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教学设计(精选2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个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个人教学设计 1
教学设想和目标
1.拜访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细节、抓住人物活动的语言、神态、动作,并学会倾听与记录。培养搜集和储存素材的能力。
2.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内容清楚具体。
3.学习敬佩的人的可敬之处,关注学生的独到感受,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精神,让心灵得到净化,享受一次高尚的成长体验。
4.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
5.培养自主、民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6.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所敬佩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7.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本单元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敢于追求真理,有独立人格的伽利略,如痴如醉、执著追求艺术的罗丹,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聋哑青年,执著、勤劳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开辟菜园的父亲。他们让我们敬佩,他们坚持不懈的品质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今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我们身边的,或者你了解的值得敬佩的人。
二、交流激趣
1.组内交流:
①要求把事情说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②轮流说出自己敬佩的人。
③组内评价并评选出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帮助完善。
2.全班交流:介绍人物的品质、事例是否具体,是否表达了敬佩之情;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语句连贯,情感真挚。
3.互动互助:学生可以为交流的同学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
第二课时
一、回忆再现
师:上一节课的口语交际中,同学们讲了那么多可敬可佩的人,有严寒酷暑中默默奉献的清洁工,有下岗再创业取得成功的阿姨,有身残志不残刻苦学习的同学,有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爸爸妈妈……请同学们再回忆一下:
1.谁说的人物令你肃然起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他是怎么说的?
2.回忆自己在小组和班上交流时,受到别人赞扬的地方。
二、明确要求
同学们读一读书本上的习作部分,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说说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学生交流,老师打出字幕:
(1)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三、创设情景
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典型的录像画面再现人物,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感知、体验唤起学生的思维,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老师观察方式、语言描述、情感传递,在无形中起到导察、导思、导情、导行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敏锐地思维,细致地观察,正确地感受。
播放录像:一名清洁工顶着烈日,打扫清洁的情景
1.仔细观察这位清洁工打扫时的情景,即:动作、神态,发挥想象。
2.学生把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和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小组中去交流、引导。
3.班上交流:对照习作要求,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取长补短。
播放录像:一名下岗的.阿姨白天求职,晚上回家后伏案灯下,刻苦学习的情景。引导仔细观察后,练习说。
师:刚才同学们看了两段录像,大家通过仔细观察,在讨论时说的言之有物,语之有情,字字句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写作文时写作思路必须要清晰,你敬佩谁,敬佩他(她)的什么?为什么敬佩?都得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四、选择素材
1.选择素材。从众多人物的素材中进行筛选,你选择写谁?提示:
(1)你熟悉的,你身边的人和事,从生活中寻找。
(2)事例典型,能够突出人物特点,也觉得有话可写的。
(3)在脑子里进行搜索后,迅速确定要写的人。
2.组织交流。
(1)把所思考的内容简要的写出来。
(2)同学交流,听一听同学的建议。并相互介绍准备的过程与方法。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第三课时
一、结合课文,启发引导
1.读一读:找出课文中写人的文章读一读,课文是采用什么表达方法写人物事例的?
2.想一想: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外貌的语言,及“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对表现人物思想品质起了什么作用。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让学生明确: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把人物写“活”。
(2)通过“我”的心理活动及由衷的歌颂与赞美把情感写真。
二、作文起草
1.提示激兴:要表现人物的品质,一般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及心理活动等去观察、琢磨、进行描写,重点写好语言和行动,以描写人物的神态和外貌作衬托,在描写过程中穿插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2.拟定初稿。
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步过渡到写“小心文”。四年级的学生还属于写“放胆文”的阶段,鼓励学生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我手写我心”,不受形式的束缚,不受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
三、正面引导,鼓励修改
1.学生自改习作,对照习作的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修改。
2.共同交流修改。
(1)让学生以自己的作文为例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修改方法,教师巡视点拨。
(2)和同桌一起交流修改,相互取长补短。
(3)鼓励学生拿出自己写的文章在班上朗读,共同讨论,找到最佳修改作文的方案。
(4)教师对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态度、方法进行评价。正面引导,鼓励学生再次修改。
四、评议赏识
1.把自己写的作文大声地朗读给同学听,让大家一起分享成果,感受快乐,或由学生自己选择欣赏某同学的作文来读。
2.好的习作予以肯定,有不足的习作在鼓励的前提下提出修改的建议。
3.各自再进行修改,评比优秀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评议、推荐。
4.教室的文化栏里,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组织学生参观、阅读。
教学反思:
1.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渐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锻炼他们的观察、感受、思考、想象能力;另一方面是要不断地强化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善于搜集、储备习作素材的意识,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2.寻找习作与口语交际的衔接点,让口语交际与习作有机融合。让习作在口语交际中生成,让口语交际的对话交流方式成为学生实现轻松作文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兴趣,同时为学生创造平等、民主的对话平台。学生畅说见解,放飞思维,开拓创新,思维在反复的碰撞中成长。
3.《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提出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要求。因此,习作教学不能死死盯住技术层面的操作,而是要在关注如何扩大搜集写作素材的范围,如何提高写作和修改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写作的快乐,享受写作的快乐,也是让人分享自我感受和体验的快乐,分享感受生活的快乐。
个人教学设计 2
设计意图:
我选这么一节课是因为对于我们大班即将毕业的孩子来讲是有所必要的。他们即将进入小学,一些独立意识也应逐渐加强,不再过多依赖父母,也是一种长大了的标志吧!但是经过调查,还有很多孩子不愿意一个人睡。为了让幼儿克服心理障碍,勇敢的一个人睡,教师进行心理疏导,通过故事,讨论等方法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勇敢的一个人睡,并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体验黑夜并不可怕,并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2、能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恐惧,树立自信。
活动准备:
故事PPT课件颁奖音乐眼罩
活动重难点:
1、体验黑夜并不可怕,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2、能想办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乐意尝试一个人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看,这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啊!对,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晚上,接着看,你发现了什么?对呀,睡觉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活动。
二、基本部分:
1、播放ppt,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小老鼠漫长的一夜》。
故事:可是这么一件美好的事情,对于一只小老鼠来说却糟糕透了,原来,这是它晚上第一次一个人睡,它躺在床上好久都睡不着,它害怕黑漆漆的夜,总觉得,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围着它的屋子转呀,跑呀,一想到这儿,它就吓得浑身哆嗦,突然(风声)小老鼠害怕极了,赶紧捂住眼睛窜到被窝里,过了一会儿,它悄悄的走到门前,打开门一看,哦!只是刮风的声音,小老鼠又回到床上继续睡觉了,突然,它又听到,小老鼠着急了,站在床上一动不动,这又是什么声音呢,过了一会儿,它往窗外一看,哦,原来是风吹树枝敲打玻璃的声音,还有小鸟们经过的声音,小老鼠放心了,回到床上,一会儿便睡着了。
小老鼠为什么一开始总是睡不着?最后为什么又睡着了呢?
原来那些可怕的声音是小老鼠的心理作怪,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并不可怕。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关紧门窗,拧紧水龙头,家里还是很安全的。明白了原因的小老鼠到了第二天晚上睡的踏实多了,到了第三天晚上睡得可香了,还做了一个美梦呢!看来小老鼠已经适应了一个人睡了。
2、调查统计:
那你们是不是也很勇敢的一个让人睡呢?好,请一个人睡的小朋友站到老师这里,谁来把你一个人睡的经历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你刚开始一个人睡的时候感觉怎么样?那怎么办呢?后来呢?你可真棒,你来说说吧。
听到了吗?他们刚开始一个人睡觉的时候都有些害怕,但他们会想一些办法让自己不再害怕,也就适应一个人睡了,对吗?你们表现的真棒,来给你们发一个勇敢的小奖章。知道吗?一个人睡呀,很舒服,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帮助,还是我们长大的标志呢!你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老师希望你们都能一个人睡好吗?
3、心理疏导
不过还有很多小朋友不是一个人睡的,那你们为什么不愿意一个人睡呢?害怕什么?讨论。
(1)你害怕什么?幼儿:我害怕黑,我们小朋友帮他想一想有什么好的`办法?还有吗?
(2)你害怕什么?幼儿:我害怕怪物。那你们说一说,世上有怪物吗?对呀,怪物只是神话故事里人们编造出来的,化装出来的,那你还害怕吗?还有吗?你害怕什么?我害怕从床上滚下来,那我们帮他想一想,有什么好的办法?
(3)你害怕什么?哦!害怕狼啊!孩子们,狼生活在哪里啊!对呀!那你还害怕吗?还有吗?没有了,好,你们能把自己害怕的事情讲出来,说明你们也很勇敢,来给这些小朋友鼓鼓掌!
你们刚才说的这些害怕的事情,真的是可怕的事吗?对,这也是我们小朋友的心理在作怪。只要晚上睡觉的时候关好门窗,多想一些开心的事情,多听一些好听的音乐,或者听爸爸讲一些好听的故事,你就不会再害怕了,你也会像故事了的小老鼠一样,一个人睡的时候,会越来越勇敢,而且每天都会睡的很香。
那你们现在心里好害怕吗?那你以后再有害怕的事情,你会大声的说:我很勇敢,我不怕你,会吗?好试一试
我们刚才已经把心理最害怕的东西消灭掉了,那你们都愿意尝试一个人睡了吗?
