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通过体育加深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沉”、“浮”字卡、鱼缸、操作盒、水果模型、石头、雪花片、瓶盖、橡皮泥、橡皮、五子棋、锁子、钥匙、音乐光盘、让小朋友操作的物品的照片
活动过程:
1、出示材料介绍材料名称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好多好玩儿的东西,我们看看都有什么?”(一起看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并观察物体在水中的现象
(1)“一会儿我们来玩儿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们把它们放在水里,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然后要记得把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
(2)“在放的时候我们要一个一个的轻轻的、慢慢的放”
(3)“在放之前要把袖子卷起来”
(4)“如果水洒在了外面我们要用布把水擦干净”
(5)“现在就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做吧!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3、教师介绍“沉”、“浮”的概念
(1)“刚才我们玩儿了这么多,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将幼儿说的物品放在鱼缸内的水里,一起观察物体的沉与浮”
(3)“我们把像锁子、石头之类的东西沉在水底的现象叫‘沉’”同时出示‘沉’字卡”
(4)“我们把像雪花片、积木之类的东西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叫‘浮’“同时出示浮的字卡
4、出示幼儿操作过物品的图片,提问它在水中是什么现象?并将照片贴在相应的字卡后边
(1)“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更好玩儿的游戏,但是得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玩儿”
(2)“我这儿有一些图片,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
(3)“这个是?它是沉在水底还是浮在水面上?”
(4)“沉,我们可以用向下的箭头表示,表示它沉在了水底”
(5)“浮,我们可以用像上的箭头表示,表示它浮在了水面上”
(6)将照片贴在相应的字卡后边。
5、体育游戏:
游戏一:沉与浮
规则:沉(蹲下)浮(站起),一次比一次快
游戏二:在小板凳上进行沉浮的练习。
玩法:音乐一想起来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围着花园跑,当音乐停的时候,小朋友听老师的指令,当听到沉的时候小朋友蹲下,当听到浮的时候小朋友站在椅子上。
游戏三:加大难度,在胸前贴上图片,进行沉浮的难度。
玩法:音乐一想起来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围着花园跑,当音乐停的时候,小朋友看看自己身上的图片,是沉就蹲下,是浮就站在椅子上。
6、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沉与浮》,小朋友在操作中感受,并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幼儿兴趣浓厚,喜欢动手操作,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我在上课时思路清晰,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有小结,小结语言还是很精准有效,帮助孩子理解沉与浮的秘密。
但是作为一个科学活动,需要老师的提问时语言简练,在这方面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在小朋友猜想记录时,可以记录小朋友的猜想时的个数,并现场做实习,科学活动并不是一定要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动手,还可以结合已有的经验,切记不误导孩子。
总之,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收获,希望下次活动会更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2
活动目的:
1、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知道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等知识,有尊敬少数民族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活动重点:
能运用语言大胆地说出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
活动流程:
师生交流——幼儿竞赛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交流
师:听说你们知道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事情,你们愿意去考考他们吗?
幼儿和老师交流
要求:大胆地考问老师。
二、幼儿竞赛
师:刚才你们考了老师很多问题,现在老师也要考考你们。
(一)抢答题
如:云南地区有多少少数民族?
哪个少数民族喜欢吃手抓饭?
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狂欢节叫什么民族?
要求:谁先抢到板谁回答。
(二)必答题
要求:每人抽取一张纸,每组轮流回答。
三、结束评价。
幼儿园大班教案3
设计思路:
幼儿经常把物品放在塑料袋里带到幼儿园。我把塑料袋放在玩具柜里,发现塑料袋有时被孩子拿出来当玩具,有的放在头上当帽子、有的当手帕折,成了孩子的宝贝。捕捉到这个兴趣点后,我开始有目的的观察,发现他们对塑料袋的玩法显得比较局限,兴趣却依旧浓厚。当孩子遇到困难难以跨越障碍或困难时,教师的帮助性介入可以大大促进其发展。根据以上情况,便生成了“会飞的塑料袋”这个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利用自然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进行装饰,让塑料袋飞起来体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观察,进一步培养幼儿大胆尝试探索能力。
三、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塑料袋,各类装饰纸:皱纸、彩纸,剪刀,双面胶,透明胶,线,箩筐。
2.创设较为宽敞的场地,便于来回跑动。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装饰塑料袋,探索能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
难点: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培养他们探索和尝试的能力。
五、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师:塑料袋有一个心愿,它想和小鸟一样,穿上漂亮的衣服,飞上蓝天。想请小朋友动动脑筋,帮帮它。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塑料袋飞起来呢?
