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评课稿

时间:2022-10-30 10:20:15 稿件 我要投稿

七年级评课稿(通用21篇)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评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评课稿 篇1

  X月X日,听了X老师执教的《木兰诗》,对这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我想X老师的这堂课的成功源于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成于关注课堂上与学生的有效对话。

  在工作室一年多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只求惟一的“正解”,许多教育性价值,诸如坦诚对话的态度、高超的言语解释和表达能力、思想的活跃、人格的独立等,唯有在一个身心倍感自由、人人畅所欲言的“对话场”中才能可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对话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就是一种对话关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就是一种对话实践,学生语文能力的表现亦是一种对话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语文知识与技能,其目的是在人一本对话与人一人对话这两种对话实践中培养语文素养,提升更高的精神境界。

  一、深入解读文本,实现人本对话

  木兰是英雄,在我们的心目中已根深蒂固。X老师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出,木兰不仅是英勇善战的英雄,而且,还是一个女英雄。她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她承担了“阿爷”、“长兄”这两个男性的职责。而且木兰主动承担的职责不仅仅是家庭的,而且是国家的。这个英雄的内涵,是从承担起“家”的重担开始,到为国立功,最后又回到家庭,享受亲情的欢乐。所以这个英雄的内涵不单纯是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更深邃的内涵是不忘女性本来面貌的女英雄。在方老师的分析下,还原了这样一个女英雄的形象,这篇经典深邃的特点,从思想到艺术,就如同泉水一样冒出来了。

  优秀的文本往往有意识地使用了一些模糊多义的语文文字形式,如象征、隐喻等构成的词义空白以及整体意境空白等激发人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想象、去补充、去创造,以产生不同的意义。因此,关于如何创造性地把握文本的意义,就成了文本解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也是我们备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上好课的基础。

  二、关注师生对话,展现灵动课堂

  X老师用问题推到教学。从木兰在人们心中是什么形象导入,引导学生到诗文中找依据,并以读带动讲,学生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中感受木兰为国为家牺牲、从“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感受到她的不慕荣利、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感受到木兰的英勇善战的精神品质。学生从中找到相关语句,体会,朗读,感悟,分析融合在师生对话中。在分析中,又将师生对话推入更高层次,木兰与赵子龙、岳飞不一样,她是一个女英雄。老师带领学生感受木兰身上女性的柔美,回家的喜悦与欢快。在层层剖析之上,概括木兰形象,水到渠成,浑然天成。我想教学包含的另一个方面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自我对话,它们是对话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决定知识与意义是否生成的关键。师生对话是指师生双方彼此敞开心怀,彼此接纳,以理解他人为基点,在共同的话语上沟通与交流,达到二者之间的视界融合。生生对话更多的是体现合作精神和合作技能的养成,是关于学习主题、意见、情感的交流与分享。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上才有自我对话,自我对话是在与文本、与他人对话的基础上自我反思性的理解。

  我想,这些对话之所以得以开展,是因为一直围绕有价值的对话话题展开。话题是师生对话的中介,亦是对话教学运作的轴心。现实教学中有不少提问并不具有思维启发性,存在的弊端具体表现在:笼统贫乏,中心不明;过于简单,无须动脑;琐碎频繁,缺乏主次;对待回答,反馈不当等。X老师在本堂课设计的对话教学的话题具有定向、整合、导学、引思的功能。能引起或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带来广阔的思维空间越。

  七年级评课稿 篇2

  今天,我听了厉光通老师执教的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给我感触颇深,有很好的借鉴。

  首先,这堂课结构完整,教学思路清晰。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从地球仪上看世界,通俗易懂。

  其次,教材处理丰富,知识落实到位。厉老师在课堂中运用了“图片展示”、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多样丰富,避免了课堂的枯燥、乏味,把知识教学与活动开展结合起来,体现了新课改的“多维互动”。此外,厉老师还狠抓知识点的落实,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堂课的教学活动非常成功,师生们体验到了他们共同创造性劳动带来的喜悦,课堂效果良好。厉老师大胆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通过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兴趣态度,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年级评课稿 篇3

  本节初中科学第二册第二章第四节(浙教版),由于七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力及力的有关知识,大家对于“力”即熟悉又陌生,为了使学生初次学习力留下很深印象,我校杨国斌老师在公开课中精心设计非常有自己的创意,为我们开设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为瓯北五中七年级备课组起指导作用。

  一、创设教学情景

  力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而七年级学生对抽象事物理解能力较差。为了降低抽象程度和难度转化成直观,杨教师能够根据新课标认真备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并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身边的鲜活的实例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各个环节紧密,过渡自然,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杨老师利用身边的科学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情景:如奥运会我国举重运动员用力举起杠铃时肌肉收缩;并请一位同学将桶里的水提到桌面上,然后谈谈用力后的感受。通过这两个情景,学生对于力有了初步体验:用力是我的肌肉会收缩,并有酸胀感。

