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1 11:01:43 盛林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一的练习题目,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28页“练一练”和第33页“练习一”的第1---7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强化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计算习惯,提高学生口算、心算的能力,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谁能给大家出一道这样的题?

  学生汇报所出的题,教师把学生出的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问:怎样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先省略因数中的0,先算出乘积,最后在积的后面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

  (二)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3题。

  集体订正。

  2、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图:苹果每箱30元,梨每箱40元。

  买苹果16箱,梨18箱。

  (1)两种水果各应付多少钱?

  (2)一共付多少元?

  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30×16=480(元)

  40×18=720(元)

  (2)480+720=1200(元)

  提问:求第(2)问时,你能列综合算式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板书:30×16+40×18

  提出问题: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1)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乘除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一种运算进,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加法和乘法,或者有减法和乘法,或者有加法和除法,或者有除法和减法时,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

  (3)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独立完成,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然后同桌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作业设计

  1、练一练的第4、5题。

  2、第33页第1——7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计算能帮助我们解决诸多的实际问题,也是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希望大家平时多煅练自己的头脑,成为一个思维敏捷的好学生。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练习一8---15题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

  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概括总结,点明课题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研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下复习。

  板书:复习课

  (二)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口算下面各题(投影出示):

  200×8=17×100=12×400=

  42×20=50×60=14×200=

  23×30=43×200=21×40=

  2.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小学共有24个班。运动会前夕,学校为每个班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又买了12套飞镖玩具作为奖品。请你算一算:

  (1)买羽毛球拍需要多少元?羽毛球拍19元每付

  (2)买飞镖玩具需要多少元?飞镖25元/套

  (3)一共需要多少元?

  教师:先估算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独完成。

  集体订正:

  学生甲:羽毛球拍19元/付,把它想成20元,2OX24=480(元),买羽

  毛球拍的钱数不会超过480元。

  学生乙:我把它想成20元/付,24个班想成25个班,20×25=500(元),买羽毛球拍不会超过500元。

  学生丙:飞镖每套25元,把12套想成了10套,25×10=250(元),买飞镖的钱数比250元多。

  计算准确结果:

  (1)19×24=456(元)

  (2)25×12=300(元)

  (3)456十300=756(元)

  质疑:有什么疑问?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丁:在计算25×12时,我想成25×4×3,就很快地算出了300。

  教师:你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的非常好,当一个数与25相乘时,如果乘数中含有因数4,就先算25×4,这样简便。那你知道怎样计算26×35吗?

  3.数学规律。

  (1)先口算下面各题,然后观察这些算式,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怎样计算?

  2×25=( )200÷4=( )

  4×25=( )400÷4=( )

  6×25=( )600÷4=( )

  8×25=( )800÷4=( )

  12×25=( )1200÷4=( )

  (2)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一个数与25相乘时,可以把这个数先扩大100倍,然后再除以4,结果不变。

  (3)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因为扩大100后再除以4(缩小4倍)实际上就是扩大25,就是求25,所以存在这样的规律。

  小结:对于这样的规律,同学们要灵活运用,分析一下是乘25简便还是除以4简便,切不可盲目计算。

  (三)思维训练8---13题

  (四)课堂作业设计14、15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满意自己的哪一方面表现?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你还有哪些困惑?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复习:

  1、我们前几天学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来把它们整理一下。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习的除法分哪几种情况?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首位整除 首位不整除 商末尾有0

  指出:这三种情况中,又都有“没有余数”、“有余数”这两种情况。

  分别举例:

  (1)首位整除:

  如果除数是4,首位要能整除,十位上可以是多少?不可以是多少?为什么?

  如果我要没有余数,个位上可以是多少?

  随学生回答并板书:84÷4

  如果要有余数的,个位上可以是多少?(板书略)

  (2)首位不整除:

  还是以“÷4”为例,被除数十位上可以是多少?不可以是多少?为什么?

  如果是要得到有余数的呢?

  (3)末尾有0的除法:

  末尾有0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你能举例说明吗?

  结合学生所举的例子指出:十位整除,个位上的数字小于除数的时候,商的末尾就会出现0。

  不管是哪种除法,在算完之后,都要验算,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具体在验算的时候是怎么验算的?

