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13 14:54:5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教学反思 篇1

  《比多少》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数一数”,对数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知,并且在入学前已经积累了一些相关的感性经验之后进行学习的。学生虽然对“同样多”“多”“少”并不是很陌生,但对比较的方法却不是很清楚,并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本节课就是要求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多”“少”的含义。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时,才会集中注意力地去把数学学好。因此我把课本中小猪、小兔盖房子的主题图做成动画片来播放,这样极富儿童情趣的故事情节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能直观的看到:一只小兔搬一块砖,兔子和砖都没有剩余,那么就说小兔和砖同样多。一只小猪扛一根木头,还剩下一根木头,那就说明木头多,小猪少。学生在满怀兴致地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这一知识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理解和掌握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经验。在教学中,我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共同

  合作摆学具卡片,并让学生说出,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进一步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

  在本节课中,学生学到了知识,获得了积极地情感体验,真正是在学中玩,玩中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教学反思 篇2

  面对一年级的教材,我真有点不知怎么教。数学《比多少》一课的内容太简单了,而且孩子们在幼儿园大班学过这些内容,该教些什么呢?比谁多谁少是没问题,可是为什么5比4多呢?对,就将重点定为“通过例题,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算理。 为了训练孩子们说话有理有据,我引导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说。开始,几乎大部分学生几乎都说不好,我不厌其烦地指导着孩子们说。一个说不好,继续找第二个孩子、第三个……慢慢地,做过了几道题之后,孩子们大部分都会用因为所以说算理了。很高兴看到孩子们的进步。

  也许他们并不是很清楚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也许他们也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这样回答,但我清楚这样做的目的:数学,不能只培养做题的机器,既要知道题怎么做,还要知道这样做的道理。慢慢地,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教学反思 篇3

  今天讲了例六《比多少》,题目是小华套中12个圈,小雪套中7个圈,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圈?这节课的重点是:

  1、对于"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这样的问题能正确的列算式。

  2、明白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就是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难点是:理解减去的部分是两个人套中的同样多的部分。

  一、本课大致的流程是:

  1、复习。选用上学期的《比多少》的几幅图,唤醒学生已知的经验。

  教学空间:选取三种比多少的典型习题,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比多少的知识和方法。

  2、新授。重点突破"小华比小雪多几个?"这个问题。通过摆磁力扣,找出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用虚线隔开,再找出小华比小雪多出来的部分。让学生尝试列式、说每个数代表的意义。明确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后,再提问"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和"小华小雪套中的圈相差几个?"

  教学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找出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以及小华比小雪多出来的部分,并且尝试列式,说出算式的意义。

  3、巩固练习。做一做和23页的5、7、9题。

  教学空间:选取了三道比多少的练习题和一道提问题的题。让学生在充分练习中巩固比多少的知识。

  二、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比较扎实,基本上都能正确的列式解答,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在23页第9题中出现三个条件时出错。但是在教学空间的设计上和练习题的层次上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怎样激发他们去主动学习呢?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去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比如在复习的部分,我在课上的操作是:小猪和苹果比多少,大家看,一只小猪对应一个苹果,每只小猪都对应了一个苹果,我们就说小猪和苹果怎么样?诸如此类的引导,留给学生的教学空间是很小的。和韩主任研讨时,韩主任提醒我,这里既然是复习旧知识,就更应该给学生比较大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先独立观察,再提问"这是谁和谁比?你发现了什么?"提问、追问、反问的效果肯定要远远高于讲述的效果。再比如,出示磁力扣,比较小华和小雪套中的圈数同样多的部分时,我问:"小华这部分(同样多的部分)是多少个?"一个学生很快说道"7个。"我紧接着追问道,"你都没数,怎么就知道是7个呢?"她说,"因为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的部分呀,小雪套中7个,那小华的这部分也是7个。"这里的追问就非常有价值,学生能把注意力从单纯的关注个数转移到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适时的提问、追问、反问就像一块小小的石头,虽然"小"却能激起"千层浪"!

  (二)重视练习题的设计,课堂的练习题在选择与呈现的方式上,要有针对性和层次。

  在这节课中我选择了四道习题(做一做和23页的5、7、9题),都是围绕着"比多少"的实际问题展开的。针对性很好,但是层次的设计略有不足。上完课后,我想如果能把习题的呈现方式改成以下的设计就更好了:

  1、做一做。正确列式。让学生当小老师说一说15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

  2、23页第5题,可以再追问"那下午比上午少摘了几箱呢?上午和下午相差了几箱呢?"

  3、23页第7题,可以先出示两只小蜜蜂,让学生说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先出示两个条件让学生提问题,这样可以降低难度,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图、分析图、理解图以及提问题的能力。

  4、23页第9题(3个条件的),也是先出示条件,老师提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再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与第7题相比,又提高了一个难度。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教学反思 篇4

  《比多少》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中的一个内容,课前,我根据刚入学儿童的认知特点,运用孩子们身边的事例,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提供形象的事物,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我重点利用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图,采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的形式,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学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欣喜的地方,如在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自己观察教材图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或说说书上什么意思,学生积极发言,说出是小猪在帮小兔盖房子。另外在学习“同样多”时,学生的观察能力真令人佩服,课上学生除了说“小兔和萝卜同样多,小猪和苹果同样多……”还观察到“两棵大树和水中的鱼儿同样多,桥和房子同样多。接着学习“比多少”,学生观察图画说出小猪比木头少,也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当我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的问题时,学生活跃起来了,个个等着发言,“苹果比萝卜少,椅子比苹果多,小兔比苹果多……。”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但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在学了“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时把“什么和什么同样多”说成“谁比谁同样多”,数量一样多的图片,头和尾一般对齐,容易错判断为“同样多”,动手画一画什么比什么少时,如:什么比什么少2个,有些学生就画2个,什么比什么少3个就画3个,少1个就画1个。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加强语言的正确运用,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教学反思 篇5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精彩纷呈的图画最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上比多少的时候,我充分利用课本的主题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注重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课堂中我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框架学生的思维。自主学习,培养数感,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投入,思维积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演示及让学生实际操作来理解小兔搬砖头,4只小兔搬了4块砖头,引导学生连线,刚好一只兔子对一块砖头,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块数同样多”。接着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注意让学生动手摆学具,并且注重学生口语的表达,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自己感觉不理想的是,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由于学生的课堂纪律还不是很好,使得课堂节奏放慢,使小组学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教学反思 篇6