  二、渗透科学方法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的实践能力等方面。

  力是一个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因此检验力的存在需要一定的科学方法。杨老师用了类比的方法,先从简单的判断风等事物存在的办法,然后总结了科学方法:根据某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的存在。于是很自然地引出力的判断方法也是如此,主要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三、课堂气氛活而不乱

  在课堂组织教学过程中,活而不乱,有条不紊的进行,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上创设教学情景,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在轻松、和谐、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语言平实却满怀鼓励,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发表不同的见解。课堂上多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汇报交流,质疑互动。还多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通过说、写、做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和主人,教师很好的担当起了指导者和领路人,创设了宽松的课堂气氛和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

  当学生探究出结论后,能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并解决实际问题。老师没有包办代替或生搬硬套地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自己去获得,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想杨老师授课全过程,但在课堂中我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如学生举例时提的大多是与自身有关的事例,即人和物体之间的力,这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缺少对生活事物的观察与思考。今后应注重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总之,杨老师《力的存在》一课重在引导学生体验“力的存在”并感知“力的作用效果”,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可以看出教者对教材理解得比较深入和透彻。课堂上杨国斌老师老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能做到有扶、有放,真正做到了把学生当作受保护的探究者。

  七年级评课稿 篇4

  何谓一堂好的课堂,我以为好的语文课就是能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得,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能让学生感到有所收获,如果能够达到这一点,我觉得也就达到了目标。

  今天,在xx中学聆听了“三江名师”xx老师上的《伟大的悲剧》后,我感到受益匪浅。下面简单说说我听完这节课后的感受。

  1、教学目标十分明确。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这个要求,唐老师制定了十分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体味本文语言的过程中学会感动。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老师就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深沉,悲壮的氛围。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去文中寻找这些震撼人心的细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并且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2、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课文篇幅长,容量大,可感可学实在是很多,但是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精力有限,只能择其精要感悟。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学会感动,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3、课堂气氛和谐,符合本文的学习环境。在整节课中,表情没有任何做作与装饰,为教学活动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

  4、师生沟通自然、亲切。我们说“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师生间思想的融合、智慧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汇。老师不论是提问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是很自然地和学生沟通、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自己(其实关注就是欣赏)。比如学生在顷情诵读时,老师总是很亲切的引导:“……你觉得这句该怎么读呢?应该读出怎样的感觉?”给学生以鼓励和支持,达到很好的教学助长的效果。这就是有效的沟通,自然的沟通。

  5、朗读教学突出,朗读指导恰如其分。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是训练语感,而训练语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读。”我觉得老师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好,特别是在品味文中这些令人感动的细节的时候,通过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有学生个别读,齐读,老师范读等,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再品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对学生理解本文的思想情感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可以说老师教得自然,学生读得也自然,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6、体验拓展恰当。

  总之,无论在从教材处理、教学设计,还是学生学习的效果来说,这节课都不失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但是也许是因为学生在整堂课上表现的太活跃了,所以在时间把握上,稍稍多了几分钟,但这并不影响整堂课的效果。

  七年级评课稿 篇5

  今天上午第三节,在九(8)班听黄老师的《让语言更靓丽》——从“每日一语”谈写作语言的作文写作课。

  黄老师先从中考考点要求入手,对照导引171页,让学生知晓什么是语言靓丽,语言的靓丽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词语生动;二、句式灵活;三、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四、文句要有意蕴,然后逐点进行解读,并予以例句穿插,这样做到了内容详实、直观,把比较抽象的作文课上得较为生动、活泼。

  课堂上取材都是学生的日常进行的作业“每日一语”,经过了解,学生每天回去都有写“每日一语”或者是“一事一悟”,学生的平常练笔,大大地丰富了孩子写作题材,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也越来越深刻,在课堂上,不少学生朗读了自己写得“每日一语”或者是“一事一悟”,有的地方写得很精辟,很有意蕴,很有灵感,让人叹服。同时,黄老师也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地训练,要求学生当堂写出“一事一悟”,体现了有所学才有所得。

  在“学本课堂”实施的今天,本课部分体现了“以学定教,学为中心”的课堂理念,但是本堂课上课节奏比较紧,内容上涉及比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些困难,可以分2节课进行比较好,这样学生容易理解掌握。

  七年级评课稿 篇6

  很幸运能够参加这次的听课评课,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一次可爱的课堂,为什么可爱呢?因为老师可爱,学生可爱,课题也可爱,再加上汤老师的循循善诱,整个课堂就显得和谐可爱了。以下内容是本次听课对我的一些启发:

  (1)首先汤老师教态自然,精神饱满,有感染力,就能很自然地也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教态可以透露自信。

  (2)是汤老师的预习单,干脆利落,重点突出。预习单是教师对整堂课的凝练,这张干脆利落、重点突出的预习单体现出该教师的教学功底之深厚。值得新教师学习与借鉴。

  (3)汤老师课堂上所引用的资料与课题贴切,恰到好处,尤其是作者法布尔相关资料的引用,对作者生平的介绍很快就引出文章的主题,水到渠成。

  (4)对于一个新教师,最羡慕的莫过于那恰如其分的连接语,连接语也是影响课堂流畅的一个因素。

  对于汤老师自己说最后还有准备的资料没有用上,我认为那些资料已经足够说明主题。如若再加上资料,就显得多了。

  最后,我认为本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 导入新课后,没有及时及时写上板书,表明课题、开宗明义。

