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卫生系统个人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卫生系统个人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卫生系统个人工作总结1
今年以来,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卫生健康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全局之中谋划部署,以抓实抓细疫情防控为重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精准防控,进一步抓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是始终绷紧疫情防控之弦。按照“思想不松、队伍不散、机制不变”要求,全力做好了县委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保证了指挥部高效运转。二是管控重点人员。对境外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返)辰人员地毯式摸排、包保式管理、闭环式接转,并严格按照现阶段疫情防控要求,实行集中定点隔离。1月1日以来,累计摸排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辰等重点人员2257人,定点隔离2236人。三是提升综合防控能力。健全流行病学调查网络,组建了4个县级流行病学调查行动小组、30个乡镇流调小组、294个村级流调协查小组,县、乡、村三级流调网络基本形成,全县共储备流调人员1271人、检测人员40人、采样人员1149人;健全社区防控工作体系,在原来的“三包一”管理(即乡镇干部、社区网格管理员、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基础上增加了民警、志愿者,全面实施“五包一”管理,为提前摸清重点人员、社区人员底数,做好核酸筛查、流调溯源、人员转运、隔离管控、健康监测、服务保障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积极开展防控业务专题培训,以《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一、二版)的通知)》为蓝本,分批次分业务组织了采样、检测、流调、消毒、信息登记、志愿服务等1000余人专题培训。四是增强核酸检测能力。在年初完成孝坪镇卫生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县疾控中心增加采购一台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和全自动PCR分析系统,日最大检测量可增加768管,达到了5948管。五是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全县共设置31个接种点,配备63个接种台和接种工作人员248人,组建了30支由二级综合医院专业人员组成医疗救治保障队伍,配备医疗救治设备31套(11台件/每套)。截至12月31日,全县接种总剂754429次,第一针321790人,第二针3134949人,第三针119145人。12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7.38%,加强针接种率为60.80%,3-11 岁人群第一剂接种率为84.24%,第二剂接种率为77.58%,60岁以上及人群接种覆盖率94.93%。六是提升医疗救治能力。规范发热门诊,按照“三区两通道”的要求,完成了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红十字会医院和孝坪镇卫生院发热门诊改造,落实预检分诊各项措施。同时,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了预检分诊点和临时留观点,明确专人负责发热病人分流与接诊;健全完善院感防控机制。在医疗机构形成主要负责人负总责、亲自抓,各业务科室具体抓的防院感领导机构,县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加强对全县院感工作开展巡查、点评、约谈、通报、处罚五项制度,全面压实院感防控措施;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将县人民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现有重症监护科编制床位16张,可扩展至24张;做好了县人民医院两个病区改造成重症监护室工作方案,一旦疫情发生,随时可进行改造投入使用,改造后重症监护床位可达114张;完成了后备医院(孝坪镇卫生院)建设,设置隔离病床83张。
(二)强化政策落实,全力推进重点民生实事建设工作。一是加大20xx年县1号民生实事工程—辰溪县第一人民医院项目建设力度。20xx年11月27日,经县编委同意设立辰溪县第一人民医院,并下发批准建设。工程总投资10.4亿,占地115.5亩,建筑面积11.47万平方米,项目编制床位规模1000张,分三年内建设完成,达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规模。20xx年1月28日完成立项审批,2月10日挂网,3月10日完成招标,3月25日上午11点举行了开工仪式,6月1日完成施工合同签约。该项目共分三期进行,第一期的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已经完工,第二期的医技楼、感染楼和第一栋住院楼的施工方案已经完成,预计2022年底可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第二期完工后继续投入第三期的第二栋住院楼、综合服务楼建设。当前,项目整体工程的基础挖土已经完成,康养中心和感染楼正在建设中。二是突出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服务。年内已落实3064人(目标任务3050人)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服务,完成率为100.46%;三是抓好中医馆建设。23个建制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全面完成,完成率为100%;四是抓好黄溪口镇中心卫生院血透项目实施。目前,基建主体、设备采购已完成,设施设备安装、调式正在进行,待技术准入验收后可投入使用。
(三)强化成果运用,进一步巩固健康扶贫与振兴乡村有序对接。一是落实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配备。23个建制乡镇卫生院按照每个卫生院不少于2名全科医生的标准全部配备到位。二是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成常住人口签约服务216952人,签约率为45.53%,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了省、市30%以上的要求。其中,在管高血压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为98.56%,糖尿病患者签约率为97.8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约率为95.12%,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均达到省市60%以上的要求;完成脱贫人口签约数73183人,签约率达100%。三是进一步规范村级卫生室建设。在去年建设全面达标的基础上,对239个村卫生室(卫生院所在地和行政区域内的除外)的功能设置和设备配置进行进一步完善,并将卫生室的经常性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四)强化遗留问题化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突出县级公立医院租赁整改。针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租赁经营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对两医院的`监管,成立了工作专班,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财务、监察、人事、医政、医改、办公室等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督促两家医院落实财务月报制、备案制,实行财务有效监管。二是全面清理医院职工“五险一金”。积极与税务部门衔接,对各医疗机构近几年来职工“五险一金”缴纳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对未缴或缴纳困难的,采取分批、分险种缴纳等方式,逐步化解,解决了医院职工后顾之忧。三是突出卫生院项目建设后续问题的处理。20xx—20xx年,全县17个乡镇卫生院18个公租房、业务用房项目因建设时未办理报建手续,导致工程不能进行竣工验收、财政投资评审和结算。针对此情况,局党委积极与住建、财政、设计单位、项目施工单位对接,商定采取第三方质量监测,合格后由财政进行投资评审和结算。目前,第三方质量监测正在落实中。
(五)强化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重大公共卫生风险防范工作。一是扎实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加强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工作,开展脊髓灰质炎相关病例、疑似麻疹病例、霍乱、新生儿破伤风、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疟疾等重点传染病预警和监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和疫情报告、管理。全面实施免疫规划策略,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100%,“五苗”接种率达95%以上,麻疹疫情控制保持在较低水平。大力推进艾滋病防治、学校结核病普查和重性精神病监测与管理,协助乡镇卫生院落实相关人员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加强城乡居民生活饮水监测工作,城乡居民生活饮水监测合格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二是狠抓妇女儿童保健工作质量。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叶酸增补,并向特定人群免费提供服务,截止到11月底,已为1941对夫妇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检测服务,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3418人;保障母婴安全,积极实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20xx年,成功救治危重孕产妇6例,成功转诊孕产妇18例;对全县66所托幼机构进行了儿童体检,体检总人数14248人,门诊完成儿童体检7103 人次,同时,定期对全县托幼机构开展卫生保健培训和督导,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六)强化综合执法,进一步保障公众安全。一是加大医疗执业执法力度。开展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加大对“游医”、非法执业的整治,年内立案51件,结案51件,经济处罚22万元。二是突出职业和放射卫生监督。对县内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50家用人单位现场均下达监督意见书80份;督促35家用人单位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督促38家用人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督促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岗中、离岗后职业健康体检683余人次;职业卫生健康卫生监督立案11件,结案10件,未结案1件,正在办理中,拟经济处罚10000元;三是突出公共场所、学校及生活饮用水监管。对全县297家各类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下达监督意见书178余份,立案41件,结案41件,经济处罚金9.01元;对142家学校(托幼机构)、生活饮用水进行专项监督,给各乡镇人民政府交办各乡镇供水厂的问题交办件23件,学校卫生立案3件、生活饮用水卫生立案4件,结案7件,经济处罚7000元。同时,完成了县域所有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废水的全面清理整顿。
(七)强化日常管理,进一步落实各项常规工作。一是继续落实安全生产和综合治理工作。完成了全系统的安全生产巡查、危化品专项整治、打非治违、毒麻精药管理、消防安全整治等安全生产督查20余次,无医疗安全事故及其他安全生产事故;开展肇事肇祸精神病管理、矛盾纠纷排查等日常工作,受理各类信访件、网络舆情三十余起。二是深入推进爱卫和健康辰溪工作。积极开展创建全县机关单位无烟党政机关、第33个爱卫月、病媒生物防制、卫生乡村创建等工作,扎实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全力推进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等15项健康行动。三是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全县分两批次完成无偿献血人数2678人,总血量819900毫升,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八)强化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招录医卫人才。一是抓好国家免费订单定向培养。年内落实5名本科学历、16名专科学历定向培养医学生。二是招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按照岗位设置,县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才96名。三是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在完成20xx年度8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基础上,今年又落实了6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已全部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有效地缓解了基层医技力量不足问题。
(九)强化医德医风,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医药购销收受回扣、欺诈骗取医保、过度诊疗和不合理用药、检查、治疗、收费以及医德医风问题、违法执业等问题的整治,共排查上报线索125个,已全部整治,优化了医疗执业环境,保障了群众就医权益。
(十)强化党史教育,进一步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落实。一是以党史教育为引领,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严格执行党员发展工作程序,今年卫健系统共13名预备党员转正,15名入党积极分子转为发展对象;在春节、七一分别对17名生活困难党员进行了帮扶;严格规范党费收缴工作,全年及时足额上缴党费共计145306.5元。二是深入开展党史教育。紧密结合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聚焦关键重点,抓好专题学习,局党委带头分4次进行专题学习并就如何结合党史教育引领各卫生院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普通党员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每月一次的“全院学习日”广泛展开党史教育。并通过参观红色基地和8小时以外组织党员群众集中观看学习红色电影《南征北战》、《长津湖》等影片等系列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中永葆先进性、纯洁性,进一步强化党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三是强化学习成果运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卫生健康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督促各医疗机构从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等方面入手,简化流程、规范“一站式”服务。利用节假日期间开展各项“健康行”和疫情防控活动,发放宣传品3万余份,设咨询台70余次个,悬挂宣传横幅500余条,健康咨询达5万余人及送医送药上门等,将为民办实事工作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存在的问题
(一)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奥密克戎疫情来势汹汹,元旦、春节假期临近和冬奥会的即将举办,人员的流动性将进一步增强,疫情防控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将进一步增大。
(二)公立医院改革瓶颈没有突破。20xx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租赁模式改革被省委巡视组列入我县“民生问题短板”整改内容后,我县积极整改,前后开展了几轮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相关工作,但由于两家医院资不抵债,终止租赁难度较大。目前,医院运行艰难,职工工资待遇、福利难落实,医护人员工作不安心,人才流失严重,职工上访诉求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稳定压力较大。
(三)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基层医技人才缺乏、医疗服务能力不足、乡村医生老龄化问题仍然凸显。
(四)乡镇卫生院运行艰难。一方面,财政资金拨付不及时。近几年县级财政不能按照时序进度拨付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能力建设等项目补助资金。另一方面,现行医保政策支持不够。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次、次均费用控制指标过低,与群众就医需求实际不符,制约了乡镇卫生院医疗业务的开展;同时,基金流向结构不科学。乡镇卫生院占比在15%左右,主要流向了县级医院、市级医院和民营医院,没有体现医保基金稳基层的初衷。
三、2022年工作打算
(一)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以人民健康确保社会稳定。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加大防控力度,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确保不出现输入病例。二是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工作,重点抓好新冠疫苗二三针剂、加强针、3—11岁人群疫苗接种工作。三是完善常态化疫情监测预警,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哨点作用,坚决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四是完善预案制定与工作推演,做好定点医院、救治床位等资源储备。五是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正常医疗服务工作。