  (没有余数的除法: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

  2、连一连(p.11第1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老师分别指名回答。

  做完后,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些计算属于我们刚复习的哪种情况。

  3、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算一算。

  99÷3 83÷6 92÷4 85÷8

  68÷4 90÷2 75÷5 52÷3

  先要让学生通过读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再让学生估计。

  学生估计完后,指出:估计也是计算的一个重要部分,估算的时候有各种不同的估算要求,可以是估“几十多”的,也可以是估“几十到几十”的范围的,还可以估大约是哪一个两位数的……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再解答。

  会估算,那我们的计算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王老师准备用72元钱去买 笔记本。如果买单价是2元的,能买多少本?如果买单价是3元、4元或6元的`呢?

  笔记本的单价 2元 3元 4元 6元

  买的本数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注意:表中的单价后面是有单位名称“元”的,所以算出的本数后面也应该有单位名称“本”

  学生独立填完表格,交流。

  注意观察表中的单价与本数,你有什么发现?

  (在钱数不变的前提下,单价越便宜,本数越多;单价越贵,本数越少。)

  2、 (p.11思考题)

  每本练习本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为什么会多付8角钱?这8角钱其实是什么?

  指出:我们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注意能灵活地选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并计算。

  三、布置作业:

  p.11第2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是十位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第一个到达终点。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

  二、基础练习(脱式计算)

  11x12+3630x23+8670x90-150

  800-22x21(37+13)x2612x31-12

  三、综合运算

  1、看谁写得多。

  ()x()=400()x()=1200

  ()x()=400()x()=1200

  ()x()=400()x()=1200

  2、南瓜每筐22元,萝卜每筐18元,买了10筐南瓜和20筐萝卜。(1)两种蔬菜各付多少钱?(2)一共应付多少钱?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算法。

  第1小题中强调“各”字,就是“分别”的`意思。

  南瓜:22x10=220(元)萝卜:18x20=360(元)

  第2小题解法多样化,让学生尝试列四则混合运算,

  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2x10+18x20=580(元))

  3、根据下面的价格来计算。

  品名单价

  篮球60元足球35元

  排球40元羽毛球拍18元

  书包30元

  1)买20个足球,要付多少钱?

  2)王老师要买35个书包,带上1000元够吗?

  3)黎明带上200元,可以买哪些东西?

  4、王师傅一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能加共26个零件。

  工作5天能加工多少各零件?(26x8x5)

  四、课堂小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和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化聚。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提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那些?谁能按从大到小说说?

  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从左到右每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怎样的?从右到左每相邻的两个单位间是怎样化的?米与厘米,米与毫米间是怎样互化的?

  (2)练习

  1米=()分米10厘米=()分米

  1米=()厘米10毫米=()厘米

  1千米=()米600厘米=()米

  2、举例: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在下面的()里天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可捉高90(),教室长10(),小学生每小时步行4(),黑板长5(),火车每小时性80()。

  (2)练习书p87t3

  4、练一练,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6千米=()米9千米430米=()米

  5000米=()米3450米()千米()米

  5、独立完成p87t4、5

  二、综合练习

  1、判断题

  (1)学校的三层楼高是11米。()

  (2)小明1分钟能走100米。()

  (3)一条路长4千米,另一条路长4000米,这两条路一样长。()

  (4)一辆货车在公路上每小时行56米。()

  (5)小英从家里到学校走了20分钟,他家离学校大约是1千米。

  2、应用题

  (1)南京长江大桥长6772米,九江长江大桥长7675米。

  a:哪座桥长?长多少?

  b:这两座桥的长各合多少千米多少米?

  (2)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火箭的速度是喷气式飞机的9倍,火箭每秒飞行500米。火箭每秒飞行多少千米多少米?

  (3)体育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跑5圈是多少千米?

  3、提高练习

  天平的一边放了一个1千克的砝码,另一边放了5个苹果和两个100克的砝码,正好平衡。平均每个苹果重多少克?

  三、课堂总结

  四、课堂作业《作业本》p52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的系统练习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并在练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看图写出物品或人的重量。

  二、把你认为合适的'答案圈出来。

  1、一个二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30千克 300千克 30克 300克

  2、一本数学书大约重

  20克 120克 20千克 120千克

  3、一头猪大约重

  3克 120克 3千克 120千克

  4、一只鸡蛋大约重

  6克 60克 6千克 60千克

  三、填空

  1、填空

  4千克=( )克 8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3900克>( )千克

  2、比大小

  109克○100克 5千克○500克

  1克○2千克 6000克+克○7千克

  9千克—1千克○8000克 7500克—500克○6000克+500克

  3、在()里填上“千克”或“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106-107页的练习十八。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三、四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

  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四、教学难点:

  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五、教学材料:

  口算卡片。

  六、教学途径: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础

  练习

  基本

  1、判断下面各题的首商是哪一位?

