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
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称她为“唯一”的听众?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问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2、汇报交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再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以点带面,品味全文
1、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平静)
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
课件出示: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⑴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再读课文,并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
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如: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环境描写,侧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②是谁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的词句,读一读。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A、谈谈体会:从老人的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碍。
B、练习读好这三句话。
③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老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
⑵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出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②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谢、称赞。)
③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信心倍增,行动、心理均发生变化。)
⑶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引导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的信息。(琴艺长进)
②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你体会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
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听众的举行,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引读:“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齐读文章最后两句。引读最后一段:“后来,拉小提琴成了……”
三、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三组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2、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
课件出示: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交流所写的内容,简单评议。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溜走、割舍、抱歉、悠悠的小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老人的敬佩、感激之情。
4、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老人的敬佩、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唯一的听众》(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
课件出示词语,教师重点指导“割、歉”的写法。
理解“悠悠的小令”,读所在的句子,体会“反衬”这种写作方法。
读“悠悠的小令”所在的段落,体会并理解写作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我”先后在哪些地方拉小提琴?都有哪些听众?心情有哪些不同?请你用心读一读课文,然后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家人是如何评价“我”的琴声的?这样的评价对我来说犹如什么?“我”的心情如何?
(四)、品读文字,体会情感
过度:后来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我”,她是?
1、品味描写“我”发生变化的句子,引出老人的“三次望”,体会人物情感。
2、最美不过初相见
读课文的4—6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我”心情的变化,老人语言的魅力。
3、升华情感,体会“我”对老人的敬佩之情。
引读:在许多年后,当你遇到各种困难时,你的耳畔总会有一个声音对你说:“真不错……小伙子。”
小结:也因为这种情感,他发现自己变了,我们一起来读:(课件出示句子)。
(五)、揭开美丽的谎言
1、当你知道老人的真实身份后,你会说()。
2、拓展:读一读原文。
3、大声的对老人说一句,“谢谢你,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
2、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3、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点】
“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父亲和妹妹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可是有一天锯桌腿的声音变成了真正的音乐,这究竟缘于何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众》。
二、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三、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词
1、易混易错字:
白痴、沮丧、绝妙、懊恼、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
锯(电锯)蹑(蹑手蹑脚)眶(眼眶)受(接受)
踞(盘踞)镊(镊子)框(木框)授(教授)
2、词语解释:
懊恼:心里别扭、烦恼。
沮丧:灰心失望的意思。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洋溢:充分流露出一种情绪或气氛。溢:充满而流出。
难以置信:难以让人相信。置信,相信。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和精力都投入进去。
天方夜谭:书名,即《一千零一夜》。这里指信口开河,讲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美妙:美好可喜。
声望:为群众所仰望的名声。
安详:从容不迫、稳重。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层次,并思考
1、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我们:
⑴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⑵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2、文章层次:
⑴家中练琴遭冷遇。
⑵林中练琴遇知音。
⑶舞台演琴生感慨。
3、在遇到老妇人之前,别人对“男孩”的评价是这样的?男孩的心情有是怎样的?
别人对“男孩”的评价: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男孩的心情:沮丧灰心)
五、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复述课文的一个场景
1、在语言创新、添加、改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重组讲述。
2、直接记忆式情感诵读原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听写生字。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说说文章你最喜欢的一个场景。
二、深入阅读课文,并思考
1、唯一的“听众”是何时进入我的眼帘的?“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是否一致?因何而改变?
(我独自来林中拉琴,正感到懊恼,不由得诅咒自己的时候发现了老人。“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不一致,之前是为了到林中坐一会儿,之后是为了帮助我,因帮我而改变。)
2、“听众”的语言随着听琴的时间推移,其内在含义是怎样变化的?
第一段话是当“我”为在树林里也拉不好小提琴而感到懊恼,认为这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在幽静树林里的平静心情,深感内疚、抱歉地冲老人笑笑,准备溜走时,老妇人对我“讲”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这句话中老妇人自己承担责任,“是我打搅了你”,让“我”不要过意不去,老妇人并表示她每天早晨在这儿坐一会儿,可不是今天特地打搅“我”说得非常客气。接着老妇人又讲:“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这是老妇人在鼓励“我”,让“我”不要再懊恼,灰心,并打消我的顾虑不要在意她在场,拉好拉坏她都听不见,对她不会造成任何干忧,让“我”毫无顾忌地大胆练习。老妇人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第二段话是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时,老妇人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这又是老妇人在鼓励“我”,不管“我”拉成什么样,老妇人耳朵听不见,但心里却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她愿意每天都来做“我”的听众,目的是让“我”树立信心,坚持每天面对自己的听众来练琴,“我”一定会越练越来劲。
第三段话是以后每天清晨,“我”都会到小树林面对“我”惟一的`听众练琴。每天“我”停下来,老妇人都会说:“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这是老妇人不断地对“我”进行肯定,鼓励“我”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使“我”开始有了信心。
第四段话是在以后每天清晨,“我”都要全力以赴去面对早早坐在木椅上等“我”的惟一听众——老妇人练琴时,有一次她竟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欢乐和幸福。”这又是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她的话使“我”感到:只要刻苦练习,琴声能给耳聋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老妇人是在鼓励“我”继续苦练下去。
3、“听众”的关注、鼓励、帮助、宽慰对我的心理变化作用如何?
