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3-03-13 18:35:49 古籍 我要投稿

月下笛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下笛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译文

  万里长空飘着孤云一片,清寂地浮游着渐飘渐远,故人呵到何处将你寻见?在寒窗里入梦酣然,旧时曾经走过的道路还能记忆。连昌宫的杨柳大概已所剩无几,最叫我难过的是,听着淅淅沥沥的夜雨。梦回惊醒,无端地到忧伤凄寂,面对着烛影摇曳,拥被孤眠谁与我倾心话语?

  丰姿清雅的张绪为何迟迟不归去?断桥边鸥鹭相盟的伴侣,半已零落却仍然眷恋依依。我疲倦地颠簸于天涯羁旅,此时的心事实在痛苦悲凄。只怕重返临安故地,又重洒愁苦的泪滴,试问杭州故居的旧时人家,而今是否依旧在那里?恐怕她翠袖单薄,正当天寒日暮之际,还在梅花树旁斜倚。

  注释

  1、月下笛:周邦彦创调。

  2、孤游:独自一人,孤单。

  3、万竹山:万竹山:据《赤城志》载在浙江天台县西南四十五里。《山中白云词》江昱注引《赤城志》:“万竹山在《天台》县西南四十五里。绝顶曰新罗,九峰回环,道极险隘。岭丛薄敷秀,平旷幽窈,自成一村。”

  4、闲门:指进出往来的人不多,显得清闲的门庭。

  5、黍离:离黍,亡国之悲。《诗经·黍离》篇,写周朝的志士看到故都宫里尽是禾黍,悼念国家的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此诗。

  6、甬东:今浙江定海县。

  7、连昌:唐宫名,高宗所置,在河南宜阳县西,多植柳,元稹有《连昌宫词》。

  8、约略:大约。

  9、凄悄:伤感寂寞。

  10、张绪:南齐吴郡人,字思曼,官至国子祭酒,少有文才,风姿清雅,武帝置蜀柳于灵和殿前,尝曰:“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此处作者自比。

  11、西州泪:指晋羊昙感旧兴悲哭悼舅谢安事。

  12、杜曲:唐时杜氏世居于此,故名。这里指高门大族聚居的地方。

  13、恐翠袖:杜甫《佳人》有“天寒脆袖薄,日幕倚修竹”句,写一为避乱世而幽居深谷的佳人。此处借用其意,以“翠袖佳人”比喻那些隐居不仕的南宋遗民逸士,即前面所提的“故人”。

  创作背景

  《月下笛》是“遗民”张炎抒发其遗民心态的一首词。宋亡后,张炎身怀家国之恨流寓在甬东一带。怀着国亡家破的巨大悲痛到处飘零。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流寓甬东(今浙江定海)。一次独游天台万竹山,触景生情,创作这首寄托“黍离之悲”的词章。

  赏析

  南宋已亡,身怀家国之恨的张炎在甬东一带流寓。在孤游万竹山,幽清廖寂的环境并未使其淡忘。亡国之恨,反而愁思黯然。这首词的悲凉激楚,当为其心声之反映。

  起调令人凄怆渺茫:“万里孤云”。“孤云”,是词人的化身。孤云在诗词里喻人蕴含了特定的感伤。“清游渐远,故人何处。”漂泊的日子是那么凄凉,使人找不到方向。“故人何处?”这一声呼唤,将亡国之痛,身世之悲,一齐倾诉出来。日间无法排解,夜里还形于梦寐。“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梦中时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用连昌来指代南宋故宫,透出铜驼荆棘的意思。此时梦想中,宫中的柳树仿佛已衰残无几,非复当年意态。而最难堪的是,还听着萧萧的夜雨。萧萧夜雨袭来,令人不堪忍受。不期然从梦中醒来,却是在异乡夜里。灯光摇曳中,谁能和自己共话?心绪的悲凉令人凄然。

  “张绪”,指词人以南齐张绪自况。以此比拟自己青年时的`风度。但是此时的张绪也不像亡国前那样“风流可爱”,却是已衰落的蒲柳。“归何暮!迟暮之年还不能回乡呢?”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勾起作者无端心事。西湖断桥边的鸥鹭已零落过半,却是旧侣凋残,前盟难践。

  随之一转“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却是“西州泪”取不忍重经旧地之意。张炎的亡国破家之痛,远过羊昙生死知遇之悲。“杜曲”,指高门大族聚居的地方;“人家”,指张炎自己的家。据记载,张炎家世显耀,祖父时家境显赫。但元兵入临安后,祖父被杀家产被没。张炎心中留下了永远的创痛。家国之痛是忘不了的。煞尾又化用杜甫诗句,写道:“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这是张炎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在抒发亡国之悲时,运用了较为深刻和曲折的笔法。用典贴切、想象丰富、含蓄深厚,风格转为“清空”。以深邃的意境,而亡国之恨的痛烈心境楮墨内外。

