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时间:2023-11-21 10:46:30 偲颖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化学质量分析报告(通用10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质量分析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化学质量分析报告(通用10篇)

  高一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1

  第一部分数据

  1、学生平均成绩:3班、9班及平行班中2班、4班成绩较好。

  2、优秀生:6班、9班较好。

  3、及格人数:3、9、4、10、12、16班人数较多。

  4、A类完成数:1、2、9、14班班完成较好。

  第二部分问题

  一、学生学习方面(老师阅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阅卷老师提供)

  1.基础不牢;稍加变更的题不会做。

  2.答题不规范

  3.有一部分学生只填写选择题,非选择题只字未写。

  二、教师教学方面(科组质量分析会任课老师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1.注重教学方法,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如需要熟记的内容及交给学生去通过自学互学来提高自己,需要理解的知识,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变为直观内容,以利于学生学习。

  2.分层次教学,降低难度。

  3.尽可能地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部分教学建议

  一、课堂教学方面(备课组长整理)

  重基础,降低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分层次教学,A班和B班要有区别。

  3.加强课堂练习。

  二、作业训练方面(备课组长整理)

  1.加强学案的课堂练习,做到堂堂清,不留尾巴。

  2.减少课后作业的量,尽量的精。

  三、教师发展方面(备课组长整理)

  1.同学科老师多听课,相互评课,取长补短。

  2.多参加区组织的教研活动。

  3.加强集体备课,精制学案。

  高一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2

  实验1

  用玻璃杯取高度为h1的常温自来水,然后放在盛有水的平底锅内加热,使杯内水温升高并达到沸点,待冷却至常温后,加入适量生石灰,蒸馏水变成由大量白色颗粒组成的混浊液体,此时白色颗粒很大。静止约15分钟,漂浮白色颗粒大多消失,水底剩有较多的白色颗粒(较小),此时溶液较为透明,水面有少量漂浮物,杯底微热。

  实验2

  取水方式同实验一。在达到沸点后,加入适量生石灰,发现石灰颗粒立即分解成为微粒(氢氧化钙),并使水混浊。约过5分钟,底部有白色粉末沉淀,上端水渐变清澈,还能看见一些微小颗粒向上运动。大约到25分钟时,下端沉淀为极细腻的白色粉末,温度比实验1同一时间高,溶液清澈透明(比同一时间透明),并且体积越来越多(比实验一同一时间要多),但仍有少量微小粒子不断向上运动。

  总结一下实验一,二:

  1.从实验2看,冷却时间越长,清澈溶液体积越多,即颗粒(氢氧化钙)完全溶解于水的数量越多。则说明温度越低,氢氧化钙的.溶解率越高。在初始温度较高情况下,氢氧化钙溶解率呈单调递减趋势。

  2.从实验2,1看,导致液体体积,透明度在相对低温情况下都不如2高的原因,在于1其中产生的氢氧化钙在单位时间内少。所以,温度越高,分解率越快。

  几句报告外面的话:

  1.水面漂浮物的成因。有三种可能:氢氧化钙有想溶于水的意思,但缓慢溶解一些溶不下去了,可能密度变小,于是上升到水面。少量颗粒遇热膨胀,密度变小,浮到水面。生石灰在与水结合时,由于水不纯的原因,被水拿走了点东西,可又没生成东西,只好抱着残缺的身体去上面生活。

  2.关于氢氧化钙个性论。大多数物体,像糖,搁到水里越受刺激分子越活分,结果就激动起来,找到了新家,跟水合作的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但氢氧化钙不一样,人家越是给他搞排场,让他分子激动,他反而越冷静,越喜欢独处的美,于是自己生活不受打扰,悠哉游哉。当然,这些的前提都是他们还是自己。

  3.关于氢氧化钙特殊性质的科学说法(引):

  为什么有些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平衡有利于向吸热的方向移动,所以,这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KNO3、NH4NO3等。有少数物质,溶解时有放热现象,一般地说,它们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例如Ca(OH)2等。

  对Ca(OH)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问题,还有一种解释,氢氧化钙有两种水合物。这两种水合物的溶解度较大,无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结晶水合物逐渐变为无水氢氧化钙,所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高一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3

