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高等教育教学试验区建设策略研究论文

时间:2021-07-04 16:19:32 论文 我要投稿

宁波高等教育教学试验区建设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高等教育教学试验区建设是既有别于将多个学校进行合并实现资源整合,也有别于现在的高教园(大学城)整合资源模式,他是综合考虑一个城市高等教育的现状,结合未来发展规划而拟定的一种全面建设方略,能站在更高层面实现城市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和统筹。本文结合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宁波南北高教园区建设经验,总结了有关在一个城市建设多个教学试验区的一些策略,对高教教学试验区建设提出可资借鉴的建议。

宁波高等教育教学试验区建设策略研究论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学试验区 共享平台建设

  1 前言

  近年来宁波高教得到了极快发展,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探索经济发展中心城市发展高等教育模式为目标,不断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做强宁波高等教育,进一步推进宁波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宁波高教由大到强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宁波高等教育教学试验区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宁波是较早在国内创建高教园区办学模式的城市,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一些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与筹建园区时的构想也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浙江省内、国内高教园区(大学城)建设的兴起,各种模式均在探索和实践中,涌现了一批办得较成功的高教园区,总结了很好的经验,为宁波建设高教试验区提供有益的借鉴。

  宁波高等教育教学试验区建设应在高教园区建设基础上,根据现有宁波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综合考虑宁波现有高等教育资源,结合未来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统筹和优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不简单拘泥于地域,树立一盘棋思想,重新统筹,整合资源,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开放式、共享型高等教育,构建多个基于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产学研创新平台的教学试验区紧紧围绕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总目标,在10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20个高校服务型教育重点专业建设、10大应用型人才公共技能培训平台、高端培训和教材建设方面划分多个教学试验区,构建六大平台建设对策,促进高等院校合理分类,推进大学组织结构的创新,大力推进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验室实训室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图书馆公共资源平台建设。

  2 宁波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2.1 宁波高校布局、层次结构分析

  宁波市现有本科、高职高专院校16所,宁波市各高校建校时间不长,特别是开办本科、高职层次时间较短,高校的办学层次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也有利的地方,宁波整个城市区范围并不是很大,从办学地点来说,经过南北高教园区的建设,基本上集中在这两个高教园区,另外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工商职院、宁波工程学院老校区路程也较集中,随着宁波轻轨交通建设启动,宁波高校间的距离会更短;从办学层次来说,由于宁波高校办学模式敢于创新,门类比较齐全,特色也逐步在凸现,办学机制非常灵活,没有历史较长的学校那些羁绊,这些都为建设教学试验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保障。

  2.2 宁波高校现有师资状况分析

  宁波高校由于办学历史普遍不长,师资欠缺,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只能通过调配师资资源来解决,同时采取跨学校建设教学团队的办法来整体提升宁波高校教学的教学科研水平,同时还要继续加大引进力度,特别是院士、长江学者等特聘教授才能有效解决宁波各高校目前存在的高水平师资短缺现象。

  宁波市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数量还较少,宁波高校“名师工程”建设力度不够大,教师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有待整体提高,这些都是制约宁波高教从大到强的关键因素。

  2.3 宁波高校专业布点及建设情况分析

  宁波本科院校目前共设有109个专业,其中5个以上高校同时开设的专业有13个,这13个专业基本上是宁波市产业发展结合较紧密的专业,有一定的现实性,还有相当多专业一支独秀,其中不少专业也是宁波市产业整体布局发展及新兴产业所需的,往往受制于各种约束而不能开办,应说宁波高校本科专业的'面已经很广,问题是如何将他们做强,做出各自特色。

  高职院校专业相对本科专业来讲,由于其较强应用性,名称尚未完全统一,与本科设置相似,专业主要集中在宁波地方经济服务需求量较大的产业上,如外贸、模具、IT类等专业都是各学校普遍开设的专业。

