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观瀑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时间:2023-06-13 09:05:26 赛赛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麻姑观瀑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麻姑观瀑记》是明代徐芳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比喻生动,绘声绘色,将麻姑山瀑布泉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麻姑观瀑记》原文及译文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登麻姑,过半山亭,折而百步许,有声骤起于涧,轰轰然。予诧曰:“雷也。”客笑曰:“非也。”已更折百步,有物摇扬天际,下至崖壁,皓然一色。予诧曰:“雷也”。客又日:“非也。”

  夫雷必雨俱,而雪非江寒不有。今方霁矣,而时则暑也, 胡为乎雪乎?彼轰然者何也?更前数十步观之,非雪也,瀑也, 其声则瀑之坠石而舂子崖壑之间也。予之言谬矣。

  时予酣不自已,乃逐蹑微磴下,猿引贯丛石,抵溪之受瀑处,欲细观其曲折。至则寒风扑面,俄顷侵肌骨。崖端蓬勃澎湃,崩雪卷玉,余气作烟雨数十丈,盘舞喷薄,天日为蔽。崖下石矾层错,奔涛疾激,稍失足,且逐浪去。予数呼客返,辄不应。客复招余往,顾盼崖石,若有所指画。予见其髯颊张动,亦终不闻其语,乃大笑。

  既退,语客:“予于霁知其不为雷,于暑知其不为雪。万一过此,而适当冥晦与夫阴凝栗烈之候,雷与雪亦乌可辨哉?夫雷以气震,非著鼓钟柷敔之有质可名;而雨之结为雪,雪之泮为水与瀑,一族也。予言果谬哉?”客笑不复应。

  是山之奇以泉,泉以瀑。当隆庆、万历时,守相有爱而振之者,更为亭台花石之属点染之,观益壮。杖履冠盖,晨夕交道路。至于今而残坏极矣,向所玩者,委诸宿莽,而不可问矣,仅盘石间一古柳亦且斩艾不留余蘖,山之兴废则有时哉。虽然,观可改,瀑不可改。亭台花石之属,近数岁,远数十岁,而瀑之寿千秋也。夫果千秋也,则数岁数十岁之兴废,直未足以喧寂之矣。

  是日,境甚幽,观甚晰。所谓客,赵子淳生、玉衡,凡三人。

  译文

  登上麻姑山,经过半山亭,拐弯走了一百多步,突然有轰隆隆的声音从山涧响起。我诧异的说:“打雷了。”向导笑着说“不是。”又拐弯走了一百步,有东西在天边飘洒飞扬,向下一直到了悬崖峭壁,一色的洁白。我诧异地说:“下雪了。”向导又说“不是。”

  雷一定会和雨一起来,而雪不是江上寒冷的时候不会有。如今正是晴天,而且时令上是暑天,怎么会有雪呢?那轰隆隆响的是什么呢?再向前走了几十步一看,不是雪,是瀑布。那声音是瀑布从石壁坠落注入山崖与山谷之间的响声。我的话果然是错误的。

  当时我畅快得不能自已,就一步步踩着细小的石磴下去,像猿一样攀引着穿过乱石,到达了溪流接受瀑布的地方,想仔细看看它的详细情况。到了那就感到寒风打在脸上,一会儿就侵入肌肉和骨头里去了。山崖边水浪蓬勃澎湃,好像崩塌的雪翻卷的玉,其余的水气化作数十丈高的烟雨,盘旋飞舞汹涌激荡,天空太阳都被遮蔽了。山崖下的石矶一层层交错,奔腾的波涛迅疾激荡,稍微一失足,就将被浪卷走。我多次呼唤向导回去,他也不回应。他又拉我过去,回头看着崖石,好像指点着什么。我只看见他的胡须和脸颊开合活动,也始终听不到他的话,于是大笑。

  回去后,我对客说:“我因为天晴知道那不是雷,因为暑天知道那不是雪。万一过了这个时候,正赶上天气阴暗,又是阴冷结冰寒风刺骨的季节,又怎么能分辨雷与雪呢?雷是气的震动,不是像鼓钟柷敔之类有实体而可以叫得出来。雨凝结成为雪,雪融化成为水和瀑布,都是同一族类。我的话果真错误吗?”向导笑着不再回答。

