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4-19 12:01:5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九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九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课前准备】

  四种动物的图片,幻灯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字词。

  2、扩词:

  虎 借 难。

  3、第1、2段告诉我们小壁虎的尾巴──断,它想去──借尾巴。

  二、读讲第三、四、五段

  过渡:

  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它借到了吗?

  范读,分组读。

  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用上和回答。

  板书:

  小鱼、老黄牛、燕子图

  小壁虎怎么去借尾巴?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它?

  1、第一步:

  ⑴ 指名读第3段:

  有几句话?分句读。

  ⑵ 出示:

  爬呀爬。

  齐读。

  指读第一句。

  评:读得好,使人听起来小壁虎爬得那么慢,那么艰难,我有一个问题,小壁虎失去尾巴多么着急呀。为什么不快快爬去借,反而这么慢,这不矛盾了吗?

  师述小壁虎尾巴的功能。

  导读第一句。

  ⑶ 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比较句子:

  A、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B、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哪种说法好?

  小壁虎这样问可以看出他怎么样?怎么看出来的?导读这句话。

  2、第二步:

  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圈出小鱼尾巴怎么动、有什么用的词语。

  板书:摇 拨 水

  3、第三步:

  看灯片:

  ⑴ 小壁虎看见小鱼怎么在河里游来游去?

  ⑵ 小鱼摇着尾巴,可以一会儿怎样游,一会儿怎样游?

  (做手势)

  小鱼( )着尾巴,在( )( )游来游去。

  导读这句话。

  ⑶ 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小壁虎向( )借尾巴,( )要用尾巴( ),所以没借到。

  ⑷ 小鱼怎么回答小壁虎的?

  比较句子:

  A、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B、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导读。

  4、第四步:

  导读第三段,练习分角色朗读。

  第3、4、5三个自然段中许多内容一样,因此读的语气完全一样。

  第一步:

  指读第4段、第5段,有几句话?每句分别讲什么?

  第二步:

  圈出老黄牛、燕子的尾巴怎么动、有什么用的词语。

  板书:甩 赶 蝇子 摆 掌握 方向

  第三步:

  看灯片

  ⑴ 老黄牛怎么在树下吃草?

  老黄牛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⑵ 燕子怎么在空中飞来飞去?

  燕子( )着尾巴在( )( )飞来飞去。

  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5、根据上面的内容填空:

  小壁虎向( )借尾巴,( )要用尾巴( ),所以没借到。

  6、指导分角色朗读3、4、5段。

  三、读讲第6、7段

  1、指读6、7段,思考:

  ⑴ 小壁虎开始为什么难过?

  ⑵ 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呢?

  2、读后交流。

  3、导读。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

  17、小壁虎借尾巴

  断 小鱼图 摇 拨水

  老黄牛图 甩 赶蝇子

  长 燕子图 摆 掌握方向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班有很多同学是外地的,老师问一问,你们的家乡在哪,是什么样的?

  2、老师的家乡在农村,那里是平原地区,有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每到秋天,那无边无际的稻田就成了金色的海洋。微风吹来,一浪接一浪,此起彼伏,美极乐!一行行出工、收工的人们走在纵横交错的田埂上,精神抖擞的、快活的唱着歌,有的拿者镰刀,有的拿者箩筐。原来他们在互相帮助,,一起收割稻谷。收割完这一家的,又去收割另一家的。这样一家一户的互相收割,多么和谐、多么互助呀!乡亲们的这一幕幕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3、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书课题。

  二、质疑,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纷纷提问。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103页,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读明白的地方画上☆,表扬表扬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上?。生开始自由读课文。

  3、生读完后,自由汇报:

  ⑴ 当学生说什么是搭石时,老师相机鼓励:你能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学习习惯真好,希望大家都向你学习。学生一起齐读什么是搭石。谁能用简笔画把搭石画出来?学生上台画搭石。

  ⑵ 当学生说不理解的词语时,老师相机引导并鼓励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说到词语,老师正好这儿有些词语,我们一起去打打招呼吧。

  4、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汛期 间隔 联结 谴责 俗语 懒惰

  理所当然 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 脱鞋绾裤

  协调有序 溪水猛涨 山洪暴发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自主感悟

  搭石,这就是家乡的人们过小溪时要踩踏的。就是这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让我们睁大眼睛去发现美,欣赏美。