  目前,宁波市高校中有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省重中之重学科、省级重点专业、市级重点专业数量总共约为60多个,通过这些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一批特色学科专业亮点逐步呈现,为打造宁波高教品牌树立了典范,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等现象,势必影响到专业建设的最终成效。

  3 宁波高等教育试验区建设策略

  3.1 教学试验区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目标,深入剖析“十一五”期间宁波高等学校整体规划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在明确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的基础上,以南高教园、北高教园为主体构建资源共享型教学实验区,争取形成一批国内有影响、有特色、有优势的学科、专业和课程,形成一批标志性的学科专业成果。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适应并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走一条不进行校校合并同样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宁波特色高教教学试验区建设之路。

  3.2 教学试验区建设思路

  教学试验区建设应该是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进行的全过程努力,大力推进高校资源共享,其落脚点是教学合作,通过开放式教学模式,从教师授课、教学实践等各类教学活动中进行合作与互通,特别是要从人才资源共享、教学物资源共享方面等具有操作性层面上多元推进,逐步扩展校际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

  具体来说就是要推进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学分互认选修课共享平台建设、实验室实训室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产学研创新一体化平台建设、图书馆公共资源平台建设。

  3.3 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策略

  从前面对宁波各高校的师资分析中,可看到制约宁波高校从大到强关键因素是师资队伍,从量上来说基本能满足宁波高校教学需要,宁波高校教师间的兼职上课情况较少,跨校合作课题也不多,这与宁波各高校在教师管理的体制上有很大关系,如果不能从高层面推动,建立一种全新的“宁波式”高校教师管理办法,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就会落空。

  要建立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建立宁波高校名教授管理中心,实行名教授共享制

  对优秀教师要进行资源共享。打破名教授一校所有制和只能为本校服务的旧体制、旧观念,积极建立教授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若干个以名教授领导的学科专业教学团队,科研创新团队,团队成员可以是来自宁波各个高校的教师,团队管理权由教授负责制,教授人事管理权由学校上交到市教育局,工资发放、福利待遇、科研经费由市政府统筹,考核由教育局会同相关单位共同进行,充分放权,待遇优厚,考核严格,优胜劣汰。

  ②建立宁波高校教师资源库,实行教师互聘制

  杭州下沙高教区互聘教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这种教师资源共享方式能极大提高教师利用率,同时也能促进不同高校同类学科专业教师间的竞争与合作。

  3.4 学分互认选修课共享平台建设

  3.4.1 宁波各高校内允许跨校选课,积极推行学分制

  从对宁波高校现有学科专业布点分析来看,除宁波大学兼具多学科类型外,其他高校学科专业相对分散,可通过这些教育资源由于空间的邻近形成了一个整体资源。高校之间发挥各自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在学分互相承认的基础上实行跨校选修、辅修,使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到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建立这种开放式的学分管理体系,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空间,同时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知识架构变得更加科学与合理。

  3.4.2 开设第二专业,为学有余力同学提供选择

  高校招生在录取过程中,由于专业人数限制,往往有学生就读专业并不是第一志愿,还有调剂志愿,这些学生入学比较苦恼,表现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但学校由于资源限制,虽然有一定调换专业,但不可能满足大多数学生愿望,如果通过各高校合作,进行第二专业学习,采取学分互认及增加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办法,让他们能享受到其他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无疑对促进宁波高校学生的教学质量、学习风气有极大作用。

  3.5 实验室实训室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3.5.1 宁波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共享

  实践教学在培养高水平的应用性人才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实践教学共享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实验室含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基地,教学试验区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能够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强化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水平,合理利用实习基地和示范中心,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改革管理模式,整合利用物资源,改变传统办学投入模式与管理、使用权限。建立管理数据库,突破画地为牢的管理模式。区域内积极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高校联手开展科学研究。目前宁波理工学院开放实验室做法值得研究和推广。

