的分析,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此外,还应结合疾控中心承担业务的实际情况,结合疾控重点工作与日常应诊分别考虑成本核算与相关分析模式。

  (三)完善成本核算制度体系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制定各项成本费用的指标定额和消耗定额,建立严格的成本核算制度体系。比如:必须妥善保管单位成本发生的各种原始凭证,建立医疗物资的入库、出库、验收等制度,力争做到原材料的领用符合预算标准,并按照规定的手续进行审批和审查考核。应建立目标成本考核奖励机制,建立适合自身的费用归集和分配账簿体系,合理科学的对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分摊与核算。同时,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效果,除重视成本管理方面的制度,对于单位的物资管理、业务管理以及岗位责任等方面都必须有完善的制度,制定详细的考核和奖励细则。对于单位内部的物资,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检查,确保单位账实相符,尤其是对于单位疫苗的采购、验收、发货等环节,必须做到日清月结。同时,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办公用品、试剂等日常耗用产品,严格按照实耗实销的办法进行核算,并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定期盘点,对于发生的一些临时性项目,严格按照方案要求与预算进行,并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采取合理措施控制成本费用。

  四、结论

  从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本核算现状来看,还存在各种问题,为了提升经营过程中的效率,就必须从人力、物力角度出发,在完善成本核算制度的基础上,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核算管理意识,要防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只顾社会效益而不顾经济效益,必须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结合起来,通过不断优化成本核算管理模式来提高管理效率,进而实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成本控制论文10

  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征地拆迁是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使用的主要方式。由于在拆迁实施过程中有无法预计到的障碍存在,所以工期很难计划、预算需要不断调整,这对于城市的建设计划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同时拆迁进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开工的明确日期,有些项目实施边拆边干的方式,更加受其拆迁进度的影响。施工人员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文明、守法的进行征地拆迁工作。将对于拆迁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征地拆迁的控制成本管理的一些措施进行详细的讲述。

  1 征地拆迁工作在资金方面的问题

  城市的飞速发展必将带动建设项目的一、征地拆迁工作在资金方面的问题日益增多,那么对于项目的征地拆迁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征地拆迁工作受阻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实施的快慢。甚至影响到城市发展的脚步。

  1.1 资金管理工作分散。要进行征地拆迁工作,将要涉及到大量的补偿款的问题,但是补偿资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资金的分散拨付、审批难、时间比较拖延等,那么将会出现弊端:首先,对于拆迁户来说重要的是看到钱,然而审批的托拉将会造成资金的不及时到账,使得对于施工的进展、拆迁户的积极性全部被影响;其次,不能很好的将拆迁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甚至出现挪用的现象,导致问题的产生;其三,资金的安全问题受到影响,将资金长时间的存在拆迁单位,将对其安全性受影响。再有,不能对资金的及时的有效控制及监督,将会影响其成本分析及最终结算的工作。

  1.2 补偿标准存在争议。在政府的补偿标准中,只是针对于一些常见的补偿而言,对于征地拆迁中遇到的不确定的影响因素没有明确的补偿标准,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拆迁的主要施工单位有些时候为了能尽快的完成任务,将给出高于标准的价格,这不仅引发拆迁成本的加大同时会引起一些事端,现在之所以会有那么多钉子户的出现,完全是政府出台的政策存在一定的争议。所以只有明确补偿标准,才能控制成本。

  1.3 对成本费用难以监控。对于征地拆迁来说具有拆迁数目庞大、类型多样化及概算的浮动比较大等特点,每个项目进行筹建的前期,都会进行相应的勘察与设计,由此经过专业人员的统计与计算,得出相应的概算作为项目的参考值,然而对于拆迁工作的前期勘察与设计来说,其研究深度不够,导致征地拆迁项目的设计预算与实际之间相差很大,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对于项目构建的时候距离项目的察设计阶段间隔很大,要审批、拆迁、赔偿等等,这期间的政策发生变化的机率很大,拆迁的补偿标准上如果发生变化,直接导致拆迁成本的增加,这些不受控的因素都将成为成本费用监测的一个难题。

  2 征地拆迁工作在工期方面的问题

  2.1 政策制度不够严谨。在征地拆迁项目中,征地拆迁的管理部门负责一切事宜,例如,对于征迁工作的前期进行管理,对于征地拆迁工作的进行实施,甚至还决定着拆迁补偿款及拆迁补偿协议的签订与发放。整个过程经由一家单位完成,使用内部监管的方式进行监督,那么,很难保证公平,就好像是运动员跟裁判员是一伙的,对错皆有内部自裁。这种模式将对于征地拆迁的管理与监督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2.2 拆迁工期难以预计。对于征地拆迁来说,事先也要进行详细的计划,各项工作实施的具体时间有个统计,然后因为其具有的动态性非常的大,很难按实际的计划去实行,在拆迁实施的过程中,各种矛盾问、不可预见的问题时有发生,拆迁的工期将会直接影响项目的开工日期,也会增加项目的总体概算。

