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信贷风险识别方法创新入手破解小企业融资难的论文
论文导读::没有一系列流程简单、判断准确、体现小企业风险特征的风险识别方法。几种小企业信贷风险识别创新方法的分析与评价。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一时就无法改变。
论文关键词:识别方法,创新,融资难
小企业发展对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但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有力推动,在商业银行还是社会资金主要供给者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决定了小企业的融资状况。目前,商业银行与小企业之间虽有融资合作冲动,但成功率十分低,究其原因之一在于商业银行作为风险经营的企业,没有一系列流程简单、判断准确、体现小企业风险特征的风险识别方法,从而使众多的优质小企业由于“方法”原因而被拒之门外,从信贷风险识别方法创新入手破解小企业融资难是当前各商业银行积极努力的目标。
一、商业银行现行的信贷风险识别方法“误杀”众多优质小企业
根据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对小企业信贷投放必须对其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根据风险程度决定是否投放并进行产品定价。而不同的方法对小企业的评估结果是不完全一样的,特别是小企业的先天性的财务资料不全、规模小等原因,小企业的状态往往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掩盖,如果没有“去粗取精”金融论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风险识别方法,商业银行不给小企业贷款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按照现行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方法,小企业的风险程度必然很高,而优质的小企业因为不能被揭示出来而大量被拒之于银行门外,失去发展机会。
现行的商业银行对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识别方法还更多是沿用了大中型企业贷款的风险识别方法,即“要件法”和“风险评级法”。
1. “要件法”。“要件法”是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采取的对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现行的信贷管理制度规定的能够办理贷款的基本要件的一种方法,一般由管理行制定信贷管理制度,规定符合贷款的基本条件,对于固定资产贷款还要进行项目评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般先由信贷员或客户经理对照制定到企业进行调查,写出贷前调查报告,提出贷与不贷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按照权限再进行分级审批。
这种方法的核心要点就是小企业要能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就必须符合商业银行规定的各种要件。这里的关键是要件是如何规定和小企业能不能符合这些要件。从现在各行规定的要件来看,由于商业银行的信贷原则是针对一般化的企业来制定,不可能符合或反映所有小企业的动态情况。目前,商业银行制定小企业贷款要件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和各商业银行行内相关管理制度中对一般企业客户贷款业务操作的规定和要求,按现行制度规定,对企业至少有35个贷款要素进行了具体的限制性要求或必须达到的标准,且只有在各个基本要素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企业才可能获得贷款或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才尽职。而从小企业能否具备这些要件情况来看,由于小企业本身存在的财务信息不全、规模较小、成活率低的原因,能符合商业银行规定的贷款要件条件的极少。根据对1000户小企业调查发现,有至少95%小企业大部分贷款要素难以符合现行制度的要求论文范文。根据调查分析,一般情况下,小企业35个信贷要素中至少有25个不符合规定的要求金融论文,而且这25个要素又是商业银行办理贷款的基本条件或基本要求,不同时具备这些条件贷款是不能审批,这是小企业贷款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1]在办理小企业贷款时,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往往只是简单地用小企业现状与现行规定对贷款要件规定要求进行对比,结果只能是银行依据规范的办法无法获取有能够通过对小企业贷款决策的审贷信息,只能是小企业客户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条件要求。只要这种规定的要件不减少,标准不降低,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一时就无法改变。但不容否定的现实却是,在大量的取不到商业银行贷款的小企业当中,至少还有30---40%的小企业的成长性是好的,属于优质的小企业,也是后来发展成为大中型企业的基础,但由于识别方法的原因,其成长性和优质性的外表不符合规定的要件条件而被拒之门外。
