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下册地理课件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时区
【学情分析】:
很多同学在上学中地理成绩不够好,对学习地理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不化解这种心理情绪,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有阻碍作用。本期教材编写从简,从大洲、地区、国家三个方面介绍世界地理,不再注重系统的知识介绍,而是从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对一些常用知识和重要的地理科学方法的介绍和运用,重在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增加了教学难度,也释放了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了解时区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时区换算。
【教学过程】:
【板书】:开学第一课
目标一: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
方法:与学生课聊
如:1)请几位学生叙述假期作了哪些有意义的事?
(依据回答,做一些引导和肯定,如果有外出旅游的经历,可引导叙述有哪些人文风情,地理事物等)
2)介绍各班的成绩状况,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向周围的同学学习。
3)谈论学习地理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作一些总结,板书如下)
【板书】:一、地理学习方法
①预习并认真听课
②及时完成作业
③增加知识,进行课外阅读
目标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法:趣味提问
如:1)小明接爸爸回家
小明的爸爸在日本从大阪回北京,通知小明9点钟去机场迎接,8点30分时,小明正准备出门,却发现爸爸正站立在门口,小明觉得很奇怪,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2)NBA直播的时间差
NBA球赛一般在大城市的晚上开始,每次看到姚明上场的时候都是当地万家灯火的时候,可我们中国正好是上午时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3)妹妹比哥哥早一天过生日
有一对双胞胎兄妹,妹妹出生在5月4日,哥哥出生在5月5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通过这样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出“地方时”的概念)
目标三:了解地方时的概念方法:提问引导法
过程:1)阅读课本第三页的“阅读活动题”
2)提问:为什么会有地方时的产生?
(人们习惯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作为一天中的12时,依据太阳高度确定各个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地方时)
3)提问:由上面的`知识,地球有360°经度,地方时是不是就有360个呢?
(引导学生思考时区的划分:
每15°经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每个时区只有一个地方时,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准;每
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板书】:二、地方时的概念
1、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地方时;
2、每15°经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3、每个时区只有一个地方时,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准;
4、每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
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目标四:能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方法:练习巩固法
过程:1)由“小明接爸爸”的故事知道,北京时间要晚,大阪的时间要早,北京在大阪的西面,因此:
知道东面时间,算西面时间,要
减去时差数;
知道西面时间,算东面时间,要加上时差数。
2)由“妹妹比哥哥早一天过生日”的故事知道,妹妹出生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哥哥出生在西侧。
东侧
减去一天
练习:08年北京奥运会定于8月8日20:00举行开幕式,请问加拿大多伦多这个城市的人们该什么时候收看直播?(对照第四页世界时区图)
(作业计算步骤:
由北京向东过日期变更线至多伦多共有11个时区,相差11个小时;
故北京时刻要加上11个小时,多伦多时刻为8月9日7:00
由西侧向东侧过日期变更线,减去一天,故多伦多日期应该为8月8日
多伦多直播时间应该是8约8日7:00)【板书】:三、时间换算
1知道东面时间,算西面时间,要减去时差数
知道西面时间,算东面时间,要加上时差数
2、
东侧
减去一天
教学总结:
第二课时亚洲和欧洲的位置及地形特征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重难点】:
1)确立地理位置的方法
2)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第一节亚洲和欧洲
目标一: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方法:趣味引导识图法
如:1)由“亚细亚”和“欧罗巴”两大洲名称的来由,引导学生观察第
二页中得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寻相关位置。
(“亚细亚”和“欧罗巴”,两大洲的地理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2)亚欧大陆的分布范围。
(面积分布最广的大陆:5000多万平方公里)
3)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本初子午线~180°经线→主要在东半球
赤道附近~北极圈内→主要在北半球,地跨热、温、寒三个温度带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靠北冰洋,西接欧洲,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通过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4)请同学们自己分析一下欧洲的地理位置
(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面地中海,东接亚洲,西南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洲名的由来
2、亚欧大陆3、亚洲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4、欧洲的地理位置
目标二: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方法:读图分析法
过程:1)观察图1-1,由颜色的变化总结亚洲的主要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找寻主要的山脉和高原;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等
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等)
2)观察亚洲的地形的变化。
(中部有高大的山脉和高原,四周有低平的平原;
珠穆朗玛峰:8844米,死海湖面:-400米,相对高差大;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观察亚洲河流的分布,总结地势的特征。
(主要河流有:
注入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澜沧江)等;
注入印度洋:印度河、恒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等
注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共有的分布特征:由中部高原高山区向周围发散流入大海→地势
中部高,四周低)
4)一些特殊的地理事物。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最低处:死海;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
世界最大的湖:里海;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东部和东南部有一系列的岛屿和群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
宾群岛、马来群岛等)
【板书】:二、亚洲的地形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目标三:通过教材中阅读资料和分析资料总结欧洲地形特征
方法:小组讨论法,练习巩固。
过程:1)阅读第5页到第6页的内容,分析欧洲的地形特征;
(由图1-6,看出欧洲小于200米的地面比重约占57%→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读图1-5可看出欧洲平均海拔是个大洲中最低,同学们可以算出
各大洲的相对高差,比较分析→地面起伏不大、相对高差小;
在图1-1种找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由山脉分布
分析→欧洲地势的特征:南北高,中间低。)
2)练习:填表欧洲和亚洲的地形差异
亚洲欧洲
平均海拔除南极洲外,海拔最高的大洲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度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面起伏小,相对高差小
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为主平原为主
地形分布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高原山地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南北高,中部低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
【教学总结】:
第三课时亚洲和欧洲的气候、河流、国家和人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能力。
2)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3)读“亚洲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欧两洲的人种和民族的组成,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重难点】:
1)亚洲的各种主要气候的分布以及季风气候形成原因;
2)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亚洲和欧洲河流的分布特征。
【教学过程】:
【板书】:第一节亚洲和欧洲
目标一:了解亚洲的气候分布及形成原因
方法:问题探索法
过程:1)亚洲南北跨了那几个温度带?
(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三带,北温带、北寒带的范围很广)
2)亚洲的气候种类很多,主要有哪些?
(亚洲的气候很齐全,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没有,其他均有;北回归线附近(由西向东):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部沿海地带(由北向南):冰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最广泛的两种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
候。)
3)亚洲的东部收季风的影响非常显著,为什么呢?
(读图1-8和图1-9分析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特征:
夏季风冬季风
发源地太平洋、印度洋西伯利亚、蒙古高原
风向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东北风
气流性质
【7年级下册地理课件】相关文章:
地理下册课件内容06-10
初二地理下册课件06-11
地理 课件06-11
初一地理下册的课件06-11
初二地理下册教案课件02-23
地理教学课件03-30
地理趣闻课件06-10
地理洋流课件06-11
北京课件地理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