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1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1
我感觉《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是一本有趣而有意义的书。它既适合家长同样也适合教师。中间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也时常出现。当发现自己的处理方式与之相同时,心中一阵欣喜。当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法完全错误时,在反思的同时更庆幸自己找到了科学的解决办法。我突然发现孩子与大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主观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与孩子显得是那样愚蠢与低效。我读书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章,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全书中最为重要,是后续沟通的基础。它提出了几个观点:1.不要否定学生的情绪(当情绪被否定的时候,学生容易失去勇气)2.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老师出于好意,但学生在批评的环境中很难去考虑问题并承担责任)3.不要概括和解释(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的解释他很难听进去,也就很难奏效)4.不要忽视学生的情绪,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也要先接纳学生的情绪、愿望并作出反应。第二章,合作更详细说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
书中体现出的:“无论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对,甚至有侵犯性的行为,他的行为我们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绪,或者说感情需要被接纳。但我们接纳的只是他的情绪,并非他的行为。”这一观点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劈头盖脸的就是批评。虽然短时间内出现的不良现象减少。但这是一个指标不治本的做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单方面的批评很难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听一听,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而不仅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现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出现过,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学的那种。读着读着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认为很好的处理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其实已经伤害了这些孩子的感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习惯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情绪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首先认同他有这个感受,孩子才可能接纳我们后续的建议。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接纳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孩子的共鸣。获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时刻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没有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时候只是为了宣泄情绪,简单粗暴的压制只能换来日后更大的问题。唯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倾诉表达的对象,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才能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告诉孩子老师了解你的感受,知道你的困难,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这样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一些强制的命令。比如有同学讲话时,我们可以不用厉声喝道:xx,闭嘴。尝试着说:“有些同学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告诉大家,等会下课我们来分享一下。”结果可能会好的多.改变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留心观察,多想,多研究,努力实践,必然会找到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2
很偶然的机会,打开了这本《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刚刚打开就被书中的精彩描述深深吸引,无法放下。深吟浅唱地翻过书中的每一页,不知不觉中就走进了“生命化教育”。在字里行间不停地穿梭,就不由得把“生命化教育”当作一种信仰。这是一本让人流泪着又微笑着、痛并快乐着的书,但不管你是流泪还是欢喜,这本书都会让你迷恋上人的成长…….
这本书其实是福建20位教师践行“生命化教育”以后得出的教育智慧的结晶。书中篇篇精品,当然如果你对此有所怀疑的话,你打开扉页或是任意一篇都会给你一个很好的证明。可以很明确地说,只要你读了《迷恋人的成长》,你心中就会充满了对“生命化教育”的信仰。书中的20位教师都是众人皆知的名师,他们是积极的生活者、真正的博学者和优秀的教育者。他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生命的珍视,通过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亲切自然,让我这个刚从高校毕业的新人在踏入教师队伍之前就感受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师形象。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工作的爱,达到一种迷恋的程度,因此,能在如此平凡琐碎的工作中得到如此多的精彩发现。现在选取几个“发现”的片断,与大家共同感受“生命化教育”的魅力。