  3.5.2 实训实验室建设共享机制需解决的问题

  要实现实验室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首先要从组织机制上予以保证;其次要在制度上提供保证;再次要在设施、设备上提供保证;第四要在质量上提供保证。实验室资源共享是提高高校教学资源整合、配置、利用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更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在资源配置与利用、整合与共享中只有保证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效率、整合与共享的质量,才能实现提高效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办学目标。

  3.6 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3.6.1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创建宁波特色精品课程

  “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市各高校也积极参与到国家、省、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中,目前也有国家、省级精品课程产生,但总量不够,由于《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指标,宁波各高校各自为战,资源很难整合,因此在精品课程申报上与其他省市高校比较显然处于弱势。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教学试验区的过程中重视这块建设,一方面要启动宁波市级精品课程建设,支持各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学试验区的优势,整合宁波各高校资源,共同建设精品课程,继而以教学试验区的名义申报国家、省级精品课程,因为精品课程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实现共享应用,而共享式建设精品课程更容易实现这一目标,也能极大促进资源和经费利用。

  3.6.2 以地方教材为开发方向,创建宁波特色重点教材

  教材建设也是课程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宁波市提出建设百种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规划建设目标,是非常及时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关键是要把握教材选题方向,制定好教材编写思路,以服务地方经济,应用型为原则,在成熟一本,出版一本,通过几个步骤提升整个系列教材的层次,打造宁波特色的重点教材。

  3.7 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建设

  目前宁波市的产学研合作呈现多种形式,其中“项目合作”是目前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宁波已构建产学研合作网,该项平台建设已经起步,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体系基本形成,接下来的任务是如何整合各方资源,让这个平台起到作用,而不是停留在信息发布层面,更重要的是推动每一个项目合作的开展、完成,以宁波大学为样本,市内高校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在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加强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功能上越来越主动,一方面广泛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另一方面广泛开展产学研结合、拓展,深化与宁波企业、政府的合作。宁波大学专门成立了地方服务与合作处,作为加强高校与企业、社会、政府的信息合作交流平台,为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组织保障。

  3.8 图书馆公共资源平台建设

  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为基础建设平台,进一步整合各高校、社会图书馆资源,形成图书共享链,这方面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还是做得相当成功的,这里就不再多述。

  4 结束语

  探索资源共享机制下教学试验区建设,有助于高校突破多年形成自封性的教学壁垒,可以在物资源和师资方面实行共享,开展教学合作,也充分发挥各高校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有利于改变高校教育资源分割严重的现状,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

  在构建宁波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大环境下,在不走校校合并的管理框架下,在已建有高教园区的基础上,建设好教学试验区是一个新尝试,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全策策力,共同研究,才能让宁波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宁波高教的由大到强。

  参考文献

  [1] 基于资源共享机制下高教园区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钱立青.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12.

  [2] 浅析高教园区资源整合与共享—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王刚.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22.

  [3] 我国高教园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江苏省为例,刘义荣.学术交流,2008/10.

  [4] 高校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问题探讨—基于浙江省高教园区高校实验室的调查分析,张勤.教育研究,2008/08.

  [5] 河北省高校实行跨校选课的探索,李清俊.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6] 关于跨校选课跨校辅修专业的探讨,郎烨.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07.

  [7] 发挥网络优势,搭建选课平台,实现跨校选课,李琳.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02.

  [8] 高教园区师资互聘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思考和探索,王俊豪.中国高等教育,2008/12.

  [9] 一种新的办馆模式—宁波高教园区图书馆剖析,王静儿.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02.

  [10]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思考,华长慧.陕西教育(行政版),2007/03.

  [11]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华长慧.教育发展研究,2005/19.

  [12]服务型教育体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华长慧.高等教育研究,2006/04.

【宁波高等教育教学试验区建设策略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档案文化建设策略研究的论文10-06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03-30

ECR策略研究的论文04-14

初中田径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07-02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策略研究论文02-05

小学体育教学组织策略研究论文01-22

盲校地理教学策略研究论文09-02

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论文09-25

新时期构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策略研究论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