2.幼儿操作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动手制作漂亮的塑料袋。探索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要求幼儿自由结合,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观察同伴是怎样完成的或向同伴寻求帮助。
3.交流及认识塑料袋的不同玩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摆放物品的过程,使幼儿了解将物品叠放、改变物体形态、小物品放在大物品里面、将物品由大变小等方法能节省空间,从而使更多的物品容纳在盒子里。
2、通过幼儿同伴间的经验分享,使幼儿获得整理物品的生活经验。
3、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成功经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其他幼儿的倾听能力。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皮鞋盒一只,衣服一件,纸杯四只,大、中、小罐子三只,充气玩具一只,木头积木若干块,小贴花若干。
2、教具:投影仪一只,教师用的记录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初步感受合理摆放物品能节省空间。
1、组织幼儿了解需要整理的物品。
2、清点并记录物品的数量。
3、鼓励幼儿尝试将物品全部放在盒子里。
师:今天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全部都放到盒子里,你觉得行不行?我们来试一试。
4、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活动。
【分析:这是孩子初步整理物品时段,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把这么多的东西都放进这么小的盒子里,是件不容易的事,从而产生解决困难的欲望。老师一旁的观察,能充分了解孩子对这个特定的整理活动的最初经验或水平,以便实施或调整下面的学习活动。清点物品是让孩子进一步感知数与量的关系。】
5、请2—3个孩子分别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放好了吗?你是怎样放的?为什么要这样放?
幼1:我把四只纸杯叠一起,放在盒子里。
幼2:我把小罐子放在中罐子里,把中罐子放在大罐子里,再放在盒子里。这样盒子里就可以放其它东西了。
【分析:通过介绍纸杯、罐子的摆放方法,让孩子初步感受到可以用折、叠或其它的办法,来改变物品所占有的空间。引导孩子迁移经验,引发对其它物品合理摆放的思考。】
二、鼓励幼儿进一步探索物品摆放的多种方法。
发现将物品叠放、改变物体形态、小物品放在大物品里面、将物品由大变小等方法能节省空间,从而使更多的物品容纳在盒子里。
1、通过迁移以上经验,鼓励幼儿探索物品摆放的多种方法。
师:刚才几个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可以让好多东西叠放整齐,使盒子能装更多的东西。那么衣服、充气玩具、积木呢,有什么好办法也把他们都整理到盒子里,还要盖上盖子。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和指导,鼓励孩子想出不同的叠放办法,将纸杯、罐子、衣服、充气玩具、积木都放进盒子里。
3、组织幼儿介绍各自的经验,将他们好的方法在视屏仪上展示。通过帮助个别有困难孩子摆放的形式,让孩子介绍多种方法,体验相互帮助的快乐。其中还可以借用孩子的经验,引导幼儿学习折叠衣服。
师:我看到了你们想出的许多好办法,来介绍给大家听听。
幼1:我是把四只杯子叠在一起后,再放在大罐子里的。
幼2:我是把衣服折好了放在最上面。
师:为什么要放在最上面呢?
幼2:因为衣服比较软。(随机与孩子们一起学一学折衣服的方法)
师:明明说,他不能把冲气玩具放进盒子里,谁有好办法帮助他。
幼3:我把冲气玩具的气放掉,把它变得扁扁的再卷起来,放在大罐子里,正正好好。
幼4:我把木头积木一块一块叠放整齐,排在盒子的最下面。
师:为什么要放在最下面呢?
