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试商》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11 10:17:1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灵活试商》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意为自我反省。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灵活试商》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灵活试商》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

  《灵活试商》的教学反思 篇1

  当除数不接近整十数时,如果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往往需要多次调商,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灵活试商。

  1、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归纳,,教师只要发挥好引导、合作的作用,就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教材呈现了3种试商思路:一是把26看作30 试商,调一次商,成功;二是根据被除数前两位数比除数略小一点,可以直接试商9;三是把26看作25来试商。之后,让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议论中加强灵活试商的意识和能力。

  2、新课程提倡在现实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把除法算式的出现放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灵活试商》的教学反思 篇2

  最近在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感觉除数不接近整十数需要灵活试商这一节较难,学生掌握有难度,于是激发了我研究总结试商技巧及方法的兴趣。现来分享一下。

  1、特殊情况:

  (1)“同头无除商9、8” 像738÷75,按照除法法则,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都是70多,就叫“同头”,像这样的情况,两个数很接近,但是又不够除的(无除)的,一般就要试商8或者9。

  (2)“除数折半商4、5” 是指当被除数的前两位与除数的一半十分接近的时候,就可以在下一位上用4或5试商。如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的一半小时,可直接商4;如227÷46,除数46的一半是23,22比23小,可商4。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一半大时,可直接商6;如133÷22中,被除数前两位13比除数22的一半大,可商6合适。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正好是除数的一半时,可直接商5;如169÷32中,被除数前两位16正好是除数的一半,商5合适(也有特例)。

  2、靠5法。 除数不接近整十数,个位一般都是4、5、6,可让学生熟记14、15、16、24、25、26的倍数,特别是15、25的倍数,可利用“靠5法”将14、16、24、26看成15、25,便于口算。

  3、快速口算法。 一般适用于被除数不超过100的数,如96÷16、98÷14。

  4、“算除想乘”法。 如:96÷16,想:16乘几乘积个位是6。此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整除。

  5、“四舍五入法”。 如果以上情况都不属于,仍可使用“四舍五入法”,只不过试商的次数可能会多一些。特别要说的还有特例,如241÷46,常规方法是把46看成50,预计商是4,差距较大,还要再试,调商5。其实可打破常规,将46看成40,40×6=240,预计试商6,但明显40的6倍是240,46的6倍就不可能是240,所以直接调商为5。

  总之,试商是对学生数感的全方位训练,灵活多变,没有固定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终达到熟练准确。

  《灵活试商》的教学反思 篇3

  用四舍法试商笔算除法,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书写和计算方法已经掌握,本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会用“四舍”的方法试商并正确计算。

  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根据已有旧知的经验探究新知。在复习铺垫部分,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类型的复习题,“口算”、“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其目的是为后面的试商和笔算做好准备。

  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道例题84÷21和430÷62,很明显例题是让学生利用四舍来试商,教学时,我重点教学例1,先让学生知道将除数21看成20来试商比较简便,再理解其计算过程,尤其要让他们体会“调商”的过程,最后从练习中感受到当除数不是整十数需要用四舍的方法试商时,商一般偏大。由于学生已有例1的经验,所以例2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展示。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用四舍法试出的商偏大,要把商改小。”为了更好的突破难点,我让小组讨论,在学生已经感受到上面的规律后,我又增加了一个先仔细观察,再发现规律的环节帮助学生重点理解。从学生课堂练习、学生板演的反馈看,部分孩子试商已经明显提高了速度。

  改进措施: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对于个别后进生的关注不够,感觉他们对于所学知识还未完全理解。另外,如何快速准确的试商还是一个难点,在后面的教学中还要加强练习训练。

  《灵活试商》的教学反思 篇4

  我将这节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

  期中考试过后我对学生进行了奖励,基于此,我利用这激起学生的记忆,出示文具店的图片,学生们看到这个画面非常的开心,这时,我出示了第一道例题。

  二、新课讲授

  学生们自己列式、解决,初步理解试商的思想。然后出示例题2,学生们自己探索解决。这时,我出示了六道题目,三道用四舍的方法解决,三道利用五入的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自己探索并交流。

  这个环节由于我没介绍清楚两组同学的习题不一样,导致学生们有点迷糊,没能达到我预期的效果,这个环节本来是带动学生们的环节,但我没能实现这个目标。

  三、习题练习

  通过层次不一样的习题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并通过例题发现如果除数估大了,容易商小了;除数估小了,容易商大了。这个环节我注重习题的梯度,由易到难且形式多样,但学生对于规律的发现不是很顺利,我应该设置更加典型的习题。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们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最后才板书课题,学生们归纳的不是很好,比较迷茫,我应该在课堂一开始揭示课题。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对这节课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1、课堂经验不足,不能够很好的应对课堂的突发情况。