使我有了信心勇气和毅力:暗暗有了几分信心、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的感觉、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
三、开动脑筋想一想
1、当“我”初次遇到“老妇人”时,如果老妇人告诉“我”她是音乐学院教授的话,“我”的情形将怎样?
2、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想像一下老人想帮“我”时和看到“我”成功时的心理活动?(可以做适当的艺术加工)。
3、文中妹妹这一角色可以删去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4、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出了哪些内容?
四、品读评点
任选一段令你动心、与你情感、生活贴近,易诱发你创想思维的场景片段进行研读,品味作品的特色和方法,为下面构想生活故事打基础。
五、生活故事
在你的的生活中,是否也遇见过这样一位能理解你、关爱你、宽慰你的“听众”,使你摆脱了困难、困境、困惑,请你以“经历”为题,把它记述下来,讲给大家听。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这是出自作者岳永利(落雪)先生笔下的一篇文章,讲述了一名乐感极差的小提琴演奏男孩,羞于自己的乐技,而避开人群前往人迹罕至的小山上练琴。然而一旁的老人时常光顾听琴,默默地鼓励着男孩,使男孩恢复自信,不再羞于在人前拉琴,而日后每当在人群前演奏时都会想起当年那位鼓励自己的"聋"老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听过小提琴演奏的曲子吗?好听吗?当你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时,你们,就是那曲子的(生齐:听众)师板书两字。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板书:唯一的)什么意思?
2、师:来,咱们把题目读一遍,把“唯一”这个读好。(生齐读)
3、师: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生提问)
师: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很会学习,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
1、师: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听好要求了: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还要认真思考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开始吧!(生自由读)读好了可以四人小组讨论讨论这两个问题。
2、师: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
(1)“唯一的听众”师指谁?(生:老妇人)师板书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妇人呢?不错,好多同学都有了答案了,但老师相信学了文中的语句你的体会会更深。
3、师:一看题目,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写人的文章呢?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学习方法。(生:语言、神态、动作、外貌、心理等)师板书。
三、研读老教授语言
1、师: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老教授那诗一般的语言,抓住语言来感受人物。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老教授的话,细细地读读,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
2、师:好的,谁愿意来展示展示?
(1)“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师:老人真的聋了吗?她为什么要撒谎呢?(生:是想让小伙子留下来继续拉琴,不要灰心。)
师:此时,你感觉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善良,板书)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用心感受老人这番真诚善良的语言。
(2)师: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可老人却说:(生读“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师:这句,你又读懂了什么?你说。此时,你又感觉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生说)
师:是啊,如此诚恳的老人,如此诚恳的请求啊,我们也来请求一次吧!(生齐读)
师:谁会拒绝你的要求呢?对于我这音乐白痴,竟有人想当我的听众!谢谢你,很荣幸!
(3)师:老人如诗一般的语言,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增添了几分自信,所以我每天坚持(生:练琴)。而老人也总不忘说上一句:(生:“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师:听出来了吗?老人在——(夸你、鼓励你呢)女孩子当当老妇人,也来夸夸!(齐读)男孩子也试试.
师:此时,老人的心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呢?(生:我的进步)
师:是啊,我呢?我的心呢?想象一下,此时你就是那位小伙子,你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呢?(生:感激老人的鼓励、肯定)
师:正因如此,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生:喜滋滋的,有了继续努力的信心。)此时,你觉得这又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生说,板书)
3、师:咱们再一起来感受感受老人那诗一般的语言。(齐读老人的话)
4、师:现在,第二个问题有答案了吗?“唯一的听众”,这位老人做了什么事情?(指名)
四、小结
师:在老人的不断鼓励下,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咱们下节课来揭开谜底。好,下课。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
唯一的(理解词语)
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评:学生对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学可能根本不会欣赏,因此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学生对小提琴曲的优美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读题解题质疑,培养读文质疑思索的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
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
⑴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的老妇人
⑵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三、引导学生回忆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
1、我们怎学习写人的文章?
2、学生默读,画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次要人物:心理描写.)
评:让学生学会理性学习,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习和感悟新篇章。
四、读一读句子
五、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回顾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交流感悟,研读课文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找出老妇人言语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
⑴一开始,我的父亲和妹妹都认为我是个音乐“白痴”,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躲到了后面的小树林里练琴,这时,老人对我说了什么?
(相机出示)“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聋了吗?为什么她要这样说?
(出示词语)介意。
指导朗读。
老妇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我”为什么要溜走?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是在鼓励“我”,让“我”不要懊恼,灰心。老妇人给我“我”勇气和力量。)
这时,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的老妇人。
再读老妇人的话。
⑵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引说──(齐读句子):
(出示):“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指导朗读。
是呀,老人的语言如诗一般,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增添了几份信心,此时此刻,她心里在想──?
(引导学生体会老人是鼓励“我”要持之以恒地练琴。)
⑶你还找到了哪句?
(出示):“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指导朗读。
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想象什么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感受到小伙子的进步很快,不断地对他进行肯定,鼓励他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
听了老人的话,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喜滋滋的,有了继续努力的信心。)
2、让我们再一起来读5~8自然段,体会老人对我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在鼓励我,催我上进。
⑴你有什么问题吗?