  本学期我接手并担任高一年级(4)、(5)、(6)三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从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来看,我接手的这三个班的化学成绩都落在另外几个班的后面。(1)、(2)、(3)班的化学平均分分别是75、77、79分,而(4)、(5)、(6)的化学平均分分别为64、65、66分,相差10多分。基础明显薄弱,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不好,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效率不高。本学期通过一期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夯实学生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化学这一科的学习成绩不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化学这一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亲其师而信其道”。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在教学上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动脑筋,多留心多多做好准备课前的工作,精心备课,不仅要备知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学情,以饱满的热情走上讲台,以激情的演讲吸引学生,以精彩的表演感动学生,让学生入迷。这样,学生渴望上我的课,爱听我的课,想听我的课,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浓厚了,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了。

  二、注重“双基”教学,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基础,“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让学生从基础着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化学课教学,使学生能掌握本学期化学2(选修)课本的三章的知识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化学知识靠日积月累,化学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要靠不断的渗透与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经常地灌输化学的学习方法、分析方法、渗透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和技巧。化学教学中,要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化学课的学习,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越来越多,在知识的熏陶和影响下,在不断进行的教育和教学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地自觉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学习和分析方法,去理解知识,分析许多实际问题。如有关环保问题、生态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同学们都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

  三、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题,上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使学生能通过化学课的学习,不仅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更能运用知识解决学习、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技能、技巧,提高分析、归纳及综合运用能力。这样使教学相长,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法水平和能力。

  四、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化学课的学习具有与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虽然是理科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却具有文科课程的一些特点,比如,许多的化学知识点需要机械性记忆和理解记忆;同时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来认真做好化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提高学习成绩,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重视作业的布置、检查、批改和讲评,注意学生的学情和信息反馈,及时讲评,以增强作业效果。同时,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多耐心、少埋怨,放下教师架子,与学生共同商讨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好点子、好主意、好想法,再把它们推荐介绍给学生。

  总之,我始终认为,用心工作,就能做到优秀。

  高一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4

  一、课题提出背景说明:

  修正液,又称“涂改液”,“改正液”,是一种普通文具。于1951年由美国秘书贝蒂·奈史密斯·格莱姆发明的。涂改液是一种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书写。涂改液不像胶条一样容易把纸撕破,也不像橡皮那样对钢笔、圆珠笔束手无策,它方便、快捷、干净、覆盖力强,挥发快。被学生们当作是改正错误的好帮手。

  涂改液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据调查,在部分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中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高达95%以上。但在同学们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闻到一些刺激性气味的气味。有些同学为寻求快干,用手去擦拭未干的表面,结果将液体粘在皮肤上。更有甚者,有的学生还把修正液当成玩具,互相挤射。而多数的涂改液都标称有进口产品,但没有中文标识,更没有印有“儿童不宜接触”等警示语。有关人士还认为,修正液用多了可能产生依赖心理,尤其是孩子。

  为此,有记者到中山区某小学采访了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他告诉记者,自己三年级就开始用涂改液改作业了,班里30多人,至少一半人有涂改液,没有的同学需要时就借用别人的。“直到修正液有什么危害吗?”记者问。“知道一点,但用它改错习惯了,反正只要不吃就行了。“记者又随机采访了10名小学生,他们中有6人拥有修正液,仅有3人知道修正液的主要成分和主要危害。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持明确反对态度的不多,有的学生虽然知道修正液的`危害,但由于其十分便捷的修改功能,觉得利大于弊,所以仍继续在使用,较高的使用率和学生对相关常识的漠视,实在令人担忧。

  了解到这里,我不仅对修正液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白的像雪一样的修正液背后究竟有什么我们还不了解的东西。

  二、研究课题的途径:

  通过查阅报刊、互联网、访问、调查问卷等形式

  三、研究内容:

  1、修正液主要成分

  2、修正液毒性探究小实验

  3、修正液的危害

  4、修正液的用法

  四、研究目的:

  修正液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她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呢?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在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呢?如今市场上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许多环保型的修正液,这样的修正液是不是就真正安全了呢?