  作为老师,如果能把课堂上得轻松,学生也乐于接受,我想那就是一节好课。

  七年级评课稿 篇7

  12月20日我听了吴老师的上的公开课,本课的内容位于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课题为《汽化与液化》,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分为两课时完成,这次只学习第一课时“汽化”。本节的物理现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可以这么说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本节内容又是物态变化的起始部分,只有学好本节内容才能更好的学习其它的物态变化。吴老师所上的《汽化和液化》公开课,较好的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突出科学探究;重视从生活中引入问题,创设情境。

  吴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亲和对话,条理清楚,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 “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无论是引入新课,还是新课教学过程中,吴老师都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以许多个似乎平常的生活问题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探究科学知识,反过来又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用酒精的汽化现象(黑板上用酒精写字)来导入概念,以怎样使湿衣服干得快来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用打针时擦酒精的感觉来说明蒸发吸收热量等。这样既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中,吴老师给学生充分的参与时间,拓宽他们的参与面,加深参与度。在学生得出什么叫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吸热等现象时,教师给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实验,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和发展。

  但在本节课上,若吴老师能多做一些演示实验,在学生的实验中控制变量上再宽松些,本节课一定会更好一些。

  总之,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体现了“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不失为一节好课。

  七年级评课稿 篇8

  翁老师的这节《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公开课,以自己扎实的数学基本功,细致严谨的数学解题思路,灵活轻松的师生互动,为我们献上了一节优质的数学课。

  一、严谨细致的概念复习,翁老师针对本章内容所要用上了前面的知识做了细致的复习。实现了本章节知识点的联系与复习回顾,对接下去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全面深入的教学,注重知识的联系,翁老师通过求长方形的面积来引导学生探索、总结出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法则,利用数形结合,让学生对这个法则的理解更深入,同时突破了难点,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的新课改理念。

  三、注重总结知识,翁老师通过练习,让学生观察步骤,并做出总结。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会观察,发现,总结知识。最后翁老师还给学生编了个解题的顺口溜,既方便让学生记忆,又能巩固知识。

  四、从我自身的观点来说说本节课的几点不足之处:

  (1)整节课老师讲得多,学生个别回答较少。

  (2)学生的讨论与合作学习还需加强,讨论问题还不够深入,应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提高,从与它人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3)还需加强的对知识点的认识,比如为什么要学升降幂,是为了结果的有序,数学的结果需要简洁有序。这样让学生很清楚,有目的的学习效果总是比较好的。

  七年级评课稿 篇9

  听了池老师七年级数学下《7.1分式》这节课,我的收获很大。引入部分,池老师以“稀有动物灰熊在P平方千米的保护区内找到7只灰熊,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该保护区平均每平方千米内有多少只灰熊吗?”打开教学,并借此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保护稀有动物。让学生感觉这不是数学课,而是教育课,减少了数学课堂紧张的气氛。接着,池老师通过找几个代数式的共同特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分式,进而让学生归纳分式的概念,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观察到认知,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

  在对分式的概念巩固的时候,池老师要学生谈谈区别整式和分式的思路学生间交流方法,效果不错,并且很好的体现了“提问的有效性”这一主题。

  学生的认知是由学生自主探索得到的。因此,池老师利用探究活动:求分式的值,让学生体会分式跟分数一样,当分母为零时,分式就没有意义,并且为后面的例题做铺垫。

  例2是一个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池老师先让学生动手画行程图,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解题的时候,又用了两种方法,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赛一赛更是池老师对本节课设计的巧妙之处,把全班学生分为两组,看哪一组学生得的星星比较多,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上来了,连平时不愿举手的学生也举起了手,成绩差的学生也不甘落后,使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

  这是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对照我的数学课堂,我觉得还有很大一个距离,是我今后应该注意,值得学习的地方。

  七年级评课稿 篇10

  下面我就余xx老师的《口技》这堂课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直以来,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多半是教师讲,学生听,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余老师的这堂课摒弃了传统文言文教学的一些弊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一种比较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让学生学会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我认为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有如下几点特色:

  1、依题设疑,巧妙激趣。

  教师一开始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卖油翁》这篇课文,接着媒体展示《洛桑学艺》的片断,让学生总结这种表演艺术是什么,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欣赏、感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乐学,学生被“撩拨”了起来,踊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体会我们中华民族精湛的民间艺术,使学生在新奇中获得了知识。

  2、围绕目标,引导探究。

  从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看来,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掌握古今异义等古汉语知识,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邱老师分“读、说、做”三步进行教学,可以说这堂课是文言文教学中一节典型的“诵读、品析、积累”课,这三步既表现了一种教法,也点示了对文言课文的一种学法,这三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首先,教师先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因为读中领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体会、领悟。这样可使学生很自然地对课文有所领悟、认知,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接着教师通过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进行“说”,围绕“善”字分析“善”在哪里,怎样写“善”,这个问题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每提出一种见解,都必须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这样既可以检验探究活动的效果,又促使学生运用获取的信息,并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

