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科学概念
1、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法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所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准备
铁架台、铁丝、热水、火柴、金属圆片、蜡烛油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现在老师准备请一名勇敢的孩子来完成一个重要的任务,然后还得告诉同学们,你的感受。谁愿意来试一试?
2、学生演示:加热金属条。
3、汇报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新课
(一)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1、同学们,如果把你所准备的金属条之类的物品,放入开水中,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受呢?想不想试一试?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来取一支烧杯,回去后,把你准备的材料轻轻放入烧杯中,然后老师为每一小组倒入一定量的开水。同学们可以一面观察,一面用手摸一摸露出水面的那一部分,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3、汇报:刚开始摸时什么感受,过一会再摸,又什么感受?热是怎样传递的?(板书课题)
4、提问:同学们已经亲自体验了热是怎样传递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热的传递方向呢?
5、讨论交流
6、同学们可以利用手中的材料,以及书中39页的方法加以检验。(发金属条)
7、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8、演示:从金属条的中间加热,火柴会按什么顺序掉下来。
9、出示演示文稿1
(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1、提问:我们已经感受和观察到了,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那么,热在金属片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怎样才能看到这个传递过程呢?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提示:同学们可以参照书中40页的方法进行研究,另外,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部分材料,各小组取回去之后继续研究。
4、汇报: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呢?
5、出示演示文稿2
(三)思考:热在金属球中的传递
1、我们观察了金属条、金属片的热传递方向和过程,如果是一个金属球,它的热传递的方向和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2、出示演示文稿3
三、知识拓展
1、我们已经知道热是会沿着一定的方向向四周扩散的,那么你能解释下面图中的情况吗?
2、出示图片
3、点燃火柴:不摩擦,不接触火源,能点着吗?
4、总结
板书设计
热是怎样传递的
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触摸
感觉
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实验
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教学反思
本课是教科版(新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学生在学习了关于液体、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的基础上,来学习了解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继而尝试着自主设计实验,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然后综合观察结果,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形成粗浅的关于热是怎样传导的认识。
在备课过程中,材料准备比较齐全,教学过程中,我能按照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相对较好。
但课堂上,在进行到第二个环节:用蜡烛油粘火柴杆时,耽误了时间,教学受阻。其原因是教师指导不到位,再加上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共12个小组,顺利完成任务的只有5组,所占比例不到一半。可想而知,在这一环节上,学生的动手及思考都没到位,从而也影响了下一个内容的进行。这一情况的出现,也显示出教师备课还不特别充分,虽然备了教材,备了教具,但学生这一重要内容备的不细,对学生了解不够,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无形中被浪费,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所以说,备课,不只是书本上的东西要备好,每一名学生也在教师备课范围之列,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吸取了这节课的教训,在后续的几个平行班的教学中,我特意加强了指导,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并提供了可以用凡士林油粘火柴杆的第二种方法,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反思07-05
《热是怎样传递的》的教学反思07-01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反思06-21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反思推荐06-20
《热是怎样传递的》的教学反思范文02-03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反思范文06-29
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反思01-26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反思范文11-29
热是怎样传递的听课反思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