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质量分析报告(优选15篇)
在当下社会,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质量分析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
一、 评价的形式与特点评价内容:
1、过程性评价(20%)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分为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以优、良、合格的等级进行评价。
2、终结性评价(80%)
口试(占40%)分为“比一比、摸一摸、拨一拨”三项内容,每项内容最多可以得到1条锦鲤,共3条锦鲤。
笔试(占40%)主要考查口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比较大小解决问题,以百分制计算成绩。评价特点:
过程性评价和口试、笔试相结合是我们这次自主评价的特点。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通过评价让学生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愉快的、主动的、全面的发展。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还考察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评价亮点:
口试由教师、家长志愿者和学生共同参与,以游鱼之乐的形式七2个学科综合进行评价,学生在民主、愉悦、温馨的氛围中以交流的形式进行测评,既消除了孩子的紧张感,又对知识掌握和语言表达及与人交流的能力进行了锻炼。
二、学生具体评价情况
1、过程评价(1)主要做法:发放测评表,从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两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以优、良、合格三个等级进行评价,最后结合上述二者的评价综合评定。
(2)评价亮点:此项评价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仅仅以期末的终结评价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3)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不够客观,有的评价过高,有的评价过低。
(4)改进措施:评价主体可以再多元一些,比如学生互评。
2、期末口试
(1)主要做法:口试由教师、家长志愿者和学生共同参与,以闯关的形式进行评价,分为“比一比、摸一摸、拨一拨”三项内容,每项内容最多可以得到1条锦鲤,共3条锦鲤。
(2)亮点介绍:摸一摸,主要考查立体图形的认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了测评,降低了考试的难度,增加了考试的趣味性,消除考试的紧张感和枯燥感。
(3)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面对面的测试部分孩子表现出自信心不足,答案有反复。
(4)改进措施: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多肯定,多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建立自信心。
3、期末笔试
(1)主要做法:纸笔测评,主要考查口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比较大小、解决问题。
(2)亮点介绍:计算为主,考察基础和重点,类型多样。
(3)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考察的能力点有些单一,试卷的分值不能客观反应每个孩子的真实水平。
(4)改进措施:增加能力的考察点。
三、答题情况分析
1.亮点题目分析:口试
情况分析:
(1) 测评者由老师和家长共同组成,评价主体多元;
(2)学生分为5个小组,由家长志愿者组织带领孩子进行测评,有开放性,参与者多元。
(3)以游鱼之乐闯关的形式进行评价,降低了考试的难度,增加了考试的趣味性,消除考试的紧张感和枯燥感。
(4)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与人交流的能力,能力考察多元。
三、答题情况分析
1.亮点题目分析:
题目序号
满分
平均分
满分人数
满分率
5
6
5.96
97
96%
考察内容:比大小
考查能力:数字与算式比大小
取得成绩:大部分学生看到数字与算式比大小时,都能先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然后在进行比大小,这样做起来就比较直观。
原因分析:掌握住方法做题就比较简单。
情况分析:解决问题,学生掌握住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看到图就先找关键词“同样多”,看见“一共”就用加法。
情况分析:写出钟面上的时间(用两种方法表示)。这个学生掌握情况较好,都能判断出时间并进行正确书写。
2、易错题目分析:
错例1:
题目序号
满分
平均分
满分人数
满分率
三
3分
2.44
82
81%
考察内容:看图列式计算。
考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因分析:一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没有数清楚燕子的个数,另一部分没有深入思考题意,原来有9只燕子,先飞走了4只,又飞走了两只,应该从整体上去看整幅图。
错例2:
考察内容:看图列式计算。
考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因分析:本题需要看图提取信息,部分学生没有理解题意,不知道问号在大括号的上面用减法,部分孩子理解了一共有9个,但是求部分没有用减法计算。
错例3:
考察内容:解决问题
考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因分析:本题需要看图提取信息,部分学生没有抓住关键词“借了”,不知道看见“还剩”用减法。
四、我的思考。
1.多元化的评价有利于较为全面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知识掌握、表达和交流等多多方面的素质进行考察,有其优势;但是评价的主观性较大,个别项目不够全面和客观,评价结果会有偏差。
2、当前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务必加以剖析、研究寻找改进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教学质量,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题目的数量关系,弄清题目、结构及解题思路,培养学生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把数学关系转化为数学表示式解决实际问题思考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五、努力方向。
1、加强备课,改进课堂教学的形式, 控制教师在课堂的上直接传授时间,尽量把时间给学生多说,多展示,多实践。
2、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提高学生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的大胆表达,增加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3、注重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注重实际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外,还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多说、完整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2
一、试卷分析:
此次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二、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从考试结果来看,每个班的优等生思维都比较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但整体上计算准确率不高。中等生是由于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差生的主要原因是解题、分析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纵观我们这次考试,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以下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改进:
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位置与方向中的数对表示物体的准确位置;圆周率的比值是圆周长和直径的比等。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
6、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
7、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三、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每位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尽量抽出时间在培优补差工作中多下点功夫,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经常进行家访,不断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各班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3
一、试题分析
