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2 11:35:46 王娟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 篇1

  课时教学目标

  1、认知:熟悉大鼓、小军鼓、大镲的音色。

  2、能力:学习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听辨简单的节奏,尝试创作。

  3、情感: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一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教学重难点

  处理好休止与强弱的对比。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助教板等

  教学方法

  1、演唱法;

  2、表演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学生在教室列队,三名学生分别担任出旗手,护旗手)

  1.中队长:全体立正,出旗,播放《出旗曲》。中队长点名,汇报人数,音乐教师担任中队辅导员,并宣布活动开始。

  2.中队长:全班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3.主持人:同学们能听出《出旗曲》里有哪些乐器吗?(小号,大鼓,小鼓等)你们见过吗?在哪里见过?你会敲吗?

  4.主持人请老师对同学们的即兴演奏进行评点。

  二、展开活动:

  1.主持人:导入后播放《我是小鼓手》,出示歌曲谱例

  2.有没有听出歌中的鼓点声?谁来模仿一下?

  3.主持人:请音乐老师和我们共同唱这首歌,好吗?

  4.播放歌曲范唱,请几位学生画出旋律线,其他学生模唱。

  从旋律变化和图的变化给于学生提示,帮助他们很快的熟悉歌曲,学会歌词。

  5.老师用“以亲代唱”法让学生学唱歌曲。

  6.教师用表情,动作指挥学生演唱。

  7.主持人:这首歌曲怎样演唱才能更加活泼轻快?怎样才能表现出“小鼓手”的自豪情绪昵?(生:用领唱和齐唱形式,还可以在冬冬处拍手,敲打乐器,边走边唱)

  8.采用领唱和齐唱形式演唱歌曲。

  9.主持人:竞选小鼓手,每组推荐两人,推荐一人但认评委,并邀请老师评点。(选出四位小鼓手)

  10.分组讨论设计不同队形

  11.列队操活动:大鼓向左,小鼓向右,大家原地踏步。

  12.教师点评学生队列操的创作和表演

  13.一边演唱歌曲《我是小鼓手》,敲小鼓伴奏,律动表演。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神气、自豪和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小鼓手》,启发学生处理好休止和强弱的对比。

  2、通过音乐游戏“队列操”培养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协调性和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我是小鼓手》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歌曲,表现了小鼓手神气、自豪、喜悦之情。演唱时要注意唱准第三句的同音反复。最后的补充句模拟大鼓的声音,要启发学生处理好休止和强弱的.对比。

  音乐游戏“队列操”是一个有关节奏、音色听辨的游戏活动,旨在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让学生熟悉大鼓、小军鼓、大镲的音色,掌握二分、四分、八分节奏及其组合。

  教学重点

  学习用神气、自豪和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休止和强弱的演唱要准确。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感受音乐,出示实物小军鼓,引出歌曲《我是小鼓手》。

  二、唱唱敲敲——享受音乐

  1、学唱新歌《我是小鼓手》

  2、完整地聆听歌曲

  3、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4、用分句模唱法学唱歌曲。

  a、要求学生随着钢琴哼唱旋律。

  b、分句填唱歌词。

  c、对学生个别唱不准的地方,进行重点教唱。

  5、用多种方法练唱歌曲,帮助学生掌握音准。

  6、回忆小军鼓、大鼓的演奏方法,然后按大鼓、小鼓的节奏在第一、第二和补充乐句处为歌曲伴奏,可以徒手敲击,也可发放少量的打击乐曲伴奏。

  三、听听走走——表现音乐

  1、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插图讲解活动的规则。

  2、分组讲解三种节奏和行进的要求。

  3、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演奏三种打击乐器的相应节奏。

  4、要求学生听到什么乐器演奏就按照相应的方向走,行走时要有节奏感。

  5、引导学生想一想“还能怎样敲?怎样走?”,留给师生创新的空间。

  四、拓展练习-号鼓队的组成

  1、介绍号鼓队中使用的各种乐器及其演奏方法。

  2、介绍号鼓队演奏的场合及其作用。

  五、课堂小结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我是小鼓手》,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2、熟悉大鼓、小军鼓,大镲,并能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参与队列操,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享受表演的快乐和喜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猜謎导入歌曲:

  师:小朋友,快乐的音乐四十分又和大家见面了!首先呀,老师要请大家来猜个謎语,注意听(屏显谜语,师读谜面)

  大家开动小脑筋哦!(生回答“鼓”)

  师:小朋友真聪明!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请来了两位鼓朋友,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呢?