  3 对征地拆迁管理的成本控制采取的有效措施

  只有对征地拆迁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对征地拆迁成本进行有效的监管,将项目的整体概算分为多个阶段具体实施,也比较容易看出哪个步骤存在较大的差异,并追其根本原因。同时更好的为征地拆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解决拆迁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政府在拆迁工作上把好关,实施全程监控管理将有助于参与人员的秉公办理风范,更将拆迁成本降低、人们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大大的增大等等。

  3.1 做好征地拆迁前期费用的概算编制。征地拆迁的前期费用的概算编制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问题,可见其重要性,而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前期的勘察、设计等等。因此对于前期工作一定要加大力度,再设计中直接体现出使用的面积、建筑物的类型、需要拆迁的范围等等,使其概算成本更加准确,贴近实际成本。其次,建筑物的施工单位的工作也至关重要,在承办拆迁工作的单位进行积极的拆迁协议的时候,施工单位要将开工所需要的各项手续、材料、人员配备齐全,争取早日开工,那么也会事拆迁过程中出现的政策变化的风险降低。也会使计划于实际浮动不大。

  3.2 做好征地拆迁费用的核算和监管工作。征地拆迁项目实施单位必须建立相关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规范各种费用开支、定期编制会计报告,实行征迁资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专户结算。加强往来资金结算管理,以防出现资金相互挤占和挪用现象。征地拆迁所涉及的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户很多,为确保补偿资金能及时发放至被征迁户手中,项目监管单位要不定期进行跟踪抽查,避免虚报冒领的现象发生。再次,应定期委托审计机构对征地拆迁补偿资金进行审计,从而提高工作水平,进一步控制和管理好征地拆迁补偿费用。

  3.3 严格征地拆迁费用的.制度管理和审批程序。(1) 规范资金管理。对被征地拆迁人的征地拆迁补偿款采用集中支付的管理办法。以转账形式划拨,直接办理存折到户,并定期对账,确保征地资金的征迁使用。(2)规范审批程序。完善征地补偿款拨付审批手续,款项拨付须经核算会计审核无误后,上报项目单位主要领导审批后,再办理拨款。(3)规范健全监督机制。严格要求征地拆迁补偿情况必须进行公开,确保征地拆迁补偿款的“公开、公平、公正”,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3.4 建立新的征地拆迁补偿机制。我国现行的征地拆迁补偿制度是一种纯粹的补偿关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权益主要体现在土地发展权益上。征地拆迁补偿是失地农民和被拆迁人在城市化进程中能获得的最直接的经济弥补,也是最容易引起征地和拆迁纠纷、冲突的焦点,因此要探究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开发商、失地农民或被拆迁人之间最佳的利益联结,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当今的社会是个发展迅速的时代,万物的更新换代使城市建设的更加美好,合理的利用土地、优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对于征地拆迁来说,在法律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只要承建单位能够秉公办理,不徇私情,一定回取得很好的结果,也使钉子户的数量减少,保证人身的安全。那么拆迁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将拆迁进度及拆迁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人们的意愿的同时对城市规划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谐的社会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基本建设,大家要共同维护社会利益,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蒸蒸日上。

成本控制论文11

  摘要:针对当前水土保持工程在设计及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以推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施工;投资控制

  1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成本控制凸显的问题

  1.1施工设计方案在工程周期设计上不够科学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方案,首先必须确定好工程的施工周期。目前在此阶段,盲目注重进度和过于压缩周期等类现象普遍存在。对于水土保持工程成本控制认识的偏差,是造成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投资者往往单纯认为较短的工期能够使工程尽快投入运营,并可尽快收回投资成本。但事实上,工程周期缩短在带来支出成本缩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类辅助资源,如工人、资金、物资、车辆运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如果这些因素因为脱离实际而无法给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保证,则必然会造成工程建设不必要的停滞,使工程支出成本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不降反升,使成本控制的初衷无法实现。对此,政府和行业监管部门往往不太重视工程设计,对工程设计方案上的周期把握提不出专业性指导意见,从而导致工程设计方案在周期设计方面的问题不能够及时被发现和改进。

  1.2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与工程实际情况相脱离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制定前,必须对施工地域的地质、气候、水文等现场条件进行细致科学的勘察勘测,收集丰富的相关基础资料,从而保证设计方案精准和更具实效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场勘察勘测工作往往被忽视,或是勘察勘测过程极为粗略或是干脆不做勘察勘测,施工区域的各项信息未能在勘察勘测报告中全面列明,设计单位基于此做出的施工方案难以科学准确。同时,对于已掌握的施工地域情况,设计方案受设计单位和人员技术水平限制,不能很好地统筹处理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直接导致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不符,造成投资及施工风险系数增大,不利于总成本的控制[1]。部分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区域的地方保护现象严重,工程项目的设计往往被迫交由当地设计水平低甚至没有设计资质的机构完成,其编制的设计方案根本不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而造成了工程设计的多次变更,工期拖延,成本加大。

  1.3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中的设计概算应用不力

  设计概算是指负责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单位在工程设计的初期阶段,以投资估算为前提,根据初步设计思路及人员、设备、材料、图纸等其他资料,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计算出的工程全部建设施工费用。设计概算的优劣,充分反映出了设计者的设计和管理水平,也是对工程整体投入行为的科学预测,对工程推进起着监管和约束作用[2]。采取设计概算,可以显著提高水土保持工程在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水平。因此,设计方案的成本控制应重视运用这一方法。但现实中,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并未对设计概算足够重视,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调配、设备配置、技术开发、材料准备等几乎未体现在设计概算中,也没有对资金调配及监督等后续工作做出合理安排,施工设计中临时性资金投入和不必要消耗明显,严重影响了水土保持工程的经济效益。