1、课标和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生了一些变化,删减了一些繁、难、旧的内容,增加了知识应用和合情推理等要求,同时也强化知识应用的灵活性。试题突出双基考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充分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新课程的双基是什么。
2、试题着重评价学生感受事物,体现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的思想方法,试题内容源于教材,有效地引导教师和学生注重教材的基础示范作用,引导教师重视课堂、重视学生参与、重视过程、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3、本次试题的难度设计恰当,从考试情况来看,基本与预期的目标一致。试卷力求做到难度分布均衡合理,尽量减少了过难和过易的试题,因为题目的难度要求比以往有所降低,故此次统测成绩师生基本上是皆大欢喜。
二、考试的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试卷起点低,覆盖面广,难易适中。通过本次考试,不但对前阶段的教学复习作了全面的检查,而且能有效地找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三、答卷分析
1 、学生答卷的主要特点
(1)从卷面分析反馈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书写认真、干净整齐,而且计算题有步骤,分析题有充分的理由。
(2)大多数学生答卷的心态良好,目的明确,能够正确对待考试,极大的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把失分率降到最低限度。
(3)大部分学生对“双基”的掌握程度较好,对基础知识理解透彻,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会运用知识,会解决问题。
(4)大部分学生的运算能力过关,训练到位,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并能合理安排解题步骤。
(5)探索结果明确,推理过程较严密。在证明探索题中,学生能正确的探索、猜想题目的结论,并能说出理由,在证明过程中,因果关系明确,推论严密,逻辑性强,从答题情况看,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这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
2 、学生答卷的突出问题
(1)少数学生由于基础差,不会做题,试卷空白多,整洁性差,准确性不高,得分率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答题格式混乱,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充分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
(2)少数学生缺乏动手操作、亲身实践的能力,对知识理解不到位,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计算能力较差,造成失分较多。
(3)少数学生对开放性试题和探究性试题答的不理想,缺乏探究意识,不能大胆猜想。
四、对今后教与学的建议
1、深入学习课程理论,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通过学习强化课程意识,进一步掌握新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能,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向具有现代特征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从演绎式教学转向归纳式教学,即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概念,得到定理、公式、法则等——解释、应用、拓展。
2、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仅仅教数学结论,而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探索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意义建构,进而到达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并注意揭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提炼和总结蕴含在知识内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应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能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
3、重视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注意分析处理信息能力、探究发现能力,数学语言能力、数学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反思调控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运算能力的培养,既要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对空间观念的培养,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思考与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统计推理等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4、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4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本次检测是我市高一学生使用《课标》教材的第二次大规模考试,考查内容包括人教A版《课标》教材必修5和必修2的全部内容。在遵循《课标》、依据教材的基础上,以全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我市高一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设计试题,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都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同时,注重体现传统内容在新课程中的新要求,并保证新增内容的比例,使之对各校教学给出科学而公正的评价,对新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并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命题意图
1、对全市高一新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便调整教学进度,规范教学行为,为新课程科学、有序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之健康的向前发展;
2、对准确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
3、发挥检测的查缺补漏的功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比例
全卷由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部分构成。
全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题型的分值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60:20:70
——难度系数比为:易:中:难=7:2:1
(二)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分布(见下表一)
表一高一数学试卷知识点分布与考查要求双向细目表说明:考虑到必修5内容在第一学段已经进行了考查,因此,此次考查的侧重点放在必修2的内容上,而由于必修5的内容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和重点内容,因此,按4:6来安排必修5与必修2在本次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如上表所示),应该是合理的。
四、学生答题状况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从学生解答较好的题目中获得的结论
学生解答较好的题目是:1、2、4、5、6、13、14、17、18(题)。
获得结论如下(比照表一知识点分布细目表):
1、学生对新增内容掌握较好,如第1题三视图的内容;
2、学生对单一知识点的题目,直接运用公式、性质的题目,能够解答自如,如2、4、14。
3、对于基本的位置关系应用较为熟练,如17、18题。
(二)从学生失分率较高的题目中寻找原因,并提出教学建议
学生失分率较高的题目是:7、10、12、16、21、22题。
表二学生答题典型错误分析一览表
1、对于新信息理解困难;
2、基础知识不过关
要强化训练。
五、教师的反思及其对今后命题的建议
(一)教师对教学的反思
1、现在和以后的教学还应该是面对大多数学生,讲授重点的和基础的内容,这是教学的根本,新教材讲授的难易程度和涉及的知识点要认真研究,结合学生接受能力确定教学的起点。
2、今后在教学中注重过程,培养能力。
(二)教师对今后命题的建议
1、高一阶段能否按层次印两套试卷:一套是完成高中学业的结业性水平考试;一套为较高要求适应较高发展水平的试卷。
2、紧扣教材,挖掘教材,继续重视“三基”、能力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察,在题目的创新上给与更多的关注。
3、(1)由于高一进度受约束,根本没时间领学生进行专题训练、综合训练,导致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能力差。针对新高一学生考查的内容和方法,能否再基础些?
