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时间:2021-07-03 13:34:42 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情感体验,建构多元立体的探究模式,都具有深远持久的重要意义。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怎样组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呢?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一、把“教本”变为“学本”,由“自学”走向“治学”。

  1、挖掘教材中具有探究价值的语言材料,把它转化为探究性问题。

  【案例1】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上)《春》。

  师:有人说,课文中“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腿,领着我们上前去”一句与全文不协调。请大家反复诵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读书、思考,继而教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课堂讨论。)

  生1:我觉得是不协调。我反复阅读了课文,发现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与“健壮”、“铁一般”这些词儿不协调。

  师:何以见得呢?

  生1:你看文中的描写:“风”是“轻悄悄”的,还“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草”是“软绵绵”的;“雨”呢,也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等等。这些景物都没有“健壮”、“铁一般”的特征。

  师:你讲得很有道理,哪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认为是协调的。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刚才那位同学讲的大都在课文的开头,但是开头部分描写的只是“春天的脚步近了”时的景物特点,也就是初春的景物。而春天也是在发展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腿,领着我们上前去”,应该到了接近夏天的时候的景物了。所以我认为是协调的、一致的。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全班形成两种对立意见,相持不下。)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大家讲得都很有道理。恩格斯讲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不强调要有一个绝对的统一的答案。大家下课后,把各人今天在课堂上发表的意见整理一下,再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然后写一篇小论文。注意一定要以课文为依据,不能脱离课文哦。

  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语言材料,经转化为探究性的问题后,课文的性质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得到了改变,学生对课文有了真正的内化了的体验和感受,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利用课文的“留空”,设计探究性学习训练。

  “留空”是一个文学审美概念,它指的是作品向读者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利用课文中这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空间,能有效地组织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案例2】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上)《为你打开一扇门》。

  师:阅读课文“探究·练习”一《致文学》的节选,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学的功能。

  除此以外,文学还有哪些功能?请根据你平时的阅读体会和经验,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致文学”节选的两段文字,用形象的语言阐述了文学反映自然、反映人生的两大功能,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教师利用这个“留白”,组织学生以扩写的形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3、开发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

  【案例3】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八(上)《记承天寺夜游》。

  师: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文中“解衣欲睡”的“睡”,与“怀民亦未寝”中的“寝”有没有区别?

  师:是同义词,没有区别,都是“睡觉”的意思。

  生1:那两者之间能不能互换呢?

  师(思考片刻):不好意思,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哪位同学能回答?(学生默然。老师及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探究。5分钟后,组织学生发言。)

  生2:前面用“睡”,后面用“寝”,避免了字面上的重复。

  生3:不能换。“睡”带有口语色彩,“寝”是书面语。对自己用口语,随意自然;对他人用书面语,显示尊重。

  生4:“睡”,去声;“寝”上声。读起来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

  在此案例中,教师把学生的疑问作为一种生成性的资源,并及时组织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但由于知识的欠缺,学生的学习行为只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习得行为的交流,不具备真正的探究意义。如教师能适时为学生补充有关知识,指出只要“闭眼”就是“睡”,而“寝”则必须“上床”,然后再请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探究,那么,学生很可能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可以换,而且换了更贴切。因为,干什么要“解衣”啊?当然是想上床睡觉啊,所以,“解衣欲寝”就比“解衣欲睡”更准确。对张怀民而言,如改为“亦未睡”,就说明张怀民不但没上床,连打盹都没有,说不定满腹心事的他还在屋里踯躅徘徊呢。那么邀张怀民“步于中庭”共同赏月,岂不是更合时宜吗?

  二、以几篇课文或一个(几个)单元为单位,组织专题学习。

  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学习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共有9个“专题”,可供教学时直接使用。除此以外,更多的时候,可以利用教材以生活为主题组织单元的编写体例,以几篇课文或一个甚至几个单元为单位,组织专题探究活动。

  【案例3】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上)第三单元《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探究专题:月亮文化(传说、诗词、科学等)。

  学习过程:

  课前学习:学习《月亮诗三首》,选择其中一首,用图画表达诗意,用散文语言描述意境,说出自己的感受;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学习:交流、对话、评价(学生争先恐后展示)。

  课后学习:选择专题,展开研究并写一篇文章。

  此案例录自课改伊始某市组织的一堂公开研究课,在今天看来,其过程与方法未免显得稚嫩、粗糙,但就其教学思想和思路而言,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仍不无借鉴作用。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渐进法的运用教育论文01-08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教育学论文01-16

浅谈探究性学习活动在教学中的实施论文01-21

浅谈冥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1-21

浅谈探究性《乙醇》中的应用论文07-12

论文:浅谈民俗风情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原则06-25

浅谈客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论文01-04

赏识教育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1-20

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