发现一:“回想我十年来的教学生涯屯有不少理智控制不住感情的冲动行为,也有不少在情急之下所做出的莽撞行为,现在是后悔莫及呀!但我庆幸,参与生命化教育实验,我不再粗暴,不再简单,我变得成熟,变得有智慧了!在今后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直面人生,以成全每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的发展为自己的价值取向。”
一个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但很少有人能这样勇敢地分析、解剖自己,这样真诚地直面错误,立下要培养富有个性的人的诤诤誓言。
发现二:真诚的“美化”。
教师的爱能创设一个愉快的教育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烦恼、焦虑、紧张、害怕、反感等情绪是心理疲劳的主要因素,在这种脾气和情感状况下学习,将会抑制智力的活跃;相反,在愉快、心平气和的心境下学习,则往往伴随血液循环的亢进、大脑皮层得到丰富的营养,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下而不易疲劳。当教师微笑着走进课堂时,学生们便也露出笑脸,教室里阳光灿烂,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因此,我想,任何一位教育者都应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用智慧、用技巧、真诚地去“美化”学生的过错行为,用尊重、信任、激励去唤醒每个生命个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批评,这些做法,乍看起来都是为了把学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动机,或者说仅仅靠善良的动机,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每对孩子进行一次批语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自己是坏孩子、恶劣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象。”
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勤于研究,勇于实践,把自己对生命教育的深刻理解运用于实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师生关系会更和谐,我们的课堂会更加富有人性。
发现三:只有回到生命,才可能理解作为生命表达的教育。回到生命,就意味着回到了教育的本源。
马克斯?范梅南(加拿大)说:“教育智慧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孩子们的心灵。”教育的智慧,不在乎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在乎如何协助孩子培养智慧,因为知识都是旧的,生命却是新的。学习是种迈向未知的智慧和勇气,只有时刻注重孩子的体验、感受,让孩子们真正地“做自己”,教师才能因着孩子的快乐而快乐,师生才能共享生命化的教学课堂。
发现四:把课堂当成生命中的一种美丽探险。黄瑞夷老师说,其实教师日常上课在愚钝和机敏之间往往也是这一念之差。全力关注学生我们就机灵了,全心关注教学环节我们就愚钝了。看来要让课堂富有生命的活力,教师必须做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的:只有当教师所要教的教材在他看来浅显得如同识字课本一样时,他才能把精力从教材上转到学生身上,才是用一辈子来备课。
教师教学要从关注“错”与“对”中转向关注差异,只有关注学生的差异才能成全学生,才算尊重个性,才是“目中有人”的教学,反过来学生的差异也成全了教师,一个教师的成长必是在错综的学生差异中获得成就的。让不一样的学生都有相应的发展,是对教师的挑战,挑战使他变得敏感、聪慧、富有才华;关注学生差异的课堂是开放的、是无法预设的,它只能凭教师的才情、文化的底蕴、教学的素养、生活的积淀,依学生的个性艺术化、个别化地处置,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成长。关注“错”与“对”的教学,只能使教师的匠气日益加深,教学会让教师没有灵气,甚至走向反教育的一面,自然对学生是一种摧残。因此,生命化教育课堂提倡成全学生就是要成全学生的个别、成全学生的差异,做到“目中有人”的教学、生命飞扬的教学。
这20位老师的这些质朴真切的文字,来自于他们对生命及工作的深切感悟、智慧与激情。这些文字告诉我们:那个能够不断启发、感动、刺激教师的课堂其实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无论从哪一页打开,都充满了对人的成长秘密的感叹和眷恋。教育的发端是爱和责任:对自己、对所有的生命、对探求未知的努力、对我们虔诚地期待又无法预知的未来。
生命化教育行动沉潜而细致地深入到这20位教师的课堂。他们的教育智慧和创造力,他们富有生命真情的文字,以他们的坚韧与耐心,预示着生命教育值得肯定的美好可能。
最后,我想用这本书的主编张文质先生的一段话与已经在教育岗位上奋斗和即将加入教育大军的同学们共勉:
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开始,
从尊重每一位学生开始;
从善待每一位学生开始;
从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要求开始;
从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开始;
从培养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开始。
轻轻地合上书,另一个教育世界却在我的世界打开。“生命化教育”留下的智慧不由地在我脑中激荡。当然书中也有缺点,诚如体系比较混乱,没有对“生命化教育”作系统诠释。但这丝毫不损它的魅力。捧起书的瞬间感悟,正如“漆黑的夜里,一根火柴划亮了,你的眼前一片光辉”;追寻中的豁然开朗,就像“走进五月的果园,各色各样的果子累累垂挂在枝头,你打开你记忆的袋子,任意盛装采撷来的美好的果实”;掩卷后的理性思考,又似“走进上帝的伊甸园,你大胆摘食了智慧的果子,于是你通晓了一切。”
那种对生命意识的尊重,会使你在潜默化的被“生命化教育”感动直至把你的生命意识唤醒,同时又悄然地把“生命化教育”作为你对教育的信仰。打开《迷恋人的成长》,开始迷恋人的成长吧!让我们一起体验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喜悦,感受美丽的教育人生!