  五、任务分工:

  负责活动记录,实验记录:

  资料保管和整理,陈述报告,问卷调查:

  负责上网及上图书馆查资料,撰写报告:

  负责各超市实地考察:

  六、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2011年01~02月,上网,图书馆查找有关修正液的资料。

  第二阶段:2011年02~03月,访问同学,了解修正液种类及可能产生问题。

  第三阶段:2011年03~04月,实地考察,了解修正液在学生中运用的普遍性。

  第四阶段:2011年04~05月,整理资料,分析结果。

  第五阶段:2011年06月,撰写结题报告。

  高一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5

  根据本次职称评聘文件要求,我符合晋升高级教师条件,特此申报高级教师岗位。我毕业后一直在高中任教,有18年教龄,有五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经验。现任高三化学教学。

  2005年1月,经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具备“中学化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至今已任职12年。根据职务晋升条例,符合申报高级教师条件。

  任职期间能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正确的政治立场。遵守法规法纪,关心集体,团结同事,作风正派,从严治教,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能全心全意从事本学科的教学,力求精益求精;全心全意去完成教育和教学工作,绝对服从上级和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任劳任怨,诚诚恳恳,从工作中去体味教育工作的崇高,从工作中去获取人生的奋斗意义,在工作中享受为人师表的乐趣,在工作中逐渐充实了自己。

  任职以来,能认真钻研教学理论,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课堂上尽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讨论、消化、吸收;课堂上多与其它学科如数学、物理、生物等紧密联系,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更宽,做到每一节课都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严肃中不乏幽默,幽默中透着严肃,而且教学质量要达标,要把每一节课都当成是优质示范课来上,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化学课,渴望上化学课。

  在教学方面,我有多年的指导高考复习的教学经验,所以,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能充分做到以纲为本,以人为本,精心准备,讲究方法,针对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在1999―2003学年,我担任高一的1,2,4班三个理科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做到既能稳定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特点,采取趣味教学,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中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其中有176位学生优秀,优秀率达到80%。

  在2005-2010年,我担任班主任及四个班的化学教学,其中两个重点班。在该年度的高考中,两个重点班全班进本科线,并且在普通高中中超600分首次出现。

  2011至今,我担任化学班的教学。我克服了重重困难,每天忘我的工作,积极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根据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寻找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经常运用讨论法并且作到精讲多练,学生感觉轻松知识掌握的也很快。高考成绩很理想,学生、家长对我的教学水平给予肯定。

  我知道,我的光环是学生给戴的,我的荣誉是同事和领导们给与的,在此多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获得国家级论文一等奖两次,获得教育部中国智慧教育督导“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一等奖。这些年里,每一节的公开课,评优课还是平时的课,或者研究课,观摩课我都认真对待。胜不骄败不馁是在合隆高中18年里练就的品质,善良做人踏实做事是我一生不变的气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完善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一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6

  【实验名称】

  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仪器和试剂】

  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对比实验1

  (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现象:xxxx。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xxxx。

  (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现象:xxxx。然后加热试管,现象:xxxx。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xxx。

  对比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加入2mol/L盐酸2mL。

  现象:xxxx。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xxx。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2、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高一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7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

  首先对大家的光临、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镇江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关于镇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第四批)申报通知》,我申报的“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为镇江市备案立项课题。为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现将“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开展研究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

  思维导图理论是英国学者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所创,思维导图的最初灵感源自于大脑神经元,它是一种利用大脑语言思维的模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信息,包括人的感觉、记忆或是想法,都可以成为思考中心,并由此向外发散出很多分支,每一个分支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向外分散更多的分支。

  思维导图反映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激发左右脑,使大脑得到全面发展。思维导图就是把这些思想(知识网络)画出来,它能准确、清晰地表达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的思维主次分明,逻辑清晰起来,更重要的是不会遗忘思维的每个环节。

  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让人的左右半脑在思维过程中同时运作,思维导图把所有的信息都组织在一个树状的结构图上,每一个分支上写着不同的关键词或短语,而图上又充满着色彩和图像,能够同时刺激人的2个半脑,使人爱思考、记忆和分析,最大程度上激发大脑的潜能,并使大脑平衡协调发展。

  思维导图的精髓在于“自然”,我们要遵循大脑自然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强迫我们违反天性。可以说思维导图本身并不具有魔力,它的优点在于与思维模式的契合,不在于你是用手绘还是用软件,也不在于你是用哪种思维导图软件进行思维导图进行作品的制作,而它真正的根本在于把自己的大脑的思维过程进行可视化的展示,在于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把自己的心门打开,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让自己用一个开放的头脑接受新鲜的事物,使自己的思维模式呈“网络化”。

