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12 09:01:55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选]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全神贯注》是四年级下第七组内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课文并没有直接盛赞罗丹的全神贯注,而是抓住罗丹精雕细刻一座女像时的言行举止、神情动态来表现他的全神贯注。于无声处极至渲染罗丹的专注、投入以及对艺术的精益求精。文中对罗丹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极其生动传神,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工作时全神贯注、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大雕塑家的形象。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学生,对记叙一个人的写作方法可能有初步的了解但不深入。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习人物描写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才能把人物写得丰满。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懂得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了解文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掌握借助自读提示自主学习的方法。

  2、在感情朗读中感受人物形象和品质,领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3、学会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体会人物精神。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名言导入,引出人物精神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知道同学们平时很喜欢积累名人名言。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句名言。(出示: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指名读。

  2、读了这句名言,有什么疑问吗?(预设:这是谁说的?他是在什么时候说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句名言背后发生的故事中——(板书课题:全神贯注)

  (二)读准字词,了解内容

  1、出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课件出示生词: 邀请 挚友 斯帝芬·茨威格

  仪态端庄 端详

  叽里咕噜 吱吱响 痴痴地笑 哎哟 径直

  学生读准读音。指导学生读准外国人的名字,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理解了的词语。

  3、再读课文,用上“全神贯注”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4、简介罗丹和斯帝芬·茨威格

  二、引导自学,感知人物精神

  (一)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读一读导语部分,找到阅读提示里提示我们解决的问题。

  建议围绕阅读提示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读一读,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

  (二)学生默读课文,自学。

  三、研读交流,体会人物精神

  (一)课文写了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以至忘了朋友斯帝芬·茨威格。你从哪里体会到他的全神贯注?

  (二)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出示(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

  ①点拨: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一会儿上前 一会儿退后——体会到他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嘴里叽里咕噜的会说些什么?

  ②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从不同角度反复琢磨如何修改,一边看,还一边念念有词地说着该怎样修改,可见他是多么投入。——齐读。

  2、出示(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引导学生抓住“异样、激烈”加以体会,指导朗读。(激动)

  3、出示(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他在干嘛?让你感受到什么?

  4、出示(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喝醉酒是怎样的?“整个世界”指什么?他什么都忘了吗?用上“他忘了 ,忘了 ,也忘了 ,眼里只有,心里只有 。”说话。

  说说自己对这句的理解。

  ②是呀,此时的罗丹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修改女像的工作中,其他什么也不顾不管。他处于沉迷状态,已经达到了怎样的情况?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如痴如醉)

  ③指导朗读这句话。

  罗丹对自己的作品完全到了迷恋、陶醉的程度——读

  在他面前的哪里是一尊塑像,分明是他深深爱恋着的十分动人的情人——读,读出那份痴迷。

  5、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探究“修改”原因

  1、“一刻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这些描述时间的词让我们体会到罗丹修改女像花的`时间久。那么在修改前的女像是怎样的?读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应的语句。

  2、交流。出示:

  ①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理解“杰作”,领会课文从茨威格的赞叹侧面写出罗丹的作品好。)

  ②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抓住“端详”、“偏了点儿”体会罗丹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板书:一丝不苟)

  四、说话练习,升华人物精神

  1、在别人眼里是一件非常完美的杰作,而罗丹却花了那么多时间全身心地进行修改,正因为他这种一丝不苟、全神贯注的精神,才使他创作了那么多不朽之作。播放课件,欣赏罗丹的作品。

  2、面对这些巧夺天工的塑像,面对全神贯注的罗丹,你想对他说什么?

  3、是呀!难怪斯帝芬·茨威格对这件事有那么深的感触。(再次出示: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你觉得有哪些事值得你去做?读了课文后让你想到了什么?你将怎样去做值得做的事?你可以学着茨威格的话,将自己的感触写成你的名言,你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课外延伸,弘扬人物精神

  同学们,的确,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大凡有成就的人无不不是这样的。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外好好读一读《中外名人故事》,了解名人精神,学习名人的精神,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扬他们的精神。

  六,作业

  写一位你最熟悉的人(用上本课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附板书)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3 课时

  学生活动

  1.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写法。

  3.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积累和运用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积累和运用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虚词的用法。

  2.难点:

  (1)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教学准备:

  1.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的电脑展示图片。

  2.将课文的知识整理成PPT.幻灯片。

  设计思路:

  1.这篇文章是千古传诵的名篇,立意高远,文采斐然,句式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位,体会文章的特点,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2.引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3.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楼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很多名胜古迹,大多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电脑示图解题,作者及文体简介简介。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你们知道哪些?学生讨论,多媒体出示。(《小石潭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

  三、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T/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读懂文句。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幻灯显示。)

  (1)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四字短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薄暮冥冥樯倾楫摧虎啸猿啼

  满目萧然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一碧万顷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把酒临风喜气洋洋

  (2)阅读思考:

  ①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②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③本文的中心句在哪里?