  1、请三名同学分段读2、3、4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想象,你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用笔划记出来。

  2、家乡美,家乡的人们美,你们读得也很美。来,四个学习小伙伴一起来说说发现的美吧。

  3、美丽的事物让大家一起来分享,谁来踊跃的告诉大家你发现的美:

  ⑴ 当生读无论怎样才肯离去时,问:从这你体会到什么美?学生答: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真的很美,这是一种心灵美。老人的这份美德,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读一读。老师引读这一段。无论怎样、只要、一定、直到、才。(课件出示)想象:人踩老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动作、表情呢?老人的心灵的美你们也看见了,真的不简单,我们再来读读吧。

  ⑵ 当学生读到具体的美每当美感时,我们分男女生读读这美丽的画面:

  谁来演一演走搭石的情景?让五个同学走搭石。现场采第一位、二位同学:你为什么走得这么快?生答:我不走快,后面的人无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老师评价:你真是为他人着想的好同志。怪不得有句俗语叫紧走搭石慢过桥。问同学:他们走得怎样?

  指导朗读,让我们轻盈的、有节奏的读一读这部分。

  ⑶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美?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互相礼让、尊老爱老。

  齐读、男女生读。

  4、作者看到人们走搭石的情景,看到人们的心灵这样美,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5自然段。

  二、拓展延伸

  我们闭上眼睛,变成了一只快活的小鸟,飞呀飞,飞过高山,飞过大海,来到你的家乡,你会看到什么美呢?

  回到现实当中,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下,我们的周围有那些美丽的事物?同桌说一说,汇报。

  老师总结:我们不但要用心发现,我们更加要创造美,这样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三、布置作业

  妙笔生花:只要有心,能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我们要来写一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震撼人心的作品。文章用墨不多,但给读者留出的想象空间较大。语言准确而概括。每个读过此文的人,都会为圆明园的毁灭心升遗憾情;每个读过此文的中国人,都会为圆明园的毁灭心升耻辱感,激起浓浓爱国情。而这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与作者、教者产生共鸣;为了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目标。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四方面内容:

  1、关注整体,以疑激趣:

  读文贵有疑培养学生读文问难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在质疑──解疑──回读的阅读过程中,达到情感的共鸣。

  2、关注写法,积累运用:

  针对高年级学生特点,讲文更要渗透写法。真正做到读写的结合。

  3、重视读文,读中自悟: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有的专家说:读的过程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教学中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对读、引读、对比读、自读、默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中理解、感悟。

  4、电教媒体,从旁辅助:

  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孩子是很难想象的。多媒体的引入,帮助学生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侵略者入侵的丑恶行径理解。更好地解决了语言文字想象艰难的问题。

  【教学背景分析】

  本案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指导学生搜集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学习讨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同时学习了文章出现的重点词语,并理解了他们的意思。鼓励学生在初读之后提出问题。解决一些例如词语方面的简单问题。激发学生深入读文,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⑴ 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 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⑴ 关注整体,以疑激趣。

  ⑵ 重视读文,读中自悟。

  ⑶ 电教媒体,从旁辅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外资料和对课内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产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激起爱国的情怀。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初读质疑,以疑解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齐读课题。

  圆明园前后两个字音同,但写法不同。前面的圆是团圆的圆;后面的园是花园的园。注意他们的写法。

  2、让我们再读课题。

  3、根据你初读的感受,如果让你在题目的后面补充一句话,会说什么?

  投影:

  圆明园的毁灭。

  4、书上是怎样说的?(第一段)指读:

  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5、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课外资料补充,多读书。)

  6、学生自学。

  二、品读解疑,突破难点

  解决不可估量这一问题:

  1、园林的布局宏大:

  (分三个园,众星拱月)板书:

  布局。

  圆明园的面积350公顷,相当于100个足球场。

  将这种感受读出来,指读。

  指导朗读。

  2、园林的建筑宏伟:

  (有许多美景)板书:

  建筑。

  ⑴ 请同学们静下心来,再次默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用什么样的写法为我们介绍这些景物的。

  板书:

  有也有还有

  不仅有还有

  对比手法:建筑的风格多。

  ⑵ 老师引导:

  让我们一起回到140多年前,假如,你是这座园林建筑的设计者、建设者,漫步园林内,你有着怎样的情感?