(2)今后命题侧重基础,对于教学现在任务量太大,一学期讲两本书,根本没有复习巩固。
4、试题的第二十二题非常好,既能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贴近高考。这样的题对我们今后教学也具有指领作用。
六、本次考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建议与思考
启示:
1、继续夯实基础,准确理解“三基”的新内涵。对新增内容要重视,对要求变化的内容要重视,对过程要重视,在此基础上,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等的掌握,需要记忆的一定要记住,使知识形成网络和体系。
2、关注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关键点、衔接点、思维的起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它是打好基础的前提;是灵活运用公式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与良好思维品质的途径。
3、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做到理解、会用,把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和具体的解题技能、技巧结合起来,落到实处。
4、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注重计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注重行为规范、书写习惯等的养成教育。
建议:
1、深入学习理解《课程标准》,选准定位。根据学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不同层次学校、不同层次班级制订不同目标,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
2、回归课本,注重基础,控制难度。知识概念一定要讲深讲透,通过小题、基础题辨明基本概念,把抓基础落在实处。要紧扣《课程标准》,克服老师内容取舍惯性大的问题。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3、提倡新的教学方式,抓住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设计合理的起点与落点,强化学生的参与度,每节课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例题讲解可采取题组教学,迈小步子,分散难点,各个击破。例题讲前要有学生思路探究(让学生从不同条件、不同思路、不同切入点、隐含条件的挖掘等方面打开思路),讲后要有学生反思。例题要注意变题,不要就题讲题,提高教学的效率。
4、要科学安排有效练习,规范书写,认真批改,及时讲评,反馈矫正。注重学生反馈。
5、用好资料。一定要按新《课标》要求取舍内容,使用现成资料的学校,要进行资料的再加工。保证资料的质量。
6、加强校本研究。要进一步深入进行《课标》、教材的研究,精心设计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思考:
1、如何缓解课时紧给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无时间复习/综合能力弱/教学方式无法真正得到转变)?
2、学分制如何兑现?
结合本次考试结果及教师们的建议,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调整,使今后的命题更臻完善。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5
本次考试的成绩让我感到不满意。只有少部分学生发挥了正常水平,还有一些同学通过半个月的强化复习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还需要提高。下面我将对考试中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题目范围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到第二章的内容,完全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试卷共有28题,满分120分。其中填空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选择题有6题,每题3分,共18分;解答题有12小题,共82分。第一章的知识点包括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科学记数法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二章的知识点包括代数式及其化简求值、单项式和多项式、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试卷的难度适中,题目涵盖了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的学生应该能够拿到基本及格的分数。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存在问题
1、整份试卷的难度不大,有些题型是平时学习和复习中遇到过的,学生应该能够得到基本分。但是有些学生的成绩不如预期,可能是因为只简单地记忆知识,忽略了细节,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审题,导致失误。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个原因。
2、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主要表现在:
(1)填空题的最高分为18,最低得分为2。错误主要集中在第4、第10、第11和第12题上。第4题的准确率较低,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理解不够透彻。第10题的`错误主要是因为对于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偶数次幂是正数的理解不到位。第11题学生做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对学过的知识遗忘,也可能是因为无法解读题意,无从下手。第12题需要综合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但学生的判断思维比较差,只考虑了一种情况。
(2)选择题比较简单,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表现仍然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到位,例如公式记忆错误或计算不准确。
(3)解答题的难度较大。第23和第24题是基础题,也是平时训练的重点,所以得分比较正常。但是得分率仍然较低,主要原因是符号运算错误和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不熟悉。第27和第28题属于提高题,要求学生理解题意才能解答。因此我们应该以课本为主,加强“三基”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积极实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反思及改进
1、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加强对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教学。备课要细致,备教材、备学生和备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2、学生的数学学习差距越来越大。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和帮助他们,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改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且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要提供足够的材料,引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加强师生交流,做好培优、扶中、补差工作。
3、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独立揭示结论的产生与形成过程,给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4、在解题过程中,要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多方位考虑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培养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注重逻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严谨性和最优化解题思路。重视代数式求值时先化简后代入求值的训练,弄清解题的思路并注重计算的多方面验算。注意解答题计算推理过程的示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规范和书写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体现和反思。
6、教学中要注意课堂时间的分配,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练习。学生需要在课后进行总结、思考和练习。