  2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中有效控制成本和质量的思路

  2.1实现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进度周期、投资成本、工程质量的有机统一

  水土保持工程在设计阶段编制的成本计划是工程实施各项工作计划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需要重点把握好周期、质量及成本三者及其关系。一是必须充分考虑施工实际,合理确定单元工程、单位工程的建设周期,统筹安排短—中—长期工程的具体建设周期。同时,要掌好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波动性。对于可能影响工程周期的因素,应提前做好预判,例如材料延误、设备损坏、气候变化等等。在预判的前提下,做好周密的应急预案,确保工程不出现施工停滞。二是必须树立工程质量为上意识,注重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注重借鉴行业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技术工艺创新提升工程质量,控制投入成本。同时,安排专业监理人员严把施工各环节的质量关,避免因返工或验收不合格造成的二次资源投入。三是必须做好工程各要素投资额度限制工作,对各环节的施工成本要根据工程实际予以科学的控制,使工程投入的资金按预定计划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此优化投资构成,避免资金流向失控[3]。要在合理确定工程周期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投资控制方案,避免经营风险,提高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

  2.2做好水土保持工程现场管理,提高施工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匹配度

  要提高施工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匹配度,重点要关注:一是重视设计前期的勘察勘测。设计水土保持工程方案前,必须集中必要的技术力量对施工地域的地质、气候、水文等现场条件进行科学细致的勘察勘测,必要时可聘请专业勘察勘测机构的专家帮助或指导,对获取的各项基础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判断,为施工设计成本编制提供准确无误的基础数据,确保设计方案与施工区域实际情况的高度匹配。二是重点把握影响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主要是优化施工材料的管理,把好材料质检准入关,避免假冒伪劣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使施工材料质量符合标准;对现场材料的使用进行科学管理,制定和落实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好材料入库、出库、使用及流转关;安排人员定期盘点并及时处理剩余材料,做好废物利用和材料销毁报废工作,避免材料的不必要浪费;注重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规范操作设备和使用材料的能力,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设备损坏、材料损毁乃至工程返工。三是统筹管理施工现场各个环节及要素。施工前应对工序要求、操作规范、设备管理、物资存放等各个环节及要素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奖惩措施,推动施工各环节及要素在科学、可行、规范的框架下有序高效运转,控制施工失误,实现成本有效控制。

  2.3运用定额预算及设计概算的成本控制方法,控制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成本

  实践中,水土保持工程主要以预算定额作为判断某项工程成本造价是否科学可行的评判标准。因此,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成本的控制也必须借助定额预算法。投资方在编制设计成本方案前,应当结合企业运作能力、施工水平、施工环境及其他可能影响工程的因素,对资金流向、材料消耗、设备及人员投入、质量管控等各个环节科学编制对应的定额投入标准,以制定的定额标准为基础,通过与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实际消耗量的对比分析,综合评判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施工效率。对于实际消耗量高于定额标准的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予以严格控制。同时,应注重设计概算的运用,要充分考虑施工实际,对材料、人员和设备的投入成本进行预估,并确定成本浮动范围。善于运用纵横向比对,依靠业内通行的模糊比较法对各个环节要素的成本支出予以判断。具体而言,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单位及人员,可以通过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水平、资金投入等资料的研究,全面比照工程各个环节及要素的投入水平,并对其中的差异进行科学分析研判,对工程施工设计加以调整完善,以此提升水土保持工程在施工设计环节的经济效益[4]。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具有的投资较大、施工环境复杂、地域分布广泛等特点,要求投资方必须重视在设计及施工阶段的投资成本控制问题。本文通过投资方在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及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据此拟定相应对策,以期水土保持工程能够切实有效地控制成本,造福于当地人民。

  作者:刘志刚 单位: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何姣云,程千,龙振华,等.对农村水利工程中几个问题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xx(10):8-13.

  [2]刘永安.小型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xx(11):250-251.

  [3]杨秀才.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xx(19):15.

  [4]高洪.当代水保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J].北京农业,20xx(12):16.

成本控制论文12

  摘要:当前,医院在新时代的运营仍面临着多种挑战,医院还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质量来保证自身长久可持续发展。医院应重视成本控制并从这个角度进行预算管理工作,减少医院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并提高医院整体的资金效益。虽然很多医院在运营的过程中会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但是存在一定的限制而无法对成本进行合理控制,使医院长期承担较大的成本压力,医院需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优化预算管理目标设定,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深入应用预算管理结果,通过基于成本控制的预算管理发展的研究,医院能够从短、中和长期更好地规划医院的发展。