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3
培根的一段话尤为精彩:“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数学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变……”就是让我们博览群书,如果我们能多读书,相信我们的生活就必须会充实幸福。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我为谁工作》,慢慢细阅,颇有感触。就像书中所言: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莫过于书了。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让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忧伤走向快乐,从灰心失意走向奋发图强。的确,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读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人们说人生是一条路,而这条路确实是无数本书铺成的。如果没有了书,那么它就失去了本身的好处,就会永远只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会变成一条被人们遗忘了的路,一条被人们丢弃了的路。
《我为谁工作》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虽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读完,但封面上的一段话给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就应把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个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能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我们当中的有些人,时常处于消极颓废的心理状态中,觉得社会太大,自己所学、所想的在现实中经常行不通,完美、成功的境界离自己更是遥不可及。于是,便有些垂头丧气,驻足不前,面临人生的道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时候,对自己当前的工作不太满意,导致了一些负面的情绪。这样,抱怨与痛苦就产生了,在这个时候,一本好书,它能够帮忙我们,它启示了我们的思维,掀起了我们久违的热情,亦诠释了某些灰与黑的现实本质。
那工作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工作是每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如果没有机会工作或不能从工作中享受到乐趣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好处,他们就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工作是付出努力以到达某种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也有自己的梦想,正是为了获得某些东西到达某些梦想,或是成就自我,为了拓宽、加深、提高自身的技能,将自身全面发展成为和谐美丽的人,我们才会专注于一个方向,并为此付出毕生的心血。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除了工作,没有哪种活动能有如此高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种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着生活的质量。
我们要明白,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你,在为谁工作,让我们一齐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齐走向成功之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用热情去重燃工作的激情,再来一次触动心底的反思,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内心深处承认并理解: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个朴素的人生理念,职责、敬业、忠诚就从而诞生了。敬业,铸成灿烂人生。爱岗,在自己的岗位上闪闪发光。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的辉煌,勤奋努力、自强不息,要明白我们不是在为谁工作,更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工作。我们要把自己当作工作的主人,才能更好地从中获得发展的机遇。
很明显,我们是为自己而工作,在为自己的人生工作,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负起天经地义的职责,义不容辞以诚信为立身之本,言必有信,行必有果,尽心尽力,忠诚第一,忠诚于工作,忠诚于同事,诚实坦率,视诚实为生命,敞开心扉,坦荡处世,率直为人,把职业当作生命的信仰。记住,我们是在为自己的人生而工作,一齐努力,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尽我们自己的职责。
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4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一直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96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老师抓住,马上就会被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
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40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怎么那么坐不住?怎么那么难教?怎么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么也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己的学生,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弃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知道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爱不是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只要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们的手中。我们应该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意义更大一些!
我们给学生希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还是苦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对希望,希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5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建议,在原来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的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
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现在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教育故事,就像长河里的`涓涓溪流,平淡而又长远;教育故事,平常中包藏着经典,蕴含着永远。每天,每周,每月,记录一个小故事,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呈现出来,可以帮助更多的老师拓宽视野,提升修养。让我们一起,记录下身边发生的一个个教育故事,提升自己,更为他人提供一个范例。相信我心一定有收获。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做为年轻教师的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教师只有再度做为学生,拿起书本,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不是一个终结点,而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使我对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6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己,升华自己,超越自己。”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认为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读的书要层层深入,点点掌握;把自己看过的书再看,再看,看得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细致、精练的思索,并把这种思考所得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下面我就结合最近读过的并对我影响较大的几本书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第一本是《贾志敏课堂实录》,是我自己搜集汇编的。读贾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实录,让我明确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根”,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树立扎实、朴实、高效的教学风格。从紧扣课题导入,分层次朗读,抓重点句子指导朗读,扣重点字词感悟全文,注重说话训练,读写结合等,在此基础上钻研教材,以贾老师的设计理念来设计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
第二本是《窦桂梅阅读教学精品录》。众所周知,窦老师的课大气磅礴,广博深邃,挥洒自如,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堪称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学中,她提倡设计课堂就是设计人生;抓住课眼设置主问题是上好课的关键;预设与生成要照耀每一片叶子。窦桂梅老师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她说过的“设计课堂,关键靠底蕴---靠独立思考的勇气与能力”这句话。因此,每每看到教材,我都不急于搜集课外资料和教学参考书,而是先熟读教材,钻进去,找到文章的主题、课眼,独立思考,然后进行教学设计。最后,用窦老师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审视我的教学设计,调整教学环节。也许一开始要走些弯路,并且道路艰辛,但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成长,迅速树立自己的`教学风格。例如《丑小鸭》就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第三本是雷玲主编的《课堂深处的精彩—中外教育对比赏析》,书中以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一线教师的课堂实录和国内专家对课堂的点评构成,深入研究国外一线教师的课堂,不难知道:为什么国外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都很强,而我们的学生却只会考试,严重缺乏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了。
其次:《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好老师征服后进生的14堂课》,让我的心更柔和、更平静,更能理解学生、接受孩子的种种不成熟。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则让我更了解自己,更理性思考问题,更热情对待家庭和生活!