7、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研究方法。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经历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和证明等步骤。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学会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在考试中,因为只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导致遇到稍微有变化的情境就无法应对。要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课堂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他们多读、多议、多思、多练。只有这样,产生的新知识才能越来越真实、完善和易于应用。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6
一、试题解析
1指导思想:本次命题虽然都是以单选的形式出现,但坚持以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为指导,以数学课程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渗透新理念。坚持人文数学、生活数学、学校数学相互结合,把“双基”的考查与数学思想及综合运用的考查有机融汇,使师生从中体验到数学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感悟到数学的魅力和真谛,努力让测试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
2命题原则:
(1)基础性原则。注重基础,把握知识点。测试卷中,基础题依然占据70%的分值,综合性试题不偏离知识点,能够比较全面的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及应用情况。
(2)大众化原则。试题面向全体,贴近大众“口味”不是精英选拔式的,没有偏题怪题,力求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答题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得到相对比较满意的成绩。
(3)创新性的原则。这些题是我全力打造的一道丰盛的数学大餐,在竭诚调剂众口的同时,那些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试题更是盛宴中的亮点,能够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广开思路,着力体现测试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回顾和检验,更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拓展延伸和创新生成的过程。
(4)人文性原则。为了消除学生对“考试”的恐惧感和紧张心理,临场发挥自如,在试卷中,选项中加入了一些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答案,让他们在轻松愉悦中顺利作答。
(5)应用性原则。试题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增强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6)导向性原则。因为试卷所蕴涵的思想理念,在一段时间内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会起到很大的导向作用,试题中点点的变化都会在师生的心中掀起涟漪,甚至引起他们的感叹;原来数学知识这样富于千变万化而又万变不离其中,从而对他们日后的教与学更有兴趣、有信心,特别是更具有灵活性做很好的引领。因此本次试题昭示了小学阶段的数学教与学不能模式化,更不只是简单的选则而已,它是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情感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
3命题说明:
命题以《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为准则,以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为范围,做到“三重”:(1)重基础,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重能力,包括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重创新,即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者比例为7:2:1。同时题目内容力求做到全(覆盖面广)、新(增加些考查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新型尝试题)、活(考查实际运用能力杜绝机械记忆背答)。
二、质量诊析
1主要成绩
(1)“双基”这一传统强项优势明显,地位比较稳固。主要表现在①概念理解准确到位。试卷中关于利用概念解决问题的题,学生理解和答题情况都比较好,正确率88%以上。②学生对于各种计量单位之间进率及其换算掌握和运用比较准确,有关单位换算一题的正确率很高。③题中设有带多余条件的问题,学生能认真分析找出有用条件,正确解决问题。④解题的灵活性和思维的发散性有所增强,学生对解决一些开放性题目的能力有很大提高,正确率比上学期明显上扬,特别是一些书中题稍微变形后,难度有所增加,思维要求也相应的高了,可喜的是,学生回答的正确率是90以上。
(2)常规应用题的解答能力较强,对应用题的解答的共同点是与教材提供的题目基本一致的正确率明显高于经过一定加工变动的,可见学生对传统意义的“类型题”掌握较好。
(3)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增强。对于这一问题是课改新加的内容,教师教的认真,学生学的认真,所以正确率较高。
(4)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所增强,我们必须承认在数学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极容易形成比较悬殊的差距,即所说的两极分化,而从今年的试卷来看,这个差距在趋于缩小。更让人欣喜的是我看到分数较低的学生试卷中,即使是不会的题,他也会按自己的思路把结果写出来,没有空白,这种不言放弃的精神让我感动,这份执着告诉我们每个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在逐渐增强。
(5)多数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知识面有所拓宽,促进了数学学习和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如23题:要求粉刷教室用去大多少千克,要先(),多数学生解答的都很好,说明数学教学已逐渐与生活有机结合。
2、问题剖析
试卷反馈的信息也暴露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理念、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
从试卷中我看到粗心大意仍是数学学习的一大杀手,学生因计算马虎,运算顺序颠倒,符号看错,导致数据随之而错,看了这样的失误,让人不解,不为这些孩子们感到惋惜,如果他们能在答题时更细心一些,如果他们能在交卷前仔细检查一遍,如果他们能对每一个结果的责任感更强些……哪怕有一个如果成立,他们的分数将会被改写,他们的未来或许也会被改写,当然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很多,不排除考场紧张,一时成笔下误,但每所学校每个班级的孩子身上都是这样的`失误,就不能不令人深思,这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这样马虎大意,是否与我们平时练习中常用的题山题海战术有关?是否由于所做练习乏味,无新鲜感、挑战性有关?也许老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认为我(他、她)是会的,偶尔失手无所谓,然而长此姑息将形成顽疾。
(2)对待问题认真思考、不求甚解。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方面丢分皆由于他们解决问题只凭感觉,不做深层思考。第27小题:苹果每千克2.4元,买了0.74千克,应付()元,学生作答时忽略了钱应保留两位小数这个生活实际凭感觉认为计算结果1.776元是对的;第33题:长方体是无盖的,长乘宽不应乘2,学生凭感觉认为都应乘2,选择了A;对这样的结果我只能表示遗憾。类似这样的无谓的错误其根源都在于思考不周密,不求甚解。对学生寄予厚望的家长和老师们看到这样的结构不知作何感想,也许会说:“你没长脑袋吗?”我的回答是:长了,没用它去思考!这种现象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其实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就是在这样的反复的“不会的错、会的也错”中被消磨殆尽。
(3)解题计算技能、技巧和估算能力有待提高
试卷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明确要求简算的题目正确率很高,而在其他计算和应用题解答过程中,即使很明显可以简算的数据,学生也是按部就班的一步步演算,缺乏应有的数感和技能技巧的灵活运用意识。
(4)知识上仍存有盲点或误区
