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改造方案

时间:2024-06-26 18:06:18 改造方案 我要投稿

工程改造方案【优秀15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工程改造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工程改造方案【优秀15篇】

工程改造方案1

  目前,各地区的农网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配电网的改造设计方案略有差异,但基本符合技术标准和有关规程。农网改造工作推动了农电体制改革的进程,为落实“同网同价”电价政策、减轻农村广大农民用户的负担奠定了基础。农网改造工程的优劣成败既关系到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的落实,也极大地满足了亿万百姓十几年来能用上明白电、放心电、公平电的愿望。下面结合内蒙古通辽地区在农网改造中所面临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1、农村低压配电网的电源点选址问题

  2、农村低压配电网采取供电系统的问题

  一般来讲,农村低压配电网采用TT系统,农村居民用电设备外壳必须采用接地保护,接地极要符合标准,为了补偿接地极接地电阻过大的不足,配电网一定要实施剩余电流的三级保护,整定值由县级电力生技部门通过实测整定,以保证居民用电安全和监测线路泄漏电流。以上2点措施必须作为硬性指标来执行。

  3、xxkV配电网络合理改造的问题

  对需要改造的xxkV配电网络进行可行性改造方案的研究,根据负荷用电类别及配电线路导线、变压器的基本参数,计算出配电网络的最佳线损率和经济负荷电流(即导线、配电变压器可变损耗与配电变压器固定损耗相等时的负荷电流),如果实际负荷电流大于经济负荷电流,说明线路损耗大,线损率较高,须增加线路出线条数,调整电网结构来分担一部分负荷,或者增大导线截面来降低可变损耗及合理进行无功补偿等措施。如果实际负荷电流小于经济负荷电流说明配电网大马拉小车,运行不经济,我们应提高用电负荷,开拓新的用电市场或者对该配电网络中根据固定损耗所占总损耗的比例来确定运行电压,如固定损耗占总损耗50%以下,我们可以提高主变压器的运行电压降低配电线路和配变的'可变损耗,但如果固定损耗占总损耗50%以上时,我们适当降低主变压器的运行电压,降低配电变压器的固定损耗。

  所以说,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根据负荷特点:

  ①在负荷电流较大时,合理选择导线截面,提高主变压器的运行电压,确定电容补偿方案,规划配电网结构,能够降低可变损耗。

  ②在负荷电流较小时,适当降低主变压器的运行电压,开拓一些新的用电负荷增长点,能够降低固定损耗及固定损耗所占总损耗的比重。总之,增大导线截面,更换使用节能型变压器,优化配电网结构,实施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合理无功补偿,从而使整个改造后的xxkV配电网运行在一个较合理经济的负荷电流区间,达到降低损耗、降低线损率的目的。

  4、把住农网改造材料质量关的问题

工程改造方案2

  引言

  20xx年全国启动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启动,大规模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拉开序幕,如何提升农网工程设计质量,让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后能达到提高农网健康水平、扩大农网的供电能力、提升农网供电质量、降低农网线路损耗、减少农网自身故障的目的,让全省农民用上电、用好电、用实惠电、用安全电、用放心电,是顺利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龙头。从管理与技术的两方面分析,提升农网工程设计重在两点:第一,认真查勘现场,把现场的实际情况搞清楚,查勘结果能够为设计提供确实可信的数据;第二,用心进行设计,把设计原则与功能要求搞清楚,用心把设计工作做好,确保设计符合现场要求、符合规范和导则要求,满足功能要求。下面从人员责任管理、现场查勘管理、用心设计和监督管理几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农网工程的设计质量:

  1、人员责任到位、设计管控得力

  1.1强化设计人员的责任,确保设计责任到位

  设计人员的责任间接表现设计质量,我们经常见到能力很强的人设计质量不高、水平很高的人设计质量不高,这都是缺乏责任的表现。我们常说,某某能力很强,但他设计的图纸领导总是不满意,谁谁水平很高,但他设计的图纸总是不符合规范要求。从事农网工程设计工作,都必须要有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才能把设计掌握好,把设计干好。我们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引导、思想感情教育、社会案例分析等方法来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有效促进设计人员能动性与主动性。

  1.2合理考核设计人员,确保设计管控到位

  建立设计人员约束激励机制,设计人员薪酬与设计质量挂钩,促进设计人员想千方、设百计来提高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奖要奖的心动,罚要罚的心痛,对于设计质量高、贡献大的设计人员进行精神和物资奖励相结合,对于设计质量差、人员责任意识差的设计人员进行惩罚。奖惩办法可以结合设计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对于家庭条件好、生活环境优越、经济条件富裕的人员奖罚系数要重,反之可以适当降低奖罚系数就能达到目的。只有通过薪酬与绩效挂钩考核,才能提升设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设计质量才能提升。

  2、认真查勘现场,提供设计确实可信数据

  现场查勘是勘测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关键环节,现场查勘不能敷衍赛责,要为开展设计奠定基础与提供可信的数据。

  2.1提升现场查勘人员素质

  很多农网工程现场查勘人员与设计人员严重脱节,现场查勘人员不懂设计、设计人员不懂查勘重点。查勘人员对设计原则、要求、目的不清楚,匆匆忙忙跑到现场,草草了了看完一圈,粗略了解后告知设计人员,使得设计方案不符合现场实际要求,施工时变更方案、修改材料,造成巨大浪费。对于查勘人员必须懂设计、清楚原则、理解功能、明知要求、熟知目的,现场查勘人员在查勘过程中必须与设计结合起来,把现场利于设计、防碍设计的情况搞懂、摸透。

  2.2查勘必须了解地区规划

  随着全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发展规划更加科学,规划功能更加完善。有些农网工程现场查勘时对规划了解不够、分析不透,工程实施时才发现与规划冲突,结果修改设计方案,大范围修改路径,致使已经施工的部分工程都废弃了,造成巨大浪费。在查勘时首先了解当地规划、经济发展状况,确保农网工程设计符合当地规划,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2.3查勘现场必须认真了解地质、地形地貌与特点

  现场查勘必须清楚农网工程所经过地区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对于地质条件特殊地段要进行地质勘探,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要拍摄图片。基础的稳定性是由地质条件决定,路径方案的可行性由地貌条件决定。有些工程查勘时地质情况了解错误,导致工程实施中基础无法施工、工程竣工后基础塌陷,最后设计返工、施工修理,造成更多的损失;有些工程设计前地形地貌了解不够,施工中线路走廊不通、杆塔高度不够等问题,发现后线路路径改道,重大设计变更。

  2.4查勘需与当地村民和村委会沟通

  查勘人员责任心及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查勘的结果,连锁反映到设计图纸。有些查勘人员只了解现场情况,没有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没有与当地村委会、村民沟通,现场看完就走。虽然地质、地形地貌弄清楚了,但是没有与当地民风、民俗结合,设计图纸完成后,施工时违背了当地民俗习惯,农民强烈阻工、村委会极力反对,被迫修改设计方案。在现场查勘时,与村委会、村民沟通是必须的,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在图纸设计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并与村委会签订路径协议,确保设计方案可实施。

  2.5交叉跨越、穿越位置必须实地测量

  农网工程涉及范围大,不可避免交叉跨越、穿越,高压线跨越低压线,低压线穿越高压线,强电跨越弱电,导线跨越公路、铁路、河流等等。穿越、跨越情况很多,也很复杂,跨越与穿越的交叉角度各不一致,周围地形地貌千奇百怪。线路路径有交叉跨越、穿越的必须要现场实地测量,不能仅凭眼估量,各种跨越、穿越的距离要求、角度要求,以及线路本身对地面、路面、山坡、建筑物的距离,这些数据都必须要有精确的测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设计、施工顺利完成。

  2.6查勘后数据记录必须齐全

  有些查勘人员没有好的习惯,查勘时头脑很清楚,不做任何记录,待回到办公室做回忆录,数据错误,造成后面设计工作失误,修改设计、返工、返修等。查勘的各项数据都要在现场做好记录,给设计提供确实可信的数据,查勘是设计的基础,规程是设计的依据。在现场查勘之前根据需要制定表格,查勘记录各类数据,查勘时数据填写齐全,需要增加的数据和说明备注清楚。

  3、用心进行设计,提供准确的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是指导项目实施的说明书,是衡量设计质量的水准仪,是展现设计形象的窗口。现场查勘后,接下来就是依据设计规范,总结经验,用心进行设计,设计方案图纸准确、明确、精确。

  3.1吃透现设计规范和现场查勘结果

  现场查勘结果是设计的基础,规程规范是设计的依据,设计人员必须吃透现场查勘结果与规程规范。有些设计人员对农网工程设计规范不了解,对现场查勘结果不理解,设计经验一知半解,设计图纸不满足规范要求,不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图纸脱离现场,图纸违背规范。设计规范要弄懂精通,是“必须”还是“宜”,是“禁止”还是“不宜”;查勘结果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仔细分析,地质状况是“行”还是“不行”,各项距离是“满足要求”还是“不满足要求”。

  3.2加大设计深度与细度

  设计深度与细度是一个未量化的指标,到底怎么样算达到设计要求深度与细度,没有明确的指标衡量,但是项目建设单位都有明确的要求,我们提出可研报告达到初步设计深度,初步设计达到施工设计深度,都是对加大设计深度提出的要求,很多设计人员不理解设计深度的要求,没有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对于单个农网工程项目来说,设计深度要求更具体,需要出哪些设计图纸,图纸要求怎么样,都有明确的说法。有些项目就是因为设计深度与细度不够,设计人员自己都搞不清了,其他人员更加看不懂,实施起来就偏离了设计的意图。设计人员必须认真理解设计深度与细度的要求,强力加大设计深度,设计图纸让人看了就清楚,设计人员不用做任何解释,符合规范与现场实际,设计的深度和细度就基本达到要求。

  3.3用心校核图纸

  设计图纸校核是设计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绝对不能忽视、走过场,设计图纸完成后必须要经自己校核、专业校核,校核图纸中存在的纰漏、手误等问题。有些设计校核形同虚设,只签名、不看图,这种方式都是不行的,图纸校核必须要用心,图纸问题要即发现即修改。有的设计人员因设计任务重、工作繁多,发现问题不及时修改,屡见屡犯、屡改屡错。校核图纸不仅要做,还要用心做,特别是对于设计经验不足、刚刚上路的新手,专业校核人员必须认真、用心去校核,这样有助于完善设计图纸、很快提高新手的设计水平。校核图纸不是签一个名字,是发现图纸的问题、找出设计的不足、提出修改的建议。

  3.4认真统计设备材料计划

  设备材料计划统计非常重要、十分必要,涉及设备材料采购、工程造价等方面。正因为设备材料计划的重要性,设计人员统计时务必准确,设备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都应该标注清楚、明白。设计人员应遵守国家标准的规范名称,规格、型号要使用国家标准规格、型号,设备材料的单位应选用容易识别与计算、计量准确的单位,如导线用长度,电杆用基数、标准金具用个数、非标金具用重量计量。