好书多如烟海,看你怎么读而已!我认为只有善读,才能象蚕一样,吃进去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
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7
本学期我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让我明白了许多有着教育爱和爱中的教育的故事。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述了一群充满活力,进取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我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那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教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应对我们的教育,爱应当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明白,"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教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教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
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确定,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教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我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到达,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理解了惩罚。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形容爱的定义,可是我明白,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代替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8
我是怀着一名幼儿老师的心情看完的。这不是一本书,是篇文章,但我把它当书一样的看了一篇又一篇。本书的核心思想: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儿教师用自己的心态写出了自己对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点写出了幼儿教师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
1、整天有写不完的工作;
2、工作强度大,活儿忙不完;
3、工作上的比赛无休止;
4、幼儿老师的安全责任大;
5、在社会,没有谁能瞧得上幼儿老师;
6、每天都在幼儿的吵嚷声中度过;
7、每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疯子般。
8、为了布置区域什么垃圾物品都要。
9、家长工作有难度;
10、当孩子们长大了,认识儿时的幼儿老师几乎是零等等。
几点心得: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这位作者用反写方法,突出了幼儿教师的'伟大。幼儿老师虽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却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当新生幼儿才入园时,二十几个孩子一起哭,抱完这个哄那个,哄完那个又抱这个,老师常常是骗一个,哄一个,抱一个,拉一个后头还跟着好几个!要是遇到几个感情脆弱的家长,热门思想汇报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长。于是大人小孩一起哭,那场面那家伙那整个一人间练狱啊!哭还算小事,现在的孩子普遍奥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闹又踢又咬死活不要上幼儿园,所以老师身上留点小伤那是常事。”就从这点上,就看出了幼儿老师的不同一般。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这作者真的写出了老师的心里话,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几篇后,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儿老师的不简单!我做为一名普通幼儿教师感到真幸福。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的伟大,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的高尚,因为我看到了我们幼儿老师在人家眼里的不同。虽没有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那么的高级,但我们却能把一个不懂事的孩儿学会懂事,未来的才子们都是从我们手中开始起步的!
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9
通过参加读书学习活动,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教师读书当然不仅是为了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匪浅。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一个人在工作之余一定要有自己的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
郑杰校长在书上论述: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地读死书和死读书。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
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它是紧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学、反思、行为纠正、科研等手段进行。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反思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要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学习,使他们在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性很强,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
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那么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经过这种分析,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会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更优化。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称职的服务者》,就是说我们做教师的都要为学生服务,为帮助学生的学习服务。那么我们又是怎样服务于学生呢?我觉得在我现在的教育中,教师要摆正位置为学生的服务,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服务的好坏要学生来评价。教师还要提高服务手技能和态度,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有好的心态,学生就会心存感激。当学生学会感激之后,才会醒悟,才会更好的回报教师。又如《谁是学校的主人》让我知道了学生、领导、教师谁是学校的主人呢?我们常说学校要生存就得有生源,就此而言学生应该是学校的主人。可是决定学校大事的时候学生有没有决定权呢?那么学生何来主人之言。那么教师是吗?领导是吗?我觉得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一切,那们你就是学校的主人。还有很多内容如《把困难当作机会》……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新一百条建议都比较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10
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师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教师不说话,上课时间吃东西,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现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满希望与理想。启发:
(一)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
1,系统思考
2,自我增进
3,改善心智模式
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
(五)教师专业成长靠进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须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一点体会。
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11
寒假里学校组织了教师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我的感触很多。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而制定的。其基本理念主要有四点,学习后深有体会。
1、"学生为本"。此理念让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时时处处以人为本,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2、"师德为先"。 记得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师表就是指教师的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和典范。学习并贯彻标准精神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及神圣使命。
3、"能力为重"。作为教师在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还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各项研修活动,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构建现代课堂,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我们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
4、"终身学习"。要教育好下一代,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我们肩上的任务是沉甸甸的。它不光是对我们的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规范了我们的教学行为,也为我们专业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我们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还要学习先进的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仅在用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因此,用实际行动诠释《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是每一位合格教师必须做到的!我们教师要能够做到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从思想到作风,从心灵到外表,从言行到举止,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感、锻炼职业道德意志、确立职业道德信念、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习惯。用爱心育人,师德塑人,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深化素质教育而努力奋斗。
【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个人读书的心得体会03-19
教师读书个人心得体会01-30
教师读书个人心得体会01-07
教师读书的个人心得体会01-11
教师个人读书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01-09
教师寒假读书个人心得体会11-11
教师读书个人心得体会范文01-07
教师读书的个人心得体会范文09-27
教师个人读书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06-22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体会-教师心得体会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