有些学生出现的错误反映出他们对某些知识上理解上不透彻或存在偏差、部分学生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由于数量关系不清出错。第34题:56千米是前3小时平均行走的路程,97千米是后2小时共行走的路程,由于数量不清有20.95%的同学选择了A。第15题:比1/8大,比5/8小的分母是8的最简分数有()个,由于学生对最简分数没理解,有24.64%选择C,有16.53%选择A,这说明有些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上需要加强。各部分知识点如果在学生头脑中打下了深刻烙印,就不会在这解决问题时犯这样原则性的错误。
(5)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运用仍有较大差距。
试卷中统计图绘制,图形平移,图形的构成等问题暴露出目前我们的学生还是凭着感觉学数学,体验、理解、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淡薄,对学好数学的理解比较狭碍,重计算,轻操作、体验,机械学习、记忆的痕迹太重,不仅人为地为师生增添了很多负担、很大压力,而且长此以往会将无数的学生拒之于数学王国之外,再也领略不到这一学科领域的奇妙和乐趣。
(6)教与学的双边都存在保守观念和应试心理
教与学基本停留在运用知识能解决教材提供的问题这一层面,而关于这些问题可解有那些变异,滋生什么样的新问题以及它还能解决哪些现实问题等等,我们考虑的太少,甚至认为这种必要的拓展是“越位”,觉得只要教材内容轻车熟路考试便胜券在握,从而导致数学的学习缺少思考、缺少方法,一直徘徊在记忆,模仿或凭经验炮制的阶段。面对以上问题,我想我们每位教师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应该做的是:
1、加强知识和理论学习,转变思想观念。
这一提法听似老生常谈,但在今天重新强调仍十分必要。新教材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并且与时代同发展。它不仅在知识的呈现形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等方面作了调整,在知识面上也有所拓展,新增了有关概率、视图、平移、旋转等知识,教者不加强学习,今后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不仅是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甚至会有教不准确的现象。诚然,自课改启动以来,我们每学期都组织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确实有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的理解、落实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通过深入透彻的学习来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否则教学中就会表现出忽左忽右的倾向,有的是穿新鞋走老路死教教材,有的虽把课堂弄的热热闹闹,但活中缺实,龙画的不错但缺少点睛之笔,这样的龙还是难以腾飞。
2、宏扬敬业精神,增强责任与忧患意识
学生的责任意识来源于教师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着意的培养,所以教师自身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作好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我们从事了这份育人的工作,就应该对自己所上的每一节课负责、对所教的每一个学生负责、对每个家长那份厚重的信任与期望负责、对我们肩负的沉甸甸的使命负责,归根结底都是对自己负责。近几年中考高考移民、小学幼儿园折校折班等事实告诉我们,我们正面临着学生、家长、社会的选择,一旦无钟可撞岂不是连和尚也做不成了。
3、提倡同伴互助,开展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使们们每个人都面临冲击和挑战,作为一线教师有限的外出学习无异于杯水车薪,况且有很大一部老师根本无缘参加,这就需要教师个人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4、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牢固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1)学生为本的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审视我们的课堂,你给了学生多大的发展空间?有的老师为了给听课者看学生自主学习的场面,刻意安排了小组讨论,讨论后还是由老师把知识讲解一遍,殊不知这样学生会扫兴,即使你讲的津津有味,学生恐怕也是心不在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不放心、不放手造成了学生学习的被动,甚至视学习为苦役。要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一要转变角色,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二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能数学;三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己的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去锻炼,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探索;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由的飞翔。教育的结果是要培育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快乐树,而不是一株株被修剪捆绑得伤痕累累的盆景。
(2)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是课程资源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①教材内容生活化
对于小学来说,他们对生活事例最感亲切,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起来生动、真实,也容易激发兴趣。我们使用的教材中,旧教材没有生活情境,依然是例题加练习的形式呈现,需要教者根据新课程理念作适当调整,通过加工架设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新教材虽以情境为依托,但教材是面向整个发行地区的,有些情境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有的缺乏新意和吸引力,教师要勇于拓宽情境资源渠道,能灵活使用并敢于突破重组教材更好的服务与教学。
②静态知识动态化。
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方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即教学中要重视要领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结论的综合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师一定不要只给学生结论性的东西,要知道知识能力是不能简单复制粘贴的,没有体验的数学学习是不完整的更是不科学的。
③教材处理科学化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注意:1、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新教材中主题图丰富多彩,不细心研读很难把握编者意图,理解上的偏差或不到位于你或许只是一节课而已,于学生或许将伴随一生。2、找出教材的不足,主动驾驭教材。教材并非绝对完美的,教学不能唯教材是从。3、正确区分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4、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很多知识对他们来说非0起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以有知识展开教学。5、客观分析教材,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如果不慎重推敲,很多老师对这三者的确定和把握会有很大出入,因此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我们教学的一个薄弱之处,大家多重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但缺少思想方法的数学教学和学习最终像盲人摸象一样。
(3)动态生成意识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即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可能,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应对那些不可预知的生成,有的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设计压制或不去理会学生随机产生的想法(例公开课),实际是对很好的教学资源或教学契机的浪费,教师不能过于迷信遵循教案,要善于捕捉教学活动中的生成并因势利导,完美体现你的教学机智。
(4)质量、效率意识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真正掌握数学这一生活、学习、工作、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并实现个性的健康发展。所以这里我说的质量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答100分、90多分,这不现实,但学生终究要在数学学习中有所获、有所得吧?我们不能也没有权力一味责怪学生如何笨,问问自己,是否有效利用了教学时间?是否关注了每个学生的数学发展?