  这座山的奇妙是因为泉,泉是因为瀑布。当隆庆、万历时期,有喜爱而整治这里的州郡长官,添加了亭台花石之类来点染山景,景观更为壮丽。步行与乘车的游客,从早到晚在道路上交错而行。到了现在却残破败坏到了极点,以前所玩赏的,都被遗弃在荒草中,找不到了,仅剩的盘石间的一株古柳也将要被剪除得不留一点新枝了,山的兴盛和废弃是有时限的啊。即使是这样,景观能够改变,但瀑布却不能改变。亭台花石之类,时间短的几年,时间长的几十年,而瀑布的寿命却有几千年。果真有几千年,那么几年几十年的兴废,只不足以使其喧闹或是寂静了啊。

  这天,环境非常幽静,景观非常清晰。所说的向导,是赵淳生、玉衡,一共三人。

  赏析

  《麻姑观瀑记》这篇文章比喻生动,绘声绘色,将麻姑山瀑布泉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登上麻姑山,有声骤起于山涧,若惊雷轰鸣;再往前,有物摇扬于天际,皓然浩白似飞雪。晴空万里,何来惊雷?时值酷暑,何来飞雪?此时才揭开谜底,非雷非雪,乃瀑布奔腾于山洞也。接着靠近瀑泉,仔细观察,崖端崩雪卷玉,寒气逼人。烟雨弥漫,水声轰鸣,仿佛山石震动。最后写麻姑山瀑布泉闻名于世,前代郡守建亭台花石点缀之,游人络绎不绝。世事沧桑,如今亭台残坏,游客稀少。而泉瀑不因人事而废替,依然汹涌澎湃,声如雷,形似雪,千年不变。文章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作者徐芳(生率年未详),字仲光,号拙庵,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崇祯十二年(1639)乡试第二,次年成进士,授泽州知州,因亲丧归。后任南明唐王翰林院编修。清顺治中,以遗逸荐起翰林院左春坊,不就。有《悬榻编》。

  作者简介

  徐芳(1617-1670),字仲光,号拙庵,別号愚山子,南城(今属江西)人。崇祯十二年(1639)乡试第二,次年举进土,授山西泽州知州,以亲丧归。唐王立,封验司,升翰林院编修,后引疾归。顺治七年(1650),以遗逸荐,不就。其文舒徐条达,有吐纳百川之势。有《悬榻编》。

  人物生平

  徐芳(1912年10月5日-2008年4月28日),是一位出生于江苏无锡的诗人。她也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徐培根的妻子及徐寿的曾孙女。

  徐芳曾就读于北平第三十六小学、北平第十八小学、北平私立适存中学、北平市立第一女子中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预科等学校。

  1931年,她考入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跟随胡适等教师修习现代文学;同时,张中行、杨向奎是她的同学。其间,她经常在北平地区文学刊物与天津《大公报》副刊发表诗歌。

  1935年,她毕业自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并于该校文学研究所担任助理,主编北大文学院歌谣研会诗歌刊物《歌谣周刊》。

  由于经常受到来自胡适的关爱,她对胡适产生了爱慕之情;两人因而开始书信往来。但是,碍于身份地位,胡适在1936年决定与她断绝联系。

  1938年,她前往汉口艺术研究会从事写稿工作。1939年,她前往昆明任教于云南大学;后来,她又在国民经济研究所担任编辑员。

  1940年,她在孔祥熙举荐下到重庆担任中国农民银行文书。

  1943年,她与国民党陆军上将徐培根结婚。

  抗日战争结束后,她前往南京继续在农民银行担任经济研究处研究员。

  1949年,她前往台湾定居,并从此淡出文坛。2006年,她将旧作《中国新诗史》、《徐芳诗文集》整理出版。

  2008年4月28日,徐芳病逝于台北,享年九十七岁。

  她与徐培根育有二女一子。

【《麻姑观瀑记》原文及译文赏析】相关文章:

《戆窝记》原文赏析及译文07-12

丘中有麻原文及赏析07-16

《右溪记》的原文和译文赏析07-12

《竹鹤轩记》的原文及译文赏析07-11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12-25

曾巩《墨池记》原文、译文及赏析04-13

出塞原文及译文赏析07-12

社日原文译文及赏析09-26

《草》原文译文赏析09-28

秋日原文译文及赏析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