(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根基。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加强意识形态管理,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健全完善舆情监控网络,强化巡查督导。健全完善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要求,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严肃查处医疗领域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三)推进健康辰溪建设,全面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贯彻落实《辰溪县全面推进大卫生大健康事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救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县、乡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快健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制度,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药品采购供应保障制度;推进辰溪县第一人民医院项目建设,完成妇女儿童医院建设,力争2023年底前全部投入使用;抓好疾控中心整体搬迁项目实施,进一步健全健康保障体系,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稳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积极推进乡镇(中心)卫生院创建一级、二级综合医院,逐步提高县域就诊率和服务水平。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做好今年招聘后续相关工作。
(五)抓实抓细民生工程,促进健康辰溪提质增效。抓好妇幼健康服务,切实做好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等工作;强化孕产妇、新生儿医疗急救能力建设,确保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提供优生优育服务,开展关爱女孩、创建幸福家庭等活动,落实出生缺陷三级综合防治措施。抓好国家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继续实行家庭医生签约、集中履约服务,重点做好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签约服务。切实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重点落实急性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应对和处置。抓好老龄健康保障服务,完善健康老龄化政策体系,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医养结合服务试点。抓好职业健康保障服务,大力推进综合医院职业病专科建设,强化尘肺病等职业病防治和保障。积极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阵地,全面推进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
卫生系统个人工作总结2
20xx年,认真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常态化疫情防控为重点,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健康安徽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着力精准施策,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突发疫情应急处置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各项措施,成功打赢裕安、肥西、和县、鸠江等4地2起突发疫情阻击战,有效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疾控机构均已具备采样检测能力,现有核酸检测实验室453个、移动实验室18个、移动方舱8个,单检最大检测能力达86.6万份/天。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常态化防控,制定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诊室)设置管理规范,建立“一单四制”问题整改机制。强化监测预警,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加强社会办和基层医疗机构监管,严格规范发热患者就诊管理,确保“逢阳必报、逢阳即报”。依规安全有序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截至12月25日24时,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1.7亿剂次,全程接种率达82.03%,全民免疫屏障加快构建。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全省实现“五个没有”:没有境外输入导致的本土疫情,没有突发外部关联疫情引发的省内外传播,没有隔离点交叉感染事件,没有院内感染事件,没有“从物到人”感染事件。
二、致力赶超跨越,科学谋划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举措
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委领导班子赴沪苏浙卫生健康部门对标学习,深入直属单位、部分市县实地调研,认真撰写调研报告。结合我省实际突出抓好“三个三”: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救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三大体系”建设;医疗卫生资源补短板、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三大工程”;规范诊疗行为、改善医疗服务、强化行业综合监管“三大行动”。科学谋划编制“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提出“3312”总体思路:以健康安徽建设为统领,以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三条主线”,以健全专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完善“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为“三条辅线”,以筑牢基层服务网底为“一大抓手”,以加强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两项支撑”,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三、聚力补短强弱,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医疗资源提质扩容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细化分解任务,推动政策措施落实。建立重点项目班子成员联系制度,每月调度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及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推进“1+5+N”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在安医大四附院基础上建设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省级传染病救治基地),在合肥、蚌埠、芜湖、阜阳、安庆市建设区域救治中心,推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传染病独立院区(病区)建设。稳步推进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肥西新院区建设项目今年年底主体封顶。加快推动卫生健康领域补短板,省医改领导小组印发医疗卫生资源及解决跨省就医问题、托育服务三个补短板工作方案。
四、倾力难题破解,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着力加强卫生健康行业党的建设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作为试点省份,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我省实施方案。建立三医联动机制平台,积极探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防融合”试点,创新城市医联体“五包十统一”建设路径,我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监测评价排名全国第二名。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双挂钩试点推进绩效结果运用。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百千万”工程,市县级医院选派1000名中青年技术骨干,在乡镇卫生院长期驻点帮扶。在濉溪、泗县等7个县(市、区)开展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智医助理配备全覆盖。
五、鼎力传承创新,加快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完善中医药发展支持政策,制定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行动方案,出台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医疗联合体内调剂使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长三角名医工作室等政策措施。加快中医药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开工建设4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项目,布局建设10个省级中医医疗中心,积极推动省中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强化学科人才建设,建设全国及省名中医、基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8个;开展第四届国医大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人才项目遴选推荐。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标准化建设,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推广“十病十方”和“银针试点行动”,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规范化水平。
六、合力健康保障,统筹抓好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推动健康脱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预警,脱贫人口大病专项救治2.20万例。全面推进村(居)委员会下设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全省共设2039个公共卫生委员会。实施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民生工程,完成建设6961个,完成率达100%。全省60岁以下在岗村医养老保险参保35850人、参保率达98.3%。抓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普惠托育服务纳入省民生工程,全省累计新增托位32384个,千人口托位数提高到1.46个。落实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44个。开展强化行业综合监管专项行动,扎实抓好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国家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加快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成立生命健康产业推进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对接项目137个,签约74个,总投资额788.46亿元。
七、笃力行业党建,不断增强卫生健康治理能力
健全完善全省行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制定指导委员会议事规则、成员单位职责和年度工作要点,召开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6个市全部成立卫生健康行业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全面加强医疗机构党的建设,持续推进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举办全省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专题培训班,研究制定加强民营医院党的`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推深做实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针对太和县医疗机构骗保事件,举一反三,制定印发开展定点医疗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民营医院规范医疗服务专项执法检查、规范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专项行动等工作方案,强化监管。扎实开展党史教育,组织开展“健康服务基层行”活动。强化卫生健康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卫生系统个人工作总结3
20xx年,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健康池州建设,连续5届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圆满完成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出生人口性别比、千常住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等“十三五”规划卫生健康核心指标,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列全省第五,获省政府通报表扬。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党建为统领,卫生健康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坚持高位推动。研究卫生健康、疫情防控工作19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组织专题研究26次,市委深改委、市医改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医改工作5次,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多次进行调研、评议。市级层面出台《关于健康池州行动实施方案》《关于着力加强卫生健康行业党的建设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体举措任务清单》等规范性文件,推动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加大卫生健康工作投入,全市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10.52%。
(二)强化品牌塑造。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意见》,全市11家公立医院章程均设立党建工作专章。打造“健康池州·党员先行”“倾情疾控·防病卫士”等党建服务品牌,5个单位、23名党务工作者获通报表扬。市卫生健康委被评为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机关党委先后被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评为“池州市先进党组织”,1名党员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多名党员获全国、省、市抗疫先进个人、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市卫生健康委荣获第十二届省级文明单位。
(三)深化行风建设。讲好卫生健康故事,在池州日报专版宣传50期、广播电视台专栏宣传200期,开通微信公众号宣传180期。制定《池州市20xx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方案》《池州市20xx年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方案》,深化“环境脏乱、设施破损、服务生冷、管理粗放五大专项整治,对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处理458条。建立综合监管结果协同运用机制,把医疗卫生机构校验、等级评审、医保定点协议管理、重点专科设置、财政投入、评先评优等与综合监管结果相挂钩。积极推广预约诊疗、诊间结算、床边结算等便民服务,市、县(区)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均实现临床病房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二级以上医院群众总体满意率93.5%,市人民医院群众满意度跃至全省前列。
二、深化综合医改,医疗服务整体能力稳步提高