幼4:因为积木放在下面,能排整齐的。
幼5:我开始把罐子竖着放,盒子的盖子盖不上,后来我把罐子横着放,盖子就能盖上了。
4、教师总结:
师:我们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许多整理东西的办法,这样看上去很整齐,又能省出地方,放更多的东西,让盒子盖盖上。
5、鼓励个别没有完成的孩子继续操作;启发已完成的孩子是否能运用更好的方法,调整盒子里的东西,使之更合理更整齐。
【分析:在相互启发下,孩子们不但能对同一种物品想出不同的摆放方法;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性,采取不同的摆放方法;还能根据自己盒子的形状、大小特点,比较合理安排所有物品。这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积极、主动、灵活、创造思维和操作的空间。从中渗透了“相互帮助”的教育。同时得到了一次语言表述的机会。】
三、组织幼儿互相学习和评价。
1、幼儿相互参观和评价,老师帮助个别没有整理好的幼儿。
2、请大家数数自己获得了几朵小红花,并让最多的孩子展示他整理好的盒子。
老师表扬个别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孩子。鼓励孩子们在平时收拾玩具或自己物品时要用最好的办法整理。
【分析:这是孩子获取同伴肯定和评价的过程,孩子能从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对于能力较差或动作慢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克服困难,争取完成任务的过程,让他们也能体验成功。这样做法充分考虑了孩子的个体差异,使不同能力的孩子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活动反思:
1、孩子不会整理物品或玩具是孩子生活游戏中的实际问题,本次活动取材于孩子的生活,解决的也是日常游戏中的问题。所有材料、问题、情景都是孩子所熟悉的。容易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欲望。
2、以“把东西全部放进盒子里,既整齐、又能盖上盖子”这个既实际又明了的要求,为孩子提出了可理解的操作目标,也是孩子们可对照的评价目标,这个目标对全体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通过努力都有完成的可能性。
3、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抓住“放整齐、盖上盖子”这主线,让孩子充分思考、不断尝试、反复调整(每个孩子至少有三次调整)。通过讨论、交流、介绍、帮助解决困难等形式,引导孩子相互学习,迁移经验,积极探索,从中感知物体与空间的关系。符合孩子的学习认知特点。老师虽然提出了评价的要求,但关注更多的是孩子不断摆放、调整的过程,给予的时间也最长。充分突现了教师关注孩子、关注过程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让幼儿充分感知利用多种工具磨米粉的整个过程,会把操作中不同的结果真实地记录下来。
2、对磨米粉活动有兴趣,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3、感受电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激发幼儿对科技新产品关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已向家长了解有关磨米粉的经验;并在活动区域内尝试使用过小石臼、小石磨两种工具。
2、小石臼、小石磨、电磨若干,浸好的糯米,记录的纸(附后)、笔。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品尝糯米粉做的圆子,知道糯米粉可以做成好多种人们喜爱的点心。
1、“你们吃的是什么?”(圆子)“它是用什么做的?”(糯米粉)“糯米粉还可以做出哪些好吃的点心?”(元宵、汤团、米糕等)
2、“糯米粉是由糯米磨出来的,你们知道糯米是怎样变成糯米粉的吗?”(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进行猜测、讲述。)
二、提供石臼、石磨,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比较出两种工具磨米粉的异同。
1、提出第一次操作要求:“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两个碗,两个碗里都有一样多的糯米,请你们先选择一种工具,把第一碗米粒磨成米粉。米粉磨好后,再把你使用的时间(磨好后向老师询问时间)记录在每人记录纸上相应的时间空格里。”
2、让幼儿在同一时间起,开始操作磨米粉(任选一件石臼或石磨工具),教师巡视指导,鼓励每个幼儿完成任务并记录。
3、同法,让幼儿使用另一种工具将第二碗米粒磨成米粉,并在记录纸上相应的时间空格内,记录所用的时间。
4、最后,让幼儿观察、比较,刚才用两种工具磨出的两碗米粉在粗细上的不同,并把结果记录在操作纸上相应的粗细空格里。
5、“小朋友,你们的米粉是怎样磨出来的?”“用了多长时间呢?你觉得用什么工具磨出的米粉比较细一些?”
(请幼儿根据自己操作纸上的结果,表述用两种不同工具磨米粉的过程、各自使用的时间和磨出米粉的粗细程度。)
幼儿操作后共同得出结论:用石臼磨米粉用的时间长,磨出的米粉比较粗一些;用石磨磨米粉用的时间短,磨出的米粉比较细一些。
三、提供电磨,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充分感受电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激发幼儿对科技新产品关注的兴趣。
1、出示小型电动磨米粉机器,请幼儿比一比它与石臼、石磨在外形上的不同。
2、观看教师用电磨磨米粉的过程,并让幼儿表述操作的过程。
3、继续提供同样多的人手一份糯米,请幼儿分别操作电磨(在教师的帮助下按开关),并再次在记录纸上记录电磨磨米粉使用的时间、米粉粗细的结果。
幼儿操作记录后,进行交流讲述,最后得出三种工具磨米粉的不同结论:
石臼磨米粉--速度最慢,最费力,磨出的米粉较粗一些;
石磨磨米粉--速度稍快,少费力,磨出的米粉较细一些;
电磨磨米粉--速度最快捷、不费力,磨出的米粉最细腻。
师小结:电磨是人们发明的科技新产品,用电磨磨米粉又快、又省力、又卫生,带给人们很多的方便,是人们的好帮手。
4、请小朋友回去再找一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科技新产品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活动延伸:
1、将幼儿磨出的米粉,和幼儿一起做成简单的小点心,让幼儿品尝。
2、请幼儿带一些小型的科技新产品来幼儿园,比如:削苹果机、豆浆机、榨汁机等,激发幼儿对科技新产品关注的兴趣。
活动建议:
受石臼、石磨、电磨的限制,本活动易采用8-10人分组教学。
幼儿园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分类的方法和结果。
2.学习按一定特征给物体多次分类并统计、记录。
3.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两种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树叶模切卡片每人一套。
2.分类记录表、彩笔每人一套,教师记录表范例一张。
3.音乐《彩虹秋天》《找朋友》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孩子们今天老师不仅请来了好多听课的老师,看还带来了什么?