  3、师出示大鼓小鼓,并认识这两种乐器。

  师:一位朋友叫大鼓,听!他在跟我们问好呢!

  (师按x-xx的节奏敲大鼓,并作大鼓向小朋友问好:x-xx)

  嗨!你好!

  另一位朋友叫小鼓,他也叫小军鼓。听!他也在跟大家问好呢!

  (师按xxxxx的节奏敲小鼓,

  并作小鼓向小朋友问好:xxxxx)

  你好小朋友!

  师:大鼓和小鼓真有礼貌,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和他们问声好呀?(是),一起来跟大鼓问个好吧!(师敲大鼓x-xx节奏,生齐声问好:嗨!你好!)

  谁想到上面来跟大鼓问好呀?

  (1)请几位学生上来敲一敲大鼓,感受大鼓低沉、浑厚的音色。

  师:我们一起再跟小鼓问个好吧!(师敲小鼓xxxxx的节奏,生齐声问好:你好!小军鼓!)谁来跟小鼓问个好呀?

  (2)请几位学生上来敲一敲小鼓,感受小鼓的音色。

  4、比较两种鼓不同的音色。

  师:小朋友,你认识大鼓和小鼓了吗?那你能说说他们俩的音色有什么不同吗?

  (生回答)师总结:对了,大鼓的音色比较低沉、浑厚。而小鼓的音色穿透力比较强,明亮一点。

  二、学唱歌曲《我是小鼓手》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大鼓和小鼓交个朋友呀?(想),好,他们说呀,只要我们小朋友学会了一首歌曲,它们就会和我们做好朋友了!那他们要我们学唱什么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屏显《我是小鼓手》课题)

  师:这首歌曲可好听了,小朋友想不想听一下呀?(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媒体播放歌曲的fash

  师:小朋友,这首歌曲好听吗?(好听)这么好听的歌曲,你想不想看一下它的歌词呀?(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屏幕显示歌曲的曲谱

  师:请小朋友看着歌词轻声地朗读一遍!

  3、学生自由朗读歌词

  师:这歌词美吗?(美)这么优美的歌词呀,老师现在就想唱一唱,因为老师也想跟大鼓、小鼓交朋友。小朋友如果觉得老师唱得好呀,就给老师鼓鼓掌好吗?(好)

  4、师范唱歌曲(师边敲小鼓边唱,并走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拉近距离,体现师生平等)

  师:刚才老师唱的时候呀,发现好多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想跟老师一起唱了,那下面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老师的琴声来学唱一下吧!

  5、用以琴带唱法学习歌曲一遍

  (唱完)师:小朋友,唱了这首歌曲,你觉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那这首歌曲中哪几句歌词是表现出了高兴的心情呢?

  6、学生分别找出歌曲中体现高兴心情的歌词,并解决这几句歌词的情绪,用高兴的心情唱一唱。

  (1)生找出高兴的歌词:“太阳听了微微笑”、“花儿听了脸儿红”、“小鸟听了跳起舞”、“我们听了都高兴”。(生说到哪句,师就点出相应的太阳、花儿、小鸟、我们的gif动画。)

  (2)分句理解歌词的情绪,让学生通过表演进一步感受每一句歌词高兴的情绪。

  生别读歌词边作简单的表演来感受高兴的情绪。

  师:这几句我们都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唱呢?(高兴、快乐)那让我们一起再来试一遍好吗?让大鼓和小鼓听听我们小朋友唱得棒不棒!

  7、师弹琴,学生演唱歌曲

  师:大鼓听了我们小朋友的演唱啊,觉得很有进步,因为你们唱出了欢快的情绪!但是大鼓说,如果我们再注意一下另外两个地方的话,就会唱得更棒!那是哪两个地方呢?一个呀,是这个“哎”字,小朋友唱得不够准!