  二、研究的背景、价值及国内外现状

  1.研究背景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化学学科已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推手,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促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高中化学知识是初中化学的延续,比初中化学体系完备、知识面广、理论层次高。这使得高中生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学得轻松明白,却难记、难整体把握和难综合运用。用化学知识解释、解决实际问题时常不能自圆其说、甚至束手无策。因此指导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构建化学知识体系成为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护和延续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在接受新知的时候,存入大脑的知识常常是散乱的,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少且不充分,但是同样的知识在“专家”头脑中往往呈现一定的层次网络,各个知识节点之间是有意义的进行关联。正是知识在不同人脑中的不同呈现,在实际解决问题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高中化学各知识点也同样存在着交叉纵横的联系,帮助学生从接受新知开始逐步使其所获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形成立体交叉的网状知识体系,将极大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把握化学学科特点和高中知识体系中的重难点,以便突破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的实践中,一线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做出了各种努力,也找到了一些方法。其中思维导图成为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工具。思维导图,是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述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把人脑中隐性知识可视化,便于思考和表达的一种图形技术,是人脑放射思维的表达,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也是开发大脑潜能的有效方法。结合各方面的因素,我申报了此课题《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研究价值

  运用思维导图应用于化学学习中,有助于学生快速寻找知识间的彼此联系,使知识不再孤立,知识的提取将更加方便。思维导图通过文字、色彩、图形、符号、代码等修饰知识,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创造力。通过指导高中生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的实践研究,构建出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的教学途径。该教学途径的建立将有助于快速提高学生运用思维导图优化思维的能力,更容易使思维导图进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从而使学生耗费在学习识记性知识的过程大大简化、时间大大缩减,有更多的精力进行高质量的学习、研究活动。

  3.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目前,全球使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的人已突破5亿人。在国外,思维导图被应用于众多领域,其中也包括教育方面。思维导图工具引入教育领域以来,已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豪锋和王娟在《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绩效》一文中论述尤其是基于思维导图的学习过程很好的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和灵活交互的特征,在国外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项目中进行的如火如荼。在我国,教育工作者也在关注思维导图,但对思维导图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很不够,特别是高中化学教学领域就更少了。在学术论文中论及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非常少,在运用思维导图指导高中生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方面的研究至今没有系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此,希望通过“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思维导图的发展和在高中化学教学领域的推广做出成绩,并构建出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的教学途径。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思维导图

  1.教师进行集备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模式。例如由一名教师做纪录,把每位老师的观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从中心展开,向四周发散,所以什么观点都可以写在上面,最后分类整理,以全面把握知识模块和重难点内容。这不仅实现了教师间的共同协作,又让教师获得了个性化的成果,打印材料人手一份,供个人或集体参考和使用。

  2.教师在课堂小结和复习时应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模式,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加深理解和增强识记效果。对于学生来说,每节课的内容多是零散的,理解难免有些片面,容易导致记忆的混乱和理解的不深刻。如何避免?对学完的完整一节进行总结,是避免这种情形的有效办法。“思维导图”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使知识变得有类有序,帮助学生在大脑中以模块的形式储存知识,为学生存储和提取知识提供了方便,有助于增加记忆的效果。思维导图应用在复习课中,同样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学生在学习中应充分利用思维导图

  1.改革传统笔记,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传统的笔记是依靠文字、直线、数字、逻辑和次序,似乎条理清楚,但是由于速度比较慢和形式比较单调,不易对大脑形成有益的刺激,这种笔记的内容相对独立,不便于进行比较。这种表面上看起来整洁的笔记,从信息角度讲,其实是杂乱的。因为那些关键信息与大量不相干的词语混杂在一起,不易识别,而且使用单一的颜色与直线,也会抑制大脑的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大量的文字也难以记忆。思维导图在发明之初被用于记笔记,是一种使左右脑同时工作的全脑思维工具。它借助简单的词汇、线条、颜色、符号、图像来表达信息之间的联系;记的过程简单、快速,但却能及时记录重要信息及其之间的关系,信息量丰富;记录的结果直观、形象,信息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容易理解与记忆。