幼:树叶…….。
教:是啊,秋天了,树叶宝宝都离开了自己的树妈妈,这不老师把它们带到咱班里来了,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并发现它们的不同。
教:孩子们看这些“树叶宝宝”是一样的吗?(幼:不一样)。
教:哪些地方不一样?(幼:形状、颜色、大小不一样)。
(教师小结:对这些“树叶宝宝”的大小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颜色不一样,有黄的有绿的,形状不一样,有单叶的有多叶的)。
3.出示“树叶宝宝”,引导幼儿讨论并确定分类标准。
1)引导幼儿探索分类.(强调把话说完整)
教:现在“树叶宝宝”想请小朋友帮个忙,就是根据树叶宝宝的这些特点,把它们进行一下分类,待会把你们的分类结果告诉老师。
2)教师巡回,并为幼儿进行照相,通过电视展现给其他孩子。
4.幼儿操作“树叶”卡片进行分类记录。
1)分卡片教师讲解记录表的使用方法(播放背景音乐,提醒幼儿音乐结束,记录完成)。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讲评记录情况
5.玩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6.找班内有相同特征的物品,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2.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1. 星期妈妈和七个星期宝宝的图片。
2. 两个孩子一个转盘。
3. 每位幼儿一个星期卡片。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1. 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念一首关于星期的儿歌,好吗?(朗诵儿歌)2.你们知道儿歌里的星期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星期来历的故事。
二、新授:认识"星期", 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教师讲述故事。
2.故事里讲到了谁?星期妈妈一共生了几个孩子?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叫什么?第三个孩子又是谁?星期四是第几个出生的?第五个孩子叫什么?第六个孩子叫什么?最后一个是谁?
3.他们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为什么?
4.星期宝宝们没有排好队,星期妈妈找不着了,谁来帮星期妈妈排排队呢?
5.星期宝宝排好了队,心里可高兴了,他们想和小朋友玩"谁不见了"的游戏。
三、游戏"谁不见了"。
请你找一找谁不见了,我们看看是不是星期X啊?
四、转盘游戏。
1.看,这七个调皮的星期娃娃又来到了转盘上,他要和小朋友继续玩游戏。
2.介绍转盘。
小朋友看一看,这个转盘上有些什么?指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3.讲解游戏规则,幼儿探索。转动指针后,指针停到几,就请小朋友说出星期几的邻居分别是谁?两个小朋友玩一个,一个小朋友在玩的时候,另一个小朋友做小老师,检查他说的对不对,然后交换。
4.个别幼儿交流。你刚才找的是星期几的邻居?
5.(教师示范转动转盘,请个别幼儿讲述)星期六的邻居是谁呢?星期日的邻居又是谁和谁呢?