  (1)用手势来解决“哎”字的音高难点。

  师边说边点击“哎”字变颜色,让学生有视觉感受,强调“哎”字的音高。

  (2)解决歌曲后半段“咚咚”处的'声音问题,防止学生大声喊唱。

  师:另一个呀就是“咚咚”这个地方,刚才小朋友是这么唱的:(师模仿学生大声喊叫着唱“咚咚”)被大鼓听到了,他有点生气,说:“我们‘咚咚’声这么好听,小朋友怎么把它唱得这么不优美呀?告诉你们,我的‘咚咚’声可是很有弹性、很好听的。”(师范唱咚咚处)要唱得有弹性一点,明白了吗?如果我们能把刚才大鼓指出来的这两个地方都唱好的话呀,大鼓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8、师弹琴,学生演唱歌曲

  (在唱到“哎”时,都给予手势帮助学生找准音高。)

  师:这次小朋友唱得太棒了!大鼓和小鼓答应和我们做朋友了!祝贺你们!那我们想一想,这首歌曲怎样演唱才能更加轻快活泼呢?怎样才能表现出“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呢?(生答:可以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还可以在咚咚处拍手,还可以边走边唱)(当学生说到“可以边走边唱”时教师便指出歌曲是进行曲风格的。)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形式都可以表现“小鼓手”自豪的情绪,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吧!

  9、请一位学生领唱,全体起立随歌曲音乐踏步,在“咚咚”处拍手,并可边踏步边加入适当的律动。

  (设计意图:老师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歌曲学习采用适于低年级学生的听唱、带唱法,让学生在模仿和体验中)。

  三、拓展活动:《竞选小鼓手》

  (一)认识鼓号队的乐器组成并感受每种乐器的音色。

  师:看了小朋友刚才的表现呀,老师觉得小朋友都象一个个神气的小鼓手!老师知道小朋友肯定都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小鼓手对吗?(对)正好啊,现在就有一个好机会,我们学校的鼓号队正准备从我们小朋友中来挑选小鼓手!那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鼓手,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下鼓号队有哪些乐器组成的!谁能说说呀?

  1、生回答鼓号队乐器的组成(生说到哪种乐器屏幕就出现这种乐器的图片及其音色)

  2、分别介绍大鼓、小鼓和镲,并让学生敲一敲。

  (1)师:今天,我们主要来认识一下其中的几个朋友,听!这是谁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师播放大鼓音色,让学生听辨,听出后屏幕再出示大鼓图片,并在图片下方出现“大鼓在鼓号队中有何种功能”的文字,这时以自我介绍的方式来认识大鼓,如:嗨!大家好,我叫大鼓……<‘自我介绍’事先录好音>)

  (介绍完)师:你会敲击大鼓吗?谁能来试试?

  A、请几位学生上来敲大鼓

  师:你能想出一种和别人不同的敲法吗?

  B、请几位学生上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敲击

  (2)用介绍大鼓同样的方法来介绍小鼓和大镲

  A、介绍小鼓并请学生敲击。

  B、介绍大镲并请学生敲击。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我是小鼓手》,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2、简单了解鼓号队的乐器,在活动中享受表演的快乐和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用明亮,欢快,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

  2、6—6—的四拍延长。

  3、歌曲后半部分的“咚咚”处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22331766—6—

  LU哎

  3节奏练习

  6262|6220|3636|3660

  xxoxxoxxxxxo

  330|660|3333|60

  二、导入

  今天我是以一名小鼓手的身份来和小朋友一起上课,想听我敲小鼓吗?(学生回答)

  老师敲一段

  作为一名小鼓手,我觉得非常开心,我还特意选了一首歌,来表达我现在的心情,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三、歌曲教学

  1歌曲欣赏

  2让学生自由朗读歌词

  3齐声朗读歌词

  4范唱:

  教:老师觉得这歌词写的太美了,现在就想来唱一唱,如果你们觉得老师唱得好的话,就给老师鼓鼓掌好吗?

  (激发学生听歌曲的兴趣)

  5你们想唱吗?

