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目标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财务管理目标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1
摘要:本文论从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出发,对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导向。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财务管理目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必然产生不同的理论构成要素和理论逻辑层次关系。在财务管理实务中,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
我们认为,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活动的前提,而一个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一)可计量性
可计量性也可称为可测性,这是财务管理目标的首要特征。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当可以准确计量,具有明确、具体、定量化的财务指标,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一致性
所谓一致性,也可称为统一性,是指财务管理目标应当与企业经营目标保持一致。财务管理活动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应当服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目标。
(三)阶段性
由于财务管理目标应当与企业目标一致,因此,在不同阶段,企业经营目标不同,相应的财务管理目标也会有所不同。这样就形成了财务管理目标的阶段性特征。
二、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不同观点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个:一个是利润最大化和每股盈余最大化;另一个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一)利润最大化和每股盈余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每股盈余最大化观点实际上是利润最大化观点的一种转化形式,即把利润与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并且只适用于股份制企业。
反对这两种观点的人认为:利润最大化与每股盈余最大化观点有两个缺点,第一是没有考虑利润的实现时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二是没有考虑企业获取利润所承担的风险,从而会导致企业经营者不顾风险大小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企业的健康,损害企业所有者的根本利益。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股东创立企业的目的在于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其股权获取现金。企业的价值只有投入市场才能通过价格表现出来。因而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观点体现了资金时间价值和考虑了风险因素,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核心财务指标:利润
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要求可计量的特征,我们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核心指标应当是“利润”。
(一)利润指标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获取利润是企业的基本目标。
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追来利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获利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以获取利润为财务管理的目标符合企业的整体目标。同时,在现行的财务指标体系中,“净资产收益率”是核心指标(即使在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结构中,也采用“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取得的利润与企业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的比值,其实质仍是在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大小,主要原因就在于收益(或利润)可以比较准确的计量,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利润并非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
资金时间价值是在资金投入再生产过程后,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额。取得利润的时间越早,所产生的增值额也就越大,因此利润中也是包含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明智的企业经营者会采取催收应收账款等有利于利润尽早实现的措施。之所以认为它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企业不重视商业信用等不正常情况下的产物。
从风险的角度看,风险是指企业实现收益与预期值之间产生偏离而造成的损失,风险价值是企业因承担较高风险而应得到的较高收益。因此,风险作为一种潜在的、可能发生的损失,任何企业的经营者在考虑获取利润的同时必然会考虑风险因素。因为风险一旦发生,将会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产生亏损。因此,企业的经营者为了其自身利益,会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寻求最佳组合。
(三)选择财务管理目标应当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
第一,由于我国尚处于主义市场的初级阶段,法规并不健全,企业的市场观念不强,造成了企业缺乏诚信,企业间拖欠款项较为严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经理(厂长)的行政色彩,导致为了“官职”而任意调节利润等短期行为的发生。凡此种种不正常现象,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是利润指标的缺点,应当考虑我国的实情。
第二,我国企业制度尚未建立,证券市场尚不完善,股份公司(上市公司)并不是我国企业的主体,因此在现实中,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本财富最大化尚不适于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观点的缺陷在于缺乏可计量性,无法用具体的量化指标加以计量。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虽然可以借助股票价格来衡量企业价值,但是由于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因此在某种程度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价值。缺乏量化指标的财务目标势必造成目标不明确。事实上,企业价值的大小也需要用利润来加以衡量(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核心指标就是一个例证),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利润的企业会具有很高的企业价值。
四、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获取满意利润
我们认为利润是一个合理而现实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指标,追求利润最大是企业的当然选择,但在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时,我们认为用“获取满意利润”作为财务目标更加合适。其理由是:
(一)选择“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将会使利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可操作性。
根据西蒙的,要选择最优方案,必须满足四个前提:第一,决策者对全部可行方案及其执行结果能全面掌握;第二,必须要存在着全面的最优方案;第三,决策要有充裕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第四,全部因素和目标都能量化,以便于数量加工。在现实经济环境中是难以具备以上条件的,因此只能用“足够好”来代替“最好”,对于企业来讲,就是获取“满意利润”。
(二)选择满意利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短期行为。
企业中存在着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所有者)与代理人(经营者)的目标并不一致。委托人希望代理人尽心尽力,为委托人利益最大化工作;代理人追求自身收益最大,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等。正是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代理人往往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优势,实现自身效用最大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选择满意利润作为财务目标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不一致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短期行为。当然,企业产生短期行为还存在着企业本身治理结构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并非改变财务目标所能全部解决的。
(三)为了盈余管理的需要,企业不会选择利润最大。
企业有时出于避税、避免巨额成本、降低经营风险等方面的考虑,会利用对政策、变更会计估计等方面的选择权,实施盈余管理,此时企业选择的并非利润最大,而是从企业利益出发的“满意利润”。
总之,我们认为,财务管理目标要具有明确的量化指标,而利润指标具有这一特征,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当然选择,但作为现实的财务管理目标,利润最大化并不现实,选择满意利润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2
在愈加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财务核心能力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因素之一,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现阶段虽然我国各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逐渐趋于成熟,但由于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体系的影响,在财务管理目标制定与实现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财务管理目标角度探索如何提升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现阶段我国各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制定与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内部财务管理水平不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系统不仅可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还有利于企业资源的财务化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即内部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能否高效达成。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为了达到财务管理目标而不择手段地虚报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体现在:其一,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预测机制,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往往不能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需求,财务管理目标往往与企业实践发展趋势相背离,在这样的现状下管理人员为了制造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假象,往往会进行财务舞弊;其二,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财务信息的本质性要求,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才是有意义的,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信息原始记录制度执行质量不高,企业内部财务监管“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这样的前提下谈论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是完全没有现实意义的。
( 二) 没有将财务风险融入财务管理目标体系中
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在给我国各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国家政策的变动性、国际市场的波动性使我国企业面临着更高的财务风险。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将财务风险预测机制融入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财务管理目标更趋于一成不变,不能结合国家政策、国际市场的变动而微调,这样的财务管理目标显然不能适应新时期企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战略势必会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提升效益而进行微调,如果财务管理目标不具有这样的弹性变动,那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财务控制活动有可能与财务管理目标相背而行,不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高效实现;另一方面,融入财务风险预测机制的财务管理目标能够对企业风险防控工作起到很好的监管和约束作用,有利于通过合理规避风险而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财务风险的规避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向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 三) 资产管理现状严重制约着财务管理目标的高效实现
缺乏既定的资产管理模式、资产管理人为性强的现象在我国各大企业普遍存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变卖可以获得数额较大的营业外收入,由于我国企业的资产管理模式普遍不健全,这一部分资产很可能作为企业管理层为了达到“掩耳盗铃”的假象而操控利润的工具,从表面上来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似乎“预期”甚至“超额”完成,但并没有反应企业的真实经营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企业资产重组、资产管理的本质性目的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而调整产业布局,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即企业资产重组的本质性目的符合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要求,但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监管,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普遍存在,资产重组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另外,由于我国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普遍较差,缺乏合理的战略投资模式,不利于企业固定资产效益最大化,这种现象也不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 四) 资金回收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目标难以保障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较高的资金回收风险,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的资金回收制度并不健全,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很难得到保障。一方面,在我国各大企业中,盲目赊账销售、垫付工程款的现象是极为普遍的,当然,不可否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如果企业没有全方位考虑到自身资金链、流动资产现状以及资金回收风险,很有可能资金链断裂,直接导致破产,此时谈论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便没有任何意义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资金回收的市场规范性不强,企业的资金回收策略又不当,企业在赊账销售、垫付工程款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确保企业拥有足够的流动资金,这种情况会给企业的经营与投资带来很大的限制,会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协同发展对策
财务管理目标是采取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工作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即倾向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财务核心能力主要是指能够采取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而达到财务管理目标的能力,即倾向于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创新与发展。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促进着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的本质属性相同,财务管理目标对财务核心能力的创新与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向作用,财务核心能力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与实现有很好的约束以及辅助作用,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的统一性;另一方面,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以及关联性,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最终才能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企业更应该将财务核心能力的提升最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增强财务管理目标的可操作性,这样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会显著提升。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现状还是较为不乐观的,想要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必须从财务管理目标角度探讨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提升问题。首先,企业要从内部财务管理建设方面入手,通过优质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净化财务管理环境、确定财务管理目标,为财务核心能力的创新提供必要的内部环境和发展指向;其次,企业要从财务风险防控角度入手,将财务风险防控机制融入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与实现过程中,确保企业财务核心能力能够充分发挥;最后,资产管理水平、资金回收策略是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从财务核心能力自身出发,积极探索提升内部资产管理水平的新思路,减少人为操作因素对财务核心能力以及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作用。同时,企业也应该结合内外环境进一步优化资金回收策略,确保企业拥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可以用于战略性投资与发展,这样才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三、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共同服务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在愈加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财务核心能力与财务管理目标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因素之一,企业必须注重财务核心能力的提升,积极加快内部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进程,并从财务风险防控、内部资产管理、资金回收策略等各个方面创新与提升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最终促进我国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3
