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花灯的传说故事

时间:2024-02-22 10:18:04 海洁 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元宵花灯的传说故事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张灯结彩,整个城市笼罩在灯的海洋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宵花灯的传说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元宵花灯的传说故事

  元宵节赏花灯的由来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 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民间在除夕供奉老天爷时要设立“天地堂”。人们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里面小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摆着香炉、供品,还挂着一盏灯笼,灯笼代表姜太公的席位。

  据说姜太公当年封神时,别人都封了,就是忘记了封自己,自己没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爷坐在一起。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

  元宵节为什么叫灯节

  花灯,又名"彩灯”“灯笼”,相传起源于汉代,兴于唐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隋书·音乐志载:“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正月十五日,在京城端门外大放炬火,光烛天地,绵亘八里,列为戏场,金石匏革之声,闻于十里外,自是,每年以为常焉。”唐玄宗时,元霄放灯三夜。至宋代,灯放五夜,京华沉浸在狂欢之中。两千多年来,花灯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不断发展创新,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抹绚丽风景。

  相传汉武帝时,侍臣东方朔为帮助一个叫“元宵”的宫女能与家人团聚,装扮成民间卜卦人,在长安行占卖卦,乘机宣扬“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凶卦及“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的谶语。朝野一片恐慌。汉武帝急召东方朔求消灾良方。东方朔说,听说天上火神最喜欢吃汤圆,可在十五晚上让元宵做汤圆焚香上供,并传谕宫内外臣民倾门而出,大街小巷挂灯、燃爆竹,好像满城大火,使在上天观察的天帝不致生疑。汉武帝一一照办。是夜,万人空巷,连皇帝也微服出宫与百姓消灾同乐。宫女元宵得以乘机与家人团聚。由于照东方朔的办法做了,长安城安然无恙,汉武帝大喜。从此,年年照样办理,把这一天叫元宵节。

  各地花灯会

  苏州古胥门:赏花灯人约黄昏闹元宵

  2009年古胥门元宵灯会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灯会被评选为全国最具网络人气的十大灯会之一,现已演变成集苏州民俗文化、节庆文化、旅游文化于一体,全面展示吴地悠久历史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据介绍,苏州的元宵灯会在唐宋时期就已经盛况空前,除观灯赏灯外,还有猜灯谜、放烟花、舞龙灯、走马锣鼓、吃元宵、走三桥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老苏州人有句谚语称:“元宵夜走三桥,上桥走走,万病无有。”这一天,女子将相约出游,走过三座桥才算完成,以祛疾病。除了古胥门元宵灯会,您想感受寻常民间元宵气氛的,可以去阊门山塘街。今年元宵,山塘古戏台特别准备了一场民俗喜庆节目,下塘的通贵桥到新民桥驳岸沿线,还挂了些宫灯渲染气氛。

  南京秦淮河:秦淮灯彩甲天下

  秦淮国际灯会,游人可在元宵节到明城墙上赏花灯。今年依托明城墙办成了国际性的灯会,主展区首次从夫子庙“大撤退”,移师到从中华门城堡到东水关遗址公园3.5公里长的明城墙上。今年灯会明城墙展区100多组大中型灯组中,最引人瞩目的要数中华门城堡的主灯“青奥之光”,它由一个主灯柱与六个副灯柱组合而成,灯组本身高13米,直径8米,一个主灯配三个副灯组,格外绚丽多彩。另外,境外灯组也全部集中于明城墙展区,用各地代表性文化为素材,如日本的富士山、韩国扇子舞、新加坡鱼尾狮塑像等等,以当地的扎制技艺,融入秦淮传统手工扎灯技术。

  台湾高雄:水岸灯会庆元宵

  台湾人重视元宵节甚至多过春节,因为“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含义,“点燃灯火”则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元宵节的时候,大家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祈愿家族人丁兴旺。台湾每年都会由不同县市举办一年一度的主灯会,其他各地也会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灯会活动。元宵时分的台湾地区蜕变得美轮美奂,仿佛待嫁新娘换上了艳红喜气的嫁衣,准备将自己最美丽的容颜,献给此生最重要的时刻。

  台湾高雄每年都会于元宵节举行灯会艺术节,非常热闹。2011年高雄灯会艺术节在爱河流域举行,将灯区范围扩展至七贤桥,是目前全亚洲唯一的水岸灯会。今年灯会以“爱幸福”为主题,为期17天的水岸灯会天黑后在高雄市的光荣码头、真爱码头和爱河两岸上空发放长达3公里的高空烟花,让你尽情饱览水漾城市的景致。本届灯会分为四大区,每一个区都各有特色。除了可以看灯看烟花以外,还有中东肚皮舞、俄罗斯高空舞蹈、街头艺人show等户外表演带给你更为丰富的感受。此行还可前往茂林紫蝶幽谷,近距离观赏世界级保护动物紫蝶迁徙奇观,又可以到果园亲手采摘时令蜜枣,亲亲大自然。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活动

  1、放天灯

  元宵节放天灯也是一大民间习俗。天灯又称孔明灯,为三国时代诸葛亮所发明,放天灯的习俗,据传是由福建惠安的移民传入,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传说天灯能将愿望上达天神,所以施放者均以毛笔在白纸灯上书写姓名、地址和祈求的心愿,并燃放鞭炮助长天灯升高的气势

  2、耍龙灯

  耍龙灯,又称玩龙灯、舞龙灯、龙舞,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备受各民族的崇敬与爱戴,一直被视作中国五大瑞兽之首。每至年末岁尾,或重大节日节气,上至国家庆典,下至民间活动,都要欢欢喜喜耍龙灯,以祈求神龙降瑞,保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业兴旺。

  3、吃元宵

  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4、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5、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6、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7、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这也是人们用来消灾祈健康的一种活动。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在元宵节之夜,很多妇女就会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 过,就样就能祛病延年。元宵节这天单身的朋友利于多走动,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情感运势。

【元宵花灯的传说故事】相关文章:

元宵花灯文11-26

元宵花灯的诗句06-16

元宵花灯的作文11-12

元宵花灯作文06-07

“元宵花灯”活动方案08-18

小班《元宵花灯》教案04-14

元宵闹花灯教案04-14

小班《元宵花灯》教案04-14

元宵闹花灯教案04-14

小班《元宵花灯》教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