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产有疾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2-10-26 13:34:55 古籍 我要投稿

郑子产有疾原文及翻译

  上学的时候,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郑子产有疾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郑子产有疾原文及翻译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雚)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与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文章说的是,郑子产得了疾病,对子太叔说,我死了以后,你肯定能执掌大权,届时你不能实施严厉害民的政策,因为只有德行高尚的人用宽厚爱民的政策才能使人民服从,只有使用宽厚爱民的政策才会让人们爱戴你,拥护你的决策,国家也才会稳固。没过了几个月子产就死了,在子产死后,子太叔就采取他的建议用宽厚的政策,但郑国出现了很多盗贼,并且聚集起来了,子太叔很后悔,于是采取强硬措施,抓捕盗贼该杀的就杀掉,才使得盗贼势力被遏止。

  孔子也说道:太宽厚的政策会使得人民肆无忌惮,太严苛的政策会让民众收到伤害,只有宽厚的政策和严厉的政策一起使用,相互补充相互调和才能是国家得到稳定。

  其实我们做人也是一样的,性情不能太过于柔软,这样难以决断大事,反而会失去很多机会,也不能太过暴躁,这样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也会伤害到别人的。我们应该刚柔并济,以一颗宽厚仁慈的心去面对一切,该果断时刻就不能犹豫,这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子产受骗是怎么回事

  说到子产受骗这个话题,有人便想子产不是很厉害的人物吗,非常善于外交,定当是个很聪明的人为什么会被人骗呢,到底是什么人能骗到子产呢?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来看看子产受骗的故事吧。

  子产受骗这个故事原文如下: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是这样的,有朋友给子产送了一条活鱼,子产便让下人把这条鱼养在池塘里,但这人却私自把那条鱼煮着吃了,然后对子产说我把那条鱼放进池塘了,但看到它很困的样子,过了一会儿便游走了。子产听后说到:这条鱼找到合适的地方了。那人回去后对人说:都说子产聪明有才,我悄悄把鱼煮着吃了,他却说鱼去了该去的地方了,这还聪明吗?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子产真的被那个人骗了吗?真的像那个人说的一样,子产名不副实吗?其实不然,我们看看子产说的话:那条鱼去它该去的地方,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得出子产的智慧了,显然可以看出他是知道下人在撒谎的,鱼去了该去的地方,鱼该去什么地方呢?当然是人的肚子了,只有人吃了它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可见子产不是真的被骗了,还是大智若愚。

  子产不毁乡校体现什么思想

  子产不毁乡校是一篇文章,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是人名,他姓姬,郑氏名侨,据说是郑穆公的孙子。乡校指的是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古代乡里人娱乐商量事情的地方,不毁乡校就是不愿意不同意毁掉乡校。包涵着集体主义公共关系思想。

  故事是这样的,子产同乡里的人参加聚会,议论公共设施的好坏,郑国大夫对他说:拆掉乡校怎么样?子产说不能毁掉,人们干完活回来在这里聚下,商量一些事情是很好的事情啊,为什么要拆掉呢。不能因为统治者喜欢什么我们就推行什么,统治者作威作福是不能长久的,也不会从根本上阻止老百姓的议论,百姓敢怒不敢言危害更大。接下来他用了一连串的生动比喻来比喻民主存在的好处,比如要防止人们的'议论就好比堵住河水一样危害很大,等到河水决堤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还不如开个下口慢慢对它进行疏导。这样做对国家的危害很大,如果不毁掉乡校,让人们都参与议政,郑国就有希望了,将来就可以成就大事了,受利的不光是我们这些百姓,这样是利大于弊的。就连孔子也称赞子产说的非常有道理。

  其实子产建议的乡校制度很像古代希腊的那种比较民主的政治制度,让普通民众都能在劳作完后集体议论政治得失是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虽然在那个时候在那个传统森严的等级制度下有些不太可能,但我们从子产身上看到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思维,如果真能让普通百姓参与到国家政治中去,那么国家确实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简析

  全文通过子产授政、大叔用宽以及孔子的评价,阐明了为政应当“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的观点。这种观点既是郑子产执政二十多年内政外交的经验总结,也是先秦儒家对历史政治统治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后来,它便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 文章观点鲜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善于运用通俗浅显的比喻说明深刻的道理;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言论,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塑造了子产、大叔、孔子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一篇颇具文学色彩的历史短文。

  作者简介

  左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郑子产有疾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子产为政的原文翻译04-11

属疾原文翻译及注释06-11

《迷惘之疾》原文翻译07-13

子产相郑文言文翻译03-22

郑谷鹧鸪原文及翻译04-11

汲郑列传原文及翻译03-25

《迷惘之疾》原文翻译唯美句子10-27

子产不毁乡校原文翻译04-11

《周郑交质》原文翻译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