⑵老人的鼓励,给我了信心和力量,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里人对我的变化,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
(出示词语):难以置信(理解):
我又在家里练琴了,我不在乎妹妹对我的评论了,我也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琴了,家里人对我的这一变化──难以置信。
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
(出示词语)潜滋暗长(理解)
⑶有一次,她竟说──引说:这时,老妇人又在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体会这是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
⑷为什么我会忘记老人是一个聋子?为什么我会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3、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对这个老妇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
()的老妇人(由外貌上升到品质)
4、此刻,小伙子有多少话想对这位“耳聋”的老妇人说啊!所有的话,都凝聚在他的琴声中,(相机出示12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了这段话,你能体会到小伙子此刻的心情吗?(感激、激动)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小结我在学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6、文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评:这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学习读文思考、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与老师同学一起探究,围绕老教授的言行展开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美好的心灵,理解老教授的话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领会文章的中心,最后理解课题的含义。
三、总结课文
1、情感升华:“我”,从老妇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妇人,感谢老妇人的热情鼓励,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同学要学习的一种精神: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
2、同学们,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样,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等。)
3、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老人给我鼓励、信心、力量、帮助
【全课评析】
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在教学时,除了围绕老教授言行和“我”心理、行动上的变化进行学习外,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赏析文中一些美妙的句子,如,对林中景色的描写,“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优美动人;对老人语言的描写,如诗一般,打动了文中的“我”,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用这样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做他们的倾听者,不吝啬自己的微笑和鼓励,让孩子从我们这里找到自信和满足,健康地成长!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学会生字词。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划抄印象深刻的句子,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之中去。
3.自主读文,批注体会:从老教授的语言中初步感受老教授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重点:读懂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划抄印象深刻的句子,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之中。
难点:从老教授的语言中初步感受老教授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学会课后生字。识记、理解下列词语:
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
割舍白痴洋溢诅咒懊恼蹑手蹑脚大吃一惊
温馨提示:在练习书写课后生字时,不要忘了“悠”字的一横。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文。a.解决读文之前提出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b.在读文的过程中将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划下来。
2.学习要求:
(1)根据老师出示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2)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交流。交流要求:a.小组长主持,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检查读课文的情况。关注1号、2号同学生字及词语的学习情况.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一定要全组同学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自读自悟,质疑解惑
1.出示学习提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我”在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用心读一读,批注自己的体会。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教授语言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仔细揣摩后写下你从这些语言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读文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你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和同学讨论。
2.按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3.自主学习后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课堂检测
1.完成《新课标》第一题、第二题。
2.填空。
《唯一的听众》中的听众是(),她是一个()的人。“我”在她无私的帮助下,由()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从中可以窥见老教授()、()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四、作业
1.将划下来的印象深刻的句子抄写在家庭作业本上。
2.“书读千遍,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不信的话,你可以试一试:再多读几遍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对老教授的言行有更深的体会,距离她那金子般的心灵又近了一步。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7
一、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核心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听说读写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本节课,立足于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的表达,通过说话、朗读、想象、写话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精神和语言和谐共生,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材简析
本篇课文是教材第三单元“变化”的第二篇主讲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提琴手在刚开始练琴受到家人的打击,转而去小树林里练琴,得到了一位素不相识的“耳聋”老人的帮助,最终取得成功,成为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围绕变化写了家人态度的变化、作者内心的变化以及拉琴水平、听众数量的变化。教学时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这些变化以及“耳聋”老人是如何帮助我的。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课文的能力,他们能够掌握预习方法,自主预习课文,在预习课文过程时熟读课文,过好生字词语关,适当的做批注并写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五年级一开始学生接触到列提纲,在前几单元的教学中我们也着重训练过。因此本节课中不在强调字词,而是着重分析文本。
四、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感悟,体会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和平静的眼神对我的帮助。
3、通过仿句练习,体会语言的魅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读感悟,找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和描写神态的词语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老人是如何让我慢慢地树立信心的。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主要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法讲授法探讨交流
八、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包括生字词语、作者简介、通读全文、初列提纲、学做批注、记下不懂的问题)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小提琴演奏曲目《我和你》,听完之后提问学生:“你们能听出这是用那种乐器演奏的吗?”你能用几个词语形容你听完之后的感受吗?【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小提琴曲的魅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咱班刚好也有一位小提琴手,采访他练小提琴时的感受。【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练习提琴的辛苦、不容易。】
3、今天我们去学习一位小提琴手的故事,看看在他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唯一的听众》。板书课题,学生读题(提醒有感情的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问:有没有完成预习任务,并查看学生预习成果。【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2、带着问题——这篇文章讲述了谁的什么故事?自读课文,可出声读、课默读,读完后用简练的语文回答。
3、指名汇报
4、教师总结概括:示范概括刚开始作者是受到父亲和妹妹的嘲笑,概括为“遭(受)打击”并板书,学生学习概括“受(得、被)鼓励”、“获(得)成功”。【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
5、观察板书,从“遭(受)打击”到“受(得、被)鼓励”再到获(得)成功”是作者在练小提琴的成长道路上所发生的(生答:变化)【目的在于让学生总结出单元主题,初步感受变化】
6、说到变化,预习时候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都写到了哪些变化?【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写到的变化,从变化中展开本节课的分析】
(三)再读课文,自读感悟,探讨交流。
1、体会“遭(受)打击”
(1)提问:“遭(受)打击”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是文章的那个自然段。【培养孩子迅速锁定文本重点语段的能力。】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提问:在朗读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哪些词语会不由自主的跳入你的眼睛让你感受到作者遭受了打击?