引言
在当前新型的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对企业来说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决策了企业的运转,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下的重要性。我国与20xx 年出行的财务管理守则对我国的财务管理系统做出了宏观的调控界定,而这也说明了国家对于财务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就要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那么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各个高校都应该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制定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在当前财务管理体系中,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善,明确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目标,研究新型的财务管理教育体系,从而培养出新型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财务管理综合型多样化人才。
一、当前财务管理教学体系现状及不足之处
财务管理学科是一门集多种学科种类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中囊括了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众多种类,而财务管理学科所具备的政策性、理论性以及实践性都较强,因此在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不仅只是基础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能够通过实践操作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中所遇到的难题,提出解决策略。但是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还没有达到这一要求,在财务教学体系上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而这些不足之处的存在正是对财务管理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1.综合应用型人才概念缺乏明确的定位
在当前很多高校中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概念都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绝大多数高校都将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的目标定位在了专业性强的高级人才的培养上。但是这一目标定位在高校的具体专业学科教育过程中,已经脱离了目前教育现状。因此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必须进行明确的定位,以培养综合的专业技术强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从而将这一目标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中。但是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对于这一目标都是持模棱两可的态度,不知道应用型人才的真正定位。而正是这一定位模糊导致了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无法制定针对新的教育体系,从根本上对培养综合性应用人才进行了制约。
2.教师定位根深蒂固,教学枯燥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进行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都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为教学主体,通过教师讲授为主。而教师进行教课的过程中多采用教学工具都是以黑板、粉笔以及PPT幻灯片为主,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教育模式上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对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过于看重。正是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师生之间没有过多的沟通,教师一味的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学生在此过程中没有学习主动性,缺失积极性,只能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死记硬背,从而致使学生失去了针对财务管理的创新型思想及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开设财务管理的实践课程,对于实验课的开展大都处于探究阶段,没有实际应用于当前的财务管理教育体系中去。而这些不足之处正是导致我国的财务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在学习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枯燥无味,缺失专业的实际操作管理能力。
二、财务管理的多方面人才培养要求
针对企业的盈利、亏损、筹资以及利润的分配等多个方面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多样化人才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为管理企业价值以及综合性管理企业经济。因此在财务管理职位进行招聘的过程中,大多招收专业能力强综合水平高的多样化人才。能够对财务管理的知识熟练掌握并且运用,对财务管理专业所涉及的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综合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所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在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要在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之前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企业财务管理职位的主要核心是要求工作人员的主要决策能力,对企业的投资以及利润划分方面进行合理的决策分配,这些方面没有设置特定的程序制度,但是都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判断的能力。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才还必须顺应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要求,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
三、财务管理教学体系的创新
1.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学模式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因此高校的财务管理培养目标应该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多样化为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财务管理人才。在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层面,综合性财务管理人才必须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知识基础,因为财务管理学科涉及较广,在操作实践方面,综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必须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熟练运用其专业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具备创新能力,在专业素质这一方面,综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应该具备高效的专业知识素养。因此高校在财务管理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应该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明确,进而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重新塑造教学观念,让学生在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对综合素质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有全面的提升,促使学生具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分版块教学
在开展财务管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前进行专业知识的备课,研究哪部分知识内容应该作为主讲知识内容,从而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知识章节重复的现象。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授课的过程中,打破教材的章节限制,建立有规律性的特色授课节奏。从知识的上升层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们对所学知识具有熟练的掌握程度,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复习的授课过程。针对教学大纲中的不同教材,可以采用板块划分的教学模式,分为基础知识、重点应用型、拓展应用型这三种板块。通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必讲的理论内容进行讲述,保障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而对实际应用中会采用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以及最后的拓展型应用板块可以根据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具体吸收情况酌情而定。通过板块划分式教学让学生们在财务管理的学习过程中理清学习思路,增强学习的成效。
3.增加实践课程,锻炼学生动手操作
在财务管理的教学课程中,要增设一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课程,顺应社会需求,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样化财务管理人才可以通过在教学体系中开设实践环节来达到社会企业所要求的具体工作经验,从而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与此同时,高校在开展实践课程的过程中,应该顺应理论内容,保证两者相统一;积极开拓校外实训,与各企业取得联系,争得实践机会,从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就接触相关财务管理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便于培养多样化的财务管理人才。因此,财务管理教育创新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4
摘要:财务管理主要是通过分析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情况,然后再对企业所有资金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企业想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就需要对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且其目标的设定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但由于企业在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尤其重要。本文主要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概念入手,并对未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加以思索。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目标;基本概念思索
近年来,关于企业如何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争议还是比较大,以至于财务管理目标在实现过程中总是受到层层阻碍。在这一现实情况的影响下,结合我国国情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方式加以选择和分析就非常必要。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关于企业的制度改革,财务管理目标等内容也逐渐得到了完善,这就决定了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必须要确立更加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才能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概念
1.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
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企业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它的存在也成为了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因此,企业在明确自身的财务管理目标之前,往往需要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当下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判断,这样也才能有效确保企业财务相关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2.财务管理目标的三大特征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大特征比较明显:首先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虽然社会经济体制以及企业的经营方式逐年在发生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只有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在本质上发生转变。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只不过是人们对当前企业财务管理比较客观的一种概括,总的说来还是相对稳定的。其次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合理化的调整。最后一个特征则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从整体上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其中也包含了大大小小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层次性也十分明显,在这一特征的作用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设定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的规范化。
3.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时期、不同理财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设定也会因此变得不同。总体而言,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以下三大因素。首先是受到财务管理主体因素的影响。财务管理主体指的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应限制在一定的组织范围内,这样才便于企业更好地明确财务管理的空间范围。这无疑也为正确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是受到企业利益集团的影响。利益集团直接反映出的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尤其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利益集团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企业所有者了,它的构成群体也变得更加强大,比如企业所有者、政府和企业职工等,都是是各利益集团利益的综合体现。最后一个影响因素则是社会责任。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取正常收益的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样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也应该以承担相应地社会责任为前提。除此之外,身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还要多为社会做贡献,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也更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最有效的方法
1.坚持以政府经济政策为目标确立的方向
实际上,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最终能否实现和政府相继出台的经济政策关系紧密。因此,企业想要尽快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就要以政府的经济政策作为导向,这不仅对理财决策很有好处,如果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政策资源,还能够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寻找良机。不过,即便有政府的经济政策作为导向,但是这也只是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还需要企业在掌握政府经济政策的同时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思路,这样才能及时应对市场上的风云变化。只有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才能实现企业既定的财务管理目标。
2.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被纳入了企业发展的重要范畴,但是如何使得目标得以实现,还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一个科学的规划,这样才能做到有依可循。因此,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首先要根据企业的总目标而设定,这样才能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加以适当的处理,以此也提高了企业对不确定事件的反应能力,在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降低了风险。
3.明确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
企业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当下自身的财务状况,便于及时解决所遇到的财务难题。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对财务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要更加的客观、准确、全面、及时,这样才能为决策者提供更有价值、且可操作性强的建议。
4.加强对企业财务部门员工的管理
企业的每一项财务管理活动都是由相关的财务人员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因此,对财务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加强管理尤其必要,因为他们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紧密联系。只有充分协调好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并制定合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就能有效促使企业尽早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的经济效益,通常一些和财务管理紧密联系的内容就由企业的上层领导安排给相关人员;反之则交给中层部门的领导审核,这样才能减小财务部门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严防在重要环节出现差错。
三、结语
为了确保企业有效运行,只有确定自身适度可行的财务管理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追求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中,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更要树立长期的发展观点,充分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走向,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这样才能更加科学且合理的确定财务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毛春华,王宛秋.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xx.