6.小朋友说的很好,请刚才没有玩过的小朋友再玩一玩,玩过的小朋友做小老师。
7.你知道星期和小朋友有什么关系吗?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我们起来看一看,我们一起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呢?上学的是哪几天?休息的是哪几天?请小朋友上来将上学的打勾,休息的画圈。
小结:原来星期一到星期五是小朋友上学的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是休息的时间。
8.你知道星期一开始到星期日结束后,第二个星期是从星期几开始的呢?对了,第二周又要从星期一开始到星期日结束,那第三周呢?这样一星期一星期的循环,小朋友也在一星期一星期的长大。
小结:看来小朋友都理解了星期,那星期还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找邻居的游戏。
四、 角色游戏:
找邻居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2.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星期一到星期日的卡片,请小朋友排好队到每一组的篮子里去拿一张卡片,挂在胸前说一说,你拿的是星期几的卡片,你的好朋友是星期几,然后按照星期一到星期日的顺序拉成一个圆圈。
3.我们一边转圈一边念儿歌"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念完儿歌就蹲下不动。
4.老师说到"星期几的朋友在哪里",星期的两个邻居就站起来将手举高,其他星期宝宝蹲着不动。
5.请一组幼儿示范。
6.幼儿游戏。
五、结束部分。
星期娃娃还藏在了日历上,我们再去找一找。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大班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孩子们理解星期的来历,随后通过游戏让幼儿理解星期的顺序性,循环性,最后,让幼儿形成"星期"的概念,对星期更感兴趣。
整个活动,我从始至终遵守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的想法尽量多的表达,然而在孩子玩转盘游戏的过程中,也让幼儿进行自由探索,让幼儿充分了解星期的顺序性,在最后通过提问"星期一开始到星期日结束,那接下来的一星期又是从星期几开始的呢?"这样让幼儿明白星期是一周周循环的,有周期性的。
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因为星期幼儿接触的比较多,所以在提问时对幼儿的难度也较低,在发现没有难度时,教师应该适时进行调整,如在问到"星期二的邻居是谁?"幼儿都能清楚地说出来时,教师可以增加难度,可问"星期一和星期三是谁的邻居?"让幼儿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在活动中自己的语言不够精炼,不流畅,通过本次活动,让自己有所提高。
附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妈妈一连生了七个孩子,她皱着眉头说:"我还得给他们取七个好听的名字呢!"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可爱,非常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梅花、桃花、兰花……"可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跟花儿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聪明,非常伶俐,于是他又快乐地喊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 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宝宝、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又停住了,"哎呀,不行、不行,这不是和小朋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有想呀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的地说:"啊哈!有了、有了,我的孩子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来取名吧!""、星期六、星期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名字很别扭,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了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地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总算取好了。"过了一会儿,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这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衣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白白胖胖,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五件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里衬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受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幼儿园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乐意表达、表现。
2、感受歌曲中春天的诗意与韵律美,体验春天的美好。
活动准备:
柳条、浪花、桃花、雨丝、音乐、录音机、礼物、小燕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春天悄悄地来了,有个朋友唱着歌儿,也飞回来了,你们听!
二、欣赏活动
1、第一遍欣赏,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呀!谁来了啊?(小燕子)
原来是小燕子飞来了啊?小燕子从哪来的?
小燕子为什么从南方飞回来了啊?
2、第二遍欣赏,感受歌曲轻快的节奏,体会小燕子愉悦的心情。
(边欣赏,教师边用手演示:小燕子唱着轻快的歌曲,在天空中飞舞……)
(1)小燕子的心情到底怎么样?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燕子多高兴啊,它从南方飞回来,发现我们这里有很多变化,小燕子看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回忆有关春天的经验。)
3、第三遍欣赏:和小燕子一起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1)你们瞧,小燕子在天空中多快乐啊,让我们也用自己的小手当成翅膀,和小燕子一起看看春天的美景。
教师一遍做手势,一遍用语言引导:
(2)小燕子快乐地从南方飞回来啦。它一会飞向高处,看到柳树姐姐在梳辫子;
一会儿飞过水面,层层浪花跳着春天的舞;它飞上桃树,桃花妹妹哈哈笑;
它飞在春雨里,雨丝沙沙沙,唱着春天的歌谣……
和小燕子一起飞翔,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
4、第四遍欣赏:小燕子的礼物
(1)小燕子飞回来了,它也准备了很多礼物送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问问小燕子,它送了些什么礼物?
(2)出示图片,丰富歌词。
剪柳条,绿油油,送给哥哥当鱼钩;
剪浪花,蓝莹莹,送给姐姐做花裙;
剪桃花,红艳艳,送给妹妹扎小辫;
剪雨丝,亮晶晶,送给弟弟做风铃。
三、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教案9
活动目标
懂得在集体中谈话的方式——轮流说话,并能够围绕谈话的主题交流自己的想法。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怎样做大班哥哥姐姐的想法。
能在集体中与同伴轮流交流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请家长挑选几张幼儿出生以来的照片,在每张照片下写上一句文字说明,和幼儿一起将这些照片装订成册,做成一本名为《我的成长》的图书。
活动过程
共同阅读《我的成长》图书,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已经长大了,有哪些事以前不会做而现在已经会做了呢?
