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握握手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好朋友握握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好朋友握握手教案 篇1
观察背景:
对于5-6岁的幼儿来说,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然而好朋友之间也会经常有摩擦,这些摩擦时常有发生,如:老师在开展活动之前,请小朋友搬凳子坐下,有两个平时要好的幼儿一起上前搬凳子,他们同时看到一张凳子,两个人又同时去搬,这个时候谁也没让谁,矛盾产生了;又如:两个好朋友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开始在教室里追跑打闹,本来是打着好玩的,要是老师没及时发现,往往会越打越真,最后倒真成了打架。这下都来找老师评理了。
活动目标
1、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合作及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实录:
为了尽量避免幼儿之间产生矛盾,导致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的任意滋生,我组织幼儿开展了这次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体验有朋友的快乐,知道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和朋友之间的矛盾。为了达成活动目标,我做了较充足的教学准备:情境表演、课件《小猴找朋友》、歌曲《拉拉勾》。
一、情境表演,导入活动。
"两个好朋友为了抢一张椅子互不相让,结果都生气了,谁也不理谁。"教师提问:他们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和好?
幼儿能很快发现两个好朋友之间的矛盾,想出帮助情境中两个好朋友的解决矛盾的办法:有说给个小朋友让一下;有说让他们猜拳;有说去搬其他的椅子等等。
(以贴近幼儿生活的情境进行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发现两个好朋友之间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并商量解决的办法。让幼儿在发现问题和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处理自己与同伴之间的矛盾。)
二、观看课件《小猴找朋友》,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怎样才能找到好朋友。
师:小猴一共找了几次朋友?为什么前面三次它都没有找到好朋友?妈妈对小猴说了什么?第四次,小猴找到朋友了吗?为什么?
小朋友很喜欢这个故事,老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幼儿都听得很认真,并能快速、准确的回答老师的提问。
(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感受小猴在没有朋友和找到朋友时候的不同心情。让幼儿自己小结小猴为什么能找到朋友?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助的几个"法宝")
三、谈话:我的好朋友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他有哪些优点?
幼儿能清楚的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谁,能用比较的适当的语言表述好朋友的优点。
(设计这个环节,有融入语言领域的成分在其中,幼儿在讲述过程中既是一种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也能增进幼儿与好朋友之间的情感)
四、游戏:猜猜我的好朋友是谁?
教师引导幼儿正确的描述自己的好朋友,并让其他幼儿进行猜一猜的游戏。
在描述自己好朋友的时候,大部分幼儿能简短的,比较具体化的描述自己的好朋友。所以,其他幼儿能很快的猜出结果。
(在这个环节里,老师根据幼儿的能力强弱,先请能力较强的幼儿进行描述,再请能力较弱的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去,如此一来,老师尽量照顾到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来进行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五、教师以幼儿熟悉的歌曲《拉拉勾》,进行表演活动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社会领域指导要点中提到: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
社会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一次活动,它应该融入到幼儿平时的生活中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幼儿随机能碰到某次社会活动所提到的问题,作为教师,也可以随机的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我认为老师可以尝试经常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比老师开展多次活动效果来的明显。
好朋友握握手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也有与人交往欲望。然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孩子们为丁点小事的争吵、为玩玩具而争抢甚或相互间的打斗现象,引发了我的深思。于是,《好朋友握握手》这个活动应运而生。我试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游戏"猜朋友"等环节设计,引导幼儿初步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
活动目标
1.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合作及协调能力。
3.幼儿初步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熟悉并会表演《拉拉勾》。
2. 场地准备:布置一个表演舞台。
3. 物质准备:电脑、投影仪、课件《小猴找朋友》、《找朋友》音乐各一。
活动过程
1.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找朋友》,体验交朋友的快乐。
(在熟悉的音乐背景下,幼儿与老师轻松游戏,消除了幼儿交往的胆怯心理,胆子大的幼儿带动胆子小的幼儿,有些比较内向的幼儿如黄佳玲、旭、刘曜都被热闹的气氛带动了起来,参与到游戏中,体验到了与朋友游戏的快乐。)
2.播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教师结合课件,通过学习故事《小猴找朋友》,让幼儿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好朋友。
(1)讲述后提问:小猴子为什么前三次没有找到朋友?妈妈是怎么对小猴说的?第四次小猴子为什么很快找到了朋友?
