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论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很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因势利导地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并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努力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
一、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地将视频、图片、动画、声音等媒体集成在一起,优化问题情景的呈现方式,因此,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在学习化学的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之前,教师可先播放一组画面:在一支燃烧着的火炬上方,放一块看似透明的玻璃板(实际由具有绝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在板上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在自由玩耍。生动的画面,真实的场景,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刺激。学生看到此现象非常惊讶,教师引导学生感叹这一奇特现象时,提出“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景?”等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强烈兴趣和欲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
科学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开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双方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多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生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1.应用网络技术发现探究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中,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与学科知识相关联的课外知识。教学中,教师应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些科普类网站,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与课堂内容有关的社会问题,从中发现与课堂学习有关的内容进行探究。如学生在网站上了解到全世界每年钢铁因生锈而损失相当严重的情况时,会在学习“铁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提出:钢铁锈蚀的条件、如何预防钢铁锈蚀等问题,从而产生探究欲望。
2.应用动画模拟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学习酸时,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演示盐酸、硝酸和硫酸的导电性,然后教师总结说明盐酸、硝酸、硫酸在水溶液中都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并直接给出它们的电离方程式,然后根据电离方程式总结出酸的概念。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去想象电离过程,知识很难理解,只能机械地去背诵、记忆,更谈不上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将三种物质在溶液中电离的过程制成动画播放给学生观看,将微观粒子的运动形象化,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自然会发现并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三种物质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为什么它们的阳离子都只是氢离子?这三种物质在性质上有没有相同之处?这些是否为同一类物质?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再引导学生总结说明“像硫酸、盐酸、硝酸这样的化合物属于酸”。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在今后探究学习中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
三、创建交流平台,促进合作交流
表达交流是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得出科学结论的阶段。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提高表达探究成果的质量。信息技术使交流具有更快速、更灵活等特点,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使之更广泛、更深入,更开放。
在探究活动中,每个学习者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建构对客观事物的理解。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可能不同,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角度和认识水平就存在着差异,不同的人可能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必需重视引导学生开展经常性的讨论和交流活动。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例如可以通过腾讯QQ建立QQ班级群,在QQ群里进行讨论。也可以通过网校的班级空间进行交流,通过网络实现师生互动方式的多元化和个别化。
在交流中,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多设计一些开放型的探究题目。如“改变PH值的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学生通过网上讨论筛选出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又如“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的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等,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可以畅所欲言,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学生可以直接用文字或声音与教师交流,也可以在同学之间形成一个讨论小组,相互探讨,相互交流探究的经验、方法、成果。
信息技术使建构主义理想中的个别学习、合作学习成为现实,使每个师生都能平等交流,和谐共处。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客观的比较、分析、评价,从不同角度改变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克服原先独立探索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种学习者群体合作方式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使个体的理解和认识更加丰富和全面,在共享集体探究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
四、利用多媒体信息资源,实现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将需要呈现的教学内容利用光盘、网络检索获取大量信息资源,并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处理为学习资源,在教师和同学的协作交流中开展自主学习和网络协作,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并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探究发现,以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如:学习水污染、大气污染、能源等问题,这些环保问题难度较低,所以教师可让学生在网络教室自学完成。
教师先明确探究主题——造成污染原因?如何预防?怎样治理?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计算机中有教师存放的有关环境各方面知识的文件夹,集成了各种有关文章、图片、动画,还提供了相关网站,学生可以自主点击感兴趣的材料资源,还可以随时上因特网查询。学生通过浏览图片、网上查寻相关资料,可以了解世界工业发展情况,水资源分布情况,造成环境污染的各种原因,了解其它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等。教师通过教室网络平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出更深入的学习要求。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将探究结果从计算机上反馈给老师。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设置一些当堂测试问题进行人机交互,学生自己可以及时检测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期间学生在信息技术平台上体味了自主探究的快乐,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中,信息技术更多地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学习的辅导者。
总之,应用信息技术,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论文】相关文章: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论文02-18
信息技术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探究论文04-01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论文02-18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教育论文12-03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探究论文11-04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论文01-18
培养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论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