(3)生回答,教师用红笔在白板上圈出学生找出来的词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感受人物内心。】引导学生像黑板上一样,圈出重点词语并在段末写上“遭(受)打击”。【让学生学会如何合理的做批注。】
(4)提问:“父亲和妹妹对我的评价是怎样的,你能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吗?”(预设回答:嘲笑、讥笑、讽刺、冷嘲热讽)课件出示:“如果说父亲和妹妹的话像是一个拳头,把我练小提琴的自信心渐渐地锤扁了的话”,你能进行仿写练习,父亲和妹妹的话还像什么?【通过仿句练习感受父亲和妹妹的话对我的刺激】
2、体会老人诗一般的语言
(1)“我”在家家里练琴受到了父亲和妹妹的打击,然而在小树林里练琴时却得到了一位老人的帮助,这位老人是教给“我”拉小提琴的技巧吗?(生答:不是)那这位老师是如何帮助“我”的?(生答:鼓励、信心)。究竟老人是如何给了我“信心”,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说明作者开始有了信心,找出来。(生答:课文第5自然段“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老人鼓励我的方式,引出下文的语言鼓励】
(2)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3)课件出示课文的5、6、7、8、9自然段。请学生上台用红笔在白板上划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
(4)创设情境,体会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假设女生是老妇人,男生是小提琴手。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那四句话?说完后我的感受是什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读文,感受老人语言的作用】
(5)白板红笔圈出“从未有过的感觉”,提问:“从未有过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觉?”【体会老人语言的温暖】
(6)课件出示,如果说老人的话像是春天里的微风,吹动了拉琴的信心的话。老人的话还像什么?【再次体会老人如诗般的语言,感受老人用语言带给“我”的温暖和信心】
3、感受老人平静的眼神
(1)老人不仅用诗一般的语言温暖着我,更用她那平静的眼神帮助着我,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老人眼神的词语,圈出来。
(2)课件出示课文第4、9、13自然段,请学生在白板上圈出描写老人眼神的句子。
(3)老人的眼神是平静的,我的感受也是?【目的在于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感受对作者的帮助】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总结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2、小练笔,布置作业
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也曾经学习过某种本领或技能,也肯定有许多帮助你的人,请你结合别人帮助你的事情,写一写别人是如何帮助你的,你的心理、技能的水平、他人对你的评价有什么样的变化。【学习作者写变化的方式】
十、板书设计
变化
唯一的听众
遭打击
受鼓励
获成功
十一、作业设计
1、继续读课文,体会“我”拉琴水平、父亲和妹妹对“我”拉琴态度以及“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2、小练笔: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也曾经学习过某种本领或技能,也肯定有许多帮助你的人,请你结合别人帮助你的事情,写一写别人是如何帮助你的,你的心理、技能的水平、他人对你的评价有什么样的变化
十二、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变化”的第二篇主讲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位小伙子在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的帮助下,最终取得成功,成为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手的故事。文章对老人用语言和眼神来鼓励,让我克服了最初拉琴的沮丧、懊恼、自卑,慢慢地越来越有自信心,对这一部分的描写尤为细腻传神。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拉小提琴的不容易,我们班刚好有一位同学练了4年小提琴,课堂上他的发言,让其他同学感受到学习小提琴的艰辛和不易。在分析了文章所描写的“变化”后,重点体会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对我的鼓励。可是如何让学生体会“语言如诗”呢?首先,让学生再读文章,找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在书中标记出来,并在电子白板上让孩子们动手划一划。找出来容易,读也很容易,课时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于是我创设了女生是老妇人,两位男生是小提琴手的情景,不断的启发。再具体的语境中、在字里行间感受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对我的巨大帮助。通过这样的情景体会,在接下来的仿句练习“老人的话像春天里的微风,吹动了拉琴的信心。”孩子们思路被打开了,有的孩子说:“老人的话像大海里的灯塔,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有的孩子说:“老人的话像黑夜里的路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还有的孩子说:“老人的话像寒冬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我的心灵”……这样的感触让我大吃一惊,也让我倍感欣慰,孩子们已经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县教研室雷晓老师和袁萌老师在听完课后,给了我精辟的点评,让我对这篇文章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于前面导入时间稍长,中间对老人语言的分析太过细腻,导致最后回顾总结这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太短而仓促收尾,给人一种似完非完的错觉。在仿句练习时,仿写了“父亲和妹妹的话像什么”、“老人的话像什么”时,没有进行对比,如果进行了对比,孩子们能更深刻的感受到老人诗一般的语言的重要作用和巨大魅力。同时,课件制作中还打错了一个字,将春天里的“里”字打成了“为”字,信心程度还不够。
以后还应该在课堂结构的安排上下足功夫,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通过不断地修改、反思,让每一堂课更加完美。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的】
1、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运用写人文章的学法深入研读。
2、理解文中老人的语言与神态描写。
【教学难点】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在老人的指点下,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音乐白痴──真正的的小提琴手)
从一个音乐白痴到成为真正的的小提琴手,这奇迹的创造者老人到底有什么本领?
二、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用“──”划出老人神态的句子。
2、交流,读一读这3句话,你发现了相似之处吗?(“平静地望着我”)
3、出示第1句“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⑴ 老人在什么情况下望着我?(沮丧)
⑵ 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羞愧)
⑶ 此时的老妇人她心里正想着……
──老人看到青年一个人在林子里拉小提琴,声音很不好听。一会儿,青年就沮丧地放下小提琴。老人想:......
⑷ 于是,老人叫住了我,老人对我说了什么?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位老妇人?
这是我们从人物的语言感受到的,老妇人还有哪些语言能让你品味出点什么?从这些句子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妇人?