(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找到更多的朋友?
(幼儿通过看自己感兴趣的课件,边看边思考,在参与小猴子找朋友的过程,明白了要想交到朋友,首先要有礼貌、会分享、懂谦让、守规则。通过幼儿间的讨论,让幼儿回忆、讲述自己的找朋友过程,从而使幼儿们获得更多的.交友经验。)
3.游戏《猜朋友》,在合作中增进彼此友谊。
(1)一名幼儿上台说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如:她是个女孩子,有长长的辫子,会弹钢琴,眼睛大大的。
(2)其他幼儿根据描述特征猜出这位朋友是谁。
(《猜朋友》这个游戏环节很受幼儿的喜欢。每个孩子都有好朋友,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欲望。而且这些孩子相处快一年了,谁是谁的好朋友幼儿一般都知道,所以当幼儿上台说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时,下面幼儿猜测的准确很高,几乎没有错的,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非常好。在这个环节中,一方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了幼儿拥有好朋友的自豪感,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4.谈话活动《说优点》,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分组开展谈话活动:说出朋友的优点,并说说自己应该向好朋友学什么?
(幼儿先分组讨论,再归纳总结,幼儿不再局限于自己好朋友的优点,而是从众多幼儿口中认知到不同好朋友的优点,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规范了幼儿的行为标准。)
5.歌表演《拉拉勾》,幼儿学习与朋友闹矛盾的处理方法。
(1)幼儿随音乐进行表演。
(2)表演后启发幼儿讨论:如果你和朋友闹矛盾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拉拉勾》是幼儿比较喜欢的音乐律动,歌词讲述的是幼儿由生气到和解的过程。幼儿与好朋友共同表演律动后,再来讨论怎样解决朋友间的矛盾,让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中打开了话匣子,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如:惹朋友生气了赶紧说"对不起";讲笑话给朋友听;和好朋友握握手和好等。)
6.教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组织本次活动后,班上幼儿的行为习惯好了许多,为丁点小事争吵、打斗的现象少了,幼儿社会交往技能有所提高,如玩玩具时不会争抢了,学会了合作拼搭;想进人多的区角玩时要学会等待,遵守区角规则;有好东西会和朋友一起分享;借东西时,会用礼貌语言,如果没有得到允许,还会寻求老师的帮忙;和好朋友发生矛盾时,能用自己学会的方法解决,不再像以前只知道哭鼻子。每个幼儿都很珍惜现在的朋友。
组织完这次活动后,我也有一些感想:
1.把幼儿一日生活看作是一个教育整体《纲要》社会领域目标中提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本次活动的生成来源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为了引导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积累正确的交往经验,我采用了游戏、故事、讨论、歌表演等组织形式,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自主学习,创设了一个幼儿容易接纳的环境,避免了单一的言语说教。当然,幼儿良好社会交往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养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教育,使幼儿的一日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整体。
2.有效发挥幼幼互动的教育优势在新型的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是相互促进的合作伙伴,但这并非表示,教师在智力和能力上完全等同于幼儿,幼儿有幼儿的认知角度和认知方式。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是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师幼互动的教育优势。如音乐游戏《找朋友》环节中,胆子大的幼儿带着胆子小的幼儿游戏;在故事提问环节中,教师只是抛出问题,让幼儿在相互讨论中找出原因;在游戏《猜朋友》环节中,幼儿的讲述激发了幼儿的积极参与;在谈话环节《说优点》中,幼儿的讨论结果,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规范了幼儿的行为标准。在歌表演《拉拉勾》环节,幼儿间的合作表演,让幼儿体验到了与朋友合作的快乐等。
好朋友握握手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也有与人交往的欲望。但在一日生活的环节中,孩子们为小事发生争吵、为玩玩具而争抢或者相互打斗的现象,引发了我的深思。于是,我选择了《好朋友握握手》这节活动,试图通过本节活动,引导幼儿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学着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故事内容,知道怎样才能交到好朋友。
2、学习交往技能,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与朋友间的矛盾。
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与朋友交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熟悉并会表演《拉拉勾》。
2、物质准备:《找朋友》音乐、《小猴找朋友》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跟随音乐《找朋友》,进行找朋友游戏,体验交朋友的快乐。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播放《小猴找朋友》课件,学习故事,让幼儿知道怎样才能交到好朋友。
(1)提问:小猴子为什么前三次都没有找到朋友?(没有礼貌,不尊重别人,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2)提问:妈妈是怎么对小猴说的?第四次小猴子为什么很快找到了朋友?(它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能和小动物们友好相处)
(3)讨论: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找到更多的朋友?
