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国体育院校状况研究论文
1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的演变
1.1附属竞技体校成立之初:以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为目的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初期是为了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为此,对各附属竞技体校的学生采取“亦读亦训”的培养模式。所谓“亦读亦训”,“‘读’是指按文化程度分年级(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编班学习普通中学文化课程;‘训’是指按专项技术水平分项编队进行训练。”从1979年9月第1所北京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建立,到1987年9月成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历时8年。这期间,各附属竞技体校都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亦读亦训”既无经验可以借鉴又无明确的发展措施,所以,只能按照“积极、慎重,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普及与提高、重点与一般、当前与长远等方面关系”办事,并在体教结合中尝试这种新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2附属竞技体校发展阶段:“亦读亦训”逐渐以“训”为主
经过8年的发展(1979-1987年),各附属竞技体校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了“亦读亦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形成了各自的优势项目和办学特色。例如:艺术体操、女子举重、皮划艇、自由式滑雪等分别成为了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附属竞技体校的优势项目。与此同时,各校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感召下,都全力以赴抓竞技成绩,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绩。例如,武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培养的学生运动员张香花在第24届奥运会上夺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诚然,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附属竞技体校是为了国家备战奥运会,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奥运”后备人才,但当时的初衷是为了寻求解决运动员的文化素质问题而做出的一种新的尝试。竞技成绩的取得却让附属竞技体校的办学初衷越走越远,“亦读亦训”逐渐变为以“训”为主。尤其当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校经费投入管理办法的出台,更是加速了“亦读亦训”的分家,这是因为,“国家体育总局每年度经费投入包括三部分,即基本投入、办学效益投入和奥运重点项目投入,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办学效益作为主要依据。另外,还制定了竞技体校办学效益评分方法,训练成绩占70%,文化教育占20%,科学研究占10%,在量化加权基础上统计各校每年投入万元办学效益分。”从上述中可以发现,文化教育仅占20%,奥运争光战略成为了各校的办学目标,此时,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渐渐沦落到次要的地位。
1.3附属竞技体校转制调整阶段:“亦读亦训”“读”流于表面
2001年,除北京体育大学继续由国家体育总局直接管理外,上海体育学院等5所院校划归地方管理,与此同时,各附属竞技体校也随之划归地方管理,但是,在业务指导和经费投入上仍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目的是为了继续保留优秀运动员和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由于这一时期各体校已在办学、训练条件等方面初具规模,并且分别开设了奥运项目,为了继续保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也为了继续保持院校各自多年形成的办学特色或优势项目,各院校划归地方后不仅更加重视了竞校的发展而且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亦读亦训”完全变成“训”了。
2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所思
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过度追求金牌战略,以牺牲学生文化教育权利换来的暂时功绩,不仅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国家、社会以及运动员个人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2.1文化教育嬗变所带来的短板效应
对一名运动员来说,取得好的运动成绩固然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但这并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文化教育的好坏不仅是运动员个人成长中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更会涉及他们生活的全部。
2.1.1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竞技成绩提高屡遇瓶颈
现代竞技体育中每天的训练、竞赛需要运动员完成许多大量复杂的动作及专业技巧,在学习、掌握及如何熟练运用这些动作、技巧时,就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文化理论基础做铺垫,否则他们难以理解训练中的原理、动作或技巧。但由于当前竞技体育领域中各方利益的存在使得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支离破碎。这种牺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短期效益无异于竭泽取鱼,对于运动员本人来说,没有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是人生的缺憾,更为未来运动成绩提高留下了隐患。
2.1.2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后续学习深造难以为继
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是短暂的,尤其对于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多从7、8岁开始便进入体校进行训练,在此期间他们每天需要接受大量的训练,参加不胜其数的比赛。训练、比赛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几乎没有时间接受文化教育,他们与同龄人相比错过了小学、初高中、大学等宝贵的学习时光。等他们退役后想再去接受文化教育时,为时已晚。他们想重新拾起课本学习已变得困难重重,为退役后的二次就业留下了难题。
2.1.3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退役后处于劣势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都将面临退役后的就业、谋生问题,早期的高水平竞技人才退役后由国家安置就业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目前运动员退役的出路主要有组织安置、上大学、自谋职业三类。现在极少数特殊人才能够得到组织安置,对于大部分退役运动员来说,或者走上大学继续深造之路,或者选择自谋职业之道。这对于那些从小就在封闭的环境里进行训练、比赛的运动员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人生的重要抉择。运动员文化教育程度不高,体现出“无技能、无水平”的特点,与同龄人竞争时处于劣势状态,这也正如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所说,自己文化水平不及小学三年级,连拼音都无法拼全。正是由于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许多运动员退役后许多岗位无法胜任。虽然,国家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诸如:“《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自主择业退役经济补偿办法》以及《关于做好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工作的意见》等等,但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效果甚微”。尤其是2007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了《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这意味着运动员退役后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自主择业,与其他各类人才去竞争谋业。
2.2文化教育嬗变所产生短板效应的原因