[2]徐光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M].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5
一、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与现代财务管理
(一)传统企业财务管理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一味注重企业盈利能力的最大化,而忽略了企业自身的风险,随着经济全球的范围不断扩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不断加强,为实现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仍能保持前期的增长速度,抓住发展的主动权,企业必须在发展的同时,考虑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将企业风险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协调能力。在计划经济的政策下,企业的领导者对于企业管理好坏的衡量指标是看其有无完成国家的指标,如果企业能够按时完成国家规定的指标,就说明该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较完善,相反,企业若未完成相关指标规定则标志这该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存在着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这种市场环境的影响下,企业将国家规定的指标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只注重实现企业盈利能力的最大化,忽略了企业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下,企业要重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于资源的配置,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由实现盈利能力的最大化转移到实现财务管理核心能力协调化上,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核心竞争力。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对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已经变得不实际,并且以追求盈利最大化为发展理念经营管理下的企业至多至能够实现一时的发展,并不能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基于这一现实情况,企业的管理人员不得不对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作出新的审视。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下,现在我国的经济政策已经由计划经济调整为市场经济,市场最为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方式,在经济发展中其主导性作用,再利用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于经济推动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市场竞争体制加强宏观调控,在现行的经济政策引导下,企业的已经基本形成了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的财务管理模式,形成更具体更具有可行性的财务管理目标,在作出财务决策时能够更多地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效地解决事务管理与账务核算之间脱节的问题。科学客观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做出正确市场决策、核算企业资产的重要保障。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从概念上来说就是要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意味着财务管理目标是一个多元化的目标,企业的收益仍是财务管理的主导性目标,但它不单单是要实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将更多目光投向实现企业收益增长的最大化,企业收益的最大化是一个静态的指标,它仅仅代表了企业现阶段的收益情况,并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而追求收益增长的最大化体现了企业实现长久发展的战略要求,相对于收益增长水平的提高体现了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收益的可持续增长则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是对于企业财务管理高层次的要求。除收益方面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之外,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包括企业多种财务能力之间的协调,协调好企业各项财务能力,各部门之间对于企业财务问题及时沟通,联系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出有效的财务决策,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
(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无论是对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还是大型企业或是中小型企业,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都占据着中心位置,企业经营均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导目标,企业要实现什么程度的经营目标决定了企业应当采取的财务和管理制度,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环境下,商品的销售对于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关系以及市场平均价格的波动反应更加灵敏,面对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企业要对于市场变化做出灵敏反应,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销售决策,经必须要制定科学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的模式决定了企业效益的增长速度增长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必然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财务管理是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障,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的管理与经营都有先前的垂直化转变为现在的平面化,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国内同类企业与不同类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也逐渐增加,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为主导是有效应对市场运作变动,解决财务管理与企业实务之间的脱节问题,实现企业固定资产增值的主要保障。
三、企业财务核心能力
(一)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概念
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是企业以各种合法方式筹得资金并对企业资金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它包括资金借贷、企业运转资金在各项目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企业对自身固有资产的有效评估等。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是企业其他各项能力的基础,只有在高水平的财务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企业其他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持与进步,协调合作的财务核心能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特点
现代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创新俨然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总结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创立以及发展历程,任何成功的企业都必然是具有创新性的,创新才能够实现发展,自我满足并停滞不前只会导致衰落。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新的一轮科技革命已经蓄势待发,国外以及国内各个企业都加强了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实现产品从生产到制作再到商品的销售模式的创新突破,各企业都争当标准的创立者,掌握创新的核心技术就把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创新是企业实现持续性发展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经营模式,不同的财务核心能力,即使是同种类型级别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地区面对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也具有不同的财务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综合能力的核心,企业商品的生产销售能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和管理层的领导能力都对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四、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核心能力
(一)一致统一性
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的提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目标,提高完善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也是根本出发点与归宿点。虽然仍有诸多经济学家对于企业财务能力概念与范畴具有分歧,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企业生产能力的创新提高是财务核心能力的一个主要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而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企业各项能力的整合,它包含了企业管理能力,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是也是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与财务核心能力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具有发展目标的一致统一性。
(二)特殊性
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具有独特性没有统一的检验标准,财务核心能力受企业的经营范围,企业所处地区和企业产品的主要受众所影响,是企业生产销售管理能力以及企业高层的决策领导能力的综合。企业在提高财务核心能力的过程中,要紧紧将企业盈利能力、资源的利用以及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以企业的收益增长为主要目标,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考虑企业管理的市场风险,追求企业的收益的可持续增长动力。以提高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为中心,找准企业发展的突破口以及方向,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
五、结束语
经济新常态下,各类型企业的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各企业要主动迎接新挑战,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实现企业核心生产技术的突破,敢于创造其他企业所未发现的新科技产品,制定市场认可的产品新标准,掌握发展主动权,将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相结合,着力提高财务核心管理能力,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6
摘 要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一直是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研究方面的重要课题。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微观企业主体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在不断的变化,向更为科学、合理、全面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有关财务管理目标的讨论也从未停息,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广泛运用与认可的财务管理目标,正在接受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挑战。
关键词 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 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势必对企业的整体运营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导向性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重大意义,这也更为凸显财务管理目标合理选择和定位的重要性。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目标的集中体现和深刻反映,决定着企业的行为模式,对整个企业管理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本身的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考虑到企业所处环境的差异性,使得不同行为主体基于内部运营所需和外部环境的不同,在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上呈现出盲目性,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活动,最终导致企业经营活动无法有序开展,给企业的长期稳定带来负面作用。因此,财务管理目标的科学定位,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财务管理目标,较为普遍的理论有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各种观点在接受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各自具有的特点,也推动了财务管理目标的不断变化发展。
一、利润最大化
资本是以追逐利润为本性的,企业的产生及其发展壮大是不断逐利的过程,因此利润最大化最为直接地解释了企业存在的意义,该目标赤裸地揭示了资本的逐利性。在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利润最大化自然地反映了企业经营的根本,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变迁,其在理论逻辑和实践效果上的缺陷也暴露无疑。首先,利润最大化忽略实现利润的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使得利润仅仅表现为一个片面的数字,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及其所得利润的内在价值。其次,利润最大化完全不考虑行业差异性,用相同的标准衡量不同的情况,未能将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存在的风险差异体现。再次,作为一个绝对数,没有反映企业投入产出配比情况,无法客观体现企业的效益性。以上弊端的存在,导致企业趋利性尤为明显和短视行为严重,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二、每股收益最大化
随着资本市场的充分发展和股份制企业的逐渐流行,每股收益最大化逐渐发展为财务管理目标。每股收益作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财务指标,受到投资者及相关利益者的高度关注,投资者往往将每股收益的高低作为衡量企业优劣的标准。由于上市公司具有的特殊属性,企业在注重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更为注意每股收益这个指标性因素。但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标并没有弥补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和未考虑相关风险的不足,其适用范围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西方国家广为接受的理论,是股东至上理论的集中体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是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通过财务活动和经营管理,使股东的财富达到最大。该目标认为,企业所有者的权益在企业经营活动及财务管理决策中起主导作用。股东财富最大化反映了对资本和资本家利益保全的重视,但由于资本市场发展程度存在不同,上市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也未得到全面发展,加之经济体制差异性的存在,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能够完全适应。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在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关系的基础上,强调企业在发展中应合理协调各方利益,通过最优财务策略及合理经营积累企业财富,使得企业总价值得到最优化。该理论避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陷,同时能够解决由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所导致的利益不均衡的弊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核心导向是保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强调企业在不断增长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协调各方利益,实现相关利益者均衡的目标。由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合理性与全面性,其被广泛运用和认可。
五、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在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前提下,现代企业首先要考虑到利益关系对企业发展产生的系列影响。股东作为企业所有者,其权责利在企业中是最为重要的,与此同时,企业经营者、债权人、员工、客户和政府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利益关联者。由此,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出发点。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对企业价值的进一步发展,扩大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所考虑的对象,将多方利益纳入财务管理目标的范围。目前,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新的财务管理目标开始得以推行。
在以上观点中,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新的财务管理目标,并未能完全取代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性并未减弱,而对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质疑也不断呈现。两者的对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两者在具体内容上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企业价值最大化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具有的一致性为:(1)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2)协调各方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3)关心企业职工利益,创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4)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重大财务决策考虑债权人的相关利益,增强资金供应者的信任;(5)重视消费者,不断投入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推出新产品来满足顾客的要求,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6)关心政府政策的变化,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具体内容基本与企业价值最大化一致,单从此角度考虑,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仅仅是名称的转换,并没有在本质上得到创新和突破。
其次,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导向并未十分明确,存在整体协调性较差的缺陷。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更为细化与多元化,由于相关者的多样性及其利益存在的相悖性,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侧重点较为复杂和凌乱,导向不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多元化外在表现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内在本性是相一致的,其主要是要通过协调各方利益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明确了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关注各方相关者利益,并不断实现和积累企业价值。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各方的利益能够得到充分实现,但由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存在高度异质化,其偏好是和方向存在着不一致性。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相关者利益最大化难以确保各方利益均能同时实现最大化。
再次,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可操作性较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的程度如何衡量,是衡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否合理的重要因素。由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化及其利益的多重性,使得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中包含的变量更为繁杂,通过某种标准或模型对其进行量化很难达到。即使能够建立模型,由于各利益方的相悖性将导致变量的异向变化,最终也将无法得出结论。因此,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很难量化,无法量化的财务目标是很难用以指导实际财务活动和企业管理活动的。相对来说,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可以通过“未来报酬贴现法”进行衡量。
综上所述,相比较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更具优势。企业价值最大化体现了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具体内容及其整体和谐性来考虑,该目标在结合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均衡理论的同时,注重股东利益的实现性,还同时考虑了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债权人及员工、政府等各方利益。当企业的财富增值后,各方利益都会有所增加,这将更有利于企业的运营环境,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和所处环境的良性循环,确保企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鑫.财务管理目标间题探讨.会计师.20xx(07):57-58.
[2]张雯,陈曦.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思考.财会之窗.20xx.
[3]黄向阳.财务管理目标重塑.会计之友.20xx(05):38-39.
[4]曹素娟.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两元性.现代会计.20xx.1:6-7.
[5]李娟.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现代商贸工业.20xx(13):230-231.
