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不变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商不变教学反思!
商不变教学反思1
在本节课教学的时候,我让学生经历了探究规律——验证规律——抽象概括规律的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商不变规律教学反思。总体来看,学生对商不变的规律已有了很好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教学反思《商不变规律教学反思》。
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整个教学内容,到后面规律的得出,学生掌握的还好;学生语言的综合,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总体看还是比较顺其自然。可到最后简便计算的时候,发现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我想是不是需要压缩一下在前半段规律发现的教学,因为在规律发现,举例的时候,只要举两三个列子就可以了,而不是顺着学生的思维继续下去,那么我想本堂的教学任务就能完成了,而且本堂课的深度也会加深,比如在详细讲同时扩大几倍的时候,而在接下来讲除法的时候,可以加快速度,让他们比较后直接总结规律,而不需要像乘法一样的,最后再总结规律,讲0的排除。
那么再用节约下来的时间讲简便计算,那这一节课可能就比较有秩序,深度也会加深,而且数学的课堂效率也会增强。
商不变教学反思2
“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习了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之后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一规律。让学生认识到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进行简算,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由于在第一单元学习“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时,通过填表、提问引导学习发现规律时,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在上课时,我改变了一下教材的呈现方式,以几道口算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口算时发现一个问题: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怎么商不变?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发现规律。接着又让学生自己举例,来验证一下有没有商变化的情况,通过检验,使他们确信被乘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是不变的。
本节课虽然在设计时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但由于备课时不够充分,也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一、引入时的材料不够充分。
课的开始,我先出示了一道题16÷8=让学生口算。接着又呈现了6道除法算式,让大家口算:(1)48÷24(2)80÷40(3)160÷80(4)96÷48(5)64÷32(6)8÷4从这6道题不难发现,前5道题同16÷8比较,都是扩大几倍,而只有第6题是缩小的情况。因此学生在发现缩小几倍的规律概括的不是很好。既然是发现规律,就应该从多个材料中去找相同的地方。如果多出示一些口算题,这里面多数是商是2的,还有几道不是得2的,其中商2的口算扩大或缩小的情况尽可能多一些。然后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接着再探究商都是2的这些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二、小组合作安排得不够恰当。
探究性学习极力倡导学生在新知学习中积极合作、群体参与。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参与、合作的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但是,在教学中,还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作。在本节课上,出示6道商是2的除法算式,然后小组内讨论: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结果,我发现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有的一言不发,有的学生还在悄悄说话,还有的小组内的同学各写各的。这严重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从根本上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让小组内的每个成员主动参与,真正将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三、在练习的设计上,创设的情境还不够。
在教学完“商不变的规律”之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400÷25=(400×4)÷(25×4)=1600÷100=16让学生观察这道题应用了什么规律来计算的,接着又出示了两道题:(1)800÷25(2)625÷25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来计算。结果发现,学生并不会利用这个规律来算。如果把400÷25这道题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境,如我校参加大型腰鼓比赛的学生有400人,其中25人站成一行,你们能不能算出一共有多少行?学生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在笔算的基础上,再出示简便算法,学生一定会更容易理解。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商不变教学反思3
《商不变的规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一位和两位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既为学习简便运算作准备,也有利于以后学习小数除法、分数和比的有关知识,是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这节课中,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要关注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充分体现“生本课堂”的教学思想,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
在教学“商不变规律“时,我先出示一组算式:6÷3=2,60÷20=3,600÷300=2,6000÷3000=2,然后提出问题: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对于学生得出的结论,我都能及时评价,给予充分的表扬、肯定。有学生提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商不变。我马上表扬他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但说得不够准确,鼓励他继续探索。不一会儿,他又高兴地举起了手,还没等我喊他,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回答:“应该是这样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我又及时肯定他:“你真棒!但你说的只是同时扩大相同倍数时的情况,同学们想想在什么情况下商也是不变的?“马上有学生回答在同时缩小相同倍数的情况下,商也是不变的。学生都获得了探究成功的体验,探究的热情大大提高,顺理成章地探究、总结出了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这个规律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能够总结出,但是课本对这个规律的描述却不相同(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于是我就又引导学生描述扩大或缩小也就是什么?马上就有学生提出乘或除以,我接着问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描述(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一位学生回答后,马上就有一位学生提出“还要加上(零除外)”,这可能是预习中认知的,我怕学生是机械记忆,赶紧追问“为什么要加上(零除外)?”,这位学生充满自信地回答“因为零不能当除数”,这都是前面学习商是零的除法的结果,我不仅感叹旧知学习经验对学习新知的重要性,这是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于是,我十分激动地夸奖了这位学生。这个细节连我也差点忽略了。
商不变教学反思4
今天我上了《商不变的规律》这节内容,感觉有成功之处,但也有不足之处。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在设计时本着:“让过程和方法进课堂”的教学原则,通过两节课来完成本节内容的教学。整个设计采取了猜想规律—验证规律(举例验证)—概括规律—运用规律的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和谐互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始终把激励学生学习,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作为教学的主线,三维目标得到充分落实,让每个学生都在宽松的氛围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思考、尝试交流教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得学生愿意与伙伴交流,敢于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究中获得新知,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1、在这节课中有个别学生在说“积”、“商”两个概念时混淆,可先复习乘法、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做好知识储备,便于学生总结规律。2、在学习两条商的变化规律,对一条被除数扩大(或缩小)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学生分析不够透彻。
【商不变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商不变的性质教学反思09-23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01-08
《商不变的性质》教学反思04-11
《商不变的性质》教学反思07-04
商不变的规律的教学反思02-12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02-22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06-27
《商不变规律》教学反思06-22
《商不变的性质》数学教学反思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