(一)综合医改不断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提质扩面,在市人民医院、东至县人民医院试点基础上,将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二级公立医院。按照“两包三单六贯通”路径,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县区全覆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不断深入,市人民医院帮扶石台县人民医院开展49项新技术新项目,目前该院在省临床路径考核的排名从多年末位上升至第11位。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及时调整公立医院护理、重症监护、神经阻滞麻醉等10个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结余留用、超支合理负担新机制,推进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病种达358种(目标值>200),执行按病种付费县区占比100%,按病种付费执行率达到52.7%(目标值>50%),居于全省前列。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和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两个允许”“两取消一简化”措施。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医务人员收入明显提高,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比达41.5%(目标值>40%)的要求。加强医改核心指标监测,公立医院下转病人占比为0.72%,县域内就诊率为80.3%,药占比控制在30%以内,耗占比逐年下降,各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85张、执业(助理)医师数2.25人、注册护士数2.6人,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居民人均诊疗次数为4.94次,平均住院率为14.8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为77.48%,诊疗人次增长率为18%,住院人次增长率为3.5%。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成运行,市级远程会诊、病理、影像三大中心上线运行,胸痛、卒中、创伤中心建成,3家卒中防治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基层医疗机构实现“智医助理”全覆盖。市第二人民医院、青阳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已通过省卫生健康委拟设置公示。临床路径考核位居全省第三,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均达到3级,东至县人民医院达到5级,东至县中医院、青阳县人民医院达到4级。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业务用房、贵池区人民医院住院楼、东至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东至县中医医院门急诊医技综合大楼、石台县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改建、石台县中医院整体搬迁等项目建成。市人民医院外科综合楼、市儿童医院暨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市三院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贵池区中医医院医技综合楼、东至县第三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青阳县人民医院南区住院综合楼等项目加快推进。
(三)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建成省基层名中医工作室2家、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家。新、改建中医馆28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设置比例分别为86.44%、100%。中医院床位数达到1390张,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医院床位数达到0.849张,中医院诊疗人次占医院诊疗人次比重为21.38%、出院人数占医院出院人数比重为25.60%,超过国家、省中医药“十三五”规划预期目标值。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组织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420人,乡村两级掌握6类、4类中医药适宜技术覆盖率均达到100%。积极开展“十大皖药”九华黄精及其产业示范基地宣传推广工作。
(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立了76人的长三角地区池州籍医学人才库,推动5家医院与省内6家、省外5家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市人民医院引入上海交大附属六院和九院、中科大附属一院、南京医科大附属妇产医院等6名教授成立知名专家工作室,开展疑难复杂手术32例。市疾控中心与上海市长宁区、南京市雨花台区等6家疾控中心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并常态开展合作。
三、前移防控关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拓展
(一)基层卫生提质增效。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2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通报表扬,建成“推荐标准”乡镇卫生院6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基本标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所。乡镇卫生院达二级综合标准6家、一级甲等标准12家、一级标准41家,14所乡镇卫生院完成特色专科建设。完成遭受洪涝灾害的5所乡镇卫生院、28所村卫生室受损修复工作,累计修缮房屋5805平方米、配置物资设备价值48.6万元。
(二)疾病防控扎实有效。出台健康池州行动实施方案,全民健康素养农村、城市分别达到23%、25%。贵池区创成省级慢病示范区,青阳县创成省级健康促进县,东至县健康促进县创建积极推进,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创成健康促进医院。以卫生城市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省级卫生城市评估验收,创成2个省级卫生城镇、25个省级卫生村、65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和6个市级卫生镇、45个市级卫生村(社区)、82个市级先进单位。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及精神卫生“十三五”规划目标圆满完成,结核病防治各项指标进入全省前列,艾滋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县区均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碘缺乏病防治、重点传染病监测等项目均优于省考核指标,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综合评分位居全省第5。推进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建立尘肺病患者档案79人,创建绿色矿山54家、绿色工厂62家。全市82个预防接种门诊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疫苗追溯系统建成运行。处置突发公卫事件8起,及时报告和处置率均为100%,无死亡病例。
(三)健康脱贫精准实施。主动认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1个,建立问题、任务、责任、时限“四项清单”,问题整改和健康脱贫重点工作一体推进、同步提升。“百医驻村”安排3名、“县医驻乡、乡医驻村”安排28名、委托培养28名村医,消除17个村无卫生室、11个村无村医“空白点”。投入3326.6万元,新改扩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3个、村卫生室356个。规范开展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率为76%。新增卵巢癌、肾癌等4个病种纳入专项救治范围,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至34种。全市贫困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个人平均自付比例控制在15%以内,慢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平均补偿比达95%,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大健康产业稳步发展。启动大健康产业统计监测工作,建立大健康重点项目建设月调度机制,推进的陌上星空特色民宿文化旅游综合体等15个在建项目总投资达106.45亿元。出台《池州市医养结合机构筹建指南》,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程序,创成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1家(九华山健康文化园)、示范项目机构3家(东至县中医院、青阳县蓉城镇养老服务中心、青阳城西医院医疗养老康复中心)、示范中心4家(秋江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援通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小河镇中心卫生院、秋浦颐养照护中心)。完成首批4家省级健康小镇(青阳九华运动休闲小镇、石台富硒氧吧小镇、朱备镇文化养生健康小镇、杏花村智慧康疗小镇)评估工作。启动全国首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
四、促进家庭发展,计划生育转型发展加快推进
(一)增强家庭发展能力。扎实推进家庭发展“十百千”工程,创成省级新家庭计划示范单位1家、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示范单位7家。持续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全市公共场所配置母婴室41个,用人单位女职工休息哺乳室20个。“三项制度”惠及计生家庭2.57万人、发放资金3235.9万元,人口健康基金帮扶计生家庭1.1万户、发放资金87.34万元。
(二)提升计生服务水平。大力推进“24523”池州特色计生转型发展新机制建设,新建示范点181个、累计663个,村居覆盖率达97.79%。完善两孩政策配套措施,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指导意见》,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打造5个优生优育指导中心示范点,依法注册登记托育机构13家、备案6家、托位575个,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在建示范性托育机构4家。
(三)延伸计生服务平台。推进新市民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把健康带回家”、贫困母亲慰问以及新市民孕妇产前检查等服务项目,惠及新市民4730余人次。扎实推进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服务平台建设5年计划,在上海市奉贤区、宁波市新建2个流动人口计生协,组织近6000名池州籍外出务工人员就近接受免费预防接种和孕产期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
五、主动担当作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一)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疫情防控主要部门,我们义无反顾扛起政治责任,从大年三十开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主动放弃春节假期,进入抗疫状态。疫情暴发期间委机关全体人员每天工作14-15个小时。第一时间对湖北来(返)池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均规范落实隔离、核酸检测等措施。提请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严格阻断、严密管控,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全力精准救治,按照“一人一方案”集中规范救治,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和危重病例。对出院患者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无一例复阳,实现“零”感染和“零”传染。规范流调工作,追踪溯源的密接者、次密接者全部规范隔离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规范集中隔离,在全省率先出台集中医学观察点设置与管理规范,集中隔离点无一例感染。先后选派4批30名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驰援武汉,以“最美逆行”抒写了医者仁心,以“硬核担当”诠释了使命初心。我市1月24日报告首例输入性确诊病例,2月14日报告最后一例确诊病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7例,3月5日前全部治愈出院,平均每万人感染0.105人,较全省平均水平低25%。
(二)助力打胜经济复苏主动战。及时开展风险评估,分析研判疫情形势,提请市委市政府将疫情防控响应级别于2月26日调至二级、3月16日调至三级,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在全省率先组建43支146人的疫情防控技术指导组,编印《池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词汇编》《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集体场所防控100问》《池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手册》和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消毒规程宣传折页等宣传材料,上门指导复工复产企业1932家。在市卫生健康委网站开设“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栏、在“健康池州”微信公众号开设“疫情防控工作”专题,规范发布疫情防控信息,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推动复工复产复市企业及职工科学精准防控,促进尽快恢复生产。
(三)助力打好常态防控持久战。制定关于加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意见和7个具体方案,及时出台池州市局部地区新冠疫情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任务清单、池州市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一年来,制发疫情防控文件570份,撰写91次疫情防控会议材料,编写《疫情防控情况报告》359期等,完成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协调、医疗救治、防控指导、人员排查、信息报送、会议准备、重点人群管理等各项工作。
突出源头防控,织密外防输入关口,根据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变化,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池人员全面排查,先后排查北京新发地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池人员2548人,并规范落实隔离、核酸检测等措施。坚持人物同防,先后开展冻南美白虾、冷冻鲳鱼、冷冻肉等冷链食品排查,坚持每周开展物品监测、环境监测和人员监测,累计采样、检测样本2578份,其中冷链食品1338份、环境516份、从业人员724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全面落实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和其他人群“愿检尽检”,截至20xx年底,全市共检测10.64万例。
全面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市(县区)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市中医院核酸实验室预计本月下旬建成】、疾控中心等13家医疗卫生机构均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我市城市检测基地已通过省级验收,目前全市最大日单检能力可达到20260份,能保证出现突发情况实现全员核酸检测。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准备,建成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临时板房,完成各县区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升级改造,目前全市传染病病床1303张,负压病房2间,配备呼吸、重症、感染科专业医师118人、专业护士150人。组建流调专班10个46人、心理救援专家组6支62人;投入2600万元储备医用防护服、医用隔离衣、医用口罩和药品等应急医用物资,能够满足医疗机构3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
制定《池州市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方案》及四个保障方案,严格规范做好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全市摸排疫苗接种重点人群36844人,设置新冠疫苗接种门诊23个、接种台38个。规范疫苗储运、使用等环节管理,对每个点配足接种人员及工作人员,配置急救药品、急救车辆等保障物资,做到“三查七对一验证”。截至今年1月5日,全市累计采购疫苗5.89万剂,到货5300剂,累计接种3463剂次,未发现一例异常反应者。
虽然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公共卫生体系亟待完善、管理机制亟待健全等。20xx年,我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树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池州力量。
卫生系统个人工作总结4
一、积极组织学习,加强科室管理
