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教学设计

时间:2020-11-04 11:23:5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氯气》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氯气》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氯气》教学设计范文

  《氯气》教学设计1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氯气选自高 中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这一课题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氯气的性质和用途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及氯离子的检验氯是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氯及氯的化和物在日常生活、工农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氯气性质、用途和制法的研究,不仅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研究卤素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研究同族元素 性质变化规律的需要由于高中阶段对氯气的性质、用途等介绍、应用较多,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形成正确观点、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等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3、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能力目标

  通过引 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二、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多、实验多采用多媒体演示, 采用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讨论法、启发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基础差别大, 不过多拓宽氯气化学性质的知识从实验多这一特点出发,培养强化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面的能力。

  1、教学手段(多 媒体)

  化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既充满好奇,又能由表及里,从现象出发,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所以,在本课题教学中,完全可以充 分利用这个课题中丰富的实验素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作为这个课题的重点和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演示实验很多,装置也比较复杂,教 师使用常规教学手段,亲自演示所有实验,很费时间也难以保证所有同学都看得清楚,所以,引进多媒体手段,把本节课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动画、图片和视频等,精简 实验时间,让现象更加清楚明显,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三、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由现象得出结论,开拓思路,勇 于创新,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引入):从今天开始, 我们来学习一族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卤素包括F、Cl、Br、I、At五种元素今天我们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氯元素它的单质氯气。

  (展示):氯气、空气、氯水、水四瓶溶液,让学生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

  通过实物氯气归纳出氯气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 、导电、导热性等物理性质演示氯气和水的反应,让学生总结,最后我归纳其反应现象小结并板书

  (强调):氯气是有毒的请同学思考闻氯气的正 确方法并上台演示(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问):什么是伊普雷战役?为什么防毒面具的外形酷似猪嘴防毒面具为 啥像“猪嘴”?

  (使用多媒体讲述):伊普雷战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比利时的伊普雷战役中使用了用氯气制造的毒气 弹(180吨液态氯气)一阵黄绿色的云雾飘过后,英法联军人人感到胸闷气短,40分钟后约有1、5万人中毒,5000多人死亡造成英法联军5000多名士兵中毒死亡,战场周围的大量野 生动物也因为中毒相继死去但是,群兽中唯独野猪安然无恙于是,专家迅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发现当野猪嗅到强烈刺激的气味后,就习惯地用嘴巴用力拱地,被拱后颗粒疏 松的泥土,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野猪巧妙地利用大自然赐予的防毒工具,在这场化学战中幸免于难于是,科学家们不久后就仿照猪嘴的外形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防毒 面具,并一直沿用至今。

  (过渡):氯气是有毒的,那么如何防毒呢?只有了解了氯气的性质,才能找到防毒的方法与途径,化害为利,造福人类下 面我们就来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引言):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呢?物质的宏观性质是由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的,大家回忆一下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1、根据氯的原子结构,推断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它具有强还原性还是强氧化性?为什么?

  2、写出金属钠和氯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

  (引言)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活泼金属反 应,氯气能否跟不活泼金属反应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多媒体演示实验】氯气与铜的反应(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并写出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讲解)CuCl2溶于水,同学们可观察到不同的颜色,这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有关当CuCl2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较大时,溶液呈绿色,当CuCl2溶液中溶质的浓 度较小时,溶液呈蓝色。

  (多媒体显示练习)实验事实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氯气可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请同学写出氯气跟下列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投影展示。

  1、跟铝反应:________________

  2、跟镁反应:________________

  (引言)氯气能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那么氯气能否跟非金属反应呢?下面让 我们来看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

  【多媒体演示实验】氯气与氢气的反应(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1、比较Cu在Cl2中燃烧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共同点。

  2、燃烧是否一定要有O2参加?比较Fe、S、C在O2中燃烧与Cu、H2等在Cl2中燃烧的现象,找出共同特点,并由 此推论什么叫燃烧?

  3、工业上用H2、Cl2合成HCl时,应选择什么条件?理由是什么?(选择安全的点燃条件和连续地合成HCl)。

  (多媒体显示练习)

  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Cl2还可跟P、S、C等非金属直接化合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投影展示。

  1、P在Cl2(不足量)里燃烧生成PCl3

  2、P在Cl2(过量 )里燃烧生成PCl5

  3、C跟Cl2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CCl4

  (讨论)金属、非金属跟Cl2化合时,氯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表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

  (小结)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Cl2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 强氧化性,能跟多种金属、非金属直接化合Cl2可用于合成 盐酸,自来水常用它来消毒、杀菌。

  Cl2还有哪些重要化学性质和用途?在实验室又如何制取?氯离子如何检验?将在下一节课中学习。

  (课外活动)

  思考新制氯水和久置中含有哪些微粒?