  2.在复习过程中,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在学生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笔记中的思维导图轻松地再现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思维导图”用关键词和思维桥进行连接和标注,可以使学生迅速抓住关键点,掌握重点。由于“思维导图”具有有类、有序、有数、可视的特性,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在复习过程中对新发现的知识和一闪的灵感及时记录补充,使枯燥的复习过程变得更加富有生机更加充实。把一章内容囊括在一张图上,贴在自家的墙上经常看,可以达到及时复习和巩固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轻松地实现将知识由“厚”转“薄”。

  总之,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是一线化学教师对化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索性尝试,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在减轻学生学习化学负担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研究化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到“学会学习”,是教学手段的一大创新性探索和实践,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渠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及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教师搜集整理有关思维导图技术的资料

  教师示范、讲解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总结归纳出教学途径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在研究初期,大量搜集和积累有关运用思维导图技术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在教育领域运用思维导图的技巧和案例,以期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在研究的中后期,时刻关注最新的研究动态,丰富自己的研究,以期让本课题的研究能具有实践意义。

  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更多的是指导一个个具体的学生进行实践。在指导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自己的指导方法以及指导后学生的运用效果。最终归纳出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的教学途径。

  调查法: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每一项教学指导措施的设计和成效,都要通过大量的访谈、问卷等方式积累和统计信息,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3.基本实施步骤

  (1)课题构建阶段(20xx.10~2015.9)

  寻求教学理论专家的指导,加强课题研究理论指导,确立课题,完成课题开题准备申报立项工作。转变教师观念,多观摩教学前沿地区的课堂教学,积极进行相关教育前沿的理论学习研讨。

  (2)课题全面实施阶段(20xx.10~2016.3)

  成立分项研究小组,各分项目小组撰写计划、通过可行性分析后全面实施,小组分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邀请名师专家进行指导,各分项报告进行论证、指导。

  (3)课题总结结题阶段(20xx.4~2017.10)

  课题组总结完善有关课题研究成果,汇总撰写相关论文、案例和教学随笔,并汇编典型课例集。积极开展研究成果汇报并邀请上级教研部门对课题的结题验收,争取将成果在本地区推广。

  五、创新之处

  思维导图的运用已有一定的理论成果,但如何指导高中生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并归纳实际的指导措施和流程归纳出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的教学途径是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六、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能性

  1.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科研、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课题主持人步月华曾参与过多个省级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课题研究能力。在省丹中工作10年,曾获得丹阳市评优课一等奖,开展省级公开课、镇江市级公开课及丹阳市级公开课数节,开展镇江市级、丹阳市级讲座数次,对课堂教学有独到的见解,对教育的本质也有较多的思考。

  课题组成员蔡俊、王秋霞、江丽芬、孔玲芸、刘其凯,均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多次发表论文,多次开设省级及市级公开课和讲座,在基本功大赛及评优课中获得佳绩。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的经验和较高的课题研究的能力。

  2.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

  3.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1)制度保证:我们对课题进行了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根据高中化学的教学特点按高一、高二、高三将整个课题组下设三个研究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集体制定了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严格地按照课题的计划进行了课题的分工合作与研究,定期集中讨论研究进展及出现的问题,这些为我们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人员保证:课题小组成员与实际结合,与时代同步,积极开展思维导图研究活动,上有关思维导图的研讨课、示范课,撰写思维导图的教学案例与论文等。

  (3)硬件保证:学校图书馆为省一级图书馆,拥有较为丰富的图书及网络资源,同时积极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购相关书籍,利用省丹中是江苏省生态教学基地的条件积极邀请名师专家指导,申报相关研究性学习经费,积极进行外出学习。

  七、申报以来,我们已做的工作

  1.成立了以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周炳兴、李胜荣为核心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强有力的研究团队。

  2.课题组成员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目前资料收集工作已经完成。

  3.课题组教师已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法开展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4.课题组教师已经在论文、讲座、公开课、个人荣誉、学科竞赛、辅导学生、继续教育等方面获得了相关成果。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我们迫切需要得到专家们的热心指导,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需要老师们进一步的积极参与。我们将努力开展好课题的研究工作,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以上是我代表课题组作的开题报告,请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审议。谢谢!

