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出师表》教案范文
教学目的
一、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二、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三、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一、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
二、采用读读,讲讲,议议的教学方式,在读、讲、议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
三、课文的重点是第一部分,在讲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练习法进行教学,第三部分让学生自读背诵。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
二、教师范读全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
三、解题。
1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 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
明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四、分析结构,归纳段落。
关于本文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出来。
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五、讲读第1段。
1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教师补充注释。
疲弊:疲弱困乏。 诚:的确、确实。
危急存亡:形势危机,决定存亡。 宜:应该。
不懈:毫不懈怠,忠于职守。侍卫之臣:陪侍、保卫皇帝的近臣。
忠志之士:忠心的将士。志,士心。 忘身:奋不顾身。盖:副词,原来,表示解释原因。 追:追念。 报:报答。
圣: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 恢宏:使志士之气发扬光大。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谏:臣下给皇帝提意见。
2 学生讲述大意。
3 讨论问题: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
明确: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但吴国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即《三国演义》)中讲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八百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说益州疲弊。
(2)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
明确:一为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激励振奋忠心为国的臣下士气;二为避免阻塞忠谏之路。以光先帝遗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译成来;咨臣以当世之事的以表凭借,可译成用。
4 分析本段的层次。
板书:
六、布置作业 。
1 熟读、背诵第1段。
2 预习25段。
课后记: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1段背诵情况。
二、讲读第2段。
1 指定学生讲述这一段的大意,并点拨下列词语:
宫中:借指皇帝宫廷里的官员。 府中:借代丞相府的官员。
陟罚臧否:陟,上升,提升官吏;罚,惩罚;臧,善;否,恶。臧、否用作动词。合起来即罚臧否,奖善惩恶。 异同:偏义词,意即不一致。
昭:表明,显示。形容词(明显)活用为动词。
2 分析这一段的结构层次。
板书:
三、讲读第35段。
1 齐读后指名学生讲述大意。
2 教师重点点拨有关词句:
此皆良实:良,善良;实,诚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形容词作动词。 以遗陛下:以之遗陛下,省略句。
裨补阙漏:裨、补,同义词,补助、弥补。阙漏,缺点和疏漏之处。阙,同缺。 有所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全句的意思是:得到更多的成效。
悉以咨之:悉,全部,都;咨,询问。悉以咨之,即悉以之咨之,都拿来问他们。所:处所。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这就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啊!所以,的原因。倾颓:衰败,垮台。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作法感到痛心遗憾。这里包含着必须吸取前代皇帝亲小人,远贤臣的反面教训。作者不便提及刘禅的亲小人,因而称引先帝,以先帝的叹息痛恨来引起刘禅深思。
3 分析这三段的结构层次。
板书:
四、讨论问题。
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
明确: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其理由是:(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3)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结尾部分,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
五、布置作业 。
1、熟读25段。
2、预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课后记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指名背诵第5段。