[6]孙建永.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思路.工业审计与会计.20xx(03):31-33.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7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同时也是财务管理追求的目标。但利润最大化目标在长期的实践中已暴露出其不足。如由于没有考虑利润与风险的配比,往往使企业财务管理者因盲目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而导致长期利润很低甚至为负数。同时,利润最大化也没有考虑取得利润时的时间价值因素,尽管企业在某一时期内利润绝对数较高,但除去通货膨胀和机会成本之后,实际利润却很低甚至为负数。
由此,人们开始寻找另外的目标来代替利润最大化。随着证券业的蓬勃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企业价值是企业债券的价值和股票的价值之和。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原因主要在于,它克服了利润最大化出现的与时间和风险脱节的问题。但它并没有取得人们所期望的辉煌成就,相反,还导致了比利润最大化目标更甚的混乱。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我国各项规章制度还很不完善,证券交易还很不规范,所以,股票和债券价格往往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真正价值;②在我国,法人股禁止上市流通,企业真正的大股东并不能从证券市场上直接获利,他们对股价的最高化没有足够的兴趣;③追求股价的最高化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正常的经营轨道,如迎合股市的大趋势作出某种决策,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企业,而是为了股东对某类题材的炒作;④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相脱离,容易误导投资者作出错误的选择;⑤企业价值最大化公式计算复杂,且大多使用估计,实际上使企业难以操作,实用性不强。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在我国当前还只能是一个理论公式和理想的发展目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指导作用却并不大。又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有人提出了以现金流量最大化、现金股利最大化、净现值最大化等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但这些目标仅使财务管理在某些方面可供选择,并不能代表财务管理的总目标。那么到底该选取什么样的目标才更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呢?笔者认为,仍然是利润最大化,但并不是照搬过去的做法,而是对过去的利润最大化作必要的修正。
坚持利润最大化的理由如下:
1、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无论是公司或是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组织,追求最大利润是每一个在市场经济中角逐的企业的现实目标。因此,利润最大化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符合企业存在之目的。这一目标由于更接近人们的认识,且看得见,摸得着,因而更容易被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接受和理解。
2、企业价值最大化最适用于股份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对上市公司来说,除去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股东评价企业业绩的信息只能从其会计报表中获得。但会计报表并不反映企业的市场价值,它只是企业过去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状况的事后反映,而股东在会计报表中寻找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企业利润的高低,所以,决定企业价值高低的因素,又回到了利润最大化。另外,企业价值的高低是企业经营成果的外在表现。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获得的最大益处,是能增资扩股或发行债券筹集大量资金。但我国明文规定,企业在增资扩股和发行新债券时,要考察公司最近三年是否连续盈利,也就是说,盈利指标与企业价值息息相关。只有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有持续存在的根本。
3、利润最大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前计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在经营决策时,运用的量本利分析、因素变动分析、敏感系数分析均是建立在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之上。通过这些分析,企业才能明确地知识该在哪些方面加强经济核算,降低产品成本,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进行多样化经营。
4、目前考察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指标及其辅助指标,也是以利润为基础的,利润的高低决定着这些指标的优劣。
5、企业资产存量的重组和增量的优化配置及其企业的兼并和分立,也是遵循利润最大化目标的。
利润最大化目标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中具有新的特点和作用,但由于其固有的限制,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修正。
首先,应树立以下观念:①利润最大化只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概念。利润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不可控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选择次优化目标。为获得最大利润而不惜任何代价的做法,是不必要也是不可取的。②利润最大化不等于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净成果的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收入减去生产经营支出后的余额。而效益最大化是投入产出之比例。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而效益最大化则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投入产出之比也是最高的。这就提醒管理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同时要提高效益之比。这样才能使企业规模扩展与集约经营并重,效益和利润协调增长。③利润最大化不仅意味着报告期的利润最大化,同时也应包括更长时期内的利润最大化。因此,在实现当期利润目标的同时,要顾及本期决策可能给以后各期带来的不良影响。
另外,我们还应考察其他一些辅助性的指标,对利润最大化方案作出正确选择。从当前我国企业中存在的较大问题,如坏帐过多、负债过大、成本费用过高、净资产收益率过低等问题出发,我认为企业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同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它反映企业盈利的真正绩效,也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通过这一指标,可以找出企业中影响利润高低的因素和解决的办法。因为: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平均净资产=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权益乘数=(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税后利润÷销售收入)×(总资产÷净资产)。
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分解中可以得出,要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要不断提高税后利润,就要求企业提高销售收入,加强内部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销售利润率,同时要求企业有适当的负债,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使企业获利更大。
2、存货周转率和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和应收帐款是企业资产帐户中两个重要的科目。存货的高低影响着企业占用资金的高低,影响着销售成本,从而影响销售利润。应收帐款的长期挂帐是企业坏帐的根源。加强对二者的管理能提高企业的利润。其中:存货周转率为:产品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100%;应收帐款周转率为:赊销净额(销售收入)÷平均应收帐款。
3、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问题是当前企业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一个企业没有盈利或者盈利过低并不是因为产品销路不好,而是因为成本费用太高。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已成为许多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企业在如何提高利润的决策中,重点要放在降低成本费用上。这就需要检查成本费用利润率的高低。成本费用利润率为:利润总额÷(营业成本 期间费用)×100%。
4、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这是考察一个企业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负债经营已成为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但负债过多也加大了企业的风险,能否偿还到期债务是确认企业破产与否的界限,同时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和债权人据以借贷的评判标准。其中,流动比率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为:负债总额÷资金总额。
所有这些指标计算结果应至少不低于本行业的平均指标水准,否则意味着该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和经营的亏损。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8
财务管理的企业营销体系完善探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其必须通过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各个管理体系,从而在市场中立足。在我国市场中,企业的营销是指企业通过提升自身产品的价值使其流通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而财务管理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能帮助企业实现营销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企业营销;财务;完善
一、引言
就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竞争环境而言,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企业所生产商品的`质量和企业在市场中的经济占比,还体现在企业在营销管理中的财务管理方面;然而,在我国多数的企业眼中,它们都认为财务管理还处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只是一些传统的记账工作,这充分体现出大多数人们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认知方面的错误,而这也会导致一些企业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立足。财务管理对于企业营销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财务管理既是企业发展进步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既是一种价值管理也是一种系统管理,它与企业各个部门工作的开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也使得企业的营销体系的建设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
二、企业通过财务管理完善营销体系建设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在确定营销策略时没有充分的考虑财务情况
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也是帮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以及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手段;正因如此,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会直接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如果在进行市场营销工作时没有充分的考虑企业的财务情况的话,会导致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抓不住重点甚至容易在营销过程中迷失方向;这样不仅会使得企业所生产的商品销量难以提高,还会无形之中增加企业的成本,使得企业的产品滞销堆积,增加企业的运营压力,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据悉,之前在某地有一家电机商,由于市场变动,公司的电机销量也受到了影响,所以,公司想要通过改革和更新市场理念来改善财务状况并扩大企业的规模。公司的想法是把下一季度的战略目标转向全国其他地区的经销商,所以,该公司取缔了在本地以及周边地区的多家分公司以及办事处,然后联系了其目标范围内的经销商并提出现款提货的要求来保证公司的资金运转,但公司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财务情况,这种措施一旦没有成功实施会给公司的财务带来更大的压力。不出所料,实际上很多经销商并不买账,这也导致了该公司当季度的电机销量直线下滑,给公司带来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这一案例很好地说明了企业在确定营销目标时充分考虑自身财务状况的重要性,企业要对自己所制定的营销目标以及公司的经济情况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才能使相关的工作顺利完成。
(二)相关的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企业营销工作出现问题
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企业各个方面尤其是企业营销工作的促进有很大的作用,但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如果能高效合理地对企业内部的财务进行管理,这将会对企业内部很多不合理的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规范作用,企业如果想要不断发展和进步并完善自身的营销体系的话,良好的财务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其也是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企业对于内部的财务管理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更不用说建立特定的体制来监督和管理企业的财务工作,这也使得很多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出现混乱,甚至还会出现腐败和挪用公款等坏的风气,直接导致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的工作难以开展,这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三)企业内相关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俗话说“事在人为”,企业在营销管理活动能否得到有效开展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正因如此,企业应更加注重财务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而当前我国很多的企业在这方面的工作都没有很好的落实,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很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只是搜集财务数据,而相关的解读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实践经验却储备的不够,因此,也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企业的营销目标并充分考虑财务状况
企业在制定自己的营销目标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核心优势来面对市场、适应市场、融入市场,并不断根据市场的变化以及需求来确定企业当下的营销目标和策略;所以,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应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情况,尤其是自身的财务情况。企业在确定营销目标时要注意到以下几点。首先,企业资源。依据财务管理的分析,得出企业自己本身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特色、长处;其次,行业态势。找到企业的定位,找到商品的定位,以便快速占有市场;最后,竞争格局,依托财务管理,力争站到竞争局势的高度,争取最大的协同效应。另外,企业还要紧跟目前的潮流,充分利用网络来管理财务以及相关的营销活动,通过计算机网络让企业内部的财务流通更加的及时和准确,从而更好的促进营销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财务对于营销管理的控制
从宏观方面来说,企业在建设和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时要充分把握我国颁布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并建立起权责清晰的领导组织和自上而下的领导机制,从而避免在发生问题时责任不明确和互相推诿等现象的发生。从微观方面来说,企业对企业内部的人员、商品以及成本的管理都要建立起完善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并随时根据企业所面对的实际情况调整企业的相关战略措施,从而保证企业高效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还应不断完善内部的审计体制,加大对财务人员工作的监督。企业做好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的完善企业各方面体制的建设,从而对企业的财会部门进行及时严格的监督和审查,改善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使财务管理更好的改善和影响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使企业稳定的前进和发展,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还应确保内审组织的独立性,合理配置审计系统,使其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而且还应不断更新内部审查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技术手段,顺应时代潮流,定期对内部审查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
(三)提高员工素质,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
财务人员各方面的素质极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营销活动是否开展的有效和顺利。因此,企业在进行营销管理时应注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相关队伍的建设。企业要从“业财融合”的角度出发,使财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财务工作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来不断加强财务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并不断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财务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建立一种不断甄选优秀员工的机制,为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根据员工能力来提升或者降低职位的机制为企业财务人员持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外在压力,迫使企业员工持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素养;这样的公平竞争使得只要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上升到相对应的岗位或相对应的层次,就可以通过公开透明的平等竞争来获得这一职位,使财务人员职业素养的提高有了与之相对应的奖励。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营销管理从根本上来说是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进行相关的管理,对目标的营销对象和客户群体的实际需求和需求方式进行及时、合理、有效的协调。企业在完善自身的营销体系时还应不断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使财务管理与企业营销体制的完善有效结合,从而使企业能够稳定快速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唐玉兔.企业销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xx(19).