  4、抓好监督管理,确保设计质量

  4.1查勘阶段监督

  现场查勘结果是设计的基础,要进行查勘的监督工作,以确保查勘结果准确、真实可信。对农网工程查勘人员提倡设计人员自己查勘、自己设计,减少中间环节和信息传递失真。自己查勘、自己设计模式,查勘监督另聘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到现场抽查监督查勘结果;自己查勘、他人设计模式,查勘完成后设计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复核。查勘必须要有监督,对于项目委派监理的,现场查勘监督也可委派监理工程师完成。

  4.2设计阶段监督

  设计阶段是设计工作的重头戏,也是设计展现成果的重要过程,要用心设计,还需要抓好设计监督工作。农网工程比较杂散,工程虽小,专业颇多,牵涉土建、电气、通信、调度等各个专业。设计监督工作也很繁琐,设计监督工作主要由县级供电企业担任,农网工程设计完成后,必须由县供电企业电网建设管理部门组织设计图纸全面监督核查,监督核查工程范围是否准确、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工程量是否属实、工程造价是否妥当、工程方案是否优化等。监督核查提出的问题设计人员必须核实修改,力争设计方案最优、工程造价最省、投资效益最高。县供电企业电网建设管理部门监督核查后,市(州)电业局电网建设管理部门还要进一步监督核查,根据情况统筹考虑、整体优化。

  5、积极鼓励设计大胆创新,引导设计新思路

  5.1开拓设计新思路

  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设备材料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产品功能在不断增加,产品性能在不断优化。设计人员要主动学习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技术,多了解同行业、跨行业的三新技术的应用经验,开拓自身的设计新思路,找到更优化、更经济、更有效的新设计方案。以新技术创新推动设备更新、以新设备更新推动方案更新、以方案更新推动管理简化、以管理简化推动效益增加,形成良好的设计新思路循环机制。

  5.2鼓励设计创新

  很多的设计人员思想固化、流程固化,不愿意动脑、不愿意动手,阻碍了设计创新的步伐。我们提倡标准化设计、精益化管理、规范化建设,并不是否定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使用,也不是否认设计创新。设计创新的源泉在那里,设计创新的动力在那里,一部分来自社会的进步,一部分来自技术的更新,一部分来自运行的经验,一部分来自项目主管单位的压力等。作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都应该大胆鼓励设计人员创新,用创新促进发展,用发展提高势力,用势力创造效益,用效益回报社会。设计创新步履维艰,必须用强劲的动力推动设计创新、用丰厚的回报鼓励设计创新、用管理的手段优化设计创新。

  6、加大沟通交流,相互吸取成功经验

  6.1项目管理人员交流沟通

  不同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要沟通,不同电压等级的项目管理人员要沟通,不同区域的项目管理人员要沟通,不同行业的项目管理人员要沟通,沟通成功的管理经验,沟通方案优化的经验,沟通设计质量提高的经验。同一单位内的多个县供电企业不沟通,你做你的方案,我走我的路线,一个单位内部多个县供电企业管理模式不同、设计方案不同,管理人员相互沟通,把别人管理的优点变成自己管理的优点,把自己管理的优点变为别人管理的优点,相互吸取经验改进,共同进度。

  6.2设计人员交流沟通

  设计人员交流沟通很有必要。一个系统、一个项目都牵涉多个专业,不同专业的人员加强沟通,接口工作简化,减少接口工作协调。不同地区的设计人员加强沟通,交流设计经验,谈论各地区特点与设计采取的策略,以及在设计、设备材料采购、施工等后续环节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技术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原有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又持续出现,设计人员相互交流有利于共同进步,扩大设计人员视野、拓展设计思路。

工程改造方案3

  随着国家加大中西部地区农网完善工程的投入力度和新一轮的农网工程改造升级,四川省电力公司也加大了全省控股、代管公司的农网工程建设投入力度。

  目前,四川省电力公司在乐山电业局管辖范围内的控股、代管公司在四川省电力公司没有对其进行管理之前,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管理模式与省公司及乐山电业局的农网工程管理要求完全不一样,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的管理和特点,乐山电业局在行使农网工程管理职能后,先后到达各控股、代管公司实地调研考察,与各公司沟通协调,探讨如何共同做好农网工程管理工作,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双方在对农网工程管理的规范性上达成一致,为下一步做好农网工程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农网工程计划正式下达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双方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磨合和沟通,都还是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为此,本人就我局控股、代管公司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管理提出浅粗看法和探讨。

  一、对控股、代管公司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管理

  1总体要求

  为完成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任务必须提供组织保证,成立相应的农网工程管理机构。乐山电业局与各控股、代管公司的农网工程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行两级负责制。电业局由分管基建的副局长负责,农电部牵头,发展策划部、生技部、安监部、财务部、审计部、纪监部、局长工作部、基建部、技术服务中心、物流中心等部门(中心)按照各部门(中心)职责开展工作,控股、代管公司也必须落实一名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组织本单位相关科室、班组、供电所等成立管理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共同确保完成农网建设改造工程任务。

  2工程计划和设计管理

  控股、代管公司应高度重视农网工程规划和设计工作,要严格遵守先规划、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禁违反基建程序,搞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

  同时在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计划安排上,应充分考虑投资的社会效益,坚持“集中整改,综合配套”的原则,结合农网前期改造、当地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等情况,对人口密集区要加强改造力度,成片配套进行,做到改造一片,成效一片。农网建设与改造以一个村或台区为一个单项进行立项。

  目前,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计划与农网改造实际所需的投资相比较小,因此,农网工程安排应以改造为主,新建为辅。要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加大工程勘测设计深度,对现有符合农网安全运行规程要求的、可利用的设施要尽量使用,严禁大拆大换。

  如果确实要进行农网工程计划项目调整的,要求工程计划和项目调整必须要有依据,应履行必要的工作程序和审批手续,严禁利用农网改造工程专项资金安排计划外项目,对于超规模、超范围建设的工程项目一律不得进入农网改造工程。

  35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xx0万元及以上的xxkv及以下单项工程应按照《乐山电业局招标管理办法》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咨询单位编制可行性论证报告,xx0万元以下的xxkv及以下单项工程应由实施单位编制技术方案报批表。可行性论证报告由乐山电业局发展策划部组织内审修编后上报省公司审批,技术方案报批表由乐山电业局农电部组织评审。

  农网改造工程的工程勘测设计,35kV及以上工程项目经乐山电业局内审后上报省电力公司评审,xxkV及以下配电工程由农电部组织评审。农网工程的'概预算按照《乐山电业局建设工程技经工作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农网工程设计要遵循“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符合国情、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农网改造工程的实际情况,推行标准设计、典型设计和限额设计,典型设计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35kv、xx0kv)、《四川省电力公司农村电网xx千伏及以下工程典型设计》执行,技术原则按照《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5131-20xx)执行。

  对于xx0kV项目需要开展项目核准的,各代管公司、控股公司在发展策划部的指导下开展前期工作,取得核准所需的各项支持性文件并报送发改委核准。

  3农网工程物资管理

  农网改造工程所需的设备和主要材料必须按四川省电力公司物资分级管理原则和乐山电业局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的要求,统一进行采购,控股、代管公司不得自行进行物资采购。

  为保证物资采购管理有序进行,控股、代管公司应确定工程物资管理的相应机构及责任人员,报乐山电业局批准。控股、代管公司按《乐山电业局物资管理办法》办理物资需求计划及相应仓储领用手续。

  废旧物资的管理,参照《四川省电力公司废旧物资管理办法》执行,废旧物资的处理应有处理过程及结果的详细记录资料,并进入工程档案管理。

  4农网工程施工及监理

  农网改造工程35kv及以上项目由局基建部组织开展施工建设。xxkv及以下配网工程项目由各代管公司、控股公司组织开展施工建设。农网工程的施工建设应严格执行招投标制。

工程改造方案4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有关部门采取切有效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我县农村中小学仍有一定数量的危房,改造任务比较繁重。为切实做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河南省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我县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任务

  危改工程实施的目标是:基本解决农村中小学现存的D级危房,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

  主要任务是:从今年起,用3年或稍长一些时间,完成我县农村中小学现存的D级危房改造任务。现存的或新增的B级、C级危房由县乡两级负责核查,要制定规划、落实资金、逐步予以改造。

  二、实施原则

  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资金,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按期完成。严禁借危房改造之机向农民收费和摊派各种费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坚持“三统一分”的原则。对中央、省、市的补助资金,在保持资金性质不变、资金投向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的前提下,教育、计划、财政、扶贫办等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按资金性质分口实施”的原则,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作。

  坚持“四结合”的原则。即:一是与中小学布局结构相结合,布局规划中准备撤销的学校不得纳入改造规划。二是与已经实施的“中小学危改工程”和其他途径的'学校建设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三是与农村教育发展相结合。在对教学用房进行改造的同时,要将农村学校急需改造的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纳入改造范围,统筹解决。结合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新建校舍要适当考虑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建筑设计要求。四是与实施的“整体推进、分批扶持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相结合。

  坚持严重危房优先安排的原则。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对损坏严重、危及师生安全的校舍要优先从速安排,尽快改造。

  三、实施安排

  实施范围。列入危改工程项目的学校必须是政府兴办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

  工作程序。全县危房改造工作由县教体局、计委、财政局、扶贫办研究制定工程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报县政府审批。各乡要根据县政府审定的本乡项目学校,抓紧制定本乡工程实施的总体规划,明确改造任务、资金数额和年度工程进度计划,报县教体局、计委、财政局、扶贫办审定,根据各乡规划制定、资金落实和机制建立的情况,按照中央、省及市级配套资金的管理要求,分年度审批下达实施计划,并签署危改工程目标管理责任书。

  资金管理。为保证危改工程的顺利实施,教育、计委、财政、扶贫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对上级的专项资金和县政府安排的资金要统一纳入财政国库,实行分帐核算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财政部门要根据教育、计划部门核实的工程进度,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危改工程资金未实行分帐核算管理、未按要求建立投入机制、承诺资金不到位或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在分年度核定上级专项资金补助数额时,将缓拨、核减甚至停拨资金,并由相关的单位承担责任。

  质量监管。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危改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勘察、设计和施工。建筑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具有国家认定的资质,严格工程监理,确保新建校舍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本着“经济、实用、整洁、安全”的原则。校舍建设要因地制宜,严禁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建设。工程实行项目管理,各项目学校要建立项目档案,有关部门要对工程进展情况、项目建设质量、专项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

  四、工作要求

  危改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促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乡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危改工程目标按期完成。

  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综合协调。危改工程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在县政府领导下,由县教育、计划、财政、扶贫等部门和各乡政府共同组织实施。为加强对全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由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为组长,教育、计划、财政、扶贫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中小学危房改造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协调和沟通。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危改工程实施的领导、协调和相关工作。