1、我们除积极参加局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外,还积极开展了‘提高行政执行力’、‘两项教育’学习活动,科室还坚持了每季度组织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对单位各项内部制度和工作文件也组织进行了学习,及时传达单位有关会议精神,增强了科室人员工作纪律观念,建立了科室业务学习制度,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2、我们根据局各项工作制度,按局要求并接合科室实际,与科室每位人员签订了工作责任书,制订了相应的科室管理制度,对工作做到有分工、有协作,职责明确,科室整体管理得到加强。
3、加强了许可文书、监督文书档案整理归档。我们对立案案卷、许可申报要求有三人以上经手制度,依法严格许可,对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卫生条件、餐饮具消毒等关键点进行严格审查,规范了各项文书的制作,严格规范许可申请资料的核实审查,即时做好文书的整理归档,做到一户一档,建档率达100%。
二、抓住工作重点、加强监督监管
1、认真积极的做好了食品安全示范县的`迎检、验收、深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是我县xx年度的一件重要大事,也是我们监督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我们xx中队监管有八大乡镇,面积广、战线长,城郊结合部多,基础工作相对薄弱,面对困难我们没有退缩,主动积极的和工商部门配合,由工商通知各经营业主,按约定时间地点,我们到乡镇集中受理了一批卫生许可申请,对需要现场审核的再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审核,改变了以往单个分散受理模式,既方便了业主,又大大缩短了卫生许可证发放时间,受到广大业主的好评。借这次创建,我们对所辖乡镇主要街道、中心街、中心村、以及一些过去没有监管到角落,在今年进行了严格认真的监管,累计发放卫生许可证x户,审核卫生许可证x户,提高了x的发放率,监管覆盖率,监督覆盖率达98%,为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做了一些实际的本职工作。
2、以餐饮业监管为重点,积极深入开展餐饮业消费安全安全整治:以这次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为契机,我们积极深入的开展了餐饮业消费安全安全整治工作,并结合开展食品安全诚信企业创建,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推进大中型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加大执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落实《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加大了对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监测,共计完成检测样xx份;对小型餐饮业我们也进行了积极监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x份,对通过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整改x家。
3、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的管理,逐步加大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力度:乡镇食品生产加工多是一些小作坊,规模小,卫生条件差,我们对原来已经发放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户,坚持要求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严格要求完善三防基础设施、坚持严格食品添加剂管理。对新申请食品生产加工卫生许可的经营户,在此基础上严格要求对产品抽样进行质量检测。
三、及时积极与乡镇卫生院做好良好沟通
乡镇卫生院近年主要承担从业人员体检和配合我们食品卫生执法工作,没有承担执法职能职责,没有配备食品卫生监督员,我们作为基层监督员,每到一乡镇就及时主动与院相关领导以及防疫科人员作好沟通解释,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他们理解支持与积极配合,这也是我们今年在xxx、人员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能较好的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原因之一。
卫生系统个人工作总结5
全市卫生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突出重大疾病防治,促进中医事业发展,强化医疗卫生服务监管,不断加强卫生行风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推动各项卫生工作健康发展。
一、继续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建设。
截止10月,全市进一步完善了疾病防治、卫生监督、医疗救治、紧急救援四大体系和市、镇(乡、街)、村(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了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网上直报,提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处置能力。
二、切实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以民生工程为契机,以重大疾病防治为重点,全面落实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与艾滋病防控工作;全面推行结核病防治政策,继续保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100%。加强疫情监测,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按照早、小、严、实的原则,认真组织麻疹、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重点呼吸道感染疾病疫情监测和主动搜索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流行。
三、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完善农村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和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项目建设为重点,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为基础,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总计达506815人,参合率达95.33%,已覆盖全市农村居民95%以上,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就医和因病致贫问题。
四、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认真组织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开展全市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任务,加强了基层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加强市直医院、乡镇卫生院产儿科建设,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技术管理。加快社区卫生发展步伐,认真贯彻落实《市20xx年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得到发展,为城镇居民提供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康复、基本医疗六位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
五、大力推进卫生依法行政工作。
深入贯彻《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全面开展了卫生监督行动;继续推进食品量化分级管理;依法对涉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食品、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消毒产品、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管理等进行执法检查;与教育部门联合大力整治学校周边饮食卫生保障学生饮食安全;组织了春节、五一黄金周及全市xx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和打击两非行动。今年1~10月份,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830人次,出动车辆218辆次,检查各类医疗机构537家次。其中警告92家次,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97家次,立案查处79起,罚款24.75万元,取缔无证诊所64家(户),没收非法行医的药品64箱(件)、医疗器械261件,查处群众投诉案件33件,其中上级交办的投诉举报件5件,查处违法组织义诊活动6起,查处违法违规医疗广告并责令改正2件。10月17日,我局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将以来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中罚没的伪劣、过期失效的药品177箱予以集中销毁。认真组织采供血机构执法检查,确保血液安全。
六、加大卫生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积极探索医疗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继续实施医疗机构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和药品集中投标采购工作,建立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规范合理用药行为;实行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收费;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岗位责任,严格诊疗规程,规范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优化就医环境,强化医疗安全,努力为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积极开展卫生下乡活动,今年1-10月,卫生局组织开展卫生下乡活动共17次,接待群众义诊咨询12653人次,免费发放药品约1.6万元,发放防病宣传单(册)2万多份。大力推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进一步开展卫生支农工作,积极实施市直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及对口支援闽北山区乡镇卫生院活动。
七、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卫生行风建设。
今年以来,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重点围绕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难点,加强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和行业作风建设,制定了《市卫生系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长效机制》,继续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宣传教育、自查自纠活动,严格控制医院医药费用增长,减轻群众医药费用。卫生局抓住政风行风评议的机遇,针对政风行风评议中的问题,在医疗机构集中开展乱检查、乱用药、乱收费、开单提成、收受红包、医疗服务态度差等不正之风治理活动,组织广大医护人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谈认识、摆问题、找差距、抓整改、订措施、促提高,进一步加强卫生行风建设。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进一步加强领导,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卫生行业形象改变,强化政务、院务公开工作,继续组织医疗机构做好全省第五批、第六批药品集中招标(跟标)采购工作,从源头上控制价格虚高,减轻群众负担,减少购销中的不正之风。继续加大投入,添置医疗设备和美化绿化环境,实行院长接待日活动,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医疗咨询制度、合理用药监督制度、院务公开制度、医生外出会诊制度、医疗收费和财务管理制度、行风评议制度等,规范就医、便民程序,方便了群众的就医需求,切实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医院为他们提供了周到、便捷的服务,促进了我市卫生行业作风的好转。
八、继续推进中医事业发展和科技兴医战略。
继续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和中医名科、名医战略,突出中医特色优势,推进中医事业发展。抓好现有卫生人才培养,组织招募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大力引进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卫生系统个人工作总结6
x月x日,卫生局召开卫生系统抗旱救灾工作紧急动员会后,我院接着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及时传达贯彻局党委书记、局长钟继红的讲话精神和州委、州政府抗旱救灾会议精神,安排布署我院参与州卫生系统的抗旱救灾工作,成立了广通医院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组成xx州抗灾救灾卫生服务队第十队奔赴双柏县各乡镇指导、帮助抗旱救灾工作,与灾区人民一起战斗在抗旱第一线,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接到局党委的抗灾救灾通知后,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兵强将共10人组成抗灾救灾卫生服务队,同时要求全院干部职工提高思想认识,把当前的抗旱救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
二、深入开展调查,全面掌握当前农村旱情。动员会结束后,第十队就赶赴双柏县各乡镇,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角和中小学校、农户家中,通过问、察、访、听全面了解乡情、校情、村情、旱情和学校师生、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传达各级党委政府当前的抗旱救灾政策措施,为当地群众加油鼓劲,增强民众抗灾救灾信心。
三、积极开展工作,大力宣传生产生活自救。每到一处,服务队最关心的就是当地群众有没有饮用水、饮用水是否安全的问题。进校舍、走村入户宣传有关饮用水安全知识、疾病预防控制特别是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并对一些存在饮用水安全隐患的学校、群众发放了饮用水消毒剂,要求当地学校师生和老百姓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杜绝喝生水,杜绝食用不干净食物,严格饮用水、餐具消毒措施。在一些人员集中的集镇,服务队不顾路途劳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紧张的义诊、宣传工作中,在集镇开展健康咨询、送医送药的医疗救助活动,吸引了前来赶场的众多农民朋友,许多老人前来咨询,服务队重点向群众宣传了天气干燥容易引发的上呼吸道疾病和肠道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并耐心解答就诊群众关于防病治病的各种咨询。卫生服务队热情周到的服务,专家们耐心细致的.解答,让当地老百姓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尤其是老年人、妇女们和儿童们对这次活动的开展连连叫好。
四、工作成果。截止3月15日,卫生服务队走遍了双柏县所有8个乡(镇),为400多名老百姓义诊和开展疾病预防知识咨询、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11000份,展出展板12块次,免费为老百姓发放价值19764.00元的药品和消毒剂。医院还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抗旱救灾捐款5590.00元。
五、抗旱工作有序开展,救灾工作任重道远。通过服务队和灾区群众的共同努力,双柏县各乡镇的抗灾救灾工作正有序开展。群众抗旱救灾信心坚定,广大干部群众的抗旱积极性明显增强。通过服务队加大抗旱工作和节约用水宣传,使群众防灾抗灾意识和全民水危机意识有所提高,人民群众自觉节约用水方法明显改善。
灾情无情人有情,灾情就使命令。作为每一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勇于奉献爱心的广医人,我们将永远和灾区人民在一起,牢记使命,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按照州委、州政府和卫生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到抗旱一线去体现我们的价值。我们立誓:旱情一日不解,队伍一天不撤!我们相信,只要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我院当前的政治任务来抓,因地制宜采取强有力措施,就一定能打好抗旱救灾的攻坚战,夺取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
卫生系统个人工作总结7
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堵塞安全监管漏洞,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根据县安委会《关于印发xx县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德安生字〔20xx〕13号)和市卫生局《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九卫办字(九卫办字〔20xx〕77号)文件要求,6月至9月,卫生局在全系统集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同时对农业局、爱民乡进行安全生产专项督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迅速行动,科学部署,广泛动员