  七年级评课稿 篇11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对话不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须。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需要落实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开放的、多元的、立体的多重对话,引导学生用全部的心智积极地感受,欣赏,领悟,评析文本,碰撞、融合思维的火花,真正获得内化于心灵的知识、技能或情感。

  一、精——精选对话话题

  恰当的话题是决定课堂对话是否有效的基础因素之一。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开展对话,也不是所有的对话都能取得良好的成效。教师在选择话题时要考虑到对话内容涉及的知识范围的宽与窄,本身内涵的深与浅,结论的开放与封闭等。话题难度要适宜,简单的话题易被学生一眼看穿,一问一答便匆匆收场,流于形式;话题过难,初中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思考出什么结果,易造成冷场,教师会处境尴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紧扣文本,适当拓展,引领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木兰诗》初中老师教学过程中能运用的多媒体资料已经有很多,但对于文本的解读仍停留于木兰“英雄”形象的分析,而这一点我们的学生早已通过故事书、动画片等媒体得以认识。可是文本中作者对花木兰“女英雄”的特点设置恰恰不在其英勇善战中,因为对其从军十二年戎马生涯的描写是本首叙事诗中最略写的部分,而出战前对亲情的不舍,立功后急切的归家之情,以及恢复女儿身的叙事成为了详写部分,所以,对于《木兰诗》这样的经典作品教师如果想要找到最精确的话题就必须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

  二、准——切准思维的引爆点

  进行课堂的“有效对话”,教师要切准学生思维的引爆点,及时有效地设计话题。在触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题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撞击出思维的火花。方睿老师在处理《木兰诗》这篇文章时就抓住了学生熟知的“英雄”和学生忽略的“女儿”两种身份对学生原有的认知进行了拓展,从而把握了一个最佳的话题,使学生思维在对话中有所提升。由此,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凸显,在身临其境的朗读中个性得以张扬,也进一步挖掘了文本的内涵。

  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学生的思维不是教师能够预设的,他们的想法可能只是瞬间消逝的流星,教师应敏锐地捕捉住每一个引爆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三、巧——巧设对话情境

  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基础,适时创设恰当的情境,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入特定的角色,进行对话交流,深入领悟文本内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是多元的”,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诗歌的朗诵是学生走进诗歌最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朗诵的情况将直接确定学生对文本阅读基调。方睿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很强调学生的朗读,从一开始的初读,到后面“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英雄豪气感受之读,甚至对于战争场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场面身临其境的朗读都在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此时的朗读为后面分析木兰“女儿身”时的朗读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后面“女儿身”分析中我们看到学生对于“叹息”“不闻爷娘唤女声”“不用尚书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着我旧时裳”等情节的细致分析,以及入情的朗读,都是教师在课堂对话中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从而双向互动,学生进入了具体生动的情境,有了更加深入的情感交流而产生的有效课堂对话。

  有效的对话应产生于学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境中,在思维碰撞和相互作用中,使学生在动情的体验中获得认知升华。学生的思维在情境中会更加活跃,撞击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课堂教学自然就会高效。

  四、活——活引生活外延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作者存在着时代、情感、认知等方面的距离,教师应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学生跨越时空距离,快速、深入地走进文本,细细咀嚼,领略芬芳。《木兰诗》中木兰“女儿身”的教学重点是多年教学中被老师所忽略掉的,方睿老师通过与文本的精细对话,从而找到这样一个独特的阅读话题。但作为学生他们并不能和老师站在同一个阅读高度,如何引导他们能通过自己独特的体验从而有所发现,这就需要展示教师在课堂对话中的高超技巧了,而方老师巧妙的运用了自己改编的《木兰诗》,用自己的作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有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真正的与文本产生了对话,而不是由老师强硬给予的对话。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前提,引导学生培养感悟生活的能力,为新的学习构筑起合适的背景,真正实现与文本、与作者的有效对话。

  对话不是简单的“说话”训练,而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情感的互动和交流。它应该是民主、平等、互动、创造、生成、以人为目的的教学,应该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展开交流,需要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启发、引领,防止课堂变成毫无章法、漫无边际的问答,甚至是争吵。有效的对话教学,能够给语文课堂注入一股活力。

  重视语文课堂的有效对话,让学生通过对话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思想,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其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这对提高课堂效率有事半功倍之效。

  七年级评课稿 篇12

  确切地说,《勇气》这本绘本读物,个人以为适合2年级以上的任何年级段,听着张老师执教的《勇气》,一些思考在笔端流泻。小记于此,聊作回忆。

  一、原来绘本可以这样教

  绘本,在我们眼里是几分钟就可以读完的书本,对于我们来说,很容易读,但是有些绘本我们却是似懂非懂,更有一些小角落的图深藏玄机,不指明我们还真是琢磨不透。如何把简单的绘本教成一节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读懂、学会?如何把深藏玄机充满奥妙的绘本让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懂得更多,学得更多?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