  歌曲分为三部分,先看第一部分:1师范唱2学生跟琴唱3唱歌词

  第二部分:1先找找有没有相同的旋律

  旋律唱一唱唱歌词

  第三部分:1先听一听音乐,自己唱一唱歌词

  (提醒学生要唱的轻声而富有弹性)

  2理解歌曲

  教:你觉得演唱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

  这首歌曲中哪几句歌词是表现出了高兴的心情?

  (学生分别找出歌曲中体现高兴心情的歌词,并解决这几句歌词的情绪,用高兴的心情唱一唱)

  1找出高兴的'歌词:“太阳听了微微笑,

  2用简单的动作来做韵律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歌曲

  注意的地方:

  1用手势来解决“哎“字的音高难度

  2解决歌曲后半段“咚咚“处的声音问题,防止学生大声喊唱,告诉学生”咚咚“处的处理要唱得有单性一点。

  7在学生掌握歌曲的同时,引导学生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来演唱歌曲

  在“咚咚“处拍手

  8完整唱一遍歌曲

  四、知识延伸

  1认识鼓号队乐器

  教:小朋友,今天我们和鼓号队的小鼓成了好朋友,其实在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上一直能看到鼓号队的表演,那么除了小鼓外,还有那些乐器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我把它们都请来了,想不想听听它们的声音(出示其它几种乐器,让学生感受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

  2欣赏一段鼓号队的精彩表演

  教:每个乐器都有着不同的音色,如果将这些声音有节奏的放在一起,我们就会听到非常美妙的音乐,下面请欣赏一段鼓号队的精彩表演。

  3小结

  教:你们觉得鼓号队的队员神气吗?你们想不想也成为一名鼓号队员。(学生回答)

  好,让我们时刻准备着,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鼓号队员,加油!

  五结束活动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

  3、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体验两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

  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

  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二)主体部分:欣赏歌曲

  1、用动作感受歌曲第一段

  (1)指导语:你们觉得刚刚的音乐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这首好听的音乐还可以用来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师随乐舞蹈。

  (3)引导幼儿随第一段舞蹈,用动作感受歌曲。

  2、欣赏第二段,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

  (1)感受鼓声强弱。

  指导语:来了好多小鼓手,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他们是怎么敲鼓的?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鼓声强弱。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嘴巴发出的声音表示鼓声强弱。

  (2)欣赏歌曲

  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声特点。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由弱到强。

  鼓励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鼓声的最强音,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模仿,并进一步创编。

  3、随乐完整表演。

  结束部分

  指导语:有客人邀请咱们去伴奏呢!(全体随音乐出场)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正确表现音乐的情感,并创编新的歌词。

  3.初步掌握轮唱中遇到的新的合作方式。

  活动准备:

  教具:大鼓、鼓锤、节奏、图片,敲鼓与唱歌的标记。

  学具:小鼓、鼓锤、画夹和水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幼儿自由敲小鼓,引起活动兴趣。

  (评析:让幼儿自己在探索中获得感性经验,又适合幼儿好动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副歌节奏。

  1.幼儿模仿老师敲鼓:

  xxxx︱xxxx︱xxxx︱xxxx︱

  2.出示小猫、小鹿卡片,引导幼儿注意敲出上述节奏从弱到强的变化。

  3.老师按xx0︱xx0︱xxxx︱x0‖的节奏敲鼓。

  提问:鼓声有什么变化?

  你们会唱出这样的节奏吗?

  4.出示袋鼠卡片,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出示大象的.卡片,帮助幼儿理解“riten.”(突慢)的意思。

  5.幼儿完整演奏副歌节奏。

  (评析:借助动物们走路脚步的轻重,帮助幼儿理解节奏的强弱,效果很好。)

  三、学唱歌曲。

  1.老师随琴声有感情地范唱。

  提问:歌里唱了些什么?谁听到了我的鼓声?

  幼儿回答后,老师出示相应图片。

  2.老师清唱一遍,帮助幼儿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3.幼儿看图片轻声学唱。

  4.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老师注意提醒小朋友:前奏敲鼓,最后部分唱出鼓声。

  5.师生对口形练唱。

  6.幼儿一边唱一边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7.分组轮唱的方式练唱歌曲。

  四、创编歌曲。

  1.幼儿讨论:“除了太阳、花儿、小鸟和小朋友,还有谁会听到鼓声?它们听了鼓声会怎么做?”