  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工程进展。要根据全县中小学危房状况,统一规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并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抓紧改造危险校舍,确保师生安全。县政府将把这项工作作为考核各乡政府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筹措资金支持实施危改工程,确保危改工程任务按期完成。要建立健全危房改造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有关政策,严禁以各种名义高收费、乱收费。

  健全投入机制,保证资金到位。要建立健全以县级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农村中小学投入保障机制,要把维护、改造和建设中小学校舍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纳入政府预算。要建立经常、稳定的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渠道,多渠道筹措资金。及时消除危房。各乡要积极筹措经费,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强化监督检查,彻底消除学校危房。各乡要建立校舍档案,每年要组织有关部门对辖区内中小学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和危房鉴定,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改造。县里每年要组织力量对全县中小学校舍进行安全抽查,督促各乡实施好危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建立中小学危房改造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失察、工作不力,发生校舍倒塌,造成伤亡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学校校长的责任。

工程改造方案5

  为认真贯彻实施省交通厅和通泰集团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有关要求,切实做好机场改造工程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机场工程项目部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制定了安新改建工程“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发展”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着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安全执法、安全生产治理“三项行动”,突出重点难点整治,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安全长效机制,推动安新改建工程安全生产善的持续稳定,全面按照省交通厅、通泰集团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要领进行工作部署。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切实解决安新改建工程安全生产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顺利完成20xx年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年”活动的组织领导,促进安全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项目部成机场改造工程“安全生产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年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工程科,负责“安全生产年”活动组织实施的日常的工作。

  四、活动内容

  (一)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为重点,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着力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一是健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落实“两个主题”责任,建立隐患治理监管体系,对事故隐患实施动态、全程管理,确保各类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二是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切实落实工程施工中预防坍塌、高处坠落、起重机械事故等专项整治措施,加强对重点工程的安全专项检查。

  (二)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增强各单位安全发展意识。

  一是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服务活动和集中采访报道活动创新内容、方法和方式,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二是要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安全竞赛活动三是强化安全法治宣传教育。做好安全法律法规普及和宣贯工作,坚持宣传法规宣贯和治理行动、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相结合,在治理行动中坚持宣传先行,教育推动,严格监督。四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总结典型,推广经验,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五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人员培训,落实安全隐患整改资金,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努力推动项目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三)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加强项目安全建设,推动落实和常效监管。

  要求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主题责任和安全监管责任,努力形成领导有力、职责分明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推动各方面履行职责到位。

  (四)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一是加强培训,明确安全工作人员管什么、怎么管,严格按法律法规授予的权限、岗位职责开展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落实到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规范的`各项要求,从思想上、行动上、措施上增强做好施工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尽职尽责,保证落实到位。

  (五)扎实开展施工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有总结,全面推动安新改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位。

  2、现场施工人员是否全部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三类”人员和特种工种作业人员是否全部持证上岗。

  3、存在重大施工危险部分分项工程是否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程序进行讨论论证和审批;是否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技术咨询程序。

  4、施工现场是否按规定进行防护,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安全有效。

  5、起重设备安拆是否符合规定程序要求。

  6、各类施工机械、电器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是否符合规范标准。

  8、脚手架、基坑(槽)支护及其他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作业环节和部位是否存在事故隐患。

  9、职工宿舍、工棚等临时设施是否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10、消防设备是否按规定配置。

  11、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品是否有专人管理,分类存放。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施工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年”活动责任制,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开展本单位“安全生产年”活动,将“三项行动”作为“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细抓好。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建立必要的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重点、步骤、要求和保障措施,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要认真分析本单位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切实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抓住重点,因地制宜,集中力量,下大力气,治理隐患,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加强舆论宣传,广泛屐职工群众参与,加大对“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宣传力度,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开展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不认真、走过场的单位项目部将给予通报批评。

  (四)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报送信息,要认真总结“安全生产年”活动各项工作,积累经验,将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做法逐步转化为长效机制。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报送活动开展情况。

工程改造方案6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一瓶八斗生活热水管道改造安装工程

  2、建设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一瓶八斗

  3、建设规模:地下室热水管道改造安装工程

  4、主要施工内容:管道铺设、管道安装、附属设备安装、压力试验等。

  5、用管规格:供水DN100焊接钢管52米,供水DN80焊接钢管39米,回水管DN80焊接钢管52米,回水管DN65焊接钢管39米,管道出场发泡保温,架空敷设。

  6、工程质量目标:达到国家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二、编制依据:

  1、相关法律及施工技术规范

  2、对现场实际踏勘

工程改造方案7

  一、翻板坝改造工程

  1.改造原因

  碑沱水电站于20xx年6月通过蓄水验收,并开始投入正常运行。20xx年7月东河发生大洪水,最大洪峰流量Q=12,260m3/s,超过百年一遇(百年一遇Q=11,700m3/s)。洪水过后翻板闸门损坏严重,导致电站无法正常发电,直到20xx年初才修复完毕再次投入正常运行,期间造成发电损失,以及额外的修复费用。20xx年7月东河再次发生大洪水,最大洪峰流量Q=9,160m3/s,将近三十年一遇(三十年一遇Q=9,368m3/s),翻板闸门再次遭受严重损坏,期间造成发电损失。翻板闸门损坏后对设计、施工和运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损坏原因主要如下:

  (1)该电站所处的河流属于山区河流,洪水存在陡涨陡落,流量大、流速高,泄洪时根据翻板门的工作原理板门翻起后的上部和下部均过流;水流在门板下部通过时形成真空产生脉动,在脉动作用及水流冲击下使固定门的支腿不停的拍打撞击支墩;水位越高,则作用于门板上的荷载越大;流速越大,产生的脉动频率越高;因此在高水位、大流量、高流速作用下,由于支腿不停的拍打撞击支墩使翻板门损坏。

  (2)由于山区河流漂浮物较多,流漂浮物过坝时,容易卡住连杆,破坏液压油缸油管,使翻板门不能正常工作而导致翻板门损坏。基于上述这种情况,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发挥工程应有的效益,对翻板坝工程进行技术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2.改造方案

  现状碑沱水电站枢纽工程采用翻板坝雍水,河床式厂房引水发电。从左到右依次布置河床式发电厂房、过船闸(冲砂闸)和翻板坝等建筑物,枢纽总长229.22m。要求仅对翻板坝段进行技术改造,对发电厂房和过船闸(冲砂闸)不做改动,改造后枢纽总长仍为229.22m。初定以原有翻板坝溢流坝体为基础,在顶部设计闸室结构,将翻板坝改造成闸坝形式。相对于翻板坝,闸坝具有: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操作灵活等优点。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按照闸坝过流孔数8孔和16孔两种设计改造方案进行比选,经多方比较后,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来看过流孔数设计为16孔比8孔要相对合理,且工程总投资也较少,故采用过流孔数为16孔的闸坝改造方案。方案具体设计如下:凿除原翻板坝支墩,堰体保持原状,改造后坝段总长度仍为162.20m。改造后闸坝主要由溢流坝体、闸墩、启闭排架及平板闸门组成。闸坝孔数16孔,设16扇工作闸门(其中8m孔口14扇,9m孔口2扇)。平时工作闸门下闸蓄水,水库水位维持在正常蓄水位383.00m运行,入库流量通过水轮机(发电)下泄。当水库水位逼近383.30m时,泄洪闸坝工作闸门开始开闸泄洪,当水库水位仍持续上升逼近383.50m时,泄洪闸坝工作闸门全部提起泄洪。翻板坝改造总平面图如图一所示,其中一~五联,即1~10#、13~16#闸孔净宽8m,11~12#闸孔净宽9m,总泄流宽度为130m。根据闸孔的宽度不同,闸墩间距分8m和9m两种,闸墩分边墩和中墩,其中边墩宽度为1.2m,中墩宽度为1.6m,闸墩的顶高程为386.00m,顺水流方向长度为10.00m。闸墩头部均采用流线型,尾部均采用半圆形或1/4圆形,底部基础溢流面砼需凿除至基础钢筋网,并设锚筋加固。工作闸门门槽深度均为0.45m,宽度均为0.8m。启闭排架由排架柱和纵横连系梁组成,启闭平台高程为399.50m,宽6.0m。排架柱断面尺寸为0.8×1.5m,横向连系梁尺寸为0.6×1.2m(宽×高),纵向连系梁尺寸为0.6×1.0m(宽×高),启闭平台和检修平台楼板的厚度均为0.2m。工作闸门为露顶式平面定轮钢闸门,根据闸墩的间距,闸门尺寸也分两种,分别为8.0×5m和9.0×5m。闸门为双主梁结构,主梁截面为焊接工字型组合梁,闸门边梁采用双腹式箱型梁结构;工作闸门的'操作方式为动水启闭,可根据不同的入库洪峰流量选择不同开度的开启。调度运行方式为:当水库水位逼近383.30m时,开启八扇闸门(间隔开启),然后根据水库水位的变化,灵活调度。此时水库仍然维持在正常蓄水位附近运行发电,允许部分消落;开启八扇闸门泄洪后,当库水位仍持续上升逼近383.50m时,再开启剩余八扇闸门及冲砂闸,此时电站停机。改造后的闸坝工作闸门启闭机采用QP-2×160固定卷扬机,功率为11KW/台,共16台。启闭设备的供电电源引自电站厂用电屏,通过埋设动力电缆从电站厂房内部引至闸坝启闭机总动力箱,再由总动力箱通过电缆分别引至各个启闭机控制箱中,再引至启闭机电动机。

  二、结语

  本次碑沱水电站翻板坝技术改造工程总工期为4个月,在枯水期施工,工程于20xx年1月初开工,至4月底完成闸门安装并调试完毕,5月底完工验收并投入运行。翻板坝经改造成闸坝后,有效避免了原先河道漂流物冲击阻挡翻板坝造成损坏的问题,且操作灵活,维护方便,自投入运行以来情况良好,提高了水电站的综合效益。

工程改造方案8

  一、基本情况

  农场位于县东部,距县城10公里,地处、江华、道县三县之间的萌诸岭山脉西北坡。始建于1958年,隶属衡阳地区管辖;1962年隶属零陵地区管辖;1969年零陵地区将我场交县管辖。农场辖管六个工区一个行政村,总人口2658人,有职工542人,其中机关管理人员20人,在职职工358人,退休职工164人。总面积64000亩,其中耕地面积7100亩。主要产业以水稻、水果、茶叶、蔬菜、畜牧业、林业等为主。农场六个工区人口1053人,456户,农场住房总面积21911平方米,70年代以前修建的456户,面积20762平方米,70年代至80年代修建22户,面积1149平方米。我场住房是当初在农场建设过程中,因为农场开发的需要,建设因陋就简,所以造成了质量不高,大多是原来猪舍、牛圈改造过来,低矮阴暗潮湿,再加上年久失修,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开裂、倾斜,椽梁基本遭虫蛀,一遇大风、暴雨或雪压,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同时我场住房普遍存在着排洪不畅、供电线路老化等大量的安全隐患。20xx年至20xx年已完成331户危旧房改造任务,目前还有125户急需改造。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为民服务的.意识,采取政府保障、农场尽责、职工尽力的推进方式,积极筹措资金,着力改善职工居住条件。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精心组织、配套建设,扎实工作,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努力把我场居民区改造成房屋质量优良、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生活便利、居住环境优美的新型农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指导实施。坚持危旧房改造与工区撤并相结合,根据农场发展的需要,重新规划住房布局,尽可能的向场部集中,鼓励撤并农场的职工自愿到基础设施配套较好的场部集中安置。在改造的步骤上,既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又要突出重点。危旧房改造要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推动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相结合,优先解决好困难职工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在政策上给予合理照顾。