  投影:

  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投影第五段最后一句,指读。

  ⑶ 我们再回到140多年前,走进这人间仙境,你又会有怎样的情感呢?谁来为我们读读第三段。

  播放录像,这是人们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还原了圆明园的过去。看后,你最想说什么?

  ⑷ 带着你这些感受,该怎样读好这一段话呢?

  (出示第一自然段回读。)

  3、历史文物的珍贵。还有什么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板书:

  文物。

  ⑴ 据你了解,圆明园都有哪些珍贵的文物呢?

  用个成语来形容他的'数量多。

  用个成语来形容他的种类多。

  (喜欢哪个词语,赶快把它记下来。)

  ⑵ 放投影,造型精美的奇珍异宝:

  这不可计数的历史文物,上自( ),下至( )。师生对读。

  它凝结着我们的历史呀!这数不胜数的奇珍异宝早已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如今大部分不止散落何处?你有什么感受?(惋惜,气愤)

  如果现在再读这句话你会怎样读?投影第一段。

  ⑷ 圆明园浓缩的是什么?用一个词说说。

  投影:读第一段。

  三、体会耻辱,激发情感

  1、同学们,历史不会忘记,就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英法联军究竟干了些什么呢?──你们读读第五段。

  听师范读,(隐去重点词)你眼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现在你们读,注意将老师没读的词语读清楚。

  此时你眼中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散谈,品重点词。)

  此时你内心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2、是呀,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我们这座曾是皇帝居住的寝宫,就被几千名外来侵略者肆意践踏、烧杀抢掠,──放录像。

  这场大火都烧掉了什么呢?

  (生散谈。)

  你现在又有了怎样的情感?

  (耻辱。)

  我们应该记住什么呢?

  (散谈。)

  3、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课文只用了很少的笔墨描写毁灭的过程,而用了大量的优美的语言来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作者的用意何在呀?

  小组讨论。

  4、投影,第一段:

  指读,你想通过读告诉大家什么?

  5、总结:

  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圆明园的毁灭警示了我们什么?我们应该从历史中读到些什么?希望课下大家展开学习和讨论。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布局:有也有还有

  建筑:不可估量

  文物:不仅有还有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设计理念

  1.有意识地开发和整合包括教材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作文前引导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积累;作文时引进相关资料进行补充阅读,加强感性认识;作文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强化认识,深化感情。

  2.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自读自悟,在读议练的过程中掌握赠言的一般规律。

  3.提倡合作学习,在互评互赠中提高写作水平,陶冶情操。

  二、教学目标

  1.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能分辨出赠言的优劣,并能说出它优劣的所在。

  2.能根据同学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3.能感受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

  三、重、难点

  重点:能分辨出赠言的优劣,并能根据同学的特点写赠言。

  难点:能选取合适的内容,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意。

  四、课前准备

  学生:广泛搜集、阅读有关赠言,选择几则自己喜欢的赠言背诵下来;制作一张精美的赠卡。

  教师:了解学生中流传的赠言,选择几则典型的抄录下来,制成录音;准备几则自己写的或从其他资料中找到的优秀赠言。

  五、教学流程及设计(节选)

  1.激情导入 ,出示课题

  你认为在毕业临别之前,什么东西最能表达你对同学的情谊,最具有纪念意义?(小礼物、贺卡、赠言等,根据学生讨论,相机出示课题——毕业赠言)

  2.通过课前的阅读,你认为毕业赠言该写些什么?(怀念、劝勉、警戒、希望、回忆等)

  [这个提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所完成的知识的初期建构,以便调整学生的学习进程。]

  3.提出听辨要求:

  我从同学们的毕业赠言中选了几则,请大家听听,哪几则写得比较好,哪几则写得不够好?为什么?(播放录音,附录音内容:)

  (1)丁侃:

  你的文章“凤头豹尾”令我钦佩不已,相信进入中学以后经过努力,你的口才也能像你的文笔一样清新、流畅。

  同学 俞康康

  (2)叶凯航:

  我送你一个168,祝你财源滚滚,一路发!发!发!