月下笛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

  幽禽自语。

  啄香心,度墙去。

  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残茸半缕。

  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

  凝竚,曾游处。

  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

  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

  译文

  我与好友携酒踏青,却发现一夜的风雨已将件花摧残殆尽。件花枝头孤鸟独鸣,啄食花心,凌空而去。出自佳人纤纤玉手的一件崭新的春衣上还残留一点儿缝制时的线头。可惜现在件花香凋玉殒,她也被锁在深深的庭院,我们不可能料相见了。

  我伫立凝望当初和她携手同游的地方,而今只剩下那日我们系马的垂杨柳和熟悉我的鹦鹉了。当我从旧梦中醒来时,我的爱人又在何处呢?我只能借助梁间的燕子把我的深情传达给她,问一问她现在过得怎样。当初我们怎能料想到这样会虚度时光、浪费青春呢。

  注释

  月下笛:词牌名,调始周邦彦《片玉词》,因词有“凉蟾莹彻”及“静倚官桥吹笛”句,取以为名。

  壶:酒器。

  件花过了:指件花被风雨打落在地。

  幽禽子qín):幽栖的小鸟。

  香心:花心。

  柔荑子tí):细向柔嫩的初生茅草,形容女子滑嫩的'的纤纤玉手。

  残茸子róng)半缕:意为女子为他缝制的春衣还残留着一缕丝茸。残茸:缝农刺绣等针线活计用过的线头。

  玉钿子diàn):古代女子的首饰,此处形容吹落的件花像钗钿一样。

  朱门:红漆大门,指意中人所居之处。

  认郎鹦鹉:只有架上的鹦鹉还认得我。

  彩云:比喻美好事物或薄命佳人。

  倩子qiàn):借助。

  吟袖:诗人的农袖,此处是作者自指。

  弓腰:形容女子纤细柔蚓的腰肢,舞蹈时腰肢弯曲的姿态。

  恁子nèn):如此。

  赏析:

  这首词是白石追怀昔日冶游,思念旧日情人之作。白石一生布衣作客,辗转江湖,且生性多情,所以疏狂流连的韵事,亦在所不见。这在那个时代的文人学士,也是寻常之事。光阴已逝,情事已非,但词人却念念不忘割舍不下,于是“与客携壶”,借酒浇愁有了这首《月下笛》。

  姜白石作词,多从细微处着笔,而且善于表现情景交融的特定境界。“梅花过了”,已点出仲春的时令,“夜来风雨”揭示梅花过了”的原因。接下来,描写“幽禽”。幽禽,当指黄莺,柳永《黄莺儿》词,有“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之句,可证。称黄莺为幽禽,暗示作者心情的孤寂、幽独。“幽禽自语。啄香心,度墙去”十个字,写黄莺的鸣叫、啄食、飞翔,都是从细微之处着笔,表现出骚人墨客特有的情绪,暗示了词人清苦寂寞的情怀。这几句与其《庆宫春》中之“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各尽其妙。下面写到春衣,更可看出作者用笔之细。“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残茸半缕”。柔荑,用细白柔嫩的初生茅草比喻美女的手,语出《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茸,即绣茸,刺绣用的丝线。身上穿的春衣,是伊人素手亲绣,这与传为苏东坡作的《青玉案》词所写的“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思路相同,但姜白石的笔触更为细腻,同是睹物思人,他却把无限深情凝聚在春衣的细微局部上,凝聚在香泽犹存的一点点线茸儿上,而这“残茸半缕”恰恰成为了感情的焦点,所以更见深度正是“于细微处见精神”。接下来,用“玉钿”指代意中人,同时点明“朱门深闭,再见无路”的事实,而其用语则显然是从唐人崔郊《赠去婢》诗中那“侯门一入深入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的名句化出的无限惆怅难解之情,溢于言外。过片用“凝竚”作引领,从凝神静思之中描写了回忆与追寻的心理活动。用“系马垂杨,认郎鹦鹉”八个字描写往日的冶游,写得既生动又巧妙极见词人灵思妙用。说它生动,是能把当日冶游的气派神情描摹得活灵活现,系马足见风采,认郎以示熟稔,说它巧妙,是在前面加上一个“但”字,就由过去转到现在,如今只剩下垂杨和鹦鹉,从而把人去楼空、事过境迁的感慨传达了出来。这两句构思之精,用语之妙,寄情之深,直可与苏轼《永遇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相媲美。皆有风景不殊而精事已非的深深慨叹。再下几句,可以说是针对杜牧那“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的著名诗句所作的发挥。大梦既觉,知道“彩云”已经“飞过”,——彩云是用北宋词人晏几道“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句意,那就不必再痴痴地回忆了。可是,对能歌善舞的“吟袖弓腰”还是难以忘怀,只得让多情的“梁间燕子”去代为探问,——这是用李商隐“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句意。可是,探问的结果却是仍然不知下落,故而只得以自伤昔日为多情所误,虚度少年时光结束全词。这“误了人”的自伤自叹,表面上看是自伤多情,实则更反衬出词人的一往情深。

月下笛原文翻译及赏析3

  月下笛·万里孤云

  宋代 张炎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译文

  万里长空飘着孤云一片,清寂地浮游着渐飘渐远,故人呵到何处将你寻见?在寒窗里入梦酣然,旧时曾经走过的道路还能记忆。连昌宫的杨柳大概已所剩无几,最叫我难过的是,听着淅淅沥沥的夜雨。梦回惊醒,无端地到忧伤凄寂,面对着烛影摇曳,拥被孤眠谁与我倾心话语?