  2.小朋友将自己想到的画在纸上。

  3.小朋友四人一组自由组合,把自己画的内容编到歌里去,用轮唱的方式演唱。

  4.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编的歌唱给大家听。

  5.小朋友分组到客人老师面前表演。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学唱《我是小鼓手》,继续感受进行曲的特色,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1、通过参与队列操,形成良好的合作、竞争意识,在活动中享受表演的快乐和创作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

  1、《我是小鼓手》是一首充满童趣的d小调歌曲,表现了小鼓手神气、自豪、喜悦之情。

  2、音乐游戏“队列操”是一个有关节奏、音色听辨的'游戏活动,旨在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让学生熟悉大鼓、小军鼓、大镲的音色。

  教学重点:

  通过各类音乐活动,感悟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节奏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学准备:

  大鼓、小军鼓、大镲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歌

  1、导入:上堂课我们当了一回小鼓手,那大家想不想听一首表现小鼓手的歌曲呢?谁听出了歌曲中的鼓点声?模仿一下。

  2、听老师范唱

  3、播放录音范唱,请几位学生上台画出旋律线。

  4、教师“以琴带唱”法让学生学唱歌曲。

  5、教师用表情、动作指挥学生演唱。

  6、师:这首歌怎么演唱才能更加活泼轻快?怎样才能表现出“小鼓手”的自豪情绪。

  (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唱,还可以在“咚咚”处拍手、敲打乐器,边走边唱。

  7、采用领唱、齐唱形式演唱一遍歌曲。8、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出示谱例:

  大鼓:x—|xx‖

  大镲:x—|x—‖

  小军鼓:xx|XxX‖

  学生视谱练习,没有乐器的同学徒手敲击。选择合适的乐句用鼓声伴奏。(第一、二乐句和补充乐句)

  9、一半学生演唱,一半学生演奏。

  10、边走边唱。

  二、音乐游戏:队列操

  1、列队:学生排成一个小方阵,选三个同学分别演奏三件乐器。

  2、乐器分别敲打出固定的节奏。(节奏谱如上)

  3、游戏规则:每条节奏对应一种方向或动作——

  大镲表示原地踏步,小军鼓表示向右转走,大鼓表示向左转走。

  方阵中的学生听到什么乐器演奏就按照相应的方向走,行走时要有节奏感,可模仿相应乐器演奏的动作。

  三、课堂小结,下课。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 篇8

  活动目标:

  1、能观察图谱,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曲调。

  2、会根据歌曲节奏,利用身体和生活乐器,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

  3、积极参与并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能大胆自信地表演。

  活动准备:

  大鼓一个;歌词图谱;筷子、牛奶罐、盒子等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受歌曲旋律与节奏

  (一)律动,感受歌曲旋律。

  1、幼儿当神气的小鼓手,合着歌曲旋律入场。

  2、提问:刚才,我们合着《小鼓手》的音乐走进来,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呢?

  (二)利用图谱,练习歌曲节奏。

  1、出示图谱,讲解节奏。

  2、练习:集体学大鼓唱歌,用“咚”声来表示。

  3、利用身体部位练习节奏。

  二、学唱歌曲

  (一)完整地欣赏歌曲。

  1、教师第一次范唱(清唱),鼓声用敲鼓的方式表达。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2、第二次完整地范唱。提问:大鼓是怎么样唱歌的?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

  (二)根据图谱,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1、教师指图谱,幼儿跟教师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2、重点练习:渐强(利用图谱法——鼓的从小到大来表现音的从弱到强)和休止符节奏(利用图谱法——没有画鼓棒的鼓表示)。

  (三)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轻声跟唱一遍。

  2、幼儿用好听的`声音跟唱一遍,放开唱。

  3、幼儿独立演唱歌曲一遍。

  4、提升要求,幼儿背唱三遍:

