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管理思维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时间:2021-06-15 09:56:57 论文 我要投稿

基于项目管理思维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现实生活中由于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使得管理活动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艺术性,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背景。但目前管理学课程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多是在大一或大二学年开设,学生多半没有企业实践的经历,使得管理学课程教学活动难以真正达到提升学生管理技能的要求。

基于项目管理思维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一、目前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障碍

  管理学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运用案例来印证理论观点,学生对管理的系统性与实践性缺乏整体认识,不利于提髙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对经管类人才技能的需要。

  (一)学生主体的现实困境

  管理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必须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管理意识与管理技能。因此,要掌握管理学课程的精髓,必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企业从业经历,而经管类专业低年级学生基本上是从高中校门直接跨进大学校门的,缺乏企业锻炼的经历,这正是管理学课程授课对象的薄弱之处。

  1.困境之一:企业经营活动的背景知识薄弱

  学生从髙中校门直接进人大学校门,缺乏参与企业实际锻炼机会,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认知匮乏,使得学生很难将管理学课程的基本原理与自身专业联系起来,很难形成自身对管理活动的认知与技能的需求。在师资方面,由于大学扩招后,各校的专业师资仍显不足,尤其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欠缺,教师授课压力大,很难依据各专业的特色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为此,在低年级学生中开设管理学课程,学生很少能结合自己的专业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学习。

  2.困境之二:学生缺乏必要的企业实践活动

  在管理学课中,由于受教学场地与教学方式的限制,学生无法在企业生产现场通过自身感官来获得有关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通过教师来获得有关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使得学生很难将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很多普通本科学生从未接触过实际生产实践活动,通常对管理学课程的学习,还仅限于如何运用高中时代的学习方法去熟记课本上的知识点,而不是将管理有关的意识与思维、管理活动的组织运用自己的生活中去,更不知道管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就无法将管理的精髓运用于实践中。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现实问题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必须具备理论性和实践性。受制于传统教学理念,多数青年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期末考核等方面的设计还不利于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降低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教学理念存在误区

  目前,各个高校都建立有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为了保证课堂教学中教材知识点、实际进度与教师授课情况相吻合,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认识偏颇:过分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对学生管理思维的训练和管理意识培养。在此理念下,学生学习管理学课程只是在考试前拼命熟记各个知识点,完成期末考核评价之后则将课程学习的知识点完全抛却脑海之外,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2.教学内容刻板,缺乏系统整合

  目前,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依据管理职能进行安排的,主要围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来进行章节安排,这样的教学安排体系,需要充足的教学时间作保障,而管理学课程教学学时数多在50学时以下,要完成全部教学内容,就没有时间引导学生参与管理实践^由于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要以课本教材为纲,教师被动选择传统教材,无法有效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考核评价过于单一

  目前,对于学生学习管理学课程的评价主要是期末考试的“一卷定成绩”,虽然很多院校也在极力推进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评价比重,但过程考核方式与内容也多偏于课程的理论知识,很少对学生管理方面技能进行客观评价。课程的`考核方式基本上是试卷作答,重点考核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识记程度,缺乏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过程的考核。其结果是难以提高学生管理思维与意识,管理技能也无法学以致用。

  4.教学过程缺乏有效设计,教学方法单一

  管理学课程需要结合某一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但在教学中,多数教师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的丰富经验,加之受个人知识面与教学科研任务重的影响,很难有精力和时间去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依据管理学课程自身具有的实践性与基础性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中对管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在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基本原则

  1.系统性与整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管理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应根据系统工程的思想,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明确各章节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式方法、技能考核评价方式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同时,由于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不了解,需要教师突破课本教材与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不再是书本上理论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要教会学生树立管理意识与管理思维,将学校课堂、企业现场进行整合,运用企业现场、事例来组织教学活动,增强教学活动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开放性与共享性结合的原则

  开放性与共享性首先体现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效果的考评以及课程考核等,应改变由单一主体(多为授课教师)来实施各项活动的局面,建立起由专任授课队伍、企业管理人员、学校专业督导人员组成的团队,对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效果测评,同时将课程教学设计全案在师生中进行共享,提高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3.主体性与互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管理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管理思维、管理意识与管理技能提升为主线,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为此,教师应改变以往集体式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同时,还应为学生进入企业参观了解提供机会,增强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感性认识,从管理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来提高学生学习管理学课程的兴趣。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应立足于“发散思维和开放思维”的培养,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来提升课程的学习效果。

  4.实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管理理论博大精深,企业管理案例众多,如果没有侧重及针对性,学生难以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出来,不仅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少。为避免上述情形的出现,一方面,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时数来精选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突出“实用性”;另一方面,需要教师结合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和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来增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识别问题、诊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管理学课程网络教学资源设计思路

