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木兰诗》阅读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4 16:11:1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阅读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木兰诗》阅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阅读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的鉴赏水平,对于诗歌的写作手法不宜深究;时代背景略知即可;重点是理解人物形象,读背诗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内容,理解叙事的详略,体会诗歌对我国古代女英雄的赞美。

  2、初步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以及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品。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名篇。它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叙事诗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辉。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后代文人作了加工润色,但基本上保留了易诵易记的特色。

  二、根据预习回答问题(出示小黑板)。

  1、A木兰之歌B木兰出征C木兰从军

  由此你认为本诗重在表现人还是表现事?

  (板书:人——女人——少女——少女英雄)

  2、文中那些文字表现了木兰的少女特点?哪些文字表现了她是一位女英雄?哪些是正面写她的?哪些是侧面写她的?(板书:诗歌内容)

  3、你认为诗中哪些语言体现了本诗是北朝乐府民歌?

  4、指两名同学一个读加点字的音,一个写。(见“阅读提示”。)

  三、领读两遍课文,学生自渎一遍,然后明确:

  1、“唧唧”注释说是“虫叫声”,大家说可能是什么虫叫的?(蟋蟀)这种虫叫声表明了什么季节?(蟋蟀古人叫它“促织”,意思是天气开始冷了,它催促人们快点织布做寒衣,在这种情况下“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更加突出了事体的重大。)下文哪一句诗与这里照应?(朔气传金柝)

  2、“问女”四句看似赘文,实则细腻地表现了木兰当时心事重重的样子。“昨夜”如换成“昨日”,意思有什么变化?木兰是在什么情况下从军的?“从此”二字表达了她的'什么心情?

  3、“十二卷”与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都怎样理解?

  4、东南西北各句排比互文,怎样解释?

  5、“旦”、“暮”二字表明了什么?“不闻”、“但闻”句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心情?

  6、第四段六句以极其凝练和谐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木兰从离家出征到凯旋回朝的全过程。为什么这部分不做大肆渲染?(因为这里不是重点)

  7、诗里是怎样描述战后人们对木兰的热情?木兰的表现怎样?

  8、“问所欲”可否换成“问所需”?“愿”为什么不说“欲”?“千里足”是什么修辞?(借代)“儿”为什么不说“女”?

  9、“相扶将”说的谁扶谁?

  10、第七段以兔为喻,赞美了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11、诗中对偶句与排比句有几处,请找出来。

  四、如有时间,教师说白话,学生说原文;然后教师说原文,学生说白话。

  五、结课,作业。

  本诗通过对木兰离家从军—征战沙场—胜利归来的生动叙述,塑造了一个为国立功而又不图名利富贵、叱咤风云而又感情细腻的女英雄形象。反复诵读后,在练习本上抄写全诗,翻译成白话;做课后练习一、二。

  附板书设计

  木兰诗

  人——女人——少女——少女英雄

  1、代父从军(详),征途思亲。

  2、艰苦征战,十年凯旋(略)。

  3、辞官回乡,亲人团聚。

  4、吟唱附文,隐喻赞颂。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阅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木兰诗》语文教学设计12-04

《木兰诗》设计11-30

木兰诗语文11-08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学设计01-21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学设计12-29

木兰诗语文教案设计12-02

学习木兰诗的语文教学设计12-01

初中语文《木兰诗》教学设计12-22

七年级语文下《木兰诗》教学设计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