[2]龚雪.论如何完善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J].经济,20xx(10).
[3]郑艺.论财务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xx(25).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9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医院作为人民身体健康以及生命的保障,逐渐由独立的经济个体向市场化进行变革,而财务管理作为支撑医院运转的关键机构以及核心环节,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降低医院市场风险,是加强公立医院市场化进程开展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我国公立医院的经营过程中,财务管理必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公立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必须确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新目标以及探讨其实现的具体实现路径。只有如此,才能在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国医疗技术以及医疗水平,为人们生活健康提供基础保障。
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
(一)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短期目标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公立医院若想在新医改背景下实现其财务管理,就应在短期内制定优化其资本结构、降低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风险以及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短期目标。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深入,设立财务管理的短期目标是维持医院运行的基础,也是使医院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下得以立足的基本。现阶段很多公立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积极的改革,更多地将其作为政府的依附品,依赖于政府的扶持。只有公立医院意识到自身的整体结构问题,建立适合医院发展的整体结构,降低公立医院的资产负债率,在确保医院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积极寻找公立医院发展与公益性相结合的最优化结构,才能使其适应新医改背景。并且,公立医院应根据自身特点合理的进行医院的资金流动以及管理,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在确保医院公益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医院的经济效益。认真地对医疗成本进行核算,加强其费用以及成本核算的精确性,进一步实现公立医院结构转型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优化的短期目标。
(二)公立医院中期目标
在新医改背景下,转变公立医院的整体结构,在保证其公益性的基础上确保医院运转的基本经济利益是其财务管理的短期目标。在此基础上,公立医院若想寻求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应将发挥其职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其财务管理的中期目标。在我国现有的经济情况下,若想寻求长远的发展,使公立医院在市场竞争下有立足之地,就应遵循经济市场发展规律稳步发展。现阶段由于市场经济制约,我国医疗器械以及药品等医疗物品价格均大幅调度提升,除此之外,医护人员的人力资源成本也在逐年增长,这给公立医院的发展以及资金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带来极大的挑战。此种状态下,公立医院仅靠国家财政拨款已经难以维持医院运转,进一步影响医院的服务效率以及公益性,阻碍公立医院运转及持续发展。只有使医院改变经营策略,减轻政府拨款压力,寻求可持续发展战略方法,才可以使公立医院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长期目标
公立医院作为人民健康及生命的保障机构,公益性是其始终坚持的性质。如何切实提高人民生命安全的保障,降低民众看病医疗成本,解决社会存在的看病难问题,是医院作为公益机构以及社会保障机构最根本的宗旨,同时也是其长远发展目标,更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最本质精神。国家建设完善公立医院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我国人民健康,进一步提升人民身体水平,只有进一步完善以及实现此目标,才能完善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为民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长期目标确定上,应时刻围绕公立医院存在的基本目的,通过合理的财政规划、资金核算以及科学的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理念以及工作人员专业化培训,在医院长远发展以及确保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公益性以及社会保障性,确保我国人民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
三、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实现路径
(一)如何实现公立医院短期财务管理目标
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优化公立医院的资本结构,降低其经营中的市场风险使其实现公立医院社会保障能力的短期财务管理目标。而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就需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积极探索,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使医院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首先要做的是对公立医院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在新医改条件下,公立医院不应仅靠政府拨款补贴维持财政运行。应积极相应新医改策略进行财务管理改革,在不损害医院公益性的前提下,适当改变经营策略,提高医院经营利润,设立专门财务管理以及风险评估部门,在公立医院短期发展过程中,确保其运营风险的降低。加深相应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从根本上提升医院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医院稳定发展。
(二)公立医院实现财务管理中期目标路径
公立医院运用确立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以及提高公立医院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等措施,尽可以维持医院短期经营发展。若想长期确保医院利益且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求医需求,则必须将上述制度以及理念进一步落实。在医院相关条例落实上,医院可采用较为动态的管理模式,从资产、负债、盈余三方面入手,着重清查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促使其发挥最大作用,结合医院资深特点完善医院医疗管理条例,完善资产管理以及资金监督机制,实现公立医院整体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仔细盘查医院闲置医疗设备以及其相应破损程度,优化医疗设备,提高资产利用率。在医院器械药品采购过程中实施公开透明的采购制度,确保医院资金利用率的提高,降低公立医院资金消耗成本。并且对医院财务账目进行定期排查,确保账目的真实性,保证国有资产利益。在医院资产管理过程中,加大资产管理宣传力度,对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管理素质,降低医院运转过程中的风险。并且,在医院职工中落实资产管理重要性,加大管理力度,促进全体员工积极配合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进一步确保公立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有立足之地。
(三)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长期目标实现路径
新医改背景下,确保医院公益性以及经济效益共赢局面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公益性以及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性,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长远目标,如何彻底转变公立医院性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已经成为其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公立医院在此长远财务管理目标下,首先,应对医院的财务进行合理的预算以及规划,从资金方面保障医院相关医疗项目的研发以及实施,提高医院的服务性,为人民健康做出更好的保障。其次,对医院财务管理进行数据统计以及分析,查找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漏洞以及欠缺,及时地做出应对措施,加强医院运行中的财务预算,提高资金利用率。除上述方法外,良好的道德规范以及社会风气也是促进公立医院长远发展以及提高其服务质量的有效监督手段。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促进人民群众监督医院财务,降低财务人员办公难度。并且在相关法律法规上,加强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的完善,设立有效的奖惩制度,使医院的财务得到基本保障,使管理人员尽职尽责、恪尽职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竭力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完成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长期目标。
四、结语
新医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对传统经营模式的公立医院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公立医院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机遇。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应完善医院财务管理机制,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并逐步将目标细化,脚踏实地,逐个击破,改善现阶段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状况,加强公立医院领导以及工作人员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促进相应的管理条例进一步落实,以确保公立医院的长远发展以及医院服务质量的提高。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10
一、引言
财务管理目标服务于企业目标,是企业实施财务管理活动期望实现的结果。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的前提。只有确定了合理的目标,财务管理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因此,企业应立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确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受环境制约,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各种因素纵横交错、相互制约。作为理财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尤为突出。现代企业由于两权分离,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探索如何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现状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现状
究其发展历程,财务管理目标众多。当今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探讨,股东利益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最主要的两个观点。股东利益最大化观点的出现早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是指管理层应该努力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更多的财富。持有该观点的人认为资本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要素,管理者应该尽最大努力为股东赚钱,以增加社会价值。著名学者哈耶克曾指出,为股东赚钱与履行社会责任是可以并存的。埃巴(20xx)则更立场鲜明的认为,只有把股东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股东利益导向的公司财务模式和理论被批评对企业员工、顾客、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够重视,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不负责任(李心合,20xx)。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以外的其他要素对企业而言越来越重要,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地位也有所提高。有学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企业只关注股东利益已经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相符,应予以改变。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当考虑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他们认为,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取代之前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可以有效弥补股东利益至上忽略其他相关者利益的不足,符合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也有众多学者对以兼顾所有相关者利益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观点提出质疑。认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治理模式实际上是将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负外部性内部化到公司治理中,在现实条件下存在明显不足。首先,利益相关者利益定位不明确;其次,利益相关者间利益有冲突,难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最后,利益的分配难以量化,不具有可操作性。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现实选择
(一)信息不对称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
现代企业由于两权分离,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包括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对经济活动产生不利影响。逆向选择的发生根源于交易参与者或者潜在交易参与者中的一方或多方相对于其他参与者来说具有信息优势。信息优势方会通过各种途径利用信息优势谋取利益,对市场运行产生不利影响。道德风险的发生是因为交易参与者或者潜在交易参与者中的一方或多方在整个交易的履行过程中能够观察到他们的行动,而其他参与方却不行。道德风险的产生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并且这是绝大多数现代企业具有的特征。事实上,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非常有效地直接观察到高层管理人员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效率。于是,管理人员就有可能懈怠,或将公司状况恶化归结为他们不可控制的因素。显然,信息不对称对经济活动有重要影响,财务管理活动也不例外。企业实施财务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考虑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企业需要处理好两权分离状态下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这三者之间利益冲突所产生的代理成本以及减少代理成本的方法,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需要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的市场中实施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资金运用管理等活动增加企业的价值(南星恒,20xx)。刘海龙(20xx)认为在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会受到信息不对称影响。詹森和麦克林认为代理成本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有者和经理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必须通过实施一系列活动降低代理成本。可见,研究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必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彭益(20xx)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公司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必须考虑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综上所述,信息不对称对财务管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企业在实施财务管理活动时,必须考虑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的客观情况。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必须认真考虑信息不对称这一现实条件。
(二)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利弊分析。
