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科学教案锦集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声音的传播》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中的第二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声音的大小、高低、产生的原因等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以及认识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体。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学生通过多个活动对声音这一熟悉的事物去进行一番理性的探索,从而构建起对声音的传播的认识,在本单元中属重点内容,为今后的探究、学习奠定感性基础。
学情分析
1. 学生对声音有了初步的了解,例如,声音的高低。
2. 知道固体、液体、气体能够传播声音。空气能够传播声音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知道的,加以巩固即可。而固体和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学生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我设计了实验,通过实验让生了解本课内容。
3. 了解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能够对声音能在哪些物质中传播作出预测,并设计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仔细观察,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养成及时记录的好习惯。
2、科学知识:通过实验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而且传播效果不一样;真空不能传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安静地做声学实验;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小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够在液体中传播。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回味,找出微生物的特点,发现学习的内容和生活联系的很紧密,让孩子们喜欢课堂并完成导学目标。
导学目标:
1、通过“食物品尝会”活动,学会从提出的问题中进行准确的猜想与假设。(重点)
2、学会搜集资料,验证猜想方法。
3、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微生物。处理好微生物于人类的关系,明白有害微生物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的(难点)
学习准备:
1.白萝卜、酸萝卜;新鲜豆腐、霉豆腐;生面团、面包。每人一双筷子。一次性塑料碗。
2.每个小组一张实验记录单;搜集相关微生物的资料。
导学引领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独学:今天的早餐你都吃了些什么食物?并且还请你认真想一想这些食物大致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
2.对学:对子间互相交流一下。
3.群学: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吃的食物情况,并且认真研讨一下这些食物的大致制作方法。并进行小组总结。
4.大展示:小组代表在班上进行汇报。
5.学生代表进行总结:我们平常吃的食物大致是用 、 、 、 、 等方法制作出来的。
二、品尝讨论,发现问题。
1.独学:各小组出示这些食物(白萝卜、酸萝卜;新鲜豆腐、霉豆腐;生面团、面包)认识一下。
2.群学:各小组成员按照实验记录单上的食物序号进行有秩序的品尝。
品尝时温馨提示:
①各小组成员每人一双筷子,按照实验记录单上的序号(1~6号)有秩序地品尝。
②品尝时,认真仔细观察和体会这些食物,在加工前后有什么变化,将这些变化填写在表中。
③品尝完毕后,整理材料,在记录单上写出自己的发现。
“食物品尝会”实验记录单
五年级 小组名称 成员
6.大展示:小组代表进行汇报。说出自己的猜想。
四、搜集资料,验证猜想。
1.读一读课题:寻找微生物
2.独学:阅读书P57~P58页的内容。出示导学提纲:①搜集资料,验证猜想,是微生物中的哪些成员让酸萝卜、霉豆腐、面包变得这么好吃的呢?②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是什么。③搜集寻找,你知道微生物这个大家族中还有哪些成员?明白有害微生物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知道怎样处理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3.对学:对子间交流一下各自找的答案及相关资料。
3.群学:在小组内进行汇报,总结一下,便于进行汇报。
4.大展示:小组代表在班上进行汇报。
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微生物;
微生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找到了让面包变松软可口的是________;酸萝卜、泡菜是________中的________的功劳。霉豆腐上面的________,________等。
五、阅读资料,寻找微生物。
1.微生物为人类酿造了许多可口的食物,可以说是人类的一大好朋友。那么反过来说是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呢?
2.独学:请各小组成员将自己课外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了解这些微生物的名称、特点、及其危害。
3..对学:对子间互相交流一下。
4.群学:在小组内进行汇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的资料待会儿汇报。
5.大展示:小组代表在班上进行汇报。
6.总结:对我们有害中的微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活动: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群学:在小组讨论,怎样处理好我们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为了防御有害微生物的侵犯,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
2.大展示:小组代表在班上进行汇报。
3.为了了解更深,我们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七:反馈与检测
练习册
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鸟对人来的益处是什么,引导幼儿懂得保护鸟类。
2、引导幼儿知道鸟为什么会飞,了解探究鸟儿的飞行原理。
3、引导幼儿逐养成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鸟的图片和模型
2、不同鸟的羽毛
三、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谈话导入引出话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鸟吗?鸟是什么样子的呢?
2、教师引导幼儿探索鸟会飞的原理是什么。
(1)小朋友们思考一下,鸟儿为什么会飞?
(2)是不是所有有翅膀的鸟都会飞呢?
(3)鸟的羽毛的是什么样的?你们觉得好看吗?
3、教师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了解鸟的特征,请幼儿说一说鸟的身体特点。
(1)鸟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2)鸟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3)请模仿一下鸟飞的情境,感受鸟是怎么飞的。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想一想,由苏很么发明是借助鸟的飞行原理创造的?
