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生产实习期心理调适分析论文

时间:2021-06-16 18:04:39 论文 我要投稿

酒店管理专业生产实习期心理调适分析论文

  摘要:

酒店管理专业生产实习期心理调适分析论文

  大部分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要到酒店生产实习,这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无缝衔接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容易产生负面心理:根据实习生外在形象分配部门造成心理不平衡;理论与实际产生偏差带来失落感;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加重孤独感;无法独立处理事务产生挫败感;毕业后是否从事本专业的矛盾心理。这些成为他们完成自身学习目标并获得实践经验的严重障碍,需要学生自身和学校及相关部门积极应对:学生积极自我调整,增强适应能力;学校为学生做好实习前的心理辅导工作;精心挑选实习基地;带队老师在实习期间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酒店合理兼顾经营目标与学生的实习目标。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生产实习;心理问题;心理调适

  一、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生产实习期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实习初期根据学生外在形象分配部门造成其心理失衡。

  酒店是主要为旅游者提供食宿、娱乐、休闲、购物等服务的场所,它是旅游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它所提供的服务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力在酒店中十分重要。同时,酒店服务是一种面对面的对客服务活动,所以对员工的身高、形象、气质等要求比较严格。

  学生刚进入酒店实习时,由于酒店对实习生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也没有对其进行过专业培训,所以对实习生的专业能力还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在实习初期往往会根据实习生的身高、形象与气质来分配部门,这就让那些受外在条件限制而不能够在理想的部门实习的学生产生心理失衡。于是初到实习岗位之时,心理便产生了抵触情绪,工作懈怠,丧失工作热情,思想不集中。

  (二)理论与实际产生偏差带来较大的失落感。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接触相对较少。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在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很想走上工作岗位锻炼自己。同时,陌生的实习环境及实习内容也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学生希望通过实习了解酒店不同部门的管理模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增加工作经验。

  然而,很多酒店由于用人紧张或是为了节约成本,在学生的实习阶段,并没有有效合理地指导学生、帮助其完成实习,而是单纯地视实习生为劳动力,有些老员工甚至排斥和刁难实习生,专门将一些脏活累活分派给实习生。因此随着实习的进一步深入,实习学生个人理想与现实产生偏差,他们的期望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得过且过的心理,失落感加重,因而希望早日脱离实习单位。

  (三)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加重孤独感。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或者说是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1]。人际关系和谐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现代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和综合评价指标。大学生生活的环境主要是校园,交往对象主要有两类:同学及老师。在校园中,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小,相容程度高,所以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最无私、最纯洁的人际关系。

  然而在职场中,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客我之间的交往关系非常微妙,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实习生,他们渴望友谊、渴望被理解和被接纳。可是由于心理不够成熟,交往能力欠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人际沟通的主动性,所以实习期间容易与上级或同事之间产生心理隔阂。同时酒店和宾客并不会把实习生当成学生,而是把他们当成正式员工看待和要求,如此一来,学生扮演不好员工和服务者的角色,心里就会产生失落、孤独等不良情绪。

  (四)无法独立处理事务产生挫败感。

  大学生由于在家里受到父母百般疼爱,在校又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庇护,因此行为处世往往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遇事常常不能自己作决定,习惯性依赖他人。因此在对客服务中常常表现出害羞、胆怯心理。在酒店实习期间,由于缺乏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所以遇到事情处处碰壁,不知所措,从而产生挫败感。

  (五)毕业后是否从事本专业的矛盾心理。

  实习生实习结束后就面临择业,很多人会茫然不知所措。不知是该发挥自己所学知识从事本专业工作还是从事其他非服务行业的工作。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很希望凭借自己所学去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又无法无视传统观念对酒店行业的偏见。而且,从事本专业需要从基层开始锻炼,许多毕业生缺乏这种心理准备,觉得做基层服务工作是大材小用。再者酒店规章制度比较严格,基层工作比较辛苦,报酬又相对较低,无论是从实习生的心理还是生理讲都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在这两种因素的左右下,就业目标很容易动摇,甚至产生放弃所学专业的心理。

  二、针对生产实习期学生心理问题调适的建议。

  (一)学生层面。

  1、正确认识自我,正视现实,增强抗挫力。

  大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自我认识往往要低于或高于实际情况,这种自我认识的偏差常会导致择业失误甚至失败。因此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要了解自身的气质、兴趣、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要对自己有一个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2]酒店业是服务行业中的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很大,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学习了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之后,就要把它作为一个行业、一个管理专业去认识。

  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增强抗挫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所遇到的挫折;要正确评价自己,避免过于盲目而使个人心理期望值与社会需求脱节。还可以通过建立与同事、上下级和师徒之间的良好关系,获得酒店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源;通过参加与工作有关的各种活动,了解酒店的经营理念、规划;通过观察与模仿了解岗位特点,掌握工作技能,以员工的标准而不是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主动适应实习社会化过程,增加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增强本行业就业意识。[3]

  2。选择适当渠道,合理进行宣泄。

  适当宣泄是指在受到挫折后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主动将内心的悲观情绪向他人倾诉,以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式。[4]生产实习阶段由于陌生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以及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制约,往往会使实习生产生焦虑、恐惧、抵触情绪,如果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合理宣泄,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今后的职业选择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在生产实习过程中遇到委屈可以向老师、同学、家人、朋友等倾诉,以获得他们的心理开导和精神安慰。其次,痛哭也可以使紧张、压抑的情绪得到有效缓解。眼泪可以把悲伤或紧张时体内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带出体外,这对于人们的健康大有裨益。再次,也可以通过野外散心、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等来减缓自己的消极情绪。一些爱好交际的人也可以通过广交朋友、分散注意力来使悲观的情绪得到合理宣泄。