  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会使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我觉得要做的只是找到一个契机,让学生将他们的生活语言说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老师买来了一些不同颜色的三中金鱼,分别把它们放在了三个鱼缸了。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三缸鱼的多少,先引出“比多、比少。”再根据多的程度和少的.程度不同引出“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让学生理解这四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接下来再建模一个游戏——猜小棒的根数。游戏过程中,老师有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引导学生猜,猜出来之后再请学生用着四个词描述三袋小棒的关系。此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性很高。由于一年级学生有好动的特点,所以接下来给学生听一分钟音乐进入休息阶段。为了让学生学后能灵活的运用,我又大量运用生活中的素材以不同的体型训练学生说。在拓展部分,引申到“贵得多、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效果十分显着。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学好了,但没有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今后需加强训练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明确小组合作的分工与汇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教学反思 篇7

  今天的学习内容是《比多少》,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比多少并不难,在入学前对他们都有初步的认识,但孩子们基本上都是凭直觉或数一数的办法来比较,基本上不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因此这节课我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为了使学生意识到“一一对应”这种方法的优越,首先,课的一开始,我先出示课本上的小猪和小兔盖房子的那幅主题图,先让孩子们自己看着图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发现,这样做一方面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并且逐渐教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表达。接着在孩子们发现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比多少。刚开始孩子们说的基本上都是“3只小猪比4只小兔少”、“4根萝卜比3个苹果多”、“4只小兔和4根萝卜同样多”……也就是说孩子们都是用先数再比的方法,然后我就让孩子们打开课本看看书上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多”“少”“同样多”,让学生对“一一对应”方法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之后我邀请10个小朋友(5个男生5个女生)站到讲台上,问同学们:“讲台上站的学生,我们不数能知道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吗?”这时就有孩子们跃跃欲试,我指名一个孩子上来给大家讲自己的方法:让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一组,刚好分了5组,所以男生和女生同样多;之后再请一名男生回到座位上,再问:“现在男生多还是女生多?”之后再回去2名女生,再问“男生多还是女生多?”通过这一系列的有目的活动操作,让孩子们尝试各种比较的方法,在学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础,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的优越性,进而主动掌握“一一对应”这种比多少的方法。

  此外,这节课我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以及倾听的能力,但学生在倾听方面做的不是很好,还有的孩子一会自己翻书看,一会手伸进抽屉里拿玩具玩……所以在今后的课堂中,学生倾听习惯还有待继续关注,希望能尽快培养出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教学反思 篇8

  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这四个词描述两个数的大小。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需要进行一些铺垫,所

  以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比较一下小朋友和老师之间的多少关系,但是这里我没有进行挖掘,而直接进入新课。如果我这里板书一下“多” “少”,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棒之间的比较,学生也许就能更好的掌握。还有最后摆花片这个环节,我发现有的孩子没能很好理解我的意思,我想我要数学语言进行锤炼而且还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让孩子们喜欢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教学反思 篇9

  1、 导入新课部分我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这一游戏,不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意渗透了朴素的“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2、 本课设计时因考虑到“两个数比较大小”和“用语言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大小”这两节课的内容较简单,因此改革了教材的原来编排顺序,创造性的设计了教案。

  3、 能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的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处处存在的,使学生能采用不同的手段处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仅要解放老师的思想,还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老师和学生都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即减少生——师之间的一一对话,而增加一个学生和全体学生之间的对话。

  5、 要让学生区分“数”和“数字”的区别。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教学反思 篇10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热情。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做出以下几点反思:

  一、优点

  1、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直观的摆学具的过程中,加深对同样多和多几的思维方法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认识一一对应和用一一对应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和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会用减法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把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人人思考的课堂。

  2、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解决问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本节课在分析题目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数学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同志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的发展。

  二、不足及改进措施

  本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大多数学生都学会了用减法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但整节课下来,我觉得两点需要改进。

  1、学生汇报环节只关注了正确答案,巡视时候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提出一起解决。在练习时,有的学生思考方式出现问题时,我只是私下与个别学生沟通,没有将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一起来思考解决,导致了在后面的练习中一些其他学生犯同样的错误。学生的学习本就是不断出错,不断纠错的过程。所以课堂上发现问题,老师要及时提出来纠正,因为学生犯的错很多时候是共性问题,如果提出来一起解决,相信效果会更好。

  2、教学环节的时间把控不到位。课堂时间的把控,每个环节需要多长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完整地呈现一节课。本次教学,由于没有把握好各个环节的时间,下课铃响的时候,最后一道练习题还没讲完,导致最后老师对整节课的总结和学生谈收获环节草草结束。这节课虽然教学环节都完成了,但是慌忙的结尾却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所以,以后再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好教学内容、备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还要备好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把控好自己的课能在四十分钟内完整地完成。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比多少》数学教学反思03-28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05-29

《比多少》的教学反思02-08

《比多少》教学反思10-19

《比多少》教学与反思04-04

《比多少》教学反思09-12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比多少》09-24

《比多少》的教学反思范文06-17

《比多少》教学反思范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