  (3)王政达:

  愿你是航船,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愿你是水晶,永远保持一颗纯洁善良的心;

  愿你是雄鹰,经得起生活中狂风暴雨的考验。

  同学 胡世能

  (4)胡舒婷:

  今后的学习就像山路一样坎坷,你不要被困难打倒,要用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相信自己,你一定是最棒的!

  同学 张和清

  (5)邵韦蔚:

  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这里选取的都是同学自己的赠言,具有更近的真实感,能够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

  4.听后同桌自由讨论。

  5.全班交流,教师从旁相机点拨。

  总评:第1、3、4则抓住了同学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写出了对同学真诚的希望和祝愿。

  第2则不符合小学生的身份,挣钱不能作为学生努力的方向。

  第5则是套话,没有抓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针对性不强。

  小结:从刚才几则赠言中,你认为赠言可以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1、种子

  教学目的: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

  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

  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白:因为“讲桌上堆放的洋槐树籽有浅黄的,甚至还有豆绿的。籽粒里掺杂着荚皮和角柄。”“浅黄”、“豆绿”什么意思?说明从颜色上看出种子不成熟,不饱满。

  “掺杂着荚皮和角柄”写出了从成色上看不纯,杂质多。一些同学只追求上交的树种的数量,而不注意质量。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

  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创设朗读情境,把握书信内容,体会书信的情感。

  2、研读赏析,质疑讨论,走进傅雷,了解其人。

  3、生活链接,采用书信的形式,书写心得体会。

  【教学重点】

  创设朗读情境,把握书信内容,体会书信的情感。

  【教学难点】

  研读赏析,质疑讨论,走进傅雷,了解其人。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手段】

  投影仪。

  【教学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书信,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展开深层心灵交流的常见方式。家信,家书则是家人书写的家事、传递私情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著名翻译家傅雷和儿子傅聪的家信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其中究竟书写了怎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选取其中的两则,来共同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感

  1、投影:

  明确重点字词:

  庸碌 凭吊 谀词 扶掖 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 涕泗横流 气吞牛斗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教师朗读速度舒缓,语重心长。

  3、提问:

  ⑴ 如果请傅聪为这两则家书配上钢琴曲,你会选择怎样的曲调(或怎样基调的曲子)?

  讨论明确:会选择曲调舒缓的具有抒情意味的钢琴曲,这样才与信中父亲真诚、平等与儿子交流的语态相一致。师选择一首钢琴曲为背景,生结合背景自由朗读课文。

  ⑵ 在信中,父亲真诚、平等的语态,体现在何处?

  讨论明确:

  10月2日,当儿子精神消沉时,父亲对儿子没有高高在上的训斥,而是充满了理解与安慰。

  理解、关爱: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那里去发泄?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尊重: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出这些信来重读几遍。

  平等、真诚的鼓励: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景吗?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修养,方能廓然无痕,真正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对伤害自己的感情,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1月26日,当儿子在音乐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父亲不是简单的赞扬儿子几声,而是,娓娓地平等地对孩子道出人生的忠告。

  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池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⑶ 在父亲真诚的语态中,我们看到父子间是种怎样的关系?

  讨论明确:慈父情深、朋友情重。

  三、研读赏析,走进作家

  1、在充满深挚的情义家信中,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一个人?

  讨论明确:希望儿子能正确对待情绪上的消沉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吸取前车之鑒。希望儿子取得巨大成功之时,仍能谦虚,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共同的主旋律:希望儿子无论经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2、家信虽小,但傅雷的家信境界高远,展现了其崇高的精神境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阅读其真诚、平等的书信时,你除了感受父子间平等、真诚的交流外,你还感受到了怎样的精神光彩?