幼儿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要有礼貌,要学会遵守规则,懂得谦让、尊重、体谅别人等)
2、游戏:猜猜我的好朋友。
(1)我们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请你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他有什么特征。如:他是个男孩子,有短短的头发,小小的眼睛,今天穿黑色上衣等。
(2)其他幼儿根据描述的特征,猜猜这位好朋友是谁。
3、介绍好朋友的优点,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分组开展谈话活动:说出自己好朋友的优点,并说说自己应该向好朋友学什么?
4、幼儿探讨与朋友发生矛盾、冲突的处理方法。
如果你和小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了,你会怎么处理呢?
(1)先请两位小朋友上台表演,如何处理与朋友间的矛盾。
(2)幼儿两人一组跟随音乐表演拉拉勾,表演后启发幼儿讨论:如果你和小伙伴闹矛盾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向好朋友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握握手和好等)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今天交到了那么多朋友,和朋友们一起玩,开心吗?我们以后一定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尊重、关心别人,友好相处,那么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进行绘画活动,把你的好朋友画下来,并介绍给其他小朋友。
好朋友握握手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结构初步掌握舞蹈动作。
2、尝试在集体舞知道交换舞伴的技巧。
3、体舞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集体舞经验。
2、手腕花2种颜色各17个。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
师:小朋友们伸出我们带魔法手环的手,跟客人老师问好吧。今天请小朋友带着魔法手环跟黄老师一起去参加舞会吧。
二、感受音乐结构并学习魔法语。
1、倾听音乐,初步感知节奏。
师:舞会开始前,我们要先来听一段音乐,让我们认真的来听一听。
师:听到这首音乐你想做什么动作呢?
2、第二遍:欣赏教师配上魔法词的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
师:老师还为这首好听的音乐,配上了魔法咒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第三遍:边欣赏音乐,边看教师示范动作。
师:老师不仅为这首音乐配上的了好听的词,还配上了好看的动作,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欣赏完,小朋友要告诉胡老师,我是先伸出那只手去邀请小朋友的。
4、学习魔法语词及动作"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好朋友,你好,好朋友,你好,握手吧,准备出发"。
(1)幼儿边念变练习。
师:小朋友们一起跟老师来学一学吧!
(2)配上音乐边念边练习动作。
师:我们把魔法咒语放在心里念,跟着音乐来练习。
三、邀请游戏。
1、教师示范邀请朋友。
师:学会了魔法语,让我们用魔法咒语来邀请舞伴吧。黄老师先来示范一下,小朋友们认真看。
2、学习邀请朋友。
师:现在粉色手环的小朋友,去邀请绿色手环的小朋友。
师:找到好朋友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呀!(引导幼儿面对自己的好朋友要面带微笑)
四、学习双圈集体舞。
(1)教师示范依次换舞伴的方法。
师:让我们去参加舞会吧,请绿色手环的小朋友站在绿色的点上。请粉色手环的小朋友,找一个绿色手环的小朋友面前站好。当念到:"准备出发"师问:小朋友们我们要往哪出发?
指导要点:一次只能一个舞伴,朝着魔法花环的方向走。
师:我们在念到哪句魔法咒语就应该找到好朋友呢!
(2)指导外圈幼儿交换舞伴。
指导要点一:里圈的幼儿明确位置不变,外圈的幼儿明确运动的方向。
指导要点二:注意与应邀朋友的交流。
师:在邀请好朋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带着我们刚才发现的问题再来一遍,看看这一遍能不能成功。
(3)指导里圈幼儿交换舞伴。
指导要点一:里圈的幼儿明确运动的方向,外圈的幼儿明确位置不变。
(4)全体幼儿配乐进行游戏,感知换舞伴的技巧。
师:现在舞会的国王要求参加舞会的朋友都要换舞伴,小朋友们记住自己交换舞伴的方向了吗?舞会开始啦!
