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改造方案

时间:2024-06-24 17:42:25 改造方案 我要投稿

工程改造方案15篇(优秀)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程改造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工程改造方案15篇(优秀)

工程改造方案1

  引言

  20xx年全国启动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启动,大规模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拉开序幕,如何提升农网工程设计质量,让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后能达到提高农网健康水平、扩大农网的供电能力、提升农网供电质量、降低农网线路损耗、减少农网自身故障的目的,让全省农民用上电、用好电、用实惠电、用安全电、用放心电,是顺利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龙头。从管理与技术的两方面分析,提升农网工程设计重在两点:第一,认真查勘现场,把现场的实际情况搞清楚,查勘结果能够为设计提供确实可信的数据;第二,用心进行设计,把设计原则与功能要求搞清楚,用心把设计工作做好,确保设计符合现场要求、符合规范和导则要求,满足功能要求。下面从人员责任管理、现场查勘管理、用心设计和监督管理几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农网工程的设计质量:

  1、人员责任到位、设计管控得力

  1.1强化设计人员的责任,确保设计责任到位

  设计人员的责任间接表现设计质量,我们经常见到能力很强的人设计质量不高、水平很高的人设计质量不高,这都是缺乏责任的表现。我们常说,某某能力很强,但他设计的图纸领导总是不满意,谁谁水平很高,但他设计的图纸总是不符合规范要求。从事农网工程设计工作,都必须要有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才能把设计掌握好,把设计干好。我们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引导、思想感情教育、社会案例分析等方法来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有效促进设计人员能动性与主动性。

  1.2合理考核设计人员,确保设计管控到位

  建立设计人员约束激励机制,设计人员薪酬与设计质量挂钩,促进设计人员想千方、设百计来提高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奖要奖的心动,罚要罚的心痛,对于设计质量高、贡献大的设计人员进行精神和物资奖励相结合,对于设计质量差、人员责任意识差的设计人员进行惩罚。奖惩办法可以结合设计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对于家庭条件好、生活环境优越、经济条件富裕的人员奖罚系数要重,反之可以适当降低奖罚系数就能达到目的。只有通过薪酬与绩效挂钩考核,才能提升设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设计质量才能提升。

  2、认真查勘现场,提供设计确实可信数据

  现场查勘是勘测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关键环节,现场查勘不能敷衍赛责,要为开展设计奠定基础与提供可信的数据。

  2.1提升现场查勘人员素质

  很多农网工程现场查勘人员与设计人员严重脱节,现场查勘人员不懂设计、设计人员不懂查勘重点。查勘人员对设计原则、要求、目的不清楚,匆匆忙忙跑到现场,草草了了看完一圈,粗略了解后告知设计人员,使得设计方案不符合现场实际要求,施工时变更方案、修改材料,造成巨大浪费。对于查勘人员必须懂设计、清楚原则、理解功能、明知要求、熟知目的,现场查勘人员在查勘过程中必须与设计结合起来,把现场利于设计、防碍设计的情况搞懂、摸透。

  2.2查勘必须了解地区规划

  随着全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发展规划更加科学,规划功能更加完善。有些农网工程现场查勘时对规划了解不够、分析不透,工程实施时才发现与规划冲突,结果修改设计方案,大范围修改路径,致使已经施工的部分工程都废弃了,造成巨大浪费。在查勘时首先了解当地规划、经济发展状况,确保农网工程设计符合当地规划,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2.3查勘现场必须认真了解地质、地形地貌与特点

  现场查勘必须清楚农网工程所经过地区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对于地质条件特殊地段要进行地质勘探,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要拍摄图片。基础的稳定性是由地质条件决定,路径方案的可行性由地貌条件决定。有些工程查勘时地质情况了解错误,导致工程实施中基础无法施工、工程竣工后基础塌陷,最后设计返工、施工修理,造成更多的损失;有些工程设计前地形地貌了解不够,施工中线路走廊不通、杆塔高度不够等问题,发现后线路路径改道,重大设计变更。

  2.4查勘需与当地村民和村委会沟通

  查勘人员责任心及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查勘的结果,连锁反映到设计图纸。有些查勘人员只了解现场情况,没有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没有与当地村委会、村民沟通,现场看完就走。虽然地质、地形地貌弄清楚了,但是没有与当地民风、民俗结合,设计图纸完成后,施工时违背了当地民俗习惯,农民强烈阻工、村委会极力反对,被迫修改设计方案。在现场查勘时,与村委会、村民沟通是必须的,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在图纸设计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并与村委会签订路径协议,确保设计方案可实施。

  2.5交叉跨越、穿越位置必须实地测量

  农网工程涉及范围大,不可避免交叉跨越、穿越,高压线跨越低压线,低压线穿越高压线,强电跨越弱电,导线跨越公路、铁路、河流等等。穿越、跨越情况很多,也很复杂,跨越与穿越的交叉角度各不一致,周围地形地貌千奇百怪。线路路径有交叉跨越、穿越的必须要现场实地测量,不能仅凭眼估量,各种跨越、穿越的距离要求、角度要求,以及线路本身对地面、路面、山坡、建筑物的距离,这些数据都必须要有精确的测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设计、施工顺利完成。

  2.6查勘后数据记录必须齐全

  有些查勘人员没有好的习惯,查勘时头脑很清楚,不做任何记录,待回到办公室做回忆录,数据错误,造成后面设计工作失误,修改设计、返工、返修等。查勘的各项数据都要在现场做好记录,给设计提供确实可信的`数据,查勘是设计的基础,规程是设计的依据。在现场查勘之前根据需要制定表格,查勘记录各类数据,查勘时数据填写齐全,需要增加的数据和说明备注清楚。

  3、用心进行设计,提供准确的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是指导项目实施的说明书,是衡量设计质量的水准仪,是展现设计形象的窗口。现场查勘后,接下来就是依据设计规范,总结经验,用心进行设计,设计方案图纸准确、明确、精确。

  3.1吃透现设计规范和现场查勘结果

  现场查勘结果是设计的基础,规程规范是设计的依据,设计人员必须吃透现场查勘结果与规程规范。有些设计人员对农网工程设计规范不了解,对现场查勘结果不理解,设计经验一知半解,设计图纸不满足规范要求,不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图纸脱离现场,图纸违背规范。设计规范要弄懂精通,是“必须”还是“宜”,是“禁止”还是“不宜”;查勘结果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仔细分析,地质状况是“行”还是“不行”,各项距离是“满足要求”还是“不满足要求”。

  3.2加大设计深度与细度

  设计深度与细度是一个未量化的指标,到底怎么样算达到设计要求深度与细度,没有明确的指标衡量,但是项目建设单位都有明确的要求,我们提出可研报告达到初步设计深度,初步设计达到施工设计深度,都是对加大设计深度提出的要求,很多设计人员不理解设计深度的要求,没有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对于单个农网工程项目来说,设计深度要求更具体,需要出哪些设计图纸,图纸要求怎么样,都有明确的说法。有些项目就是因为设计深度与细度不够,设计人员自己都搞不清了,其他人员更加看不懂,实施起来就偏离了设计的意图。设计人员必须认真理解设计深度与细度的要求,强力加大设计深度,设计图纸让人看了就清楚,设计人员不用做任何解释,符合规范与现场实际,设计的深度和细度就基本达到要求。

  3.3用心校核图纸

  设计图纸校核是设计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绝对不能忽视、走过场,设计图纸完成后必须要经自己校核、专业校核,校核图纸中存在的纰漏、手误等问题。有些设计校核形同虚设,只签名、不看图,这种方式都是不行的,图纸校核必须要用心,图纸问题要即发现即修改。有的设计人员因设计任务重、工作繁多,发现问题不及时修改,屡见屡犯、屡改屡错。校核图纸不仅要做,还要用心做,特别是对于设计经验不足、刚刚上路的新手,专业校核人员必须认真、用心去校核,这样有助于完善设计图纸、很快提高新手的设计水平。校核图纸不是签一个名字,是发现图纸的问题、找出设计的不足、提出修改的建议。

  3.4认真统计设备材料计划

  设备材料计划统计非常重要、十分必要,涉及设备材料采购、工程造价等方面。正因为设备材料计划的重要性,设计人员统计时务必准确,设备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都应该标注清楚、明白。设计人员应遵守国家标准的规范名称,规格、型号要使用国家标准规格、型号,设备材料的单位应选用容易识别与计算、计量准确的单位,如导线用长度,电杆用基数、标准金具用个数、非标金具用重量计量。

  4、抓好监督管理,确保设计质量

  4.1查勘阶段监督

  现场查勘结果是设计的基础,要进行查勘的监督工作,以确保查勘结果准确、真实可信。对农网工程查勘人员提倡设计人员自己查勘、自己设计,减少中间环节和信息传递失真。自己查勘、自己设计模式,查勘监督另聘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到现场抽查监督查勘结果;自己查勘、他人设计模式,查勘完成后设计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复核。查勘必须要有监督,对于项目委派监理的,现场查勘监督也可委派监理工程师完成。

  4.2设计阶段监督

  设计阶段是设计工作的重头戏,也是设计展现成果的重要过程,要用心设计,还需要抓好设计监督工作。农网工程比较杂散,工程虽小,专业颇多,牵涉土建、电气、通信、调度等各个专业。设计监督工作也很繁琐,设计监督工作主要由县级供电企业担任,农网工程设计完成后,必须由县供电企业电网建设管理部门组织设计图纸全面监督核查,监督核查工程范围是否准确、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工程量是否属实、工程造价是否妥当、工程方案是否优化等。监督核查提出的问题设计人员必须核实修改,力争设计方案最优、工程造价最省、投资效益最高。县供电企业电网建设管理部门监督核查后,市(州)电业局电网建设管理部门还要进一步监督核查,根据情况统筹考虑、整体优化。

  5、积极鼓励设计大胆创新,引导设计新思路

  5.1开拓设计新思路

  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设备材料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产品功能在不断增加,产品性能在不断优化。设计人员要主动学习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技术,多了解同行业、跨行业的三新技术的应用经验,开拓自身的设计新思路,找到更优化、更经济、更有效的新设计方案。以新技术创新推动设备更新、以新设备更新推动方案更新、以方案更新推动管理简化、以管理简化推动效益增加,形成良好的设计新思路循环机制。

  5.2鼓励设计创新

  很多的设计人员思想固化、流程固化,不愿意动脑、不愿意动手,阻碍了设计创新的步伐。我们提倡标准化设计、精益化管理、规范化建设,并不是否定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使用,也不是否认设计创新。设计创新的源泉在那里,设计创新的动力在那里,一部分来自社会的进步,一部分来自技术的更新,一部分来自运行的经验,一部分来自项目主管单位的压力等。作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都应该大胆鼓励设计人员创新,用创新促进发展,用发展提高势力,用势力创造效益,用效益回报社会。设计创新步履维艰,必须用强劲的动力推动设计创新、用丰厚的回报鼓励设计创新、用管理的手段优化设计创新。

  6、加大沟通交流,相互吸取成功经验

  6.1项目管理人员交流沟通

  不同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要沟通,不同电压等级的项目管理人员要沟通,不同区域的项目管理人员要沟通,不同行业的项目管理人员要沟通,沟通成功的管理经验,沟通方案优化的经验,沟通设计质量提高的经验。同一单位内的多个县供电企业不沟通,你做你的方案,我走我的路线,一个单位内部多个县供电企业管理模式不同、设计方案不同,管理人员相互沟通,把别人管理的优点变成自己管理的优点,把自己管理的优点变为别人管理的优点,相互吸取经验改进,共同进度。

  6.2设计人员交流沟通

  设计人员交流沟通很有必要。一个系统、一个项目都牵涉多个专业,不同专业的人员加强沟通,接口工作简化,减少接口工作协调。不同地区的设计人员加强沟通,交流设计经验,谈论各地区特点与设计采取的策略,以及在设计、设备材料采购、施工等后续环节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技术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原有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又持续出现,设计人员相互交流有利于共同进步,扩大设计人员视野、拓展设计思路。