  (1)拿掉两张图片,幼儿演唱歌曲。

  (2)拿掉所有图片,幼儿演唱歌曲。

  (3)拿掉节奏图谱,幼儿演唱歌曲。

  5、幼儿边唱边表演歌曲一遍。

  6、分男女幼儿合作演唱歌曲:女孩当小鼓手,男孩当鼓,第二遍交换。

  三、利用身体和生活乐器,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

  1、请一名幼儿当小鼓手,边唱边敲大鼓;其余幼儿把肚子、膝盖、肩膀等当作大鼓边唱边敲打。

  2、提问:我们可以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当作大鼓呢?(可把牛奶罐、盆子、盒子等当作大鼓)

  3、幼儿表演:

  第一次表演,请幼儿边唱边敲;

  第二次表演进行提升,敲鼓的地方不能发出声音,直接用“鼓声”表示。

  四、结束:幼儿再次当小鼓手,在边敲边唱中出活动室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根据副歌节奏,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重点学习副歌部分,唱出强弱变化。

  3、在活动中努力使自己的歌声与他人歌声及与琴声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

  1、《小鼓手》音乐磁带、录音机。

  2、大鼓一面。

  3、已看过幼儿用书:《小鼓手》。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

  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

  师:刚才xxx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用嘴巴学学看!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副歌部分。

  教师演唱副歌部分,幼儿倾听副歌中鼓声的节奏。

  师:现在我来唱一段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中鼓的.节奏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幼儿在周围寻找可以当鼓的替代物,练习敲副歌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随琴声敲出副歌节奏。

  师:还可以做哪些敲敲的动作?我们这次跟着琴声完整地进行表演。

  幼儿边敲边唱出副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表现出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

  师:请你们边唱边想,小鼓越敲越高兴时声音会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小鼓手》。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看过的《小鼓手》图片,同时欣赏歌曲,熟悉并记忆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按歌词顺序讲述图片内容。

  师:谁在敲鼓?鼓声被谁先听到?谁后听到?我们来帮助他们排排队。(小鼓手、太阳、花、小鸟、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图中的情境,一边随琴声轻声学唱歌曲。

  4、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

  幼儿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分集体、小组、个别练习演唱几遍)。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 篇10

  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用不同方法尝试记忆歌词的快乐。

  2、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唱出鼓点节奏的强弱变化以及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准备:

  图片四幅(太阳、花、小鸟、小朋友)、鼓。

  过程:

  1、玩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敲鼓节奏。

  (1)个别幼儿探索敲鼓的节奏。

  (2)集体模仿不同的鼓声。

  2、学习副歌部分:

  (1)倾听副歌的鼓声节奏。

  (2)创编不同的`敲击方法,敲击副歌节奏。

  (3)边敲边唱出副歌节奏,尝试唱出由强到弱的变化。

  3、完整地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一遍,提问:谁听到了鼓声?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

  谁先听到,谁后听到?帮助图片排队。

  (2)随琴声学唱歌曲。

  (3)教师隐藏部分图片,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

  4、边唱边自由表演歌曲。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 篇1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能观察图谱,学习副歌部分,表现出鼓声的强弱变化。

  3.会根据歌曲节奏,利用身体和生活乐器,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大鼓一个。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5′左右

  1.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谁?谁想当小鼓手,来敲出好听的声音?

  2.请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敲鼓节奏。

  师:刚才XX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来用嘴巴学学看!

  二、学习副歌部分。8′左右

  1.教师敲鼓,请幼儿欣赏节奏。

  师:大鼓还会这样唱歌,你们听!(教师敲击大鼓)大鼓是怎么唱歌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出示图谱。

  师:大鼓的歌声除了节奏不一样,声音的大小也可以不一样。看着这个图谱,你们能告诉我这一小节鼓的声音是大还是小?这一小节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请幼儿跟随琴声利用周围可以当鼓的替代物表现出大鼓声音的强弱变化。)

  3.教师敲击大鼓

  师:大鼓又要唱歌了,你们听!大鼓是怎么唱歌的?和刚刚的声音又有什么不一样?

  4.教师出示图谱。

  师:原来这次鼓声有了停顿。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请幼儿跟随琴声利用周围可以当鼓的替代物表现出大鼓声音的强弱变化。)

  5.请幼儿跟随将副歌部分完整练唱。

  三、完整地学唱歌曲。15′左右

  1.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师:我们小鼓手敲鼓的声音真好听。你们听,谁听到了我们的鼓声?