  246÷3246÷248÷448÷6

  2、笔算:

  792÷6844÷4984÷3895÷5

  全班学生练习,指名板演,亲正时要学生根据计算法则说出计算过程。

  3、口算:

  84÷2=320÷8=680÷20=60÷6=4000÷2=70×8=

  4、完成书上练习十八的第1题。

  学生口算,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1、表格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指名回答。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学生口算。

  4、小组比赛。

  出示表格。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本

  练习

  课堂

  作业

  这个表格是让同学们填什么数?请同学们填表格。

  3、笔算: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板演。

  4、应用题。

  (1)第5题。

  请同学们先读题,再找一找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再在书上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第6题,教师单独辅导。

  5、聪明题。

  请小组讨论这道题目应该怎么思考?再在书上填空。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教师批改。

  1、指名回答。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板演。

  3、学生自己读题,再列式计算。

  4、教师辅导。

  5、小组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七、板书设计:

  练习十八

  84÷2=42320÷8=40680÷20=340

  60÷6=104000÷2=200070×8=560

  八、课后小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能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

  教学难点: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回顾: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1题。

  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涂色。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比较:图形的周长与它们的面积之间的区别。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周长表述的是线的长短,面积表述的是面的大小。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2题。

  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边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分别拼成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拼法,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3题。

  先估计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4.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4题。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四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学生反馈后,教师指出:因为1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有几个小方格就有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提示学生:将超过半格的看成1格,不满半格的忽略不计。

  交流时着重让学生体会到用割补法把不完整的图形割补成完整的小正方形的数学思想。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6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

  算一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周长呢?

  集体反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7题。

  让学生读题,弄清题目要求:画两个面积都是10平方厘米的图形。

  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形状。

  得出结论:面积相同,形状不同。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8题。

  提出问题:比较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数学书的封面,估计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让学生根据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一张报纸的面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能对千克和克、加和减以及24时记时法这三个单元的内容有进一步的、深层次的认识,能解答各种不同的题目。

  2、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学生解题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喜爱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不同类型题目的特点,正确的解答.

  难点:对于类似题目,进行必要的比较,学会思考并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

  教学准备:练习题。

  教学内容:

  一、看谁都能口算对。

  68+17= 71-24= 900+700= 39+43=

  1100-500= 6400-6000= 25+57= 1300-600=

  65-29= 39+37= 1200-800 82-34=

  二、估一估

  1、在得数是四十几的算式后面的□里画。

  23+16 □ 50-18 □ 18+13 □

  64+26 □ 50-8 □ 85-23 □

  2、三个杯里的果汁各有多重?(图略)

  1号杯里的果汁重( )克;

  2号杯里的果汁大约重( )克;

  3号杯里的果汁大约重( )克。

  3、小明:我重30千克。

  小红:我比小明重得多。

  小芳:我比小明轻一些。

  小红大约有多重?在答案下面画。小芳大约有多重?在答案下面画○。

  26千克 10千克 50千克 32千克

  三、填空。

  1、一袋盐重500克,四袋盐重( )千克。

  2、5千克=( )千克 10000克=( )千克

  2000克+3000克=( )千克 10千克-3千克=( )千克

  3、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敏体重26( ),身高130( ),她的一本数学书约重300( ),妈妈买了一块蛋糕重90( ),爸爸买回一筐苹果重( )。

  4、中国教育一套节目预报:

  8:15 直播课堂 ( ) 直播课堂

  12:20 考生咨询 ( ) 考生咨询

  18:30 伴随成长 ( ) 伴随成长

  21:45 7天翻翻看 ( ) 7天翻翻看

  你能换个说法预报上面的节目吗?

  5、小玲买4千克西红柿用去8元,1千克西红柿( )元。小强用10元可以买( )千克这样的西红柿。

  6、图略

  (1)小明从家去学校有( )条路线;经过( )到学校更近,是( )米。

  (2)小明从家到公园,小红从家到公园,( )走的路近,近( )米。

  7、按规律填数。

  (1)32、45、58、( )、( )

  (2)89、75、61、( )、( )

  四、选择。

  1、妈妈去秦皇岛,她( )到南京火车站比较合适。(图略)

  (1)下午5时前

  (2)下午3时前

  (3)下午16时25分前

  2、2千克海绵和2千克铁相比较,( )。

  (1)一样重 (2)铁重些 (3)海绵重些

  3、15枚图钉大约重10克,( )枚图钉大约重20克。

  (1)30 (2)20 (3)10

  4、两个数的和是84,一个加数是36,另一个加数是( )。

  (1)120 (2)54 (3)48

  5、一个四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

  (1)30克 (2)300克 (3)30千克

  五、连一连

  蛋 鸡 梨 猪

  120克 200克 3千克 60克

  六、解决问题

  1、储蓄所一天工作多长时间?