  讨论明确:傅雷拳拳报国赤子心,殷殷报国志,这也是他希望儿子所拥有的品质。如: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新!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河的其实还大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小结:在《傅雷家书》两则中,我们在真诚、平等的氛围中,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对艺术、人生、对祖国有了更深的认识。

  3、再读课文,体会深意。

  四、生活链接,书写感受

  请以给傅雷的一封信为题,谈谈你学习这两封信的感受。

  【板书】

  傅雷家书

  家书 真情 人格

  平等真诚的父子情、朋友情

  真挚的爱国情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的]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信息、网络、遍布、信箱、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赞叹、恋恋不舍、新奇、功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体会网络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汽车能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火车可以行驶在提速的铁路上。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信息也有行驶的高速路吗?它行驶的高速路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3课《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二、学习生字:

  1、读音:注意敞是翘舌音。

  2、络悟盯眯都是左右结构,在田字格中都是作左窄右宽分布。

  同为上下结构,箱鼠览上短下长,而寄恋则基本上是上下等长。

  3、注意鼠字笔顺:臼鼠。

  4、要引导学生分析字的结构、发现规律,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三、学习课文:

  1、师:请同学打开课文,轻声读全文,找一找究竟什么是信息高速路?并用直线画出来。

  2、指名读读你画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说。

  3、从爸爸的话里我知道了网络就是信息高速路。

  那么爸爸为什么说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请同学们再读读第二自然段。

  1)随机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爸爸说的一段话来指导朗读理解。

  抓住排比句式可以可以还可以

  2)我还知道,进入网络就好像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可以(),可以(),还可以()。

  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3)比喻句它就像一个遍布全球的巨大蜘蛛网,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家庭连接到一起。

  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网络使世界各地的人没有了距离,身在家中却可广泛联系。理解为什么说地球变成了小村庄?来了解网络的用途。

  4、那么,我是怎样跨入信息高速路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与我的活动有关的语句。

  1)第三自然段:

  抓住迫不及待、目不转睛、真神了!我不由得赞叹起来。

  体会作者当时对网络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感受网络折射出来的无穷魅力。

  2)第四自然段:

  运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更好地理解应有尽有,体会网络中内容的丰富与网络的神奇。

  网站里面的内容太丰富了:有(),有(),有(),还有()真是()。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向我敞开了。

  3)第五自然段:你发过电子邮件吗?

  谈一谈感受。

  5、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了网络的用途以及它的方便,快捷。有句话叫做百闻不如一见,作者亲身体验了,咱们也来体验一下上网的感受好不好?

  虽然今天我们了解了网络的用途与神奇,但还远远不够,正像爸爸说的那样:今天用到的,只是网络功能的一点点,网络还有很多很多用处呢!

  所以老师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有机会的话,更多地去了解,去感受,去体验网络的更多的功能。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3、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2、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爱滋病小斗士——(恩科西)2、对于爱滋病,我们也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它是一中死亡率极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病。所以说,爱滋病患者是痛苦的,是不幸的!而小恩科西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进行新课

  (一)感悟“不幸”1、恩科西遭遇了怎样的不幸呢?打开课本找一找,找出有关的语句,体会一下恩科西悲惨的命运。2、生自读课文3、讨论交流:①“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感受恩科西的无辜和失去母亲的悲痛)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从这些数据中感受爱滋病的可怕,体会恩科西的不幸)◎“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当学生找到此句时,教师出示这句,并发问:再读读这句话,要特别注意哪些词呢?并说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竟然”:一方面说明恩科西生命力顽强、毅志坚定。

  另一方面说明他能活这么长时间出乎大家的意料。“挺”是什么意思?用“坚持”,“撑着”这些词换它好吗?为什么?从这个词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②他还遇到了哪些不幸?“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了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备注:如果学生找不到这句话,教师则提示说:“其实,艾滋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又何止这些?还有没有其它方面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A.理解上下文说说“轩然大波”在这儿指什么?B.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全校的大多数老师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准备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当恩科西第二天准备继续上学的时候,得知恩科西是一名艾滋病患者,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C.他们怕什么?(大家被怕被传染上艾滋病)——他们愿意接受恩科西吗?(不愿意)D.是呀!身患艾滋病的恩科西被他们拒之门外。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恩科西,你最想得到什么?(得到别人的关爱像正常儿童一样上学)E.后来事情又是怎么解决的呢?由于媒体的干预以及养母的不懈努力,小恩科西才得以背上书包去上学。