  2、以人为本,尊重意愿。农垦农场职工根据自己工作需要、家庭人口和家庭状况等情况,选择居住地点和户型。严格执行有关土地使用、资金使用管理、住房建设管理、房屋拆迁、工程建设等方面有关法律及政策的规定。政府引导、职工自愿、政策透明,充分尊重职工意愿,保证职工群众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发言权,实行公示制。

  3、统一规划,综合配套。危旧房改造原址重建要兼顾工作和生活,异地新建选址和建设要符合集镇总体规划,做到统一规划、合理设计、综合配套、分步实施,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绿化、照明等基础设施要同步建设。

  4、国家、地方、单位和个人投入相结合。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广泛调动和组织各种积极因素参与项目建设,把危旧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兼顾,努力使改造资金产生更大的效益。

  5、统一管理,稳步推进。项目实施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织施工,统一资金使用,统一检查验收。

  三、实施具体内容

  县农场危旧房改造项目已经省农垦局批准,今年安排75户,为方便职工等综合因素考虑,在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充分考虑职工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维修加固形式。就是在场内旧房进行维修加固,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维修加固。

  四、资金测算

  对旧房进行维修加固75户。改造面积6000平方米,需投资510万元。

  五、资金来源

  中央补助资金:76.5万元。

  省级配套资金:54万元。

  自筹资金:379.5万元。

  六、工作进度安排

  1、投资计划:20xx年计划投资357万元。

  2、施工计划:20xx年1-2月完成对危旧房规划和设计,做好一切施工准备工作;20xx年3月份进场施工,7月份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竣工5套;8月份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竣工8套、9月份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竣工12套、10月份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竣工15套、11月份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竣工15套、12月份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竣工20套。20xx年12月竣工并验收。

  七、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实施该项为民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具体措施。为搞好农场危旧房改造,成立改造领导小组,由同志任组长,同志为成员,负责项目的报批、指挥、协调和指导工作,以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2、加强资金管理。危旧房改造项目政府补助资金要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按工程建设进度拨付,实行报账制。各有关部门要依据职责分工,加强对资金和项目的监管,定期对资金的拨付、配套和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审计,保证资金合理使用。

  3、公开透明,务求公正。危旧房改造涉及各家各户,关系到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为民众服务的意识,把所有需要改造的职工住房全部列入改造范围,并进行分类指导和操作,作好公示,以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公开、公正、公平。

  4、精心组织,保质保量。实施危旧房改造的职工家庭具体情况差异大,要通盘考虑,精心组织,根据每户职工家庭的实际,因户而宜制定计划。要切实加强管理,做到保质保量,既要确保改造计划全部完成,还要确保改造后房屋能让职工住的安全、舒适。

工程改造方案9

  1.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中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的建设,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各种家电也逐渐成为农村居民家中的必备设施,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电力的需求,农村电网对于确保电力的正常运行及人们的正常生活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工程档案,其主要是真实的记录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全过程以及管理水平,同时也是能够有效的鉴别与判定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整体质量以及判断其相关责任的主要根据。这主要是由于电力系统其输变电工作量比较繁多,因此保存农村电网输变电工程的档案,在一方面能够为之后维护输变电设施提供重要的依据,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降低输变电的运行成本。

  与此同时,建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档案还能够加强对工程完工之后的运行管理,提供农村电网长远发展以及建设的重要资料。这主要是因为当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成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变电站设备比如导线以及杆塔等基础设施都会遇到被偷以及受到自然损害的危险。当面对这种情况时,关于之前配变以及导线等各个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记录以及之前的工程施工档案记录均可以为其提供有效的凭据。

  2.农网改造工程档案的主要特点

  农网改造工程档案主要包含工程的立项、设计以及施工与竣工验收等所有建设管理的真是记录,也是有效的判断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判定相关的责任主要依据。其也是当工程完成之后,对设备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电网长期建设以及发展的主要基础资料。然而由于当前农网改造工程具有点多,拉线较长并且面积广,需要内部和外部协调,与此同时档案资料的收集以及整理均需要各种不同单位或者部门来有效实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添加了工程档案建立的相关难度,具体而言可以展现为下列几个方面:

  2.1工程点多面广,相应的添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源于农网改造工程需要比较大的投资,并且范围比较广,项目也比较多,其施工队的人员也比较少,导致工期很紧。这些比较多并且比较分散的建设地点在增加了施工难度之时,也相应的添加了农网改造工程档案管理其收集以及整理的难度。

  2.2工程理赔工作推进较为困难

  当前国家的普法工作进程不断的深入,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公民的法律以及维权意识,然而也导致了一些地区维权过度现象的发生,这在客观上添加了电力工程进行理赔工作的难度,尤其对于一些点多覆盖面积比较广的农网改造工程,其造成的影响更为重大。针对难以推进理赔工作的局面,怎样加大对档案的'管理,从而高效快捷的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服务,是当前需要广大的档案工作者要解决的难题。

  2.3工程时间跨度过大,相应的添加了档案工作的难度

  在当前情况下,农网改造工程多数都集中在xxKV以及以下的配电网的工程,然而35KV之上的输变电工程一般都具有比较长的周期,因此无论从该工程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立项到图纸设计,还有工程施工以及施工理赔,包括三级验收一直到最后的竣工验收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不断的收集以及整理相关的工程档案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导致资料出现散失,从而增加了农网改造工程中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难度。

  3.提高农网改造工程档案管理水平的主要对策

  3.1积极主动宣传和协调配合

  这需要农网改造工程中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早期积极的参与,并且将主动服务同配合有效的结合起来,这也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以及保障。针对这种情况,必须首先成立各个级别农网改造档案管理的领导小组,其组长应该由公司最高领导人承担,主要成员包含档案室的主任以及档案管理员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从而构成从上到下的档案管理的网络。可以为其装备计算机以及复印机等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设备与较为大量的档案用品,从而有效的保障档案工作的进行。公司相关领导要经常的过问以及强调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有效的协调档案收集和移交等相关工作问题。

  3.2紧抓档案管理相关特点

  这主要是把农网改造工程的档案管理深入到工程管理整个过程,这个档案资料主要包含整个能够包含到农网的建设以及改造与规划方面的项目,从前期时项目的提出一直到建设投入生产整个过程,都应该包含到档案进行保存。通常而言,又可以把资料分类成规章制度、工程管理方面的资料以及单项工程上的资料,从而形成“分级别管理、分系统操作以及分段形成与归档”方面的档案管理的模式。对于分系统操作而言,其主要牵涉到农网改造时所包含的设计、施工以及监理与财务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其按照所负担的相关的责任来提出满足相关管理标准的资料以及文件。

  3.3突出管理的重点,保证资料完备

  在农网改造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确保资料的完整性,不断的累积政策方面的文件,从而最大限度的增加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以及正确性。在改造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集资收费、税收收费以及质量监督等多方面的管理政策或者相关文件,此时要对其进行重点的收集,与此同时要求相关人员要认真的学习以及贯彻政府政策,落实文件精神。

  4.结束语

  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而言,农网改造工程有效的开拓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程,指明了新方向。跳出来档案来看档案,这句话主要是指在当前的农网改造过程中,需要以长远的眼光来估量档案所能发挥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的展现农网改造工程档案的优势与整体影响。当前档案管理还未曾有比较成熟的经验足够借鉴,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深入以及摸索,从而促进农网改造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推动和发展。

工程改造方案10

  1、农网工程管理中的出现的不足

  1.1没有形成有效的农网工程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农网改造中的工程管理还相对独立,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体系。每个地方农网工程管理都积攒下了不少经验,尤其是对地方性问题都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这些经验却不能很好为其他地区的建设提供借鉴,进而造成了整个农网工程管理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大家不能经过相互学习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工程管理方案。

  1.2农网的工程管理标准还有待规范

  一些工程人员在农网改造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其工程特点,施工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生产资料不健全、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等问题经常出现,这些都需要工程管理方面进行监督和纠正。但是,目前在农网工程管理中的标准还不完善,一些考核要求不规范,这在一定程度傻瓜导致工程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无法务实,起不到工程管理的控制职能。还有农网工程在资料整理、图纸说明等方面也缺少统一的标准,结果造成工程完工后在验收时出现了很多的'困难。

  1.3工程管理中的各部门之间需要进一步协调

  农网的工程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责任,如果在管理方案上缺乏一致性那么很容易导致事情的复杂性。例如,在工程管理完成后在财务结算方面,供电部门、监理部门、审计部门所实施的管理方法以及依据的标准不同,往往可能导致在工程核定时出现不一致的意见。

  2、农网改造中的工程设计管理

  作为工程的设计单位要根据工程的任务以及线路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采用通用设备和模块,优化设计方案。积极推广“两型一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变电站和“两型三新”线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整个设计初期要对改造方案进行合理的论证,在保证设计目标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切实提高输变电工程的寿命周期。

  3、加强农网改造中的施工管理

  施工阶段要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的有关技术标准,生产技术、调度等有关人员要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安全监督,并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时,向农网改造中的先进事例进行学习,加强升级工程技术和设计标准的管理,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规划设计各项工程,务求技术标准高,工程质量好,改造程度彻底,杜绝重复投资现象发生。

  4、做好工程中的安全和质量管理

  农网改造工程中要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发生因工程建设引起的电网设备事故和火灾事故,加强对工程人员的安全培训,杜绝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同时,要满足国家、行业施工验收规范、规程、质量验评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达标投产”。

  5做好农网改造工程中的资金管理

  各部门、单位应严格按照财务集约化的要求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资金纳入年度财务预算和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在支付工程价款时应依据有关合同进行,对项目资金支出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工程资金专款专用、专项核算,工程中各项费用的发生必须据实列支,严禁通过虚列工程量、虚列业务等方式转移、套取工程建设资金。严禁挤占、挪用和隐匿项目资金。

  6、整理好农网工程资料

  在工程施工完成后,物资管理部门及时向财务、工程主管部门提供工程所有用料清单。工程主管部门协同财务、物资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材料清点、核对正确后,由财务部门进行核算。工程主管部门要根据规定的资料管理方案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