2. “风险评级法”。风险评价法是指商业银行规定一系列的指标,通过对小企业信用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得出信用等级,只有高于一定等级的小企业才能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目前国内外许多银行都建立其对贷款客户的风险评价制度,并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在信用评级中的运用。这种方法在国际商业银行对企业风险识别中也较为广泛地运用。美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中使用是一种用来预测贷款申请者有多大程度破产或违约的技术统计(Mester,Loretta,1997)。一般从企业资产流动性、盈利性、资产负债率、财务数据真实性,企业主的信用意识等方面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日本八千代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开发的SOHO模型对中小企业一百多项非定量化数据进行定量。该模型以10个模块从不同侧面,如企业经营前景、流动性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评估。[2]我国银行体系中66.7%大银行和22.33%小银行已经建立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衡量工具或体系,如打分模型和内部评级体系。[3]多数银行现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大部分是按照规范、成熟的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特征来设置的,不符合小企业信贷需求的特点。大中型企业与小企业用的是同一套评级系统,所以针对较大企业形成的客户评价标准,事实上构成了对小企业的信用歧视,导致小企业各方面的综合条件达不到银行的要求。然而,由于这些评级系统发挥作用的共同前提是:企业需要系统、全面的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信用评级才有科学依据。反之金融论文,如果企业所持有的财务信息不全面、不准确,其评级结果显然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运行质量。而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的财务信息质量差、可信度低,因而,通过信用评级等方法的评估其信用级别显然十分低下,也不可能得到商业银行的认可。
二、几种小企业信贷风险识别创新方法的分析与评价
由于现行的商业银行关于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是基于企业的财务信息为主建立的,小企业天生的基础性资料缺乏、信息不透明、财务数据不准确、不真实、不完整,以致银行难以用常规方法评估其信贷风险,从而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目前,商业银行在风险识别方法创新的实践中,也形成了方法可行、简单、容易操作的小企业风险识别的方法,
(一)现金流识别法
现金流识别法是商业银行针对小企业的难以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而通过关注小企业的现金流来识别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方法。因为现金流主要记载的是小企业在购买、销售商品,提供、接受劳务,对外出资和支付税收等活动中的现金流动状况,反映了业务的现金收支状况:(1)现金流能够说明小企业的持续生存能力,因为有的小企业虽然年年亏损,却因为有足够的现金流量而得以长期生存,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需要的是可持续成长性小企业作为合作伙伴。(2)现金流状态能表明小企业的偿债付息能力。因为充分的现金流是小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根本保证,历史现金流与未来现金流是相关的,商业银行关心的是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这样,通过历史现金流及其他财务信息,可以对小企业未来支付利息能力进行预测。可以分析小企业未来获取或支付现金的能力。(3)现金流能够分析小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因为小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代表小企业运用其经济资源创造现金流的能力。(4)现金流状态能够分析小企业投资活动对经营成果的影响。现金流状态可以提供小企业动态的财务信息,表明小企业在报告期内由经营活动、投资和筹资活动获取的现金,小企业获取这些现金是如何运用的,能够说明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变动原因。因此,商业银行可根据小企业现金流表判断出小企业的质量、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商业银行在小企业现金流识别法指标设置上也较为简单,主要有:
(1)项目可行性指标论文范文。项目可行性指标主要通过小企业的现金流量和所投资项目的贴现现金流量及非贴现现金流量来考察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当投额项目的未来净现值为正时金融论文,则说明该项目值得投资,商业银行可以借贷,反之则不予借贷。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结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结构可以考察小企业经营性债务管理产生的现金流量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贡献。如果小企业营业现金流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收现能力的提个高,说明现金流质量较好;反之,如果营业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得益于存货、经营性收入项目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贡献,则小企业现金流量质量应当引起警惕。