  关键词:医院;成本控制;预算管理

  一、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控制医院各类经济活动

  在医院进行运营的过程中必然会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特别是现在传统的预算管理工作也逐步发展为全面预算管理,这对于医院来说也有积极的意义。医院在预算管理控制下的运营活动都会受到合理的管控,包括各个运营流程中预算数额和流程计划,同时为医院各阶段的运营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规范。在预算管理控制下,医院的各类运营活动需要按照具体的计划和标准进行,医院能够根据预算计划开展的情况来进行对应的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在运营过程中成本的产生以及与预算目标之间的差距,有利用医院进行运营和管理的调整。

  (二)分析医院运营结果

  医院在运营过程中会得到具体的运营结果以及预算管理的实施信息,医院能够根据相应的信息来分析医院的运营结果并评价该时期的运营状态。由于现阶段的预算管理过程是全程参与到医院的运营活动当中,所以医院可以在获取运营信息后及时与原来制定的预算计划进行比对,对于分析后续的环境变化和确定医院的发展方面有积极的帮助,医院更能够了解成本控制工作中的优缺点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并合理控制医院后续的运营活动。

  (三)提高医院整体管理能力

  在运营进行预算管理时不仅仅是控制医院某一环节的经济活动,而是对医院全体的经济活动都采取积极的控制进而降低相关的成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医院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并充分调动医院各类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医院整体的管理能力有积极的帮助。现阶段医院的预算管理会明确各个部门具体的工作职责,在进行医院预算管理结果分析的过程中结合医院各类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问题的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现阶段医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问题的有效处理,保证医院整体管理工作的良好状态。

  二、医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随着医院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预算管理也逐步发展为全面预算管理,但是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而导致体质不健全。虽然医院已经已经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开展了一定工作,但是该体系主要是在原有预算管理制度上建立因此存在一定的不全面性。医院现行的预算管理体系主要还是对医疗药品、器械以及劳务等重点费用和运营环节进行管理,管理体系没有体现出对医院全体运营活动和运营全过程的管理,所以容易造成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不够全面和彻底而导致医院的成本难以控制的问题。

  (二)预算管理目标不够明确

  医院在进行运营活动前会根据以往的运营结果来确定具体的预算目标,但是预算目标在运营的过程中容易与医院的运营背景有出入而不能有效指导运营活动,这也与预算管理目标不够明确有直接关系。医院在设定预算目标时的参考依据主要是上一运营周末的预算管理结果,但是由于对医院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变化的预测,所以设定的预算管理目标可能在医院遭遇重大运营情况时失效。其次医院在运营的过程中没有对相关管理目标进行分析和确定来确定该目标的合理性,没有合理利用现有的运营成本来进行分析工作,所以一旦预算目标设定有误将会影响医院较长周期的运营工作。

  (三)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受到信息化时代的背景影响,医院的运营和发展都需要积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但是现在医院在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有所不足。由于医院的成本产生时间节点和产生环节都不受人为控制,现阶段医院对成本信息和预算计划实施信息的收集方式相对来说效率不足,只是在某一具体的时间点上完成信息的收集工作而可能影响信息的时效性。其次由于医院的管理信息随着医院的发展而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在信息化水平不足的情况下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无法及时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对于各个阶段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以及成本控制效果无法具体把握。

  (四)预算管理结果应用深度不足

  医院的预算管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相关管理结果的应用深度还有所欠缺,所以对于医院整体管理工作的调控以及成本控制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医院在得到预算管理结果后,主要是从直接的经济数据上面来分析医院的运营状况,特别是医院短期的利益和盈利能力上的反映,但是对于其他管理工作的参与情况以及最终效果的没有准确的界定,所以很难弄清各个环节的产生的成本费用以及费用的合理性,医院也难以采取有效的对应措施来从根本上控制成本费用。由于预算管理的结果应用不足,医院难以对现阶段的成本状态以及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确定,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运营风险。

  三、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对于医院来说,传统的预算管理不适用于医院未来的运营和发展,因此需要建立系统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来支持相关管理工作开展。首先医院需要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该管理工作是对全体运营工作都进行预算控制进行控制各类成本费用,所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需要从运营活动开展便开始规划具体的预算管理内容以及具体的资金数量,同时将预算管理贯穿到运营活动的展开以及运营结果的分析工作。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全面性,应该从原有的管控重点运营环节的模式转变为管控医院全体运营活动,使预算管理工作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并能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能力。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需要重点研究自身的运营模式和发展目的,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也进行细化来加强与其他管理工作的联系,进而全面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和费用控制。

  (二)优化预算管理目标设定

  医院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设定具体的预算管理目标,而科学而有效的预算管理目标将会帮助医院实现更良好的发展。医院来设定预算管理目标时除了需要对上一周期的预算管理结果进行参考以外,还需要结合医院后一周期的发展规划来确定具体的管理目标。预算管理目标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除了医院通常会考虑的短期盈利能力以外还需要参考医院的成本状态、负债状态以及资产使用状态等,从预算管理目标体现出医院从短期到中期、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成本控制方案,而不能仅从短期来追求医院的盈利最大化而忽略了医院长期的发展。在医院的运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预算管理目标的分析与评价工作,结合医院的运营情况以及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来具体分析相关目标的合理性,当管理目标与医院后续的运营活动存在偏差时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后再进行相关目标的调整。