(尊重他人,真诚无私,循循善诱,对音乐爱好者的怜惜。)
我们为这位可敬可亲的老妇人深深地感动着,带着你的这些体会,运用你的表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吧。分组读。
4、所以老妇人就这么平静地望着,望着,这样的情景只是发生在这一天吗?是啊,坚持了好久好久,你从哪儿看出来?出示第2句: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⑴ 老人对我说了什么?
⑵ 从这些句子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妇人?老人这样说是对我的一种……
⑶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种感觉是……
⑷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变得怎样了?从哪里体会到?
5、我变得琴技越来越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
出示第3句: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我们为这位可敬可亲的老妇人深深地感动,让我们来读读这些句子吧。
6、小结;师生引读:
是啊,当我拉出像锯床腿一样的声音时,一位极瘦──
当我有了几份信心,每天去练琴,她看到了,也是一直──
当我渐感奏出了真正的音乐,她还是用她慈祥──
她的平静给了我力量,还给了我──(勇气,动力,奋斗的目标。)
此刻的沉默,胜过千言万语。让我们再次感受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带给我的力量。齐读3句话。
7、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升华
1、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老教授和一位怎样的小提琴手?
2、我想对老教授说(你真是高明的教育家),我还想对小提琴手说(你真幸运,遇到了伯乐),我更想对自己说(我要努力,做事相信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3、说实话,我们作为读者都为文中的“我”感到由衷地庆幸,他遇到了伯乐,这位老教授外表优雅,有艺术修养,有学者风范。她真诚无私的帮助给予了我无限的信心和勇气,让我最终爱上了小提琴,站在了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
老师也希望我班的同学们拥有自己的最精彩的人生舞台!
【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音乐白痴───────真正的小提琴手
(沮丧、羞愧)关怀、帮助、鼓励(有勇气、有信心)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上得很失败,总体感觉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分析原因如下:
1、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鉴于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是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而我原先的设计只是让学生理解文中老人的语言与神态描写。由于一开始,学生没有理解“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一段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于是想象当“我”沮丧地放下小提琴,老人想什么就让学生感觉十分困难。由于没有深入体会老人的语言,所以后面两次“平静地望着我“理解也就只停留在表面了。
2、整个设计注重内容分析、情节分析,一问一答,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朗读不到位。
3、过分强调了挖掘教材而破坏了文章原来的美感。设计的都是填空题,形式也太单调。
4、本人没有投入到教学中,语言缺乏激情。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9
教材分析: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人们,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教学目的: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懂得帮助别人,学会关爱。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间播放小提琴曲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
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
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中等生)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随机打上?)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
1、那么,聪明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是呀,要擦去这些小问号,我们还得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提醒大家,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哦!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现在这两个问号,你能解决了吗?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后进生)相机板书:老妇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的老妇人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同学们可真聪明,第一个小问号轻轻松松就擦去了,但要把这第二个小问号擦去,还得回到我们的书本上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画出老妇人言语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一边读,一边想,并在书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学生默读课文,画句子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指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继续理解课文。
1、一开始,我的父亲和妹妹都认为我是个音乐“白痴”,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躲到了后面的小树林里练琴,这时,老人对我说了什么?(后进生)
(相机出示)“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出示词语)介意
指导朗读。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10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语文素养的核心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引领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揣摩文章表达方式,通过说话,朗读,想象,写话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自主地参与阅读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神态中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感恩,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老人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感受"听众"的良苦用心。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老人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感受"听众"的良苦用心。在交流理解中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感恩,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具准备】
1,搜索背景音乐:小提琴曲《月光》
2,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激发情感,质疑激趣
1,播放小提琴曲《月光》(出示两段话)
在他们听起来,我拉的小夜曲 就像是在锯床腿。
后来,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随着优美的小提琴曲,请你轻声读读这两段话,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有什么疑问
2,导入新课:是啊!一个曾经是音乐白痴的人居然成为一位音乐领域的骄子,这奇迹的创造者就是那位耳聋的老人,就让我们怀着虔诚的心,带着心中的疑问,走近那位耳"聋"的老人,走近那神秘的——唯一的听众(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
舒缓轻柔的小提琴曲,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走进课堂,近而直接走入形成对比的文本段落,在亲近文本时,读有所获,读有所疑,再加上教师亲切带有悬念的话语,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开启思维,使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所需状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字音,用心读一读课文
2、检查生词,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a读一读
白痴 沮丧 神圣 悠悠 隆重
仪式 抱歉 溜走 羞愧 洋溢
慈祥 割舍 蹑手蹑脚 大吃一惊
b从课文中选合适的词语填空
铺满( ) 独享( ) 充满( )
感受( ) 举行( ) 面对( )
演奏( ) 珍藏( )
3、整体感知:读了课文,这位唯一的听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设计意图】
初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理解部分词义应是六年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选词填空是为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然后抓住开题后的疑问——我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 得益于谁 让学生发现疑点引起注意,在潜心读文,思考的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获得快乐,又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三,走近对话,感受人物
过渡:大家说得真好,这确实是一位真诚善良,用心良苦的老人。
(一),轻声再读课文1——8段,找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读一读
【设计意图】
缩小学习文本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划找描写老人语言的语句,深入地感受这唯一的听众的用心良苦。
(二),交流:
1,第一次交谈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 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我猜想你一定拉的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 每天早晨 "
(1)她在什么情况下这样说
(听到我糟糕的琴技,老人的话里充满了理解和尊重)
(2)老人真的耳聋了吗 那她为什么说自己聋了
(她故意装聋,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虑,减轻负担,鼓足勇气,这种善意的谎言其实就是一种真诚的鼓励。)
(3)老人不仅装聋,还提出了什么请求 老妇人说这些话时是什么表情 什么语气
(老人的请求,既消除了我的顾虑,又在激励我练下去,多么爱护我的老人啊!)