一是成立组织,健全机构。为加强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卫生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卫生局人秘股,由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相关股室成员为成员,明确了安全生产联络员。领导小组的成立,为安全生产大排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制定方案,明确要求。根据德安生字〔20xx〕13号和九卫办字〔20xx〕77号文件要求,结合本系统实际,制定了《关于集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的紧急通知》(德卫字〔20xx〕85号),《通知》明确了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大排查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排查范围、排查内容、排查方式和有关要求,制定了《卫生系统安全隐患大排查表》。三是召开会议,科学部署。6月28日,卫生局召开全系统安全生产大排查专题会议,卫生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省、市、县各级安全生产会议和文件精神,分析研判了本系统安全生产整体形势,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的紧急通知》,对本系统安全生产大排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二、全面覆盖,落实要求,开展自查
卫生局下属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广泛开展安全生产自查工作,严格细致、认真检查事故易发重点场所、要害部位、关键环节,排查出的隐患、问题制表列出清单,建立台帐,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并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将有关资料上报县卫生局备案。
三、精心组织,深入基层,督导检查
卫生局在活动期间,深入各医疗卫生单位和交叉督查单位爱民乡及农业局,落实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有力地促进相关单位提高安全生产工作。
(一)系统内部督查。7月至9日,县卫生局组织人员成立安全生产检查组,通过听汇报、看资料、查现场等形式,对全县各医疗机构毒麻药品管理、消防安全、配电房、安全用电、电梯、用氧安全、压力容器、医疗废物、生物安全、大型设备避雷、治安等十一项内容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经检查发现大多数单位能将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成立了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分管领导和成员,明确了相关工作人员职责,按要求制订了有关方案、制度、措施,定期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基本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医疗机构能根据上级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能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部分单位针对自查和卫生局督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制订整改措施,能按要求将安全隐患整改到位。对督查情况进行了现场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和要求。
(二)交叉督查。卫生局交叉督查的.单位是爱民乡和农业局。7月至9月,卫生局多次深入被督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通过督查发现,被督查单位能按照有关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一是迅速部署,成立组织。爱民乡和农业局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在做好安全生产日常工作的同时,根据德安生字〔20xx〕13号文件要求,将安全生产大检查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召开有关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二是制定方案,明确要求。爱民乡和农业局均根据县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本单位安全大检查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检查内容、方法步骤、有关要求,并将方案报送至安监局备案。三是落实措施,开展自查。爱民乡和农业局均根据方案要求,对下属单位和部门进行了安全生产自查,并按要求填写有关统计表。
四、注重实效,加强整改,消除隐患
各单位针对此次安全生产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落实整改经费,明确整改责任人,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对可以立即整改的,切实整改到位;对不能立即整改到位的问题和隐患,制订并落实防范措施,限期整改。如卫生局下属县直二院积极与消防大队联系,更新一定年限的灭火器;河东卫生院新购置了灭火器,对部分线路进行了改造,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车桥中心卫生院对医院部分老化线路进行了改造;聂桥中心卫生院消除了收费室用电安全隐患。
卫生局安全生产大排查工作取得了预期成绩,有力地促进本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落实责任,进一步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强督导,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卫生系统个人工作总结8
一、20xx年和“十三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回顾
20xx 年极不平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xx 年也是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一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考验着卫生健康系统的政治担当和专业能力。在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健康扶贫、公卫体系补短板三场硬仗,为夺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交出合格答卷。
(一)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
疫情防控救治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为疫情防控主力军,我们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全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在救治和阻隔两个战场协同作战,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取得了全省地市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亡率最低(1.19%),治愈率最高(98.81%)的优异战绩。卫生健康系统278名个人,108个集体获市以上表扬表彰,其中6名个人,1个集体获国家表彰。23名个人,15个集体和基层党组织受省表彰。市卫生健康委获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抗疫先进集体表彰。
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我们因时因势、因地制宜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秋、冬、春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去年5月以来,已经9个多月没有发生本土新增确诊病例。系统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督查”活动提高专业防控能力,在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第四名,在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线上演练表现突出,省级专家认为我市应对突发事件统筹调度有力,部门衔接配合顺畅高效,疫情处置工作总体效果很好。
(二)疾控体制机制改革和公共体系补短板取得阶段性成效。
疾控体制机制改革稳步实施。全面启动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急救机构公益一类保障和二类管理,全力推动市县卫生健康部门试行公共卫生总师,疾控中心主任由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副职兼任,疾控中心设立首席公共卫生专家特设岗位等创新举措落地落实。初步建立多点预警触发机制,组建多部门协同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开展了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医防协同监测排查。优化疾控机构编制,提高公共卫生人员薪酬,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加强基层公卫人才队伍建设等改革政策正在逐项落地落实。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系统重构。着力打造“湖北样板、全省标杆”,细化制定(1+1+N)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建设四大医疗集团,建立六大中心。截至目前,六大中心相继挂牌运行。市西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整体划转市太和医院,加挂十堰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已建成启用的市传染病救治楼,具备负压病床224张,其中重症负压隔离病床12张,是全省率先利用抗疫国债项目资金建成的补短板项目,重症负压病床目前在全省市州医院中数量最多。
补短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围绕补短板科学谋划一批 “畅链、增链、强链、补链”项目,着力建设“四体系一平台”,全市共谋划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190个,规划总投资149.49亿元。确定使用抗疫特别国债项目76个,总投资52.9亿元,分配落实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7.7645亿元。截至12月底,76个在建项目已竣工27个,竣工率35.5%。
(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得到持续性巩固。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医改试点、全国医联体试点、全市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省级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对20家参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单位开展绩效评价,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提质工程,组建城市医疗集团4个、县域医共体9个、健康联合体6个、专科联盟29个、远程医疗协作网16个,覆盖全市165个医疗机构。
药品供应保障机制逐步健全。继续巩固完善网上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购销“两票制”、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等制度,促进科学合理用药。
全民医保制度不断完善。全面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开展“DIP”付费试点。
综合监管机制初步建立。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全面实行网上审批。加强以18项核心制度为主的医疗质量安全监管。
(四)健康十堰建设实现整体性联动。
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开展了以环境卫生整治、清洁家园为重点的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十堰市获评“湖北省除四害先进城区”。全市8个县市区全部创建成为健康促进县(市区),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7个。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39%。
重大疾病、慢性病和其他疾病防控防治成效明显。全市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95%以上。15家单位确认为市基层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合格单位。
职业病防治效果明显。扎实做好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康复、职业卫生检测工作,首次开展健康企业创建并获好评。
医养结合工作扎实推进。加快医养结合机构重点项目建设。全市二、三级医院设置老年病科并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安宁疗护国家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深化。扎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张湾区、经济开发区试点家庭医生签约提升示范工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计生特殊困难对象全部应签尽签,并做好履约服务。
妇幼健康服务全面改善。20xx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7.16/10万、婴儿死亡率为4.2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15‰,新生儿死亡率2.65‰,健康指标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
全面两孩政策稳妥实施。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和幼儿养育政策,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20xx年(20xx年10月1日至9月30日),全市出生人口29876人,出生率为7.76‰,一孩率36.11%,二孩率53.5%;全市开展托幼服务机构4家,共有410个托位;新建、改扩建8家,共690个托位。
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武当中医医疗集团挂牌启动,2家三级中医院,6家二级中医院复评工作顺利完成,建成国医堂131家,国医堂创建率达到97.8%。
(五)健康扶贫取得历史性成就。
健康扶贫政策严格落实。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扎实推进“三个一批”,持续深化健康扶贫荆楚行活动。贫困对象参保率100%、参保差异化补贴率100%,发放差异化补助资金8166.5万元;20xx年,全市累计认定33种慢性病12.18万人,占贫困人口的14.68%,组建1208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确保“应签尽签”;规范化村卫生室达100%。
“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继续实施。严格执行县域内、政策范围内“985”政策,贫困人口住院28.13万人次,住院总费用15.44亿元,住院实际报销比例为84.49%,其中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91.15%,门诊慢病定额内报销80%,县域内政策范围内年度自付费用控制在5000元以内。
(六)医疗服务质量得到系统性提升。
医疗服务改善和质量管理全面加强。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出院病人综合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
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着力开展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安置,“三支一扶”支医项目,公共卫生体系队伍的年龄和学历结构不断优化。
“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扎实开展。20xx年申报国家推荐标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基本标准30家。
应急网络体系健全高效。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急救体系全覆盖,率先建成120空中急救体系,建成中心城区10分钟、非中心城区15分钟、县(市、区)30分钟陆地救护车急救圈,十堰市列为国家航空医疗救援联合试点城市。20xx年累计报告一般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及时有效得到处置。
“互联网+医疗健康”全面覆盖。利用互联网+,建立以各县级医院为龙头的三大远程诊断中心(放射、心电、检验中心),两个平台(分级诊疗转诊平台、远程医疗会诊平台),至少建成1个有明显成效的医疗联合体,实现市县乡村全覆盖。
城市三级紧密型医联体社区医院建设全面提速。市城区(张湾区、茅箭区、十堰经济开发区)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4大医疗集团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协议,实施强基护健工程,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级医院优质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无偿献血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城乡联动”无偿献血工作机制,“公务员无偿献血月”参与人数、采血量均创历年新高。20xx年,全市无偿献血参与率达13.62‰,高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