  2、细小环节不够注重,比如上课的`站位、声音的高低等。

  3、在小组比赛时,幻灯片展示的不够清楚。

  4、某些重点语句上强调的不够。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努力的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争取能够尽快成长。

  《灵活试商》的教学反思 篇5

  试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面对一道除数是两位数但不是整十数的除法,要进行四舍五入试商的计算题,孩子们首先要确定的是拿多少去试商,什么情况下商大了、小了还是合适,在这个学习内容的起始课,我是结合学案设计了设问导读的内容去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的,但课后的反馈练习中问题却是很多,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试商的位置不清楚。

  刚开始学习四舍五入试商,怕孩子们不知道把除数看成接近哪个整十数来试商,所以在做除法竖式时都要求他们把除数接近哪个整十数就写在除数的下面,帮助学生试商。但孩子们在练习中却用商去乘整十数,接着再用被除数减去乘出来的数,这样除数已经发生了变化,自然就得不出准确的商了。我觉得孩子们没能够真正的理解算理。

  2、不注意通过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

  主要表现在余数比除数大的时候,商往往是小了,需要在试商的基础上改商,可孩子们得到结果后就不在去做检查,导致计算错误。特别是表现在学困生这一群体中。

  针对以上问题,我也做了一些方法上的指导。等学生对于四舍五入试商慢慢熟练了以后锻炼孩子们不用把接近的整十数写在除数的下面。而是让孩子们通过心算、估算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其次在孩子们每完成一个习题之后都要习惯性的拿除数和余数来比较大小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对于孩子们来说真的是个难点,只有在练习中不断熟练方法,掌握技巧。才能提高计算的能力吧!

  《灵活试商》的教学反思 篇6

  这节课还是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但今天学习的主要是除数接近15或25这样的数。

  对于像这样的笔算,学生在计算是往往还是采用“四舍五入法”调商,但是这样的后果往往会需要调几次商。基于这一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如何根据除数的特点,灵活的试商。由于今天学习的除数大都接近15和25,所以为了后面教学的方便,在复习部分我设计了6道商是5或8、9的题让学生先算,为后面的灵活试商做好铺垫。本节课我还是采用先让学生试算,让学生亲身体验几次试商的过程,然后汇报自己在试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了几次试商的过程后,学生对于寻求快速试商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在学生汇报130÷26这题时,我让他们用手势表示自己试了几次商才成功,多数孩子试了2次,一部分孩子试了3次。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很多学生觉得麻烦,我再让那些试商次数少的孩子交流自己试商的过程,他们很快就说到了本节课的重点——将26估成25,再利用起航中的口算就试出了商。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试商,我利用五入法试商次数较多的错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第一次试商后的余数和除数,让他们发现余数里还有几个像这样的除数,就直接调商。从学生课堂的表现看,他们还是比较能理解这个调商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尽快找到准确商,引导学生思考:商有规律,肯定跟被除数和除数都有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总结“折半商5”的规律。130÷26这道题,教学时我不仅让学生们巩固了将它看作25来试商,更让学生发现了直接利用除数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的联系,快速利用乘法口诀试商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孩子们非常喜欢。接着再引导学生观察:270÷29= 603÷67= 312÷39=这几个题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但很接近,且被除数的第一位数字与除数的第一位数字相同时,不商9就商8。(近商9远商8)向学生介绍“同头无除商八、九”和“除数折半商是五”的试商技巧,让学生通过亲自尝试应用,产生对探究试商方法和灵活试商的兴趣。就能增强试商的准确性,提高试商的速度。最后,介绍试商歌,复习、梳理,沟通本单元的知识间的联系;同时由于朗朗上口更便于学生记忆;形式新颖,激发学生兴趣。试商是两位数除法计算的难点,试商的能力如何,直接影响除法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因此在学生掌握一般试商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一些特殊试商方法,便于学生针对不同情况灵活选择运用,这样的课更能让一些“吃不饱”的学生有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做除法题的能力。五分钟检测,本节课参与的学生有65人全对的有58人,错的有7人,正确率是89%,错误率是11%,出错的原因是把除数16看成20,没有按照今天学的方法把16看做15,同时计算也出现了错误。另外220÷24=出错的孩子也较多。本节课,我认为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让学生感受到了几种帮助他们灵活试商的方法。当然,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对于个别后进生的关注不够,感觉他们对于所学知识还未完全理解。

  另外,如何快速准确的试商还是一个难点,在后面的教学中还要加强练习训练。

【《灵活试商》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灵活试商》教学反思01-22

《灵活试商》教学反思范文01-20

2021灵活试商教学反思范文03-18

灵活试商教学反思(精选3篇)08-28

《试商》教学反思04-05

《试商》教学反思范文02-04

《用四舍法试商》的教学反思06-15

《用四舍法试商》的教学反思06-19

《笔算除法灵活试商》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