  1.体现系统设计思想

  系统设计是管理学课程教学成功设计的首要任务,必须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授课对象,系统分析课程教学的框架体系,从而准确把握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同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活动,通过引导案例分析、讨论、交流、质疑等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1.体现课程自身特色

  管理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管理活动的认识以及管理的功能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该课程的基础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与思维。为此,授课教师应有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围绕“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来塑造课程特色。

  2.体现项目管理思维

  项目管理思维要求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应体现以明确的具体任务为中心,突出该环节应该解决的问题与达到的教学要求,更多地表现为任务型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教师应事先设定相互衔接、相互关联、依次推进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相关管理知识与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体现过程性考核评价

  过程性考核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有效改变过去“一卷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其主要体现在分阶段、分任务、分项目来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考核。过程性评价是对课程教学质量全面监控的重要手段,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转变,尤其是要体现项目管理思维。同时,过程性评价也要求教师必须持续性学习,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

  三、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模拟企业运营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

  针对管理学课程在大学低年级开设的实情,学生对公司及其运营的感性认识欠缺,可以开展模拟企业运营的课程教学模式。一是要依据系统思维对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研究企业运营的基本活动',把管理学与其他相关主干课程(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等)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整体设计,避免教学内容的冲突与重复。二是要将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组建形式、公司组织架构形式、公司职位分析与职责设计进行有机地结合,将组织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活动进行综合设计。三是围绕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如:决策与计划、组织沟通、领导激励、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来进行课程教学项目的综合设计。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

  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应以学生为主体,体现项目驱动的教学任务设计,通过项目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为此,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是项目驱动教学法。该教学法是以学生组建的模拟公司为载体,由学生扮演不同的企业管理者,组建企业管理团队,模拟企业经营活动。其实质上是一种模拟实践教学法,它可以让学生感知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未来企业工作的情景和可能担任的角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以后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培训技能、积累经验。

  二是情景游戏教学法。主要通过教师事先预设的商业游戏和团队练习等活动,让学生在情景模拟的场景中,去学会管理技巧与方法。如进行瞎子背瘸子游戏,训练学生的沟通配合能力。情景游戏法可以提髙学生学习管理学课程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把实际教学中企业经营的真实情景加以提炼,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和要点,形成典型教学案例,然后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加强学生对于管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积极参与,教师注重引导,以便学生更深人地理解管理知识,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三)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与学习形式

  一是通过模拟企业运营来组织教学活动。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应始终体现“项目管理”思维,以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来驱动教学。在教学组织上,应提倡学生组建企业团队,模拟企业运作,课程教学的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内外作业、复习和考试等教学环节和内容都采取企业形式来进行,营造企业现场氛围,增强学生对企业的感知能力。

  二是形成团队交流与学习氛围。目前,大多数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要点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低,单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此,需要给学生施加必要的外部学习压力,通过团队成员的互动交流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如:在课程预习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模拟企业,对其可能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商解决办法,最后再结合教师课堂内容的教学要点进行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给老师进行交流。

  三是注重教学实践形式的创新。一方面,可以通过老师或学生自己先去联系有意向的企业或组织,把模拟企业的问题带到实践中去思考,或把参观企业的案例带回课堂进行分析研究;另一方面,应积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来看,涉及到公司设立、公司章程的制订;公司组织架构;工作岗位分析、工作职责与职权;公司正常运营中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活动以及年度绩效考核等事宜。这些领域单靠某一位教师来进行全程讲解,很难把握这些领域的精髓,为此需要变革过去单一老师授课的传统,由一个专业性的教学团队来进行授课,更能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

  (四)以全面评价为准则,逐步实现考核方式多元化

  应充分发挥管理学课程考核的引导与激励作用,树立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突出能力本位,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组合。评价方式也可用情景处理技巧评价、方案设计水平比较、项目策划与实施效果衡量、经营主题宣传演讲等方式。

  基亍项目管理思维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快速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企业管理问题为教学项目来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技能的实践应用,树立管理思维与意识。在教学章节具体的知识点上还有待于各位老师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做进一步详细设计。

  邓辉(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基于项目管理思维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基于UGNX软件的机械CAD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06-19

基于工艺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论文06-27

浅谈基于快课的汽车评估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06-19

探析独立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08-01

基于某大型施工项目的项目管理后评价研究论文06-23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跨境电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论文06-19

研究课程教学改革古代文学论文08-02

飞机系统与附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06-19

基于TMN层次结构的网络管理课程教学研究论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