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时间:2021-09-02 17:58:1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学生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通过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会全面的熟悉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树立利用化学为人类进步服务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CO2、CO的化学性质

  难点:CO2的溶解性和CO2与水反应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归纳法。

  学习方法:

  自学法,观察法,归纳法,练习法

  教具预备:酒精灯、集气瓶、小花、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水等。

  教学过程:

  提问:写出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分析推测它们化学性质是否相同?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强调:分子结构不同使它们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讲故事“屠狗妖的传说”引入新课: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深山峡谷中,有一个闻名的屠狗洞,洞里有个屠狗妖,当人牵着狗进入洞时,人安然无恙,狗却昏倒,甚至死亡。科学家波尔曼决定探索此洞的秘密。他一手牵着狗,一手拿着火把走进洞里,没走多远,狗昏倒在地,他马上蹲下查看究竟,这是他感到呼吸困难,并看到手中火把的火焰飘忽不定,波尔曼抱着狗,跑出洞外,放声大笑:“这屠狗妖原来是…”大家猜想:屠狗妖是什么?引出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

  一、二氧化碳CO2

  列举生活事实:冷饮店用雪状固体放入水中得到冰凉的汽水,雪状固体是什么?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引入学习内容,并提问:物质的性质包括那些方面?

  [演示实验1]制取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学生上讲台演示)

  [演示实验2]向燃有高低不同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气体。(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现象作好记录)

  [演示实验3]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二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讨论生活中的事实:如汽水、啤酒等中溶有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3个实验,讨论并完成下列表格

  1、物理性质:学生归纳,教师简单书写,强调干冰的用途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讲解安全知识: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深井等地方要怎么办?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最后得出结论:做灯火实验

  (2)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提问:CO2能溶于水吗?CO2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演示实验4]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

  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

  第二朵小花喷上水

  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在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学生观察四朵小花的变化,作好记录并对实验现象分析

  再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试写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

  教师取出小花在酒精灯上小心加热,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写化学方程式

  H2CO3=CO2↑+H2O

  (3)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学生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描述实验现象。教师讲解该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说明这是检验二氧化碳的特征性反应。

  CO2+Ca(OH)2=CaCO3↓+H2O

  二、小结

  学生交流收获,完成练习1-6(打印的反馈题)

  三、布置作业

  1、课后4、5题

  2、网上查找出有关二氧化碳用途和对生活、环境影响的资料

  四、板书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干冰

  2、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H2O=H2CO3

  H2CO3=CO2↑+H2O

  (3)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以小故事和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出要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学中实验贯穿始终,学生爱好很浓,个个主动参与学习中,个个跃跃欲试,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生活中自己知道但无法解释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现象,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率很高。存在主要问题是:由于条件所限,学生没有进行分组探究,多媒体没有应用其中。假如能把小故事和生活中的事例用课件展示出来,效果会更好。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2

  一、教学设计思路

  CO2是继O2之后的又一重要气体。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但对CO2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的认识。由于在O2的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关于CO2的基础知识,学生大都能通过预习来掌握。然而多年来的接受式学习,使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较为缺乏,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缺乏深思的习惯。例如:当看到CO2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他们就会得出CO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错误结论。

  本堂课准备从生活实际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CO2的性质提出一些大胆的猜测;在此基础上先由教师提出三个探究任务:⑴向石灰水中吹气;⑵向装有两只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⑶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并发现新问题: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从而引发学生的再次探究。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会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学生接受式学习的心态;教学的核心是发现并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大致流程:

  交流生活中有关二氧化碳的事例,

  猜测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测。

  交流实验现象,总结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发现并提出新问题: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讨论、设计、优化并实施探究方案。

  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自主学习,小结性质、归纳用途。

  实验延伸。

  二、教案

  课题

  二氧化碳

  授课人

  高建萍

  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一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CO2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CO2的化学性质,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体会合理的假设对探究的重要性,尝试根据实验现象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2、经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CO2性质的学习,加深原有的关于CO2的认识,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已经熟悉的物质。

  2、通过实验探究CO2的化学性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勇于实践对于人们认识物质的意义。

  重点

  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

  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教学方法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的实验探究。

  仪器药品

  集气瓶、烧杯、试管、玻璃片、铁架台、橡皮塞、导气管、吸管、胶头滴管、酒精灯、试管夹、铁皮、锥形瓶。

  石蕊、石蕊试液、石蕊试纸、稀硫酸、蜡烛、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请学生收集有关二氧化碳的信息。

  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组织学生列举日常生活或学习中与CO2有关的事例,推测CO2的性质。

  教师归纳板书:

  生活的事例性质猜测

  (课件配合出示学生提出的事例和相应的猜测)

  交流发言、讨论。

  猜测: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可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可能会变成无色液体或固体。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在头脑中勾勒出对CO2的初步认识,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学习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事实做出合理的猜测。

  组织学生第一次探究。

  提出探究任务:

  ⑴向石灰水中吹气;⑵向有两只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⑶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

  多媒体播放自制的课件:紫色石蕊试液自述。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观看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集体交流、讨论实验现象;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产生认知冲突: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色?

  CO2与紫色石蕊试液的作用是本节课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学生缺乏对酸碱指示剂的感性认识,通过计算机设计拟人动画介绍紫色石蕊试液和石蕊试纸的组成、使用方法和特性,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奠定基础。

  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验证假设,并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组织学生第二次探究。

  明确探究任务:探究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试液变红的原因。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猜测原因、设计实验方案。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假设。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各小组的验证实验。

  猜测:石蕊变红的可能原因有空气、水、二氧化碳与水作用后的产物;二氧化碳本身等。

  设计实验方案:(一)向装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吹气,将所得试液滴到石蕊试纸上;(二)取两张石蕊试纸,一张滴蒸馏水、一张保持干燥,同时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分组实验。

  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第二次探究的问题情景是建立在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后,试液变红色究竟能说明什么问题的疑问之上的。由此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做出新的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真实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展现和提高。

  引导学生自学。

  根据有关CO2的性质,总结归纳用途。

  自读教材P—115,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讨论、交流,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

  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看问题,感受和体会化学的价值。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明白性质决定用途的道理。

  设置实验情景:点燃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然后将一底部被剪开的饮料瓶罩在两支蜡烛上。

  猜测哪一只蜡烛先灭;

  观察实验。

  课后对这一现象展开讨论,提出合理的解释。

  再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将学生的探究欲望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11-04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01-19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和反思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12-26

骆驼和羊教学设计12-23

寒暄和攀谈教学设计01-17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课件04-06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12-25

歌曲《老鼠和大象》教学设计12-20

汉语拼音aoouiu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