工程改造方案2

  随着新的农网改造建设的不断兴起和扩大,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质量以及外观的美化,整体的管理水平,因此关于xxkV及以下规格的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工程主要是以打造精品工程为主要的目标,实现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工程的标准化。但是往往在设计过程中,不同单位的设计人员对设计的规范和准则理解不同,因此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设计方案,内容设计也比较合理,但是没有达到要求。而且材料的选择也多种多样,这些问题就给工作人员在订购物资以及施工过程等方面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于这样的施工安排,来自不同单位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一致性,都是按照自己平时的施工经验进行工程施工,从而使得工程施工工艺也不同,导致工作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比较难以管理,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时要严格把握施工设计方案,确保施工工艺的一致性和标准化,保证在购买物资和材料等方面具有统一性,一切按照新的标准进行,确保工程设计的简单易行。同时还应该注意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要以降低管理和建设,提高工程建设效益,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质量为目的。

  1、在建设开始时就要实施标准化设计

  新一轮的农网改造升级的实施在开始对工程建设进行设计时,就要注意规划方案的标准化,从工程建设的源头严格把关,确保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农配网工程项目建设的方案设计和具体规划直接关系到实际工程建设施工的最终质量效果。因此在农配网工程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要加强方案设计的规范化,根据新农网改造升级的要求和具体项目建设的标准出发,统一明确项目改造的在规格、配置、安装工艺等方面的要求。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在新的一轮工程项目改造过程中,不能出现在材料选择和物资购买等方面的不同,避免在同一段馈线上进行多次改造。在实际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线路绝缘改造范围内的台架等配置要求要控制在5-xx台,台架的出线或是低压线路等方面要按照3xxkVA进行一次性的标准化配置,确保改造后的质量水平,尽量避免进行重复性的改造。关于农网工程设计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等标准化进行,设计图纸标准化和标准化的图纸身审查很重要也很关键,直接关系到最后工程实际施工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农配网工程图纸的设计质量,需要对其设计内容进行统一规范,确保设计图纸的一致性和有效性,避免设计图纸的多样化,实现农网工程改造项目设计图纸标准化。

  2、实施标准化的设备材料及设备材料的'选型

  在新的农网改造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对设备材料选择及选型多样化的现象进行合理的控制,之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绝缘导线达到32种,低压电缆有xx种等情况。如导线的型号有裸导线LGJ-35/50/70/95/xx0/xx0/xx5/240等8种,绝缘导线有JKLYJ-xx-35-240、JKLGYJ-xx-35-240、JKLYJ-1-35-240、JKLGYJ-1-35-2共有32种,低压电缆有YJV-1KV-4x25-240、YJLV-1KV-4x25-240共有xx种。如此多杂的导线型号,这样往往会给供货厂家和物资部门等带来很大的不便,会在时间上出现误差。并且到最后,剩余的材料也不能通用,这样的情况往往会造成物资和材料的积压,造成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和材料大量浪费,无法实现工程建设成本控制,降低工程建设费用。

  关于xxkV及以下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要统一规范设备材料的选型,尽量在设备和型号方面的规范实现简化。对于各个地区xxkV导线的使用要选用的电缆等级不能超过3个等级,配变的型号不能多于4个等级,0.4kV的导线不能多于2个等级,电缆不能多于5个等级。加强设备材料的选型控制,对于工程建设的所需要的物资和材料选型要进行全面的审查,确保标准化和规范化。如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特殊的情况,材料的选型上不能实现统一的标准化原则时要对需要的物资,型号等记录下来,经过严格的审核之后才能进行购买。

  3、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化安装工艺,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实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还需要实施标准化工程建设安装工艺,安装工艺要求规范化和标准化,在此条件下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实现工程项目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对之前农网项目工程现场施工跟踪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工工艺的不合理性,因此工艺改进方案的推广与应用很重要。在改造升级的农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配变台架,电缆引线架以及开关架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此实现工程项目建设安装工艺的有效性,达到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和要求。并且变压器要采用SBHxx非晶合金变压器,空载电流要比S9下降40%-60%,负载损耗比S9、S7下降20%—30%。在新的农配网工程中要注意对典型配电线路的施工工艺进行收集,以便在xxkV及以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中应用。在收集汇总过程中可以对典型的工艺要点进行现场拍摄,然后在后期中将文字讲解配置上,以便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时便于理解。对农网配电线路工程建设各方面的安装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说明,体现施工工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建立相应的施工工艺标准化规范体制时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提高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让工程建设施工各方面的人员都能清楚的掌握到工程建设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内容。其次是要对档案资料管理实施标准化,将农网工程建设竣工后的资料统一管理,以便在最后的资料整理中方便管理。

  4、农配网标准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4.1标准化规划设计和标准化安装工艺规范的成效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建设实施了标准化规划设计,使得工程项目建设更加全面,规范,合理。对于之前出现的配网重复建设改造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节约了大量的改造费用和材料浪费的现象。对于典型设计图纸的汇总,实现了设计图纸直观易懂,工作人员也能够更好的对典型设计图纸所需要的设备材料以及材料的选型进行整理。在实际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安装工艺技术提高了很多,减少了设计失误的现象,增强了农网工程建设施工设计质量和进度。施工图纸的规范和标准化使得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图纸的了解更加直观和清楚,也方便了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的查看和审核。在标准化安装工艺规范方面提升了农网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提高了整个工程的美观度。同时也减少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安装方面出现的问题,提高了工程施工安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施工安装工艺有了各方面的严格规定,实现了其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特点,使得施工人员更容易掌握施工工艺,并以此达到施工工艺的技能水平,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4.2农网工程建设标准化设备材料的成效

  农网工程标准化设备材料的推广方便了物资招标和投标,在订货型号方面也比较简单化,减少了物资工程设备材料型号的复杂性。相应的供货时间也比较快,也加快了农网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供货时间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在不同的农网工程项目中能够在设备和材料使用上进行互相调剂,避免了因材料选型和物资的多样化而出现的物资库存现象,同时也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和购买物资费用的占用。农网工程标准化建设设备材料的实施,可以使得农网建设每年节约近200多万元的库存费用。工程设备材料的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可以直接对需要的材料数量和设备进行报表填写,减少了设备材料选型的考虑,提高了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新一轮农网工程建设项目各方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一步改善了之前农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缺陷,减少了备用物资的购买和库存,提高了农网抢修的速度。材料库也申请了统一的物资编码,方便了工程物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也减少了物资领取中出现的差错,提高了农网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

  总之为了提高新一轮农村配电网建设管理水平,实现电网周期的费用最小化,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可靠性供电,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合理规定很重要也很关键。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各个地区的农网工程建设项目的改造和升级也在加快实施的脚步,以此提高农配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以及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关于xxkV及以下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过程中设备材料和材料选型的标准化,规划设计和安装工艺标准化的实施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农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工程改造方案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现代化建设也在加快进程。大量早期建成投入运营的公路桥梁,服务水平已明显降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要求,存在严重的问题,如交通拥挤、行车速度减慢、交通组织困难、日常养护工作也难以正常展开,严重制约了快速通道的作用发挥,已成为公路运输线上的“瓶颈”,不利于沿线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旧桥的拓宽改建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道路桥梁事业的发展,此类工程将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如何在安全、美观、经济、适用的原则下做好旧桥拓宽改建工作是摆在桥梁建设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桥梁拓宽的分类

  桥梁拓宽可归结为三类:a

  1. 旧桥桥面宽度与承载力均不足。新桥修建半幅后将交通引到半幅新桥,拆除旧桥,待新桥拓宽至全桥,将交通引向全桥。改造后,所有交通由新桥承担。2. 旧桥桥面宽度不足。拓宽中,基本不改变旧桥结构,在旧桥的一侧或两侧建新桥,旧桥继续承担部分交通。改造后,新桥与旧桥结构是独立的。3. 拓宽后,新旧桥的桥面铺装层连续摊铺,共同作用,为了行车安全舒适,须严格保证新旧桥变形协调。

  从桥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角度来说,前两类拓宽与新建桥梁类似,本文将重点分析第三类情况下的桥梁拓宽。

  二、桥梁拓宽方法分析

  (一)增设钢筋混凝土悬臂挑梁

  这是最简便的桥梁拓宽改造方法,并可和其它桥梁加固补强法一并使用。当旧桥桥墩、台及基础完好,能够满足拓宽甚至提载要求时,可在主要承重结构的上部结构进行合理加固和提载后,拆除两侧栏杆和人行道板,凿除原桥面铺装层,重浇加强的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相应增设人行道悬臂梁和车行道悬臂板,重新安装人行道板与栏杆,从而达到拓宽桥梁的目的'。这种桥梁拓宽的方法适合于梁式桥与拱式桥,一般适用于双侧拓宽的旧桥拓宽。它的突出优点是不必拓宽桥墩,加固工作量小。

  (二)单边新建桥梁

  当原有公路路线是以单边拓宽进行改建;或原桥已成为交通要道的“瓶颈”,亟待拓宽,且不能中断交通;或原桥弃之可惜,只能降低荷载标准使用等情况时,一般可采用在老桥的一侧新建桥梁,达到提高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的目的。

  (三)增设边梁或边拱

  拆除一侧(或两侧)栏杆及人行道板后,在一侧(或两侧)增设边梁(或边拱肋),实现拓宽桥梁的目的。新增边梁与原主梁之间铰接,只承受自身恒载、人行道恒载与人群荷载,不承受原主梁传递的剪力,也不参加荷载横向分配。用这种方法拓宽桥梁时,应测量桥墩(台)顶宽度是否能放置新增的梁或拱肋,若不够,应进行墩帽(盖梁)的拓宽处理。

  (四)增加主梁或拱肋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需要拓宽桥梁又要提高承载能力的旧桥。其特点是,新增主梁或拱肋的刚度大于旧桥,以减小原桥主梁或拱肋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从而在拓宽桥梁的同时,提高桥梁的承载力。此方法需要同时拓宽桥梁墩台及基础,或靠近原有桥梁另外单独建造新拓宽部分的墩台。

  三、桥梁拓宽拼接方法分析

  在研究桥梁拓宽方案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如需要考虑原桥的技术状况、沿线的地质条件、合理的横向连接方式、新旧桥梁结构的变形协调、新旧结构的合理拼接时间以及在不中断原桥交通的条件下合理的新桥施工方法。就具体方法来看,目前主要有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均不连接、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均连接、和上部结构相互连接、下部结构不连接。

  (一)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均不连接

  为使拓宽桥与原桥各自受力明确、互不影响,减小连接的施工难度,桥梁拓宽部分与原桥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均不连接,新、老结构之间留工作缝,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连续摊铺。该连接方案简化了施工程序,消除了连接的技术问题,但在汽车活载作用下两桥主梁产生不均衡挠度以及拓宽桥大于原桥的后期沉降,可能会造成连接部位沥青铺装层破坏形成纵向裂缝和横桥向错台,影响行车舒适性、安全性和桥面外观,增加后期的养护维修工作。

  (二)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均连接

  为使拓宽桥与原桥形成完整的整体,减小各种荷载(包括基础不均匀沉降、汽车活载、温度荷载等)作用下新老桥连接处产生过大的变形,减小上、下结构某些部位的内力,将拓宽桥梁的上部结构与原桥对应部位横向通过植筋、浇注湿接缝等方式连接起来,原桥下部结构的桥墩、桥台帽梁及系梁也通过植筋技术将钢筋和拓宽部分新桥相应部位钢筋连接,然后浇筑混凝土,将新老桥梁连为一体。沈大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桥梁横向拓宽即采用了上述上、下结构均连接的拼接形式。

  该方案优点是将拓宽桥、原桥之间联系成整体,拼接后桥梁整体性较好。同时,也存在如下不足:拓宽桥基础沉降大于旧桥,由此产生的附加内力较大,可能会使下部结构帽梁、系梁、桥台连接处产生裂缝;上部结构连接处也可能产生裂缝,导致使用功能下降,维修困难,外观不雅。若拓宽桥基础持力层位于坚硬基岩上,基础沉降值较小,新旧桥之间不会产生过大沉降差,该方案的不利影响不显著,可较好的发挥其优势。若基础持力层位于软土地基上,拓宽桥基础沉降明显大于旧桥,沉降持续时间较长,使用期间沉降不易稳定,则不宜采用该方案。