财务管理目标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财务管理目标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制约。企业应基于现实条件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方能实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在我国的新兴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尤为严重。探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应该选择股东利益最大化,还是应该选择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之前,有必要对两者在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的现实条件下的利弊进行分析。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观点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所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者不仅要考虑股东的利益,还要考虑债权人、雇员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凡是利益受企业经营活动影响,并能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群体与个人,其利益都应该纳入企业考虑的范围(李心合,20xx)。在该观点下,公司财务目标兼顾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这是企业财务目标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但实际执行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增加企业融资难度。在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观点下,利益相关者拥有话语权,但却不一定拥有资金,会使企业在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的资本市场中面临更强的融资约束,从而限制企业发展;其次,对决策效率产生不利影响。与投资者控制相比,投资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分享控制权可能使决策过程变得低效。因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许多决策目标上都存在冲突,很难达成一个合适的互惠政策,可能会导致决策僵局;再次,使管理层的可靠度降低。在两权分离已成为现代公司特征的状况下,所有者很难有效观察代理人的努力程度。理性的管理人员会利用努力程度的不可观察性而选择偷懒。这是典型的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最后,加重企业负担。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强调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广泛推动,实际上等于对公司业务进行税法之外的征税行为。
反观股东利益最大化,其在实际执行中的优势很突出:优势一,提高管理层的透明度,降低道德风险。因为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相对明确并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优势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管理层短视现象。因为股价不仅受当前经营成果影响,也受未来经营成果影响;优势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降低了道德风险,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利于企业融资;优势四,提高决策效率。股份以剩余要求权的形式存在,不影响管理层做出决定;优势五,降低交易成本。当风险在不同时期变化时,制定或修订关于企业各个求偿者之间分享规则的合同成本很大。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在与合同中明确规定风险的分配相比,股东在承担公司风险方面更容易而且成本更低。
(三)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财务管理目标现实选择。
基于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的现实条件,并鉴于股东利益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利弊分析,股东利益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本文认为,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外部性最好是通过法律和合约手段,而不是通过公司高级职员和董事的自由决策行动来解决。可以在一定的法律环境下,通过合理地设计一套机制来诱使代理人显示其私人信息,从而达到多方的利益协调,维护相关者的利益。
第一,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理财主体应该更加细化和多元化。企业的股东、经营管理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之间有着一种法律上的契约关系,企业在这种契约基础上组成。对相关者利益的保护,需要法律环境来支持,以法律的形式保障相关者利益。首先,建立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其次,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借助市场力量,使企业理财活动日趋规范;再次,加快企业社会责任立法。通过法律手段,促使企业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承担责任,对企业员工承担责任,主动承担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等,从而牢固树立诚信经营、合作共赢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第二,强化激励,充分利用合约安排。法律具有一定的刚性,并且是不完备的,若要保障相关者利益,还需要其他措施来支持,比如签订合约。合约安排是减少由于内部人员的多项选择所带来的外部性,降低信息不对称影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具体而言,有两种方法可以在合约上对利益相关者实行保护。第一种是限制内部人员可选择的行动集,限制的手段可以是排除那些更可能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负外部性的行动。缩小内部人员的行动集会产生交易成本并会降低灵活性,不过仍然能够创造价值;第二种是使利益相关者的索取权对有偏误的决策尽量敏感。合约并不是一定要完全限制管理层的活动,相反为其提供一定的空间会更有效。赋予管理人员一定的灵活性可以使管理人员对公司环境变化和未预知的契约结果做出灵活反应。
四、结论
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企业必须立足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财务管理目标。作为影响理财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有重要影响。而信息不对称情况的改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此,尽管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理想目标,但基于其在实际执行中困难重重,在技术层面上也很难实现。而通过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激励、充分利用合约安排这些手段的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再加上市场对企业的自动调节,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企业同样不会偏离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太远。同时,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简洁明了,易于实现。因此,股东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11
1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体类型的形式
( 1) 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设立的目的就是赚钱。利润是企业的生命线。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符合企业设立的基本目的。对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来说利润事关其根本利益,利润最大化对他们都是有利的。对企业来说,利润是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企业利润赚得越多表明了发展经营得越好,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利润作为企业赚取的利益,说明企业财富的增加,赚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发展目标。对社会发展来说,表明企业为社会增加了巨量财富,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有利的。
( 2) 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目标是指企业采取最佳的财务政策,合理经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作用,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实现企业资产总价值最大。企业价值最大化是长远目标,它既考虑投资者投资价值的变化,也考虑了短期利润中未能反映而又对企业长远发展影响深远的因素; 既反映股东对公司的期望,也反映了外部对公司的评价; 同时还与财务管理的短期目标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目标进行了较好的结合,赋予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更广阔的视野,更深远的影响。
( 3) 股东财富最大化管理目标。现代股份指企业是由若干处于竞争合作关系的股东按照契约关系形成的集合体,股东对企业投资成为所有者,目的就是获取更大利益。股东都希望企业成功经营,实现自身利益,但由于利益需求不同存在竞争与对抗,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很难具有一致的目标。但毕竟股东是企业资本投入者,承担的风险最大,而且股东的利益相较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是最后得到满足的,实现了股东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事实上保证了其他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在财务决策中,财务管理需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 4) 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目标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要以人为本,同以物( 利益) 为中心的观念比较而言,更加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培育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不单纯是一个量的概念,同时具有潜在的获利能力,职工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多方面质的含义。
2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各类型的优劣
2. 1 利润最大化管理目标的优劣
( 1) 优点: 使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企业通过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来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 利润是企业获得资本使用权的根本,是企业补充资本、扩大经营规模的源泉,利润大的企业规模将会更大,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有利于企业做出财务经营与管理决策,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的计划,企业经营所运用的量本利分析、因素变动分析、敏感系数分析等经营决策都是以利润最大化目标为基础,利润的多少决定企业的财务管理分析; 利润作为量化的财务指标,能分解、分配到各个部门,有利于实施及对财务活动、员工绩效以及对各职能部门进行考核;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产品性能和质量,科研技术水平、营销策略、成本控制水平等因素进行操控。
( 2) 缺陷: 该目标没有考虑利润产生的时间因素,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不能在不同时期进行比较,容易引发经营者为追求利益而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 没有考虑获取利润时的风险,使其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将资金投入高风险项目,使企业陷入经营和财务困境; 无法反映利润和投入的关系,不能说明企业经济效益。
2. 2 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目标优劣分析
( 1) 优点: 充分考虑了取得收益的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正确处理风险与利润的关系,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形成有效的企业利益制衡机制,长远化的管理目标,有效地制约了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 更注重现金流量,将企业经营的各环节和企业所有员工、部门都考虑到现金管理过程中,通过全面现金管理,做到最大限度地获取现金,最大限度地运用现金,实现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注重风险管理,针对风险制定解决方案。通过风险管理手段,提高效率和效果,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2) 缺陷: 没有考虑到企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企业价值多样化,难以量化,操作性不强; 适用范围有限,无法评估所有企业的所有价值。受到多种不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可能会误导企业的财务决策。
2. 3 股东财富最大化管理目标优缺点分析
( 1) 优点: 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因股票价格随时间和风险的高低而变动; 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时的短视,考虑了股票价格与当前利润及一定条件下未来利润的预期影响关系; 容易量化,利用股票的市场价格进行计量,能计算准确值,便于考核与奖惩;用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衡量经营业绩,能有效克服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而发生短期行为,有利于资本保值和增值。
( 2) 缺点: 股票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波动性很大,非企业能完全掌控,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可能会侵害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集团的矛盾,在投资方面会导致过于追求短期效益,忽视长期性的战略投资项目,造成企业行为短期化; 对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追求,可能使企业进行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活动,无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仅适用于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不能普遍适用于所有企业。
2. 4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优缺点分析
( 1) 优点: 涵盖了市场竞争能力、获利能力、增值能力、偿债能力与信用水平、资金营运能力、抵御风险能力等多方面内容。
( 2) 缺点: 还没有发展出较为成熟的公式或模型,缺乏实践操作性,对员工素质要求很高,一般企业都不具备这一要求。由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对理财目标的要求不一样,并不适合于所有企业。
3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
( 1) 实现企业总目标。企业总体目标是企业设立以及存在的价值所在,财务管理要按照企业总目标的要求,根据企业发展战略,预测未来企业发展可能面对的问题,做好财务计划,随时应对,增加获利机会。财务计划确定后,要具体化为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将财务预算作为管理目标的控制标准和考核依据,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 2) 保证投资收益。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置,要保证企业进行任何经济活动,最大限度地获取收益,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降低成本,使股东获取最大收益。
( 3) 合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企业利润获取既可以通过低成本和资产低消耗获得,也可以通过提高资产利用率获取。企业的资产量是有限的,通过管理资产、盘活存量资产的方式增加数量收益来提高资产利用率,利用有限的资产多盈利,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 4) 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改进。财务管理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资产结构、利润分配进行分析来评价其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通过财务分析、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帮助企业改善决策,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改善企业内部管理。
综合以上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较好选择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确立财务管理目标应按照企业总目标要求,着眼于长远,将获取利润与质量、技术等其他管理目标结合起来加以考虑,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当前我国产能过剩,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时期,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目标的实现与资本结构的优化密不可分。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内在要求,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同样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12