  听了张老师的课,一条很清晰的线呈现在眼前。

  师生合作欣赏读→带着思考学生合作读(此环节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其自身的情感价值)→将书读成篇(就这一绘本,张老师引领学生将整本的绘本读成了一首诗,这点为下一个学生创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避免了学生产生对原本陌生的绘本创作的畏惧心理)→创作绘本,让绘本走进学生心灵

  整节课,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精彩,张老师只是在串着学生的一个又一个回答,在学生的思维间游走,用他幽默的语言给整个课堂添加了许多情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张老师用这节课很好地诠释了这点。

  如果说,论教师的主导,我想更多的是在第一环节,那就是师生共读,欣赏读同一本绘本《勇气》。让我们继续第二个话题。

  二、巧用资源点,轻松读绘本。

  1、绘本有一个特点——悬念。

  很容易找到一个切口,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同时因鲜艳的插图而勾起了往下读的欲望。这一点张老师也用力,而且用得很巧,用得多样。如:“勇气是一个人在黑夜里查看房间动静。”抓“黑夜”特点,利用屏幕空白,制作课堂变奏,引发兴趣点。先出示一幅图,继而猜文字等手段,让课堂充满了情趣。

  2、教师引得得法,促得有效。

  在读到“勇气是精彩的侦探小说不翻看最后面的部分。”教师补了一句:“有时候忍住也是一种勇气。”看似不经意,但对于对勇气的理解却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也能够在这个不经意间明白懂得了这句话的意思。

  曾看到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说:幽默的人是用知识堆起来的。我想张老师的幽默正体现了她教学的睿智,学识的厚实。值得我好好品味学习!

  七年级评课稿 篇13

各位老师:

  下午好,很高兴能有这么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首先做下说明,由于我之前接到的通知是对湖岭学区的那位老师的那堂课做点评,所以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是侧重听那堂课,在这里我想对陶山学区的徐老师说抱歉。这次教研活动的形式是“同课异构”,那我今天就来个“同课异评”。之前周老师已对这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那我接他得棒,继续对这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

  胡老师以三种不同学说的代表性人物的超时空对话为主线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教学过程让我联想到:

  1、是三位科学家的科学史,即从科学家发现问题,到建立、修正自己的理论的过程;

  2、是师生间共同对话,共同学习,完成课堂教学的过程;

  3、也是学生经历、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

  4、又是科学假说的建立,及不断修正的过程;

  对话中,科学家的思维不断碰撞,在碰撞中发现问题,并逐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直至推动科学的发展,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有以下好处:

  1、增强的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

  2、让学生经历学科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要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二、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堂实践

  接下来回到这次活动的主题“开发课程资源,激活课堂教学”这题主题上来,我认为胡老师对这一主题的理解跟实践,有以下方面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1、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自己动手,对实验器材进行开发

  ①在做板块张裂的模拟实验中,以班级60人计算,2人一组,胡老师利用木板、废纸及胶水共做30套模拟装置,变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②在做板块碰撞的模拟实验中,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教材的照片中做碰撞的是两本旧教材,而胡老师的照片中的是新教材,而且照片应该来自他之前的课堂教学。

  2、多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为帮助学生理解大陆漂移的全过程,胡老师采用了Flash模拟动画,这样的处理很直观、生动,学生也容易理解。当然还有在讲海底扩张学说时引用的图片等,都能说明胡老师对多媒体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视。

  3、结合社会事件及学生生活开发课程资源

  课堂练习中“日本地震,福岛核泄露”素材的开发和利用,还有“砸金蛋”游戏,也是借鉴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

  4、课堂生成及学生资源作为课程资源

  课堂上我又注意到教学的一个细节,学生在做板块碰撞的模拟分组实验时,胡老师拿着相机在记录学生的实验,注意这是一节市级公开课,我认为胡老师重视课堂生成资源的做法让我很欣赏,教师应该在自己的课堂和学生一起成长。这一拍让我明白了之前“板块碰撞”照片的来源,而今天课堂的照片,可以也作为今后课堂教学或教学研究的资源。

  三、谈建议

  当然一堂再成功的课,也会有不足的地方,我认为有以下地方值得推敲。

  这堂课所涉及到的科学方法主要是科学假说,假说在科学发现中非常重要,而且假说是不断修正和发展的,且需实践的检验或者说是证据的支持,支持的证据越多,假说也越准确。科学家重在寻找证据,但对于学生、课堂教学而言,让学生寻找证据是不可行的,我认为应该变“证据的寻找”为“证据的分析”,而证据的寻找应该老师帮忙完成。课堂中胡老师提供了地质学及生物学两方面的三种证据,我注意到三种证据都是支持假说的证据,学生不需分析就可以做出判断。我认为除提供支持证据为,老师还可以提供“不相关”的证据,比如“南美洲和非洲两岸都有繁华的城市”,及“不支持”的证据,比如“大陆漂移学说,动力来自哪里不能解释”,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这样对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很有好处,课堂高度也就不一样了。