  (三)上部结构相互连接、下部结构不连接

  综合上述两个连接方式的优缺点,形成第三种横向拼接形式。第三种拼接方案的主要优点是:下部结构不连接,拓宽桥与原桥的下构内力相互不产生影响,上部结构连接对下部结构产生的内力影响很小。但是上部结构连接后由于新老桥梁材料特性的差异将产生附加内力,由基础沉降等原因产生的附加内力也使连接部位内力增大。以往工程中,常采用如下措施解决上述问题:为减小拓宽桥基础沉降量,拓宽桥梁尽可能采用桩基,并通过加强地基处理、增加桩长或桩径等措施尽可能减小基础沉降;原桥采用扩大基础时要注意新老基础间的协调性,必要时对原有基础进行加固;针对上构自身产生的较大附加内力,可通过连接部位增大配筋并改善连接结构形式来解决。上部结构相互连接、下部结构不连接方式已在多个扩建工程中采用。

工程改造方案4

  随着国家加大中西部地区农网完善工程的投入力度和新一轮的农网工程改造升级,四川省电力公司也加大了全省控股、代管公司的农网工程建设投入力度。

  目前,四川省电力公司在乐山电业局管辖范围内的控股、代管公司在四川省电力公司没有对其进行管理之前,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管理模式与省公司及乐山电业局的农网工程管理要求完全不一样,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的管理和特点,乐山电业局在行使农网工程管理职能后,先后到达各控股、代管公司实地调研考察,与各公司沟通协调,探讨如何共同做好农网工程管理工作,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双方在对农网工程管理的规范性上达成一致,为下一步做好农网工程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农网工程计划正式下达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双方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磨合和沟通,都还是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为此,本人就我局控股、代管公司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管理提出浅粗看法和探讨。

  一、对控股、代管公司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管理

  1总体要求

  为完成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任务必须提供组织保证,成立相应的农网工程管理机构。乐山电业局与各控股、代管公司的农网工程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行两级负责制。电业局由分管基建的副局长负责,农电部牵头,发展策划部、生技部、安监部、财务部、审计部、纪监部、局长工作部、基建部、技术服务中心、物流中心等部门(中心)按照各部门(中心)职责开展工作,控股、代管公司也必须落实一名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组织本单位相关科室、班组、供电所等成立管理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共同确保完成农网建设改造工程任务。

  2工程计划和设计管理

  控股、代管公司应高度重视农网工程规划和设计工作,要严格遵守先规划、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禁违反基建程序,搞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

  同时在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计划安排上,应充分考虑投资的社会效益,坚持“集中整改,综合配套”的原则,结合农网前期改造、当地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等情况,对人口密集区要加强改造力度,成片配套进行,做到改造一片,成效一片。农网建设与改造以一个村或台区为一个单项进行立项。

  目前,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计划与农网改造实际所需的投资相比较小,因此,农网工程安排应以改造为主,新建为辅。要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加大工程勘测设计深度,对现有符合农网安全运行规程要求的、可利用的设施要尽量使用,严禁大拆大换。

  如果确实要进行农网工程计划项目调整的,要求工程计划和项目调整必须要有依据,应履行必要的工作程序和审批手续,严禁利用农网改造工程专项资金安排计划外项目,对于超规模、超范围建设的工程项目一律不得进入农网改造工程。

  35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xx0万元及以上的xxkv及以下单项工程应按照《乐山电业局招标管理办法》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咨询单位编制可行性论证报告,xx0万元以下的xxkv及以下单项工程应由实施单位编制技术方案报批表。可行性论证报告由乐山电业局发展策划部组织内审修编后上报省公司审批,技术方案报批表由乐山电业局农电部组织评审。

  农网改造工程的工程勘测设计,35kV及以上工程项目经乐山电业局内审后上报省电力公司评审,xxkV及以下配电工程由农电部组织评审。农网工程的概预算按照《乐山电业局建设工程技经工作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农网工程设计要遵循“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符合国情、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农网改造工程的实际情况,推行标准设计、典型设计和限额设计,典型设计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35kv、xx0kv)、《四川省电力公司农村电网xx千伏及以下工程典型设计》执行,技术原则按照《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5131-20xx)执行。

  对于xx0kV项目需要开展项目核准的,各代管公司、控股公司在发展策划部的指导下开展前期工作,取得核准所需的各项支持性文件并报送发改委核准。

  3农网工程物资管理

  农网改造工程所需的设备和主要材料必须按四川省电力公司物资分级管理原则和乐山电业局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的要求,统一进行采购,控股、代管公司不得自行进行物资采购。

  为保证物资采购管理有序进行,控股、代管公司应确定工程物资管理的相应机构及责任人员,报乐山电业局批准。控股、代管公司按《乐山电业局物资管理办法》办理物资需求计划及相应仓储领用手续。

  废旧物资的管理,参照《四川省电力公司废旧物资管理办法》执行,废旧物资的处理应有处理过程及结果的详细记录资料,并进入工程档案管理。

  4农网工程施工及监理

  农网改造工程35kv及以上项目由局基建部组织开展施工建设。xxkv及以下配网工程项目由各代管公司、控股公司组织开展施工建设。农网工程的施工建设应严格执行招投标制。

工程改造方案5

  1.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中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的建设,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各种家电也逐渐成为农村居民家中的必备设施,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电力的需求,农村电网对于确保电力的正常运行及人们的正常生活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工程档案,其主要是真实的记录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全过程以及管理水平,同时也是能够有效的鉴别与判定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整体质量以及判断其相关责任的主要根据。这主要是由于电力系统其输变电工作量比较繁多,因此保存农村电网输变电工程的档案,在一方面能够为之后维护输变电设施提供重要的依据,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降低输变电的运行成本。

  与此同时,建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档案还能够加强对工程完工之后的运行管理,提供农村电网长远发展以及建设的重要资料。这主要是因为当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成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变电站设备比如导线以及杆塔等基础设施都会遇到被偷以及受到自然损害的危险。当面对这种情况时,关于之前配变以及导线等各个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记录以及之前的工程施工档案记录均可以为其提供有效的凭据。

  2.农网改造工程档案的主要特点

  农网改造工程档案主要包含工程的立项、设计以及施工与竣工验收等所有建设管理的真是记录,也是有效的判断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判定相关的责任主要依据。其也是当工程完成之后,对设备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电网长期建设以及发展的主要基础资料。然而由于当前农网改造工程具有点多,拉线较长并且面积广,需要内部和外部协调,与此同时档案资料的收集以及整理均需要各种不同单位或者部门来有效实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添加了工程档案建立的相关难度,具体而言可以展现为下列几个方面:

  2.1工程点多面广,相应的添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源于农网改造工程需要比较大的投资,并且范围比较广,项目也比较多,其施工队的人员也比较少,导致工期很紧。这些比较多并且比较分散的建设地点在增加了施工难度之时,也相应的添加了农网改造工程档案管理其收集以及整理的难度。

  2.2工程理赔工作推进较为困难

  当前国家的普法工作进程不断的深入,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公民的法律以及维权意识,然而也导致了一些地区维权过度现象的发生,这在客观上添加了电力工程进行理赔工作的难度,尤其对于一些点多覆盖面积比较广的农网改造工程,其造成的影响更为重大。针对难以推进理赔工作的局面,怎样加大对档案的管理,从而高效快捷的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服务,是当前需要广大的档案工作者要解决的难题。

  2.3工程时间跨度过大,相应的添加了档案工作的难度

  在当前情况下,农网改造工程多数都集中在xxKV以及以下的配电网的工程,然而35KV之上的输变电工程一般都具有比较长的周期,因此无论从该工程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立项到图纸设计,还有工程施工以及施工理赔,包括三级验收一直到最后的竣工验收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不断的收集以及整理相关的工程档案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导致资料出现散失,从而增加了农网改造工程中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难度。

  3.提高农网改造工程档案管理水平的主要对策

  3.1积极主动宣传和协调配合

  这需要农网改造工程中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早期积极的参与,并且将主动服务同配合有效的结合起来,这也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以及保障。针对这种情况,必须首先成立各个级别农网改造档案管理的领导小组,其组长应该由公司最高领导人承担,主要成员包含档案室的主任以及档案管理员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从而构成从上到下的档案管理的网络。可以为其装备计算机以及复印机等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设备与较为大量的档案用品,从而有效的保障档案工作的进行。公司相关领导要经常的过问以及强调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有效的协调档案收集和移交等相关工作问题。

  3.2紧抓档案管理相关特点

  这主要是把农网改造工程的档案管理深入到工程管理整个过程,这个档案资料主要包含整个能够包含到农网的建设以及改造与规划方面的项目,从前期时项目的提出一直到建设投入生产整个过程,都应该包含到档案进行保存。通常而言,又可以把资料分类成规章制度、工程管理方面的资料以及单项工程上的资料,从而形成“分级别管理、分系统操作以及分段形成与归档”方面的档案管理的模式。对于分系统操作而言,其主要牵涉到农网改造时所包含的设计、施工以及监理与财务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其按照所负担的相关的责任来提出满足相关管理标准的资料以及文件。

  3.3突出管理的重点,保证资料完备

  在农网改造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确保资料的完整性,不断的累积政策方面的文件,从而最大限度的增加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以及正确性。在改造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集资收费、税收收费以及质量监督等多方面的管理政策或者相关文件,此时要对其进行重点的收集,与此同时要求相关人员要认真的学习以及贯彻政府政策,落实文件精神。

  4.结束语

  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而言,农网改造工程有效的开拓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程,指明了新方向。跳出来档案来看档案,这句话主要是指在当前的农网改造过程中,需要以长远的眼光来估量档案所能发挥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的展现农网改造工程档案的优势与整体影响。当前档案管理还未曾有比较成熟的经验足够借鉴,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深入以及摸索,从而促进农网改造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推动和发展。

工程改造方案6

  一、综合治理原则

  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在相关规划指导下,处理好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处理好与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注意与除涝、山洪灾害防治等相衔接。

  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中小河流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留足洪水出路,严禁缩窄河道,合理确定治导线和堤距。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河流特点和防洪保护需要,通过方案比选合理确定治理方案和措施,注重治理效果,处理好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要结合当地条件,优化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合理规划料场,尽量少占耕地,从严控制管理用地;设计方案要尽可能减少对河流生态及当地环境的影响,护坡、护岸尽量采用植物措施和天然材料、生态复合材料,注意与场镇景观、生态环境的协调。

  二、治理方案的确定

  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应分段分析河道、堤防和建筑物工程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河道现状安全泄量及其标准,研究明确本项目的建设任务和治理范围。

  依据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结合河道洪涝灾害特点和防护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保护的对象和范围,统筹考虑本河流治理对下游的防洪影响,与流域区域防洪标准相协调,合理确定防洪、除涝标准。

  明确河道设计水面线推算方法、采用参数和主要成果,经复核河道断面不能满足行洪要求的,应综合考虑流域特点、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环境影响、工程占地、工程量及投资等因素,兼顾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对新建堤防河道整治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最终确定整治方案。

  新建堤防统筹考虑防护区的排水要求,根据排涝分区和排涝标准,在排水方案论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穿堤建筑物的布置、型式和规模。对迎流顶冲可能发生冲刷破坏的堤岸,可采取护坡护岸措施。护岸工程应采取平顺护岸型式,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安全实用,便于维护,生态亲水,避免对河道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淤积严重或行洪能力不足的河道,经必选后采取河道疏浚、卡口河段拓宽切滩等措施,以恢复或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三、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

  堤防工程级别划分应按《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xx)规定执行。穿堤建筑物(涵管、涵闸、泵站等)的建筑物级别不应低于所长堤防工程级别。防洪墙的.建筑物级别应与相应堤防级别相同。具有通航、交通等功能的建筑物,应同时满足相关行业标准。

  (一)新建堤防堤线布置

  堤线布置时顺河道走势及天然岸线的分布情况,在基本遵从河道现状自然河岸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空间对河道进行扩宽,对局部卡口段进行改造,构建和谐、自然、生态的景观带,完建后设计洪水位时的过流能力不小于天然情况。

  首先对现状河道进行设计频率洪水水面线计算,分析各个河段是否满足相应防洪标准,然后再根据城镇总体规划、河道地形条件、周边可拓展空间、河岸可能改造形式以及河道功能定位等因素,确定初步的河道治理方案,根据水利计算成果,对各个河段整治规模进行修改,通过不断改变设计河道宽度,计算出各种方案设计水位变化的幅度和工程方案的效果。根据各种组合的多次试算,拟定较优的各个河道不同整治规模的初选方案进行详细的水利计算,选取工程规模、投资和工程防洪、景观、生态综合效果较优的一组方案作为推荐实施方案。

  通过对几种堤线方案洪水水面线、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投资和占地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后,确定最优的堤线布置方案。