  储蓄营业时间 8:3012:00 14:0018:00

  2、下面是王老师与李华的一段对话。

  王老师:我的年龄是你的4倍。

  李华:你比我大24岁。

  请问:王老师和李华各是多少岁?

  3、爸爸24元钱买了3千克鱼,每千克牛肉的价钱是16元,每千克牛肉的价钱比每千克鱼贵多少元?

  4、一盒饼干连盒重1100克,标签上印着内装饼干1千克,这个饼干盒子重多少克?

  5、水果店运来香蕉24千克,运来的苹果是香蕉的4倍。

  (1)把线段图补充完整。(线段图略)

  (2)水果店运来苹果和香蕉一共多少千克?

  6、三年级借书本数统计

  一班 二班 三班

  35 31

  三年级今天上午借书41本,下午比上午多借16本。

  (1)这一天三年级共借书多少本?

  (2)三班借书多少本?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中间、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2、 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 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二、基本训练

  1、口算

  49×3 840÷70 61×7 320÷80

  120÷40 18×6 570÷30 65×5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8505÷17 8355÷83 8160÷34

  9045÷45 7816÷26 8232÷56

  三、综合训练

  1、对比练习

  2856 ÷28 3840 ÷16

  8484 5760

  5788 8485

  2、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5 12

  26)5330 54)5508

  52 54

  130 108

  130 108

  0 0

  3、计算并验算。

  8640÷36 4935÷47 8945÷85

  1185÷29 9600÷32 3854÷82

  4、文字题

  (1)一个数乘63得7560,这个数是多少?

  (2)9548是77的多少倍?

  (3)除数是24,商7余11,被除数是多少?

  四、提高练习

  +7004÷34=300 (- )×26=3640

  五、课堂

  六、课堂作业 《作业本》p43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较为熟悉地掌握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会进行单位名称的填写。

  2、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表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在交流中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资源:

  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八第1题

  1、出示题目,齐读要求,让学生实际指一指,摸一摸。

  2、你能估计出课桌面的周长和面积吗?

  3、同桌合作完成。

  4、反馈交流。

  二、做练习八第2题

  1、出示题目: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课桌长106()

  (2)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3)一座塔高36()

  (4)一个房间地面的面积是14()

  2、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3、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明确选择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再作出判断。

  三、做练习八第3题

  1、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填一填。

  2、再指名说一说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强调: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必须知道它的长和宽;要求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必须知道它的边长。

  四、做练习八第4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同桌讨论:这题该怎样计算?

  2、全班交流。

  3、提问:单位之间是怎样换算的?

  五、做练习八第5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仔细看图和题目。

  2、让学生判断要求的是面积还是周长。

  3、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六、全课。

  作业:完成练习册。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篇11

  练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的除法笔算;

  2、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和验算;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除法的计算和验算的算理;

  练习重点:

  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的除法

  练习难点:

  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确定

  练习过程:

  1、请学生板演反馈作业中的情况;

  2、根据学生作业情况确定指导的内容和重点。

  3、先估计得数可能是几十,再算一算:

  99÷3=83÷6=92÷4=85÷8=

  方法是:看被除数的十位数再背口诀

  4、独立完成练习二的.第一题:连好后同座位的同学生互相验算。

  5、有84个本子,每人分2本,可以分给几个人?

  每人分3本、每人分4本、每人分6本呢?你会填写下面的表格中吗?

  每人分的本数2本3本4本6本,可以分给几人

  6、给学生解释单价:每件商品的价格。给学生懂练习二第3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这一题后,观察自己填写的表格,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肯定有价值的发现)

  7、以游戏的形式尝试完成思考题。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了解小数产生及发展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小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一次综合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第107页第6题。

  (1)出示例图,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口答,全班校对。

  (3)师生共同归纳。

  2.完成第107页第7题。

  (1)自由读题,独立思考完成。

  (2)集体校对。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指名提出问题,集体解答。

  (5)。

  3.完成第107页第8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仔细观察,说说每组的规律。

  (3)独立试着往下写。

  (4)集体反馈并。

  4.完成第107页第9题。

  (1)引导看图,理解题意。

  (2)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填的`正确。

  (3)全班交流反馈。

  5.完成第107页思考题。

  (1)尝试独立解答,如有困难可请教你的同位或小组成员。

  (2)集体交流思考方法。友情提醒:可以把第二个条件中的“2倍”在图上表示出来。

  6.自由阅读“你知道吗?”