  高一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8

  我是小林,女,24岁。在敬德初级中学担任化学教师,主要的工作为初中化学教学和化学实验管理。现将我工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在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充满热情。同事间相互关心,相互团结,教育教学上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绝对服从上级和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任劳任怨,诚诚恳恳,在工作中慢慢体会教书育人的意义。

  二、化学教育教学及实验管理方面:

  任职以来,我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我知道要在教学中有所建树,必先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我首先要求自己在言行举止上,做学生的表率,关爱每个学生,把自己对教育的爱迁移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爱,用自己坚强而执着的`追求去默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不断改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为了帮助每个学生学好化学,我一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严抓学习常规管理,特别是课后环节的管理,抓紧课后辅导不放松,作业及时批改讲评,对部分有需要的同学坚持面批。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我认真做好每个实验,采用边讲、边议、边实验的方法,指导学生用眼看,用手做,用脑想,边做实验,边学习新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在化学实验及准备工作中,我坚持实验程序的一丝不苟,杜绝化学实验的不安全因素,积极做好实验药品的分类、储藏等琐碎工作。为广大学生搭建好化学探索的平台。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进修,因刚踏上工作岗位,缺乏经验,因此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多参加学校或教育局开展的活动,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加强教研能力,多研究中考试题,多看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取其精华,尽量把教学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高度。我决心继续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及各方面的能力,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的富强、为民族的昌盛作出贡献。

  高一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9

  一、调查目的

  高中化学是一门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科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直接参与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影响着学习的效果。现代化学教育不仅要重视研究教师教的过程和方法,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切实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因此,有关化学学习方法问题的探讨是当前化学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方法

  这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调查问卷共有9个问题,其中有8道选择题,1道问答题。试卷发给学生后要求在30分钟内独立完成。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将数据进行分析。

  三、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本次问卷面向某校高二年级学生,问卷回收及有效率如下:

  四、基本情况数据统计表及数据分析

  问1:你认为在各学科中,化学这门课:

  问2:你在什么时候开始感到化学难学?

  从调查结果看,这些学生中有将近半数(46%)的学生感到化学比较难学,约有48%的学生从高一起开始感到化学难学。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①学生从初中步入高中后,化学这门课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一门课程;②高一化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台阶”。 问3:你认为化学实验对你学习化学知识有无帮助:

  由于实验是进行直观教学的`有效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所以实验教学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调查也可在看出,大部分学生认同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问4:你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从调查结果看,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知识难度及学习方法两方面,高中化学难度明显增加,化学过程复杂,分析问题须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索研究,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抽象思维多于形象进行分析。在听课、完成作业、自学等方面仍停留在初中生的方法上,致使对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很不适应,造成了学习方法上的困难。 问5:你课后完成作业是:

  从调查结果看,45%的学生把完成作业看作时理解、巩固、掌握、应用知识的过程。但仍有36%的学生完成作业前不看书,完全靠自己的理解和记忆直接完成。另外仅有4%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喜欢和同学商量。而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占13%,应采取一些措施督促这部分学生,不能仅仅是登记一下名字而已。 问6:你上化学课是否记笔记:

  这项调查结果令我们感到欣喜,有81.3%的学生喜欢记笔记。只有17%学生不想记,他们认为没必要或不想记,可看出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 问7:你的老师在学习方法上: 从调查结果看,在学习方法上经常给予系统指导的占到了60%,遇到问题时说一说的有32%,说明教师对学生方法上的指导还是比较重视的。 问8:你在是否在课前预习: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由于科目多,时间紧,在课前没有预习。这又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学生在学法上存在问题。 问9:考完试后,你是怎样?