(3)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小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可以反映出盈利的质量。该指标主要是用以揭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当期净利润的差异程度,也反映了当期实现利润中有多少现金作保证。这一指标对于防止小企业操纵账面利润而给报表使用者带来一定的误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现金流识别法在运用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小企业的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来分析小企业的现金流是否健康。小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时期的现金流量是不同的,商业银行具体分析时可将从现金流表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前后几个年度的比较,而不可只凭借某一时期的数据来决定是否给予借贷。其次,要合理预计小企业项目投资方案未来的现金流量。最后,要重视小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如果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现问题,小企业的财务最终肯定出现恶化。因此商业信贷员要时刻关注小企业的现金流出现的异常。
(二)“品、表”识别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提出了普惠金融体系的理念,即面对低端客户人群的金融服务,这种技术和平常应用的面向大企业的信贷技术不同:大企业是财务报表分析、信用评级、模型测算;小企业则不具备这些条件,更多的是信贷员走街串巷,到加工销售的企业、个体户和农户当中去,通过交谈和访谈,分析其未来的现金流和发展潜力。[4]我国商业银行在识别小企业信贷风险过程中,也形成了具备中国特色的“品、表”识别法。这一方法主要通过对小企业的非财务指标的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形成对小企业风险状态进行准确判断。所谓“品”主要指小企业一把手的人品;产品――即使订单减少,但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仍能有所反映;抵押品――管理好抵押品,并且保证质量。“表”主要指能反映小企业运行质量的:电表、水表、报关单表。这一识别法的依据较好地运用了能够反映企业运行质量的关联指标。因为机器是不会说谎话,工厂的生产如果是有效率的金融论文,并且是发展的,它的变化会在它的电表和水表中体现出来;如果它是出口企业,从海关的报关单表就可以看得出真实情况。对 小企业“品”的了解,基本上做到对客户眼见为实,知根知底,并降低了贷款门槛。如农行江苏省分行营业部曾经对从未打过交道的7家中小企业一举授信2.09亿元,主要基于这样的一个基本判断:中小企业不太可能多纳税,它们真实的生产经营状况往往要好于或等于纳税体现出来的生产经营状况。[5]
品表识别法的不足:这一方法基础资料的收集涉及多个部门,有些资料难以准确地取得,而且,要进行长期的积累才能形成一个基本的结论。
(三)担保公司识别法
担保公司识别法是通过对为小企业贷款是否提供担保和担保公司风险管控能力、代偿能力的考察来对小企业风险状态进行识别的一种方法。担保公司通过为小企业提供担保,不仅可以帮助小企业实现了信用升级,而且还转移、分担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担保公司一旦提供担保就有了代偿责任,因此,担保公司往往要建立受保企业的信用评级系统和信用档案数据库,建立申报企业信用纪录,同时担保公司不断提升小企业的信用能力,使其不断提升获得银行提供贷款的能力。担保公司对委托方往往在担保前会认真的评估。如果担保公司管理规范,代偿率极低,其所担保的企业一般是好的企业。
担保公司识别法一是部分解决借贷双方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委托代理问题?处置成本的存在使得担保对借款人的价值高于对贷款银行的价值,因此担保可以加大借款人的违约成本,抑制借款人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最终降低信贷风险;二是担保质量是确定信贷定价的重要因素,并实现银行对信贷客户的筛选?对银行而言,担保价值比借款人预期的项目收益更容易被客观识别,因此银行可将担保和利率按相反的方向来设计一套信贷合约,低风险的借款人选择低利率?高担保合约,而高风险的借款人选择高利率?低担保合约,从而使银行根据借款人的风险类型对其进行分离和筛选,良好的担保可以降低借款人的借款利率水平;三是降低信贷风险处置时借贷双方谈判成本?在没有债务担保的情况下,借款人一旦违约,其所对应的各债权人在协议分割借款人剩余资产的谈判中将耗费很高的成本,而在债务担保情况下,由于担保条款事先已经决定了担保资产的归属,这将不仅降低借贷双方事后的谈判成本,而且将剔除其他无担保债权人的“免费搭车”问题;四是担保质量是银行进行信贷风险分类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重要依据?[6]
担保公司评价法实用性论文范文。(1)抵押品应该具有法律地位明确?能客观估值或采取盯住市场价值?良好的流动性?价值波动较小?和交易对象的信用相关性较低等特征;保证人的风险评级必须高于借款人。(2)在借款人违约?无力偿还或破产时银行能够及时处置担保并获得担保权益而不存在任何法律障碍;贷款发放后,银行应该连续考察贷款的信用状况;经常对担保人重估;连续追踪抵押品价值,经常盯住市场,对抵押品的种类?位置和质量进行考察;保证估计抵押品的市场价值?(3)商业银行应该建立清晰和稳健的程序及时处置担保,以保证能够有效遵守违约条款的规定,一旦借款人违约迅速处置担保;对担保进行最终处置时,违约损失的估计应该建立在历史清偿率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而不应该只建立在估计的抵押品市场价值基础上?
担保公司识别法的不足。首先,担保主体多样化及我国涉及信贷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既庞杂又分散,导致银行在现实操作中的成本增加。截至2007年底,根据国家发改委原中小企业司统计,我国共有3729家担保机构,然而,担保公司呈现出行业管理“政出多门”、商业性与政策性担保体制混乱、准入门槛低、担保机构鱼龙混杂、监管缺位的行业发展现实,没能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从担保资本的利用效率来说,总体处于“规模而不经济”的状态。[7]其次,保证人保证能力不充分,如担保人与借款人同属一个行业,具有相同的行业风险,或者保证人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低于借款人,这种不被认可的担保却往往成为银行考虑的第二还款来源?最后金融论文,高估抵押品价值?为了增加融资能力,有的借款人会通过对现有资产进行重新评估增加抵押品价值,如果银行调查不到位或者抵押品价值认定政策存在偏差,将导致抵押品价值被高估?