摘要:
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财务目标选择合理与否,关系着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科学性、有效性的基本标准。当前,学术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种,分别为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等,这也是当前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主流观点。本文通过对几种观点的比较,分析了各观点的优劣,探讨了我国企业财务目标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持续发展能力
一、关于“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
笔者认为,上述几类财务管理目标命题的差异主要体现于各命题对收益取得的时间性、风险性及指标可比性的度量上的合理与否,其理论体系区别仅仅在于定量上,属性上没有根本的变化,因为这些理论体系都是基于传统财务管理方式、传统企业架构提出的财务管理目标。管理理论的产生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提供生产作业的效率,随后,管理理论便一直以此为核心,效率最大化在企业经济活动中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利润最大化。然而,但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日俱进,各类新生经济的出现及新技术的出现极有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改变当前的经济管理方式,传统企业理论下,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根本目标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且这一矛盾的调和难度会越来越大,实业界对这种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已经产生怀疑,多数企业根本无法利用这种财务目标管理体系来实现长远发展。同时,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往往会缩短企业的生命周期,通过最短时间内,将企业资源效能最大化发挥,会透支企业的“生命力,这种短期行为是行不通的,企业资源活力耗尽后会影响企业后续发展。因此,企业的财务目标应当是为企业整体战略目标服务的,企业财务目标理论也应当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不断进步、调整,在经过不断的实践后,本文提出“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成为财务目标理论发展历程上的新宠儿。同时,这也将直接推动财务评价指标的新一轮创新。创新力与控制力是企业管理理论体系中辩证互补的关系。创新力抛弃控制力的局限性,以创造为手段,实现更优的,更均衡的财务管理,而控制力则直接保障了创造力的成功,两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都是可持续的动力源泉。创新,只有创新,企业才能生存与发展,控制,只有控制,企业才能持久创想,才能获取持续成长能力。
二、“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性选择的理由
市场经济以市场资源配置为基础的竞争性经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当着重考虑以下关系。第一,财务管理目标当与企业战略管理目标保持相当的一致性。将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管理目标融合起来,将使企业管理力量形成焦点,从而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问题及管理问题,促使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当持续推动企业发展,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也理应成为确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首要问题。第二,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战略性目标与战术性目标有机结合的整体。战略性目标关注企业的长远利益,强调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获取足够的、高质量的财富资源,而战术性目标关注企业的近期利益,关注既定利益的增长,为获取长远利益,同时兼顾短期利益的获得,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经过调整,战略性目标必须战术性让步。第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集合所有者利益与相关者利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价值的决定因素不仅包括持股股东利益状况,还包括股东利益关系外的利益相关者利益,包括债权人、职工、供应商、消费者及政府等。各利益关系主体应当是合作伙伴关系,强调合作与共同进步。
三、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对策
(一)按需求选择财务管理体系
小规模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无需过度关注财务管理体系问题,过度关注可能导致成本激增。对企业集团来说,选择财务管理体系就有极大必要性。一般来说,核心层企业应当采用集中财务体系,紧密层企业应采用相对分散体系,即集团总部做财务决策,紧密层安排具体实施方案及细则,制定执行决策,半紧密层按受控制的分散财务体制,即总部利用内部控制手段对下层决策进行规范指导;松散层及协作层的企业则无需耗费过多管理成本,以完全分散财务体系为宜。
(二)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财务决策需要大量财务信息的处理,如历史数据、市场动态、前瞻性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信息处理效率,构建数学模型后,决策科学性能够进一步提升。
(三)有效利用企业各种资源
财务管理不仅是资金管理,不能单抓成本与质量,应当统筹全局,支撑人力资源、企业品牌等方面管理。一方面,企业应当注意人才报酬机制的建设,为企业运转留足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在注重基本财务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强化品牌管理,以优秀人才为带动,提高无形资产利用效率,实现健康发展。
(四)构造高效的财务监控
以人才为基础,按照企业业务流程制定内控制度,对财务全过程进行监管,如成本计划及控制、产品价格、工资及利润分配、资本性投资事项、抵押等,保障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五)关注内外部环境,调节发展目标
首先,要关注法律环境,在筹资、投资、利润分配时,充分了解相关法律,如企业组织法规、财务跨级法规、税务法规等,财务会计人员应当按照法律要求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第二,要关注经济环境。企业本身就是市场的内部化,要按照经济环境,预见政府经济政策导向,研究政策优势,实现趋利除弊。第三,关注商业竞争、通货膨胀、利率波动等强烈因素。这类外部因素是影响企业销售、库存、采购、投资的重大因素,管理过程中,企业应当按照外部因素状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秋音。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有效实施[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xx(27)
[2]曲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的作用[J]。商业经济,20xx(3)168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13
摘要:在我国的行政事业管理体制当中,事业单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机构,事业单位在社会中为人们提供相应的服务,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因此,其财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提出强化收支管理控制;完善内部财务制度等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当中,事业单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能部门,对于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很关键。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的不断深化,暴露出的财务管理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在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当中,确定财务管理目标问题,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是至关重要。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的作用,应当认识到其财务管理的特点及问题,注重财务管理目标与实现,从而确保事业单位更好地发挥职能。
一、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新时期我国的事业单位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与进步,针对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事业单位在国家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和改革财务制度。随着事业单位不断深入的财务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收入支出措施、预算管理体制等内容。[1]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基于不同的单位性质,也会具有很多独特的特点。
二、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健全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为了更好地指导和辅助事业单位制定资金计划支出,应当合理地编制预算。但有一些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编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也缺乏专门的领导机构,对于事业单位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缺乏考虑,因而时常面临经费不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很多具体的工作都没办法得到良好的开展。[2]财务人员对于本年度需求、实际支出情况等问题,往往缺乏系统的调查和汇总,因而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缺乏有效的指导性。在很多事业单位都面临着经费超预算的不良情况。(二)财务制度不严格针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我国财政部门曾在相应的规范和意见当中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会计工作秩序,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完成报账、算账、记账等工作,并尽早在事业单位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会计工作。[3]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处理行为仍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例如,核算不规范、缺少手续、弄虚作假等问题还会经常性的发生。对于财务管理的作用、职能等,也不能有效地发挥,因而造成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严肃性、规范性的缺失。(三)管理体制不完善在事业单位资金运行的过程当中,对于资金控制、内部会计业务等方面的内容,一些主管领导缺乏应有的重视,因而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管理体制也较为落后,难以满足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也不能有效地监督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资金流失和资金浪费,使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管理失去控制。[4]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很多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考虑到市场发展规律,在财务管理方面,也缺乏良好的发展理念,因而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十分欠缺,导致很多事业单位员工消极怠工的情况发生。
三、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单位性质等方面的特点,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应当设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财务管理目标,从而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指明道路。(一)基础目标在新时期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财务管理的基础目标是确保高效、充分的应用国家资源,维持事业单位良好的运行状态。事业单位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获取资金和资产,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当对财政资金进行高效、充分的应用,对国家设定的会计规章制度、财经记录法规等,应坚决予以执行,对基础操作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等,也应充分遵循。[5]在国家、社会的财务检查、财务审计中,应进行积极配合,更好地监督与控制事业单位的财物管理情况,实现国家资源高效利用。针对事业单位自身的目标及职能,应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改善,使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更具可行性,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提供服务。(二)发展目标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目标是对投资和筹资工作进行加强,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不但要对自身的整体服务能力、水平等进行不断的提升,同时也必须具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具有决定性、关键性的意义和影响。对于社会形势和社会需求,事业单位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要转变传统单纯依靠财政获取资金的形式,对市场、社会等资金来源和渠道进行扩展,从而改变过去政府办事业的情况,形成社会办事业的发展。(三)最终目标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最大化的绩效。事业单位的目的并不是盈利,不过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事业单位的运行逐渐受到市场的影响,虽然其根本性质仍然是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性质,但是事业单位仍然需要先确保自身的生存和发展。[6]在确保社会公益事业职能的基础上,事业单位也要重视经济效益。在新时期事业单位面临的内部经济业务活动、外部环境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不能再局限于预算资金收支管理,而是应当在财务管理中,将绩效作为新的导向,在成本管理中,充分发挥绩效最大化的作用,在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中,继续投入事业单位所得,从而形成良好的发展循环,在事业发展中,实现共同的发展与进步,从而达到最大化绩效的目标。
四、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现
(一)强化收支管理控制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报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符合国家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在财务预算方案的制定中,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事业活动进度等,在资金分配当中,也要严格遵循预算管理秩序。对于事业单位当中的投资管理活动、内部业务资金活动等,应当进行严格的划分,对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员工之间的收入分配,要进行合理的管理与调节。[7]可以对一些企业当中的员工激励制度进行借鉴,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等,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对于收支管理队伍,应当进行稳定维护,更加高效地开展收支管理工作。(二)完善内部财务制度在新时期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不能只依靠传统的财政资金,而是应当对筹集资金的渠道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向市场、社会等方面转移筹资目标。例如,可以通过债权人筹资、教育投资、服务费用、科研成果收入、社会捐赠等形式,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行。对于固定资金,应当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应制定合理、科学的流程和制度,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三)加强资金支出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资金管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应当由专人负责管理国家财政拨款的资金,对财政资金使用制度进行严格的制定,同时对使用方法、使用范围等加以明确。[8]相比于其他的业务活动,事业单位应当将资金管理进行独立,对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不能出现一人多职的情况。对于所有的事业活动投入成本和产出,财务管理人员都应当进行准确的统计,对成本构成结构进行深入细化。同时应对所有对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考虑,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从而尽可能使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并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利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绩效,从而实现最大化的绩效目标。