  五、板书设计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能溶2体积氯气),易液化。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Na + Cl2 === 2NaCl

  Cu + Cl2 === CuCl2

  2、与非金属反 应

  H2 + Cl2 === 2HCl

  点燃

  H2 + Cl2 === CuCl2

  《氯气》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氯元素是一种典型的化学性质活泼的主族元素,也是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化工生产中很重要的元素,了解氯元素的性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探讨卤族元素的性质,从而与其他系列元素性质比较来归纳元素周期律。

  氯气(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氯气与水的反应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了解不多,只学习了氧元素的性质,而在高一前一段内容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和一种非金属—硅的性质,基本可以运用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分析浅层的元素性质的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以及次氯酸的一些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推理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动手实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材料准备

  1、多媒体设备

  2、制备好的氯气、氯水、干燥和湿润的有色布条、试管、导管、PH试纸、蒸馏水、盐酸等。

  五、教学方式及手段选择

  1、问题式教学

  2、探究式教学

  3、启发式教学

  总之,通过巧妙设疑、启发讲授、知识回顾、归纳总结、实验探究、讨论总结、指导学习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

  六、教学过程

  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的氯气发生泄漏,15万名群众被疏散,事故一度使举国震惊,谈“氯”色变。

  贮存液氯的钢瓶发生了泄漏,旁边的工人首先看到一股浓浓的黄绿色气体逸出,接着闻到一股刺激性味,然后被毒倒了。

  消防官兵得到信息后,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至地势较高处等待救护车,同时将周围的群众往高处疏散。

  然后在周围50米处筑起了“水墙”以降低空气中氯气的浓度。

  并将液氯钢瓶扔进了投放了大量烧碱的水坑内。

  1、提出问题,验证问题,巧设实验,层层推进

  (1)氯气物理性质:可通过展示实物以及让学生观察提供的新闻图片所获得的信息来认识。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氯气化学性质:

  (a)与金属(Cu、Na、Fe等)反应

  紧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主线,先分析氯气的强氧化性,再分析不同金属与氯气反应产物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氯气与金属反应时一般都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b)与典型非金属H2的反应

  观察实验视频,探究H2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

  初中所学的燃烧一定要O2中反应,对比现在H2的燃烧,能讨论给出燃烧一个更加科学的定义吗?

  (c)与H2O的反应

  [提问]

  在事故现场,消防人员筑起了水墙,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氯气能与水反应吗?氯气溶于水后有什么用途呢?

  [实验探究1]

  学生动手实验:把蒸馏水、盐酸、新制的氯水分别滴在黄色的pH试纸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作概括。

  学生总结现象:蒸馏水不能使黄色的pH试纸褪色、盐酸能使黄色的pH试纸变红色、新制的氯水滴在pH试纸上中间褪色,边缘变红色。

  讨论:

  ①氯气中没有氢离子,水又不能使pH试纸变红色,为什么边缘显红色呢?(学生联想预测出:氯气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而生成了酸性物质 )

  ②但是为什么中间又褪色了呢?(学生分析是不是因为氯气也有氧化性,把色素氧化了呢?为了验证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做对比实验

  [实验探究2]

  学生动手实验:往氯气的集气瓶中同时放入干燥的有色布条或试纸和潮湿的有色布条或试纸,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作概括。

  学生总结现象:干燥的有色布条或试纸不褪色;而潮湿的有色布条或试纸却褪色了。 《结论》

  氯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酸和强氧化性物质——次氯酸,它具有漂白作用。学生书写推出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开展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多媒体

  Cl2+H2O ==== HCl+HClO

  2HClO ====2HCl+O2↑

  介绍次氯酸的一些性质: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漂白性学生讨论交流: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成份的区别。强调师生参与、生生参与。从而巩固次氯酸的不稳定性。

  七、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1、 如果遇到开头一幕氯气泄露事故时,你将采用下列那种措施比较好()

  A、使用湿毛巾捂住鼻口

  B、使用浸有氢氧化钠的毛巾捂住鼻口

  C、使用浸有碳酸氢钠的毛巾捂住鼻口

  D、使用干毛巾捂住鼻口

  2、饲养金鱼所用的自来水(经氯气消毒)需经日晒或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

  A、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

  B、利用紫外线杀灭水中的细菌

  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D、除去溶于水中的Cl2,并促使次氯酸分解,以利金鱼存活

  3、[意图]课堂练习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把握重难点,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作业布置:

  1、思考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酸是盐酸?氯气与碱的反应可不可以先看成是与碱液中的水反应呢?

  2、写一篇化学小文章“我对氯气的认识”。

  [意图]启发学生联想推测,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同时为下节课的内容铺垫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与技能。布置如上作业,既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情感体验,又训练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八、板书设计

  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氯气的物理性质

  三、氯气的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反应(如Na,Cu,Fe等)

  ②与非金属反应(如H2,P等)

  ③与水的反应 Cl2+H2O=HCl+HClO

  次氯酸性质:

  a、弱酸性

  b、不稳定性 2HClO==2HCl+O2

  c、强氧化性,可以漂白。

【《氯气》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氯气》教学反思04-02

教学设计范文03-03

氯气的生产原理说课稿11-08

《离骚》教学设计范文12-25

离骚教学设计范文10-29

观潮教学设计范文11-13

《观潮》教学设计范文11-04

小蜗牛教学设计范文01-04

老舍《猫》教学设计范文07-28

李商隐《嫦娥》教学设计范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