  四、理解关键句(多媒体出示)

  1.哪些语句记载滕子京的政绩?

  讨论并归纳: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指代什么?

  讨论并归纳: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哪些句子写岳阳楼大观?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湯湯,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

  讨论并归纳:前人之述备矣。

  5.第二段哪两句话引起下文情景交融?

  讨论并归纳: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描写洞庭湖阴天景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讨论并归纳: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7.描写洞庭湖晴天景色。

  讨论并归纳: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8.迁客骚人悲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9.迁客骚人喜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0.“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之为”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1.“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2.“进亦忧,退亦忧。”中“进”、“退”各照应什么?“进亦忧”、“退亦忧。”各照应什么?

  讨论并归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3.作者的阔大胸襟,政治抱负?

  讨论并归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警句、名句、劝勉滕子京的话、主旨句、中心句、观点)

  五、分析重点段

  1.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3.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4.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5.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l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6.提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说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六、表现手法

  (1)对比

  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阴天景色迁客骚人的悲

  晴天景色迁客骚人的喜

  (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七、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人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三题。

  2.选用本课的《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1.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语言表达方式?

  2.解释下面句中的“或”:

  或以钱币乞之

  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3.“二者之为”指上文所说的()()两种心情。

  4.“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运用了()修辞方法,分别指()和()。

  5.与“是进亦忧,退亦忧”中“是”用法相同的是()

  A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C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D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退”指()。

  7.找出这段文字中反映课文主旨的句子。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准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动物也有尊严,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

  3、能体会黑子心路历程的变化。

  重点难点:

  1、知道动物也有尊严,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

  2、能体会黑子心路历程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狗又被称为(犬),在军队中执行特殊任务的犬又被称为(军犬)。军犬被官兵视作“无言的战友”,被看成他们的“第二生命”,可见军犬与官兵有些非同一般的感情,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深入《军犬黑子》故事。

  二、复习回顾

  1、首先我们复习一下生字,(开小火车读、齐读)

  2、接下来是词语,谁还记得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3、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那么,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你的故事内容完整,语言清晰流畅,谢谢你,请坐!)

  三、激发兴趣,研读课文

  1、XXX 同学刚刚给我们复述了黑子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组黑子的图片。

  谁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黑子?

  生1(形容地真贴切)

  生2(独到的见解)

  生3(这个词用的好不好啊)

  师:文中的倒数第二段也有一个词形容这条军犬,谁找到了?

  生:神情萎靡(找得又快又准)

  师:看着黑子由威风凛凛到神情萎靡,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几个任务(ppt展示)

  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边画,完成后可以与同桌交换一下答案。(师巡视)

  3、汇报

  老师刚刚在下面看到大家都画记得差不多了,那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答案吧。训导员几次否定了黑子?

  生:四次

  师:那他每一次都是这么否定的呢?谁先来说说第一次他是怎么否定黑子的?第二次呢?那第三次又是怎么否定的呢?第四次又是怎么否定的,和前三次一样吗?

  生(看来同学们都找对了)

  师: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动作和表情来读一读训导员的话,。不着急,给大家三十秒钟先练一练。

  生(四个同学,师适时指导)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发现训导员有什么变化没有/

  生(训导员的语气越来越强烈了)

  师:那黑子接收这一次比比一次强烈的否定了吗?他接受了吗?

  生:因为他对训导员充满了一贯的绝对信赖

  师:什么是绝对?

  生:一定

  师:一贯呢?

  生:一向以来,一直。

  师:没错,正是因为黑子对训导员充满了一贯的绝对信赖,所以他确信自己没有找错的情况下,面对“不”字,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去找了。那么黑子每次都是这么找小偷的呢?谁要来读一读第一次的?

  生(你的普通话很标准,如果能带上感情就更好了)

  师:从这里我们看出,黑子是靠什么来寻找小偷的?

  生:嗅觉

  师:聪明的同学们立即找出了答案,那它在找的过程当中表现如何呢?谁能用一个词来说??

  生:(评价)

  师:老师听到有同学说黑子很有灵性,大家说这个词用得贴不贴切?(板书:充满灵性)

  师:同学们刚刚也说了,黑子在第一次找小偷的过程中变现的相当自信,那第二次呢?有没有什么变化?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第二次黑子是怎么找小偷的? 生

  师:谁来说一说黑子有什么变化?