五、活动总结
首先幼儿知道鸟是一种非常小巧可爱的小动物,幼儿表达出自己很喜欢小鸟的情感。掌握鸟的外形特征,鸟的翅膀完全展开时呈扇形,便于扇动空气,增加飞行的升力。而飞机就是利用这一点,现在成为我们出行旅游的交通工具了。
其次鸟的骨骼是中空的,质量较轻,提醒呈流线型的,体表有羽毛,提供充足的氧气。而鸟的身体内部有气囊,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关键是鸟的食量大,根本不会担心在飞行的时候因为肚子饿就会被迫掉下来。
科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梁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学生自学课本)
(1)讲解: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出示滑轮,讲解)
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板书课题)
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
(3)学生辨别课本P99页,哪一幅图是动滑轮,哪一幅图是定滑轮?
(4)学生动手组装定滑轮、动滑轮?
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
(1)讨论: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实验1(定滑轮不省力)。
①演示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②学生演示实验。
③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④讨论:说明什么?(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力。)
(3)讨论。
谈话: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然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是什么?(分组讨论后汇报)
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作用
(1)讨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教师希望学生能提出动滑轮工作不方便,动滑轮能省力)
(2)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讨论)(游戏:竹竿游戏)。课本P100小游戏
游戏后教师质疑:这是为什么呢?
(3)实验2(动滑轮省力)。
①分组测量提起一个钩码和一个滑轮时所用的力。
测量后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②分组实验。(要求学生独立组装独立操作。)
③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记录。
④讨论: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动滑轮有哪些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教师强调:弹簧称的示数应该等于钩码与滑轮重量的一半。
4.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1)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填出课本P98结论)。
(2)探究题:小明是二年级的学生,家(二楼)里装修时,叔叔们从楼上、楼下不停的运料,非常的麻烦,而且还影响楼上邻居们。小明突发奇想,能不能设计一个装置,使叔叔们直接在楼下向上把料运进屋里。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成功了,他设计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装置。
同学们,你知道小明设计了一个什么装置呢?开启你的智慧之门,你也来设计一下吧!!
(3)教师小结:把定滑轮及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滑轮组就可以发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
(三)巩固
提问:吊车上都用了哪种滑轮?它有什么作用?(出示吊车图)
(四)布置作业
观察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小班幼儿用书12月分册第10页。
高矮不同的动物玩具,如小鸟、松鼠、兔子、羊、牛、大象、长颈鹿等。
活动目标
能按照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的顺序对物体进行排列。
能够用积木和玩具搭建和拼摆出不同高矮的房屋。
活动过程
1、告诉幼儿新建的动物园要搬来许多动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认一认它们是谁。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出示小动物玩具,边出示边请幼儿猜想。如第一个出示小松鼠,教师:"下面要来一个比它高的动物,你们猜猜是谁?"幼儿猜完后再出示,请幼儿比较、辨识。这样依次出示5-8中动物。
3、为动物们准备新家。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高矮帮助它们搭建新家。
4、比较、辨识动物园中房子的高矮,请动物住进新居。(结合幼儿用书"动物园"画面)
科学教案 篇6
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自己对矿产的认识进行简单观察研究和分类,并进一步了解科学上的分类和初步了解矿产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初步认识矿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与发展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的欲望。
教学方法:
本课以感性认知为主,对矿产进行一些定性的观察、实验测量和比较分类的探究活动。学习浅显的矿产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自主探究活动中,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观察及使用简单的工具初步认识矿产,并进行简单分类。
教学准备:
1、教师:矿产标本、实验表格、铁钉、放大镜。
2、学生:采集各种矿产标本并洗干净,记好采集地点,搜集有关矿产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在生活中应用的矿产。
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答案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课题,学生更感兴趣。
2、认识过程
①感受大自然的矿产
教师:多媒体放“生活中的矿产”片子。
学生:观察:哪些地方有矿产;哪些地方矿产最多?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实际,加强学生感性认知,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
②小组内展览并讨论岩石的内容
教师:分小组展览矿石,引导学生往哪些方面研究矿产。
学生:把课前收集了一些矿产标本,在小组内展览。小组讨论:要研究矿产的什么?怎样去研究?
设计意图:老师在这里只起一个引导性的作用,让学生自提出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③观察研究矿产
教师:安排小组实验,提供实验工具。
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研究并作好记录、汇报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总结,学会一些简单的研究方法。
3、深入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给矿产分类
学生:小组分类并汇报、评价。
设计意图:这是对观察研究的一个总结。
4、引伸
教师:多媒体展示科学家的分类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矿产的用途
学生:学生观看学习体会,通过说和看,初步了解矿产的用途。
设计意图:对学生知识的一处拓展。由自然界到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研究矿产的作用。
5、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学生对学习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的发展。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尝试过程中感知方便与省力的多种方法。
2.通过自身探索与实践,知道轮子会滚动,是最省力的工具。
3.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激发探索问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四个装有重物的大箱子。
2.绳子、滑板、圆木棍、木板、积木、锁链、大块布、梯子、圆木桶、竹子、鼓棒、扁担、竹梯。
3.涂色
活动过程
一、出现问题,感知人多可以省力。
1.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啊?(箱子)
放在这里太不合适了,谁愿意来把它搬开?