  从假说的提出,假说的修正,再通过不断发现新证据,否定旧假说,建立新假说,这样科学就不断的发展,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在经历漫长的发展及无数科学家的努力后,还将不断往前发展。

  以上观点仅个人看法,如有不足,敬请原谅,谢谢大家。

  七年级评课稿 篇14

  李老师在《角的比较和运算》这节课的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巧妙地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通过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了新知,整节课给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觉。现就这节课谈一下听课后的感悟。

  值得肯定的地方:

  1、学习目标明确化:三维目标具体合理,重难点把握得当。本节课主要围绕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和差关系、角平分线的概念展开,重点放在角的大小比较,难点定位在角平分线的概念的理解及应用。通过学习,形成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图形语言、文字语言以及几何符号语言三者之间的转化能力。通过学习,来领悟数学思想,发展合情推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景导入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李老师在这节课通过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直观的、蕴含数学内容的生活情境——多媒体展示一幅太行山山峰的'一张图片,设计了两条上山的路,问学生从那条路上山更省力一些。通过追问为什么,将这个生活问题抽象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从而揭示本节课课题。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结合亲身经历,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3、学习方式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李老师充分为学生创设操作和实践的机会,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个学习过程。如活动2中,学生以学具“三角板”为载体,通过“想一想、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使得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了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经历数学发生发展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李老师积极参与学生活动过程,师生互动,老师成为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

  4、习题设置层次化:李老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练习的设计上表现出以下几点:

  首先,练习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李老师在学案中设计达标测评小练习:这样的练习针对性强,使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巩固。

  其次,练习设计具有探索性、层次性。如拓展提高这道练习题:不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注重了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

  5、课堂评价适时化:“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今天这节课中,李老师不吝啬对学生的评价。如李老师在提问时都尽量使用委婉而友好的语气,评价学生的语言都是多表扬、多鼓励,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同时李老师通过给小组计分的形式进行定量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教师素养专业化:上课时,李老师教态自然,速度适中,语言风趣幽默,清晰流畅。从新课引入到整堂课的组织,延伸到课后的人性化的作业布置,结构严谨,安排有序,四个活动过渡自然,充分体现她扎实的基本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运用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教学活动,而且熟练运用多媒体的直观功能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有待商讨的地方:

  1、由于对学生的熟悉度不够和学生对教材的不衔接等原因,导致教学环节时间分配不当和知识点间衔接不畅,有前松后紧感觉。

  2、没有很好的运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学中应学会等待,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的层次不一样,要给与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思考。

  一点建议:

  初中数学教学体系包含了两条主线:一条明线——数学基础知识;一条暗线——数学思想方法。学生的学习就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学生依托活动经验——内化基础知识——获得新的经验;第二层面学生在思想方法的引领下——形成基本技能——提升为思想方法。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总之,在这节课中,李老师针对学生学情设计教学过程,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处理。使本节课较为枯燥的内容变成了学生乐于接受的内容,让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七年级评课稿 篇15

  今天听了李**老师的《如梦令》后,我觉得这堂课教学思路清晰,语言精练,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设计,分散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一开始李老师就以旧带新,让学生通过介绍李清照的资料,然后通过诗与词的对比,一下子就把词的特点抓住了,词有词牌名、句子有长有短等,教学中渗透词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来了诗与词的知识。

  李老师的这堂课中我认为最大的优点是处处在为学生创设“情境”,中间有语言、音乐的渲染,让学生先用自己的理解说说每句词的意思。同时她还利用文本多处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出示“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惊飞鸥鹭”这些词语后,让学生读后想象,并用笔描述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之后教师通过播放乐曲吟唱这首词,使学生的兴趣马上浓厚。所有这些,都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如梦令》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更是提高语文素养一个重要途径。

  听了李老师的课后,还有最大的一个感触是品读《如梦令》后,拓展阅读了李清照的《声声慢》《夏日绝句》《怨王孙》《一剪梅》《永遇乐》等宋词,通过创设情境读,师生共同读,学生齐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读感受李清照高兴时和忧愁时的心情,感受词的字少内涵丰富,这是我今后的课堂中应该学习的。

  总而言之,听了李老师的这节课,我受益匪浅。

  七年级评课稿 篇16

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加这个说讲评活动。感谢吕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英语课,我认为吕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亮点一教学环节:

  犹如一场竞赛之旅。从一开始的与你相伴,为你而战到最后的一战到底,环环相扣,每一关都巧用电视竞赛的节目名称命名,增加趣味性的同时还增加了学生闯关的挑战性。

  亮点二教学活动:

  1、开心辞典中,吕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单词,词组和基本句子的学习,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自学。

  2、在智力快车中,学生答题并讲解,体现了兵教兵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3、天才知道呈现的是小组合作理念,由组长指导学生学习,派代表完成板演,合作探究让学生更好地互助学习,取长补短。

  亮点三教师素养:

  吕老师的温馨寄语是点睛之笔,堪称经典,有传统的称赞,又有创新的激励,为学生加油打气同时激发了学生潜能。

  吕老师的这节课真正做到了教学思路清晰,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个体操练,教学经验沉积下来的个人素养,教态自然大方得体,贴近学生,富有感染力,真正做到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教学建议:

  这节课的教学活动由竞赛贯穿始终,缺少变化,如能变化不同的模式,我想对于学生学习更有帮助。还有在教师讲授新课时,如能更多的运用英语教学,我想会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然而瑕不掩瑜,从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的教学呈现,我们不难想象出,学生在真实的课堂中是多么轻松地学习知识和获取知识。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是一堂非常成功高效的英语课。以上是我不成熟的个人观点,如有不足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七年级评课稿 篇17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有幸聆听了周老师执教的《卖炭翁》和王老师执教的《刑天舞干戚》,两节课为我们展示了小古文的课堂教学实践,化小古文教学的“干戈”为学生喜闻乐学的“玉帛”。

  我们直达,随着时间的跟进,我们的语言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文言文这种内涵丰富形式精练的体式被白话文取而代之。小学生对他的认知也较为晦涩。如何让学生由喜闻到乐见?我想两位老师给我们做了有益且有效的探索。

  下面我就周老师的《卖炭翁》谈谈自己的认知收获。纵观这节课,首先,我们不难发现老师对读的重视,注重学生对读的体验。引导学生读懂意思、读出感情、读出滋味。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学过程中,老师抓住第一位的朗读,注重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读出韵味,读出意境,读书思考,引导学生读中悟,悟中读。读的过程中,老师注意读的循序推进,学生自由读,老师范读,大声读,以了解古文意思和情感,层层递进,让学生会读。《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要“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学习诗文,就是以读带品,以品促读的过程。诗句之间绝不是单列的平行线,而是相互关联的,需要我们从整体上结合上下文感悟。于是,老师追问:“卖炭翁这么想让自己的炭卖个好价钱,换来的钱他会用来做什么呢?”有同学马上就找到“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将这两句话连起来读读看,卖炭翁是为了赚钱营利呢?显然不是。诗人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用设问自问自答,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老人辛辛苦苦在终南山熬了一年积攒下的一车炭,是他全部的心血,就仅仅是为了能够有衣穿,有饭吃!这样卖炭翁的辛苦劳作的形象跃然学生的脑海,心间。

  其次,注重学法的引导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常说:学贵有法。老师不是为了单纯地教课文,而是以课文为范本,以一带多,教给学习方法,如学习“卖炭”部分时,老师引领学生梳理了“烧炭”部分的学习方式:读懂诗意-----合理想象------读出感情。这样学生的放手学习中就会有“扶手”,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按图索骥”了。但是老师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又适当点拨讲解,而不是逐字翻译。学生大体知意后,又对疑难之处进行点拨性的提问。注重学生的学习理解过程。

  再次,无痕的分析。

  教者注意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抓住能反映主要内涵的关键字词句来分析,而不是串讲,字字落实。注重兴趣的引领,没有把语文课当成历史课来说教。以语言文字为品读的抓手,教师就如同一位渡手,将学生渡到学习语言文字的彼岸。课上老师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为重心,放手让学生尝试理解代替教师繁琐的分析。析在重点处、难点处,析在学生理解的关节处,故而重点节节突破。

  七年级评课稿 篇18

  刘老师的《马》是一结构清晰、课堂流畅、板书有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课。刘老师教学多年,经验丰富,有很多值得新教师学习的地方。课堂首先以“龙马精神”导入,学生跟着老师说出了“汗马功劳”等与马相关的成语。字词的讲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上台展示预习成果,有学生点评指正,学生领读,教师点出学生不能讲出的难点。接着,课堂以三个问题贯穿

  1、本文写了哪几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2、这两种马分别有什么特点;

  3、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对这两种马情感态度的词语和句子。

  其中,找出作者情感态度的词和句,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合作讨论得出结果。另外,板书优美工整、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总的说来,整个课堂清晰流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这一次听课,刘老师还有一个特点,课件简明,一改上次教师被课件带走的习惯。

  这节课让我看到课堂上几个问题:

  1、学生回答问题,没有层次性。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教师反复问;

  2、虽然刘老师在问题后面打出注意事项:找出重点词和关键句。学生基本通读,并没有做到找出关键词和句,但教师为指出;

  3、对于高效课堂变革课堂来说,教师说的依然较多。该是学生讲的内容,教师不帮助讲。

  七年级评课稿 篇19

  1.胡老师作为新老师,刚上讲台,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完整地完成了此次公开课。整体上课的脉络清楚,以朗读为主,把握了《春》作为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的特点,以读为抓手,引导学生体味春天之美,把握作者描写的方法。胡老师可能是有点紧张,但神态自若,语言清晰,举止大方。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第一次上公开课,什么情况的都有,能这样,已经不错了!