  2.引导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提问:我们的鼓声被谁最先听到了?后来又有谁听到了?

  3.学唱歌曲。

  用图片遮挡法帮助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4.提出演唱要求。

  师:小鼓手敲鼓的心情怎么样?

  太阳、花儿、小鸟、小朋友听到好听的鼓声心情怎么样?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5.完整表演歌曲。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表现小鼓手的歌曲,鼓声的变化这部分显然是较难的,因此,我首先通过敲鼓游戏,引导幼儿探索节奏,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鼓声的不同节奏和强弱变化。然后再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引入副歌部分,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活泼、欢快的情绪。最后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再要求幼儿边唱边做动作,并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此活动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 篇1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鼓手》,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渐强与休止。

  2.通过与老师、同伴合作,体验分角色歌唱活动带来的成功感。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鼓,难点前置。

  (一)教师敲鼓:xxx∣xxxx∣x—︱

  1.谁能把刚才小鼓唱的歌曲用小手拍出来?

  2.教师边敲边唱: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二)教师再次敲鼓:xxxx∣xxxx∣xxxx∣xxxx∣

  1.鼓声有什么变化?(渐强)

  2.教师边敲边唱: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三)教师第三次敲鼓:xx0︱xx0︱xxxx∣x0∣

  1.谁能用手拍出来?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拍。

  3.一边拍一边唱。

  二、学唱歌曲

  (一)学习歌词

  1.教师完整范唱(有伴奏):你刚才听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介绍歌曲名字。

  (二)幼儿学唱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

  2.有感情地唱: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唱?开心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3.再次带领幼儿唱,教师放低声音。

  (三)分析每段音乐性质,有感情地唱。

  1.你最喜欢歌曲里面的哪一句?为什么?

  2.再次完整唱歌曲:把每一段不同的.情感表现出来。

  三、分角色演唱歌曲

  1.教师唱黄色小鼓咚咚的部分;幼儿唱粉红色歌词部分。

  2.师幼交换角色唱。

  3.幼儿分两声部唱,教师指挥。

  4.幼儿交换角色唱,教师指挥。

  四、欣赏现场录下来的幼儿演唱时的录像。

  师小结:我们都能够像小演员一样进行表演。

  简单评析:

  1.能够将难点进行前置

  2.在解决鼓声越来越响,渐强这一块,建议加入钢琴

  3.不要将第一句:“我是一个小鼓手,敲起鼓来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分裂开来,这里不需要有鼓点,鼓点只要用在最后两句就可以了。

  4.要表现歌曲“优美”的情感,演唱歌曲要有轻重,优美处可以轻一点,“诶”这个字可以唱得渐强。

  5.教师搭建的图谱支架撤离不够及时,不要从头用到尾,当幼儿演唱两遍后就可撤离。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 篇13

  活动目标:

  1、在听听、做做、玩玩中,感受鼓声的不同节奏和强弱变化。

  2、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1、鼓、图片四幅(太阳、花、鸟、小朋友)。

  2、歌曲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

  1、教师敲鼓,引导幼儿探索节奏。

  师:小朋友,今天,赵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这种东西会发出奇妙的声音,你们猜猜是什么?

  幼儿:小鼓

  师:小鼓说:“很高兴认识大二班的小朋友,我给你们带来了好听的歌曲。小朋友,你们想听吗?”赵老师要来做小鼓手,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小鼓是怎样唱歌的?

  师敲节奏:xx/xxx/

  师:小鼓是怎样唱歌的?

  幼儿:咚咚的唱歌。

  师:我们可以用小嘴,和小鼓一起唱歌。节奏:xxx/xxx/(师边敲边演示一遍)

  师:你们还想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和小鼓一起唱歌?(教师选择两至三位幼儿的意见进行以下节奏的练习)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此部分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灵活增减)

  2、个别幼儿敲鼓,集体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

  师:谁也想来做个小鼓手,有节奏地敲出好听的歌曲?(教师请两名幼儿表演)

  师:刚才xx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用嘴巴来学学看!