  (二)新建堤防堤型选择

  堤型一般有斜坡式、直立式、多阶混合式等断面构造形式。中小河流堤防护坡型式宜与自然和谐,除必须采用硬护坡的堤段外,可采用水泥土、草皮护坡型式。护岸型式宜优先选用坡式护岸,受地形条件或两岸建筑物限制时可采用墙式护岸。护岸工程上部护坡措施应进行综合比选后确定。有生态环境要求的堤防,经论证后常水位以上可采用生态型硬护坡或框格植草护坡。护岸工程下部护脚措施可根据水流条件、河势条件、材料来源等,选用抛投体、刚性挡墙和格宾挡墙等。护脚顶部可设置枯水平台,平台顶高程高于设计枯水位0.5m左右。

  (三)清淤疏浚和清障工程

  根据河道整治工程总体布局,结合河道治导线确定疏浚范围。疏浚后应使河槽与河岸保持稳定,满足边坡稳定的要求。河道需扩挖时,应沿滩地较宽的一侧或沿凸岸开挖,并尽可能使河线顺直。疏浚段的进出口处应与原河道渐变连接,未经充分论证,不能改变整治河段的河道比降。应根据当地地形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合理选择排泥场地,并尽量采用环保型清淤疏浚方式。应对河道内垃圾等碍洪构筑物进行清除。对桥梁阻洪严重的,应结合当地基础设施情况和社会影响,决定是否拆除重建。

  四、结束语

  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属社会公益性水利防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采取合理可行的治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河道防洪能力,保护岸坡稳定,防治水土流失,它既是关系该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一项生命工程,也是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的一项形象工程。因此,该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工程改造方案7

  为确保xx安全稳定,彻底消除校园内消防安全隐患,提高我校综合防灾能力,让我校成为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按照xx教育厅文件(xx文件的要求,7月29日在校园内组织召开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部署工作会。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各职能的作用,大力开展的防火安全检查,狠抓火灾隐患的整改落实,提高我校抵御火灾的能力,切实保护全校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为我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创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组织领导

  建立以xxx组长、xxx为副组长、xxx为组员体系的消防安全工作队伍,成立xx消防安全排查整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xxx校长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三、工作任务

  1. 抓好各室、各班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各室、各班级要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本责任区域内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明确各室、各班在消防安全工作上的职责分工,并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职责。

  2. 开展全校性消防安全大检查,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各室、各班级要组织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改活动,建立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改、法律责任追究的消防工作新机制。组织一次消防安全检查,重点部位要重查、细查。

  3. 加强xx消防建设,提高抵御火灾的能力。

  4. 加强执勤,做好灭火和抢险救援的各项准备。

  xx将针对火灾的特点,加强对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增强教职工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使师生员工了解本岗位的防火措施,做到会报警,会使用灭火材料扑救初期火灾,会自救逃生,会组织人员疏散。

 四、具体措施及时间安排

  (一)宣传动员部署阶段

  通过召开班主任会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消防安全文件精神,并利用广播、板报、横幅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园消防安全宣传动员工作,营造全校注重消防安全的氛围。

  (二)自查整改阶段

  1.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作为xx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亲自部署;分管领导作为消防安全直接责任人,精心组织,层层签订责任状,把工作落实细化到节点。

  2.建章立制,务求实效。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制定xx消防应急预案,邀请消防干警给全体员工上消防知识课。使教职员工达到“三懂三会”。

  3.检查xx消防设施完善情况。

  4.对xx用火、用电情况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排查。xx用电线路是否破损、老化、连接松动,有无私拉乱接电线、违章使用电器等违章用火、用电情况。

  5.责任划分

  ①房舍消防安全:xxx的房屋建筑、厕所,通过排查发现有不安全隐患的地方,标出明显标志,同时要采取得力措施,限期整改。

  责任人:

  xx校长:

  (三)接受检查验收阶段

  通过周查、月查制度,达到消防安全零事故、零隐患。确保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四)总结提高阶段

  通过xx自查、组织检查、隐患整改,使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提高校园消防安全意识,并对xxx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归纳、搜集、建档,进行认真的总结,使xxx消防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工程改造方案8

  一、编制依据

  1、寒亭区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工程施工图。

  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xx)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xx)

  4、《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7、《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xx) 8、根据施工现场实地考察情况、施工单位实力和材料供应情况等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是对寒亭区区委区政府小区、区检察院小区、区商业总公司小区、原区财政局家属院、区人社局友谊路小区、区人社区文化街小区、区市政工程公司小区、原房管局小区实施供热管网及楼内立管的改造。

  由于本工程总工期约43天,工期紧,材料存放地、材料加工场地和安装施工场地狭窄。 各个小区比较分散,且住户多。为确保工期,各单位、各专业队、各工种交叉作业较多,相互干扰大,施工难度大,施工要科学组织、周密计划,严格管理,统筹安排,团结协作,在施工前必须预先做好现场调研及勘察工作,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实施性方案;确保工期、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圆满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三、施工准备

  1、施工管理人员准备:

  (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负全责,是质量第一负责人。

  (2)技术负责人:是本项目技术和质量的直接领导,协助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工作进行具体的组织和指导。

  (3)工程技术部:协助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施工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编制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4)施工员:对所施工的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检查所有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按照规程、规范、设计图纸编写技术交底、指导班组施工操作,每个分项完成后,组织班组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及时填写施工技术资料。

  (5)质检员:严格监督生产班组按设计图纸、规程、规范进行施工,参加隐检,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人员、限期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

  (6)施工班组: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程、规定施工,及时进行自检、互检,保证施工质量达到优良标准。施工班组为一个土建施工班组、两个管道施工班组,约投入50人。

  2、技术准备:

  依据甲方、设计批准的施工图,及时准确的做出施工预算,施工图预算经批准后送材料部门筹备。

  设计交底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全面熟悉设计图及有关文件,领会设计意图,编制详细的分部工程实施性方案和各工序施工书面技术交底。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工程内容交底、组织工人进行学习,使所有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心中有数。

  3、劳动力准备:

  开工前认真组织安排好劳动力,开工后立即开展施工,劳动力安排见附表。

  4、设备选型、主材审定:

  按图纸、国家标准、施工进度计划,提前作好各种材料、设备、机具的进出场计划,确保订货质量及到货日期和数量。及时同甲方、设计及有关方面取得联系,明确各种材料、设备的供货渠道和特殊要求,然后按供货厂家资质等情况配合监理申报,获得批准后及时签订购货合同,确保材料、设备的到货时间。

  5、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具准备: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具需用量计划见附表。

  6、现场临时设施:

  若我公司中标,将积极落实施工所必须的临时设施,如现场办公场地、生产生活场地、仓储地点、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等。

  四、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工期安排:

  工程拟定20xx年6月8日开工,20xx年7月20日完工,并组织验收。

  2、施工进度计划表(见附表)

  3、施工部署:

  (1)总体施工部署:根据本工程工期紧,战线长,不可预见因素多的特点,分两个施工队平行施工。

  (2)沟槽开挖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人工清槽底的方法进行施工。

  (3)施工中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加大协调力度,有施工作业面应灵活机动的积极施工,保证整体施工计划的落实。

  (4)生产组织:编制分部、分项工程计划,把任务落实到班组,实行“周计划、日检查”制度,每天由项目经理主持协调会,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落实。

  4、施工任务划分:

  (1)土建作业队负责:所有沟槽(含工作坑)的开挖及回填施工(含砂垫层)以及路面恢复施工,支墩的'浇筑等。

  (2)管道安装作业队负责:负责直埋管道、阀门等的进场、下管、管道及阀门的安装,室内立管安装、管道水压试验及管道的冲洗、系统调试。

  五、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1、直埋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1)直埋管道工程施工流程:

  路面拆除、管沟开挖--铺砂垫层--管道安装及保温—支墩浇筑及固定支架安装--超声波检测焊口--防腐保温修补、管道接口保温--管顶填盖中砂—室内立管安装--水压试验--管道冲洗调试—路面恢复--竣工验收。

  (2)土方开挖应按本设计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现场条件不能满足开槽上口宽度要求时,应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进行边坡支护。

  (3)土方开挖前应制定对开挖范围内的各种障碍物(已有地下管线与构筑物、相邻建筑物和地上设施)的保护措施并取得有关单位的同意和配合。沟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底,开挖前必须与甲方和有关单位协调地下是否有管线和电缆,采用人工开挖探坑的方法来探明地下管线和电缆等。

  (4)管道焊口处需要人工开挖工作坑,管道两侧及底部的工作坑不得小于600mm。

  (5)土方开挖时必须按有关规定设置沟槽边护栏、夜间照明灯及指示红灯等设施。

  2、室外管道安装:地下管线的保护

  先向有关部门要求管线交底,以明确地下设施的基本位置,必要时先开挖样洞,以探明准确位置,便于施工,并保证各种预埋管线的安全,施工过程中,对暴露的管线采用支撑保护措施。 (1)直埋管道保温材料为发泡聚氨酯,制作保温层前应进行管道表面抛丸处理,保证管道、保温材料、外保护层之间紧密接合。 (2)直埋管道均采用焊接钢管焊接连接。施焊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工应持有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规定的有效合格证,应在合格证准予的范围内焊接;设专人防火。 (3)沟槽开挖

  混凝土路面开挖使用人工开凿,管道土方沟槽采用挖掘机开挖为主,人工清底为辅。开挖过程中,注意观察土质变化,对有塌方迹象的路段采用支撑围护。

  挖掘机开挖至槽底标高10~20cm左右,预留槽底土不挖,由人工清除,修整槽底。

工程改造方案9

  一、编制背景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切实提升用户龙头水质,让群众用上优质饮用水,市政府于20xx年启动了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由政府投资为主对居民小区老旧供水管网集中进行更新改造,解决自来水输送过程中水质下降问题。经过5年实施,工程将全市十个行政区(新区)1050个居民小区、48万户居民用户纳入改造范围,改造民居小区埋地管网1500多公里、供水立管8000多公里,受益人口近200万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的实施,解决了居民小区供水管网老化锈蚀带来的水质二次污染、爆管频繁和漏损偏高等问题,效果显著,受到广大群众好评,为保障居民身体健康、节约水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20xx年1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第二阶段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了工程覆盖范围。同时,要求将居民小区的水池水箱、二次加压设施改造与供水管网改造一并实施,并要求我局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报市政府审定印发。

  二、实施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的必要性

  (一)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标准低与管理不善是导致水质下降因素之一。一是早期建设的居民小区水池(箱)建设标准不高,经调查,约69%水池(箱)为混凝土材质,16%为瓷砖材质。混凝土池壁和瓷砖粘结缝有较多微孔,易吸附水中杂质和有机物,导致细菌滋生。同时,微孔存在影响水池(箱)的清洗消毒效果。二是自来水在水池(箱)中与空气环境接触,水中余氯挥发,灭菌效果减弱。多数居民小区生活与消防共用水池(箱),其中,生活用水仅占水池(箱)容积的20—30%,但消防用水需实时备用,导致自来水在水池(箱)中停留时间长,余氯进一步挥发,增加了微生物滋生风险。三是早期建设的泵房内部管道及水泵机组材质锈蚀,同时,受泵房内潮湿环境影响,外表面也产生锈蚀,不仅影响水质,也影响观瞻。四是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二次供水设施维护管理不及时导致水质下降。鉴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对二次供水设施实施提标改造和专业化管理。

  (二)是实现自来水直饮的需要。20xx年,市政府提出要逐步实现居民小区自来水直饮,对自来水水质和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次供水是导致水质下降的因素之一,有必要对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确保居民直饮安全。

  三、实施方案编制过程

  根据20xx年1月29日召开的六届一百零八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我局会同市水务集团立即启动了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实施方案起草准备工作。部署供水企业对全市范围内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基本情况。同时,在福田区景密村、罗湖区龙园山庄、南山区丽庭苑和盐田区五十小区开展了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试点。3月初,赴常州、上海、天津调研兄弟城市二次水设施改造工作。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和建设指引。4月18日,邀请全国城市供水领域知名专家进行了专家咨询。5月14日,组织全市各区环保水务局、各供水企业、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设计单位召开实施方案和建设指引研讨会,听取各单位意见和建议。根据研讨会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征求各区各部门意见。