(四)声誉识别法
声誉识别法主要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小企业利益相关者对其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的评价进行信贷风险识别的一种方法。而前面三种方法主要是对小企业硬信息的评价,而对于小企业的.经营的行业环境、经营者素质、信用品质等软信息。利用声誉评价法可有效解决商业银行对小企业信用评估的不足。
1. 声誉评价的可行性。首先声誉评价具有全面性,小企业的声誉评价包括企业声誉、法人声誉、产品声誉、行业评价等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小企业往往主要由其主要经营者一手创建,经营者能力和素质影响小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和还款意愿。而小企业的声誉评价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信息的反馈。因此,当小企业提出贷款咨询需求时,信贷人员可首先通过走访小企业及上下游客户,了解企业的声誉,确定客户是否是服务对象。其次声誉评价法具有可操作性,通过了解企业的声誉能间接的了解借款人品德、借款人的能力、借款人的资本金、借款人所提供的担保品情况、借款人的经营环境。而借款人的这些信息大都属于软信息,它们都可以通过借款人的声誉表现出来,这些声誉一方面来自于合同履约、还贷状况等交易活动,另一方面则存在于社会经济活动中。对小企业而言,其特点是有记录的交易信用有限,那么,企业主的活动与企业的交易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老板的人品如何,个人信用有没有变化,他的朋友怎么评价他,最近经营有什么变化,都可以作为信用评级的参考。”所有这些都是银行对企业声誉评价的依据。信贷员在调查时要对这一部分信息进行交叉检验。
2.声誉评价的适用性。声誉评价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因而它可以适用于任何企业的评价。因为商业可以通过对企业相关利益者的调查间接获得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外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则可通过声誉表现出来。其次,声誉评价也包含了企业的财务信息的内容,因为声誉评价可以对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经营检验。声誉评价可以随着企业发展的不断壮大,而不断提高。因此,声誉评价是一个动态、全面的评价方法。
3.声誉评价的不足。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商业对小企业的声誉评价往往需要大量的人本投入。其次,由于缺乏统一的声誉评价指标体系,致使不同的商业银行对同一家的中小企业的声誉评价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针对小企业贷款规模小、流转快、周期难以准确测算、逾期可能性相对较高等特点。商业银行要综合利用上述几种方法对小企业客户的财务指标外,将小企业的经营动态、主要负责人的品质素质、资信记录、发展前景等有关因素进行评级,以应对小企业复杂的经营状况及小企业贷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论文范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担保公司进行评级金融论文,并通过监管措施规范其经营,减少担保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积极推动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的发展,以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瓶颈制约。
这四种方法的共同特点: 方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符合小企业的特点;能够识别出小企业的风险状态;但这些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方法还有待制度的进一步认可。
三、从信贷风险识别方法创新入手破解小企业融资难思考
着力解决小企业融资难,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个方面都在努力,然而效果并不如人意,这就不得不提醒我们换个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并找出问题存在的关键,当前,从信贷风险识别方法创新入手破解小企业融资难不失为一条重要的思路。
(一)在解决小企业信贷投放动力和能力的前提下,着力进行信贷风险识别方法的创新是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必须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这是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在解决商业银行支持小企业融资动力、能力的前提下,如何能尽可能多的选择优质小企业是关键。而小企业风险识别方法又是进行信贷评估不可愈起的槛,因此,在当前积极支持并推动商业银行支持小企业的监管环境、在各商业银行积极布局并发展小企业客户的前提下,必须将小企业信贷风险识别方法的创新提高到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同等位置上来,只有方法创新了,才能准确、大量地将优质的小企业识别出来,从而商业银行才能更加大胆地支持小企业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业务的特殊企业,防范风险是第一原则,然而,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只要能将优质的小企业识别出来,这样的方法就是科学的方法。在商业银行与优质小企业之间的联合通道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就是说,商业银行如何在众多的小企业中能好中选优不能拘泥一二种传统的方法、成熟的方法、大企业使用的方法,只要能准确识别出优质小企业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如国家银监会推出的非财务信息评价等等。
(三)商业银行要大胆创新小企业风险识别方法金融论文,只要准确有效就是科学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可能在理论上没有基础,在现实中没有成功的经验,但是他能体现小企业的特点,能从众多的小企业中将优质的小企业识别出来,哪就是好方法,甚至是各种方法的组合运用。
(四)进一步解放思想是进一步推动信贷风险创新的关键。创新的方法需要得到制度的认可,而创新的制度要有创新的思想作指导。因此,商业银行各个层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实事求是也是关键。只有思想进一步解放,人们的创新思想才能被进一步激活,信贷评估的方法就会不断创新,制度才能进一步创新,解决小企业融资难才能有一个新的突破。
总之,要解决小企业融资难,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地根据小企业的风险特征和管理要求,创新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评价方法,做到既能够降低风险,又能够将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小企业发掘出来。
参考文献:
[1]傅子能.商业银行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研究[J]
[2]柳景丰.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的思考―深化基础与体制创新相结合[J]
[3]刘飞.应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风险与控制对策的思考[J]
[4]黄南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思考[J]
[5]潘慧.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成因及治理[J]
[6]陆岷峰.小企业信贷引入现金流管理的几点思考[J]
【从信贷风险识别方法创新入手破解小企业融资难的论文】相关文章:
中小企业融资难论文提纲02-20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论文05-27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论文04-13
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论文07-02
中小企业的发展创新建议的论文06-19
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论文04-01
信贷风险管理论文05-28
从思维入手,从落笔开始论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