五、结论
事业单位是我国行政事业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都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由于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质的单位,其运营目的是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关的服务。事业单位的资金大多来自于财政拨款,往往较为有限。基于此,应当对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实现进行研究,确保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14
《浅析财务管理理论》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越来越大,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财务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加强财务管理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避免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关键词:财务管理 风险 控制
一、财务管理概述
(一)财务管理的含义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指基于一定的法律法规,在一定整体目标的指导下,关于企业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对于改善企业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具有重要影响。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从组织企业财务活动的角度看,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等。
1、投资管理
财务管理中的投资是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对外投资也包括对内投资。对外投资是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和债券等购买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以及直接对其他企业的投资等;对内投资是指企业内部购置长期资产的投资,如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企业的投资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把资金直接投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以便获取利润的投资。间接投资又称证券投资,是指把资金投放于证券等金融性资产,目的是取得股利或利息收入的投资。
(2)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又称资本性投资,是指一年后才可收回的投资。短期投资又称流动性资产投资,是指一年内可收回的投资,如对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有价证券的投资。
2、筹资管理
筹资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要量,采用适当的方式获取资金的行为。企业可以从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不同来源的资金,其使用时间的长短、附加条款的限制、资金成本的大小以及风险程度等都不相同。筹资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情况下,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和较小的筹集风险,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筹资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向谁筹集,何时筹集,筹集多少资金等。
可供企业选择的资金来源,也称为资金渠道。按照出资人对企业控制权不同,分为权益资金和借入资金。按照使用期限长短,分为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
3、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搞好营运资金管理,必须解决好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第一,企业应该投资多少在流动资产上,即资金运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
第二,企业应该怎样来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即资金筹措的管理。包括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业信用的管理。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管理。
4、利润分配
进行股利决策时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税法对现金股利和资本利得的不同税率规定,企业未来的投资机会,资金的来源渠道及其成本,股票价格的稳定与否,股东对当前收益和未来收益的偏好等。
(三)财务管理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1、灵敏度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为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投入资本实现保值增值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所决定的。因为,企业要想生存,必须能以收抵支、到期偿债。企业要发展,必须扩大收入。收入增加意味着人、财、物相应增加,都将以资金流动的形式在企业财务上得到全面的反映,并对财务指标的完成发生重大影响。因此,财务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管理的中心。
2、综合性强。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经济管理活动。正因为是价值管理,所以财务管理通过资金的收付及流动的价值形态,可以及时全面地反映商品物资运行状况,并可以通过价值管理形态进行商品管理。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渗透在全部经营活动之中,涉及生产、供应、销售每个环节和人、财、物各个要素,所以抓企业内部管理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通过价值管理来协调、促进、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其它管理,例如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事管理、物资管理等,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并大多采用实物计量的方法,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某一个部分实施组织、协调、控制,所产生的管理效果只能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局部起到制约作用,不可能对整个企业的营运实施管理。
3、涉及面广。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是不存在的。每个部门也都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率上,接受财务的指导,受到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约束。同时,财务管理部门本身为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人力物资管理等活动提供及时、准确、完整、连续的基础资料。其次,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涉及到企业外部的各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融资、投资以及收益分配的过程中与各种利益主体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包括:企业与其股东之间,企业与其债权人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企业与其客户之间,企业与其内部职工之间等等。
二、财务管理风险与控制
(一)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定义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时刻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风险与危机。
(二)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
无论企业处于生存、发展与盈利的任一阶段,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控制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因此,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
切实做到时刻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积极的制定应急方案,即时调整财务管理方法,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观念,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和准确的职业判断力,最大限度的避免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理顺内部各种财务关系
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利,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3、提高财务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企业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种种因素,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避免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降低财务风险。
4、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失调是影响财务风险各种因素最直观的体现。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1)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抓住机遇,迅速发展。(2)谨慎负债,使流动比率不低于1:1,最好保持在2:1的安全区域。流动比率越高,表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负债获得清偿能力的机会越大,债权越有保障。
5、制定科学的投资和资金计划
对新项目投资要准确测算项目资金需求,防止项目尚未建成就出现资金缺口。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减少库存积压,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同时,企业在年初制定年度预算时,要预测全年现金流量,预算资金缺口,提前准备融资方案,包括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三、结语
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为此,企业要牢固树立财务管理的理念,重视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避免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三版 。
[2]20xx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
作者简介:王琳琳,女,1884年9月,天津汉族,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15
1引言
随着国家发展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在持续稳定向前推进,基础工程类型也不断完善。建筑企业作为其中重要类型之一,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过去传统的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全权由项目负责人负责,鉴于其中的工作内容多样,且机械费用等存在明显差异,一人掌管无法实现最好的管控。所谓的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即建筑企业在以建筑施工为主的施工过程中,要有效管理资源消耗与费用问题,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建筑企业做好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去,可以更好地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在合理的投资范围内实现最大收益,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好地在市场立足。
2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按照一定的财务管理原则,依据财经法规制度,处理财务关系,是对资产的购置、融通、经营中的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进行管理。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处理财务关系中,尽可能控制资源成本,防止现金流断裂,保证企业正常运转,提高效益。
3成本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成本控制在一些企业中应用效果很好,确实很好地将成本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并且提高了企业的收益。但是仍然有部分建筑企业存在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第一,受传统财务管理经验的影响,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思想意识比较落后,不愿接受新知识的熏陶,对成本控制的观念较淡薄,不能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第二,没有设置专门的成本控制人员,因此失去了全员参与的机会,失去了成本控制的科学性;第三,在对项目目标成本测算时,往往是依据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并没有重新对施工图的数量进行核算,失去了与现实施工实际情况的结合,脱离了实际的工程项目单价组价,最终使项目成本控制缺乏参考价值;第四,由于包方在招标时拟定的合同较为苛刻,施工企业对于此方面意识薄弱,不重视其中的条款,往往草草了事,鉴于没有充分分析合同的具体条款,导致最后的结算时,无法及时处理合同纠纷,为企业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损失。
4更好实现成本控制的途径
尽管在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只要对施工质量,保修等问题加强重视,最大限度遏制成本增加,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对成本的控制。
(1)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企业内部要由顶层管理人员至下层工作人员,均严格规范科学化理财观念,领导要严格重视财务关系处理问题,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2)对财务人员的知识储备以及综合素质进行稳步提升,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学习与法律、金融等相关知识,创新理财理念,不断重建知识结构;
(3)加强对人工、机械使用费、材料费的控制,明确施工人员的薪酬,并且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完善材料采购计划,重点管理控制关键材料,避免材料的浪费,定期对机械进行保养,合理选配机械,避免误工;
(4)对于工程尾款要及时收回,严格控制维护成本、安全成本等,企业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扰民、罚款等事件严格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财务支出,对施工人员要严格进行健康教育,对要求维护的施工项目要合理评估,合理配置资源,避免浪费。
5结语
综上所述,成本控制在整个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其主要是基于对历史数据的积累,利用科学手段展开的分析统计。财务管理的工作岗位要适应管理流程,相应的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将理论与工程项目实际相结合,统计出标准工时定额以及材料耗损率,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收益。众所周知,建筑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最优化,其作为我国基础工程的重点领域,要想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就必须对企业的财务关系进行处理,合理进行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企业内部的管理层要认真履行职务责任,不断完善工作制度,认真指导与监督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浪费以及消费开支问题,并且对材料费用、机械费用等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控制。保证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的合理配置,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拉升收益,不断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市场经济条件下,目前形势越加复杂,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建筑企业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风险很大,竞争力剧烈,只有迎难而上,针对问题具体分析,落实财务管理相关制度与措施,不断开拓,实现成本控制最优化。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相关文章:
财务管理目标浅析论文07-01
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对策论文07-01
全面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论文07-01
目标议论文06-27
财务管理的论文提纲02-20
财务管理教学论文03-31
财务管理概论论文04-03
财务管理概论的论文04-03
企业管理目标论文04-02
对会计目标的反思论文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