(七)卫生健康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性提高。
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完成“七五”普法验收,印发《十堰卫健系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开展全市医疗卫生行业多元化综合监管和公共卫生监督检查。深化“放管服”改革,20xx年度市本级新批准设置医疗机构3家。
宣传工作成果丰硕。讲好卫生健系统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20xx年,在省定33家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刊播发新闻稿件1200余篇,国家级媒体报道我系统抗疫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200余次。
综合治理及平安医院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全市平安医院创建暨信访维稳工作现场会成功召开。进一步强化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建设,通过医调委第三方调解处理72起,调解成功率99.55%。
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总体平稳。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活动的疫情防控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全年没有出现越级上访、群体性上访事件,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阳光信访平台、群众来信来访的合理诉求均得到及时处理。
(八)党的建设得到全面性加强。
强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纪律建设不断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了专项述职和集中评议。出台了《委党组议事规则》等规范性文件及制度5个。
党建活动载体不断丰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系统“三亮三比三评”党建活动品牌常创常新,“树典型、学先进、强党性、转作风”活动深入开展,“第二十一个党风廉政宣教月”和“十进十建”活动深入推进,开展卫生健康系统基层党组织能力强化提升行动,做实下沉社区工作。
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不断深化。对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开展专题督导,推动《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责任清单》落实见效。
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开展“树新风、扬正气、正行风”“荆楚卫健清风行动”,对违规违纪违法、侵害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医德医风缺失等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重拳出击。
此外,“十四五”规划、卫生界学会、档案管理、机要保密、消防、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援疆援外、离退休干部管理、医疗保障、工青妇和机关后勤服务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20xx年工作是“十三五”时期卫生健康改革发展五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期间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就。一是秦巴山区域医疗中心初步形成。千人口床位数、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位居全省市州前列。累计创建市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290余个。生殖医学、器官移植、中医康复、心脑血管精准治疗等技术引领周边。30项医疗卫生领域项目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县域内就诊率达90%,104个病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完善,综合监管机制初步建立。三是“健康十堰”建设加快推进。《“健康十堰2030”行动方案》深入推进,健康管理中心、慢病防治、中医药服务、妇幼健康、医养结合和老年健康服务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面两孩政策稳妥实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健全高效。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四是“健康扶贫”尽锐出战。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的要求,落实“四位一体”健康扶贫和985政策,全面开展“健康扶贫荆楚行”活动和健康扶贫“户户走到”补短板工作,贫困患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五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便捷惠民。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出院病人对医疗服务的综合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不断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年龄和学历结构。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挂县带乡连村”对口支援,依托“互联网+”推动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六是重大卫生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市太和医院太极湖院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等重大投资项目均已按时完工并投入使用;14个乡镇卫生院,855 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和100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全部竣工。七是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进展。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回顾“十三五”,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这五年是卫生健康发展提速加力,改革纵深推进,能力稳步提升,群众获得感显著增长的五年,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在于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于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兄弟市州卫生健康委关心关怀倾力帮助,更得益于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拼搏、奋力争先,成绩是干出来的、拼出来的,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健康委向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卫生健康战线上的干部职工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那就是,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始终坚持践行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维护和推进人民健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始终坚持找准工作定位,自觉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发挥制度优势,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科学决策,激发内生动力,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锲而不舍抓落实;必须始终坚持“三为”精神,抢抓机遇,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必须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这些宝贵经验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我们的工作也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疫情中暴露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存在短板,公卫补短板项目建设推进进度不快,医防协同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二是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建设在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上还不能满足需求,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滞后,医疗卫生大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不够,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与广大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城乡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难题仍然存在,基层卫生仍然薄弱,农村医疗卫生、疾控人才短缺,边远山区留不住人才、医疗服务整体水平不高、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四是治理体系还不健全,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廉政建设和医疗机构行业作风建设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对此,我们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研究,集中力量、花大力气及时加以解决。
二、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任务
(一)牢牢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运行压力较大,卫生健康事业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是疫情防控攻坚期。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趋于稳定但节后返程期间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做好与病毒长期斗争的准备。二是战略机遇叠加期。各级党委政府将健康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内容,出台一系列纲领性文件。2月20日,刘运梅市长在开年第一站就是到卫生健康委调研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系统干部职工的关心厚爱。三是政策红利释放期。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及5个配套文件,构建了“1+5”政策体系,释放了巨大政策红利。四是发展布局优化期。党委政府从更高层面推进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十大工程”和“四体系一平台”、“四大集团、六大中心”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五是职能优势凸显期。卫健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抗疫中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无惧牺牲,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广泛高度评价。六是健康治理提升期。公共卫生治理作为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牢牢把握新任务新举措。健康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服务十堰“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发展目标定位上体现卫生健康的担当作为。一是固化健康十堰建设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健康十堰2030”行动方案》,全力实施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 “323”攻坚行动。二是强化医防协同公卫体系建设。改革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快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等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建设紧密型医联体,落实公卫项目。推进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三是深化三医联动医改新格局。加快推进四大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县域医共体试点等各类试点建设。四是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布局。巩固提升秦巴山区域医疗中心地位,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立医疗集团和专科联盟。积极推进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五是活化中医药事业守正传承。坚持中西医并重,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鼓励中医药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十堰武当中医药、武当康养品牌。六是催化健康服务发展新业态。建设一批社区医养结合中心。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托育服务体系。七是实化医养结合新需求。发展社会办医与多元化健康服务。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鼓励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共建。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八是细化卫生健康治理管理水平。加强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强化科技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强卫”工程,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与卫生健康行业融合发展。
三、扎实做好20xx年卫生健康工作
20xx年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常态化疫情防控为重点,以健康十堰建设为主线,以疾控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卫生健康工作的政治属性和业务属性,聚焦聚力“十四五”规划、疫情防控、疾控体制机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康十堰”建设,深化医改,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医药守正传承创新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后疫情”时代卫生健康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地护佑人民群众健康,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精准施策抓防控。
坚持以严防输入为重点严防反弹,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坚持“四早”要求,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
抓好两个严防,严防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严防春节返程期间疫情反弹,做到“早、快、准、实”,落实常态化监测、人物地同防、多病同防、多点触发等措施,盯住散发疫情,盯住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抓好境外返堰人员“回头看”工作。
深入开展明查暗访。继续开展以指挥部督查、医院自查、院间互查、质控抽查、卫监督查、县市区巡查为主要措施的明查暗访,压实防控责任。
加快推进应急疫苗采购,稳妥有序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在保证 8 类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尽快将接种服务扩展到服务业等疾病传播风险较高目标人群,做好有序衔接。积极争取增加疫苗供应量,严防因疫苗供应不足影响按时接种第二剂次的情况。加强对疫苗质量的监督管理,及时开展异常反应监测和调查处置。多方位、多措施、全方位推进疫苗接种进度。
(二)谋篇布局抓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划“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继续积极推进“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和专项规划。