  3、掌握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处世的一项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说过:“一个人的成功85%来源于人际交往的能力。[5]”人正是通过与他人发生作用来发展自己,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人际关系由简单的同学、师生关系增添了复杂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客我关系。

  因此,应有意识地多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并把这些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学会理解、尊重别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对人际交往也要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不要有过高的期望,不能急功近利,不要因为一两次失败就灰心丧气、封闭自我,应积极主动与人沟通和相处,从而形成良好、和谐、默契的人际关系。

  (二)学校层面。

  1、为学生做好生产实习前的心理指导。

  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酒店行业的偏见,许多学生受这种偏见的影响,缺乏对酒店管理人员所具备的综合素质的理解,怕苦又怕累,不愿意去酒店实习。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可以定期聘请资深职业经理人到校为学生进行讲座,为学生积极灌输“就业—择业—再创业”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就业热情,尽力改善毕业生因追求薪酬而造成的高不成、低不就的急功近利的就业现状。同时在实习前带队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力与热情,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实习作风。要对学生讲明实习的重要性及将来发展的益处,最好能够让学生接受心理学方面的专业训练,改变学生的消极思想,使其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实习,积极、圆满地完成实习。

  2、精心挑选生产实习基地。

  学校在学生实习前应精心挑选实习基地,尽可能挑选信誉度高、管理规范的酒店。这样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习惯及先进的服务理念。酒店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本身就比较低,实习单位如果在实习阶段给实习生留下不良印象,势必会使学生丧失对本专业的信心,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选择。

  实习生由于社会经验较少且工作身份特殊,对薪金报酬不太在意,与正式员工的心理承受力也有差距。他们在实习阶段主要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进行实习的,希望了解酒店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更希望酒店能够多关心他们的工作态度与成长历程,对他们的付出与努力给予充分肯定。随着实习的.进展,实习生的专业技能会更加熟练,承担的工作任务与正式员工一样,所以内心就会产生增加报酬的期望。如果实习单位满足不了,就会使实习生产生消极抵触情绪,进而影响服务质量。所以实习基地的选择对学生的实习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应尽量利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育模式。因此要以大量的实地调查和走访为基础,选择优质的实习基地,真诚合作,互利共赢。

  3、生产实习期间带队教师应多关注实习生心理健康。

  目前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学生在实习中又经常处于弱势,再加上用人单位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实习期间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屡受侵害,例如工资制度不明确、相关部门推卸责任、加班时间过长等,导致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很多权益得不到保障,再加上有的学校以延迟毕业或其他理由为由强制学生坚持到实习结束,有的学生害怕承担后果,所以勉强坚持了下来。

  然而,这些都或多或少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带队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联系,要经常主动关心和帮助实习生,定期通过QQ、微信、短信等方式倾听他们的诉求,对其进行科学疏导,做实习生的良师益友。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发展与生活动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生产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顺利度过实习期,为就业积累经验。

  (三)酒店层面。

  要合理兼顾经营目标与学生的实习目标。酒店业作为盈利性质的行业,其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由于酒店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人员流动率又非常高,那么酒店与学校合作给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的主要目的就是缓解人员流动带来的经济损失,降低经营成本。由于酒店的企业文化不同,有的酒店很难把实习生当成正式员工或储备人才进行培养。而学生的实习是以学习为目的,为能在较短实习期内掌握不同部门的实践知识,因此要求定期轮岗实习。如此一来,酒店的经营目标与学生的实习目标就会产生矛盾。

  其实,酒店也能够在满足其经营目标的前提下,兼顾学生的实习目标。可以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轮岗实习,满足学生全面实习专业技能的需求。如此便可使他们更容易获得工作的快乐感和满足感,为酒店节约大量的经营成本;减少酒店由于实习生带有不良情绪而影响工作的机会成本;减少酒店由于实习生对工作软环境不满而流失造成的重新招聘人员的交易成本。[6]酒店在实习生熟悉了酒店内部环境后,可以以提高工作报酬、改善工作环境及定向升职培训等优厚待遇为条件鼓励实习生留职。无论什么企业,培训新员工都要比留住有经验的实习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所以实习生在酒店实习期间,如果能够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领导的信任,感受到同事之间亲密的合作关系,那么他将会接受并认同酒店文化,为酒店的利益而付出努力,毕业后留在实习酒店的意向也更明确,酒店因此也能吸引、稳定一些优秀的实习生,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库。

  三、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要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在此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困惑及时疏导和化解,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使其能够以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实习中去,最终形成学生、学校、企业乃至全社会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滕玮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人际关系优化初探[J]。消费导刊,2008(3):119—121。

  [2]余林。大学生心理健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38—241。

  [3]田喜洲,谢晋宇。大学生酒店实习社会化及其留职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旅游学刊,2010(1):65—68。

  [4]王英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25—29。

  [5]肖峰。守住阳光守住梦——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和训练[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6:260—261。

  [6]刘秀珍。从逃兵到精英——酒店实习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07(7):111—113。

【酒店管理专业生产实习期心理调适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酒店管理专业中茶艺学习要点分析论文06-22

酒店管理专业前景分析08-24

高职酒店管理实习生心理变化分析论文06-20

生产成本管理分析论文04-06

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分析论文07-03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心理问题研究的论文06-20

酒店管理专业论文题目04-01

酒店管理专业生产实习报告04-15

高职酒店管理顶岗实习期间的轮岗路径论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