运动员文化教育不仅贯穿运动员个人一生而且涉及运动员运动成绩、学习深造、就业等各个环节,由于存在着各方利益,遂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2.2.1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导致了“亦读亦训”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方向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特殊时期的产物,当时全国上下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不仅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4级训练网的制度,同时还提出了调动各行各业办体育的积极性。”举国体制使竞技体育得到了优先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竞技体育的具体行动纲领,这为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那时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已在竞技体校形成,于是,培养有文化有技能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附属竞技体校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出现了教育与体育脱节,重视训练轻视学习的现象。追根溯源,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大环境使然,也是当时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
2.2.2政策执行的不力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上行下达的瓶颈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采取“亦读亦训”形式培养优秀运动员,既可以保障各校能够为国家输送更多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然而,2001年的管理体制改革,使各附属竞技体校原有的优势渐渐失去,随之而来的是在人才招生、输送以及就业安排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各附属竞技体校真正实施了“亦读亦训”,向上输送人才困难可以借用本校的条件使这些学生读本科或走上社会就业;但现实的情况正好相反,“读”成了表面的事。体制虽然改变了,但相关的政策保障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了所谓的“亦读亦训”成为各附属竞技体校发展的瓶颈,由此不仅仅造成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资源配置的浪费,而且也造成了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困局。虽然,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现实中收效甚微。
2.2.3考核评价机制的失衡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一对不解矛盾
我国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之所以出现学训矛盾,应该说从一开始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就出现了问题,即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是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以奥运战略为最高目标。在这样的指挥棒下,各附属竞技体校虽然贯彻“亦读亦训”的办学方针没有改变,但是各校以竞技体育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评价标准是影响“亦读亦训”尺度的重要杠杆,各校重视运动成绩,轻视文化成绩的现象已成为了一种常态。在对学校评先、教练员考核、学生评优,发奖金、升学等问题上均以运动成绩和金牌数量衡量。各附属体校所有工作都以金牌为中心,文化课及文化课老师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最直观的表象是,教练员与文化课教师之间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教练员只抓训练、比赛,如果竞技比赛与文化课的时间冲突,给竞技比赛让位。文化课教师认为学生不重视文化课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坐不住,常给老师出难题。文化课教师常常也很苦恼,无奈之下常采取照本宣科应付工作。
3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发展的建议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学校,这种学校由于形成背景的'原因,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如今,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类学校的定位,重视这类学校的文化教育,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使然。
3.1转变思想认识,构建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国家利益至上,这在任何时候都无可厚非,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金牌”的内涵已逐渐发生了改变。为此,各附属竞技体校一定要转变思想认识,要重新审视各自的培养目标,理顺在竞技体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文化教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标准;理顺在竞技体育人才训练、比赛方面与各自地方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教育方面与所属院校等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良性运转,并在运行过程中坚持责、权、利对等原则,各有关单位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以防相互推诿。
3.2弱化金牌效应,强化综合素质考核机制
各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应积极落实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采取必要措施,在金牌问题上,要弱化金牌效应。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唯“金牌”论一直左右着他们的执政思维,由此,运动员文化教育也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现在,我们要打破竞技体育唯“金牌”论,强调对各附属竞技体校考核中,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的考核比重,由过去20%提高到现在的40%。与此同时,强化综合素质考核。这就要求各附属竞技体校不仅要积极探索运动员文化教育新模式,注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将学训结合起来,更要增强以人为本的责任观,把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竞技体校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彻底打破现有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模式。
3.3关注运动员终身发展,构建文化学习的激励机制
运动员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且也有利于运动队教练员、领队和管理人员对训练、比赛以及教育等的交流与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训练、竞赛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他们都会面临退役、就业、工作等人生诸多环节的挑战。如果现在忽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或许可以得到暂时的成绩。但更多的是辉煌背后的凄惨将伴随着运动员的一生,这不但是对运动员个人不负责任,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因此,无论是竞技体校的领导、教练还是运动员本人都应打破个人利益至上观,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学习激励机制,扭转对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的思想认识,这是运动员文化教育中最基本的、最能够体现效果的工作。
总而言之,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具有高文化素质的运动员,现如今这样的初衷并没有实现,而且却走向了与各省市体育运动学校相似的道路。作为附属竞技体校来说,它没有各省市体育运动学校“三级训练网”竞技人才培养的优势,如果再失去依附体育院校教育、科研的优势,必将走入死胡同。为此,体教结合、读训并重,才是其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