坚持项目支撑,主动谋划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全力以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省级重大项目、政府债券项目等,做好卫生健康领域的项目谋划争取工作。作为大健康产业的牵头单位,要特别加大对健康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下大力气争取项目落实落地,及时跟进抗疫特别国债项目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储备项目的进度,加快推进市卫健委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中心、市太和医院西苑院区医疗救治综合建设项目和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市中医医院传染病院区改造项目建设。加快支持我市P3实验室建设。
(三)立柱架梁抓体系。
接续推进“四大医疗集团”和“六大中心”建设。着力打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十堰标杆”。
着力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全面落实设立公共卫生应急委员会、三类机构一类保障和二类管理,两个允许等重大政策创新举措,鼓励探索创新。优化疾控机构职能设置,明确功能定位,强化专职专责。优化哨点监测布局,健全多渠道疫情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疾控体系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
加快实施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三年行动“十大工程”项目,20xx年底前,所有基层医疗机构规范设置发热门诊或诊室和设备配置,完成医疗机构可转换病区和重症监护病区建设,完成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继续推进市级120指挥中心建设。
做实做细基本公卫服务,总结丹江口市“医卫融合”试点经验,推进家医签约服务升级,加快试点建设,继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强基护健”建设。继续实施县医院提标扩能工程,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向二级综合医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社区医院发展。持续推进贫困地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实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稳定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加大乡村医生队伍的培养力度。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联合驻地高校建设鄂西北公共卫生人才培训基地,深化科卫、医教协同,加强专业型高素质的全科复合型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健全完善待遇、考核、评价和激励等相关政策。着力解决制约基层发展的人才问题。
(四)健康赋能抓民生。
坚持预防为主,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护佑人民群众健康,加快实施“健康十堰”战略,坚持目标导向,落实落细健康十堰各项考核指标。加强健康十堰建设,开展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创建活动。
坚持政策支撑。推动“健康入万策”,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全过程,建立覆盖各部门的健康促进工作协调和决策机制。巩固创卫成果,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坚持惠民利民。全面推进健康十堰建设15个专项行动,实施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应对和解决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着力推进贫困地区健康促进攻坚行动。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力做好应对老龄化工作,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继续推进“智慧助老”行动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创建老年友好社区、城市。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强化人口监测和研判,发展多种形式就近便捷托育服务,持续推进计生特殊家庭关怀关爱“三个全覆盖”。全面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巩固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扎实推进妇幼健康、职业健康、医养结合和老年健康等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服务,培育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产业项目。
抓好十堰武当中医医疗集团建设,创新中医医疗服务模式,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实施“时珍人才工程”,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和中青年骨干人才,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十堰中医药和武当道教医药融合发展,打造武当中医药品牌,提升影响力。
加强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继续扩大耐药结核病筛查范围,强化结核病患者全环节管理;做好重点急性传染病监测工作;开展慢性病、地方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服务管理工作。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社区(村)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深化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实施全民健康教育计划,广泛普及健康生活,因地制宜开展“三减三健”行动,持续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五)提质增效抓医改。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强化医联体网格化建设布局和规范化管理。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扎实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医院。充分发挥市级质控中心作用,推动县市区重点质控中心建设。提高平安医院建设水平。发挥医疗服务在全省典型引领作用,将医疗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继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加快推进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持续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推进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内涵建设。
继续巩固完善“3+2+1”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深化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各项医疗健康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全过程监管。
(六)有效衔接抓振兴。
保持现有的“基本医疗有保障”政策总体平稳,按照“一摘四不摘”的要求,及时谋划落实健康扶贫接续政策。
持续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建立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
(七)政治引领抓党建。
持续深化“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
聚焦主题,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抗击疫情、道医道药、优势工作等方面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力度,加强整体联动,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
带领全市卫健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党史教育,弘扬抗疫精神,做实党建品牌,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十进十建”活动。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卫生健康系统“清风行动”,自觉接受党内监督,配合完成巡视巡察工作。
今年还要统筹做好计生协会、无偿献血、征兵体检、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综合治理、学会、保密、消防安全、平安创建、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援疆援外、离退休干部服务、工青妇和机关后勤服务等工作。
卫生系统个人工作总结9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统筹推进“健康临泉”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阶段性任务,现报告如下:
一、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发展。不断夯实理论武装,规范组织生活,做好党员发展和管理,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认真履行党组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集中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持续正风肃纪,优化医疗环境。今年共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30余次,开展研讨会7次。
(二)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1.落实“四早”措施,做实做细健康管理。一是统筹医疗资源。全县统一调配医疗资源,最大程度发动民营医院、私人诊所医疗力量,县乡村共投入4203名医务人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及时发现风险。全面加强预检分诊点,规范设置发热门诊设置,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做好分诊分流和风险管控的第一步。目前全县规范设置发热门诊的二级以上医院医疗机构2家,留观病床40余张,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了预检分诊。三是快速处置疫情。对确诊、疑似病患及时流调,精准掌握活动轨迹,及时查明可能的感染源及感染人群,并进行核酸检测,及时阻断传染源。四是精准调整管控。针对不同时期疫情风险等级,及时落实调整防控措施,督促做好宣传引导、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五是强化健康管理。对确诊病例实施集中救治,定期复诊,专人专车接送,以防交叉感染。同时,纳入社区管理后,进行健康随访三个月。
2.突出重点环节和场所,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一是做好入院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一患一陪护”,加强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管理。对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落实核验“安康码”、测量体温、戴口罩及核酸检测。二是做好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加强校园、农贸市场、企业等疫情防控,建立师生员工健康档案,进行动态管理,落实“晨午晚检”制度,积极筹备防护物资,做好消毒、通风、戴口罩等日常防护工作。三是持续做好冷链食品的风险排查。做好农贸大市场、大型超市、冷冻食品、外部环境和从业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截至10月底,外环境采样1782个,从业人员采样1492个,采集冷冻食品样品5295个,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时,定期对冷链食品、农贸(批发)市场、水产品(海鲜)以及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3.强化支撑保障,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是推进县级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具备检测核酸能力的医疗机构有县医院、疾控中心,县中医院正积极推进实验室建设,预计年底可建成。二是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全县组建35人检测队,培训800余人采样人员,设置437个临时采样点,可覆盖常住人口约42万。三是做实应检尽检。对密切接触者、境外返临来临人员、发热门诊患者等重点人群实行“应检尽检”,截至目前,累计核酸检测86695人。
4.加强督导检查,压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责任。加强督导检查。抽调1046名人员组建疫情防控指导组,累计指导企业461家、指导24217人次,学校860所、指导17658人次,整改问题1884个。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实施经常性督导和至少每半月集中督导一次的制度,发现问题,限时整改。
(三)健康脱贫扎实开展
1.固牢脱贫攻坚整改成效。持续开展全县395个行政村(社区)基本医疗情况再排查、再整改工作,落实预警实时报告和包保制度,开展常态化摸底排查,实现村医和村卫生室“空白点”动态清零。完成桃花等10个重点督战村卫生室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建设和健康扶贫提标升级工作。为基层医疗机构购置了83.8万元的医疗设备等。
2.实现贫困人口大病、慢病精准救治。截至20xx年11月底,32种大病确诊21424人,救治率100%;贫困慢性病管理58579人,其中,高血压患者30148人、糖尿病患者7290人,重性精神病患者2965人。
3.慢病服务保障到位。一是做实做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为在家且有诊疗需求的及65岁以上贫困人口70294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完成年度履约任务的91.08%。使用“两卡制”方式服务贫困人口87923人。二是落实慢病用药服务。常见慢性病用药配送到村卫生室,常用药品达100种以上,方便群众购药。对160名行动不便且无人照料的慢性病患者实行“长处方”管理,开展送药上门服务。三是定期开展《慢性病就诊证》查漏补缺。截至目前,全县5.89万名贫困人口办理了慢病证,实现了“应办尽办”。四是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循环播放健康影音资料636种2200余次;发布健康知识短信17.58万条;更新健康临泉专题专栏、健康临泉微信公众号、微博健康知识宣传信息约900条;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及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共35类210.3万份。开展健康教育“六进”活动1877场,受益100261人次。
(四)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1.积极推进等级医院创建。县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县中医院通过二甲中医综合医院评审并挂牌,老集、宋集、鲖城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二级综合医院。县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通过国家授牌认证,新生儿和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通过市级认证。
2.持续开展医联体建设。通过北大医院帮扶县人民医院、省妇幼保健医院托管县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托管宋集中心卫生院三个医联体,县中医院与省中医院成功达成托管协议,选派骨干专家来临开展新技术、拓展新业务、培养新人才,增强了我县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引进优质医疗资源,让广大群众就近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3.优化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积极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宋集等两个中心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杨桥等十一个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强化质量安全风险意识。成立5个医疗质量检查组,对55家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不断建立和完善全县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实施紧密型医共体绩效考核,提高“智医助理”的使用率和规范率,外呼接通率达62.86%,病历规范率达97.64%。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4.加强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公开招聘300名专业技术人才,新增中高职称257人,落实10名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工作岗位。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使用编制566个,督促医共体牵头单位开展乡镇卫生院使用20xx年“县管乡用”编制纳入县级医院统筹管理。开展乡村两级医务人员业务培训90次,受训2781人次。对有从事中医服务意向的228名村医分8批次进行医疗技术培训;对253名村医进行学历提升。