三、结束部分:
创设情境,体验优美意境
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戴上眼罩,静静的享受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好吗?天黑了,太阳不见了,小蚂蚁睡着了,天空拉下了帷幕,星星出来了,风一个劲的吹着,树叶哗啦啦的唱着歌,摇醒了草丛里的蛐蛐,蛐蛐大声地唱着,又一个美好的夜晚。
好,请轻轻地摘下眼罩,再来欣赏者美好的夜晚吧!
夜晚的景色美吗?那我们今天晚上就来感受一个人睡的夜晚好吗?
活动反思:
首先结合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活动中通过发现问题——抛出问题——幼儿讨论交流——教师有效回应、小结,在不断的互动、共建中,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方法克服恐惧,各个环节层层递进。
特别是针对“为什么不敢一个人不睡”这一环节进行交流,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害怕的事,释放心中的恐惧,然后进行心理疏导,请幼儿进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个人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2、选择身边值得佩服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做到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3、学会评改习作,并在互评互改中感受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选择具体事例,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以及自己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
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习作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审题立意
1、师:早就听说四(2)班的同学聪明能干,个顶个的棒,今天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这是一段绕口令。
出示ppt:门口吊刀,刀倒吊着。
谁来试试?指名说,师说。第一次就能说得这么流利,我由衷地敬佩这些同学,引出“敬佩”。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具有令人敬佩的地方。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练习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板书题目)。
2、ppt出示习作要求,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1、指名读
2、学生汇报
3、这个人可以是谁呢?
4、出示ppt,教师小结:同学们很善于从习作要求中把握信息,这次作文要求写人,是我敬佩的一个人,他(她)可以是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重要的是要用具体的事例写清让人敬佩的原因,我们可以概括为:抓品质(特征),具体写(板书)
二、确定对象,抓住品质
1、“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敬佩的人是谁呢?请在纸上写出来。
2、他(她)长什么样子呢?真想见识一下呀,谁想介绍一下你最敬佩的人?在请大家介绍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朋友。
ppt出示文段1:小虎子不但名字帅,长相也帅。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对虎里虎气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样有神,他那乌黑的眼珠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是那样的机灵。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肉嘟嘟的小嘴,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印在那活泼可爱的小面孔上。
指名读,你从这段话读明白了什么吗?(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了小虎子帅气可爱的形象,我们作文的时候只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也能突出表现物的形象。)
3、在写人的文章中外貌描写必不可少,现在就请你们像这样介绍一下你敬佩的这个人吧。生介绍,师适当指导。
4、你为什么敬佩他呢?请你接著名字在纸上继续往后写,用一句话写出他(她)的高尚的品质或特长本领。
ppt:伽得略是一个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人。
哥哥骑自行车的技术好极了。
5、生汇报。
6、根据学生汇报,ppt展示:孝敬父母生活节俭、工作认真、善解人意、宽厚待人、爱读书、讲卫生、聪明机智、热心、幽默、技能出众……
三、文段导航,把事情写具体
师:同学们,你们写出的这句话就是你今天作文的中心句,你的作文就要围绕这个句子展开。怎样才能证明他(她)的精神品质或特长本领值得你敬佩呢?那就要用到具体事例。
1、以文段为例,讨论怎样才能把事写具体?
ppt出示文段2:我佩服他最爱画画。备好颜料,拿起毛笔,挥笔作画,还真有小画家的气派呀!小虎子一笔一画地画完一只小鹿,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哈哈,这哪儿像鹿,简直是一头驴。”被我这一取笑,小虎子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我本以为他会扔掉毛笔,跑到一边去。可是没想到小虎子又换了一张纸,重新作画,我赶忙凑过去,像老师一样指导他,看他那酷爱学习的样子,真像个小学生。
教师读,你又读懂了什么吗?
a、运用多种描写方法b、好词佳句c、总分的写法
(板书: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
2、请你像这样围绕你写的中心句,抓住你敬佩的`人的品质,说件最能体现他的品质或本领的事给同桌听。
3、口述所取的事件,然后全班共议,教师点拨。拓宽选材范围,丰富写作素材。
4、小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要想把人物特点写得鲜活,就要将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写具体。
那在一篇作文中,是不是每一种描写都要运用到呢?选择适合这件事的,选择自己擅长的。
指导:如果写两件事最好用到过渡句,这样文章的结构就会清晰。
出示提示:过渡句
1、爸爸不仅待人宽厚,还很关心我的学习。
2、我的朋友不仅自行车技术好,还很幽默。
3、李伯伯不仅讲信用,还很乐于助人。
4、老师不但讲课有趣,而且很有爱心。
5、爷爷不仅生活节俭,还喜欢关心国家大事。
四、回顾板书过渡到习作:要把金针度与人
指着板书小结:同学们,现在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写我敬佩的一个人,要描述他的外貌特征,让我们知道他是什么样子,还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内在的优秀品质,然后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其中,要把事例写具体,就要通过我们观察到的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即“抓品质,具体写”。
现在动笔写有困难吗?写之前老师有四点建议:
1、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可以直接点题,如《让我敬佩的人》《令人尊敬的老师》等。也可以用“特点+人名”的方式,如《永不言弃的爸爸》《要强的同桌》《能歌善舞的小琴》等。
2、开头结尾举例
开头:
a、在我的脑海里,有许许多多的人。有我讨厌的,有我喜欢的,也有我敬佩的。其中有许多人都已经被我淡忘了,但有一个人却深深地映在我的心中。
b、要是说起让我敬佩的一个人,那这个位置就非他莫属了——一个和蔼可亲的清洁工
c、设问
d、排比
结尾:
a、xxx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乐于助人,正值、诚实,付出代价不图回报。
b、她真是一位好老师啊!真值得我敬佩的啊!
c、我要学习……
3、要一气呵成,不要因为一个字不会写就停下来翻字典或问别人,这样就把思路打断了,先用拼音代替,最后集中解决。
4、如果认为时间够用可以写全文,觉得时间不够的话可以写片断,写完后要自己认真修改。
五、动手习作:
板书设计:
我敬佩的一个人
开头:外貌
抓品质动作
典型事例语言
具体写心理
个人教学设计 4
习作目标:
1、了解生活中值得敬佩的人和他们的好思想、好品质。
2、学会通过具体事例,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3、注意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人物某一个品质。
4、感受所写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使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人物图)师:看到这些人物图,让我们想到了哪个词?(敬佩)今天我们就来写我敬佩的一个人
2、板书题目:我敬佩的一个人
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肯定有许多值得敬佩的人:他可能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是热爱学生、循循善诱的老师,是苦练书法的小伙伴、助人为乐的同学,也可能是不畏严寒、默默工作的清洁工人……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令人敬佩。今天,我们从中选择一位,写一篇习作,把自己所写的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
二、拓宽习作思路,确定习作对象。
1、回忆敬佩过的一些人。
⑴打开记忆的闸门,静静地回忆一下,从你呱呱坠地到现在,这十年的成长历程中,你都敬佩过哪些人?请把他们认真地写在本子上。
⑵指名交流,你敬佩哪些人?敬佩他什么?
2、确定一个习作对象。
同学们敬佩的人可真多啊!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敬佩其品质,这本来就是一种谦逊的表现。老师为你们高兴。不过,今天,我们只能夸夸其中的一位。(在板书的课题上标注)
请静静地想想,在这些人中,你最敬佩谁,然后郑重地把他标注出来,简洁地写上敬佩他什么。
3、同桌交流
给同桌说说,你最敬佩谁,敬佩他什么,哪件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4、指名全班交流。
三、指导习作
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不光口头夸夸他们,还要把他们的优秀事迹写成文章,让更多的人敬佩他,学习他。
1、出示课件,齐读习作要求。首先请同学们看习作要求。习作要求: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人值得你尊敬佩服,为什么?是因为这些人的高尚品质?这些人的特长或本领?还是因为这些人对你有过帮助或教导……从中选择一个人写下来。写之前,要想清楚你为什么尊敬或佩服他?用一件事写出你尊敬或佩服的原因,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完后,读几遍,有不妥之处,认真修改。
2、谁来说一说这次习作提出了哪些要求?我敬佩的一个人是在我们“身边”(板书)人的精神风貌也就是他的——(板书:好品质)那,怎样表现敬佩人的好品质呢?(板书:写具体事例)真不错,我们回忆一下,平常写人,要把事例写具体,一般应抓住人物哪些方面来写?(板书: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当然,在一篇文章当中,只要抓住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把事例写具体,突出敬佩人的好品质。
四、理清写作思路。
1、课件出示建议。
建议:(1)、确定写作对象。
(2)、明确敬佩原因。
(3)、选择典型事件。
2、确定中心完成填空。(出示课件)我敬佩(),因为他(她)具有()的优秀品质(高尚品德,特长本领……)。
3、理清思路。(板书题目)我敬佩的一个人。
开头:开篇点题。
经过:a、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b、细节描写: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抓住人物的写好人物的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语言。)
c、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
结尾:照应开头
五、资料链接
1、回忆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一说伽利略有什么品质?
