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如年·斜月下》翻译赏析

时间:2022-08-01 17:16:50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如年·斜月下》翻译赏析

  《夜如年·斜月下》作者为宋朝诗人贺铸。其古诗全文如下: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

  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前言】

  《捣练子·斜月下》是宋代贺铸组词《捣练子》中的一首,视角独特,通过思妇相思难寐,彻夜捣衣的情节,来表现思妇对征人刻骨思念的主题。张炎《词源》中说:“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小词只有五句,却写得凄凄切切,一波三折。这首词继承了乐府诗、民间词的优良传统,语浅情深,诚挚感人。

  【注释】

  ①不为:不是因为。

  ②除破:度过,打发。夜如年:夜长如年,难以人眠。

  【翻译】

  头顶一轮斜挂在星空的寒月,迎着吹未的瑟瑟北风,我在为远征的丈夫捣平着御寒的衣服。不停地捣啊捣,我的念远之心好似无数的砧杵都快被捣碎了。我并不是由于总给你捣平御寒的衣服而彻夜不眠,而是借着给你捣衣来打发那难熬的漫漫长夜,除却这度日如年的孤苦和辛酸。

  【赏析】

  此词以浅近自然 、通俗流畅的语言和一波三折、寓意深长的笔法,借思妇捣衣的活动,抒写了思妇对征夫的无尽思念和她们内心巨大的孤寂,痛楚。

  “斜月下,北风前。”词的开始两句是写景,侧重对环境的描写,“斜月”点时间,“北风”说气候。这时夜已很深了,月轮已经西斜,清冷的月光笼罩着大地,勾起了思妇对征人的思念。飒飒的北风,带来刺骨的寒意,催促着思妇要及早捣制寒衣。这两句自然凝炼,仅六个字,就勾勒出一幅凄凉黯淡的深夜景色画面。接着“万杵千砧捣欲穿”一句,写在这样的背景下,响起了思妇月下捣衣声,此起彼伏的砧杵声,急促沉重,厚厚的石板要被捣穿。“穿”字一语双关, 真实地表现了思妇捣衣思人、心碎肠断的凄楚。

  而这种以声传情的手法,不言情而情自见,从这震撼人心的杵声中,分明体会到思妇对征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其凄苦之情是不言而知的。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一般人也最易触动感情,因此也成为古典诗中常写的题材。庚信有“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张若虚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李白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煜有“断续塞砧断续风,数声和月到帘栊”,都是描写这种情景,刻划这种境界,表现悲凉之情。贺词虽似前人语中化出,但他落脚于刻划思妇形象,写她在风前月下捣衣,几乎把石板捣穿了,把心都捣碎了。写得比前人更为感人。从写作构思上来讲,作者本可以拟想思妇的心理,细腻地代她们抒情。然而作者采取的却是描写她们捣衣的动作,从而折射出她们的心理状态。比起直接刻画心理活动来,这样同样深刻地表现了思妇们的痛苦与哀怨,而且更有一种如在眼前的决绝意味。

  词的歇拍“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更是直接从思妇的内心世界,独辟蹊径地两相比较来写她相思的痛苦。因为相比之下,尽管在北风月下独自捣衣,本是够痛苦的了,但觉得那长夜不寐、寂寞无聊的痛苦滋味,就更加难熬难耐了,作者运用这样曲折的笔法,通过衬托对比,就更加突出了思妇难以言状的痛苦和对远方征人情意的深挚。

  这首词继承了乐府诗、民间词的优良传统,清新流畅,含吐不露,意蕴深长。

【《夜如年·斜月下》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月下独酌原文+翻译+赏析12-27

月下笛原文翻译及赏析03-13

《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11-18

月下独酌原文+翻译+赏析(精选12篇)12-27

月下独酌原文+翻译+赏析12篇12-27

月下独酌原文+翻译+赏析(12篇)12-27

月下笛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03-13

《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1篇11-18

《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11篇)11-18

《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11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