  天津调研兄弟城市二次水设施改造工作。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和建设指引。4月18日,邀请全国城市供水领域知名专家进行了专家咨询。5月14日,组织全市各区环保水务局、各供水企业、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设计单位召开实施方案和建设指引研讨会,听取各单位意见和建议。根据研讨会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征求各区各部门意见。

  四、实施方案内容说明

  (一)时间要求。

  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供水管网改造一并实施。按照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第二阶段的时间要求,明确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工作在3年时间完成,与全市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同时结束。

  (二)关于改造范围。

  一般情况下,高层住宅居民小区多采取二次供水模式,多层住宅小区较少采用二次供水。经摸底调查,全市二次供水居民小区(含城中村社区)2651个,共有加压泵房2763座,地下水池3156个,屋顶水箱3286个。即包括纳入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第二阶段的小区,也有已经完成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管网改造的小区,还有部分无需实施供水管网改造但需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提标改造的居民小区。考虑未来自来水直饮的要求,将以上居民小区均纳入提标改造范围。

  (三)关于改造内容。

  独立的消防给水设施并不影响用户龙头水质,因此,提标改造对象为生活给水二次供水设施,消防给水二次供水设施不改造。但是,多数小区生活与消防合用水池(箱),考虑新的国家设计标准要求生活给水系统与消防给水系统相互独立,本方案要求将生活水池(箱)与消防水池(箱)分开独立设置,对生活二次供水设施实施提标改造。提标改造除考虑硬件设施设备外,还增了泵房数据和视频采集和传送系统、安防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根据需要可选择增加水质消毒和在线检测设备等,以实现二次供水设施统一、专业、远程管理。

  (四)关于增建二次供水设施用地。

  增建二次供水设施用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生活与消防共用水池(箱)在实施分隔时,要优先保证分隔后消防水池(箱)容积,以确保消防供水安全。这可能导致分隔后的生活水池(箱)容积不足,需扩建或新建生活水池(箱)补充。第二类是个别小区现状水压不足、且无法通过区域加压或优化调度解决,需增建二次供水设施以解决水压问题。对增建二次供水设施用地,优先在泵房内解决,泵房内无法解决的`,需由居民小区无偿提供建设用地。居民小区不能提供用地,提标改造方案的部分内容可能无法实施。

  (五)关于改造原则。

  按照我市居民小区自来水直饮和二次供水设施移交专业单位统一管理的要求,借鉴兄弟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经验,方案提出二次供水设施的涉水材料应采用食品级316及以上等级不锈钢材质。同时,要求泵房绿色节能,实现智慧管理和远程监控。

  (六)关于资金测算与筹集。

  根据泵站规模不同,每座泵房提标改造费用约70—400万元。经初步测算,平均每座泵房提标改造(含改造地下水池、屋顶水箱、水泵和控制机组、连通管道、新建数据和视频采集传送系统、安防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以及水质消毒设备等,以及施工期保供水措施)约需资金200万元,2763座泵房约需资金55亿元。

  考虑二次供水水质在线检测监测设备、数据和视频采集传送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建成后将统一传送至供水企业监控中心,方案明确这部分内容由供水企业投资,约占总投资15—20%,即9亿元,其余改造资金由市、区政府按1︰1比例承担,市区政府各承担23亿元。其中,市政府承担资金在市水务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

  (七)关于组织实施主体。

  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涉及小区现状加压供水模式的调整;对水池(箱)、尤其是对生活与消防共用水池(箱)的改造施工需放空水池(箱),将导致小区长时间停水,须采取科学的保供水措施确保小区生活和消防供水安全。另外,施工人员进入泵房作业,还需确保水质安全和机电运行安全。因此,同供水管网改造相比较,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专业性、技术性强,责任重大,其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和保供水方案都必须结合小区与周边用户、市政管网的水压、水量等具体情况,制定“一站一策”并组织实施。在5月14日召开的研讨会上,各区建议工程由区政府牵头组织、各供水企业负责实施。即由区政府制定改造计划,负责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招标;供水企业负责工程全过程管理,加强施工现场检查,协调现场问题,保障安全施工。

  (八)关于优化审批流程。

  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时间紧,任务重,部分小区需结合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同步实施,为此,方案明确工程视同立项,不再办理可研审批,工程报建和审批走绿色通道,享受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的各项简化报建和审批政策。

  (九)关消防审查和施工报备。

  除生活与消防共用水池(箱)分隔外,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基本不涉及消防设施改造。经与市公安局消防监督管理支队沟通,对分隔后消防水池(箱)容积不小于原设计时消防用水容积的情况,可免于消防审查。同时,要求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施工不得影响小区消防供水安全,需对生活与消防共用水池(箱)实施改造的,施工前应向辖区消防大队报备,以便做好消防准备工作。

  (十)关于预选材料和设备供应商。

  借鉴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的管材供应管理模式,预选一定数量的优质供应商有利于保障材料和设备质量、及时供货、平抑价格以及今后维护管理等。根据研讨会各区建议,方案明确通过评审或招标方式预选一定数量的优质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对选定供应商定期考核、动态管理。

  (十一)关于移交管理。

  考虑未来自来水直饮要求,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完成后,为避免各居民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标准不统一带来水质下降,需对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专业化管理,明确责任单位。结合供水抄表到户工作,方案要求工程验收合格后,生活二次供水设施移交供水企业统一维护管理。相关成本费用计入水价成本,由供水企业承担,水泵运行电费仍按原渠道在物业管理费中列支。小区内消防供水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按《深圳经济特区消防条例》由相关单位依法维护管理。

  (十二)关于物业服务企业责任。

  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工程,施工队伍需进入泵房和水池(箱)内施工,对小区生活和消防供水有一定影响,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需要物业服务企业积极配合,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供水企业提供现场配合与使得;加强施工期间泵房和水池(箱)安保。工程完工后,要主动配合供水企业抄表到户。

  按照水价文件,在物业管理费用中列支加压电费,按照《深圳经济特区消防条例》依法管理小区内消防设施等。

工程改造方案10

  1、农网工程管理中的出现的不足

  1.1没有形成有效的农网工程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农网改造中的工程管理还相对独立,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体系。每个地方农网工程管理都积攒下了不少经验,尤其是对地方性问题都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这些经验却不能很好为其他地区的建设提供借鉴,进而造成了整个农网工程管理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大家不能经过相互学习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工程管理方案。

  1.2农网的工程管理标准还有待规范

  一些工程人员在农网改造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其工程特点,施工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生产资料不健全、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等问题经常出现,这些都需要工程管理方面进行监督和纠正。但是,目前在农网工程管理中的标准还不完善,一些考核要求不规范,这在一定程度傻瓜导致工程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无法务实,起不到工程管理的控制职能。还有农网工程在资料整理、图纸说明等方面也缺少统一的标准,结果造成工程完工后在验收时出现了很多的困难。

  1.3工程管理中的各部门之间需要进一步协调

  农网的工程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责任,如果在管理方案上缺乏一致性那么很容易导致事情的复杂性。例如,在工程管理完成后在财务结算方面,供电部门、监理部门、审计部门所实施的管理方法以及依据的标准不同,往往可能导致在工程核定时出现不一致的意见。

  2、农网改造中的工程设计管理

  作为工程的设计单位要根据工程的任务以及线路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采用通用设备和模块,优化设计方案。积极推广“两型一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变电站和“两型三新”线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整个设计初期要对改造方案进行合理的论证,在保证设计目标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切实提高输变电工程的寿命周期。

  3、加强农网改造中的施工管理

  施工阶段要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的有关技术标准,生产技术、调度等有关人员要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安全监督,并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时,向农网改造中的先进事例进行学习,加强升级工程技术和设计标准的管理,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规划设计各项工程,务求技术标准高,工程质量好,改造程度彻底,杜绝重复投资现象发生。

  4、做好工程中的安全和质量管理

  农网改造工程中要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发生因工程建设引起的电网设备事故和火灾事故,加强对工程人员的安全培训,杜绝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同时,要满足国家、行业施工验收规范、规程、质量验评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达标投产”。

  5做好农网改造工程中的资金管理

  各部门、单位应严格按照财务集约化的要求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资金纳入年度财务预算和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在支付工程价款时应依据有关合同进行,对项目资金支出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工程资金专款专用、专项核算,工程中各项费用的发生必须据实列支,严禁通过虚列工程量、虚列业务等方式转移、套取工程建设资金。严禁挤占、挪用和隐匿项目资金。

  6、整理好农网工程资料

  在工程施工完成后,物资管理部门及时向财务、工程主管部门提供工程所有用料清单。工程主管部门协同财务、物资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材料清点、核对正确后,由财务部门进行核算。工程主管部门要根据规定的资料管理方案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

  7、加大农网改造中的宣传力度

  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是个长期的工作,它不仅仅需要相对部门的配合和监督,更需要整个社会都能进行关注。因此,在建设中要加大队整个农网工程的宣传力度,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大家都来关心农网改造,争取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并充分重视他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可以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如广播、电视、杂志和网络等,还有就是要树立农网建设中的典型,更好的促进农网工程的有序建设。

  8、结语

  总之,我们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对中低压电网的规划设计,完善农网的网架结构,切实提高农村电网的负荷能力和供电的可靠性。针对农网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找到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从而有效的提升农网的运行水平,保障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工程改造方案11

  一、基本情况

  农场位于县东部,距县城10公里,地处、江华、道县三县之间的萌诸岭山脉西北坡。始建于1958年,隶属衡阳地区管辖;1962年隶属零陵地区管辖;1969年零陵地区将我场交县管辖。农场辖管六个工区一个行政村,总人口2658人,有职工542人,其中机关管理人员20人,在职职工358人,退休职工164人。总面积64000亩,其中耕地面积7100亩。主要产业以水稻、水果、茶叶、蔬菜、畜牧业、林业等为主。农场六个工区人口1053人,456户,农场住房总面积21911平方米,70年代以前修建的456户,面积20762平方米,70年代至80年代修建22户,面积1149平方米。我场住房是当初在农场建设过程中,因为农场开发的需要,建设因陋就简,所以造成了质量不高,大多是原来猪舍、牛圈改造过来,低矮阴暗潮湿,再加上年久失修,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开裂、倾斜,椽梁基本遭虫蛀,一遇大风、暴雨或雪压,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同时我场住房普遍存在着排洪不畅、供电线路老化等大量的安全隐患。20xx年至20xx年已完成331户危旧房改造任务,目前还有125户急需改造。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为民服务的意识,采取政府保障、农场尽责、职工尽力的`推进方式,积极筹措资金,着力改善职工居住条件。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精心组织、配套建设,扎实工作,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努力把我场居民区改造成房屋质量优良、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生活便利、居住环境优美的新型农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指导实施。坚持危旧房改造与工区撤并相结合,根据农场发展的需要,重新规划住房布局,尽可能的向场部集中,鼓励撤并农场的职工自愿到基础设施配套较好的场部集中安置。在改造的步骤上,既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又要突出重点。危旧房改造要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推动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相结合,优先解决好困难职工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在政策上给予合理照顾。

  2、以人为本,尊重意愿。农垦农场职工根据自己工作需要、家庭人口和家庭状况等情况,选择居住地点和户型。严格执行有关土地使用、资金使用管理、住房建设管理、房屋拆迁、工程建设等方面有关法律及政策的规定。政府引导、职工自愿、政策透明,充分尊重职工意愿,保证职工群众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发言权,实行公示制。

  3、统一规划,综合配套。危旧房改造原址重建要兼顾工作和生活,异地新建选址和建设要符合集镇总体规划,做到统一规划、合理设计、综合配套、分步实施,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绿化、照明等基础设施要同步建设。

  4、国家、地方、单位和个人投入相结合。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广泛调动和组织各种积极因素参与项目建设,把危旧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兼顾,努力使改造资金产生更大的效益。

  5、统一管理,稳步推进。项目实施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织施工,统一资金使用,统一检查验收。

  三、实施具体内容

  县农场危旧房改造项目已经省农垦局批准,今年安排75户,为方便职工等综合因素考虑,在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充分考虑职工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维修加固形式。就是在场内旧房进行维修加固,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维修加固。

  四、资金测算

  对旧房进行维修加固75户。改造面积6000平方米,需投资510万元。

  五、资金来源

  中央补助资金:76.5万元。

  省级配套资金:54万元。

  自筹资金:379.5万元。

  六、工作进度安排

  1、投资计划:20xx年计划投资357万元。

  2、施工计划:20xx年1-2月完成对危旧房规划和设计,做好一切施工准备工作;20xx年3月份进场施工,7月份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竣工5套;8月份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竣工8套、9月份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竣工12套、10月份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竣工15套、11月份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竣工15套、12月份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竣工20套。20xx年12月竣工并验收。