2、回忆课文《全神贯注》,议一议,罗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其中,是怎样写罗丹的动作、神态的?找出来读一读。
3、回忆课文《鱼游到了纸上》,青年是怎样专心致志作画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4、回忆课文《父亲的菜园》,父亲是怎样锲而不舍地开垦、管理菜园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六、眷写作文,写出内心感受
1.师:同学们,没有人希望自己落后,没有人不渴求进步,赶快动手写出自己的敬佩的人的事迹吧,老师等候你们的佳作呢!
2.学生动笔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边写边修改。
七、修改作文
八、课堂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交流,我们都被这些品质高尚的人所感动了。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都在默默为社会做着贡献,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的精神并不会因为他们的平凡而被掩饰,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一定会发现更多
九、结束语:
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他们的事迹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今天请大家把自已所敬佩的人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尊敬他,学习他。
个人教学设计 5
教学要求:
1、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介绍健康小常识。了解一些健康小常识。
2、通过查找资料,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通过介绍可以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在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时,学会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习作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写读后感都可以,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口语交际和习作。
2、难点是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通过学习,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短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文章内容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应在多读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教学时间:
六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背古诗《夜书所见》和阅读《邯郸学步》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古诗,了解诗意。
2、阅读《邯郸学步》,明白成语含意。
教学重点:阅读短文《邯郸学步》。
教学过程:
一、读背古诗:《夜书所见》
1、试读通全诗。不明白的查。
2、抽读,集体读。
3、了解含意: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想想:
A:作者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B:你读后明白了什么?
4、精析:菊花围绕着茅舍,好像晋朝陶渊明的家,我绕遍篱笆边的'菊花,一直到日渐西斜,不是在百花中偏爱菊花,而是菊花开过之后没有其他花开了。
补充: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二、阅读《邯郸学步》
1、学生自读,扫清字词障碍。
2、通读短文。抽读,小组内读。
3、思考问题:(1)燕国的那个年轻人学来学去,连路都不会走了?
(2)作者借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燕国的那个年轻人今天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明天跟那个人后面走几步,可学来学去,总是不像,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又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丢掉了,所以他最后连路都不会走了。作者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不能盲目,不能机械、简单地模仿别人,而应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4、说说你的体会。由学生自由讲解,教师引导。
三、练习:
1、读背古诗。
2、讲故事《邯郸学步》,说清成语含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要求:
1、介绍健康小常识,知道一些健康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有关的健康小常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引入。
二、分组介绍:
1、以四人小组介绍,并记一记笔记。
2、小组搜集整理。
三、交流:
代表向全班介绍。
提示要求:
1、自己向别人介绍时要注意口齿清楚、简明扼要。
2、听别人介绍时要认真、有礼,如有不同意见可作适当的补充。
3、因为每一种小毛病都有很多种解决方法,但注意说话要谦虚,不能引起争吵。
四、练习:
整理你本课了解的健康小常识。
补充资料:
①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坐下休息,实在走不动,也应请同学扶着走一段。
②烈日下突然晕倒,要赶快到阴凉通风处,在太阳穴上涂风油精等。
③上体育课时扭伤了,应先立即用冷水敷,让血凝固,24小时后再用热水敷。
④课间不小心擦伤了,要及时用碘酒或双氧水消毒,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⑤要注意保护视力,课间一定要走出教室向远处看看,让眼睛作适当的调节。
⑥流鼻血时,不能仰头,而应把相反方向的手高高举起。
⑦春天的时候不能到外面小摊上乱吃东西,因为春天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
⑧咳嗽时,可用冰糖、贝母炖梨子汤喝;⑨黄瓜和西红柿都很有营养,但两样东西不可以放一起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写你想写的内容。
教学要求:
1、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以是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写读后感。
2、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教学过程:
一、读题目明要求,研讨习作提示。
最近,你有特别想和别人说的话吗?这次作文,就请你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比如,一件有趣的事,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人,想对别人诉说的愿望、委屈,一次旅游见到的景物,自己一个奇特的想像总之,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写读后感、观后感都可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问:1、写什么内容?
2、要求是什么?
二、习作准备:教师介绍。
介绍本次习作在命题上没有任何要求,同学们可以任意写自己想写的人、事、物等。因此,同学们可以各展其能,写自己特有的想法,写与众不同的经历,写对你产生很大影响的人或事关键是选材要新,角度要新,要让人有新鲜感,或出乎意料之感。
三、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四、写好后认真读一读,修改。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评讲习作。
教学要求:
1、通过评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内容要具体。
2、培养学生修改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教师介绍:
1、有趣就是有趣味。写到有趣的地方,要把自己深藏于内心的高兴、激动反映出来,做到乐在其中。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既要把事情的全过程,即事情是怎样发生、发展的,结果怎么样,一一写清楚,还要把有意义、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3.要认真修改。文成于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从小要养成认真修改的好习惯,文章是否表现出有意义、有趣,事情经过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都要反复阅读,认真修改。
二、抽生读习作,全班评议。
1、是否通顺?完整?
2、内容具体吗?
3、怎样改,提出方法。
三、学生修改习作。
四、抽读优秀习作,共同欣赏。
第五、六课时
教学内容:
单元检测,学生独立完成本单元测试题。
佳作引路:
一天晚饭后
程方
上个星期六晚饭过后,我们一家三口在院子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呼拉圈比赛。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比赛开始前,我们先开始抽签。爸爸第1号,妈妈2号,我第3号。别看爸爸已到中年,性子可急啦。一上场,他就匆匆忙忙地拿起呼拉圈往身上套。准备工作还未做妥,就见他把手用劲一甩,呼拉圈转动起来,爸爸腆着肚子,弯着腰,越急越转不下去,越急呼拉圈越不听使唤。三次,总共只转了9下。我和妈妈笑得前仰后合,爸爸不服气地冲着妈妈说:你比我好不了多少。(爸爸在呼拉圈比赛中的表现。腆弯越越越越笑得前仰后合,写出了比赛的情趣。)
轮到妈妈了。妈妈虽然不像爸爸那样急,但也没有找准窍门,前后左右乱扭身子,呼拉圈一下子快,一下子慢。结果比爸爸稍好一点,共转了14下。爸爸还取笑妈妈:我说你不行就不行吧!妈妈说:呼拉圈这玩艺儿看起来简单,实际上不容易,这回我算领教了。(领教了点明妈妈受到教育,表现了比赛的意义。)
该我上场了。因为我平时在学校练过,掌握一定的技巧,就是腰转动的速度要与呼啦圈的速度同步,所以我不紧张,信心十足。呼拉圈在我身上唰唰地飞转起来,十分有节奏,而且姿势十分优美,不时赢得爸、妈的叫好声。爸、妈在一旁数着数,一直数到421。这时,妈妈说:行了,行了,别转了,你已经赢了。我听了妈妈的话,停了下来,欢快地跳到爸、妈中间,一边一个吻。(我在比赛中的表现。因为所以再次表现了比赛的意义。)
一家人在欢笑中结束了这次有趣的比赛,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再次写出了比赛的情趣。)
个人教学设计 6
教材简析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教学目标
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记下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
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习作指导(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⑴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⑵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⑶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⑴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⑵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⑶联系“我的发现”:
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把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⑴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
自由读,指名读。
⑵你发现了什么?
(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⑶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⑷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⑸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个人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了解吉林雾凇的形成,欣赏奇特而瑰丽的雾凇景观。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精妙,感受雾凇奇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课文第二节:雾凇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图片,问:这是一幅什么图?(雾凇图)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什么是雾凇?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回答。(生回答)
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2、自由轻声读,想想雾凇的形成必须要有哪两个条件?(生回答)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后四人小组讨论:这两个条件吉林具备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交流)
2、吉林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雾凇的呢?请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交流)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1)自读这段话,说说这段话什么地方写得很美,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交流
(3)个别读
(4)范读(这段话写得很美,能否给老师一个机会,让老师也读一读,好的你们学习。)
(5)齐读
过渡:同学们,老师到网上查找吉林雾凇的资料时期,找到了许多图片,被图片上的美景陶醉了,我把它们带来了,正好一起分享一下,看看它们美不美。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配乐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四幅图,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2、同学们,课文第一自然段生动描绘了雾凇的美丽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美丽动人。
(1)轻声读,想想哪些词写出雾凇很美。哪些词写出雾凇名气很大?
(2)个别读
(3)男女赛读
(4)小结(板书:闻名全国)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吉林雾凇的景象定是赞叹不已,那让我们看看土生土长在吉林的人们是如何赞叹这一美景的?
五、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吉林人是怎样称赞雾凇的?
2、回答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齐读
(2)自读思考,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交流
(4)齐读
3、同学们,如果你去了吉林,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会如何赞叹?
出示:看到这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我会情不自禁地赞叹:xx
六、交流资料:课前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雾凇的资料,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吧!