以“怎样做大班哥哥姐姐”为题,引发幼儿自由讨论。
每两个幼儿为一组自由交谈。教师巡回指导,如遇到不爱说话的幼儿,可鼓励和启发其根据别人谈话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
请部分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想出的做哥哥姐姐的方法。
和幼儿一起将大家想出的办法进行归类和总结。
可按自我服务、帮助弟弟妹妹、帮助老师、帮助父母等几个方面对幼儿想出的办法进行归类。
与幼儿一起总结谈话内容。
在幼儿谈话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幼儿:小朋友长大了,很多事情都应比以前做得更好。要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弟弟妹妹做榜样。
活对建议延伸
1、鼓励幼儿将帮助他人的方法用绘画形式表达出。
2、鼓励幼儿与小班或中班弟弟妹妹一起游戏,照顾他们的生活,在帮助弟弟妹妹的过程中感受自己长大了,体验成长的喜悦。
3、个别指导如有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敢或不会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可鼓励和启发他根据别人谈话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10
一、主题设计
1.主题的生成
开学了,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幼儿园。他们聚在一起相互拜年,相互祝福,听到有说:
“祝你狗年旺旺旺!”
“祝你狗年行大运!”
“狗年大吉!”
“今年是狗年,我见过很多狗,狮毛狗、狼狗、牧羊犬······”
“我小姨是狗年生的,属狗。”
“我不属狗,我属蛇。”
“我想属大老虎!”
听到他们议论纷纷,我们决定开展“狗年说狗”这一主题活动,带领幼儿在浓厚的新年氛围中,了解中国的生肖文化,同时认识各种各样的狗及其特征,了解狗与人类的我关系,并展开艺术的联想与创作。
2. 预设教育目标(大班):
1)运用自己的经验想像来改编故事。
2)能将统计记录的结果与别人交流讨论。
3)学习有节奏地唱歌并注意音准。
4)帮助幼儿了解狗的外形特征。
5)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6)能大胆想像学用各种材料制作迎新年的道具。
7)引导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具有合作精神。
预设学习目标(大班):
1)学习有关狗的成语,了解其含义。
2)初步学习2-3种不同的方式来演唱歌曲,并进行创编,体验创编的乐趣。
3)学会看日历,了解一年中有几个月,一月一日是星期几。
4)引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狗面具、头饰等,激发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现的愿望。
5)通过学习,使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
预设教育目标(中班):
1)认识狗的不同种类,了解狗的生活习性。
2)能
根据生活中的情境,用肢体语言表现烟花燃放时的情景。
3)了解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知道今年是狗年,掌握十二生肖的顺序。
4)学习有关狗的成语、歇后语,并了解其大概含义。
5)学会折纸小狗头,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6)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7)通过对比,感知强弱的不同,体验小狗被欺负后的心情,从小学会关心弱小。
8)能大胆想像学用各种材料制作迎新年的道具。
幼儿园大班教案11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看图了解轮子的演变过程,感知科技的进步。
2、仔细观察图片,并分析每一阶段轮子演进的好处。
3、大胆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心中未来轮子的样子,并说出设计理由。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白纸、笔每人一份。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29、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设置疑问,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出示一个比较重的玩具箱,引发幼儿思考,如何能轻松地搬动箱子。
教师:如果让你将这个重的大箱子从教师的一遍移到另一边,用什么办
法比较省力呢?
二、出示教学挂图,理解轮子的故事。
1、鼓励幼儿独立看图连接轮子的故事。
教师:图中的轮子有什么不一样?
请你按照箭头的指示,仔细看图,想想后一种轮子与前一种轮子相比,
想想哪一种轮子更好,为什么?
2、幼儿独立看图,教师认真观察、倾听。
3、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看图结果。
教师:请你将看到的轮子的故事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
三、教师讲述轮子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轮子演变的好处。
1、讲述轮子的故事
很久以前,人们在搬运很重物体的时候,选用滚木搬运重物。后来人们想到了从滚木上砍下一节当轮子,就不用费力搬滚木了。不久以后,人们发现有轮辐帮忙分担重力,车跑起来更轻巧。后来人们在车子上加上铁皮,目轮子就更坚固了。接着在木轮外圈包上实心轮胎,轮子有弹性,让车子坐起来很舒服。现在的钢圈轮胎能随时、快速地撤换,也越来越安全,方便。
2、教师引导又热看图,了解轮子演讲的好处。
刚才我们听了轮子的故事,知道了在很久以前并没有轮子的时候,人们是用滚木来搬运东西的,后来,从滚木上砍下一节来当轮子,科技在进步,人们越来越聪明设计出现在的钢圈轮子,钢圈的轮子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车子,使用起来特别的安全、方便。
有了钢圈轮子,人们可以到世界各地区旅行,轮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四、鼓励幼儿设计自己心目中的轮子。
1、轮子是人们动脑筋设计出来的,想想未来的轮子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设计出什么样的轮子呢?它有怎样的好处呢?请你把它画下来。
2、让幼儿讲述自己设计的轮子。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1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 "……是……的梳子,梳着……的头发"的句式仿编诗歌。
2.感受仿编诗歌的乐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诗歌的童趣。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重难点:
按照句式"……是……的梳子,梳着……的头发",仿编诗歌。
理解诗句结构,合理仿编。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课前听本诗歌,熟悉诗歌内容。
2.物质材料准备:反映诗歌内容的flash。
活动过程:
一、学习并理解诗歌。
1.妈妈为你梳头发的时候,你喜欢吗?有什么感觉?