  (三)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医院的'运营和发展都需要适应现有的时代特点,因此医院需要积极进行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首先医院需要扩大信息化预算管理的覆盖范围同时在医院内部引进全面的信息化设置,构建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系统需要实时收集预算计划的实施信息以及运营活动中的成本信息,准确记录成本费用的各类属性并对预算管理实施进行全时段的监督,保证运营费用的产生符合预算计划的要求。医院需要简化信息收集的程序而直接由财务管理部门完成信息的统一收集和信息分类,根据信息的具体属性来进行多层面的管理与分析,结合医院的运营情况来具体分析运营工作的质量。由于信息化系统的参与,过去只是在运营末期进行的数据分析可以细化到各个运营节点上,对于各个阶段的经济活动的调整与控制有积极的帮助。

  (四)深入应用预算管理结果

  预算管理结果对于医院的发展来说极为重要,医院需要重视预算管理的结果并进行深入地应用。医院预算管理的结果与内部控制的应用有紧密联系,通过对预算管理结果的研究以及内部控制反映出医院全体运营工作的情况,相关管理部门就能够完成员工的绩效考评以及成本费用的核算工作,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统一将会极大地提高医院运营状态判断的准确性并较全面地反映出医院的成本特点,有利于医院对费用支出较高以及不合理的项目进行控制。在预算结果的分析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除了关注医院的盈利变化外还需要确定医院成本变化情况以及成本所占总营业额的比例。医院还需要从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的效果来分析医院的成本管理潜在的问题,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提前预防工作。

  四、展望

  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对保障人民的健康生活有重要贡献,为了使医院能够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并提高运营质量。医院需要不断研究现有的预算管理的状态以及存在的不足,积极地通过成本控制来进行预算管理的优化和发展,使医院能够从短、中和长期来更好地规划医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蕾.基于成本控制的医院预算管理研究[J].统计与管理,20xx(12).

  [2]周艳霞.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研究[J].会计师,20xx(5):236.

  [3]洪孔荣.公立医院成本控制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xx,7(21).

  [4]杨颖.基于成本控制的医院预算管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xx(a4).

成本控制论文13

  摘要::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成本是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控制和工程效益的重要因素。该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成本管理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成本管理体制不建全、管理手段滞后、成本绩效考核制度不建全等问题,并针对成本管理提出有效管理措施和相关建议,以期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成本管理;农业;水利工程

  引言

  农业水利工程成本是指在我国农业相关的水利工程中,为能够保证施工项目顺利完成交付使用,所由施工方支付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具体包括项目建设施工材料费、人工费、现场管理费、餐饮费和办公费等。为保障我国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可以如期圆满建成,使企业获取最大利益,就需要科学的管理及使用每一笔资金,对各项成本实施科学的管理控制。

  1存在的问题

  1.1成本管理体制不建全

  我国农业水利工程中很多项目都未实现成本管制体制中对权利、责任和义务的结合,未严格落实各部门人员的责任,在管理体制的激励中并未明确人员和利益分配相挂钩的条文,缺乏健全的成本管理体制。许多成本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成本管理缺乏重视,不重视岗位责任,默认合同精神,因此给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阻滞[1]。

  1.2成本管理手段滞后

  由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成本管理工作包括许多系统和部门,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与各部门、各系统的紧密配合和积极协调相关[2]。任何部门或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整个工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为我国农业水利工程提供强而有力的后盾,才能够使农业水利工程顺利竣工。但纵观我国当前农业中的水利工程在项目成本管理控制上手段滞后、无法良好协调各个子项目、未广泛利用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成本管理上只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预算环节,各项资源闲置未能物尽其用,使我国农业水利工程成本管理水平迟迟无法得到优化和提升。

  1.3成本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在项目成本管控上过于追求形式,太过重视文字层面,未形成正规的奖惩机制,成本绩效考核体系亦不健全,致使成本管理措施缺乏执行力度、成本管理工作无序,直接影响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成本管理控制[3]。

  1.4成本信息失真

  农业水利工程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中,部分人员无法确定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清晰掌握工程的开支情况,严重的在支出某些费用时未经过财务部门的签字盖章,造成成本管理工作混乱无序、成本信息渠道闭塞以及信息严重失真,无法通过报告准确体现出资金的实际去向。

  2成本管理控制途径

  2.1加强工程项目管理

  应进一步推动分包竞标机制的开展,吸纳更多企业参与议标,实现由于竞争增加而令合同价格更加经济。在竞标过程中,政府机构应严格监督审核,保证竞标过程公开、透明,竞标结果公平、公正;应对分包合同增加规范性,在内容上提升新分包招标文件和合同文本的详细性,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条款进一步细化,避免出现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发生纠纷;要规范分包管理,企业的权利在选择分包及采购集中施工材料后会相应的增加,所以要规范管理、设立完善的制度;应在工程、合约和人力资源部门联合组成小组开展分包选择工作,采购施工材料则应物资及工程部门共同参与;应管理好施工现场,农业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以及民生,将每项农业水利工程中涉及到的制度落实到位,对建设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严管管理和监督,签订责任书,明确项目经验在工程建设中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并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定期进行考核。