七、试试做做:吉林雾凇真是太美了,请你做一次小导游,带领游客去领略一番
个人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字。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录音机。
2、长城远景和近景的彩色幻灯片。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打出幻灯片)
(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长城修筑在什么地方?(崇山峻岭之间)
(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长和高大)
(4)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么内容
三、图文结合,说一说。
1、说说生字新词。
崇(chong)山峻(jun)岭拍摄(she)嘉(jia)峪(yu)关扶(fu)智慧(hui)气魄(po)
2、理解字词。
(1)教师讲解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2)看图理解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条石:长方形的石块。
方砖:正方形的砖块。
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
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
射口:射击用的口子。
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3、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4、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
(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定出小标题:(1)一条“龙”(2)“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打出幻灯。)
(1)远景怎样?(像一条龙)
(2)课文怎样写长城的(位置、宇航员所拍照片)
(3)蜿蜒盘旋和长龙有什么内在联系(前者为静,后者为动,以动喻静)
(4)长字突出怎样的特点
2、看近景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
课文中的哪句话表现拉作者的观察点(来到长城脚下)
(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长城的那些建筑?(六分别写作者来到长城脚下;长城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外侧的垛子;城台)
(3)图文对照,指出图上垛子、射口、了望口、和城台的样子,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4)小节这一节近看长城,先整体后部分,构造科学,利于防守。
3、综合两图第三节。
(1)人民为什么会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围绕站、踏、扶、自然)
(2)从那里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条石多重)
(3)为什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智慧完成的。
4、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么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和大想象到建筑的困难,表现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表达拉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赞美)
二、总结全文。
1、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
板书设计
长城
远景
观察长城
近景
血汗
联想人民
智慧
雄伟
赞美工程奇迹
个人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举和热爱生活的情趣,四年级语文《猫》教案。
2、给课文分段,练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学会生字新词,进行分析判断句子正确性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时间: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是——《猫》。
2、介绍作者:这篇课文是老舍爷爷写的,老舍爷爷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学习他的文章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同学打开课本,带着两个要求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有读不通的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和词语,特别是课后第4题的词语,我们更应该掌握好,多读几遍。(学生初读)尽职抓痒稿纸咕噜闭息凝神遭殃彼此任凭逐渐无忧无虑性格古怪粗细各异温柔可亲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2、检查课后习题4,学习词语:(幻灯投影)下面我们先来检查第部分的词语,我请一个同学能把它们读一遍,——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遍,读不通的多读几遍——齐读词语。请你找出你觉得最难写或最容易写错的两个词语,在课堂练习纸上抄写两遍。——同桌交换检查、修改。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第一部分的词语。折:读shé是个多音字,还有个读音是:zhé,怎么组词?你能用上划横线的三个词语,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吗?
3、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哪两种猫?(板书:大、小)、谁能在括号中加一个数量词,说说课文计了几只大猫、几只小猫?并找出理由。“(一只)大猫”,填“一只”的理由是什么?()是的,作者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家中的一只大猫生动地写出了猫的性格。“(一群)”小猫:这么填的理由是什么?(它们)、想一想,我们在“一只”前可以填一个什么词来说明大猫的性格特征。(古怪的)那在“一群小猫”前呢?(淘气的)、齐读:(古怪的)(一只)(大)(淘气的)(一群)(小)猫,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词语帮助我们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你认为可怎么分?生交流,作“||”记号。B、第二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讲了什么?讲了一只大猫很古怪,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划出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齐读。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据这句话,你怎么概括段意?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小猫淘气)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也划出总起句,说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据这些词语或者划出来的两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生个别练说——生自己站起来自由说)
三、细读课文,理解大猫古怪和小猫淘气。
(一)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大猫到底古怪在哪里?小猫又淘气在哪里?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请你用“——”找描写大猫“古怪性格”的三个重点句。
2、交流:老实、贪玩、尽职(什么叫尽职?)
3、为什么这三个词语能表现出大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呢?
4、你能用“虽然……但是……”这个转折关联词或“不但……而且……”这个递进的关联词把这三个或其中两个词语连起来说说大猫的古怪吗?大猫虽然很贪玩,但是有时也很老实,而且也很尽职。大猫虽然老实,而且尽职,但是有时候也很贪玩。大猫不但老实,而且尽职,但是又很贪玩。
5、你能把“大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加在这些句子开头或结尾吗?同学们真聪明,你看,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丰富啊!同一种意思我们能用这么多不同的`句子来说,大家刚才的句子都说出了大猫的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定的古怪性格。这下你理解古怪的意思了吧?——解释“古怪”。好,这个词语解决了,(擦去问号)
6、课文第二、三两节也写出了大猫性格古怪,请你速读课文,找出表示古怪的重点词语:交流: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什么都怕、那么勇猛。练习:用“虽然……但是……”的句式练说,体会大猫的古怪。
(二)请同学们按找出重点词的方法学习第二段,找出写小猫淘气的重点词语——默读、找。
2、交流:没完没了。
3、你能不能在其他写小猫淘气的句子中也加上“没完没了”来说说。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再跑再跌(没完没了)地玩。它们的头撞在门上;……不哭,还是没完没了地玩。它们没完没了地玩,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看,这真是一群淘气调皮的小猫啊!对“淘气”这个问题你们也自己解决了,可以擦去问号了。
第二教时
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
1、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读懂了课文主要写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作者写大猫古怪、小猫淘气是讨厌它们吗?——为什么?理解“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大猫可爱,小猫更可爱。(板书:)
2、明目标所以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读懂课文是怎样写猫可爱的?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体会大猫之可爱。
1、下面我们要自己来分析理解大猫可爱在哪里,而不是由老师来讲问。请同学们带着这些要求自由朗读第一段。幻灯出示:、挑:你最喜欢、感受最深、最能体现作者喜爱之情的一个句子,划下来;找这句话中的重点词。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读: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范例教学:为了帮助大家讨论好,老师先和大家来学习一句话:(幻灯出示:“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老师对这一句是这样理解的:
A、我们已完成了第一步挑出句子。
B、下面我们完成第二步,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的确,乖)。
C、第三步,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乖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老实、听话。)我们什么时候用“乖”?(老舍把猫写成了小孩子,对猫多亲昵啊!)那再加上“的确”呢?(更加深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所以第三步“乖”和“的确”重点词的特别含义是什么?(生连起来说一遍。)
D、初步体会:这一句虽然不长,用词不多,但深刻地写出了大猫的可爱,强烈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这句话。谁能把刚才我们四步学习过程具体地说一遍。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按刚才的过程,完成笔头练习:幻灯出示练习:(见后面练习纸练习二)
3、自主学习:如同学们按这种方法读课文,选自己最爱读的一句话,细细体会、学习课文。(准备好)。谁能最早主动的站起来,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
4、交流:(生交流一处,朗读体会一处)——课文写猫可爱的地方很多,可以说课文每一句都写出了猫的可爱,每一处都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读出你的这种感受来。齐读第一段。
三、体会小猫之更可爱。
1、大猫已是如此可爱,而小猫更是可爱,请同学们按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段,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写出了小猫更可爱,作者更喜欢
2、交流:
3、是啊,满月的小猫是多么的淘气调皮、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所以更可爱,令人更喜欢。请同学们拿起课本自由读第二段,读出你更喜欢小猫的感受来——齐。
4、同学们,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读懂了大猫古怪得可爱,小猫是淘气得更可爱。在老舍爷爷笔下,猫是多么活泼可爱啊!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优美迷人啊!同学们,我们想不想也拿起来写一写?——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完成第三题:写一段描写小动物的话。
5、交流。
四:课文总结:这两节课,我们不是依靠老师的分析讲解,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探讨、练习,读懂了这篇课文,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深深地被老舍爷爷那精美的语言民陶醉。老舍爷爷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啊,即使是身边最普通的小动物——猫,也是如此喜爱。这说明在我们的辞海中,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就能发现、享受这种美。今天,金教师大家一起享受了这种美,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你们说:是吗?
个人教学设计 10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尝试收集,调动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课外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用较恰当的语言描叙自己的见闻、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激发学生关心、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课前播放音乐。
一、活动导入
师:同学们,随着美妙的音乐,我们进入了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对同学们提一个要求:请同学们在这节课上认真地听,大胆地说。
[点评:学生伴随音乐进入课堂学习,心情愉悦,气氛活跃。在课前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既为本堂课的教学作好了准备,长期对学生提出这样的短期目标,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大有帮助。]
二、整体回顾
师:上星期我们学完了第六单元,第六单元一共有几篇课文?大家回忆一下。(课件出示五篇课文的题目)《浪花》《大自然的语言》《要下雨了》《红领巾真好》《小狐狸卖空气》。
1.你最喜欢哪篇课文?把你最喜欢的部分大声地背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部分。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想不想对大自然有更多的了解呢?
那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吧!(课件出示课题。)
[点评: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涉及自然、社会、生活等内容,但它的落脚点在语,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锻炼,课内学到的在课外得到延伸。此环节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过渡到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将学习内容与活动联系起来。]
三、走进大自然
(一)说说你所了解的大自然是什么样的
课件出示两扇大门,一扇大门上写着美丽的大自然,另一扇大门上写着神秘的大自然。
师:同学们,大自然既神奇,又美丽,你们是想先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还是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呢?(学生用鼠标点开大门。)
[点评:课件设计两扇大门,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选择,完全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课件出示大自然风景图)
1.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片请你说说大自然中什么最美?