2.欣赏flash边带领幼儿看,边示范朗诵诗歌梳子妈妈用梳子梳着我的头发我也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发风是树的梳子梳着树的头发船是海的梳子梳着海的头发风为什么是树的梳子?它是怎样给树梳头发的?
船为什么是海的梳子?它是怎样给海梳头发的?
重点:理解梳子与头发的关系。
3.学习诗歌,引导幼儿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诵。
二、分析诗歌句式,为仿编做准备。
1.提问:你发现这首诗歌句子里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与幼儿共同小结:如果我们把诗歌里不一样的地方继续变一变,把他们做的事情继续变一变,再把那些一样的地方照着诗歌的样子说出来,那么我们小朋友也可以编出诗歌来,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三、仿编诗歌。
1.想一想,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亲密的好朋友?一个是"梳子"一个是"头发"?
2.这些事情如果用诗歌里的话说出来,可以怎样说?
3.幼儿仿编,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仿编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出与他人不同的"梳子和头发"。重点突出"梳子"与"头发"亲密及内在的关系。
4.请幼儿将自己最独特、与他人不同的想象与大家分享,教师展示。
5.集体共同选择几个有趣的内容创编诗歌:
引导幼儿把仿编的诗句组合起来,形成一首新诗歌,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诵。
例: 妈妈用梳子梳着我的头发我也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发小鸟是天空的梳子梳着天空的头发小鱼是大海的梳子梳着大海的头发。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将自己创编成的诗歌并与同伴和家长分享。
2.鼓励幼儿用连环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创编的诗歌。
教师反思:
幼儿喜欢的诗歌不仅要朗朗上口,还要有语言美、艺术美、童真情趣,因此我选择了《梳子》这一首短小精悍、想象新颖奇特的诗歌。诗歌从妈妈和孩子互相梳头谈起,用比拟的手法,将风比作树的梳子,把船比作海的梳子,在幼儿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有趣、想象奇妙的美丽画面。
在活动中,我把句中的诗句用分解图示的形式,让幼儿直观理解诗歌画面的内容,再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掌握诗歌句式"……是……的梳子,梳着……的头发",诗歌的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也便于幼儿的创编活动。在创编过程中,我运用启发的语言鼓励幼儿通过对生活经验的观察积累、想象,创编出自己的诗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幼儿在活动中一直情绪很高涨、讲述语言比较流畅、想象十分丰富,满足了孩子自我表现的发展需求,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小百科:梳理头发的工具。在华夏上古文明时代,由轩辕黄帝的王妃——方雷氏启发于鱼骨而发明创造,最初得名因用木头所制,也称为木梳。
幼儿园大班教案13
观察背景:
幼儿在宽松、自主的过渡环节后,与同伴自由的聊天,自发引起的讨论,通过合作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自主的进行建构。
观察目标:
1、能够用清楚的语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
2、搭建中遇到问题,愿意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
3、增强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感受同伴合作成功后的愉悦感。
观察过程:
喝过牛奶,宸宸走进语言区,拿起语言区展示台散放的旅游门票,这时早早走过来:这个地方我知道,爸爸妈妈还带我去过,这是北京故宫。宸宸:我没有去过,不过我去过鸟巢,就是墙上钉的那个(班级文化墙),那个地方很大很大,妈妈给我讲那是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地方,工人叔叔用钢材建造的。一旁喝牛奶的阿尼尔说:我也进去过,里面还有一排一排的座位呢,妈妈还去里面看过演出。乐儿:阿尼尔,你进建构区吗?早早:我进我进我想进,一听几个人都连忙选择建构区。宸宸:萌萌你搭什么?早早:还没想好呢。我:要不要我们就一起也来搭个鸟巢?我拿出手机找出鸟巢的图片。乐儿、阿尼尔:赵老师,你和我们一起?我点点头。
于是我们先用积木围成一个大圆搭建底座,在围拢上面,想要呈现交叉建筑时问题出现了:积木交叉搭,有点不稳,我:想一想,怎么让建筑更坚固呢?早早:我们把积木斜着放在外面。大家开始尝试,结果放到后面怎么也立不住,还把前面的也推到了。宸宸:要不我们在两个中间横着放一个。再次尝试终于成功了,不一会建好了。我:我先准备去售票,一会邀请小朋友来鸟巢,你们继续合作把鸟巢建的更好一点,或者设计一个更厉害的鸟巢都可以,一会见。15分钟以后,在鸟巢周围搭了楼房和在鸟巢上方和周围做了彩灯,场内做了座椅。
观察分析与反思
分析:
1、幼儿能够根据班级文化墙“我是中国娃”,自发的讨论各自去过的地方,并分享自己的对著名建筑的了解。
2、幼儿在搭建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够主动进行思考和坚持。
反思:
引导幼儿在建构区勇于尝试搭建,感受北京著名建筑的特点,感受祖国的文化和优秀,感知体验多样的建筑方法,丰富搭建经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14
活动目标
萌发对过新年的向往和期待。
初步了解庆贺新年的传统习俗。
乐意大胆表达过新年的所见所闻,并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忙年”组图;“各地的新年”组图;《春节到》歌曲视频。
活动过程
组织谈话,引导幼儿说一说过年的变化,导入主题。
快过新年了,我们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变化呢?