5、习惯养成意识
“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它使人“行”不由衷,“动”不由己。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言: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的在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那么同样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创举,致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那么,我们的教学过程,就应该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过程,并让这种良好的习惯服务于学业,服务于事业,服务于人生。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如何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如何主动地去与他人合作与分享;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如何主动地去思考、探索未知的领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倾听、遵守纪律、认真做事、独立思考、质疑问难、收集信息、自我评价等良好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
6、自我反思意识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照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的反思,能使教学高效顺利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希望我们每位教师能在反思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全面提升!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7
一、试卷整体结构。
题型、题量、难度及分值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落实到位,做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并对应用数学的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了重点的考查,适当考查了探索性试题。为中考复习奠定了基础,贯彻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源于课本,并适当拓宽加深,试题的编排具有起点低、坡度缓、难点分散等特点。体现了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以思维为核心的数学能力的考查。试卷分为选择、填空、计算、解方程、化简求值、概率、解应用题、几何证明求解共26道题。
1、选择题、填空题。全校满分率22%,大部分学生都已掌握。这部分试题在一定的广度和较浅的深度上重点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并注意到适当增加思维量及运算量,考查学生的数学素质、思维品质、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知识的覆盖面较大,考查了知识的小综合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考查了九年级数学中最基础的部分。
2、化简求值和解方程题。全校满分率28%,这3道题从题型到每题所考查的内容上看学生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上都逐步提高要求标准。继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方法的运用程度。试题大都是课本题或是课本习题和学习指导习题的加工变形,学生主要在分母有理化上出现错误。
3、解答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对考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探索、创新意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以及推理计算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试题“高跷尾”的`特点,特别是24题考察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我校满分率6%,大部分学生是在25题中出现问题,好多学生想当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平均64.2分,满分率为6.8%,及格率46.8%,优秀率24.6%。
对初中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的理解、存储、提取、应用均存在明显的差距。不理解概念的实质,不理解知识形成产生过程,死记硬背,因而不能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中正确运用概念,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运算、推理发生错误。
数学是以概念为先导的,不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运算、推理等技能的训练,还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能力的培养发展,都是以正确理解运用概念为前提的。试题解答中的许多错误都直接或间接的与不能正确理解运用概念相关。可见对概念尤其是重要概念的教学必须予以加强。要使学生理解一概念是怎样提出的,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尽力使学生理解概念抽象、概括的全过程,搞清它的来源,弄懂它的含义,分清它的条件、结论以及应用范围。并通过类比、对比等方法使学生搞清一概念与相邻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对重要概念的教学务必要下大力气,使学生真正搞懂、搞通、搞扎实,夯实基础是提高成绩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运算技能偏低,训练不到位,由此造成的失分现象举足轻重。计算上产生的错误几乎遍及所有涉及到计算的问题。存在一批运算上的“低能儿”,运算能力差是造成他们数学成绩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
在搞清算理上下气力。要理解公式、法则的发生过程,搞清公式、法则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应用的条件、适用的范围。练习要循序渐进。首先要保证足够的基本题,要认真抓好运算操作规程(格式、步骤)的训练。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要指导学生弄清错误的原因,并及时改正。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尤其是数、式、解方程等有关基本运算,要达到熟练准确的程度。要熟记常用的重要数据。对于运算不但要求对,而且要求好。要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创新,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侧面研究探讨问题,要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和解题规律的总结,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运算技巧。逐步实现运算过程的优质、高效。在推理论证过程中不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出现层次不清、逻辑不严密、语言表述混乱的现象。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打好基础,做到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逐步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复合。其次是要抓好小综合的练习。要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适时提高。教学中不应过分强调题型的作用,要立足于能力的培养提高。要注意解题规律的探讨和总结。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8
一、本试卷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试卷内容生活化、情境化。
把知识点融于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基本涵盖本册的教育内容,覆盖面广,各知识点分布较为合理。
主要有“分数的意义、24时记时法、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作图和周长计算、加、减、乘、除法运算以及与这此部分知识相关的生活问题、观察物体与可能性”等。而且在试卷中,各知识点的基础题和提高题都有恰当的体现。
3、从整体试卷来看,凡属考查三年级数学难点的内容,在命题上都适当降低要求,并且都控制了试题的难度,注意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避免过高要求。这样的命题方式有利于引导教师和学生扎扎实实的讲透和学好“双基”内容,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注重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数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应用知识”的形成。
4、体现对数学思考的考查。如,第二题(4)题体现得是学生考虑问题是否周到,是否有清晰的思路找到规律;第三题(1)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利用立体的图形连线视图;第三题(2)题既考察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作图和周长计算,又用逆向思维考察已知周长求边长,这一题型合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第三题(4)题是与语文学科整合,给学生自主思维空间的题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可能性”的理解。这些试题给考生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体现对数学知薯解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观念与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取得的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从批卷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基础知识考试题中除个别的题目学生出错外,部分的题目学生的准确率比较高,难度稍的题目虽然全对率不是很高,但是,部分学生的得分率也很高。说明学生对本册教材中的基本计算、动手操作、单位换算、可能性、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等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
2、立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在考试时,学生是在自己立读题和分析的情况下完成试卷的,对试题的分析和理解符合题目要求,解答的情况比较令人满意,说明学生的立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有了很的提高。
3、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
学生在解决动手操作的题目时,正确率比较高,画对称图形、小船平移位置画的准确,说明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这是平时严格要求和训练的结果。
4、思维灵活,方法多样。
在“我会统计”一题的解答中,学生利用计算的方法和图示对照的方法。准确的推算出星期五该进23箱冰糕。从中看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不注意认真、仔细审题。