二、自读第6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 选择题。
(1)卑鄙的意思是( )
A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B 见识浅陋。
C 地位低下。
D 低微而鄙俗。
(2)尔来的意思是( )
A 从那时以来 B 你来 C 算来 D 从来
(3)下列句中顾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
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C 将军宜往驾顾之
D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中以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一儿以日初时远,而日中时近也
C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 今以蒋氏观之
E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F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不谋求听到关于诸侯的事情
B 不谋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C 不谋求让人知道我到诸侯那里去了
D 不想与诸侯商量大事
(6)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全句的意思是( )
A 自己很有才能,因而先得先帝看重
B 追术当年三顾之遇,表明忠于蜀汉的历史原因
C 先帝恩宠备至,自己感恩戴德
D 赞扬先帝的知遇之恩,委婉批评后主不器重自己
2 二十有一年中的有同 。
3 将咨字组成一个双音合成词,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缩为一个成语。
合成词: 成语:
4 翻译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参考答案:
1 (1)D (2)A (3)A、C (4)A、F (5)B (6)B 2 又 3 咨询 三顾茅庐 4 (略)
三、指名学生说说第7段的大意。教师重点讲解有关词句:
以伤先帝之明:以致损伤了先帝的知人之明。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让我能用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庶,差不多。
四、讨论问题。
1 北伐中原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 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明确:这句话概括了作者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说明他时刻以报先帝为念,深感使命沉重,不敢顾惜自己,努力做好北定中原的准备工作。
五、分析第三部分的结构层次。
板书:
六、布置作业 。
背诵第三部分,预习第四部分。
课后记:
第四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读8、9段。
1 学生朗读这两段课文,并指名讲述大意。
2 教师重点点拨: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以,表示目的,译为来。
3 分析结构层次。
板书:
三、归纳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告刘禅认识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从而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
四、归纳写作特点。
1 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
第一部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寓情于事,最后一部分谈各方面的责任,也表达了完成先帝遗愿的决心。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特点。
(1)反复提及刘备的遗言、遗德、遗诏,在文章的重要关节无不提及先帝,处处从先帝说起,时时提先帝遗训。全文仅600多字,竟先后13处提及先帝。其作用是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
(2)常从自身的经历、体验和感情谈起,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激励。
(3)处处从陛下的帝业、威望、声誉着想。
由于上面三个特点,使本文达到了忠言不逆耳,辞切见情深的艺术效果,使刘禅再昏庸糊涂也当欣然听取,甘愿采纳。
2 语言朴素无华,字斟句酌。
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
(1)与受表者的对象有关。刘禅本人的年龄识见,文化素养,决定了该文语词朴实,叮咛周备。
(2)写表与受表者之间特殊关系,决定了该表委婉、恳切、字勘句酌的特点。诸葛亮是后主的臣,但又是后主的长辈,刘备临终时云以父事之。
陆游云: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五、布置作业 。
1 归纳《出师表》的合成词。
参考答案:
同义合成词:
志虑、阙漏、行阵、兵甲、驽钝、奸凶(名词)崩殂、开张、引喻、简拔、裨补、晓畅、叹息痛恨、闻达、枉屈、感激、驱驰、倾覆、托付、奖帅、攘除、兴复、斟酌、进尽、咨诹、察纳(动词)恢宏、菲薄(由形容词组成、用作动词)疲敝、危急、平明、广益、淑均、和睦、兴隆、倾颓、贞良、卑鄙、危难、谨慎(形容词)
反义合成词:陟罚臧否、刑赏、优劣、损益、存亡
2 找出偏义词。(异同,即不同)
3 填表(括号中为答案)
4 背诵全文。
课后记:
附:《出师表》难句例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刘盼遂先生《中国文法复词偏义例续举》说存亡偏于亡义。因此有人认为存亡是偏义复词,意思在亡,亦即危亡,并且说这类偏义复词是出于修辞的需要。我们以为这里的存亡是一对反义词,亦即抑存抑亡,存或者亡的时刻就是危急。存亡跟危急是同义词语复用,从而产生修辞上的强调。如果存亡只有亡义,那么危急跟存亡并比为用就说不通;如果存亡只有亡义,那么下文的亲贤臣,远小人等一系列建议就无从解释。文言并列中具有选择关系的词儿之间不用或字。又如: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愚智是愚或智,贤不肖是贤或不肖。有时候选择关系里的两个词儿之间用与字连接,例如:遇与不遇,命也。(《后汉书·傅燮传》)因此存和亡之间也能加上与字;这只是从语法角度说,修辞上却是不能加的。秋,《说文》:禾穀孰(熟)也。古代一年以秋天为收获期,引申为关键的时刻。一说,秋,愁也。(《广雅·释诂》)《春秋繁露·阳尊阴卑》:秋之为言犹湫湫也,湫湫者,忧悲之状也。欧阳修《秋声赋》:悲哉,此秋声也。
译文:这实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关键时刻啊。(或:这实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令人担忧的艰难时刻啊。)
引喻失义
引喻实在是两个词,同义并列。引的本义是开弓,引申为疏证,亦即援引事实加以证明。《尔雅序疏》:事有隐奥滞泥者,则援引经据以证成之。喻是晓喻,开导,熟语有家喻户晓。
译文:称引比喻失去时宜。
性行淑均
性是性情,行是行为。行在金文像四通八达的街衢,引申为所作所为。《商君书·更法》有疑行无成。而且,这句里有合叙(参阅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第十七章)手法,亦即形式上的并列,内容上的交错。性行淑均是性淑行均。
译文:性情善良,行为公正。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苟,可以作姑且讲,《广雅·释诂》:苟,且也。或作只讲,扬雄《法言》:非苟知之。或作诚讲,《论语·里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又,《广雅·释诂》同。三说可以共解本句。闻,本义是知声,《大学》有听而不闻。这里是被动式,亦即被闻,高诱注《淮南子·主术训》:闻犹达也。实在也是被闻的意思。闻与达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先闻(名)而后达;《论语·颜渊》有一段警辟的对话可以帮助我们辨识闻与达: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译文: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以,以为,认为。卑鄙,同义的并列结构的复合词,这里是中性词。现代汉语里卑鄙是贬义词了。语言愈发达,词儿所含褒贬义就愈多,中性词就愈少,这是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猥,《说文》:犬吠声也。王筠《说文句读》:《广韵》:猥,鄙也。别义。李密《陈情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猥就是鄙,自谦之词,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鄙人。猥自枉屈,刘备自鄙趋访,当是自我卑下,枉驾屈就。猥自,使自猥,猥是形容词增加使动用法。或说:猥,顿也。《广雅·释言》王念孙疏证:顿犹突也。马融《长笛赋》:山水猥至。猥,突然。
译文: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分,枉驾相顾。
深入不毛
毛就是苗。毛今读开口呼;苗今读齐齿呼,是来自开口呼,古音中随处可见。又,《说苑·修文》引《春秋传》:苗者,毛也。《周礼·地官·载师》:凡宅有不毛者有里布。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宅不毛者,谓不树桑麻也。即连生长桑、麻之苗的可能也没有。又,《庄子·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经典释文·庄子音义》李注:发,犹毛也。司马注:北极之下无毛之地也。穷发就是不毛,亦即不苗,不生五谷的地方,并非一定不生长草木。一说不毛就是现在缅甸北部离开我国国境只有一百里的一座古城,当地少数民族至今还供有诸葛亮像。
译文:深入到连桑麻也不能生长的地方。
不效则治臣之罪
有人注效为生效、成功,欠妥。效当是尽力,《汉书·韩信传》:顾效愚忠。《韩非子·三守》:行私道而不守公忠,此谓明劫。不效,不尽力,上文有恐托付不效。
译文:不尽力,就处治臣仆的罪。
察纳雅言
一些注家都注雅言为正言。此说不误。但雅言为什么会是正言?雅,本来是乌雅,鸟名,跟正没有联系,这里是夏的借字。夏,《说文》:中国之人也。段玉裁注:引申之义为大也。《方言》: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由中国之人又转移为正为中。因此雅有大、有正、有中的意思。雅在疑纽鱼部,夏在晓纽鱼部,疑、晓旁纽双声,参见黄焯《古今声类通转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夏夏犹衙衙吾吾雅雅也。《荀子·儒效》居夏而夏,又《荣辱》君子安雅,夏就是雅。雅言就是大(可贵的)言、正言、中(适当的)言。又,《荀子·儒效》:用雅儒则千乘之国安。雅儒就是正派的的儒生。
译文:审察并且采纳正确的言论。
庶竭弩钝
庶,有的注家说是庶几,不确。《经传释词》引《尔雅·释言》:庶,幸也。郝懿行《义疏》:庶又为幸者,犹觊也。吴昌莹《经词衍释》:庶无悔罪言幸无也,庶见素冠兮言幸见也。觊音义同希同幸。肖统《讲席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器月希留影,心灰庶方扑。希、庶是互文。为什么庶作希、作幸讲?这是假借,今吴语区常州一带猪读jū,书读xū,储读qǔ。庶在书(审三)纽鱼部,希在晓纽微部;幸在匣纽耕部。黄焯《古今声类通转表》指出审三跟晓、匣相通。鱼、阳对转,耕、阳旁转。王力《同源字典》:鱼,元通转,微、元旁对转。王、黄二位先生书中都有很多实例。
译文:希望使我尽点儿笨力。
【课文《出师表》教案】相关文章:
出师表课文翻译11-14
初中课文出师表课件04-10
出师表高中课文原文03-10
出师表高中课文翻译11-14
出师表课文和翻译11-14
语文课文出师表译文05-31
课文出师表教学设计范文11-18
课文《出师表》的教学设计范文07-02
课文出师表的教学设计范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