(4)这老人跟我身边的人一样吗 他们听我拉琴是什么感觉
(5)朗读指导:最亲的父亲和妹妹说我拉琴像锯床腿,而老人却愿意每天做我的听众,真是用心良苦啊!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设计意图】
交流时重点抓住老人善意的谎言,以及家人与老人态度对比描写,让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调动表达欲望,畅所欲言。通过细细地读,深情地读,感受老人的高尚品质。
过渡:就是老人这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我从沮丧羞愧变得有了几分自信,这是一个大转变啊!
2,第二次交谈
我停下来时, 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1)读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她感受到小伙子进步很快,不断的对他进行肯定,鼓励他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
(2)听了老人的话,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出示)
当老人夸我时,"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的感觉。因此,当有人遭受挫折时,我觉得他最需要的是————,我会————————。
(那种感觉就是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份执着,一股力量,所以我们千万别吝啬自己对他人的鼓励)
【设计意图】
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疑,再通过思考交流解答是学习的好方法,同时出示的说话训练,不仅与文本紧紧相连,而且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又让学生感受高尚品格的魅力。
3,第三次交谈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1)改成第一人称述说:有一次,老人对我说:"————————。"
(2)我的琴声居然能给她带来快乐,让她觉得幸福,这说明了什么
(3)想象说话:我能演奏出真正的音乐,这一老一少在音乐流淌中相互给对方快乐,融洽得让我忘记了……
【设计意图】
学习语文不能让学生忘了最基本的东西。句式的改写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课堂中应渗透。想象说话,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对学生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三)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在老人寥寥无几的话语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位真诚无私,循循善诱的慈母般的长者,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老人的话,感受一下吧!
1,自由读。
2,同桌互读。
3,齐读。
【设计意图】
层层深入地读,是在理解了的基础上,这样于朗读体味中更能让学生领悟人物的品性,从心底受到感染与滋养。
四,深情小结,铺垫下文
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聆听了老人那诗一般的语言,感受到她那分良苦用心。(板书:良苦用心)下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追随作者走近那位老人,去深切地品味那无声的语言——老人的神态动作所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设计意图】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总结了本课学习内容,也调动了学生下节课的学习激情,同时也为下节课学习做下铺垫,明确了目标。
五,作业
1,抄写课文词语和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
2,用波浪线划出描写老人神态动作的句子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篇主题课文。单元围绕“美与丑”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努力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人。《唯一的听众》通过讲述“我”――一位“音乐白痴”在素不相识的老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获得成功的故事,赞颂了老教授美好的心灵,同时也告诉读者,无论做什么事,条件有多差,但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因此,学习本课时,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文章脉络,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认真思索“美与丑”这人人不可回避的问题。
学情分析
六年级是小学最后一个学年,通过前五年的语文学习和积累,学生已初步具备在语文实践中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美”与“丑”是两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必须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受,才能理解其内涵。作为农村的孩子,生活在非常良好的环境里,淳朴、善良、勤劳,自立能力强,大是大非认识明确,但是对于细腻的生活,缺乏敏感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也比较浅,所以,在学习本课时,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六年级学生重点要致力于综合性学习活动,本设计要求教师要进一步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学习目标
1、积累:懊恼、沮丧、诅咒、和谐、洋溢、荒唐、介意、难以置信、潜滋暗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人几段话的深刻含义。
3、用“美”组成词语,形容课文中或身边的人和事物,再进一步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
4、感受老人对我的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培养学生学会祝福,学会宽容,学会宽慰,学会忍耐的美好品质。
5、引导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想象老人的心理活动,并把它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第一天: 第二天: 不久以后:后来: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树立起自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这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1)朗读课文,圈画本课的生字、新词,对照文中的句子大概能够理解生词。
(2)先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交流搜集的资料
(点评:作为课前的准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喜欢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预习,学生疏通了字词,感知了课文,为分析课文,解决课文中的问题,留下了空间。交流搜集的资料,也为学生学习课文拓展了视野,也是一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小提琴曲《梁祝》吗?好听吗?的确,小提琴曲美妙动听,可是,要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需要付出无数的艰辛,经历无数的磨难。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个被人认为是音乐白痴的小提琴手,是如何最终走向成功的故事。
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位小提琴手的成功历程吧。
(点评:由提问导入,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浓厚的学习欲望,为深入理解课文的写作意图做好了铺垫。)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1、反复朗读课文,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文章讲了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
2、“我”在遇到老人之前,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板书)别人的评价: 白痴 ……像……
“我”的心情: 沮丧和灰心 不敢
3、唯一的听众是何时进入“我”的眼帘的?(圈画出相关的词句。)
4、默读课文,圈画老人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的词句,以及“我”的心理变化的词句,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5、再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思路。
(板书)
“音乐白痴”——林中练琴遇“老人”——成功后的感慨
(重点)