有的学生审题不仔细,如选择题中“3点15分在镜中是几点多数学生都选择了9点45分”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仔细审题,这说明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好,读题不认真。
2、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
有的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如,在“填和17.01相邻的两个整数”的题目中,有的学生写成了17.0和18.0。说明这些学生对小数的概念和整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
4、数学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如“排队中也有数学问题”三1班有42人,要排成长方形的方队,可以有几种排法。如果要排成方队,至少要去掉几人?每行几人?有些学生在答排成方队时只能打两种排法。
5、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不理想的现象。
有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理想。如,有的在计算题中出错,缺少验算检查的习惯;有的学生基本的平移画图出现错误,测量不准确。
四、改进意见
1、针对一些学生不能认真仔细审题的问题,在今后的教育中要加强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理解题意的训练。
2、针对一些学生对数学概念、意义理解不够的问题,在今后的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助学生建立表象。
3、针对一些学生不会估算,估算能力弱的问题,在今后的教育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4、在今后的教育中,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开展数学教育活动,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所学数学知识的能力。
5、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9
一、试题分析
1.本次测试试题都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为依据。题量及难易程度适中,区分度不太大,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2.从试卷来看,本次测试试卷内容涵盖了第一、二单元的知识,试题灵活,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卷从“填空、判断、计算、解决问题”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检测。
二、成绩分析
四1有41人,参考人数41人,从测试的整体情况来看,均分85点多.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数学思想掌握较好。少数学生还需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2.少数学生不注意答题的格式,卷面不工整、清洁,以后将对学生数学格式作出更严格的要求。
四、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粗心大意,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导致有些简单的问题也会出错。
2.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一部分学生不会灵活解决问题。
3.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的能力,导致答题是错漏的比较多。
五、今后的教学措施
1.继续认真、扎实地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数学思想,激励学生创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2.更加重视对学困生的激励和帮助,教学中要在时间与精力上给予更多的倾斜。
3.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教学中,加强学生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0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掌握小学数学教学情况,及时总结数学教学的成功经验,及时发现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现对本次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进行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应参考人数为61人,实参考人数为61人。实得总分5142分,人平得分84.3,及格61人,及格率为100,优秀54人,优秀率为88.5,无低分人数,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61分,综合指数为0.9258。
二、逐题分析
本次测试共有六个大题,卷面总值为100分,无附加题。题型分别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作图,解决问题六个类型,具体分析如下:
(一)填空题。
注重于本册数学基础知识的题型,但本题无得满分学生,共性问题表现在“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后是5.0,这两个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大部分填最大数是4.99,最小的数也填的是五花八门,这与老师平时的训练有关,学生对这类题型不熟悉,从而失去2分。还有失分的就是对乘法的分配律掌握部分学生不牢固,不能用字母表示,更不会举例。其它题得分率高,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及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比如计算三角形的内角给三角形分类;掌握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把一个能较低单位的数改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数;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利用数字组成按要求组成的数等等。此题的得分率为92。
(二)判断题。
共五个小题,掌握了“0”在计算中的特殊形式,知道“0”不能做除数,可以做其他任何数;对三角形的类别也分辨的清晰。失分原因主要是部分学生对小数的基本性质一知半解导致判断错误。
(三)选择题。
此题得分率较高的是2、4、5小题,表明学生掌握了“被减数、减数、差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三边关系”,“一个小数的各个数位的相应位置”等方面知识。失分较多的是第1题和第3题“102x68的简算方法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2倍,那么最小的锐角是()”。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乘法的分配率没有掌握好,还有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四)计算题。
内容包括直接写得数、用递等式计算(包括简便运算),正确率为91。学生掌握较好的`有直接写得数。不足的是:
1、计算粗心。如口算题:如6+6x4算成结果为48。
2、用递等式计算中能简算的两道题正确率高,但还有个别学生没能自觉主动地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五)画一画,说一说。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给三角形作高的方法,方向与位置,制折线统计图等方面知识。大多数学生会使用量角器或三角板画角,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能看懂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十分较多的是根据描述画线路图,部分学生缺乏细心审题,错用方向来表示。
(六)解决问题。
总分24分,共6小题。从卷面做题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能掌握简单的数量关系,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但少部分同学不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表现在数学广角的知识规律掌握不牢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三、改进措施
要充分利用备课组和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加强研读“课标”和“教材”,切实把握好课程标准,准确掌握新课标的理念、教学内容和知识的难度要求,使用好教材。
1、加强基础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①、要加强重视概念教学,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处延,掌握和灵活应用概念。
②、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坚持每天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强调估算的必要性,重视教给验算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③、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理清解题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要让学生亲历操作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时,要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多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
2、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① 、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爱动脑、善用脑的好习惯,不断的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② 、在教学中,要把数学教学与儿童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积极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③、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加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水平。
④、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要认真审题,书写要整洁,仔细计算、自觉验算等良好学习习惯。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1
一、对命题的整体评价:
本次试卷考查的范围是必修2的全部内容。满分150分,共有4个大题,时间120分钟,和高考试卷形式一样。试卷的题型着眼于考查现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整份试卷难易适中,在选题和确定测试重点上都认真贯彻了“注重基础,突出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培养能力”的命题原则,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试卷分析:
本试卷选择题共12道题,3,8,12题,填空题13,16题,解答,17,18,19,20都是考前刚刚练习过的题型,但得分率却不是很高。特别是19,20题学生,说明他们基本功很差。第4、5、15、23、24题都是考察基础知识的,丢分有两个原因,第一,基础知识记忆不牢,第二公式即使记住了但不会简单应用。在这考试中学生共识记忆不牢,计算不准确,在这部分存在着严重问题,整套试卷得分较低。