  7、加大农网改造中的宣传力度

  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是个长期的工作,它不仅仅需要相对部门的配合和监督,更需要整个社会都能进行关注。因此,在建设中要加大队整个农网工程的宣传力度,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大家都来关心农网改造,争取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并充分重视他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可以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如广播、电视、杂志和网络等,还有就是要树立农网建设中的典型,更好的促进农网工程的有序建设。

  8、结语

  总之,我们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对中低压电网的规划设计,完善农网的网架结构,切实提高农村电网的负荷能力和供电的可靠性。针对农网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找到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从而有效的提升农网的运行水平,保障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工程改造方案11

  一.项目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沥青资源的改善,对道路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白色路面的行车震动和病害难以修复,近几年来尤其是随着交通量的增加,特别是重载车辆的增多,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了多种破损现象,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破碎、错台、唧浆现象十分严重,导致结构承载力不足,使用品质不断下降。虽然采取换板等养护措施,但破损速度很快,维修养护跟不上,以至形成修不胜修的局面。单纯采用破板修复这个办法,实践证明,达不到路面质量的预期效果。水泥路面的破损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制约经济的发展。要改善和解决这一状况,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白改黑”,即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工程系对民政厅经中华北路,中华中路,中华南路到大南门转盘的水泥砼路面改为沥青路面。中华北路、中华中路、中华南路均为城市主干道,现状机动车宽度为 25~30米。中华北路、中华中路、中华南路一起构成贵阳市中心线。建成通车以来,由于交通量的迅速增长,导致路面破损严重,路面出现了破碎、沉陷,错台,得等严重病害,降低了车辆的行驶速度,加快了车辆的损坏,加大了运输成本,破损严重的路段还会诱发交通事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对此段道路进行“白改黑”势在必行。

  二.技术标准及设计依据

  (一)、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行车速度:50KM/H 路基宽度:保持原路基宽度

  (二)、设计依据

  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 J TJ 04129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S] .

  3 J TG F402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S] .

  4 J TG D402200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S] .

  5 J TJ / T 019298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S] 三.旧水泥混凝土维修方法

  根据现场路况调查情况,应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修复,然后对旧路面进行沥青加铺,以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为此,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xx)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际状况和病害,提出旧水泥路面维修方法。 (一)、路面病害调查

  1、路面破损状况调查分类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可分为五大类:裂缝、变形、接缝损坏、表层损坏和修补损坏。根据实际情况可具体细分为:纵向、横向、斜向裂缝;破碎板或交叉裂缝;板角断裂;错台;拱起;脱空、板块活动和唧泥;边角剥落;接缝材料破损;坑洞;表面裂纹与层状剥落(露骨)等类型。

  2、路面破损状况调查方法裂缝、断板、破损、变形可以现场调查;板缝弯沉和弯沉差,要求用弯沉仪进行测量;脱空板板块和活动板块可根据重车行驶观察或在板附近感觉振动来判定。再有可能时,要求使用落锤式弯沉仪和路面探地雷达等先进地仪器设备,可更加迅速准确地判断板低脱空。(雨后观察是判断唧泥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办法。)尽可能采用路面探地雷达等先进地仪器设备进行旧路调查。

  3、路面破损状况调查内容及处理方法

  路面损坏状况是路面结构的物理状况和承载能力的外观反映。路面损坏状况调查是确定处理措施的依据。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及处理方法

  (二)、旧路病害处理方法和技术要求

  为使加铺层处于良好稳定的工作状态,要求板必须稳定地支撑在基础上,对破坏严重的板块要挖除后重新铺筑,对裂缝、接缝、脱空、错台等病害也要处理。

  1破碎沉陷板、严重脱空板处理

  对于损坏严重的旧混凝土面板,如板块出现严重的破碎、断裂与沉陷、脱空板等,则需挖除旧板浇注新板,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①.清除旧板

  根据破碎板位置放样,形状宜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并与路中心线平行垂直,边缘位置应比破碎板宽出30cm。按放样位置锯缝,缝深应大于面板厚度的2/3,当锯缝位置距离纵、横缝不足lm时可将整块板全部挖除。用冲击钻等机械装置或钢钎沿锯缝位置凿除破碎板,凿除时应注意保护基层及周边混凝土路面。

  ②.浇筑新板

  要求新混凝土板强度不应小于旧混凝土板强度,材料应选用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稳定且收缩性小的混凝土,并按要求掺外加剂以控制其凝结时间,防止过早凝结或影响开放交通时间。新浇筑的混凝土板

  用普通混凝土,掺加剂可用早强膨胀剂。混凝土配合比组成需经试验确定。混凝土板浇筑后要喷洒养护剂并保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养生,达到初期强度可承受车辆荷载时,才可开放交通。

  2脱空板处理

  唧泥、活动接缝和错台均可归为脱空板。一般脱空板,可以通过板底压浆进行板底补强。

  板底压浆是在混凝土面板底部有脱空处钻孔,通过孔洞利用高强压力将流质材料压入脱空空隙,流质材料凝固后产生一定的强度,对面板产生均匀承托的作用,达到稳固板块的目的。

  ①.压浆材料

  压入板底的材料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颗粒粒径小、流动性大,能顺利压进板底空隙;二是弱收缩性,能充分填充板底空隙;三是应具备比较高的'强度以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我们选用水泥粉煤浆,采用较低的水灰比就可达到较好的流动性,且强度较高,收缩量小。

  ②.压浆设备

  主要有:钻孔设备、制浆设备、压浆设备、紧固装置。

  ③.工艺流程

  具体的工节流程为:定位→钻孔→制浆→压浆→压浆孔封堵→交通控制→弯沉检测。 定位:根据外观及弯沉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卿泥脱空板,标画钻孔位置。

  钻孔:使用钻孔取芯机按标定的位置钻孔,钻孔深度与板厚一致,孔径与压浆头直径相匹配。 制浆:按要求的配合比将材料在灰浆拌合机中拌合,至均匀无灰团方可使用,使用中应持续拌合,防止沉淀。

  压浆:用灰浆泵将拌合好的灰浆由压浆孔压入混凝土板底,压力控制在0.2~0.4MPa左右,直至邻孔或接缝中溢浆或无溢浆而板块略有上升为止。压浆过程中溢浆的孔应及时用木塞封堵,防止压力过度散失。注浆孔也要在压浆头拔出后及时用木塞封堵,防止灰浆反流。所有木塞应保持3~5分钟方可拔除。

  压浆孔封堵:木塞拔除后,用灰浆或取出的混凝土芯样将压浆孔封严。

  交通控制:压浆完成后的板块,禁止车辆通行,待灰浆强度达到5MPa以上时方可开放交通,一般需要3天。

  弯沉检测:压浆完成3天后,采用标准轴载车或贝克曼梁复测压浆板四角的回弹弯沉值,当弯沉值超过0.3mm时,应重新钻孔补压。

  ④.压浆效果检验

  混凝土板底压浆的目的在于填充板底空隙,给板块提供一均匀的承托,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检验压浆效果。

  a 直观观察压浆前后重型车辆通过脱空板时的位移情况(限于压浆前有明显垂直位移的板块),压浆前后对比相当明显,板的翘动幅度明显降低,垂直位移大幅度减小。

  b 钻孔取芯检查灰浆充填情况。

  c 采用标准轴载车或贝克曼梁逐块检测压浆板四角的弯沉值。 通过板底压浆处理,板的弯沉值可明显的减少,稳定性增强。

  但是,压浆工艺施工要求严格,施工周期长,因此,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较少采用。有条件时,也可以采用换填和换板处理。

  3土基、基层处治

  若混凝土板破坏是由于路基、基层原因引起,则首先应处理路基与基层。路基采用换填低标号砼方法处理。路基处理时应注意对下方管线的保护。

  路基处理完毕后可立即用水泥稳定碎石铺筑新基层,水泥碎石宜采用集中机械拌合,水泥剂量控制在6%以内,碎石要求连续级配。水泥碎石拌合要均匀,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含水量。要求分层压实,每层厚度不超过15cm。用自行式振动夯压6遍,拐角部分要用人工夯或其它夯实机具专门处理。

  如果施工条件不好,基层处理也可采用不小于15#水泥砼浇筑。

  4接缝错台处理

  错台现象如由基层过软引起 首先处理好基层,防止进一步不均匀沉陷。处理方法通常与板底脱空处理基本相同。

  接缝稳固时,错台小于1cm,可不处理;错台较大,要求调坡、铣刨或破除新建。如果加铺方案中考虑了较厚的补强层,则可不考虑错台的影响。

  如果接缝不稳固,则按弯沉控制,进行处理 接缝两侧板块的弯沉差控制

  接缝两侧板块的弯沉差,即在接缝区一侧板块上加载,接缝两侧弯沉的差值取正值。

  对于相邻两板弯沉差大于等于0.06mm的接缝,在接缝两边各50cm进行全深度切割,清除切割的旧板,目测基层,老基层板体性差,则下挖至板体性好的层面,用C15混凝土修复基层,然后浇筑C30混凝土与原有道面平齐。

  如果接缝活动较大,则按活动板处理。

  5原路面一般接缝处理

  在沥青加铺层施工前对原路面的纵横向接缝及路面裂缝,要全部进行清缝。原水泥混凝土板的接缝采用清缝机清缝,选用性能良好的密封材料机械嵌缝。清缝要干净、无杂物,灌缝要饱满,灌缝材料可用聚氯乙稀胶泥类等粘结性强、回弹性与温度稳定性好的材料。不得使用热沥青。

工程改造方案12

  随着新的农网改造建设的不断兴起和扩大,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质量以及外观的美化,整体的管理水平,因此关于xxkV及以下规格的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工程主要是以打造精品工程为主要的目标,实现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工程的标准化。但是往往在设计过程中,不同单位的设计人员对设计的规范和准则理解不同,因此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设计方案,内容设计也比较合理,但是没有达到要求。而且材料的选择也多种多样,这些问题就给工作人员在订购物资以及施工过程等方面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于这样的施工安排,来自不同单位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一致性,都是按照自己平时的施工经验进行工程施工,从而使得工程施工工艺也不同,导致工作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比较难以管理,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时要严格把握施工设计方案,确保施工工艺的一致性和标准化,保证在购买物资和材料等方面具有统一性,一切按照新的标准进行,确保工程设计的简单易行。同时还应该注意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要以降低管理和建设,提高工程建设效益,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质量为目的。