  (1)自由阅读文字介绍。

  (2)交流获得的信息。

  (3)补充介绍课前搜集的信息。

  (4)谈谈了解这些知识后的体会。

  7.作业(小黑板出示)

  (1)一桶色拉油,连桶共重5.1千克,桶重0.2千克。油重多少千克?

  (2)一只茶杯4.5元,一支牙膏2.8元,一把牙刷3.6元。

  ①买一支牙膏和一把牙刷一共多少元?

  ②一只茶杯比一把牙刷贵多少元?

  独立完成后全班校对。

  三、反馈升华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如何?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

  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比较下面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560()54604560()4460

  4560()64504560()4520

  2、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240214012042104

  二、练习:

  1、老师出示四个数字,请同学先组成大小不同的数,然后两个两个进行比较。

  8、6、0、5

  2、学生先独立进行组数练习,然后同桌两人分别拿出一个数进行比较。

  3、你能把这些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

  4、做书上“想想做做”的第7题。

  你能根据下面的`统计回答问题吗?先说给同桌听,再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5、做书上“想想做做”的第8题。

  请同学们按照五岳的高度从高到低排一排?

  西岳华山1997米北岳恒山2017米

  中岳嵩山1440米东岳泰山1524米

  南岳衡山1290米

  6、根据这些天所学的内容,你能也来出几道题目考考你的同学吗?

  (同学之间相互出题、做题)

  三、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的第7、8两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更加正确、熟练地口算和笔算。

  教学准备:

  练习四第12题的'口算卡片、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口算

  (1)30×550×4600×84000×2

  口算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指出:口算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整千乘的数,只要想几个十或几个百、或几个千乘几,就恩能够很快地算出结果。

  (2)2×2413×34×12

  2×240130×34×120

  口算时要求直接口答加法算式和得数。

  指出:口算一位数与几十几或几百几十乘,可以把几十几或几百几十按数的组成分解,再分别和几相乘,然后把两部分的积相加。

  (3)4×6+23×5+32×9+45×7+6

  2、口算第12题。

  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

  二、笔算练习

  1、练习四第13题第一行。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请个别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2、练习四第14题。

  先估计每一题的积大约在哪两个数之间,再计算。

  3、练习四第5题。

  (1)分小组进行比赛:事先在纸上写好算式,让小组进行接力赛,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2)提醒学生注意乘法与加法计算时的不同。

  三、应用题练习

  1、出示果园情景图。

  (1)要求苹果采了多少筐,你会列式计算吗?

  (2)学生独立列式并集体订正。

  (3)梨比苹果多采了25筐,梨采了多少筐?学生列式计算。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13题第二行、16题第一行、17、18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些加、减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练习十四第7题。’

  2、揭示课题。

  我们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的一些规律,可以使一些加、减法的计算简便,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今天这节课,主要进行加、减法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8题。

  (1)提问:竖着比,每组题里的数有什么特点?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横着比,接近整百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练习前两组。指名两人板演,每人一组,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集体订正。结合提问:

  做第一组两题时是怎样想的?

  第二组减法里最后为什么加27加法里最后为什么减27

  (4)提问:这两组题里减去的或加上的都是接近整百的数,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指出: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大一点的数时,可以

  先把它看做几百与几的和,加上或减去几百,再加上或减去几;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小一点的数时,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数计算,然后多加的要减去,多减的要加上。

  2、练习十四第9题。

  (1)学生分两组练习。指名两人板演,其余每人在练习本上做一组题。

  (2)集体订正。

  提问:每组里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得数是不是相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在加、减混合运算里,先加后减,调换位置先减后加,或者先减后加调换位置先加后减,得数怎样?

  指出:在加、减混合运算里,把数和符号同时调换位置,计算结果不变。

  3、练习十四第10题。

  让学生直接看题口答得数,结合提问是怎样想的。

  三、应用题练习

  1、练习十四第1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第(2)题分哪几步做?含有未知数z的等式是根据什么列的?

  2、思考题。

  (1)读题。

  (2)提问:哪个店剩下的水果多?为什么?(学生说明理由时,老师结合画出线段图。并说明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差就减少)多多少千克?你是怎样想到的?

  指出:被减数不变,减数少多少,差就多多少。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10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06-20

小学数学练习十五教学设计06-21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06-20

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06-25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心得06-11

《练习一》教学设计02-12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练习1》教学设计07-04

一年级下册《练习》教学设计06-22

苏教下册《练习1》教学设计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