  生:

  师:那变得谨慎、变得不那么自信的黑子第三次是怎么找小偷的? 生:

  师:这一次黑子又有什么变化呢?

  生:

  师:黑子变得不再自信了,那它第四次又怎么找小偷的呢?

  生

  师:谁的火眼金睛发现了这一次黑子与前三次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生(提示学生找的方式变了)

  师:你们同意黑子用眼色来找小偷吗?为什么?

  生:

  师:可黑子还是这么做了,可想而知,这一次它

  生:找错了

  师: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儿呢?

  生:

  师:为什么黑子找错了,训导员却哈哈大笑呢?他难道不生气吗? 生:因为这是一场骗局

  师:当黑子明白这一切都一场骗局的时候,它有什么反应?

  生

  师:看来你们也体会到了黑子的痛苦,然而你,黑子毕竟只是一条军犬,它那么那么地痛苦,却只能用一个“磝”字来表达。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说这声“嗷”字包含了多少情感啊!有谁来想说一说这声“嗷”字包含了哪些情感? 生:(看来你们都是黑子的知音,都能够体会黑子的痛苦)

  师:从你们的口中,老师仿佛看到黑子的精神已经(崩溃沉沦)了,着这一切都是由于训导员的(戏弄否定)。同学们,如果你们最信赖的朋友一次次地戏弄你们,否定你们,你们能忍受吗?黑子也不能,所以黑子走了,让我们跟随黑子的脚步声,听听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

  4、读12-17自然段,体会黑子和训导员的感情,分角色朗读。

  师:从刚刚几位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发现,训导员非常的(悔恨自责),那黑子原谅他了吗?为什么黑子不肯原谅他?

  生:哪怕是一只狗,也是要尊严的!

  四、回顾课文,引发思考

  师:读完了黑子的故事,你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生:

  师:听了这么多人的想法,老师很欣慰,老师相信,你们在生活中一定会好好尊重和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的,对吧?

  五、作业

  1、读了这篇课文,相信你的内心肯定很不平静,请把你想对黑子或者想对训导员说的话写在课文的插图旁边。

  2、想自己的父母和朋友分享黑子的故事,宣传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与海洋有关的课文(板书:海洋);课外,我们阅读了大量与海洋有关的书籍。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

  2、学生交流。

  (1)海洋很广阔。

  (2)海洋上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波涛汹涌。

  (3)海洋有丰富的物产和矿产。

  (4)海洋上一旦发起风暴非常可怕,它可以掀翻船只,摧毁良田,引起海难。

  ……

  3、是呀!大海在我们的眼中,它有时候是那么安详,有时候面目是那么可憎。它有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欢乐,有时候却是无限的痛苦。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与海洋有关的。(板书课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

  二、概括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究竟讲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打开课本,听课文录音。

  2、放课文录音,学生看书。

  3、哪位同学告诉我,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

  4、学生交流。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和我们人类关系密切。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人类将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时代。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将成为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5、哪位同学把这几个方面连起来说一说。

  6、指名说。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将迎来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的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告诫人们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7、哪位同学再说一遍。

  8、说得非常好!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抓住文章的关键,就一定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

  1、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呢?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品读课文。在品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蔚蓝色匮乏低廉干旱回眸

  3、谁先站起来把自己认识的词语读给大家听一听?(重点指导眸和廉的音)

  4、把你自己认为字音读得比较准的带领大家读一读好吗?(评价:读得太好了,真是一个合格的小老师)

  5、谁站起来再把这些词语读给大家听一听?

  6、这些词语中有些字容易写错,哪位同学提醒大家注意?(主要是蔚和廉)大家画一遍。

  7、真仔细,不是你的提醒,老师也要写错了了。谢谢你。

  8、面老师请几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哪位同学读错了,要指出来。

  7、指名读课文。(老师在第三小节是指导望洋兴叹的读音,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领读2——3遍)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海洋是人类的摇篮,它曾经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海洋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它曾经哺育了地球上的生灵。它与人类的关系是那样地密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的哪一部分写是是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2、指名回答。

  3、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呢?请哪位同学朗读课文的1、2、3小节,其他同学用笔画出描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句子。

  4、交流。

  (一)出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发水产品和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1)给予什么意思?慷慨地给予什么意思?大海给予人们什么?

  (2)你能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说说有哪些水产品?

  (3)为什么说是不可缺少的食盐盐?