指导要点一:绿色手环的小朋友朝逆时针方向走,粉色手环的小朋友朝顺时针方向走。
指导要点二:里外圈交换位置,粉色手环的小朋友朝逆时针方向走,绿色手环的小朋友朝顺时针方向走。
(5)完整跳集体舞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舞会结束了,跟着老师去参加下一个舞会吧,自然结束活动。
好朋友握握手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三段式的音乐结构,根据音乐结构初步掌握固定的动作模式。
2、学习集体舞,在固定的动作模式中准确地交换舞伴,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对集体舞的经验:邀请舞的经验、面向圆心,背向圆心的经验。
2、手腕花2种颜色个10只:单色垫子10张;各种小动物挂饰10个。
活动过程:
一、邀请游戏
1、学习有节奏的魔法语词“走一走,走走走,找到一个好朋友,你好,你好,握手吧准备出发!”
策略一:言语默记
策略二:动作记忆
2、倾听音乐,通过语词和动作的帮助感受并初步熟悉音乐的结构。
3、强调舞伴间的交流,通过“握握手”传递让所有的幼儿参与游戏,用肢体动作感受音乐。
二、换垫子游戏
1、教师示范依次换垫子的方法
指导要点一:“第一个朋友”和“下一个朋友”
指导要点二:一次只能换一张垫子
2、个别幼儿游戏
如果每一个垫子前都有朋友,能不能玩得起来?
3、幼儿分两批上来游戏,体验依次换垫子的乐趣。
指导其他的小朋友用有节奏的情景动作为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加油!
三、换朋友游戏
1、用幼儿代替“垫子”的位置玩双圈游戏
指导要点一:里圈小朋友明确位置不动、外圈明确运动方向。
指导要点二:注意与对面朋友的交流
2、开放“你好,你好”引导幼儿根据头饰创造性地表现各种小动物的动作。
3、根据幼儿情况迁移已有的学习经验,适当增加双圈集体舞的难度。(依据幼儿的情况调整)
4、完整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随音乐出场,告别!
好朋友握握手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四季的自然交替及其明显的特征。
2、尝试通过游戏的形式创编游戏儿歌,体验儿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春、夏、秋、冬四季娃娃、相应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师:四季妈妈有四个娃娃,你知道它们是谁吗?(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四季妈妈每年都会让他们一个一个出来玩,你知道它最先让谁出来玩吗?(春天)春天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周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个别提问后教师小结:春天来了,天气逐渐暖和起来了,春雨沙沙下个不停、小草、树枝都长出了嫩绿的新芽、桃树、梨树都开花了。农民伯伯忙着播种处处都呈现出勃勃生机。
2、春天娃娃玩累了,四季妈妈叫它回家去了,接下来四季妈妈会让谁出来玩呢?(夏天娃娃)春天娃娃回家了,夏天娃娃出来玩了,那夏天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周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个别提问后小结:夏天到了,池塘里的荷花开了,树上的枝叶已经长的很茂盛了,知了趴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天气变得非常炎热有的喜欢躲在大树底下乘凉,有的躲在家里吹电风扇、吹空调小朋友穿着短衫短裤也满头大汉只好用西瓜、冰激凌来解渴。
3、四季妈妈看到大家都热得很难受,连忙把夏天娃娃叫回家,夏天娃娃回家了,四季妈妈又会让谁出来玩了呢?(秋天娃娃)为什么呢?(夏天过去了就是秋天)。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那小朋友看到的秋天是怎样的呢?
个别提问后教师是小结: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叶子黄了,一片片从树上落下来,地里的庄稼、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呀。
4、秋天娃娃玩累了,也回家了。四季妈妈又会让谁出来玩呢?(冬天)秋天过去了。冬天来了,你眼里的冬天是怎么样子的?