(请一幼儿尝试、搬不动)
2.提问:你为什么搬不动?有什么感觉?那怎么办呢?(乐幼教)
(我们一起来帮助他)
幼儿与教师共同搬箱子。
3.组织幼儿集中交谈:刚才我们是怎样把箱子搬开的?
(抬、推、拉、转……)
4.教师:你们在移动箱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啊?
(箱子太重了,太累了,太吃力了。)
5.教师:老师也和小朋友也有一样的感觉!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轻松点,有没有什么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呢?
(请力气大的大人来帮忙,大家一起抬。)
教师:这里也有些工具的,有绳子、木棍、布块、滑板……他们能不能派上用场,
让我们轻松的把箱子移到更远的地方去呢?
(有,幼儿自由猜测方法。)
6.让幼儿尝试各种办法是否可行。
二、通过尝试比较,明白轮子能省力。
1.教师与幼儿共同尝试。
2.小结:你们觉得我们刚才用的方法,那种方法最省力?(滑板)
为什么滑板又方便又省力?
三、联系生活进行知识经验的迁移
1.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
你还在哪里见过有轮子的东西?它有什么用处?
(启发幼儿讲述生活中所见的一些有轮子的东西。教师还可以介绍几种,如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等)
2.欣赏图片(餐车、汽车、自行车、旅行箱、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溜冰鞋、滑板车、黑板、钢琴……)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发明一些有轮子的东西呢?
四、发明创造有轮子的东西有多种方式供幼儿选择:
(1)画: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2)做:用多种材料制作。
(3)说: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和其他人听。
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小动物是人们的好伙伴,喜爱小动物是孩子的本性,可是孩子缺乏与小动物接触的机会,通过这一个教学,让孩子清楚小动物的睡眠特征与人们睡眠睡眠的不同之处。
教学要点:
清楚几种动物的睡眠方法
教学难点:
可以用完好无损的句子讲述几种动物的睡眠方法
教学预备:
1、提早请爸爸妈妈们帮助收集相关小动物睡眠的资料。
2、种种动物图片
3、教学区里开办设立“小动物主题墙”请孩子把搜集到的资料放于教学区,资源大伙儿共同分享。
教学方式:
教学游戏法、解说法、探究发现法。
教学过程:
1、“12生肖歌”导入,孩子们唱的十分好。那孩子们喜爱动物吗?都明白那一些动物?明白它们均是怎么样睡?(自由探讨)
2、教师请来了几个动物,孩子们留意看,你们认知它吗?请孩子们正确地描绘幼儿教师展示的小动物睡眠姿势(上节课出现的小动物图)且效仿它们的睡眠姿势。
(1)马:家马有站着睡觉的本事,而野马的睡觉方法则比家马更加高一筹,它能边走边睡,但从来不失足。它们为快速而及时地回避敌害,在晚上害怕无忧无虑地卧地而睡
(2)、小狗狗小耳朵紧贴于地上睡觉是由于够小耳朵十分灵敏,一听到轻度的声响,便可快速灵巧的跳起来,汪汪汪地叫。
(3)、猴子总在树枝上睡,入眠时把头藏在双腿间,两臂紧抱树干,蜷伏成球状,外表缩成圆团呈木锥形,与树干混为一体,起到隐身保卫作用。
3、童谣
啥睡觉睁著眼?鱼儿睡觉睁著眼。
啥睡觉倒着退?(天鼠)蝙蝠睡觉倒着腿。
啥睡觉站着睡?小马儿睡觉站着睡。
啥睡觉贴着耳?小狗狗睡觉贴着耳。
4、教学游戏
勉励孩子效仿小动物的睡眠姿势,要求姿势准确。教师是棵大树孩子来效仿小马儿靠着教师睡。教师是盗贼孩子把小耳朵贴于地面上听到“盗贼”的步伐声吗?
科学教案 篇9
学习目标: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学习重点: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学习难点:对科学记数法法则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生活中有比100万更大的数吗?
生活中有比100万更大的数吗?请试举出几个例子。(学生可能会举出课本上的三个例子,引导创设以下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
1、我国现在约有14亿人口,每个人每天平均需要的基本粮食(米、面)为0.5千克,算一算每天全国人民需要 吨基本粮食?一个月需要吨?一年需要 吨?
