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06 13:30:4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活动,进行归纳,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有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理解了周长概念,掌握了简单的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周长的认识教学中,学生已经对长方形、正方行的周长有了初步的认识,不排除有部分学生对周长的概念理解不透彻,为本节课的教学带来一些阻力,可以通过旧知复习来排除。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进行猜想验证,通过归纳总结,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体会数学的简洁性和抽象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直尺、绳子、方格纸。

  五、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相机导入

  1.回忆旧知

  (1)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能运用教室里黑板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指名说一说,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倾听。让其他同学看清从哪开始,绕边一周,回到起点,头尾相接,手指要紧贴黑板的边缘。如告诉学生不能说黑板的周长,而应该说成“黑板面”的周长。

  (2)课件出示:例4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指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复习周长的相关知识,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学生在用手比划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同时,悄无声息地搭建了新旧知识间的桥梁,为接下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做好了知识上和情感上的准备。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1.操作活动(1)观察猜测 ①看课件:

  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和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进行比较,你认为是什么结果?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三种情况: a.长方形的周长长一些,b.正方形的周长长一些,c.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②我们认为可能出现这3种结果,到底谁的猜测正确呢?我们必须要进行验证。(2)动手验证

  ①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和例4一样大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验证的工具。②先和同桌指一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分别是指哪里的长度,再同桌合作验证并做好记录。

  (3)汇报小结

  ①交流汇报。哪个小组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组的验证结果,并说说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进行验证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用绳子绕图形一圈,测量出绳子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把图形放在尺子上滚动一圈,读出尺子所对准的刻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将图形放在方格纸中,数一数周长有多少格就是多少厘米。用尺子分别量出图形每条边的长度,再相加算出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②比较优化。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先量再计算的方法,测量起来比较快,结果比较准确,使用起来更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先观察猜测,再动手验证的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测量周长的操作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

  2.探究活动(1)探究长方形周长

  ①测量数据。师课件出示新的长方形: 师: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测量哪几条边?为什么?(只要测量出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

  让学生拿出学具中的长方形,动手测量。

  ②计算周长。怎么求长方形的周长呢?请你自己在随练本上算一算。③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出现的算法可能有:10+10+6+6,10+6+10+6,10×2+6×2,(10+6)×2。④观察分析。

  师:你能根据你的观察,说出这些算式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根据学生回答,用箭头表示出他们之间的联系。

  课件动态演示:复制出长方形四条边,然后合并起来的过程,展示学生的四种不同算法。

  在理解前三个算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第四个算式表示的意思。⑤比较优化。上面这几种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请说说你的理由。⑥得出结论。长方形周长=长×2+宽×2,长方形周长=(长+宽)×2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经历思考与分析,运用箭头图展示分析结果,学生很快就明白那种计算方法最好,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⑦即时练习。

  经过探究,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了,在实际练习时,要根据具体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但无论运用哪一种方法进行计算,都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长方形的长和宽)

  课件出示: 学校有一个花坛,长10米,宽7米,求花坛的周长。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及时练习巩固,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强化学习效果,并为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做准备。

  (2)探究正方形周长

  ①课件演示:将上面的长方形的长逐渐缩短,变成正方形的过程。现在是什么图形了?让学生拿出学具中的正方形。

  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吗?那只要测量它的几条边呢?请你自己测量并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②交流汇报。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方法? 学生出现的算法可能有:

  6+6+6+6,6×2+6×2,(6+6)×2,6×4

  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想法,并让学生说说每种方法表示的意思。

  ③自主优化。师:用第四种方法计算的同学请举手。你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呢?(6×4这种方法好,因为比较简便,做起来快。)仔细观察这四种方法,他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正方形周长=边长×4。师: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它们的边长。)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经历了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有了一定的基础,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样的。通过课件演示把长方形的长逐渐缩短变成正方形的过程,学生已经感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之间的内在联系,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正方形的周长,通过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自主得出计算方法。看似教师“无为”,实则“有为”。教师想方设法设置好探究的环节,充分让学生感受研究性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体验。这样设计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研究能力。

  ④即时练习。课件出示:一块正方形土地,边长是8米,要在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至少长多少米?

  先让学生明白:要求篱笆的长度,其实就是求什么?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随练本上做一做。

  3.再次验证

  还记得刚开始上课时老师出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吗?现在你能运用我们刚学的知识,很快地比较出它们的周长吗?

  课件出示图形及表格: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

  【设计意图】再次验证,与课首相呼应,通过简洁明了的表格,引导学生有序思考,明确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既巩固了新知,又稍有提高,让学生感受了表格的特点,增加了一种习题答案的呈现方式。

  (三)实践应用,综合提升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85页的做一做。让学生互相说说,求花边的长就是求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

  (2)完成教材87页第1题。让学生在测量时,尽量减少误差。

  2.提升练习

  (1)选择。课件出示

  王伯伯有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6米,如果要围上篱笆,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A.(10+6)×2 B.(10+6)×2-10 +6×2 ×2+6 “一面靠墙”“至少”是什么意思?怎样围才能做到篱笆长度最少?

  【设计意图】因为本节课刚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学生的理解还不太透彻。通过选择,出示几个算式,引领学生不断思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另外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要具体思考,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2)完成教材第87页的第3题。

  先让学生自己试一试,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可以做?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利用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还可以求出它的边长。重视知识的活学活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全课总结,学生质疑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总结反思中,不断地成长,不断进步。

  (五)教学反思

  1.重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节课是在学生基本上了解“周长”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求长方形和法,复习周长的含义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长方形的周长,即衔接新就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2.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学数学机会。

  在课中我设计了用两种长度不同形状的长方形要求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一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又去解决新的问题,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了动手操作,学会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精心设计练习,使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安排了四个层次的练习。

  4.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一节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整节课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是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学习气氛浓,学生自觉学习,学生自觉地动、看、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多种活动形式,使师生、生生活动频繁,交流多向,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06-30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02-06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设计02-04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03-09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教学设计06-30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04-12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11-2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12-19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