  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有47.5%学生能认真总结教训,但仍有32%学生认为可以放松一下,17%只懊恼某题不该错,8.5%只注重成绩,这部分学生是没有明确考试的目的在于查漏补缺而不是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分数,老师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

  五、本次调查结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校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并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化学学习中,他们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指一步他们就走一步。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教师应主动耐心,积极地寻求正确的途径,改“扶”着走为“领”着走。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转变思想,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其次,教师应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构建一个师生间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多与教师交流。总之,教师要充分研究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品质,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来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学习化学,把他们从死记硬背、题海大战中解放出来。

  六、建议

  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几点启发:

  1、要注重初中、高中的衔接

  调查结果表明:高一化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台阶”。从初中进入高中后,由于知识难度的增加,学生遇到了知识难度上的困难。高中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自觉性,大部分学生感到不适应,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上应抓好几点:

  ①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②在教学中,注意知识层次的处理,应做到能不浅则浅,教学进度能慢则慢,深入浅出,不能偏离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根本上克服为了高考从高一开始就把知识难度提高到高考要求的违反教学规律的做法。

  ③注意高一的第一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既可检验教学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具有鼓励作用,使大部分学生感到自己能学好化学。

  2、重视对难点知识的研究

  在教学中能否将难点突破,使学生理解掌握运用,这是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在教学中可采取一些演示实验、类比、总结、归纳等方法,灵活处理教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难点得到转化。

  3、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应统筹安排教学活动,善于揭示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要把充足的课前准备、积极的课堂活动、及时的课后反思作为优化教学活动的重点,提高教学效果。

  高一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10

  一、命题原则、要求和范围

  1、命题原则

  命题体现的是测试教学内容掌握的程度,同时,充分考虑到高考内容对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考查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遵循“立足基础、强调主干、注重应用、突出能力”的原则,坚持有利于加强基础、有利于指引学生进一步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我校高二化学教学状况,充分体现课改精神。

  2、命题要求

  依据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及《福建高考考试说明(化学)》的要求,着眼于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进行命题。在命题立意上以知识立意为主,以知识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试题设计上既重基础性、又适当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试题;在试题结构上简约、合理,试题数量恰当,给学生以足够的思考做答时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无偏题怪题或人为编造的似是而非的试题;试卷易中难比例为6:3:1,总体难度7.0。

  3、考查范围

  高中化学选修课4《化学反应原理》的全部内容。

  二、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从各班的质量分析和教师反馈的情况看,对本次命题的评价突出表现在:

  1、较好地实现了命题目标,即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考查的问题贴近教材的主干知识,从教材深度挖掘学习内容,有较好的立意,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3、能紧紧围绕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内容,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原则。

  4、题量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适中,难易程度适宜,有较好的区分度,无偏题、怪题。学生可以很轻易地入手,但要完整拿到满分却并不容易。平凡之中考查基础,常规之中显现能力。

  5、试题能较好的体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试卷情况分析

  1、试卷结构:

  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选择题包括16题,每题3分,共48分,非选择题包括5题,共52分。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卷内容

  由教务处安排高三年老师按命题要求出卷。

  3、试题分析

  第Ⅰ卷围绕化学主干内容和重点知识命题,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电化学、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等重点知识在试卷中占的分值较高,同时也兼顾其它知识点。试题是常规题型,着眼点是考查学生的能力。以试题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Ⅱ卷包括5道题,共计52分。其中第17题(10分),填空题,考查学生对盐类水解、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18题(10分),填空题,考查学生对电解原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9题(12分),实验题,考查学生对中和滴定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20题(10分),填空题,考查学生对盐类水解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1题(10分),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和评价能力、对实验的分析综合能力。

  4、试题特点

  取材多为常规的问题情境,涉及的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使高中化学相关各部分内容相互综合渗透,加大了试题的难度和深度。

  (1)注重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突出“基础”。

  (2)重视对化学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突出“能力”。

  (3)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

  5、试卷成绩统计

  表xx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各班成绩统计简表

  表xx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成绩按分数段分布简表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结合各班的反馈信息,分析如下:

  1、学生得分情况

  Ⅰ卷得分率较低的题是:4、8、14、16题;II卷得分率低的17(2)(5)、19(1)(4)、20(3)、21题。

  2、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及典型特例:

  (1)基础知识不牢或知识储备有缺漏。例如第4题,对化学平衡中条件的选择不清而失分;第8题,对酸碱混合后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掌握不牢而失分。

  (2)审题不仔细,分析不透彻,书面表达不规范。例如第14题,考查学生对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为基础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答案是B,但学生因未能认真理解并掌握有关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盐类的水解、电离等知识而误选D等;第16题,考查关于溶度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答案是B,但学生不清楚先后沉淀与溶度积的关系等知识而误选A等;第19题,实验题,考查关于酸碱中和滴定中的几个问题,学生因审题不仔细或对实验表达不规范而丢分。

