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老鼠仔》含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老鼠仔》含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闽南童谣《老鼠仔》的内容,能跟随老师一起朗读。
2.感受闽南童谣《老鼠仔》诙谐有趣的特点。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理解童谣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初步了解童谣中相关角色的闽南语词汇。
2.物质准备:老鼠玩偶1只;《摇篮曲》音乐;响板1副。
3.环境创设:创设场景夜晚的古厝。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了解童谣的主要内容。
教师播放摇篮曲,并借助情境创设和演示玩偶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为学习儿歌作铺垫。
二、结合表演,理解闽南童谣的内容。
1.教师完整朗诵童谣,启发幼儿猜猜学学闽南童谣里说的是谁?它的名称是什么。
2.借助玩偶表演再次朗诵童谣,引导幼儿理解童谣的主要内容,并帮助幼儿理解并学说闽南语词汇人人、眠、呣困等。
3.结合情景表演,引导幼儿感受童谣诙谐有趣的特点,教师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老鼠骚骚动、钻壁孔等有趣的动态。
4.教师结合闽南语的发音、童谣内容等,对童谣的诙谐有趣特点进行小结。
三、多种形式,学习朗读闽南童谣。
1.结合动作表演帮助幼儿逐句学念,指导幼儿发准闽南语钻壁孔、骚骚动、抓等语音。
2.教师打响板,引导幼儿合着节奏朗读童谣,感受童谣的语言韵律特点。
3.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边朗读童谣边用简单的动作表现童谣中小老鼠的动态。
4.教师围绕幼儿发音的正确与否、朗读情趣的表现情况等内容进行小结。
活动延伸:
1.在家园联系栏中提供闽南童谣《老鼠仔》等内容,指导家长和幼儿一起朗读闽南童谣。
2.在区域中提供相应的木偶,引导幼儿边念童谣边用指偶进行表演,感受朗读闽南童谣的乐趣。
活动反思:
《老鼠仔》是一首诙谐幽默、充满童趣的闽南童谣,本活动中教师主要借助木偶形式为教学手段,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幼儿欣赏木偶情境表演,木偶表演情景让幼儿感知闽南童谣所表现的风趣,倾听闽南童谣,借助木偶演示学念闽南童谣,过程中引发了我几点思考:
木偶情境表演形象生动地帮助幼儿理解童谣
用生动有趣的木偶表演,让幼儿感受到木偶情境表演的趣味性同时,更能将闽南童谣诙谐有趣的内容和地方文化特有的韵味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把闽南童谣形象具体的展现在幼儿眼前。木偶情境表演对童谣的'展现形式,远比单调的图片或者讲解更生动直观,富有动感,帮助幼儿很好地理解童谣的内容。
木偶演示激发幼儿主动学童谣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幼儿看着木偶情境表演,都不禁跟着哼念起闽南童谣来。木偶情境表演和闽南童谣都具有贴近生活、富有情趣、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木偶的表演能够刺激幼儿的思维,激发其想象,形象地表现闽南童谣,引起他们的共鸣,易于产生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根据闽南童谣为素材,创编木偶情境表演剧本,并在活动中现场演示表演开展闽南童谣课程。木偶表演深深地吸引住幼儿,也引发了幼儿对木偶表演中所演所说的闽南童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主动地学念童谣。
木偶操作有益于促进有效的师幼互动
活动中教师通过操作木偶实物,引导幼儿学习重点发音;用木偶表演肯定幼儿的学习表现;借助实物木偶表演,启发幼儿通过模仿木偶用肢体动作表现自己对童谣的理解,进一步帮助幼儿深入全面的感知童谣特性、理解童谣、学习童谣等,都体现了以木偶为媒介对师幼互动的积极影响。木偶表演让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更富有童趣,让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变得不在枯燥生硬,而是有趣自然。
木偶种类切合幼儿年龄特点提高木偶教学形式的实效
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活动在多种木偶种类中选择提线玩偶,实施木偶教学形式。提线玩偶能在地面表演,在活动中与幼儿的实际距离更亲近,提线玩偶更形象逼真,在活动中是的木偶教育形式在心理上更贴近幼儿,让幼儿在观看中产生真实感。选择提线玩偶操作形式较杖偶、布袋偶等木偶更适合小年龄的幼儿,从而也更能形象地表现童谣内容,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提高木偶教育形式在活动中的实效。
附: 闽南童谣《老鼠仔钻壁空》
老鼠仔,钻壁空,
一螟无困扰扰动,
一只一只想头吃,
人人看见都卜掠。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老鼠仔》含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调皮的老鼠》含反思08-01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船》含反思10-09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老鼠学穿衣》含反思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