个别提问后小结:冬天到了,树上变得光秃秃的,小朋友穿上厚厚的棉袄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真开心。
冬天娃娃累了,也回家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四季妈妈又让春天娃娃、再是夏天娃娃、再是秋天娃娃、冬天娃娃四个娃娃就这样循环反复交替着。
二、尝试创编游戏儿歌。
1、教师:有一天,这四个娃娃聚在一起做游戏,小朋友看看它们在做什么游戏?
(教师出示娃娃握握手的画面)问:他们在做什么游戏?(握握手)它们是怎样握握的呢?谁最先出来?(春天)春天握着谁的手?(夏天),你能把这句话说完整来吗?谁能接着往下说?
2、冬天娃娃会握谁的手?(春天)为什么?(冬天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春天又来了,所以冬天握着春天的手)。
3、这四个娃娃一遍跳一边说:“我们相互握握手,大家都是好朋友。”小朋友一起把四个娃娃游戏的儿歌念一遍吧!看谁最能干,念得最好听。
三、幼儿游戏
1、师:小朋友们想玩握握手的游戏吗?老师这里有四个娃娃的头饰,它们分别是春天娃娃、夏天娃娃、秋天娃娃、冬天娃娃游戏怎么玩呢?老师请三个坐好的小朋友上来分别扮演这几个娃娃,游戏开始,小朋友先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看自己是哪个娃娃然后把头饰戴好,再请春天娃娃找到夏天娃娃,夏天娃娃找到秋天娃娃、秋天娃娃找到冬天娃娃。四个娃娃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站成一个圆圈,最后全班的小朋友一起念儿歌,圈上的幼儿根据儿歌内容进行游戏。
2、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3、活动结束。
好朋友握握手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体验朋友见面友好打招呼的快乐,乐意和同伴快乐相处。
2、 理解儿歌内容,体会儿歌的童趣。
3、 丰富动词,理解“握”“勾”的动作含义。
活动准备
大象图片、电子大书《握握手》、课件。
活动过程
一、 经验回忆。
——师: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见面的时候会怎么做?
——教师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并学学相互见面的做法。如打招呼、抱抱等。
二、 欣赏学习儿歌。
1、感知大象。
——师:这是什么动物?(大象)大象的样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大象的特点,重点了解大象的鼻子。
——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大象的动作:如甩鼻子、用鼻子吸水洗澡等。
2、观察儿歌图片。
——(出示电子大书《握握手》)师:你看到了几只小象?
——师:猜猜它们在干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3、学习儿歌《握握手》。
——师:两只小象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它们的鼻子要钩在一起呢?请你们听听儿歌《握握手》,就知道了。
——教师播放儿歌课件,请幼儿欣赏。
——师:两只小象的鼻子为什么要钩在一起?(原来是好朋友见面打招呼!)
——教师朗诵儿歌。
——请幼儿轻声跟读儿歌。
4、 启发幼儿理解“握”“钩”的动作含义。
——师:两只小象河边走,见面的时候做了什么?(鼻子钩一钩)
——师:两只小象钩鼻子的动作像好朋友在干什么?(互相握握手)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握手和大象勾鼻子的动作,体会它们的相似之处。
5、再次播放儿歌课件完整欣赏儿歌。
三、开心游戏。
——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模仿大象。
——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活动应变
也可以提供大象活动的相关视频,进一步直观感受大象的形象。
活动延伸
开展丰富幼儿动词的游戏:教师请幼儿两人一组并排站好,听教师口令做相应的动作,例如:屁股碰一碰、抱一抱、跳一跳、握握手、小腿钩一钩等等,以口令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受握和钩的动作含义。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投放大象图片和背景图,鼓励幼儿念儿歌。
家园同步
请家长和幼儿多聊天,让幼儿说一说和好朋友在一起时的开心事和相处的方法。
随机教育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不断丰富幼儿与朋友相处的方法,鼓励幼儿多交朋友。
【好朋友握握手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好朋友握握手》01-11
大班社会好朋友握握手教案04-01
大班社会教案《好朋友握握手》08-25
中班语言握握手教案04-01
大班社会公开课好朋友握握手教案09-23
幼儿教师《好朋友握握手》教学反思06-22
幼儿园小班握握手教案(通用7篇)10-11
《快与鼠标握握手》教学反思范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