  2.2实行成本考核制

  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管理者均应签订责任协议书,明确工程建设的责任和成本。其中,责任是指由责任者的.可控程度所衡量的应由责任者所承担的成本。如果实际施工资金超出责任成本是相关人员计划不准确的结果,需要按实际情况来对责任人进行经济上的考核,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如扣除一定工资;如工程在质量、进度均符合施工计划的前提下成本比计划更低,则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励;其次,将工程施工人员的工资待遇直接与农业水利工程的成本管理控制挂钩,并签订相关责任书,使全部工作人员均能够意识到自己工资将直接受到工程成本的影响,从而充分重视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性;最后,采用成本分析会议的方式,定期分析和评价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费用,分析费用超本的原因,并根据导致问题的原因给出相关的整改意见,根据整改目标落实施工下阶段的成本控制计划。

  3施工材料的管理

  施工材料的管理是成本控制中的关键环节,施工材料物资必须要按照相关规定定期盘点清查,避免存在材料物资的积压浪费情况,做好施工材料的管控,避免出现材料变质或者失窃的现象;应该做好施工现场作业的监管,避免因为不科学的施工方法而造成返工,从而增加材料成本[4]。首先应明确划分材料采购供应范围,主要施工材料必须进行集中采购,零星材料应由工程项目部自行采购,工程主管部门应该确定材料的购买价格范围;其次在计划管理方面要坚持先算后供的原则,在工程施工之前,相关部门要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投标预算,提出施工材料需用规划、用材计划或者工料分析报告上交材料设计部和工程项目部;最后应该对施工材料的采购、供应、验收、存储和核算等各个流程的工作职责和权限进行明确的规定。另外还应该从节约出发,对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进行回收处理,降低材料成本。

  4施工机械使用费控制

  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对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一部分大型水利工程而言,其施工环境条件复杂多变、施工技术要求难度大,需要用到很多类型且数量较多的施工器械。在决定如何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组合使用时,必须要以符合施工实际需要为前提,同时还应该综合考虑机械使用的综合成本[5]。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费通常是由台班数量和单价确定,为了更好地对施工机械设备成本费用进行控制,提出4项措施。首先应该科学安排施工作业,强化机械设备的租赁管理,避免因为不合理安排施工而让大量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其次必须要做好施工设备的调度,尽可能地减少窝工的情况,提高设备利用率;要做好施工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设备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不会因为设备故障而影响施工进度,从而造成成本的浪费;最后要确保现场施工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之间能够有效沟通、密切配合,从而提高机械设备施工效率。

  5结束语

  为提升农业水利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需要控制农业水利工程的成本,通过成本的管控提升企业战略发展的新高度。本文分析水利施工中存在成本管理体制不建全、管理手段滞后、成本绩效考核制度不建全等问题,并针对成本管理提出有效管理措施,实现科学合理的控制成本,保证农业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保障。

  参考文献

  [1]高苗苗.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J].甘肃农业,20xx(20):36-37.

  [2]王明纲.提高农业水利成本控制的对策及处理措施[J].福建农业,20xx(10):166.

  [3]史薇薇,刘畅.加强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措施研究[J].吉林农业,20xx(5):87.

  [4]蔺江华,王彦红.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J].北京农业,20xx(30):241.

  [5]杨玉彬.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措施[J].甘肃农业,20xx(8):78-79.

成本控制论文14

  摘要:成本的有效控制是保证建筑工程效益的基础,通过高效的成本管控,使成本支出始终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超支,保证工程效益,由此可见成本控制是建筑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然而目前很多建筑单位并没有采取科学完善的成本控制模式,现有的成本控制手段较为落后,难以起到有效的成本管控效果。

  关键词:建筑经济管理;成本控制;创新策略;解析

  在建筑市场日趋激烈的今天,建筑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保证企业效益。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都只是以工程目标作为成本控制依据,并没有针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展开全过程成本控制,落后、片面的成本控制模式难以起到有效的成本控制效果[1],本文从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建筑经济管理中常见的成本控制问题展开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成本控制创新策略。

  1 建筑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概述

  1.1 基本定义

  建筑项目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指建筑单位以某个建筑项目为成本控制对象,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人力、物力、财力损耗进行管控,简单来说,就是对建筑项目的各类生产费用(见图 1),包括材料费、构件费、设备租赁、人员薪资等各类支出进行控制,使这些费用始终在预算范围内。

  1.2 完善科学的成本控制应具备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科学、完善的成本控制应具备以下几项特征:

  1.2.1 全过程动态追踪性

  成本控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在建筑项目的各个阶段开展实时管控,从而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2].因此完善的成本控制需要具备动态追踪性,即从工程的起始阶段就对成本控制对象进行跟进管理,实施全过程的追踪监管,并在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实际成本与预期是否存在偏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进而实现总体的成本控制目标。

  1.2.2 前瞻性

  出现重大的成本管理失控问题时,建筑施工单位就只能通过被动的补救措施进行弥补,但也只是尽可能将损失降至最小化,并不能完全弥补成本损失。因此科学的成本控制需要具备前瞻性,对可能出现的成本失控问题进行预测,分析风险,预先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通过管控的前瞻性,实现主动控制。