  七、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实施该项为民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具体措施。为搞好农场危旧房改造,成立改造领导小组,由同志任组长,同志为成员,负责项目的报批、指挥、协调和指导工作,以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2、加强资金管理。危旧房改造项目政府补助资金要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按工程建设进度拨付,实行报账制。各有关部门要依据职责分工,加强对资金和项目的监管,定期对资金的拨付、配套和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审计,保证资金合理使用。

  3、公开透明,务求公正。危旧房改造涉及各家各户,关系到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为民众服务的意识,把所有需要改造的职工住房全部列入改造范围,并进行分类指导和操作,作好公示,以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公开、公正、公平。

  4、精心组织,保质保量。实施危旧房改造的职工家庭具体情况差异大,要通盘考虑,精心组织,根据每户职工家庭的实际,因户而宜制定计划。要切实加强管理,做到保质保量,既要确保改造计划全部完成,还要确保改造后房屋能让职工住的安全、舒适。

工程改造方案12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对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的帮扶力度,进一步改善全县农村特困群众住房条件,确保把此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安居工程办实、办好,促进全县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原则。

  1、危房改造工程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实行县、乡镇两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由乡镇具体组织实施。

  2、危房改造资金除各级财政补助外。要以群众自筹为主,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参与,并通过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开展捐助和提倡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帮建援建活动,确保危房改造工程顺利推进。

  (二)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

  1、在节约土地的前提下,按照“建得起、住得下、不浪费、保安全”的原则,科学设计房屋建筑结构和建筑面积。

  2、注重科学选址、规划、设计,县建设、规划部门要指导好乡镇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建房规划。科学制定建房设计方案,建房面积和户型必须充分考虑农村住房水平和群众经济承受能力,户型和面积要符合农村住房特点,经济适用、方便生产生活为宜。要采取集中建房和分散建房相结合,就地改造和异地重建相结合,宜散则散,宜集则集,引导群众建设安全防灾、经济实用、造价适中的住房,严禁高标准建房。

  3、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在满足新农村民居建设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帮助和引导农民建造抗震性能好、造价合理的房屋,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确保房屋的抗震性能严禁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带或易灾区域规划建设。

  (三)坚持统筹建设、分类实施的原则。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移民搬迁建房等工作,整合有关部门资金和资源,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要根据危房改造调查摸底数据,分期、分批、分区域、逐乡镇整体全面推进,尽量避免零星插花建房。要严格实施分类救助,首先实施房屋最具危险性、最困难的危房户。

  (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公开危房改造的政策、程序、对象和标准,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危房改造工程全程实施阳光操作。受补助对象不能重复,即一户农户只能享受一次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或农村危房改造补助;一户农户(即一本“一折通”)只能享受一次补助;一幢房屋只能享受一次补助。

  (五)坚持危房改造工作与xx工作并重的原则。要在抓好危房改造工作的同时,切实抓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问题和矛盾不上交,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三、目标和任务

  (一)补助资金。xx年全县危房改造资金1892万元(其中:残疾人危房改造专项资金12万元),用于引导和帮助1880户的农村贫困家庭拆除重建D类危房(其中:残疾人60户)。资金来源:中央补助资金1520万元,省级补助资金360万元,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6万,州残联3万元,县残联3万元。

  (二)补助对象。必须是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的农户(优先安排0—3公里边境一线地区农村贫困家庭)。经济最困难是指: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贫困户。住房最危险是指:居住在国家《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规定的D类危房。

  (三)补助标准。xx年农村危房改造中央及省级补助标准为每户1万元。贫困残疾人家庭每户增加2000元(资金来源: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1000元户;州残联500元户;县残联500元户);重点优抚对象每户增加2000元(资金从省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省财政重点优抚对象无房和危房补助经费中中另行安排和下达)。贫困残疾人家庭,由县建设局会同县残联确认;重点优抚对象无房人员,由县建设局会同民政局确认。

  四、建设标准及要求

  (一)科学合理规划选址。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房屋选址方案要经市国土、建设、环保、地震等部门审定,远离地质危险区和河道,符合防震避灾、避风向阳、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等要求,有效利用土地和水、电、路等资源,合理规划,科学选址。

  (二)建设标准。xx年盈江县农村危房改造均为拆除重建,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25至60平方米以内,其中,五保户每户建筑面积控制在25平方米以内,低保户每户建筑面积控制在40平方米以内,贫困户每户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三代同堂贫困户可适当放宽面积,但放宽的面积不得超过10平方米。

  (三)质量要求。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术导则》、《盈江县农村民居房屋新建(加固)注意要点》(附后)及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建设,抗震设防烈度达到7度的设防要求。

  (四)环境整治。新房建成后要按统一规划,认真搞好村容村貌整治,进行“五清五改”(清垃圾、清污水、清淤泥、清路障、清空心房和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房),实现“五通五化”(通电、通路、通水、通车、通信息和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达到村容整洁的目标。

  五、组织机构

  (一)组织机构。为确保我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盈江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建设局、财政局、发改局、民政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扶贫办、抗震减灾局、水利局、民宗局、统计局、残联、金融部门、监察局、审计局等单位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建设局,具体负责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日常事务。

  (二)工作职责。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县政府统一领导、统一部署下进行,各部门要强化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搞好协调配合,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严格工作程序,强化工作管理,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顺利实施。

  1、县建设局。县建设部门是危房改造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做好组织协调、检查、验收等工作。要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农村民居基础情况调查,编制农村危房改造年度工作计划草案;编制适合不同地区、满足不同需求的农村民居抗震技术标准、设计图集和施工技术指南;开展农村民居建筑技术工匠抗震设防技术培训;建设期间要牵头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巡回检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工程完工,及时组织验收。

  2、县防震减灾局。协助县建设局搞好技术支持工作。会同建设局编制农村危房改造年度工作计划草案;会同建设局开展农村民居建筑技术工匠抗震设防技术培训;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农村民居抗震基础数据库,确定不同区域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要求,健全农村防震减灾技术服务网络;参与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宣传动员及项目的`督导检查等工作。

  3、县财政局。负责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资金的预算和资金管理。编制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资金年度总预算,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专款专用;参与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的督导检查等工作。

  4、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农户宅基地供地政策和落实,协助县防震减灾局建立农村民居抗震基础数据库,做好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以及需搬迁农户新址的地质灾害评估工作。

  5、农业局经营管理站。负责督促、检查、审核乡镇经营管理站对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数据录入工作,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款能及时正确打入农户“一折通”中。

  6、县民政局。负责审核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中的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无房人员名单;检查各乡镇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中,是否优先考虑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无房人员;对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中的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无房人员未享受相关政策的,给予落实。

  7、县残联。负责审核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中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名单;检查乡镇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中,是否优先考虑贫困残疾人家庭;对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中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未享受相关政策的,给予落实。

  8、县监察局、纪工委、审计局。负责对专项资金的监察和定期审计,防止和杜绝挤占、挪用、贪污,确保资金营运安全。

  9、中国人民银行盈江支行、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贷款上给予支持。

  10、发改、农牧、交通、水利、残联、扶贫、民宗等部门要加大协调,通力配合,将各自实施的涉农、惠农项目与危房改造工程密切结合,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切实帮助危改户摆脱困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11、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主体,要遵循“县管理、乡实施、村落实”的工作原则,抓好落实,确保此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一要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危房改造工程。成立乡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同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要宣传动员到位。召开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启动会,并进行广泛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参加危房改造。

  三要准确确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搞好排查摸底是实施危房改造工作的基础。在排查工作中,严把“入户关、登记关、影像采集关、审核关”,不重登、不漏登,并对排查户科学分类,做到底子清、情况明。通过全面细致地排查,全面准确地掌握村级危房情况,并有重点、有计划、分期分批地进行农村危房改造。

  四要实行“阳光”操作。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始终把排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排查小组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乡人民政府审核、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县级审批6个程序进行。

  五要认真组织实施。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建房标准,认真组织施工,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建房任务。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该项目的质量监督和施工指导,加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管理,严格按有关技术标准进行建盖,明确工程验收要求;加强对村民自建房的抗震设防管理指导,乡(镇)村要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质量跟踪监管;加强对村镇建筑工匠的业务技能培训,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按质按量完成,并能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六要注意相关档案收集和整理,确保顺利通过县级验收,迎接省、州检查。农户住进新房后,乡镇要负责组织对原有危房全部拆除以保安全。

  12、乡镇经营管理站。负责对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数据录入工作,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款能及时正确打入农户“一折通”中;检查及审核该项目款项是否出现重复补助;对可以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而没有农户编码和“一折通”或存在分家的农户进行补发“一折通”。

  13、村委会。配合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危房改造工程的宣传、摸底调查、补助对象的审核确定、公示、工程项目的实施及村级验收工作。

  六、实施步骤

  (一)制定工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机构。召开xx年盈江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启动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xx年盈江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

  (二)各乡镇成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机构。

  各乡镇成立乡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层层签订责任书,并及时召开启动会和培训会。

  (三)摸底调查,确定实施对象。

  1、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大力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的宣传,让农户主动提出申请。

  2、严格按照县级下达的任务,核准建设数,组织力量深入村社,认真开展基础资料调查,摸清家底,准确确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

  3、在选定实施对象时,必须在村内张榜公布10天,并将公示情况和初选对象报县建设局(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改造户必须报请县残联批准;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无房人员必须报请县民政局批准)审批。

  4、经批准同意的实施对象,由各乡镇人民政府与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对象签订协议书。

  在此期间,各乡(镇)抓紧组织对农村建筑工匠及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对象的培训,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并完成房屋抗震性能鉴定工作,完善房屋改造前照片资料及原始调查资料。

  (四)组织实施。

  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建房标准,认真组织施工,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建房任务。

  (五)竣工初验。

  工程竣工后,采集新照片,建立健全各类档案资料,由村、乡逐级组织初步验收,并报县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全面验收。xx年12月10日前。

  (六)竣工验收。

  由县建设局牵头,根据各乡镇报的竣工验收申请,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共同对全县进行全面验收。验收合格后,出具验收报告,整个项目于xx年12月20日前完成。在检查验收工作结束30日内,由乡镇和村负责督促和帮助建房户迁入新居,对废弃住宅统一进行拆除,并集中进行环境整治。

  (七)数据录入。

  县级验收合格后,由乡(镇)经营管理站按名单将数据录入,并报农业局经营管理站进行数据审核;需提供资料

  (1)、县建设局组织验收后的验收报告;

  (2)、补助农户花名册(花名册及汇总表一、表二);

  (3)、乡(镇)经营管理站录入数据(按花名册表格录入)U盘。

  (八)资金拔付。

  审核合格后由县农业局经营管理站转县财政局经建股审核。财政局每审核合格一个乡(镇),由财政局直接将补助款存入农户“一折通”一个乡(镇)。

  (九)总结上报。

  危房改造任务完成后,各乡镇对本辖区危房改造工作进行总结,上报总结材料,县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危房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改造户数、新房数量、工程质量等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同时对乡镇危房改造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底综合考核内容。

  各乡镇要根据各自职责跟踪检查,掌握辖区内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实施农村危房房改造工程进度和质量月报制度,每月20日前各个乡(镇)将进度和质量等情况书面上报县建设局。

  七、档案与信息管理

  (一)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和信息录入工作。农村危房改造在建立纸质档案的基础上,要建立电子档案信息系统,要按户登记、动态录入危房改造农户数据,实现对危房改造农户相关信息的快速查询、汇总数据。电子档案信息系统是国家和省掌握各地工作进展情况,监督政策执行情况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国务院领导,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都设有专门的查询帐户,可随时查询各地农村危房改造进展情况,并可核查到户,各地务必重视做好此项工作。要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规定》(建办村函[xx]xx号)要求,做好档案信息录入工作,做到开工及时录入、竣工后完整录入,各乡镇于10月20日以前录入全部补助农户,12月10日以前完成所有竣工数据的录入。各地的工程进度以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为准。(附《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规定》、《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纸质档案表(样表)填报要求》、《盈江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二)实行信息定期报告制度。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下达后,各乡镇于每月20日以前上报本月工程进展情况,县建设局每个季度汇总一次并形成简报,上报县政府及主要领导,并抄送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乡镇要将危房改造计划、资金安排、改造进度在本年度10月31日前,竣工情况等年度总结在12月10日前报县建设局,由县建设局汇总后上报州建设局。各地要组织编印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信息,将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和有关建议等以简报、通报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报送县建设局。