(点评:诵读课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通过反复诵读,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同时把握住了关键的语句,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正所谓“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四、品读课文的主要部分
1、读课文,简明复述一下“林中练琴遇老人”的场景。
2、具体品味老人对“我”讲的几段话,说说每一段对“我”的心理变化有什么作用?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第一段话:“是我打搅了你吗?……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请继续吧。”
(老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尊重和理解,故意装聋,这种善意的欺骗是对“我”真诚的鼓励。)
(板书)老人: “拉得非常好” “请继续吧”
“我”:溜 —— 摇头 (有点勇气)
第二段话:“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就在每天早晨。”
(这又是老人对“我”的鼓励,目的是让“我”树立起信心。主动做唯一的听众,是对“我”练琴的无言督促。)
(板书)老人:诗一般的语言
“我”: 羞愧——有了几分信心
第三段话:“真不错。……谢谢小伙子。”
(这是对我练琴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让我产生了从未有的感觉,也就是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份执着、一股力量。)
(板书)老人:平静 总不忘说一句
“我”:洋溢 从未有过的感觉
第四段话:“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转述句)
(这又是老人再次给“我”的信心和力量,她的话使感到自己刻苦练琴,功夫没有白费,琴声能给唯一的“听众”带来快乐和幸福,自己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板书)老人: 早早 等
“我”: 潜滋暗长尽心尽力忘记
(点评: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在充分地朗读、讨论、交流和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就能更好的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是前提,“思”是基础,“议”是关键。通过各种综合性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质疑,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老人不是聋子,她是著名的音乐教授。)
珍藏着这个秘密,就是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老人没有在琴技上给“我”指导,只是不断给予“我”最宝贵的信心。这种“不教而教”的教育是最高境界的教育。
2、为什么每当“我”拿起提琴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时,总是浮现出那位唯一的听众?
表达了“我”对老教授无限敬佩、敬仰之情,耐人回味。
3、文中妹妹这一角色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不可以删去。一是妹妹这个角色有烘托、反衬作用。二是妹妹这个角色自然地解开了真实的谜底,烘托出了课文的中心人物。)
(点评:学生学会质疑是保证完成阅读的重要方法。在质疑的过程中更加完整地了解文章的内容。摸清作者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脉络。)
六、对课文的理解,想象老人的心理活动。
1. 回顾课文内容(可以静想,可以同桌对话,也可以借助板书复述)。
2. 想象老人的心理活动。
师:老人初次面对我这样一个“音乐白痴”心里会怎样想?以后呢?
3. 动笔写下来。
4. 同桌或4人小组交流。
5. 指名反馈。
七、说说自己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点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册教材的一个知识点和训练点。仔细揣摩、回味人物的心理活动,对于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风貌,展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理解课文内容具有巨大的作用。同时,心理活动描写也应是学生刻划人物时必须运用的一种好方法。)
反思:
作为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重点应放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上,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综合运用已学到的和积累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思本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1、努力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这是学习语文和学好语文最基本的方法。课前预习做得好,为课堂的讨论、交流、探究争取到了更大的空间和时间,所以,预习是语文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阅读教学要坚定不移地放手让学生去“读”。读得多,品得多,感悟自然就强烈。
3、学会质疑,以疑促读,读中解疑,直到情感升华,才会更完整地把握课文的主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语文阅读教学要努力体现“三维目标”,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全面突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12
设计理念:
《唯一的听众》一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内容真实动人,表达的情感真挚纯朴。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教学模式,“以读促知—— 以读促解——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运用“读读——找找——议议——品析”的方法学习课文。既让学生动眼、动手、又让学生动脑、动口,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参与阅读实践,培养其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高尚品德,感悟字里行间饱含的真情实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共同解决疑难。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文章的大意,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并理解在练琴的过程中“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唯一的听众》,去感觉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并让爱在我们的心灵处扎根。
(二)先让我们来听写几组词语。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教师读,书空几组词语:
1.沮丧—悠悠—抱歉—羞愧—兴奋—爱好
2.家里—树林—家里—晚会
3.坐——站
4.唯一——成百上千
5.白痴——大吃一惊
〔设计意图: 整理这几组对比性的词语,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在练琴过程中这些心理、行动的变化是受到老教授的影响,作者的成功离不开老教授真诚的鼓励与帮助。〕
(三)看来,大家对这几组词语掌握得不错,来,我们联系课文再读一遍,看看从这几组词语中读懂了什么。
(四)是啊,作者成功了,请大家用心欣赏他演奏的《月光》。
(相机板书:成功)
〔设计意图:多媒体的运用,创设了美好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能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学生融入课文的意境。〕
(五)你们听,多么优美的旋律,多么娴熟的弹奏技巧啊!在每次演奏的时候,作者都会念念不忘一个人,一个他心存感激的人——这就是她练琴时的“唯一的听众”。
二.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一)、理解老教授的真正身份。
1.老教授的真正身份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一个句子说明。
2.出示句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1)这个句子的关键词是什么?(最有声望、首席)
(2)“首席”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3)老人之所以成为“最有声望”的教授是因为什么?可用一个什么成语来形容?(德才兼备)
〔设计意图:运用变序的教学手法,让学生迅速找到文章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并通过品析悟出老教授的品格,从而展开教学,起到高屋建瓴、纲举目张之效。〕
(二)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1.正因为这位老教授德才兼备,才会在我灰心丧气的时候及时给予我真诚的什么呢?