2.面对美丽的大自然你最想说什么?
3.游览祖国秀丽的自然风景区。(课件出示祖国自然景区图,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点评:教师以教材为依托,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运用课件收集的大量图片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长期训练积累,学生的语言材料会越来越丰满。]
(三)探索大自然的神奇
播放录音:大自然的语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师:大自然的神奇就在于它有自己的语言,它用独特的语言告诉我们许许多多。上星期老师布置大家回去收集大自然的语言,收集好了吗?
1.将你们组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语言,用你们组喜欢的方式告诉大家。(学生分组讨论。有的组画画,有的组编儿歌,有的'组写句子。)
2.分组汇报,组长代表本组展示收集的内容。教师点评。
[点评:此环节的设计通过小组搜集信息,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创造才华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
四、保护环境大行动
面对如此美丽,如此神奇的大自然,我们应该怎么做?
请你学习《红领巾》一课,为这些地方写警示牌:(课件出示草坪、森林、花园、动物)
[点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在生活实际中马上能用,获得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五、总结
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只有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大自然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才能带给我们更舒适的环境。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相合作能力等。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创造了一种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状态之中,用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查找资料,并用各种形式汇报查找的结果,在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个人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自学理解“窘住”“不辞辛苦”和“沉吟”等关键词意思。
2、在洞察人物内心世界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能利用导学稿对文章做简单的分析,品味文本中关键词句。
情感目标:感受小女孩对妈妈真挚的爱和大胡子老板美好、善良的品质。以及使学生感悟到感恩所有善待自己的人,用心去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和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比较完整地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故事中人与人之间可贵的真情及美好品质。
教法与学法
以导学稿为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运用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资源
幻灯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引入课题
世间最为美好,最令人感到温暖的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正是这爱谱写了世间最伟大的旋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八版块“人间真情”的第二篇文章《圣诞老人的礼物》。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导学稿研学交流
检查导学稿
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对导学稿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
(2)学生自选感兴趣的问题汇报,师随机板书。
1、师指名读词语:橱窗假发项链恳求不辞辛苦、遗憾包裹、纯洁。
2、课文中介绍了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你根据上面词语的提示,试着用三、五句话讲一讲这个生动的故事。
指名读文:请同学们品一品这是一位怎样的小女孩?
汇报最能体现小女孩特点的语句。
1、体会小女孩看到假发时的欣喜和激动。
从哪些语句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顺?(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
小女孩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此时小女孩什么心情?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高兴、激动、欣喜、喜出望外)
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读中,读一读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
2、体会小女孩钱不够时的无奈和窘迫。
还从哪些语句中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顺?(第三自然段)
小女孩因为什么为难呢?(体会项链的价格与假发的价格相去甚远。)如果你是小女孩,此时你心里会怎么想?(无奈、悲伤、失望、羞涩)
把理解融入朗读中,试着读一读。
愿望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了,小女孩有没有放弃?她又是如何做的呢?
3、体会小女孩为换回假发付出的辛苦。
“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小女孩所付出的难以想象的努力和辛苦。
小女孩手臂上的伤口就是无声的语言,看着这一道道伤口,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
播放音乐,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课文。
4、体会小女孩听了老板的话表现出的坚强和失望。
小女孩听了大胡子老板的话又怎么样?
小女孩因什么而“愤怒”?又因什么而“忧伤”?体会小女孩当时的心情。
指导有感情朗读。
小结:虽然老板的回答让小女孩的希望破灭了,但她那美好的愿望,那么多天的努力,那么多辛苦的付出她变得愈发地坚强,她那小乌鸦反哺般的美好情怀令我们感动。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
四、联系前文,再次品味
1、你知道圣诞老人是谁了吗?
2、说说从哪里得知圣诞老人就是大胡子叔叔?
3、再读一读这句话,在大胡子老板“沉吟”了一会儿,想象你是老板你听到这样的'恳求,看到小女孩手臂上的伤痕和手上的零钱时,你会有何想法?
带着对小女孩境遇的同情,带着对大胡子老板的敬意,来欣赏一首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
小结:正是小女孩对妈妈的真爱感动了大胡子老板,也正是大胡子老板的真情帮助让这母女俩在圣诞节收到了这份意外的惊喜。看到这意外而温馨的结局,此时此刻,你想对故事的三个主人公说些什么?
其实,这个世界并不缺乏爱,我相信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爱,用我们无限的真情,就会在爱的阳光中,享受生活。
五、布置作业,展开想象
作业超市,自由选择
1、想一想做一做,用你的实际行动表达爱。
2、给故事续编一个合理的结局。
3、从小女孩、妈妈、大胡子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或两个,把想对她们要说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圣诞老人的礼物
换赠
小女孩假发老板
得
妈妈
课后反思:
本课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以爱为线索,讲述了小女孩对妈妈纯真的爱————送一顶假发给妈妈,同时也讲述大胡子老板对小女孩的陌生人的爱。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份美好的情感,本课教学我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一、运用多种方式读文,感悟母爱情怀。
在初读课文之后,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这是的一个女孩,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分别填上“有孝心”、“爱母亲”或是“不辞辛劳”,并找到相关的语句进行了品读。在学生汇报时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了感悟、理解。并采用了指读、引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体会人物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走进文本,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爱的教育。
二、创设情境,感受人间真情。
在结束全文的学习后,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爱的存在,只要你有爱心,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爱的使者————圣诞老人,你能说一说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这样设计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爱的信息,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诞老人”,让学生的情感升华。
不足:
1、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课堂的小练笔:“我想对您说”这一环节给学生的时间不够,学生表大地也就不够充分。
2、拓展延伸不够,只局限于本文,没有爱的体现。
我想,在语文课中,只有充分发挥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和谐统一,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质的飞跃。
个人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学生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段。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结合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能给风景图片配上一两句解说词。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描写九寨沟美景所用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结合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能给风景图片配上一两句解说词。
课时划分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教师饱含深情地述说:“同学们,在中国,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多如繁星,九寨沟就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和画一样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秀美。相信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一定会被美妙绝伦的九寨沟所陶醉、所感染。”展示九寨沟美丽风光的图片。(板书:九寨沟)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二、三段:九寨沟水美山美
1、初步感知课文。
师:大家想去吗?让我们边看课文边听录音,跟着书中的导游来感受一下九寨沟的美丽风光吧!
师:你读了课文,欣赏了九寨沟的美景,有什么感受?
生:九寨沟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生:九寨沟真像一个魔术师。
生:九寨沟真是一个迷人的人间仙境。
(板书:迷人人间仙境)
师:同学们听了课文,感受可真多呀!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它那迷人的景色。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想你最喜欢九寨沟哪儿的美。这些美都表现在哪儿?找到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学生交流谈体会。(随机出示图片、出示句子、圈画关键的词语。)
2、感受九寨沟水的色彩斑斓。
师:你觉得九寨沟美在哪里?
生:我觉得九寨沟的湖水很清澈,色彩斑斓,很美。“水晶晶亮亮的,乳白色、深蓝色、翠绿色、橙黄色……令人叹为观止。”(出示这句话的字幕和图片)
(1)“叹为观止”是什么意思?
(2)积累这类表示颜色的词语。
(3)学生练读,感受九寨沟的湖水很清澈,色彩斑斓。
(板书:水色彩斑斓)
3、感受九寨沟山林的绚丽多彩。
生:我喜欢九寨沟的山林。“松杉青绿,椴木浅黄,朱紫的是山杏,殷红的是枫树,还有无数山花和野果,把沟沟岭岭点染得绚丽多彩。”(出示字幕和图片)
(1)理解“绚丽多彩”。
(2)你还知道什么颜色呢?
(3)朗读体会树林色彩绚丽多彩。
师:同学们,九寨沟的水晶晶亮亮、色彩斑斓,山林绚丽多彩,真是美不胜收!你们想把它记下来吗?
①自由练读。
②齐读。
③背诵。
(板书:山绚丽多彩)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四段:深秋的.九寨沟
师:九寨沟山美水美,然而深秋的九寨沟更是变幻莫测,它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变换着不同的天气和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感受深秋的九寨沟吧!
生:齐读。
师:“天气多变”表现在哪里?
生:“天气多变,一会儿晴,一会儿阴,一会儿雨,一会儿雾,也有同时出现东边云雨西边晴的现象。”
师:“一会儿……一会儿……”表示什么?
生:变换快。
师: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生练习说话。
师:“天气变,感觉也变”表现在哪里?
生:“雨水洗过的九寨沟,像一幅水粉画;阳光沐浴着的九寨沟,像一幅油画;云雾缭绕的九寨沟,又像一幅国画。”
(出示三种情况下的九寨沟图片)
看图感受九寨沟神奇的美。
练读体会九寨沟迷人的美。
用“像……像……又像……”说话。
师: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句子,你们愿意记住它吗?