  八、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德政工程,各乡镇、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及时搞好跟踪服务工作,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二)严格标准,明确责任。各乡镇、村要采取得力措施,严把选址规划、夯实地基、选取材料、墙体砌筑等重要关口,对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跟踪指导,督促建房户严格按照建房标准组织施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绝不允许出现边实施改造边新建危房的情况。

  (三)规范管理,健全档案。各乡镇要加强危房改造工作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档案管理,申请书、鉴定表、审批表、协议书、项目实施表等原始资料要以户为单位进行整理归档,做到档案资料齐全,账表手续完善。

  (四)严格时限,确保进度。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标准高、要求严、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统筹兼顾,严格把关,加快进度,必须于12月底前全部竣工入住。

  (五)加强检查,跟踪督办。县政府将组织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并将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对推诿拖拉、工作不力、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附件:

  一、盈江县xx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任务分配表;

  二、盈江县xx年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实施程序;

  三、农村民居房屋新建(加固)注意要点;

  四、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规定;五、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相关表格:

  (1)申请表

  (2)鉴定表、鉴定报告表

  (3)审批表

  (4)公示表

  (5)建房协议

  (6)项目实施情况表

  (7)花名册

  (一)(二)及汇总表

  (8)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纸质档案样表

工程改造方案13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但由于地理和环境的原因,黄河又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地上悬河河段最长的河流。从先秦时期到民国年间的2500多年时间里,黄河共泛滥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自人民治黄以来,创造了黄河连续55a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历史奇迹和综合开发的丰硕成果,治黄成就举世公认。然而,黄河毕竟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目前展现我们面前的是:上游源头不断萎缩;中游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下游河床仍不断淤积抬高、悬河形势更为严峻;整个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突出……。

  有关部门在“21世纪黄河防洪形势和对策”中,针对性地提出了系统的治黄方略,包括“以下游大堤加培和河道整治工程为重点,尽快完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合理调度小浪底水库,充分发挥其防洪、防凌、减淤作用;坚持不懈地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有效减少入黄泥沙,适时修建碛口、古贤水利枢纽”等重要措施,但其目标也仅仅是“使黄河下游现行河道再行河100a左右。”正因为黄河的难治,不少人视黄河为“中国的忧患”。其实,就目前科技水平和国力状况,我们完全可以根治黄河。本文拟在综述和评价现代有代表性的治黄方略的基础上,提出根治黄河的对策。

  1 现代治黄方略述评

  1.1 人工改道方案

  由于黄河下游严重淤积,历史上平均每隔100多年就自然改道1次。大堤不可能无限修高,自然决口不如人工改道,于是有人提出了黄河的人工改道方案。方案之一是开辟新河,西起京广铁路桥附近,经封丘、长垣,东至禹城、惠民,由套儿河口东流入海。河长580km,比京广铁路桥以下现河道缩短100km左右。方案之二是平行北移黄河方案,又称三堤两河方案,在黄河下游北岸大堤之北再筑一条大堤,从而形成的新河道,在夹河滩以下缩短约80km,可与现河道交替使用。

  细观黄河流域地图,自然能萌生在黄河上中游也实施人工改道的设想。自20多年前曾有学者向笔者提及此方案后,经常有人提此建议。例如文献提出的分流工程,即以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作为分流点,其中上分流仍然是黄河干流,其水量受到控制,主要保证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地区工农业对水的基本需求。上分流在河口镇处断流。下分流从分流点处直接东流,通过隧道注入渭河上游,再借助渭河与黄河干流相连。这类方案试图使黄河干流不再输送黄土高原沟壑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泥沙。

  黄河人工改道的策略自古就有人提及,即使不讨论上中游的改道设想,仅黄河下游的改道,工程量就十分巨大,牵涉面广,未知因素太多,对区域环境,气候的影响风险太大,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人口密集的情况下,改道之议更难以得到理解。

  1.2 放淤及淤背方案

  黄河细沙淤泥肥好,结合引黄河水淤地,发展农业生产并处理泥沙无疑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幸事。历史上北宋的王安石曾放黄淤地,20世纪50年代也实行过放淤造田的方案,但都因土壤盐碱化问题未能取得成功。

  曾有人提出放淤稻改,从农业着手达到治黄目的,最终导致喝光吃净的后果。分流淤沙方案也有类似效果,总结山东河段及河口三角洲群众放淤改土的经验,曾有放淤治河的多种方案。不过应该想到,若在河道内放淤,缩小过洪断面,影响防洪;在河道外放淤,尾水难归大河,水资源浪费较严重,多数情况下还可能增加引水口下游的河道淤积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几十年来一直在黄河下游大量进行着引黄淤背工作。且借助水力吹填和机械化施工,将黄河泥沙淤筑在大堤两侧(主要在背河一侧),形成高于河道的人工岗岭,淤筑成相对地下河,溃决改道之虞可以避免。不过,该方案工程量巨大,众多跨河建筑物也必须不断改建,尤其是到了一定程度,现有入黄的洛河、沁河、汶河、金堤河和山东左岸山区河流的出路,更是难以解决。此外环境问题也是十分棘手的。

  1.3 河道整治方案

  历代治河专家都想通过“束水攻沙”、“稳定中水河槽”,达到治理黄河下游河道的目的`。目前多通过河道整治方案,因势利导,借助修建丁坝等控导工程,所谓“以坝护湾”、“以湾导溜”进行护滩刷槽,形成稳定的河槽,降低洪水水位,使中小洪水不漫滩,从而可用较少的水输送更多的泥沙。

  由于国家对黄河治理愈加重视,上中下游河段都大力实施河道整治工程。不过对于黄河这条水沙及河床边界条件都十分复杂的河流,在泥沙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河道整治工程很难“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模型试验发现,在超饱和高含沙状态下,大量泥沙堆积,主槽过流能力锐减,大洪水时河道整治工程很难控导河势,严重时还会出现主流上滩的所谓“滚河”现象。因而,对于治黄来讲,河道整治仅为治标之策。

  1.4 挖河疏浚方案

  近年来有关部门借鉴国外疏浚航道的事例,提出挖河主张。《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中也已把挖沙疏浚作为一项重要的治黄措施。实际上,该措施在黄河上曾多次运用。如果把此作为辅助性措施,在有堆存泥沙空间的情况下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黄河泥沙挖不胜挖,大规模挖沙治河,必定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作用最明显的可能是在河口区挖沙,但是由于控制流速与输沙能力的主要是水面比降,海平面不变,其作用也是有限的。关键是通过诸如挖通拦门沙之类的措施,降低河口侵蚀基准面。如果在下游河道中间选择某河段进行开挖,笔者1996年开展的模型试验表明,挖沙后淤积反而加重,使原本能排到下游的泥沙在所挖河段纷纷落淤,说明在侵蚀基点不可能降低太多的条件下,挖沙疏浚对减轻河道的淤积作用是很有限的(挖沙所减少的泥沙量相当于被原应下排入海的泥沙所置换)。

  1.5 拦沙措施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12.95×104km2的多沙粗沙区占入黄泥沙总量的80%,拦截这部分泥沙是黄河的治本之策。

  建国以来,我国在黄河干流上修建了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等多座高坝大库,小浪底水库也已投入使用。高坝大库能迅速地控制入黄泥沙,无疑是最易见成效的应急措施。但干支流坝库容毕竟有限,而上游来沙无限,此举终非治本之策。

  黄土高原历史上群众就有打坝淤地的传统。在黄土高原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修建沟道坝系工程,就地拦蓄水沙,淤成的坝地水土肥沃,成为当地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该方法具有投资少、当年见效、群众积极性高等优点。目前应对坝系稳定和优化规划等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当地群众的打坝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加强统一规划和领导工作。

  1.6 调水调沙方案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有关专家就提出了调水调沙治理黄河的新方略。即利用水库调节水沙工程,充分发挥水流对下游河道的冲沙减淤作用。根据已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水库调水调沙包括蓄清排浑、留粗排细、控制泄量、人造洪峰等形式,试图将河道泥沙直冲入海。据估算,要输出这部分泥沙,每年得消耗22~24km3黄河水。但由于黄河水资源严重短缺,凭借自身的径流量进行调水调沙是难以解决问题的。

  在已经实施的各种治黄措施中,只有“拦、排、调”最为有效,这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只有“调”好水沙,才能有效地“拦”和“排”;没有“拦”和“排”,水沙也就无从“调”起。要解决黄河全流域的防洪问题,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生态环境,最必要的条件就是要完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而今在黄河上最为重要的三大控制性骨干工程中,龙羊峡、小浪底水库已经修建,只有位于其中的大柳树水利枢纽没有动工。该工程具有承上启下、反调节径流、统筹兼顾的功能,能够同龙羊峡、小浪底两水库联合运用,构成全河水沙调控体系的主体。此外,大柳树水库可满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反调节要求,使其充分发挥调节效益。因此,必须把兴建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放到治理黄河的高度去认识。

  1.7 植被措施

  传统的植被种草拦沙方案主张在黄土高原广种草、树,以茂密的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拦截入黄泥沙。该方案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人提出,建国后开始大力提倡,并多次形成高潮。

  实践证明,希望通过植树种草,恢复植被的单一方法来改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战略思路是行不通的。黄河所流经的中游地区,特别是现代界定的严重水土流失区中的大部分地区自古即是自然条件极为严酷、水蚀风蚀较为严重的地区,加之当地水资源匮乏,原始的或常规的生产方式很难保证植物生长有良好的立地条件,也就难以达到或长期保持具有一定覆盖度的植被状况。

  1.8 调水冲沙方案

  调水治黄主要是引外流域水入黄,加大黄河径流,增加黄河挟沙能力,将泥沙输送入海,同时解决黄河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沿黄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案之一是藏水北调,引“四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之水到黄河上游的“两湖”(扎陵湖、鄂陵湖)线路全长1171km,每年调水43.5km3。但“四江”的调水点均在海拔4000m左右,要进入“两湖”存在一定的高差,需要大量的水电作为动力,因而该方案只能停留在设想阶段。方案之二是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源头引水入黄,每年可调水20km3。该方案投资大,施工难度大,但技术上可行,水资源利用率高,效益显著,目前已作为黄河治理的远期方案。

  1997年有关专家提出引海冲沙的构想。该方案提出从莱州湾引海水,注入利津以下河道,一方面引起溯源冲刷,使注入点以上河床全面下降,同时刷深河口段,加大了河槽比降,增加泄洪能力。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即使不考虑环境问题,仅就引海水冲河床之沙的效率而言,也是不容乐观的。

  另外还有不少治理黄河的建议和方案,例如,为达到黄河下游的治理目标,必须建成相互配套的六大工程,即:(1)黄河口双导堤工程;(2)西河口分洪工程;(3)济南堰工程;(4)软约束林带导流工程;(5)改造分洪方式,变现行的底闸分洪为高位分洪;(6)建设完整的、彻底的分洪体系。显然颇有科学依据和实践意义。转贴于  2 根治黄河的对策

  2.1 改造“黄土高原”,锐减入黄沙量

  20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认为:对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必须跳出传统框框,应该采用工程措施,如修筑控制性拦沙坝及必要的挡土墙工程,包括采取人工定向爆破及机械化推土等方法,使一座座高耸的峁峁梁梁填充沟壑。通过这些措施把经多年治理如今占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已小于20%、而入黄河泥沙却占总入黄沙量80%左右的水土严重流失区,改造成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土严重流失区的侵蚀地理环境,自然能遏制水土流失,入黄泥沙可减少70%以上。水土流失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从最基本的流域单元进行整治,投资有限,见效迅速。根据现代的技术经济条件,是完全可行的。

  附带指出,减少入黄泥沙总量的70%~80%,黄河仍是浑水河流,此时实践上已达到了根治的目标,因为黄河保持一定的泥沙含量,对于吸附污染物、避免严重冲刷河床及河口造陆等,都是极必要的,从这种角度讲,即使来流为清水,经河床冲刷后也逐渐变为浑水,黄河不可能变清,也不能变清。