  1、在建设开始时就要实施标准化设计

  新一轮的农网改造升级的实施在开始对工程建设进行设计时,就要注意规划方案的标准化,从工程建设的源头严格把关,确保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农配网工程项目建设的方案设计和具体规划直接关系到实际工程建设施工的最终质量效果。因此在农配网工程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要加强方案设计的规范化,根据新农网改造升级的要求和具体项目建设的标准出发,统一明确项目改造的在规格、配置、安装工艺等方面的要求。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在新的一轮工程项目改造过程中,不能出现在材料选择和物资购买等方面的不同,避免在同一段馈线上进行多次改造。在实际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线路绝缘改造范围内的台架等配置要求要控制在5-xx台,台架的出线或是低压线路等方面要按照3xxkVA进行一次性的标准化配置,确保改造后的质量水平,尽量避免进行重复性的改造。关于农网工程设计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等标准化进行,设计图纸标准化和标准化的图纸身审查很重要也很关键,直接关系到最后工程实际施工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农配网工程图纸的设计质量,需要对其设计内容进行统一规范,确保设计图纸的一致性和有效性,避免设计图纸的多样化,实现农网工程改造项目设计图纸标准化。

  2、实施标准化的设备材料及设备材料的选型

  在新的农网改造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对设备材料选择及选型多样化的现象进行合理的控制,之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绝缘导线达到32种,低压电缆有xx种等情况。如导线的型号有裸导线LGJ-35/50/70/95/xx0/xx0/xx5/240等8种,绝缘导线有JKLYJ-xx-35-240、JKLGYJ-xx-35-240、JKLYJ-1-35-240、JKLGYJ-1-35-2共有32种,低压电缆有YJV-1KV-4x25-240、YJLV-1KV-4x25-240共有xx种。如此多杂的导线型号,这样往往会给供货厂家和物资部门等带来很大的不便,会在时间上出现误差。并且到最后,剩余的材料也不能通用,这样的情况往往会造成物资和材料的.积压,造成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和材料大量浪费,无法实现工程建设成本控制,降低工程建设费用。

  关于xxkV及以下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要统一规范设备材料的选型,尽量在设备和型号方面的规范实现简化。对于各个地区xxkV导线的使用要选用的电缆等级不能超过3个等级,配变的型号不能多于4个等级,0.4kV的导线不能多于2个等级,电缆不能多于5个等级。加强设备材料的选型控制,对于工程建设的所需要的物资和材料选型要进行全面的审查,确保标准化和规范化。如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特殊的情况,材料的选型上不能实现统一的标准化原则时要对需要的物资,型号等记录下来,经过严格的审核之后才能进行购买。

  3、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化安装工艺,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实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还需要实施标准化工程建设安装工艺,安装工艺要求规范化和标准化,在此条件下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实现工程项目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对之前农网项目工程现场施工跟踪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工工艺的不合理性,因此工艺改进方案的推广与应用很重要。在改造升级的农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配变台架,电缆引线架以及开关架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此实现工程项目建设安装工艺的有效性,达到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和要求。并且变压器要采用SBHxx非晶合金变压器,空载电流要比S9下降40%-60%,负载损耗比S9、S7下降20%—30%。在新的农配网工程中要注意对典型配电线路的施工工艺进行收集,以便在xxkV及以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中应用。在收集汇总过程中可以对典型的工艺要点进行现场拍摄,然后在后期中将文字讲解配置上,以便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时便于理解。对农网配电线路工程建设各方面的安装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说明,体现施工工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建立相应的施工工艺标准化规范体制时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提高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让工程建设施工各方面的人员都能清楚的掌握到工程建设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内容。其次是要对档案资料管理实施标准化,将农网工程建设竣工后的资料统一管理,以便在最后的资料整理中方便管理。

  4、农配网标准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4.1标准化规划设计和标准化安装工艺规范的成效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建设实施了标准化规划设计,使得工程项目建设更加全面,规范,合理。对于之前出现的配网重复建设改造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节约了大量的改造费用和材料浪费的现象。对于典型设计图纸的汇总,实现了设计图纸直观易懂,工作人员也能够更好的对典型设计图纸所需要的设备材料以及材料的选型进行整理。在实际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安装工艺技术提高了很多,减少了设计失误的现象,增强了农网工程建设施工设计质量和进度。施工图纸的规范和标准化使得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图纸的了解更加直观和清楚,也方便了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的查看和审核。在标准化安装工艺规范方面提升了农网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提高了整个工程的美观度。同时也减少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安装方面出现的问题,提高了工程施工安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施工安装工艺有了各方面的严格规定,实现了其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特点,使得施工人员更容易掌握施工工艺,并以此达到施工工艺的技能水平,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4.2农网工程建设标准化设备材料的成效

  农网工程标准化设备材料的推广方便了物资招标和投标,在订货型号方面也比较简单化,减少了物资工程设备材料型号的复杂性。相应的供货时间也比较快,也加快了农网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供货时间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在不同的农网工程项目中能够在设备和材料使用上进行互相调剂,避免了因材料选型和物资的多样化而出现的物资库存现象,同时也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和购买物资费用的占用。农网工程标准化建设设备材料的实施,可以使得农网建设每年节约近200多万元的库存费用。工程设备材料的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可以直接对需要的材料数量和设备进行报表填写,减少了设备材料选型的考虑,提高了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新一轮农网工程建设项目各方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一步改善了之前农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缺陷,减少了备用物资的购买和库存,提高了农网抢修的速度。材料库也申请了统一的物资编码,方便了工程物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也减少了物资领取中出现的差错,提高了农网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

  总之为了提高新一轮农村配电网建设管理水平,实现电网周期的费用最小化,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可靠性供电,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合理规定很重要也很关键。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各个地区的农网工程建设项目的改造和升级也在加快实施的脚步,以此提高农配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以及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关于xxkV及以下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过程中设备材料和材料选型的标准化,规划设计和安装工艺标准化的实施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农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工程改造方案13

  1、概述

  银川河东机场高速公路位于黄河东岸――灵武市临河镇境内,呈南北走向,起自青(岛)银(川)高速公路石坝互通式立交的主线跨线桥(1号立交),终点K8+000止于银灵吴一级公路收费站南约400m处,路线全长8km。本项目为旧路拓宽改造,利用原旧路路基,路线中线完全沿旧路中线布设,根据路段不同采用不同的横断面形式。

  本次改造按高速公路标准进行设计,采用双向六车道,外加两侧混行车道构成。在对原路进行加宽加铺改造时,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使路面产生纵向裂缝是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在本项目的设计过程中,结合国内路基拓宽工程中应用的处治措施,提出了针对性的综合处治方案。

  2、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常见措施

  针对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措施,国内工程通常采用复合地基加固、竖向砂井和塑料插板排水、基底清淤换填、旧路路堤台阶开挖、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和加筋土路堤、土工织物防渗和排水、改良土高强路堤和轻质路堤、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防裂层或增大加铺层厚度(针对路面)等措施,常见工程技术措施如下:

  2.1新建路基原地面的处理

  新建路基沉降量中原地面的沉降占的比重比较大,特别是高速公路通过软土地基路段的沉降问题更加突出。现有的处理方法一般有三种:塑料排水板法、以粉喷桩为代表的复合式地基的处理方法、抛石填筑或砂(砾)石换填。

  2.2新建路基本身压缩变形的防治

  通过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冲击式压路机来碾压土体以及增加碾压遍数来减少土体自身孔隙率,增加路基压实度,减小路基自身压缩量;填筑CBR值较好的土体材料如碎石土、砂砾等;铺设粉煤灰、石灰处治层等轻质路基。

  2.3. 新老路基的土体衔接处理

  采用台阶式碾压方式,并铺土工格栅、加锚杆等措施使新老路基有效形成整体。

  3、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技术研究

  路基拓宽处理后,在结合部位沉降量不一,产生一定的沉降差值,这样不可避免地在结合部位产生沉降差值突变,由此产生的集中应力导致道路产生纵向裂缝。因此,需采取各种处治措施,以减少新拓宽路基的沉降量,进一步缩小新老路基的沉降差;同时加强新老路基的衔接,并保证路基的填筑质量,用来减轻新老路基性质差异所产生的危害。

  3.1地基处治

  对于低路堤,当地基土并不是十分软弱时,新拓宽段地基部分可以按一般路基要求执行。在路基填筑时如有必要可铺设土工布或土工格栅,以加强路基的整体强度及板体作用,防止路基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反射裂缝。

  3.2新旧路基衔接技术研究

  新拓宽路段相比老路段有大的多的'沉降量,这是导致路面纵向裂缝的主要因素,而结合部位处理不好、结合带强度不足也是导致纵缝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采取特殊的处理办法,加强新老路基的衔接:

  (1)清除原路肩边坡上草皮、树根及腐蚀土等杂物。

  (2)原有路肩质量较差,达不到设计要求,将土路肩翻晒或掺灰重新碾压,以达到质量要求。

  (3)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中对新老路基衔接的要求开挖台阶,而且台阶的数量尽可能多,为新老路基的衔接提供更多接触面,更利于新老路基的结合。在部分填方较高的路段采取逐步开挖的方式施工,同时做好排水与安全防护工作。

  (4) 严格控制新老路基结合带的压实,对新老路基结合带用打夯机分薄层填筑压实。必要时可采用冲击碾压加强压实,实践证明冲击碾压可以提高新老路基的压实度,对加强新老路基的结合和减少其不均匀沉降非常有利。

  (5) 在路槽纵向开挖的台阶上铺设跨施工缝的土工格栅,加强新老路基的横向联系,减少裂缝反射。土工格栅的宽度不应小于2m,且跨在老路基一侧的格栅宽度应为其总宽度的1/3~1/2。

  4、综合处治方案设计

  针对机场高速改建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路基拓宽工程中应用的处治措施,提出了针对性的综合处治方案。

  (1)方案1:台阶开挖+土工格栅

  低路堤的沉降较小,因此通常可以不采用特殊的处治措施,直接开挖台阶,如有必要可跨接缝设置土工格栅。

  (2)方案2:天然砂砾+土工格栅

  当地基土较软弱时,为加快地基排水固结,可在新填路基底部铺设砂砾,并相应设置土工格栅。

  (3)方案3:天然砂砾+土工格栅+轻质路基

  由于高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较大,同时对基础压力也较大,因此,适当用轻质路堤来代替普通填土,对于降低沉降量非常有效。

  方案1和2可应用于低路堤路段,方案三适合于地质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采用粉煤灰等轻质填料填筑路堤,从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上来看,是老路加宽方案中较为理想的一种处治措施。

  5、结束语

  由于银川机场高速公路在改扩建工程中,对新老路基处治方案进行了重点研究,针对不同的条件采取了针对性的处治措施,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项目的一些新老路基处治方案值得类似项目参考和借鉴。

工程改造方案14

  1、概述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20xx年初,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设国际旅游岛成为“十二五”期海南省发展的龙头和主线。《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建立一个设施完善、服务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但由于海南发展起步晚,基础差,尤其是近十年来海南公路建设的超常规发展,大量改扩建项目的建设,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多遗憾,留下了不少质量隐患。改扩建公路的路基稳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常见病害类型

  根据归纳,海南省等级公路改扩建后路基导致的常见病害主要为以下几类:

  (1)路基沉陷。由于路基工后迅速沉降,致使路面被拉裂,使路面的防水性能遭到严晕破坏,在水和荷载的作用下形成大面积的路基沉陷。

  (2)路面裂缝。由于路基工后不均匀沉降,使路面产生纵横向裂缝,随着裂缝变宽变长,进而形成龟裂、破碎、坑槽、翻浆、沉陷等各种路基路面病害。

  (3)新旧路基结合部错台。填方路段的新旧路基结合部路面出现纵向通裂,进而在裂缝处出现错台,严重时形成路基滑裂面。

  3、常见病害原因分析

  经对海南省内多条改建公路病害分析,发现改建公路容易发生路基病害归根到底是由于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路基沉陷和新老路基错台等

  病害的发生。产生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1)设计时对新地基处理不够重视

  设计和构筑一个坚实、均匀、稳定的地基,提高地基的抗变形能力,是保证公路路面结构具有良好使用品质的根本措施。地基处理不当是造成填挖结合部路基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旧路拓宽改建工程,对新地基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老路路基沉降基本稳定或沉降缓慢,而新路基如果地基处理不当,工后很快出现沉降,造成新老路基沉降不一致,形成路面裂缝。

  (2)施工过程中填土材料及压实度不到位

  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的路基填料不良或者压实不到位,很容易导致新老路基沉降不一致,导致路面裂缝的产生。拓宽路基的压实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3)新老路基结合部的处理不当

  新老路基结合部的处理不当,常常会造成雨水从该处进入以及由于车轮荷载作用下,新老路基回弹量的不同,而逐渐开裂。

  4、防治措施

  4.1设计阶段

  (1)调查阶段

  改扩建公路设计调查时,必须对原有公路路基的稳定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要在一般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对原有公路的状况进行勘探,查明原有路基填土类别、天然含水量变化、稳定状况以及不利季节土基湿度;重点查明老路沿线特殊土质的分布状况,特殊路段需要进行天然含水量、塑液限和膨胀性试验。同时还要对拟拓宽路基范围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和水文调查,分析新旧路基之间的沉降变形和边坡稳定的影响程度,确定适合的方案。

  对拓宽路基填筑材料在取土坑或借土场就应该进行土性以及含水量的调查,并严格避免不同性质的土混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与原有路堤的填料相同并合格的土,或比原路堤填料渗水性更强、压缩变形更小的土。

  (2)路线拟合设计

  平面设计时,通常采用的是沿老路中线拟合路线,这就容易导致路基两侧加宽,但两侧加宽往往导致路基施工困难,加宽宽度不够压路机的一个工作面的情况。同时海南的生态环境很好,旧路两侧的行道树经过多年养护运营,景观优美,两侧加宽方案会造成两侧行道树均被砍伐的可能,造成景况破坏,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工程绿化费用。所以在老路拟合路线时,首先要考虑拓宽部位,尽量保证单侧加宽,这就要求原有路中线要有所偏移。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征地、拆迁、排水防护等诸多条件限制,路中线仅偏移一侧不太容易实现,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多方比较,在路基加宽方案论证中分段给出原路基的不同宽度,提出相应的加宽方案,合理确定路中线偏移或穿越点。

  路线拟合中还要周密考虑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置,如凹曲线底部宜设在涵洞处,超高段不能避开路堑地段时,加深边沟等。

  (3)新旧路基衔接处理

  新旧路基拓宽衔接处理有很多种方法,设计中应推荐采用铺设先进材料的工程措施,通过多条道路实践,目前海南改扩建公路设计中最实用的是挖台阶配合加铺土工格栅方法处理拓宽部位,海南省内常用的设计思路如下图所示。

  图1.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填土高H≤1.5m)

  图2.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填土高1.5<H≤4m)

  图3.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填土高H>4m)

  (4)增设重力式路堤挡墙或反压护坡道

  路基土体在沉降过程别是高路堤段,如地质状况不佳,又受旧路充分利用的限制而不能彻底处理原地基,势必使拓宽路基底部的荷载大于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土发生较大的沉降,路基土在沉降过程中产生向外侧的水平侧向位移使道路破坏,将路面拉裂,从而产生纵向裂缝。增设重力式路堤挡墙减小路基基自重相应减小或增设一定宽度的反压护坡道提高土基承载力将有效控制路堤现象。

  4.2施工阶段

  为了保证新旧路基的结合稳定,以及减少由于新旧路基沉降量不同产生的反射裂缝,结合部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1)台阶处理

  施工中先采用挖掘机挖除原路基边坡上的灌木及杂草,并清除原边坡表土。在挖台阶时,由路基底面向上开挖原路基边坡,每级台阶底面向路中心倾斜3-4%,开挖台阶与填筑路基同步进行。当台阶侧面变得松散、塌落而不能直立时,改为开挖小台阶。

  在进行分层分台阶碾压的过程中,由于旧路路基在经过多年沉积、雨水浸泡以后,往往含水量较大,在碾压以后往往出现纵向弹软地带,如不处理,同样会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需根据土质情况,采用掺灰、换填的方式处理。也可以通过冲击式压路机的冲击碾压,有效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和均匀性,对保证道路的使用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台阶处也经常采用强夯处理,考虑到原有路基的沉降量基本为0,而新填路基仍不可避免存在沉降量,当填土至距离路基顶面80-150cm时,切除原路硬路肩路面结构用履带式强夯机对结合部3m范围内进行强夯处理,使之近似成为一锲形整体,确保新旧路基结合部的衔接,这样当新填路基发生沉降时,其竖向剪应力就会部分传递给原路基,从而避免结合部产生严重的纵向裂缝。强夯的层位为路基设计顶面下返80cm,路基顶面下返20cm两个层面。强夯这种动力加固地基的方法,给地基以强大能量的冲击和振动,使地基压密加固,从而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压缩性。

  (2)交通管制措施

  路基施工完后,要开放交通并进行适当的交通管制,让运输车辆通行时碾压新路基,使新路基部分有一个自然沉降的过程,并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1个月,沉降稳定后再进行基层铺筑。开放交通,进行沉降观测,是旧路拓宽工程中不可缺少、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是因为公路拓宽路基远比新建公路路基施工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难免有压实不到位或压实不均匀的地方,只有通过这个环节,才能发现缺陷,并对其进行及时修复。二是因为旧路堤已基本稳定,而新路堤不可避免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沉降,由于新、旧路堤的沉降量不同,这必然会造成路面结构层的破坏。从以往的拓宽工程质量问题来看,其主要原因就是减少了这个环节,在路基完工后就直接进行路面施工,结果造成质量事故。只有在路基缺陷进行修补和沉降稳定后,才能进行路面的施工,不要因为抢进度而忽视这个环节。

  (3)均衡稳定措施

  路面施工时,如果旧路面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尤其在旧路上直接进行路面结构层的铺筑,须对旧路面弯沉值进行检测,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还需注意要求加宽部分路槽弯沉值基本接近旧路面弯沉值,弯沉差值应控制在士50以内,使新旧路基的回弹模量基本接近,这有利于新路面结构层的稳定。

  (4)对旧路路基进行加固处理

  旧路在路面基层及面层破坏以后,由于长期雨水浸泡,导致路床出现大面积翻浆,此时不仅要对路面基层及面层进行全部清理,还要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以防新面层再次破坏。

  (5)用封层土对差异沉降的控制

  在进行旧路拓宽的改造中,往往在新旧路基顶面,根据路基标高,通铺一至两层封层土,以减弱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对于路面造成的应力集中现象,此种方法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良好。

  (6)加铺技术

  由于是旧路技术改造,必须对不符合标准的弯道半径进行改造、增加曲线长度,改善行车条件。而在旧路上加铺新基层较难控制到设计高度,其原因是旧路高低不平,其松铺厚度必须随基层深浅不一而进行调整,但实际施工中不容易做到这一点。为保证路面标高和厚度,在做新基层以前,应首先对高低不平的基层进行找平,扫净旧路基层表面,洒水湿润后做找平层,找平层的材料和原有旧路基层的材料相同,用静压碾压密实,这样做过的基层平整度较好,且整体性较好。反之,如果旧路基层高于设计标高,强制性刨去高出部分,其弊有二:第一,破坏了钙化了的硬壳层,降低了强度。其二,刨去了钙化硬壳层以后,即使用压路机压平,也失去了原有光滑面,比原有表面粗糙,当新基层铺筑以后,阻碍混凝土收缩,势必形成裂缝,它不一定在切缝处收缩裂开,而是什么地方阻力大就在什么地方裂开。所以在旧路铺筑新基层,必须认真掌握补强的松铺厚度,压实后一次达到设计标高,不能削削补补,防止上述情况产生,导致基层应力集中产生断板。

  4.3养护阶段措施

  (1)加强路基外排水及坡面排水措施的日常养护,减少新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2)对出现的新老路基搭接处出现的裂缝及时处理,同时增设挡墙,延缓新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5 结束语

  在公路改扩建建设中,新旧路基稳定性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诸多技术措施来减少路基病害。本文对公路改扩建的改造方案在海南省内多条改扩建道路中使用,并在实际使用中有良好的效果,经多条道路的运营使用反馈,路基稳定性得到很好的控制。

工程改造方案15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但由于地理和环境的原因,黄河又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地上悬河河段最长的河流。从先秦时期到民国年间的2500多年时间里,黄河共泛滥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自人民治黄以来,创造了黄河连续55a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历史奇迹和综合开发的丰硕成果,治黄成就举世公认。然而,黄河毕竟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目前展现我们面前的是:上游源头不断萎缩;中游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下游河床仍不断淤积抬高、悬河形势更为严峻;整个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突出……。

  有关部门在“21世纪黄河防洪形势和对策”中,针对性地提出了系统的治黄方略,包括“以下游大堤加培和河道整治工程为重点,尽快完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合理调度小浪底水库,充分发挥其防洪、防凌、减淤作用;坚持不懈地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有效减少入黄泥沙,适时修建碛口、古贤水利枢纽”等重要措施,但其目标也仅仅是“使黄河下游现行河道再行河100a左右。”正因为黄河的难治,不少人视黄河为“中国的忧患”。其实,就目前科技水平和国力状况,我们完全可以根治黄河。本文拟在综述和评价现代有代表性的治黄方略的基础上,提出根治黄河的对策。

  1 现代治黄方略述评

  1.1 人工改道方案

  由于黄河下游严重淤积,历史上平均每隔100多年就自然改道1次。大堤不可能无限修高,自然决口不如人工改道,于是有人提出了黄河的人工改道方案。方案之一是开辟新河,西起京广铁路桥附近,经封丘、长垣,东至禹城、惠民,由套儿河口东流入海。河长580km,比京广铁路桥以下现河道缩短100km左右。方案之二是平行北移黄河方案,又称三堤两河方案,在黄河下游北岸大堤之北再筑一条大堤,从而形成的新河道,在夹河滩以下缩短约80km,可与现河道交替使用。