  (3)运用相关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于提高。例如第17题,该题考查学生对有关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等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能力,比较综合,而且第(2)小题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涉及到水解大于电离,很多同学对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解题中答题不完整而丢分。

  (4)获取信息及知识迁移能力差,数据处理能力差。例如19题,定量实验,考查学生对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的.掌握及灵活应用能力,是对学生操作、推理、数据处理、书面表达及心理素质的综合考查。学生在平时复习中只忙于作题,不注重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对所提供的数据不会处理,再加上心理素质不佳而乱了阵脚,以至于第(4)题得分率很低。

  (5)实验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例如第19、21题,学生对一些必须掌握的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法、实验程序理解、掌握不够扎实、清晰而错答,对文字的表达不完善、不规范,没答到关键的得分点。特别是第21(1)题,容量瓶的规格没注明导致丢分。

  3、对试题的一些建议

  (1)第4题题目有错,应该把△H>>0改为△H--0。

  (2)第19题(2)小题的,“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而本题只到操作F,虽然不影响学生的作答,但有失完美。

  五、教学情况对照及改进措施

  本学期所教的选修课4《化学反应原理》理论性强,虽然说教学上成绩还说得过去,但在教学上也存在在着诸多不足,致使有些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不了兴趣或失去兴趣,导致成绩下降。我认真进行了反思,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不够,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巩固率不高;

  3、对差生的跟踪没到位,缺乏有针对的措施;

  4、对教材的研究不够,没能深入了解学生。

  下学期改进的措施:

  1.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化学反应原理》内容偏多、难度大、课时紧(每周仅三节课),压力大。高二教学起着承上启下阶段,如何有效突破专题三的理论知识以及教学上的重点与难点,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二教学质量的提高。考虑到理论知识的难教与难学,教学时更要注意“知识点”的“度”的把握。要研究福建化学《高考说明》,明确每个“知识点”的基本要求、弹性要求、发展要求和不宜拓展的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不能搞“一步到位”。

  2.正视差异,改变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高二学生的差异明显大于高一学生,如何防止学生质量的大面积滑坡,成为高二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否顺利过渡到高三教学,影响到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师的教学任务应当由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转变为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如何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做好“扶优补差”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我们教师不能光会做“扶优”教学,关注学生中的“强势群体”的培养,而做不了“补差”教学,忽略了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的扶植,造成教学的不和谐。因此,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考试评价等环节,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给各类学生多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真正做到使优秀学生会学,中等生学好,困难生跟得上。要抓好课堂教学中的“讲与练的对应、练与评的对应、评与纠的对应、纠与导的对应”,在其过程中让学生夯实双基,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想。

  3.重视知识的综合与方法指导,加强智能开发。经过高一学习,基本上完成以元素周期表为核心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理论与几种重要金属学习,往往与高一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只有经过不断的综合,才能使所学的知识呈螺旋型上升并转化为能力的提高。对能力培养,老师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化学考试大纲中提出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的内涵与界定。然后有意识、有目的联系每个“知识点”的教学,使能力的培养有序、有层次、全面地得强化。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自主获取信息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培养。许多教师反映学生解题犯错与审题能力差有很大关系,这说明有必要强化审题技能的训练与解题规律性指导,但究其根本还是缺乏系统知识结构与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的支撑。

  在本次试卷中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实验的考查力度,但实验题得分率普遍不高。要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探究能力,以及对各种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判断与解决的能力,还要加强实验设计与评价能力的培养。

  4.要继续重视规范教学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课堂教学中不规范的“教”与不规范的“学”,在高二课堂教学中同样存在。化学的规范教学包括: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与叙述,如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水解方程式的书写等;实验现象、仪器操作、原因分析的规范解释与演示,解题格式的规范和计量单位使用规范等。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存在与教师不重视教学细节、不严格要求、不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都有一定的联系,要引起每个教师的充分重视。

【高一化学质量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质量分析报告02-02

期末质量分析报告02-08

中考质量分析报告02-07

考试质量分析报告01-29

期末质量分析报告03-09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02-17

产品质量案例分析报告06-16

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04-19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报告04-20

期末质量分析报告(精选20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