三、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最高分149分,最低分0分,理科重点班级均分116分,理科普通班均分最高分52分,最低分42分,尤其是9与10班得分较高,文科重点班均分64分,文科普通班均分最高30分。优秀人数35人,偏少;及格137人,也太少,低分人数有303人,占年级的近一半,太多了点、
四、学生情况分析:
1、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愿学习,数学学习更是困难。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在一些关键知识上存在漏洞,致使后续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数学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解题不规范,学生计算能力差,几乎所有学生在计算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中等偏下的学生中计算失分率更大。个别学困生可以说就不会计算。由此可见,我们在这方面还极为欠缺。
3、反复强调的题目学生拿不到分,本次考题中有部分为平时教学中反复强调的题目,但还有大部分学生拿不到分,分析其原因是这部分学生课上听讲不是很认真,课下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而是等着别人的结论往自己的作业上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4、多数学生懒惰,思想懒,行为懒,不爱动笔。这也是计算能力差的一个原因。
从各个大题的'得分情况来看,重点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基础题目得分较好,但能力题型得分偏低,学生的数学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普通班可以说几乎什么都不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五、今后的教学措施:
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着重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本次不少学生之所以没有考得好成绩,就是因为平时学习习惯不好,处理问题没头没尾,解答过程不够完善所致。
2、加强双基训练: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解决课堂上的基础问题,同时在课后对不懂问题予以解决。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对重点知识要点要多重复,重要题型勤反复,加大检查力度。
4、数学能力的培养: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适当增加能力题目的训练,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5、加强课堂管理:从本次考试来看,成绩不好的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课,导致知识掌握不到位,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失分。所以加强课堂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2
一、试卷的主要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2、重视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3、试题贴近生活、突出运用。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有关问题作为命题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思考、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可以。如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还做得比较好。
2、学生的数学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错。应用题大部份学生都会做。
三、存在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些题目没有复习到,学生也不够灵活。如:5等于什么除以什么。因为5写在等号左边,学生就在右边写1除以5,或2除以10。还有,从一楼到二楼用了20秒,那么一分可以从一楼到几楼?学生有大部份不懂。也有抄字抄错,计算马虎,四、改进措施: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加强易错易混概念的辨析
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计算还是解决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概念产生混淆。学生的'实践经验少,针对这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在平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所用的方法可采取题组对比方式。
3、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因学生观察能力不强,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予以特护,及时给予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3
试卷每一次的分析都是为了下一次的进步,你分析了吗?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大家可以进来看看!
本次考试把学生分层次编班,总分前50名在1班,51名到100名在2班,101名至138名在三班,1班数学平均67.72分,二班平均42.82分,三班平均21.83分,学生之间呈现出的差异是巨大的,最高分97分,最低分6分。
我觉得我们的数学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有点知识点不教都会,有的知识教了都不会,有的学生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很容易,有的学生,你怎么教他都不能理解。
教材挑战教师的智慧和施教能力,学生挫伤教师的忍耐力,一个不学习的教师如何能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看似平静的环境,隐藏着无数的困难,运算能力差的让你崩溃,七年级的有理数混合运算过不了关,八年级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不了,九年级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记不住,也许是我们教师太习惯讲解了,所有的活动都是自己完成的,学生成了看客,讲一讲,练一练,永远是正确的,没有学生思维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浪费生命的。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4
六年级期末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命题思路:
测试卷分七大题,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格1分,共27分);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每题1分,共6分);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每题1分,共6分);四、仔细观察,正确计算(共26分);五、看图计算并填空(3分+3分+2分=8分);六、仔细审题,正确解答(第1-5题每题4分,第6题6分,共26分);七、附加题,我会观察和思考(3分+3分+4分=10分)。此次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三、学生卷面分析:
六(3)、(4)共有学生99人,全部参加本次数学期末考试考,满分共5人,最低分学生成绩是4。从考试结果来看,我班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解题,分析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少数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但整体上计算准确率不高。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我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位置与方向中的数对表示物体的准确位置;圆周率的.比值是圆周长和直径的比等。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
6.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
7、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四、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4. 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经常进行家访,不断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5
这份试卷的得分率非常高,大部分题目得分率都达到了100%。试卷主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有理数的基本概念、代数式的定义和整式的加减运算。同时也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如运用分类思想和归纳法解决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既注重传承传统形式,又注意设计新颖的试题。
然而,学生在答题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的说理意识还不够。他们在解答问题时,虽然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但缺乏适当的说理过程。这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结论而忽视过程的展开。其次,学生对能力题的处理还不够到位。在计算能力方面,学生对整式的加减和乘方的概念理解不深。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方式存在问题。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双基训练,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也要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如分类思想和化归意识的培养以及说理能力的`提高。另外,我们应该特别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帮助学生灵活转换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形成有效的解题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我提出两点建议。首先,试题可以增加一些形式上的变化,使得试题更加多样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增加一两个开放题,更好地反映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特点。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1-13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05-16
【精选】数学质量分析报告07-28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热】05-17
【通用】数学质量分析报告07-29
【荐】数学质量分析报告07-29
(热门)数学质量分析报告07-28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精选18篇)06-11
数学质量分析的报告(精选15篇)04-15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5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