  1.2.3 契合性

  很多建筑单位都已经意识到了成本控制的作用,并逐步在建筑项目工程中引进国外或国内某些建筑工程先进的成本控制模式,但并没有起到有效的成本控制效果。国外先进的成本控制模式主要是针对国外建筑项目特性进行制定的.,而国外建筑项目和我国建筑项目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国内某个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模式也是针对这个工程设计的,因此盲目引进成本控制模式并不能和本工程实际相适应[4].先进的成本控制模式可以借鉴,但要结合工程的自身特性进行改良优化,实现契合性,才能真正发挥成本控制的预期效果。

  1.2.4 全面性

  成本控制除控制投入支出外,还实现建筑项目的工期、质量、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平衡,实现全面的管理网络,将工程中各个能够影响成本的因素都作为成本控制的对象,做到全面性的成本控制。此外成本管理不能仅由财务人员负责,每名员工都应当参与到成本控制中。

  2 当前建筑经济管理中常见的成本控制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这主要体现在没有设立专门负责成本控制的部门,将成本控制工作直接交给财务人员负责,使成本控制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影响成本控制效果。此外没有建立相应的成本考核制度,也没有根据成本考核制度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大大制约了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使成本控制难以有效落实。此外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将成本管控融入到日常的施工管理过程,使成本管控仅成为表面工作,没有将成本控制目标细化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导致各部门的人员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严重制约了成本控制的落实力度。

  2.2 缺少成本控制目标

  要想有效开展成本控制,应当在工程正式施工前,根据各阶段的施工计划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施工过程中以成本控制目标作为成本控制依据,做到有章可循。然而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预先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导致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十分混乱。因此为提高成本控制效果,应当从建立成本控制目标入手,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目标,并将目标细化,明确各部门职权,共同推动成本控制的有效落实。

  2.3 成本管理流于表面

  很多建筑施工单位都存在“重施工,轻管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成本管控,几乎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导致很多建筑施工单位都没有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即使实施管理也仅仅是表面工作。例如对于物料成本控制,也仅仅是一句需要避免浪费的象征性口号,并没有落实全员、全施工阶段的物料成本控制,也就无法实现深入的成本控制。

  3 建筑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创新策略

  3.1 确立成本控制目标

  建筑项目首先应当根据目标利润、施工规划以及市场价格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并将目标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以及各部门的权限范围进行细化,使目标分解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中,明确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目标,并由各部门领导人员将分配到部门的成本控制目标细化到各个人员身上。初步以预计结算收入扣除目标利润及税负的结果作为成本控制的基准范围,为接下来的成本控制工作确立目标,确保总成本支出控制在基准范围内。

  3.2 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成本控制部门,成立成本控制小组,负责成本控制目标的制定、分配,成本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的制定,以及成本控制监管等工作。成本控制小组成员要选取具备专业财务与建筑施工专业知识,同时还具备过硬职业道德素质的高素质人才。为提高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企业应当建立成本考核体系,根据各部门分配的成本控制目标定期考核完成情况,如果考核结果显示,某一部门的考核结果没有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那么需要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分析成因,追究责任,采取惩罚措施,起到约束作用。如果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了大幅的成本节约,还应当给予奖励,起到激励作用。总之,无论是奖励还是处罚,其目的都是增强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推动成本控制的全面落实。

  3.3 强化各个部门的沟通协作

  成本控制工作需要由全员参与,这个过程就需要各个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通过部门间的协作,提升控制效果,因此成本控制部门除指定成本控制目标,还需要在分配给各部门目标的同时,起到各部门关系协调的作用。

  3.4 成本控制实践中的创新策略

  企业可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系统软件,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管理效率。与此同时还应强化成本控制人员的软件操作能力,加强技能培训。此外建筑市场日趋激烈的今天,很多建筑企业为了建设资格,采用降低成本的价格战,但一味的降低成本,势必会影响建筑施工质量,从短期成本来看,的确实现了成本降低,但建筑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必然会带来后期的维护与维修费用,从长期成本角度来看,反而增加了成本,同时也影响企业的社会效益,因此在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应保证施工质量。

  4 结语

  本文对建筑经济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基本定义进行概述,分别从动态追踪性、前瞻性、契合性以及全面性等方面探讨完善科学的成本控制应具备的特征。最后从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开展的角度,提出了确立成本控制目标、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强化各个部门的沟通协作等创新策略,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 郭建军 , 闫立群 , 郭利琴 , 郝文明 . 关于建筑工程项目材料管理与成本控制问题探析 [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17:130-131.

  [2] 邵必林 , 林森 , 王颖 . 建筑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成本控制模型 [J]. 物流技术 ,20xx,23:376-378.