  细观黄河流域地图,自然能萌生在黄河上中游也实施人工改道的设想。自20多年前曾有学者向笔者提及此方案后,经常有人提此建议。例如文献提出的分流工程,即以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作为分流点,其中上分流仍然是黄河干流,其水量受到控制,主要保证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地区工农业对水的基本需求。上分流在河口镇处断流。下分流从分流点处直接东流,通过隧道注入渭河上游,再借助渭河与黄河干流相连。这类方案试图使黄河干流不再输送黄土高原沟壑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泥沙。

  黄河人工改道的策略自古就有人提及,即使不讨论上中游的改道设想,仅黄河下游的改道,工程量就十分巨大,牵涉面广,未知因素太多,对区域环境,气候的影响风险太大,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人口密集的情况下,改道之议更难以得到理解。

  1.2 放淤及淤背方案

  黄河细沙淤泥肥好,结合引黄河水淤地,发展农业生产并处理泥沙无疑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幸事。历史上北宋的王安石曾放黄淤地,20世纪50年代也实行过放淤造田的方案,但都因土壤盐碱化问题未能取得成功。

  曾有人提出放淤稻改,从农业着手达到治黄目的,最终导致喝光吃净的后果。分流淤沙方案也有类似效果,总结山东河段及河口三角洲群众放淤改土的经验,曾有放淤治河的多种方案。不过应该想到,若在河道内放淤,缩小过洪断面,影响防洪;在河道外放淤,尾水难归大河,水资源浪费较严重,多数情况下还可能增加引水口下游的河道淤积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几十年来一直在黄河下游大量进行着引黄淤背工作。且借助水力吹填和机械化施工,将黄河泥沙淤筑在大堤两侧(主要在背河一侧),形成高于河道的人工岗岭,淤筑成相对地下河,溃决改道之虞可以避免。不过,该方案工程量巨大,众多跨河建筑物也必须不断改建,尤其是到了一定程度,现有入黄的洛河、沁河、汶河、金堤河和山东左岸山区河流的出路,更是难以解决。此外环境问题也是十分棘手的。

  1.3 河道整治方案

  历代治河专家都想通过“束水攻沙”、“稳定中水河槽”,达到治理黄河下游河道的目的。目前多通过河道整治方案,因势利导,借助修建丁坝等控导工程,所谓“以坝护湾”、“以湾导溜”进行护滩刷槽,形成稳定的河槽,降低洪水水位,使中小洪水不漫滩,从而可用较少的水输送更多的泥沙。

  由于国家对黄河治理愈加重视,上中下游河段都大力实施河道整治工程。不过对于黄河这条水沙及河床边界条件都十分复杂的河流,在泥沙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河道整治工程很难“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模型试验发现,在超饱和高含沙状态下,大量泥沙堆积,主槽过流能力锐减,大洪水时河道整治工程很难控导河势,严重时还会出现主流上滩的所谓“滚河”现象。因而,对于治黄来讲,河道整治仅为治标之策。

  1.4 挖河疏浚方案

  近年来有关部门借鉴国外疏浚航道的事例,提出挖河主张。《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中也已把挖沙疏浚作为一项重要的治黄措施。实际上,该措施在黄河上曾多次运用。如果把此作为辅助性措施,在有堆存泥沙空间的情况下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黄河泥沙挖不胜挖,大规模挖沙治河,必定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作用最明显的可能是在河口区挖沙,但是由于控制流速与输沙能力的主要是水面比降,海平面不变,其作用也是有限的。关键是通过诸如挖通拦门沙之类的措施,降低河口侵蚀基准面。如果在下游河道中间选择某河段进行开挖,笔者1996年开展的模型试验表明,挖沙后淤积反而加重,使原本能排到下游的泥沙在所挖河段纷纷落淤,说明在侵蚀基点不可能降低太多的条件下,挖沙疏浚对减轻河道的淤积作用是很有限的(挖沙所减少的泥沙量相当于被原应下排入海的泥沙所置换)。

  1.5 拦沙措施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12.95×104km2的多沙粗沙区占入黄泥沙总量的80%,拦截这部分泥沙是黄河的治本之策。

  建国以来,我国在黄河干流上修建了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等多座高坝大库,小浪底水库也已投入使用。高坝大库能迅速地控制入黄泥沙,无疑是最易见成效的应急措施。但干支流坝库容毕竟有限,而上游来沙无限,此举终非治本之策。

  黄土高原历史上群众就有打坝淤地的传统。在黄土高原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修建沟道坝系工程,就地拦蓄水沙,淤成的坝地水土肥沃,成为当地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该方法具有投资少、当年见效、群众积极性高等优点。目前应对坝系稳定和优化规划等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当地群众的打坝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加强统一规划和领导工作。

  1.6 调水调沙方案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有关专家就提出了调水调沙治理黄河的新方略。即利用水库调节水沙工程,充分发挥水流对下游河道的冲沙减淤作用。根据已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水库调水调沙包括蓄清排浑、留粗排细、控制泄量、人造洪峰等形式,试图将河道泥沙直冲入海。据估算,要输出这部分泥沙,每年得消耗22~24km3黄河水。但由于黄河水资源严重短缺,凭借自身的径流量进行调水调沙是难以解决问题的。

  在已经实施的各种治黄措施中,只有“拦、排、调”最为有效,这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只有“调”好水沙,才能有效地“拦”和“排”;没有“拦”和“排”,水沙也就无从“调”起。要解决黄河全流域的'防洪问题,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生态环境,最必要的条件就是要完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而今在黄河上最为重要的三大控制性骨干工程中,龙羊峡、小浪底水库已经修建,只有位于其中的大柳树水利枢纽没有动工。该工程具有承上启下、反调节径流、统筹兼顾的功能,能够同龙羊峡、小浪底两水库联合运用,构成全河水沙调控体系的主体。此外,大柳树水库可满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反调节要求,使其充分发挥调节效益。因此,必须把兴建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放到治理黄河的高度去认识。

  1.7 植被措施

  传统的植被种草拦沙方案主张在黄土高原广种草、树,以茂密的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拦截入黄泥沙。该方案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人提出,建国后开始大力提倡,并多次形成高潮。

  实践证明,希望通过植树种草,恢复植被的单一方法来改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战略思路是行不通的。黄河所流经的中游地区,特别是现代界定的严重水土流失区中的大部分地区自古即是自然条件极为严酷、水蚀风蚀较为严重的地区,加之当地水资源匮乏,原始的或常规的生产方式很难保证植物生长有良好的立地条件,也就难以达到或长期保持具有一定覆盖度的植被状况。

  1.8 调水冲沙方案

  调水治黄主要是引外流域水入黄,加大黄河径流,增加黄河挟沙能力,将泥沙输送入海,同时解决黄河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沿黄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案之一是藏水北调,引“四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之水到黄河上游的“两湖”(扎陵湖、鄂陵湖)线路全长1171km,每年调水43.5km3。但“四江”的调水点均在海拔4000m左右,要进入“两湖”存在一定的高差,需要大量的水电作为动力,因而该方案只能停留在设想阶段。方案之二是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源头引水入黄,每年可调水20km3。该方案投资大,施工难度大,但技术上可行,水资源利用率高,效益显著,目前已作为黄河治理的远期方案。

  1997年有关专家提出引海冲沙的构想。该方案提出从莱州湾引海水,注入利津以下河道,一方面引起溯源冲刷,使注入点以上河床全面下降,同时刷深河口段,加大了河槽比降,增加泄洪能力。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即使不考虑环境问题,仅就引海水冲河床之沙的效率而言,也是不容乐观的。

  另外还有不少治理黄河的建议和方案,例如,为达到黄河下游的治理目标,必须建成相互配套的六大工程,即:(1)黄河口双导堤工程;(2)西河口分洪工程;(3)济南堰工程;(4)软约束林带导流工程;(5)改造分洪方式,变现行的底闸分洪为高位分洪;(6)建设完整的、彻底的分洪体系。显然颇有科学依据和实践意义。转贴于  2 根治黄河的对策

  2.1 改造“黄土高原”,锐减入黄沙量

  20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认为:对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必须跳出传统框框,应该采用工程措施,如修筑控制性拦沙坝及必要的挡土墙工程,包括采取人工定向爆破及机械化推土等方法,使一座座高耸的峁峁梁梁填充沟壑。通过这些措施把经多年治理如今占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已小于20%、而入黄河泥沙却占总入黄沙量80%左右的水土严重流失区,改造成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土严重流失区的侵蚀地理环境,自然能遏制水土流失,入黄泥沙可减少70%以上。水土流失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从最基本的流域单元进行整治,投资有限,见效迅速。根据现代的技术经济条件,是完全可行的。

  附带指出,减少入黄泥沙总量的70%~80%,黄河仍是浑水河流,此时实践上已达到了根治的目标,因为黄河保持一定的泥沙含量,对于吸附污染物、避免严重冲刷河床及河口造陆等,都是极必要的,从这种角度讲,即使来流为清水,经河床冲刷后也逐渐变为浑水,黄河不可能变清,也不能变清。

  2.2 让“灾害水”刷黄输沙

  黄河治理不仅要考虑防洪,而且还要考虑水资源问题。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属长期性、区域性、资源性缺水,缓解黄河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从外流域调水济黄。为此可利用黄河以南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入黄,沿途与淮河流域的河流和集水区域平交,并与该流域的防洪体系相结合,形成“串联水库”,发挥供水和防洪的双重作用,在淮河、汉江流域的暴雨期,将淮河、汉江流域无法承受的洪量调入黄河,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及汉江上游各大支流洪水的入海通道,减轻淮河汉江的防洪压力。重要的调这种“灾害水”入黄,冲刷黄河下游河道,扩大河槽断面面积,提高过洪能力。小浪底水库还可借机集中排沙,利用大水输沙入海,相应恢复水库库容,加大水库调节能力,提高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这一方案对改善黄河下游特别是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浑水不断入海,海水养分大增,有利于生态平衡。大量泥沙填海造陆,不断扩大河口三角洲国土面积,使当地海上石油变为陆地开采,其意义颇为深远。

  此外,利用东平湖和拟建的桃花峪水利工程加以调节,特别是通过现有的下游引黄工程,包括引黄济津、引黄入冀、引黄济青工程,向河南、山东、河北相关地区供水,从而减轻黄河水的需求压力。如果调水规模有保证,还可再通过河北水系的局部调整接济京津,最大限度实现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在此前提下,黄河流域来水主要考虑中上游用水,相应缓解了黄河上中游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该方案已提出多年,与南水北调中线方案颇有不谋而合之处。假如该方案在几年前得以实施,20xx年淮河上游持续几十天的水灾灾情将大为缓解,同时黄河下游河道过洪能力也大大提高。

【工程改造方案】相关文章:

工程改造方案06-24

(荐)工程改造方案06-25

消防工程改造方案11-15

工程改造方案(精选5篇)07-27

学校消防改造工程方案范文11-26

工程改造方案15篇(优秀)06-24

工程改造方案15篇【优】06-26

工程改造方案实用15篇06-25

消防改造工程施工方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