自由练读。
齐读。
背诵。
(板书:天气变幻莫测)
四、知识延伸
1、查找资料。
(1)九寨沟的水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2)九寨沟为什么会出现东边云雨西边晴的现象?
2、学做小导游。
(1)我们来为旅游公司写介绍九寨沟的广告语或导游词吧。
(2)为课后的风景图片配解说词。
板书设计
5迷人的九寨沟
迷人水色彩斑斓
山绚丽多彩
天气变幻莫测人间仙境
个人教学设计 13
教材分析
《跳水》一课讲述了发生在一艘外国帆船上发生的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搜集和积累用来形容情况危急或处境危险的词语;
2、学习本科生字、新词,联系用“模仿”、“风平浪静”造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师启发发言、指导、点拨;
2、学习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事件发展变化过程;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明白遇事应先考虑后果,不要一时冲动,渗透生命保护意识;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情急中果断处理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事情是如何一步步向前推进的,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以及最后得救的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船上人与猴子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词语卡片
3.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从《蛇与庄稼》这一刻,你知道了那些联系?学习课文懂得了什么道理?
2、今天我们学习《跳水》一课,看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和什么之间的联系?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
1、检查生字读音微机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提问:跳水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主要写了谁与谁之间的联系?
出示《资料》部分,了解作者
三、再度课文,理清层次
1、出示幻灯片自学提纲
①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②课文有机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谁与谁之间的联系?
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2、学生按要求预习
3、讨论以上问题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读第一段。找出写故事起因的句子
理解词语:取乐 显然 因而 放肆
(“显然”写出了猴子放肆的原因,“因而”写出了人们拿猴子取乐的原因)。
2、指导学习-3自然段。
①默读思考:孩子为什么要去追猴子?从那些词语看出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②讨论回答
3、讲读第4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思考: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遇到危险?
出示插图:指导看图看最高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孩子的`危险境地-难以转身。
4、讲读5-6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讨论思考题:船长看到危险情况是怎么做的?大家为什么觉得40秒太长了?
五、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引入新课
1、按学习小组朗读
2、总结提问:
①课文主要写谁与谁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②孩子遇险是由那些原因形成的?
③孩子得救是由于哪几方面的原因?
④这一天“风平浪静”预估似的发生发展有什么关系?
⑤读了这篇课文逆向到了什么?
二、联系用“模仿”“风平浪静”造句
1、找出稳重的句子读一读
2、指名口头造句并订正
3、学生书面造句
三、作业
1、抄写生词
2、预习《威尼斯的小艇》
板书设计
逗 拿 命令
水手---→猴子---→孩子←--船长
←---←--- ←---
放肆 追 救 ↖ 跳水
水手
个人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
2、在参与体验活动的基础上,回味自己在活动过程中行为和心理的发展变化,把过程写具体,把感受写深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的体验、感受更清晰,能组织成文。
难点:习作指导过程中,突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回顾例文,领悟写法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例文《护蛋》,活动体验一般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写呢?先写什么?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小作者先写了活动的起因,然后写活动的经过,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哪一个部分是作者详细描写的呀?
板书:详写活动经过。
习作7重点要写出活动经历和感受
2.在描写“护蛋”活动过程时作者只描写了“送语文本”和“说话时”这两个瞬间,为什么只选取“送语文本”和“说话时”这两个片段来描写?(因为这两个瞬间是“护蛋”最紧张、最危险的时刻,也是“护蛋”活动的高潮,最精彩的瞬间。)板书:精彩瞬间
3.要写得精彩写得具体,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抓住动作、心理、语言方面来描写,把活动最精彩的瞬间展现给读者。)
过渡:我们在描写活动瞬间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来再现当时的精彩场面,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写昨天的活动。板书:抓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描写
二、回忆体验
1.出示捕捉到的画面,口述活动的瞬间。师:昨天活动的名字你们还记得吗?板书:瓶中取球
生成稿
在开展活动时,老师抓拍住了同学们活动的几个瞬间,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张照片,四人小组分配好任务,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来说说照片中的精彩瞬间?2.出示习作要求,生齐读。
3.老师还拍了几张同学们活动时的瞬间,请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个瞬间,从动作、心理、神态某一个方面进行描写。
三、书写体验,师巡视指导。
四、分享体验
1.你选择了那个画面来写,请你把你写的场面上台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他抓住人物的什么?
2.同学们他写的活动瞬间好不好,好在哪里?
小结:这节课我们只是写了活动经过的精彩瞬间,回去以后请同学们完整的把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出来,重点是要描写活动经过。
个人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中,冬天是一个万物萧条的季节,大地冰封,树木凋零,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这时候,我们都向往南方春天般的温暖,然而,很多人都在这严寒的冬季,赶往我国北方松花江畔的江城——吉林,这时的吉林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20-30摄氏度,是什么吸引着八方来客?
生: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有一种奇观——雾凇。
2、雾凇很美,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让我们一起走进吉林,感受这美丽奇特的雾凇吧!(播放录像)
它,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晶莹闪烁。
它,像高山上的雪莲,韵味浓郁。
它,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壮丽多娇。
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把江城点缀得繁花似锦。
三九严寒,北国大地万木萧条,当走进祖国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二、探究成因
1、吉林雾凇的景观很美,它们争奇斗艳,独具魅力的风姿,是神州大地北国风光的景中之绝,看到这美丽的雾凇,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生: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生:雾凇有什么特点?
生:雾凇是什么样子的?
生:为什么说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生:我们这个地方是不是具备形成雾凇的条件?
师:看来大家有很多问题,很多同学想知道这么美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可能还想知道在我们这个地方能不能形成雾凇,是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雾凇形成需要的条件?(课件显示问题)
2、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雾淞是怎样形成的?
课件显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的条件吗?(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
(1)、吉林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课件显示:“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松花江上的水汽是从哪里来的?
生:(读文中相关句子)
师: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照常理来说江面会怎么样?
生:结冰。
师:甚至有些地方冰很厚,能在上面开车。
师:为什么这一段反而不会结冰呢?(解释:虽然一年四季地表温度变化很大,但是地下或水下的温度一直是恒定的。无论冬夏始终保持在4摄氏度左右。)从水电站排出的水温度在四摄氏度左右,会不会结冰?
生:不会。
师:水库的水在四摄氏度,所以水流经市区的时候——
生: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2)、我们说过,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让我们来欣赏这夜晚的雾吧。
课件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师:水电站流出的水很多,那么水汽也应该很多了。哪些词能说明?
生:笼罩。
师:为什么?
生:十里长堤都被笼罩着了,很多。
师:真会读书,还有其他的吗?
生:淹没。
师:把树给“淹没”了,说明很多。
生:随风飘荡、涌。
师:从“涌”可以看出些什么?
生:水汽很多,已经饱和。
指导朗读:这些词语很形象地写出松花江畔水汽很多,雾气很浓。能否通过朗读把它们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呢?自己试试看。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反馈
(3)、通过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松花江畔雾气很浓,但是,有雾气就能形成雾凇吗?世界的水利枢纽——我国的三峡水库同样有饱和的水汽,但在它附近为什么不能形成雾凇呢?(没有一定的低温)
吉林并不是我国最寒冷的地方,为什么其他更冷的地方没有雾凇呢?(没有饱和的水汽)
由此看来,雾凇的形成需要饱和的水汽和-30℃的严寒,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徐州具备形成雾凇的条件吗?
生:不太具备,即使形成,也远不如吉林雾凇壮观
过渡:吉林既有饱和的水汽,又有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这是很难得的,所以吉林雾凇特别壮观,厚度能达到40—60毫米,远远超过5—10厘米的普通树挂的厚度。如此壮观的雾凇,是不是一下就形成了呢?(当然不是)
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才能形成雾凇。它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1)你是从哪些词感受到它的慢的?
课件展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重点字词注上红色符号)
①镀:说明每一层都很薄,要形成壮观的雾凇需要很长时间。
②慢慢地:说明雾凇形成的速度慢。雾凇大约要经过八到十个小时才能形
③轻轻地:说明雾凇形成时轻柔无声。雾凇形成时人们正在熟睡,是察觉不到的,等到早上推开门一看,才发现一夜之间世界已是一片银装素裹。
④一层又一层:第一层的时候,好像在黑黑的树枝上撒了一层盐,继而盐一层层的撒得更多,到最后树木完全变得洁白通透了。
(2)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来写:
男生读: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_读: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齐读: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样读。你感觉怎么样?(有一点罗嗦)
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
齐读: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这个过程就叫“凝结”)
4、同学们,就是这样,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在这过程中,雾凇先是什么样的,慢慢变成什么样,最后又是什么样的?
出示填空: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了。
银线——银条——银松雪柳:一夜之间松针柳枝有了变化,棵棵杨柳宛如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这种渐变的过程也是一个美的过程。
5、指导朗读:这么美丽的雾凇原来是这样形成的啊,你能把这种缓慢的过程读出来吗?(出示第二小节,先自己试一试。)
指导:读这句话应该读出语气的变化,先是轻轻的,缓缓的,后来就变成欣喜的语气了。
师:谁再来试试?(指名读)
师: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美了,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指名回答然后再读)
6、过渡:雾凇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形成的过程又如此奇妙美丽,难怪作者说它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三、欣赏美景
1、板书:奇观
“奇观”是指什么样的景象?(少见的,稀罕的,壮美的)
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美丽的奇观吧!(出示课件)
2、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树挂,也就是雾凇)多美的雾淞啊!文中是怎样形容雾凇的呢?