2、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书大约有2亿册,居世界第5位,如果我们班60名同学每人借阅2本书,那么中国图书馆的藏书大约可供个我们这样的班借阅?
3、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为960平方千米,如果把它换算成平方米,则在96后面应添
个零?如果把它换算成平方厘米,则在96后面应添 个零?
从上面的问题中,你发现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甲:这些数据都比较大,比100万都大;乙:这些数据读和写都比较困难…..)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它们,使我们便于书写和读这些比较大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科学记数法”,板书课题:科学记数法.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探索科学记数法
1、回顾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算一算:
10 =10 = 10 =10 =
讨论:10 表示什么?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
一般地,10的n次幂,在1的后面有个0。
(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幂的意义进行回忆,弄清指数与其结果中零的个数的关系,经此帮助学生对科学记数的理解)
2、课堂练习:把下列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
100000= 10000000= 1000000000=
(通过这个题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幂的形式表示数的简便性从而导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我们可以借助10的幂的形式来表示大数。
比如:1300000000=1.3×10 ,69600000000=6.96×10 ,300000000=
98000000=,10100000000=,61000000= 。
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表示我们开始问题中的大数。(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科学记数法: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scientific notation)。
(通过前面问题的探讨,要求学生思考、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科学记数法的概念。)
三、应用举例,巩固概念
1、强强从图书馆查了一些资料,请你把其中的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
(1)人的大脑约有10,000,000,000个细胞;
(2)全世界人口约为61亿;
(3)光的速度为300,000,000米/秒;
(4)中国森林面积约为128,630,000公顷;
(5) 20xx年赴韩国观看世界杯足球赛的中国球迷超过了1.5万人。
2.二十一世纪,纳米技术将被广泛应用。纳米是长度计量单位。1米=10 纳米,则55米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多少纳米呢?
3.《国际新闻》节目中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
联合国劳工组织预计受20xx年“9.11”恐怖事件的影响,全球旅游业可能有9×10 人失业,美国保险公司安邦集团认为此次恐怖事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将高达1×10 美元,其中仅美国市场的损失预计超过1×10 美元。
这则消息中的数据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的,请你把它们所代表的原来的数表示出来。
4.把调查北京在所有申奥城市中享有最高程度的民众支持率,支持北京申奥的北京市民有1299万人,小明与小颖打算把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但他们的想法却不一样。
小明认为结果是:0.1299×10 人
小颖认为结果是:12.99×10 人
你有什么想法呢?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目的是通过该组题目的训练,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必然性)
四.学习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丰富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愿望。生活中有很多比100万还大的数,这些数在书写和读都比较困难,学生往往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寻找出一种表示大数的方法。
科学教案 篇10
准备:
1、 教具:
易拉罐、皮球、牙膏盒、纸张、记录表
2、操作材料:
牙膏盒、纸张、VCD光盘、圆形玩具、彩色卡纸、小球、铅笔、剪刀、胶带座、
过程:
一、引题
1、 老师依次出示易拉罐、皮球,复习滚动的概念。
2、出示牙膏盒、纸张,引导思考皮球和易拉罐为什么会滚动?
二、提出问题:
请小朋友将不会滚动的牙膏盒和纸张变得也能滚动起来。
提示:可以改变它们的形状,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卡纸、小球、VCD光盘、圆形玩具、铅笔帮忙,让它们滚动起来。
要求:可以先帮助牙膏盒,也可以先帮助纸张变一变,做好一个后要放在地上滚一下,如果成功了,就放到自己的椅子前面,然后再去拿另外一个。看谁今天想出来的办法最多。
三、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四、集中分享:
1、依次请有代表性的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根据他们出示的作品记录。
2、同样作品的幼儿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
在贯彻《规程》、《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改革从常识教育逐渐过渡到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一味地灌输、传授的方式,让科学教育赋予孩子们以操作和探索,让科学活动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但是科学探究并不是盲无目的,而是要适当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以引发幼儿既动手又动脑,通过自己探究去解决问题。
本次设计的活动就是遵循这样一种教育方向。活动前让幼儿初步感知球体、圆柱体能滚动的现象,然后在本次活动中抛出一个需要幼儿去解决的问题,就是让不能滚动的东西,也能滚动起来,这就需要幼儿将已有的形体认识运用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将已有的动手能力发挥出来。而在探究的过程中,也将会生成出新的问题,这个新问题也就是下一阶段孩子们可以探究的内容了。如此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解决不断的生成新问题,就可以不断地引导幼儿深入地探究学习。
活动目标:
1、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方法,使长方形的牙膏盒和纸张滚动起来。
2、 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春天科学教案03-09
科学教案《赛车》04-07
科学教案范文04-06
科学教案:蜗牛09-11
走进科学教案12-08
有关科学教案06-12
关于科学教案07-24
关于科学教案07-27
身边的科学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