  (此环节主要运用了探索法和游戏法,通过敲鼓游戏,引导幼儿探索节奏,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鼓声的不同节奏和强弱变化,为下一环节作铺垫。)

  二、学习副歌部分。

  1、倾听并练习副歌的鼓声节奏

  师:赵老师还想来做小鼓手,仔细听,这次小鼓唱歌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xxxx/xxxx/xxxx/xxxx/(由弱到强)

  师:请小朋友用小嘴巴学一学小鼓唱歌,先是轻轻地唱,然后响亮地唱。

  师:再用小手来试试。小鼓轻,你们也轻;小鼓响,你们也响。

  师:小鼓还想唱歌,听听这次小鼓又是怎样唱歌的?xx○/xx○/xxxx/x○/(引导幼儿敲出休止符)。

  师:小鼓又要来唱了,这次要唱得更长一点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师:小鼓这次越唱越响,越唱越高兴了。跟着小鼓一起试着唱一唱。(重点练习最后部分,反复练习至少三遍)

  2、边敲,边说副歌歌词,并尝试由弱到强的变化。

  师:边唱边想,小鼓越敲越高兴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幼儿:越来越响

  (此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难点,让幼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小鼓唱歌这种方式掌握副歌歌词,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完整地学唱歌曲

  1、熟悉旋律。

  师:今天,小鼓唱歌又好听又开心,小鼓唱得有快有慢、有强有弱,真有趣。钢琴听了也要来唱歌了。请小朋友听一听,钢琴和小鼓哪些地方唱的是一样的?听伴奏。

  师:听出来了吗?再听一遍。

  2、出示四幅图片,先欣赏歌曲,熟悉并记忆歌词。

  师:小鼓、钢琴唱的歌真好听,许多朋友都来听他们唱了。请小朋友一起听听,还有谁也来听小鼓唱歌了。师范唱。

  师:谁先来听小鼓唱歌?然后呢?再仔细听一听。师范唱。

  师:我们来帮他们排排队。

  3、遮挡部分图片,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随琴声学唱歌曲。

  师:这些小卡片要跟小朋友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看看谁藏起来了?(小花)听着钢琴来唱,把小花唱出来。你们唱好听了,小花又会出来的。

  幼儿学唱歌曲。

  师:再闭上眼睛,看看这次是谁藏起来了。遮掉小鸟。

  师:这次有两个朋友藏起来了。太阳和小朋友。

  4、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新的歌曲,歌名就叫《小鼓手》。小朋友喜欢这首歌吗?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一起来做做动作。(教师请两至三名幼儿发言)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边唱边把好看的动作做出来。

  (此环节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引入副歌部分,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活泼、欢快的情绪。并在幼儿熟悉歌词的情况下,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 篇14

  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小鼓手》,感受歌曲欢快的特点,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

  2.感受音乐的强弱变化,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准备:

  钢琴、自制图片(小鼓手、太阳、花、鸟、小朋友)

  重点:

  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特点。

  难点:

  愿意与同伴一起演绎小鼓手神气自豪的样子。

  过程:

  一、直接引题:

  师:上星期我们参观了蔚斗小学,小朋友们很喜欢他们的社团,其中有一个社团里面有的在敲架子鼓、吹萨克斯、拉小提琴,还记得吗?

  二、欣赏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

  (1)幼儿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2)出示图片,按歌曲顺序排列。

  2.再次示范唱,鼓励幼儿回忆,填补空缺,将图片排列完整。

  三、歌曲学唱。

  1.清唱跟唱。教师放慢速度,结合图片跟唱歌曲。

  2.教师配合琴声一起学唱歌曲。

  3.演唱歌曲。请部分幼儿表现出小鼓手神气自豪的样子进行演唱,其他幼儿伴唱。

  四、鼓点表现。

  根据歌曲用时弱、时强、特强的表现方式来演绎歌曲。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11-22

《我是小鼓手》教学设计01-27

我是小鼓手的教学反思07-03

《我是小鼓手》教学反思范文07-06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设计《小鼓手》06-12

我是小鼓手说课稿11-04

《我是小鼓手》的教案11-21

小鼓手教学反思06-13

小鼓手教学反思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