  (二)感悟“抗争”过渡:面对巨大的不幸,恩科西是如何抗争的呢?5,6,7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它所做的三件事,你能把它们分别概括出来吗?讨论交流。1.出席艾滋病研讨会,不断呼吁。出示第五自然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应该抓住哪些关键的词语?并说一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教师抓住“纤弱”这个词语,深入发问: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身体虚弱。已经不行了。)教师追问:在这种情况下,小恩科西他想到的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2.那么,第二件事是什么?(出席20xx年的艾滋病大会。)师:那么,此时已到艾滋病晚期的恩科西,已经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联系全文,大家描绘一下。师:是啊,我们都很清楚,此时的恩科西,已经骨瘦如柴,身体极其虚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恩科西仍然坚持发言。那么,哪位同学能够有感情地读一读他的发言。此时此刻,他心中想到的,依然是——他的心中,永远只有别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关心他人。有爱心。)的确,小恩科西是令人敬佩的,发言是感人肺腑的,他道出了所有艾滋病人的心声。所以,“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师:当所有与会代表看到骨瘦如柴,已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恩科西站在的面前的时候,当他们听到他那感人肺腑的发言后,各国代表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学生:思考、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是啊,小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令人感动。从他的发言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他代表所有艾滋病患者,在与社会抗争。这抗争其实在唤醒人们,应给予艾滋病患者足够的尊重与帮助。3.对未来充满希望。师:从中你可以悟出什么?(1。小恩科西对未来充满希望。2。他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帮助更多的艾滋病患者)过渡语:恩科西如此热爱生活,顽强斗争,令人感动。可是艾滋病冷酷无情。恩科西的病情开始——(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4、当你听到这个消息,你的心情怎样?——此时此刻,你又想说些什么?5、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师引读:)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6、(师引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一个勇敢的声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

  三、小结”1、过渡:人类面临的天灾越来越多,像禽流感、非典、肿瘤,恩科西的顽强不屈,给所有的患者做出榜样。今天,英雄的恩科西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那震撼人心的呼喊,时刻响在人们的耳边,留在人们心中。联合国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这一天,红丝带将会飘扬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2、那么,做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也会面临挫折和失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请用“不是……而是……”练说。(例:面对挫折,我们不是悲观消沉,而是要坦然面对,乐观自信。要有爱心,去帮助其他遇到“天灾”的人)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一、课题:城市化(第一课时)

  二、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教材分析:上一节学习的“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把城市作为一个面,深入剖析城市的内部结构,本节教材把城市作为一个点,从总体上认识城市的发展过程。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城市化的概念,二是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三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分组讨论法等来讲授,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四、学情分析:本届高一学生基础薄弱,自制能力差,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图表分析能力,但是看待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让学生学会全面的分析问题。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了解城市化的动力; ?运用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城市化的内涵 七、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案例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深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图片、表格和数据,让学生思考:深圳三十年来发生的变化。 一、城市化1.城市化的概念

  [引入]一首歌,一个伟人,一座城市。便成了《春天的故事》。故事中的城市就是深圳。30年过去了,故事依旧,而城市却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一组图片,大家感受深圳发生的巨变。观察图片:1982年的边陲小镇—老深圳、20xx年流光溢彩的深圳、20xx年国际化的大都市,从图片中总结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大家看课本城市化还有那些表现?2.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⑴人口的集中过程

  ⑵地域的转换过程 ⑶经济结构的变化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过渡]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大量的农村人流向城市呢?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这股动力来自于产生源地不同,但方向相同的两个,即拉力和推力。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结合人口迁移的动力因素,思考: (1)什么是拉力?一般来说拉力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推力?一般来说推力因素又有哪些呢?

  生1: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如就业机会多;赚钱机会多;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受教育与升迁机会多;现代建筑居家舒适;文化设施齐全;社会地位提高等。

  生2: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如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业机会不足;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升学与升迁不易;生活品质低;贫困与社会地位低等。

  师:从上述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过度]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城市化带来哪些变化? 5.城市化的意义

  (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带来聚落形态变化;

  (3)带来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过渡]目前,就世界范围来说,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已上升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有近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那么城市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让我们来看一幅图。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1.世界城市化进程

  [合作探究](1)分析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变化特点?目前发展特

  点?(提示:从水平高低、发展快慢来考虑)

  (2)预测今后世界城市化速度将如何变化?

  世界城市化进程图

  教师归纳总结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指导学生通过读图,完成下表。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九篇】相关文章: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8篇02-22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六篇02-27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四篇01-30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六篇01-25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四篇01-23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八篇01-19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9篇01-13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01-08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9篇01-05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10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