  2.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以读的主要方法是科学的。但这里要提出一个问题,即“如何读?”我个人认为,读的方法如果运用的不好,就会使整堂显得呆板平叙,很难有亮点或高潮。如果运用得当,也是也可以让人耳目一新。

  首先要注意的形式性。可以单人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整体读、老师读,听配乐读,也可局部读、整体读。尽量形式多一些。

  其次要注意每一次读的目的性,即每一次叫学生来读,老师一定要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是让学生解决生字词,可以是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是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也可以是让学生体悟作者的情感。总之,不可盲目叫学生,甚至是用读要打发时间。

  再次要注意读的反馈与点评。学生读的好,老师要讲出好在哪里,甚至可以让这个学生把读得特别好的地方再读一遍,让其它同学感觉一下。学生读的不好,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点评,可以老师自己点评,甚至老师范读一下。

  如果我来设计,可能会这样:1.让一个学生(成绩差一点的)读全文,解决字词、课文主要内容问题。2.让一个学生来读重点要讲的一段,读完后提问:写了什么对象?所写对象有什么特点?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修辞)去写的?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老师可以多讲一些。再让学生用相关的修辞造句。讲完这一段后,再让一部分学生来读,回味一下。3.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春风图、春雨图之类的来讲读,读出感情,让学生自己来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

  当然文章千般教,每人方法异。但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要抓住一个基本线:“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表达什么情感”。老师都要思考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明白。

  七年级评课稿 篇20

  今天我们听了王老师执教的《木兰诗》。《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诗歌名篇,也是一篇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民歌典范之作。在这节课上王老师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及驾驭课堂的能力让我十分敬佩。

  一、教学素养好,基本功扎实。王老师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教态亲切,语言准确有抑扬顿挫,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能熟练操作多媒体。教学氛围民主和谐,相信在平时教学中,能给学生良好的期望与信心,师生关系融洽,这对语文学习也极为重要。

  二、 立足教材,创设借助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王老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诗歌,借助媒体,能多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学习气氛,增强教学效果。这样创设出一种借助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种构思和设想已难能可贵。

  三、 课堂容量大,问题的设计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独创性。本节课,课堂容量很大,从诗歌的导入到作品的介绍,从预习检查到朗读指导,从内容概括到人物形象分析,课堂节奏比较快,教师能及时调整控制教学进度,能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就课堂内容的完整性而言,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能做到这一点也不太容易了。

  四、 重视学生活动,尽力发挥主体作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非教师或学生的一日之功,贵在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所能做的大概就是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机会而已。课前预习以及抢答等环节的设置,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口头能力的培养。

  五、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对木兰形象的分析和片段练习“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体现自己对家人,对国家的爱” ,使学生在对木兰这个中华民族女英雄崇拜敬仰的基础上,升华出对国家队民族的无比热爱。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完成了既定的目标。

  还有几点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在导入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截取《花木兰》动画片的片段,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并且代入感更强,效果会更好。

  二、 在对中华民族女英雄的展示的过程中,如能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定能会更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七年级评课稿 篇21

  《竹影》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散文作品中一篇内涵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全文叙述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在自家的"水门汀"上游戏,描画映着的竹影,你一笔,我一画,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孩子的游戏,在成年人眼里也许不屑一颐,但在丰子恺的眼里就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也许,艺术和美就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认为最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导入联系旧知识,感知独特富有创意

  翁老师以已学篇目《童趣》作为导入,联系自己童年趣事与学生进行了交谈,风趣幽默的言谈让学生体会到老师不是那么严肃,还挺平易近人的,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为接下来的课顺利开展创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

  第二,文本细读透彻,教学方法多样

  在教学中,翁老师把品味语言,体会童真童趣作为主要目标进行教学,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找看,找出有趣的句子。(分析并辅以朗读)积极引导学生从课文1-3自然段中找关键的词句。在这里运用了很多方法如运用换词法、标点符号、修辞语、拟声词、修辞方式等等方法,充分地让学生体会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及用词的凝练。同时翁老师也很注重朗读,采用了多种朗读方法如纠正朗读、换词朗读、提问题式朗读等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文中的童趣。

  第三,思路清晰合理,教学流程顺畅

  整节课由导入,整体感知,深入体会“童趣”,变无趣为有趣等四大板块组成,前三个板块是重点,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中的童真童趣,从而明白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它往往就存在与日常生活中的道理。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流程顺畅,课堂结构合理。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课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这堂课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上还有一处显得不足。那就是在深入体会“童趣”这个环节,黄老师是想通过分析字词和朗读让学生来体会文章中所透露出来的童趣,可惜,在这个环节翁老师好像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到让学生体会文中的童趣,却是讲着讲着讲到了华明的性格特征和他父亲的性格特征,让人以为这个环节好像是让学生体会华明和父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不是从文中的字词来感受童趣。总的来说,我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

  总之,这是一堂高效的语文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相信不久的将来,在语文教学上,她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深深祝福她……

【七年级评课稿】相关文章:

《饮酒评课稿》评课稿范文11-17

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02-17

复习课评课稿精选03-16

排球课的评课稿11-09

课赛评课稿12-17

排球课评课稿01-02

拼音课评课稿02-06

七年级评课稿07-31

讲信用评课材料评课稿11-22

小学语文评课:《太阳》评课稿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