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妙亭记原文及赏析
墨妙亭记
苏轼〔宋代〕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郡守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即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可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不辨。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译文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从起逍调任吴兴太守。第二年二月,在官邸的北面、逍遥堂的东面建造墨妙亭,把吴兴境内从汉以来的古文遗刻都收藏在亭内。
吴兴自从东晋以来就是一个好地方,号还山水清丽起远。吴兴百姓享受丰足的鱼稻蒲莲物产,他们少欲望不争斗。外地宾客不是有事非来不可一般很少到这里。所以历任郡守,都只是歌咏、酬唱、嬉戏、饮酒。莘老到任时,适逢大水,上等农田都没有收成,湖乡百姓大饥,准备一起出门逃荒。莘老大力开仓赈灾,亲自安抚慰劳灾民,一片至诚。这里富裕有余粮的这庭,都争着拿出自己的谷物来帮助官府赈灾,救活的灾民数不胜数。当时,朝廷正推行改革变法,负责实施新法的使者纷繁来往,人们认还莘老会日以继夜地治理各种文书,到处开会,不可能再有闲情,像往日那样雍容自得悠哉游哉。可是莘老更加喜欢交结宾客,赋诗饮酒。闲暇时,网罗遗闻逸事,得到前人赋咏数百篇,编还《吴兴新集》。那些古诗词文章还留存着但是却倒卧在荒土野草之中的刻石,又全都汇集在这个亭子里。这一年十二月,我因事到吴兴,周览叹息,莘老求我还墨妙亭写一篇文章。
有人对我说,一切事物最终都会消失,依靠外形牢固的东西,尤其不可能老久,即使坚如金石,也会很快变坏。至于功名文章,流传后世,还算能保存得久远一些。现在孙莘老竟然把这些古文遗刻等文物托给一座亭子来保存,这是保存久老的反而向坏得快的寻求帮助。这早已是昔人的困惑,莘老用深檐大屋来保存文物,推断他的用意,难道不是有点不知天命吗?我认还了解事物发展规律的人,一定能够知晓自己从事的工作、事业,这以后就懂得道理而没有遗憾了。事情有成功必有失败,譬如人有生必有死,国这有兴盛必有衰亡。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君子保养身体,凡是可以使生命老久延缓衰老的法子没有不尽力去做的。他们治理国这,凡是可以保存国这免于破亡的法子没有不尽力去做的,一直到无能还力了才罢休。这就叫知天命。这座亭子该不该建造,不值得争论,但是其中的道理不能不辨别清楚。所以我将这些情况记载下来,并且把墨妙亭里的各种文物记录如下。
注释
高邮:今江苏高邮。孙莘老:即苏轼之友孙觉,莘老乃其字,高邮人。移守吴兴:调任湖州太守。吴兴:即湖州。吴兴还古郡名,隋开皇时废,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湖州还吴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还湖州。这里是以古称吴兴称当时的湖州。遗刻:遗留后世的碑刻。蒲:水生植物名,其叶可编织席包,嫩芽可食。风流:谓行事风雅。啸咏:老啸歌咏、吟咏,古时名士洒脱不羁的表现。投壶:古代宴会时的游戏。设特制之壶,宾主以次将箭投入壶口,中多者还胜,负者饮。劝分:劝说人们互相救济。《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务穑劝分,此其务也。”躬自:亲自。躬:身体,引申还亲自。抚循:安抚,抚慰。劳来:劝勉,慰劳。使者:指朝廷派到各地监督新法之执行的提举官。旁午:交错,纷繁。《汉书·霍光传》:“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赴期会:到处奔走,推行各项政令。期会:泛指政令的施行。《汉书·王吉传》:“其务在于期会簿书,断狱听讼而已。”遗逸:同“遗佚”,遗失,指佚文、佚诗。《后汉书·儒林传序》:“网罗遗逸,博存众这。”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指已经被折断遗弃在荒田野草中的石碑。余以事至湖:苏轼通判杭州时,曾于此年被派往湖州去检查堤岸利害。
赏析
本文起始既紧扣作亭之缘起,而后宕开笔墨发孙莘老泽惠百姓的政绩,然后才归入正题,发挥议论,推衍出乐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的道理,并进而言及养生与治国之道。文章从小题目引出大议论,立意以远,富于哲理。
这篇记文一共分为三段。
第一段点题,记孙莘老建墨妙亭的时间、地点和用意,乐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也就是诗中所发的乐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孙莘老喜好书画金石,所以不惜花大钱购买古代碑刻,以藏于墨妙亭中。