相机板书:鼓励 关爱 欣赏
2.正是这促我努力,最终让我成才。那么,文章抓住了老人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反映老教授的高尚美德的?(神态 语言)
3.下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分别用——、 这些充满智慧的线条划出有关的句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快速浏览,意在使学生初知课文大意,以便从整体着眼,从重点段、句切入。浏览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应予掌握的一种读书方法。〕
(三)理解老教授“神态”的句子。
1.出示3个句子,共同订正。
(1)、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3)、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2.这3个句子,重点词是什么?
3.请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思考:分别在怎么样的情况下,老教授在平静地望着“我”?
4.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幻灯出示: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设计意图:课堂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本处的说话训练,是基于对文本内容理解把握,运用文本中的语言,再辅之以自己的语言重构,然后表达出来。在进行说话训练的同时,学生既积累掌握了文本语言,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实践训练中得到了提高。〕
5、交流所写的内容,简单评议。
6.在这3个句子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引导理解“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7,从上述的练习中,你读懂了什么?
8.现在,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悟读读这3个句子。读后评价。
(自由读 小组读 指名读 )
〔设计意图:感知语言的精彩,感知语言的含义和语言背后的深意,感受语言的魅力,都是通过“读”来进行的。这里,学生读出了语感,读出了真诚,。多种形式的读,及时的评价,使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尽在书声琅琅之中。〕
(四)理解老教授“语言”的句子。
1.出示句子,指4名同学读。
(1)、“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2)、“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3)、“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4)、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2.这四句话,可用文中哪一个词语来说明?(诗一般的语言)
3.是啊,那是诗一般的语言,这样的语言,简洁清新,回味悠长,让人感到惬意安详,清凉酣畅。请用心读读这四个诗一般的句子,去感悟老人那诗一般的心灵。别忘记了,在不懂的地方记上问号,在体会深刻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受。等会儿,我们再进行交流。
4.质疑: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们遇到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5.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贵有有疑,循疑而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让学生让学生带着疑问,在读书过程中自悟、自解、自得,从而提高阅读的水平。〕
6.交流体会:
(1)现在让老师来当小伙子,你们来当教授,把你们刚才体会深刻的句子读给我听,好吗?
预设:
第一句:
①指名回答。
②我想问你,如果说你这样说好,还是刚才这样说好?为什么?
比较句子:
a、你拉得非常好,如果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b、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设计意图: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样做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深入理解老教授这样说的理由是为了鼓励年青人重树信心,努力学琴。〕
③指导朗读。
第二句:
①指名回答。你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②我哪会拒绝你的要求呢?对于我这音乐白痴,竟有人想当我的听众!我真的感到万分荣幸,非常感谢你!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你要当我每天早晨的听众是为了鼓励我持之以恒练下去啊!
③请你再用鼓励的语气朗读一遍这一句话给我听听,好吗?(读后评价。)
第三句:
①指名回答。
②我听得出,老教授你在——(夸我,鼓励我)
③你知道吗?听了你的夸奖,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来没有的感觉,那可是一种信心、一股勇气,一份执着啊!你可再赞赏一下我吗?
④多动听的语言啊!大家都来读读吧!
第四句:
①指名回答。你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②你这样说既对我琴艺进步的一种肯定,也是在告诉我刻苦练琴的意义所在——会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你不但在鼓励我拉琴,促我进步,还在教我做人呢!你真是(用心良苦)啊!
③请女同学用真诚的、欣慰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同的人因为各自的“文化语境”和“阅读期待”不同,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感受。集大家的智慧相互碰撞,会对作者的意图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人物的形象在读者心中也将更加丰满。通过这样的阅读、交流、能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7.真是诗一般的语言啊!让我们再来读读,体会老教授对年轻一代的关怀和鼓励。师引读:(播放《秋日私语》的轻音乐)
酷爱拉琴的我,在一次又一次失去信心的时候,老教授带着尊重和理解,给予我真诚的鼓励:……
在她真诚的帮助、鼓励下,我重拾信心,每天坚持练习,为了使我不断努力,她总不忘说上一句:……
老教授的知遇之恩,老教授的赞扬的鼓舞,使我刻苦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进步了,她又肯定地对我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书应当有层次,逐层递进。这几个环节通过阅读、感悟、审美、育情融为一体,使阅读教学显得真实、扎实、有效。〕
三.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一).同学们,学到这里,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怎么样的老人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说说老教授的为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老教授的敬佩之情,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实现了语文教学从理解语言到运用语言的一次飞跃。〕
(二)正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对我循循善诱。积极鼓励,真诚无私的帮助,才使我树立信心,刻苦练习,让我最终爱上了小提琴,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演绎了自己精彩的人生。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呢?请完成小练笔:(播放《感恩的心》音乐)
此时此刻,我想对老教授说:“......”
也想对小提琴手说:“ ......”更想对自己说:“......”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笔,旨在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内化文本,超越文本,重塑文本,同时,也进一步巩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学会自强的美好情感。〕
(三)同学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老师衷心希望你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多给予身边的人一份关爱,一份帮助,让爱的旋律伴随着我们,共同创造我们完美的人生吧!
四.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请选择一至两题完成)
1、把你读完课文后所获得的感悟写成一句格言。
2、为你身边的人做一件好事,奉献你的爱心。
3.荐阅读《我看见了大海》、《平分生命》。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唯一的听众》的教学设计01-07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12-08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08-29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05-26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04-07
《唯一的听众》的教学设计02-18
唯一的听众的教学设计02-18
《唯一的听众 》教学设计08-06
《唯一的听众》 教学设计01-07
《唯一的听众》的教学设计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