  2.2 让“灾害水”刷黄输沙

  黄河治理不仅要考虑防洪,而且还要考虑水资源问题。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属长期性、区域性、资源性缺水,缓解黄河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从外流域调水济黄。为此可利用黄河以南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入黄,沿途与淮河流域的河流和集水区域平交,并与该流域的防洪体系相结合,形成“串联水库”,发挥供水和防洪的双重作用,在淮河、汉江流域的暴雨期,将淮河、汉江流域无法承受的洪量调入黄河,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及汉江上游各大支流洪水的入海通道,减轻淮河汉江的防洪压力。重要的调这种“灾害水”入黄,冲刷黄河下游河道,扩大河槽断面面积,提高过洪能力。小浪底水库还可借机集中排沙,利用大水输沙入海,相应恢复水库库容,加大水库调节能力,提高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这一方案对改善黄河下游特别是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浑水不断入海,海水养分大增,有利于生态平衡。大量泥沙填海造陆,不断扩大河口三角洲国土面积,使当地海上石油变为陆地开采,其意义颇为深远。

  此外,利用东平湖和拟建的桃花峪水利工程加以调节,特别是通过现有的下游引黄工程,包括引黄济津、引黄入冀、引黄济青工程,向河南、山东、河北相关地区供水,从而减轻黄河水的需求压力。如果调水规模有保证,还可再通过河北水系的局部调整接济京津,最大限度实现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在此前提下,黄河流域来水主要考虑中上游用水,相应缓解了黄河上中游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该方案已提出多年,与南水北调中线方案颇有不谋而合之处。假如该方案在几年前得以实施,20xx年淮河上游持续几十天的水灾灾情将大为缓解,同时黄河下游河道过洪能力也大大提高。

工程改造方案14

  1、概述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20xx年初,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设国际旅游岛成为“十二五”期海南省发展的龙头和主线。《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建立一个设施完善、服务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但由于海南发展起步晚,基础差,尤其是近十年来海南公路建设的超常规发展,大量改扩建项目的建设,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多遗憾,留下了不少质量隐患。改扩建公路的路基稳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常见病害类型

  根据归纳,海南省等级公路改扩建后路基导致的常见病害主要为以下几类:

  (1)路基沉陷。由于路基工后迅速沉降,致使路面被拉裂,使路面的防水性能遭到严晕破坏,在水和荷载的作用下形成大面积的路基沉陷。

  (2)路面裂缝。由于路基工后不均匀沉降,使路面产生纵横向裂缝,随着裂缝变宽变长,进而形成龟裂、破碎、坑槽、翻浆、沉陷等各种路基路面病害。

  (3)新旧路基结合部错台。填方路段的新旧路基结合部路面出现纵向通裂,进而在裂缝处出现错台,严重时形成路基滑裂面。

  3、常见病害原因分析

  经对海南省内多条改建公路病害分析,发现改建公路容易发生路基病害归根到底是由于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路基沉陷和新老路基错台等

  病害的发生。产生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1)设计时对新地基处理不够重视

  设计和构筑一个坚实、均匀、稳定的地基,提高地基的抗变形能力,是保证公路路面结构具有良好使用品质的根本措施。地基处理不当是造成填挖结合部路基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旧路拓宽改建工程,对新地基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老路路基沉降基本稳定或沉降缓慢,而新路基如果地基处理不当,工后很快出现沉降,造成新老路基沉降不一致,形成路面裂缝。

  (2)施工过程中填土材料及压实度不到位

  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的路基填料不良或者压实不到位,很容易导致新老路基沉降不一致,导致路面裂缝的产生。拓宽路基的压实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3)新老路基结合部的处理不当

  新老路基结合部的处理不当,常常会造成雨水从该处进入以及由于车轮荷载作用下,新老路基回弹量的不同,而逐渐开裂。

  4、防治措施

  4.1设计阶段

  (1)调查阶段

  改扩建公路设计调查时,必须对原有公路路基的稳定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要在一般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对原有公路的状况进行勘探,查明原有路基填土类别、天然含水量变化、稳定状况以及不利季节土基湿度;重点查明老路沿线特殊土质的分布状况,特殊路段需要进行天然含水量、塑液限和膨胀性试验。同时还要对拟拓宽路基范围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和水文调查,分析新旧路基之间的沉降变形和边坡稳定的影响程度,确定适合的方案。

  对拓宽路基填筑材料在取土坑或借土场就应该进行土性以及含水量的调查,并严格避免不同性质的土混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与原有路堤的填料相同并合格的土,或比原路堤填料渗水性更强、压缩变形更小的土。

  (2)路线拟合设计

  平面设计时,通常采用的是沿老路中线拟合路线,这就容易导致路基两侧加宽,但两侧加宽往往导致路基施工困难,加宽宽度不够压路机的一个工作面的情况。同时海南的生态环境很好,旧路两侧的行道树经过多年养护运营,景观优美,两侧加宽方案会造成两侧行道树均被砍伐的可能,造成景况破坏,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工程绿化费用。所以在老路拟合路线时,首先要考虑拓宽部位,尽量保证单侧加宽,这就要求原有路中线要有所偏移。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征地、拆迁、排水防护等诸多条件限制,路中线仅偏移一侧不太容易实现,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多方比较,在路基加宽方案论证中分段给出原路基的不同宽度,提出相应的加宽方案,合理确定路中线偏移或穿越点。

  路线拟合中还要周密考虑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置,如凹曲线底部宜设在涵洞处,超高段不能避开路堑地段时,加深边沟等。

  (3)新旧路基衔接处理

  新旧路基拓宽衔接处理有很多种方法,设计中应推荐采用铺设先进材料的工程措施,通过多条道路实践,目前海南改扩建公路设计中最实用的是挖台阶配合加铺土工格栅方法处理拓宽部位,海南省内常用的设计思路如下图所示。

  图1.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填土高H≤1.5m)

  图2.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填土高1.5<H≤4m)

  图3.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填土高H>4m)

  (4)增设重力式路堤挡墙或反压护坡道

  路基土体在沉降过程别是高路堤段,如地质状况不佳,又受旧路充分利用的限制而不能彻底处理原地基,势必使拓宽路基底部的荷载大于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土发生较大的沉降,路基土在沉降过程中产生向外侧的水平侧向位移使道路破坏,将路面拉裂,从而产生纵向裂缝。增设重力式路堤挡墙减小路基基自重相应减小或增设一定宽度的反压护坡道提高土基承载力将有效控制路堤现象。

  4.2施工阶段

  为了保证新旧路基的结合稳定,以及减少由于新旧路基沉降量不同产生的反射裂缝,结合部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1)台阶处理

  施工中先采用挖掘机挖除原路基边坡上的灌木及杂草,并清除原边坡表土。在挖台阶时,由路基底面向上开挖原路基边坡,每级台阶底面向路中心倾斜3-4%,开挖台阶与填筑路基同步进行。当台阶侧面变得松散、塌落而不能直立时,改为开挖小台阶。

  在进行分层分台阶碾压的过程中,由于旧路路基在经过多年沉积、雨水浸泡以后,往往含水量较大,在碾压以后往往出现纵向弹软地带,如不处理,同样会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需根据土质情况,采用掺灰、换填的方式处理。也可以通过冲击式压路机的冲击碾压,有效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和均匀性,对保证道路的使用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台阶处也经常采用强夯处理,考虑到原有路基的沉降量基本为0,而新填路基仍不可避免存在沉降量,当填土至距离路基顶面80-150cm时,切除原路硬路肩路面结构用履带式强夯机对结合部3m范围内进行强夯处理,使之近似成为一锲形整体,确保新旧路基结合部的衔接,这样当新填路基发生沉降时,其竖向剪应力就会部分传递给原路基,从而避免结合部产生严重的纵向裂缝。强夯的`层位为路基设计顶面下返80cm,路基顶面下返20cm两个层面。强夯这种动力加固地基的方法,给地基以强大能量的冲击和振动,使地基压密加固,从而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压缩性。

  (2)交通管制措施

  路基施工完后,要开放交通并进行适当的交通管制,让运输车辆通行时碾压新路基,使新路基部分有一个自然沉降的过程,并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1个月,沉降稳定后再进行基层铺筑。开放交通,进行沉降观测,是旧路拓宽工程中不可缺少、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是因为公路拓宽路基远比新建公路路基施工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难免有压实不到位或压实不均匀的地方,只有通过这个环节,才能发现缺陷,并对其进行及时修复。二是因为旧路堤已基本稳定,而新路堤不可避免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沉降,由于新、旧路堤的沉降量不同,这必然会造成路面结构层的破坏。从以往的拓宽工程质量问题来看,其主要原因就是减少了这个环节,在路基完工后就直接进行路面施工,结果造成质量事故。只有在路基缺陷进行修补和沉降稳定后,才能进行路面的施工,不要因为抢进度而忽视这个环节。

  (3)均衡稳定措施

  路面施工时,如果旧路面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尤其在旧路上直接进行路面结构层的铺筑,须对旧路面弯沉值进行检测,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还需注意要求加宽部分路槽弯沉值基本接近旧路面弯沉值,弯沉差值应控制在士50以内,使新旧路基的回弹模量基本接近,这有利于新路面结构层的稳定。

  (4)对旧路路基进行加固处理

  旧路在路面基层及面层破坏以后,由于长期雨水浸泡,导致路床出现大面积翻浆,此时不仅要对路面基层及面层进行全部清理,还要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以防新面层再次破坏。

  (5)用封层土对差异沉降的控制

  在进行旧路拓宽的改造中,往往在新旧路基顶面,根据路基标高,通铺一至两层封层土,以减弱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对于路面造成的应力集中现象,此种方法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良好。

  (6)加铺技术

  由于是旧路技术改造,必须对不符合标准的弯道半径进行改造、增加曲线长度,改善行车条件。而在旧路上加铺新基层较难控制到设计高度,其原因是旧路高低不平,其松铺厚度必须随基层深浅不一而进行调整,但实际施工中不容易做到这一点。为保证路面标高和厚度,在做新基层以前,应首先对高低不平的基层进行找平,扫净旧路基层表面,洒水湿润后做找平层,找平层的材料和原有旧路基层的材料相同,用静压碾压密实,这样做过的基层平整度较好,且整体性较好。反之,如果旧路基层高于设计标高,强制性刨去高出部分,其弊有二:第一,破坏了钙化了的硬壳层,降低了强度。其二,刨去了钙化硬壳层以后,即使用压路机压平,也失去了原有光滑面,比原有表面粗糙,当新基层铺筑以后,阻碍混凝土收缩,势必形成裂缝,它不一定在切缝处收缩裂开,而是什么地方阻力大就在什么地方裂开。所以在旧路铺筑新基层,必须认真掌握补强的松铺厚度,压实后一次达到设计标高,不能削削补补,防止上述情况产生,导致基层应力集中产生断板。

  4.3养护阶段措施

  (1)加强路基外排水及坡面排水措施的日常养护,减少新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2)对出现的新老路基搭接处出现的裂缝及时处理,同时增设挡墙,延缓新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5 结束语

  在公路改扩建建设中,新旧路基稳定性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诸多技术措施来减少路基病害。本文对公路改扩建的改造方案在海南省内多条改扩建道路中使用,并在实际使用中有良好的效果,经多条道路的运营使用反馈,路基稳定性得到很好的控制。

工程改造方案15

  1、保修时间

  自工程竣工验收完毕之日的第二天计算,我公司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两年进行保修,直至期满。

  2、保修范围

  对本工程中我公司承建范围内由于我公司施工责任造成的使用功能不良或无法使用的问题,我公司一概负责保修。

  3、保修方法

  (1)发送保修证书

  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后1周内,我公司向建设单位发送我公司《市政工程保修证书》。主要内容有:工程简况;保修范围和保修内容、保修时间、保修说明、保修情况记录。此外还附有我司的'地址、电话、联系人等。

  4、工程回访

  工程回访由我公司的质量经理组织生产、质量、技术、水电等有关方面的人员进行回访,主要了解工程的使用情况和设备运转情况,及时的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

【工程改造方案】相关文章:

工程改造方案06-24

消防工程改造方案11-15

工程改造方案(精选5篇)07-27

学校消防改造工程方案范文11-26

消防改造工程施工方案11-18

河道改造工程施工方案06-23

危旧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01-03

消防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范文11-14

学校消防改造工程施工方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