  丰姿清雅的张绪为何迟迟不归去?断桥边鸥鹭相盟的伴侣,半已零落却仍然眷恋依依。我疲倦地颠簸于天涯羁旅,此时的心事实在痛苦悲凄。只怕重返临安故地,又重洒愁苦的泪滴,试问杭州故居的旧时人家,而今是否依旧在那里?恐怕她翠袖单薄,正当天寒日暮之际,还在梅花树旁斜倚。

  注释

  月下笛:周邦彦创调。

  孤游:独自一人,孤单。

  万竹山:万竹山:据《赤城志》载在浙江天台县西南四十五里。《山中白云词》江昱注引《赤城志》:“万竹山在《天台》县西南四十五里。绝顶曰新罗,九峰回环,道极险隘。岭丛薄敷秀,平旷幽窈,自成一村。”

  闲门:指进出往来的`人不多,显得清闲的门庭。

  黍离:离黍,亡国之悲。《诗经·黍离》篇,写周朝的志士看到故都宫里尽是禾黍,悼念国家的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此诗。

  甬东:今浙江定海县。

  连昌:唐宫名,高宗所置,在河南宜阳县西,多植柳,元稹有《连昌宫词》。

  约略:大约。

  凄悄:伤感寂寞。

  张绪:南齐吴郡人,字思曼,官至国子祭酒,少有文才,风姿清雅,武帝置蜀柳于灵和殿前,尝曰:“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此处作者自比。

  西州泪:指晋羊昙感旧兴悲哭悼舅谢安事。

  杜曲:唐时杜氏世居于此,故名。这里指高门大族聚居的地方。

  恐翠袖:杜甫《佳人》有“天寒脆袖薄,日幕倚修竹”句,写一为避乱世而幽居深谷的佳人。此处借用其意,以“翠袖佳人”比喻那些隐居不仕的南宋遗民逸士,即前面所提的“故人”。

  创作背景

  《月下笛》是“遗民”张炎抒发其遗民心态的一首词。宋亡后,张炎身怀家国之恨流寓在甬东一带。怀着国亡家破的巨大悲痛到处飘零。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流寓甬东(今浙江定海)。一次独游天台万竹山,触景生情,创作这首寄托“黍离之悲”的词章。

  赏析

  南宋已亡,身怀家国之恨的张炎在甬东一带流寓。在孤游万竹山,幽清廖寂的环境并未使其淡忘。亡国之恨,反而愁思黯然。这首词的悲凉激楚,当为其心声之反映。

  起调令人凄怆渺茫:“万里孤云”。“孤云”,是词人的化身。孤云在诗词里喻人蕴含了特定的感伤。“清游渐远,故人何处。”漂泊的日子是那么凄凉,使人找不到方向。“故人何处?”这一声呼唤,将亡国之痛,身世之悲,一齐倾诉出来。日间无法排解,夜里还形于梦寐。“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梦中时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用连昌来指代南宋故宫,透出铜驼荆棘的意思。此时梦想中,宫中的柳树仿佛已衰残无几,非复当年意态。而最难堪的是,还听着萧萧的夜雨。萧萧夜雨袭来,令人不堪忍受。不期然从梦中醒来,却是在异乡夜里。灯光摇曳中,谁能和自己共话?心绪的悲凉令人凄然。

  “张绪”,指词人以南齐张绪自况。以此比拟自己青年时的风度。但是此时的张绪也不像亡国前那样“风流可爱”,却是已衰落的蒲柳。“归何暮!迟暮之年还不能回乡呢?”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勾起作者无端心事。西湖断桥边的鸥鹭已零落过半,却是旧侣凋残,前盟难践。

  随之一转“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却是“西州泪”取不忍重经旧地之意。张炎的亡国破家之痛,远过羊昙生死知遇之悲。“杜曲”,指高门大族聚居的地方;“人家”,指张炎自己的家。据记载,张炎家世显耀,祖父时家境显赫。但元兵入临安后,祖父被杀家产被没。张炎心中留下了永远的创痛。家国之痛是忘不了的。煞尾又化用杜甫诗句,写道:“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这是张炎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在抒发亡国之悲时,运用了较为深刻和曲折的笔法。用典贴切、想象丰富、含蓄深厚,风格转为“清空”。以深邃的意境,而亡国之恨的痛烈心境楮墨内外。

【月下笛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月下笛·与客携壶_姜夔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08-09

《月下笛·与客携壶》翻译赏析02-07

闻笛原文翻译及赏析01-22

《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11-18

月下独酌原文+翻译+赏析12-27

张炎《月下笛》全词翻译赏析04-17

李白《月下独酌》原文翻译及赏析09-27

张炎《月下笛》阅读题答案及翻译赏析12-25

闻笛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01-22

闻笛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