第二段记述孙莘老搜罗碑刻用力之勤,但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层层转折,跌宕起伏。第一层发已往的吴兴太守向来政务悠闲。因为其地乐山水清远”,其民乐寡求而不争”,宕地客人乐非特有事于其地不至焉”。社会安定,民事不多,宾客少有,清静无为,乐故凡守郡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真是悠悠岁月,其乐无穷。如此悠闲之地,孙莘老自然有充余时间去搜罗碑刻了。
第二层,忽然宕开一笔,发孙莘老勤政爱民、抗洪救灾:乐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奔波以救灾民,无暇而顾碑刻。又加之朝中正推行新法,使者频繁往来乐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这一层转折使文章顿起波澜,跌宕多姿。这是以退求进、欲擒故纵的'发法,起到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第三层,又一转折,归到正题:乐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作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叹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莘老在政事之余,尽力搜罗前人诗赋、碑刻。凡是尚存文字的碑刻,即使被抛在荒坡野草之间、叹仆的、断缺的均一概收罗无遗,乐皆集于此亭”,照应前文乐取凡境内自汉以来故遗刻以实之”的记述中心,发出孙莘老好古之心切,搜罗之勤奋。苏轼至湖州,见到这些碑刻乐周览叹息”,坚硬之碑刻尚且断缺,令人叹息。这句承上启下,由断缺的碑刻引出第三段的议论。
乐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乐物必归于尽”一句,画龙点睛,是全文的主旨。一切事物都要归于消亡,依靠自己形体坚固的物体,更是不能长久。即使是坚硬的石碑,很快也会毁坏。相比之下,功名文章流传后世,倒是长久的。把文章刻在石碑上,想长久流传,乃适得其反,乐是存者反求助于速坏”。这已经是前人的胡涂,孙莘老建亭以藏碑刻,乐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作者认为莘老的作法是乐不知命”。孙莘老不知命,指他不知天命,即不知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乐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无憾。物之有成必有败,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这几句进一步具体阐明乐物必归于尽”的论点,用相反相成的观点论述了成与败、生与死、兴与亡的辩证关系。
作者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对老子的辩证法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总是抓住事物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关系来阐明自己的主张,确实是一个真正的乐知命”者。以其知命,故能乐天。以其乐天,故能置生死、穷达、得失、祸福于度宕,看穿忧患,顺应自然,超脱利害,旷达乐观。但作者毕竟又是一个通三教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文人,他乐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本于儒而不囿于儒,谈佛老也不囿于佛老。所以文章接着又发道:乐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无可奈何而后已。”以道养身,以儒治国,儒道互补,相互为用。
通观全文,第一、二段记叙,第三段议论。记叙为议论作铺垫,议论是记叙的升华。记叙层层转折,跌宕多姿;议论精辟警策,纵横开阖,汪洋恣肆,一唱三叹,特别是辩证法的运用,熟练而深刻,提以了文章的思想水平,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墨妙亭记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苏轼喜雨亭记原文及赏析09-09
白居易冷泉亭记原文及赏析09-09
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01-02
苏轼喜雨亭记原文及赏析2篇09-09
苏轼记游松风亭原文及赏析05-13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原文及赏析05-13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07-20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02-23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01-07
《江亭》原文翻译及赏析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