  (4)大海与人类关系密切还表现在哪里?(海洋发起脾气来……)

  (5)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影响人们的生活,直接决定人们生活的安定与幸福)

  (6)你能用你收集的例子说明吗?

  (7)这段话应该怎么读?

  (8)试读,指名读,自由读。

  (二)当飞往太空的宇航员回眸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1)你为什么找这句?

  (2)回眸懂吗?什么意思?宇航员看到了什么?

  (3)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为什么说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4)覆盖着广袤海洋的地球看上去真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真是太美了。如果你看到这颗星球,你会想些什么?

  (5)是呀!海洋是多么广阔!这句话怎么读呢?

  (6)试读,齐读。

  5、海洋是那么广袤,地球是那么美丽!千百年来,海洋带给了人们幸福,让世界的人民借助于航行得到了交流;海洋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让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幸福。但是,它发起脾气来,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灾难。如果能控制海洋的脾气多好啊!海洋的脾气人们能能控制吗?

  2、书本中哪个词语说明它的脾气不受人安排,不受人控制?读课文,找出这个词语。

  3、喜怒无常什么意思?从课文的哪里看出海洋喜怒无常?

  4、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千百年来人们怎么办?

  5、“兴叹”什么意思?人们望着海洋会兴叹些什么?

  4、快速写。

  5、交流。

  (1)海洋啊海洋,你有博大的胸怀,为什么不能拥有平静的心情呢?如果你风平浪静,将带给人们多少好处啊!

  (2)海洋,你温柔时如同母亲,爱抚着人们,你愤怒时,如同雄狮,吞噬着人们的生命。你为什么要这样?难道我们不能征服你吗?

  ……

  6、总结:是啊,千百年来,人们只有望洋兴叹,发出了一声声无可奈何的感叹,一声声愤怒的质问。人类是不是只能这样?海洋能成为21世纪的希望吗?(把课题中的21世纪点点)课后请同学们读课文,收集有关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下一堂课继续学习。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抄写喜欢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1、歌曲《送别》录音。

  2、电影《城南旧事》剪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配歌曲《送别》,了解小说《城南旧事》。

  这是根据我国当代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拍摄的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断,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阅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

  2、电影中的主题曲是《送别》,唱出的不仅仅是对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对美好童年的深深依恋。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3、读课题,闭上眼睛想一想,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自读感悟,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说说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朗读相应的部分。

  冬天“我”看骆驼咀嚼(4自然段);

  “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然段)

  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10自然段);

  问妈妈为什么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11—14自然段)。

  3、再读课文,把你觉得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小组合作,学习字词

  1、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小组内对照交流。

  2、集体检查。

  生字:

  ①读音:咀嚼读作:jǔ júe、“慢慢的嚼”的.“嚼”读“jiáo”、

  ②书写:“卸”9画,第七笔是“提”,“傻”的右上部分不是“夕”。

  词语:重临:重新到来。

  四、作业

  1、选择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背诵。

  2、抄写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复习导入。

  1、学生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二、深入阅读,品味童年

  1、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①反复读第4自然段,细细地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课件出示: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②全班交流。(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抓住最后一句从作者学骆驼咀嚼,体会童真童趣、体会“我”的傻样)

  ③总结学法:反复读、品味→画词句写感受→有感情朗读。

  2、分小组合作学习后三个片断

  ①从后三个片断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断,用上述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

  ②同兴趣的同学自愿结合小组,互相交流、探讨。

  ③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猜测挂铃铛的原因

  课件出示: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从“想象铃铛用处”片断中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和爸爸的认同)

  看骆驼脱毛

  课件出示: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从“想替骆驼剪毛”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

  夏天见不到骆驼感到奇怪

  课件出示: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从“追问骆驼去处”片断体会作者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之中穿插对一些语句的感情朗读)

  ④分角色朗读

  3、学习最后两段,体会怀念之情

  ①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②你读懂了什么?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③引导学生理解“童年一去不还”和“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童年“一去不还”是因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来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已长大,不再是童年了;“童年重临我的心头”,这个“童年”是指童年时那段有趣、难忘的生活,是因为当“我”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时,触景生情,不禁想起儿时的那段难忘的生活)

  ④小结:这些童年生活的片断,像一朵朵洁白的浪花,翻滚向前汇成了一条记忆的长河,以至于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轻声吟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感情。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3、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这篇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而你此时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四、布置作业,回味童年

  1、布置写作:学了这篇文章,你们一定和作者一样回忆起了小时候的某些事或人吧。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

  3、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小说《城南旧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22

语文的教案11-16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语文优秀教案04-11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荷花》教案11-26

语文影子教案08-25

语文园地教案03-16

语文树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