成本控制论文15

  摘要:本文在阐述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组成及控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水利工程施工各阶段的成本控制对策,为水利工程施工提供了一定看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1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组成及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指施工企业为完成工程项目的全部施工任务,所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它包括直接费、管理费、临建费、业务费等项。其中直接费指工程施工中所需的材料费(如水泥、钢材、木材、砂石料、白灰、砖、沥青等)、人工费、机械台班费等。管理费指该工程管理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如员工工资、办公费、招投标费用等;临建费指重要的机械设备以及工程施工人员所需要的临时房屋建筑费用,或者租赁民房的费用等;另外还包括业务费,它是指工程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即现场招待费,当地突发事故等的维护费等[2]。

  显然,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所包括的费用繁多,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水利工程成本控制的研究,才能达到减少成本、保证质量的目的。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与核心,施工项目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时,一是按预算成本;二是按可能支出确定计划成本,再结合制度控制、定额或指标控制、合同控制等指标进行控制。还应遵循成本最低化控制原则、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和目标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做法包括直接及间接成本的控制,其中直接成本费占总投资的70%左右,控制好了直接费就确保了工程的效益[2]。它包括主要材料的进料及材料管理费用;工程施工人员的组织与安排费用以及机械化作业的费用。

  同时间接成本控制的非常重要。间接成本控制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的最优组合方案及办公费用的合理化支出控制,进出场费用的控制主要是选择好最优的进出场路线。在临建费的控制方面,既要在保证耐用的条件下选择最经济的临建材料,同时又要设计好临建的规划,让临建的'空间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很多施工企业已经意识的重要问题,而且实施低成本控制战略的口号喊了许多年,但目标成本制定了不知多少个,可工程成本始终没有降下来,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光喊低成本战略,而缺乏低成本战术。总制定成本管理目标,而缺乏可操作性,使目标始终无法实现,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管理意识的误区

  工程成本管理是全员参与、渗透在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其目标成本控制要通过施工组织和实施来实现。其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是财务会计人员。施工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混杂,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和各司其职,实质无人承担成本管理责任。实际上,财务人员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2]。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2)工程成本控制依据的不完备

  产品成本的合理控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通常由于工程结构、规模和施工环境各不相同,各工程成本之间缺乏可比性。因而,如何针对单体工程项目制定出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十分关键[3]。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甚至有些施工企业只是简单地按照经验工程成本降低率确定一个目标成本,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和工期的要求。在项目成本管理措施方面,只有简单的规章制度,这样的目标成本由于没有和实际施工程序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差,起不到控制作用,更无法分析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使得目标成本永远停留在口号上。

  3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对策

  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类型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采取合适的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制定可行的控制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它涉及到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施工工艺、现场管理、工作面情况、场地布置和施工准备等项目;也包括资源的数量、类别、人工和施工机械进退工作面的时间、休息或闲置时间,以及设备的保养、维护时间等内容。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应渗透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具体措施有:

  3.1工程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中标以后,首要的工作是施工前期准备,其中关键性问题是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而合同的多数条款都与工程造价有关系,所以合同条款的明确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重要因素和环节由施工企业的经济、技术人员所组成的投标人员参加投标工作,投标人员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投标经验,在熟悉合同条款的同时,深入现场,仔细调查、勘验。高度重视材料、设备及人员的管理。水利工程中材料及设备、人工工资的造价往往超过整个工程造价的75%,其余为工程的间接费用[3]。因此,选购质量优良、价格低廉的材料一分重要。采购人员应对材料质量、价格多家比较,反复核算,才能采购到建设单位满意,满足工程要求,达到降低成本目的的材料。在材料使用上,严格计量制度,利学合理下料,才能起到控制造价的作用。工程所需材料和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后要妥善安排堆放和保管,减少二次倒运。在施工人员组织上,要选用精良的施工队伍,顶算造价中的人工费要包干,实行超支不补、结余自用的原则,严格控制计划用工,注重技术人员的培养。

  3.2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利学正确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尤为关键。重视施工准备工作,按照工程项目合理的程序排列施工先后顺序。广泛推行流水作业,立体交义作业。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配,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要编制出施工技术上先进合理、人员安排上精良的施工方案,并均衡合理安排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分项工程的进度,安排中要考虑原材料的需用量和库存量,杜绝材料积压、闲置、浪费。

  3.3工程施工后期的成本控制

  及时收集各种竣工资料,做好竣工决算单位工程在施工中应及时收集和保管好各种决算所需资料,除了工程技术资料、安全文明施工资料外,各种设计变更联系单、设计单位及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案,各种人力不可抗拒自然灾害及其他一些有关竣工决算凭据等,要及时收集整理。在施工资料收集齐全的基础上,切合实际地进行水利工程结算,不缺项、不漏项,正确套用水利顶算定额和不同类别的工程费用定额。同时加速工程资金周转工程竣工验收决算通过后,应按合同条款规定,及时收回工程款,不能任由建设单位无故拖欠工程款,以至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4]。

  加强成本管理,施工企业应把工程成本纳入主要的目标管理,把降低成本的重点放在工程施工的过程的管理上,既要重视产值,更要保证施工安全及质量。要做施工工程的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有控制好施工过程,才能真正做好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康永鸿.浅谈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J].施工管理,20xx.9

  [2]彭宇炯.浅析控制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对策[J].水利施工,20xx.3

  [3]陈凤桐.水利工程项目投标阶段的直接工程成本控制[J].水利施工,20xx.3

  [4]彭宇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探讨[J].施工技术,20xx,2

【成本控制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成本控制的论文04-11

成本控制论文02-01

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研究的成本控制论文06-12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的论文06-12

成本管理与控制论文06-11

浅谈储蓄成本控制的论文06-12

关于成本控制论文05-22

成本控制论文内容03-22

成本控制毕业论文03-27

餐饮成本控制论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