课件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你从这句话中哪儿感受到雾凇的美了?(课件变色: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雾凇有着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板书:洁白晶莹银光闪烁)那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
3、指导朗读
师:除了感受到雾凇很美,你还有什么收获?
师生齐读: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
师:十里长堤全都缀满了雾凇,我们来看看那是怎样的景象呢?(课件展示)
师:看,这种景象绵延数十里,你觉得雾凇除了美,还怎么样?
生:我觉得雾凇很多。
生:很壮观。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自己练练,怎样才能读出“壮观”?
师:哪位来试一下?(指名读)
师:你读得非常深情。谁能和他比一比。(指名读)
师:你读得更好,因为你很投入。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在那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的时候,松花江畔的雾凇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小节,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
过渡: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课文中还有哪个自然段也写了吉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呢?(第三节)
5、再来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相信你们也感受到了他的美。你能用一个成语赞美一下美丽的雾凇吗?
生:银装素裹、琼枝玉树、美不胜收、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粉妆玉砌……
6、那漫步在松花江畔的人们又是怎么赞叹它的呢?(生回答)
课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能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吗?
7、指导朗读: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吧。(练读第三节)
师:哪位来试一下?(指名读)
师:老师感受到你欣喜惊讶的感情了。让我们一起来读。
小结:松花江畔的雾凇有的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有的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有的像精美的艺术品,有的似烟似雾,真是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琼枝玉树、千姿百态……此时如果让你跟雾凇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生1:你真美呀,像披着洁白的纱衣。
生2:雾凇形态各异,真神气呀!
生3:我真想亲眼看看你呀,美丽的雾凇。
四、课堂总结
1、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夜晚的雾和早晨的挂我们已经欣赏,近午时分由于气温上升,树上的雾凇纷纷落下,那落英缤纷的景象同样非常壮观。
2、1991年前国家主爷爷到吉林视察,恰逢雾凇奇景,让我们和爷爷一起来欣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吧!(播放课件)
看,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风情万种,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美丽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晶莹洁白,宛如人间仙境。
1998年他又一次来到吉林,观赏了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又赋诗一首: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雾凇形成的过程)
生:我知道了……
五、作业超市
1、你能自主设计本课的作业吗?(指名回答)
2、建议作业:(出示课件)
必做:
(1)、摘抄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选择一段课文背诵。
选做,请选择一题,认真完成:
(4)、为《雾凇》编一段广告宣传词。
(5)、试着给课文中的插图配一段解说词。
(6)、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和吉林雾凇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还有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希望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一起来交流。.
个人教学设计 16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为什么作者对母鸡的态度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懂得母爱的伟大。
3.对比老舍的《猫》,体会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
为什么作者对母鸡的态度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母鸡。(出示母鸡图片)母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说说它给你留下过什么样的印象。
在老舍笔下这又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学习课文前,老师先来检查下你们预习的情况,我们先来读读这些词语。(课件出示词语)全班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听课文朗读录音,找出作者对母鸡两种不同的情感态度。
3.学生汇报。(我一向很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4.生齐读这两句话,请你们根据这两句话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指生答)
5.会学习的学生会思考,会思考的学生会提问。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
三、学习感悟“讨厌母鸡”的段落
1.请大家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
(1)学生汇报,随机出示句子,边汇报边指导朗读。
(2)理解词语:没完没了、如怨如诉。
2.师问:它真的是一只令所有人都感到()的母鸡?生(讨厌)
(1)指生读。(指导朗读出讨厌的语气)
(2)齐读。
3.母鸡一开始“令人讨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作者后来为什么又不敢再讨厌它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研读“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的段落
1.作者为什么后来又不敢再讨厌它了呢?
2.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在课文的第4—10自然段列举了很多具体事例,请以同桌为单位,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交流一:哪些句子体现母鸡的负责?
(1)课件提示“挺着”。
引导理解:“它总是挺着脖儿”,这个样子看上去好像是在告诉所有的人什么。
(2)课件提示“警戒”。
①母鸡如何警戒,找出表示母鸡动作的词语。(做动作)
②想象母鸡咕咕地警告什么?(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4.汇报交流二:哪些句子体现母鸡的慈爱?
(1)想象母鸡“咕咕地紧叫”,那你觉得它在叫什么呢?
(2)引导理解:它为什么要先啄一啄?为什么又放下了呢?
5.汇报交流三:哪些句子体现母鸡的勇敢?
(1)根据“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指导理解:为什么大公鸡会怕它?
(2)“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理解:“顶”是什么意思?它发出那么大的声音难道不怕黄鼠狼发现,首先就把它吃掉吗?
6.汇报交流四:哪些句子体现了母鸡的辛苦?
(1)“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理解:“多少次”到底是多少次?母鸡一天要教鸡雏这么多次,它累不累?但是它怕累吗?
(2)课件出示:比较“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和“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哪句更好?为什么?(前一句更好,可以看出作者不仅仅喜爱它,还带着对它的崇敬。)
7.“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是有了一群小鸡雏的母鸡所有品质的最好浓缩。你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赞美母鸡吗?他还在赞美谁?(赞美母亲)
8.总结:对呀,所有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都能无怨无悔、默默付出,你能说说你的妈妈为你做了哪些令你感动的事吗?
9.让我们带着对母鸡的喜爱,和对妈妈点点滴滴爱的感受,再次齐读第7自然段。
三、比较《猫》与《母鸡》的异同
1.《猫》和《母鸡》这两篇课文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情感表达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在情感表达上都是对小动物的喜爱,《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写《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2.除了情感表达方面,两篇文章在写法上还各有哪些特点?
明确:
(1)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
(2)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3)表现小动物特点时,用事实说话,通过点滴小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4)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朴实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儿”,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教学板书]
14.母鸡
讨厌—母鸡—不敢讨厌
无病呻吟勇敢、负责
欺软怕硬慈爱、辛苦
拼命炫耀伟大
[教学反思]
《母鸡》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然后再交流读书体会,对比《猫》的写作手法。
教学中,我还抓住重点句来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从“讨厌”到“不敢讨厌”,再切入课文抓住重点学习,理解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然后,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让学生从文中找句子理解。最后明白为什么用“不敢”,让学生理解因为母鸡的辛苦、勇敢、慈爱、负责,所以作者敬佩母鸡。
个人教学设计 17
课时目标:
1、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
2、对比形近字的用法,学习设问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这一单元的课文我们学完了,知道了阅读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问题。我们都有了许多的收获。现在,看看语文园地这个版块,给我们准备了哪些知识吧。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二)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板块一: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
(1)阅读时要动脑筋,积极提出问题。
(2)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3)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①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②说一说自己是否有同样的体会,你还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③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④全班交流。
⑤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要开动脑筋,善于思考、勤于提问,做学习的主人。
2、练一练,学运用。
预设:
我们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对文章中一个词语,一句话的理解,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还可以是对文章主题的概括。
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
3、我交流,我积累。
平时你还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我们在读书时,要积极地提出问题,善于思考,才能深入挖掘书中知识。
(板书设计:阅读的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总结了这一单元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朗读。
版块二: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找规律。
课件出示驻扎蛀虫拄拐
捐款娟秀手绢
花苞冰雹鲍鱼
(1)让学生大声朗读这些词语。
(2)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
每一组字都有相同的部件加上不同的偏旁,都是形声字,读音只是声调不同。(板书:形声字)
同学们可以根据每个字的偏旁来区分这些字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是教给学生字的组成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练一练,学运用。
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字填空。(只填序号)
①驻②蛀③拄
(1)战士们日夜()守着祖国的边疆。
(2)()着拐杖的老爷爷慢慢地向前走着。
(3)这几天弟弟的牙好疼呀,原来是有()牙了。
①娟②捐③绢④涓
(4)妈妈买了一个新手()。
(5)一股()()清泉从山上流了下来。
(6)同学得了重病,我们积极给他()钱。
(7)老师的板书,字迹()秀,我很喜欢。
3、我拓展,我积累。
让学生举一些像这样的词语。
(方仿访纺)
板块三:词句段运用
(一)比较下面成语的说法,选一两个说句子。
1、读一读,找规律。
(1)读成语,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一不做,二不休: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性做到底。
一是一,二十二: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三下五除二: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落。
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2)用“一不做,二不休”和“三下五除二”造句。
到这地步,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拼了。
他三下五除二地解决了问题。
总结:这些词都是成语典故,都有一定的含义。
(板书:成语典故)
2、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一两个说句子。
(我不敢说是对他特别熟悉,不过讲猜测的话,我或者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妈妈三下五除二就把几间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3、我拓展,我积累。
这样含有数字的.成语还有很多。
三思而后行、一物降一物、一字值千金、三寸不烂之舌、五十步笑百步。
一步一个脚印、三句话不离本行、一发不可收拾、三过家门而不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成语和用运成语的能力。
(二)读下面的句子,注意问号的用法,再照样子写一写。
1、读一读,找规律。
课件出示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样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1)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
(2)思考并说一说这是什么句?