5.持续均衡双基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实施建设项目9个,其中:政府投资项目8个,社会投资1个。项目总投资额17.32亿元(其中:政府总投资额为6.3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额6亿元。人民医院三期、妇幼保健院、第五人民医院及中医院病房大楼等四个县级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病床1762张;陶老、艾亭等四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新增348张床位。
6.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检查,监督检查264家,责令整改83家,立案处罚10家,罚款人民币3.5万元。打击非法行医456家(次),立案处罚取缔234家,罚款人民币186万元,移送公安机关8人,依法销毁非法行医违规药品430余箱;处理各类信访案件共55件,其中信访局、信访平台转交24件,热线、信箱、来访28件,纪委、巡查组交办案件3件。
(五)强化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
1.加强慢病管理工作。全县常住人口165万人,共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677905份,规范化电子档案1510325份,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履约,20xx年,我县共签约524942人,签约率为31.81%,有偿签约178523人,有偿签约率10.82%;截至11月底,共履约2419729人次,履约率为90.77%。
2.落实计划免疫和疾病防控。截至目前,全县常规预防接种免疫330325剂次,各种疫苗的接种率均保持在90%以上。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结核病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54例,积极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和管理力度,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测。积极应对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处置7起学校传染病疑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遏制了校园疫情的暴发。
3.保障妇幼保健服务。婚前健康检查21730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587对,规范管理各类高危孕妇1417人,提供儿童保健服务123925人次,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为零,5岁以下死亡率4.27‰。全面开展“两癌”筛查、产前筛查、新筛等工作。
4.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和新家庭计划创建工作,累计创建11家。做好人口监测工作,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积极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今年,共使用奖扶资金2828.23万元。
二、存在问题
20xx年,临泉县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下,不辱使命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卫生健康工作任务,但由于我县医疗卫生基础薄弱,欠账较大,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如医疗救治能力不足,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完善,应急处置能力相对较弱,卫生人才队伍仍需加强,基层医疗专技人员年龄老化、能力相对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卫生系统个人工作总结10
20xx年,全面加强健康分宜建设,努力推动卫生与健康各方面工作实现大变样,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特色工作
(一)常态化精准化开展疫情防控,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党建+疫情防控”特别行动组和县长任指挥长的应急指挥部的指挥体系始终保持不变。二是坚持精准施策。全面落实“四早”防控措施和“四个集中”救治原则,从1月26日出现首例确诊病例,到2月21日确诊病例实现“清零”,仅用时27天便实现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逆袭”。对境外、重点地区以及中高风险等地区来钤返钤人员做到应查尽查,截至目前,共摸排自境外、边疆省份及湖北、北京、云南、青岛、喀什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钤返钤人员1585人次。对所有治愈出院患者、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实行追踪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做到应隔尽隔,累计集中隔离240人。对中高风险地区来钤返钤人员、密切接触者、发热门诊患者等重点人群做到“应检尽检”,对有检测意愿的一般人群实行“愿检尽检”,累计核酸检测34438人次,血清抗体检测3716人次。三是提升防疫能力。按照国家标准,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钤东医院重新规范建设发热门诊。县人民医院在全市县(区)率先改建核酸实验室,5月29日正式投入使用。新建或改建的6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已成功开展了核酸模拟检测,全县建有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医疗机构已达7家,单日最大检测量可达5000人份,具备5天完成全员核酸检测能力。加强物资储备,为各医疗卫生机构储备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量的防疫物资。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不同场景开展应急演练5次。
(二)标准化信息化促进医疗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医疗服务体系。一是理顺管理机制。组建由县长担任组长的县域综合医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理事会和监事会,完善县医管委、县医管办工作规则和医共体章程。构建医共体“1+6+6”模式,建设以医共体理事会办公室为内部管理总调度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6个调度管理机构和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影像中心等6个业务共享机构。二是推行智慧医疗。在县人民医院设立远程调度中心,各成员单位设立远程会诊室,实现龙头单位、成员单位与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专家开展远程会诊。整合县、乡、村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搭建覆盖医共体所有成员单位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三是推进对口支援。选派21名县级医院专家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学科建设水平。
(三)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户厕建设,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成立县长任组长的农村“厕所革命”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分宜县农村“厕所革命”整改方案,从组织领导、任务细化、资金保障、加强督导等方面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二是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入户上门、电子显示屏、横幅标语、折页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宣传政策和意义,切实增强农村群众的改厕主体意识,摒弃“等、靠、要”思想。三是加大政策扶持。按照每户1000元标准由财政奖补给乡镇,用于各乡镇统筹安排使用新建改建户厕、拆除旱厕等工作专项经费。截至目前,今年全县共新建改建10500座农户户厕,任务完成率155.60%;历年累计建设完成55496座农户户厕,改厕率达97.79%,超额完成了二类县85%的农村户厕建设目标。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改善医疗基础设施。一是投入1.01亿元实施县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一期,7月份完成搬迁并投入使用。二是推进县人民医院儿科大楼新建项目,争取到地方政府债券6000万元,已完成前期初设工作和招标文件制作。三是打造县妇幼保健院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已争取地方政府债券140万元,已完成可研评审。四是投入25余万元为每所晓康诊所统一更换了门牌,为村医配备夏、冬工作服四套及病房被子、枕头一套;投入30余万元为每所晓康诊所安装了壁挂式空调;投入7万元对钤山镇苑坑卫生院进行房屋维修及环境改造,有效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环境和群众就医体验。
(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一是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确保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适度要求。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补偿住院医疗费用1541.48万元,实际补偿比达到90.86%;“六免除”政策惠及1992人次,减免费用12.33万元。二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及时调整部分重大疾病救治病种,截止现在,累计救治儿童先天性心脏病13人,儿童白血病3人,为37名尿毒症患者免费实施血透13092次,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免费救治477人,白内障免费手术121例。城乡贫困人口重大疾病289人。三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标准提至65元,截至目前,累计管理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71692人次。四是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9所乡镇卫生院通过了省、市优质服务基层评审,其中分宜镇卫生院通过推荐标准评审,杨桥镇中心卫生院等8家乡镇卫生院通过基本标准评审。五是开展城区夜间看病就医服务能力提升。出台《分宜县提升城区夜间看病就医服务能力实施方案》,县人民医院打造急诊一站式服务,县中医院进一步健全夜间专科会诊制度,县妇幼保健院安排副主任医师负责夜间的二线、三线医师值班。六是严格按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求,在全县组建144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群众“一对一”签约。截止目前,全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7.63%,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72.06%,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
(三)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一是实施“乐龄陪伴农村留守老人关爱工程”。投入100万元洞村乡程家坊村、钤山镇下田村、双林镇青竹村、湖泽镇闹洲村开展“乐龄陪伴工程”试点,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心理关爱等服务。二是不断促进医养融合。各乡镇卫生院与所在地乡镇敬老院签订《医养结合协议》,为入住老人提供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三是保障母婴安全。与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建立了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转诊绿色通道,形成了医院专案管理、乡镇随访管理、孕管中心统一协调的高危孕产妇三级管理体制。8月份,县人民医院和分宜钤东医院双双通过产前筛查省级评审。
(四)打造惠民服务项目。一是投入18万元在府前社区为计生特殊家庭打造一个“暖心家园”,于10月23日正式揭牌启用,目前已开展了2次讲座,1次重阳节连心联谊活动。二是落实计生利导政策。发放国家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农村47周岁计生纯女户一次性生产生活补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等资金1044.7余万元,惠及群众6883人次。
(五)实施健康分宜行动。全面启动健康分宜行动和全国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制定出台《健康分宜行动实施方案》《“健康分宜2030”规划纲要》《分宜县健康促进县试点项目工作方案》。统筹健康环境促进等6类健康促进行动,累计投入2500多万元用于钤山公园、体育中心体育馆等健康环境建设,实现了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在统筹4类慢病防治要求的基础上,同步加强健康社区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累计建成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食堂、健康餐厅酒店共计28家。
(六)强化卫生监督管理。一是对全县近200个经营单位和公共场所的进行了卫生监督,督促47家公共场所办理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二是严厉打击违法、非法行医。查处2起无证非法医疗行为,对5家超权限开具抗菌药物的医疗机构进行了处罚,对67个违法单位进行警告、罚款,共罚没款人民币近9万元。三是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制定年度“双随机”抽查计划,已基本完成70家涉及单位的检查。四是对全县29家重点职业健康用人单位实行卫生监管,督促8家新改扩职业健康单位开展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目前已完成5家。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今年以来,县卫健委坚持疫情防控与卫生健康工作两手抓,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因疫情影响,对照年初工作要点,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是:县域医共体建设还没有全面铺开,目前很多工作还停留在方案上,没有落到实处。乡镇卫生院运转困难,2月至3月疫情严重期间,乡镇卫生院基本没有业务收入,作为差额补款单位,让效益本身就不好的乡镇卫生院更加雪上加霜,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发放职工工资都困难。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全县农村常住人口锐减,人口流动性加大,对重点人群特别是孕产妇、0-6岁儿童规范化管理造成很大困扰。
四、20xx年工作计划
1.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爱国卫生运动与疫情防控结合起来,有效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对促进和保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科学研判疫情形势,常态化精准化落实新冠肺炎各项防控措施,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预警、监测和处置能力。
2.加快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工作。按照县域综合医改省级试点和医共体国家试点工作要求,全面推进“1+6+6”改革模式。
3.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将全部审批事项纳入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办理。扩大“一次不跑”“只跑一次”事项办理范畴,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省通办”力度,扩大“赣服通”办事服务覆盖面,通过“政务服务+邮政”的方式,达到企业和群众“在家可办”目标。
4.增强“三争”工作质量与项目建设。计划争取地方债券资金5亿元,用于县域医共体建设。计划争取地方债券6.5亿元,用于县中医医院二期项目建设。争取中央计划内5000万元用于县人民医院儿科大楼,年度完成完成主体封顶。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托育示范机构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县中医院救治服务能力项目建设。
5.优化人口环境。着力推进全面两孩政策、奖扶政策和各项服务政策的落实,完成省、市下达的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各项工作任务。
【卫生系统个人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卫生系统个人工作总结03-07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01-10
卫生系统个人述职报告07-28
卫生系统副科个人鉴定范文06-14
最新卫生系统的副科个人鉴定06-14
卫生系统个人简历模版03-31
卫生系统个人述职报告范文07-20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范文(精选7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