为了庆祝新年,爸爸妈妈都在忙些什么呢?
出示组图“忙年”,引导幼儿了解常见的新年习俗并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
你们还记得以前过新年的时候家里是怎么庆祝的吗?
看看过新年前我们都要准备些什么?
过新年时我们会做些什么事呢?
小结:过新年前我们要准备很多年货、打扫卫生、写福字、写春联,等大扫除结束后换上喜庆、吉祥的装饰,如贴福字、贴春联、挂红灯笼、挂中国结等。在除夕夜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跨年,长辈们还会给我们发压岁钱,祝愿我们健康成长;新年的时候我们会穿上新衣服、新鞋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拜年,说祝福的话,有时候也会和爸爸妈妈外出旅游、赏花灯等来庆贺新年。
出示组图“各地的新年”,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不同地区过新年的传统习俗。
不同地方的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图上的人们是怎么庆祝新年的?
你喜欢他们的庆祝方式吗?为什么?
小结:不同地方的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要打年糕、有的要做大戏、有的要舞龙舞狮、有的要游神、有的要放天灯、有的要到寺庙祈福祭拜……各地的人们都快快乐乐地庆祝新年,希望来年生活更加美好。
播放歌曲视频《春节到》,激发幼儿对过新年的向往和期待。
过新年有这么多好玩、有趣的事,你们想不想快一点儿过新年呢?
温馨提示
整个活动以回忆、表述生活经验为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应热情、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引发幼儿强烈的共鸣,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语言区,投放不同地区春节传统习俗的图片,引导幼儿继续了解各地春节的传统习俗。
家园共育
请家长鼓励幼儿参与过年前的准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打扫房子、贴福字等,激发幼儿对过年的期待与向往。
幼儿园大班教案15
活动目标:
1、幼儿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
2、发展幼儿的平衡协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长绳短绳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操。
二、基本部分:
1、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绳子,看谁能想出好玩的方法。
2、自由玩绳: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自由玩绳,探索一人、两人和多个人玩绳的方法。
3、介绍玩法:
(1)跳绳:
幼儿可以一个人练习跳绳,还可以练习花样跳绳。
(2)踩绳跳:
每人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两手捏住绳子的两端,双脚踩在绳子的中间部位,两手拉紧绳子,双脚用力前跳。
(3)走小路:
两条绳拉成相距有一定距离的平行线做小路,幼儿在小路中间走,踩绳、出绳为犯规。
(4)走钢丝:
把绳子拉成直线或S形,幼儿踩绳前进。
三、结束部分:
1、小结。
2、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幼儿活泼好动,让他们长时间坐着听你讲,肯定不会有很大的收获。只有动静结合才能让活动效果最好。此活动符合孩子的现有发展水平。每个孩子都在活动中兴趣盎然、生动、活泼、主动地玩耍,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能够主动积极参与探索绳子的变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以往的老师教,幼儿被动地学。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创造了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了探究活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并获得了自我认知、身体运动、语言、思维力、想象力等方面的相关发展。
活动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创造了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了探究活动,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了发现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识字-幼儿园大班教案06-15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12-17
幼儿园大班教案12-19
幼儿园大班教案12-05
《幼儿园大班》教案08-09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2-05
幼儿园大班教案08-06
幼儿园大班社会《大班社会教案》教案07-05
幼儿园大班社会《大班社会教案》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