设问句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板书:设问句自问自答)
2、练一练,学运用。
照样子写一写。
(1)夏红学习成绩为什么非常优秀?因为她学习刻苦。
(2)社会有这样大的进步,靠的是什么?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3、我拓展,我积累。
像这样的设问句还有很多。
难道地球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吗?当然不是。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交流平台知道了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识字以及词句段的运用,希望同学们多积累好词好句。
个人教学设计 18
学习目标
熟读并背诵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二,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名言警句。
二、日积月累
1、读一读,找规律。
学习文言文里的语句。
课件出示: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c、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
e、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宋陆九渊
(1)朗读这写语句,说说你读了以后了解到里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读句子,我们发现这些句子都和“疑问”有关,说明提问题在学习、做事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大体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再进行积累。能用到我们的说话和习作中更好。
(3)说意思。
①谦虚好问的人气度就宽宏,自以为是的人气量就狭小。
②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③不学习自能知道,不问别人自己就懂得了,从古到今做事情,还没有这样的人。
④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
⑤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2、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合适的句子填空。
①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因此,我们的好多疑问可以通过读书、请教他人、从生活中去感悟来解决。
(2)凡事要想办好,就得向德高望重的老人请教。()
(3)()因而,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3、我拓展,我积累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名言警句,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多积累、运用这些名言警句,使我们的文章更精彩,指导我们为人处世更加合理规范。
四、课后作业
搜集名言警句,交流,背诵。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识字加油站”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举形声字的词语,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词句段运用”的授课中,由于学生对这成语很陌生,所以,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悟,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成语的意思,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并让学生们运用,加以巩固。
不足之处:
在讲授“日积月累”时,讲得不够详细,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个人教学设计 19
【设计理念】
本设计安排了让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和感染四个层次。感知,以朗读为主;感受,以口说为主;感悟,以学习语言为主;感染,以诵读为主。
【设计特色】
在反复朗读中感知感染,在学习语言中感受感悟。
【设计目标】
1、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感悟长城的伟大,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
2、抓住特点,帮助学生以主要句概括主要内容,以及由物联想到人的典型写法,从而深刻领会题旨。
3、以各种形式多读,领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设计重、难点】
第2、3两段典型段,通过多读,引导学生感悟长城的伟大,通过多读,口语中进行升华,让学生领会长城是我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设计过程】
一、在初读中感知、感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读通、读畅。
2、学生各自谈自己阅读的感受,不受限制,畅所欲言。
3、从初读中你感受到万里长城是怎样建成的?请再读有关段落:
⑴从第三段可看出万里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⑵从第四段可以知道万里长城的建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充分感知教材是学习教材的前提,因此我安排了多次让学生读书的时间,学生读了课文后就有表达的欲望,可见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反复读书之后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时的感受最真切、最自然。)
二、在学习语言中感悟、感染
1、读了全文后你感觉到哪几段最打动你的?
(第2、3段)
2、学习第2段:
⑴领悟第3句的比喻句,找出本体、喻体是什么?
⑵找出描写人民劳动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3、练习感情朗读第2段。
4、学习第3段:
⑴这么高大坚固的长城令“我”想到了什么?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⑵师深情朗读这段话:
生凝神倾听后告诉老师想到、看到、听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讲:
①我看到民工沉重的.脚步。
②我听到民工那痛苦的呻吟。
③我看到民工倒毙路上。
④我想到长城是用民工的血汗、生命筑成……
⑶仿照老师感情朗读这段话,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生:读多少次?我不能再读下去。
师:读到懂!读到能理解!
(充分感知教材是学习的前提,因此安排了多次让学生读书的时间,学生读了课文后就有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反复读书之后畅所欲言表达自己感受,这时的感受最真切、最自然。例如:学生通过多读上述这段话,学生感情真是流露出来,当时我扫视教室,学生真的流出了眼泪,怪不得有些学生说无法读下去。)
⑷尝试背诵第3段。
三、在口语中升华
你读了这篇课文,肯定印象很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体现出来。
1、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劳动人民你真伟大。
3、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4、长城!我生长在幸福的生活中,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建设作出一份贡献。
【评点】
情感性是语文学科的个性,本文设计以“感知、感受、感悟和感染”四个层次逐层推进,既体现了教材的特点,也完全符合学生的情感心理发展过程,有“知”才能有“爱”,有“爱”才能有“悟”,而入于“化”(感染)。在导读过程中,我以多种手段煽情,把教学推向高潮。
个人教学设计 20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小组合作,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三处“万年牢”的意思,说说其中的相互联系;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
课前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糖葫芦的资料
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出示糖葫芦的图片,播放《冰糖葫芦》的音乐)欣赏了这一片段之后,你想说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糖葫芦有关的文章。(出示课题)一起来读:万年牢。
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什么是“万年牢”?
生2:万年牢与糖葫芦有什么关系?
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入课本,去文中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3)找一找,划一划,文中说“什么是万年牢”的句子。
2、反馈预习情况:
首先,老师来了解一下我们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⑴出示短语:
把炉火闷(mēn)好
把竹签削(xiāo)好
去把(bà)儿
⑵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得真到位,老师把“认真”两个字送给你们。接下来,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谁能用简单的话来概括?
生:……(板书:做糖葫芦、做买卖)
你真会抓重点,还用简洁的话语,为我们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一起来看,课文讲了两件事情,一是父亲在家做糖葫芦,二是父亲在外做买卖。
3、接下来,我们来找找文中说:“什么是万年牢”的句子。
(出示1):“我的糖葫芦糖蘸的均匀,超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从这句话中,你来理解一下什么是“万年牢”?
(出示2):“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思考,这一句中的万年牢又指什么?
三、自学研读:
同学们,这两句都是父亲说的话。他是这样说的,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请自学父亲
做糖葫芦和做买卖两件事。用笔划一划描写父亲做事的句子,想一想你能从中感受到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可以在旁边记下你的理解与感受。
(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对父亲在制作糖葫芦的过程中、凭良心做买卖的事情中,理解“万年牢”的意思。)
交流重点句:
(一)第一个“万年牢”
⑴、出示1:父亲的糖葫芦做得好……铁锅煮出的糖发黑。
老师发现你把“早晨起来”读得特别重,为什么?
……看出父亲做糖葫芦的认真。
好一个认真呀!我们再读读这一段话,你还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父亲的认真。
我还从“一点儿”、“必须用冰糖”、“煮糖用铜锅”等词句体会到父亲做糖葫芦时的认真。
父亲在对糖葫芦的选材多么用心呀,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生齐读第2自然段)
过渡:父亲之所以那么认真地选材,是因为他曾经说过:“我的糖葫芦糖蘸的均匀,超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⑵、父亲在选材上是那么认真、一丝不苟,那么在制作过程中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要把炉火闷好,把大理石擦干净……
是呀,“我”和父亲的配合如此默契,我们也来一起体验一下。咱们配合着读一读。老师读“把”,同学们接着往下。
这么多道工序,复杂而繁锁,但是父亲却有条不紊地一道道做下来,所以他的糖葫芦“吃一口让人叫好”,而且名声在外。
过渡:如此精心的选材,如此精湛的手艺,父亲做的糖葫芦质量好啊,真所谓是“万年牢”啊!
(二)理解第二个“万年牢”指什么呢?
那么父亲是怎么做到生意上的“万年牢”的呢?
⑴、快速浏览第5、6自然段,找找父亲做事的句子。
⑵、汇报:
生:1、从老板定价高,父亲不满意;
2、老板让他掺假,他不听;
3、老板配得下手,他嫌动作慢,也不高兴……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父亲的实实在在吧!
复沓:1、当老板定价高时,父亲不满意,是因为: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2、当老板让他掺假时,他不听,是因为:……
3、当老板配的下手,动作慢时,他也不高兴,因为……
看来,父亲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很重诚信,还一心一意为顾客着想。所以他宁可放弃有固定待遇的工作,仍然去提篮叫卖,也不能欺骗顾客。
四、深入体会,小结提升:
(1)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个怎么样的人?
是呀,父亲不仅是这样说,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导我的。我们一起读(第7自然段)
出示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使我一生受益。
(2)理解第三个“万年牢”(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万年牢的人品。)
(3)、看板书,你觉得这三个万年牢有联系吗?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同样,有万年牢人品的人必能靠着诚信拥有万年牢的生意,而生意好也是取决于他的新产品质量好。作者记住了父亲的话,做一个认认真真,实实在在的人让我们也来记住父亲的话。
【个人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个人教学设计09-22
个人教学设计09-22
个人教学设计15篇02-26
个人教学设计(15篇)02-26
个人教学设计15篇02-04
个人教学设计(15篇)04-15
保护个人隐私教学设计05-12
个人教学设计集合15篇04-20
个人教学设计集锦15篇05-03
个人教学设计(集合15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