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梦开始的地方科学教师年会发言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xx月xx日,昨天是新年上班第一天,老师们都会习惯性地问一句:“元旦这几天在干什么呀?”我笑着说:“在做梦!”是的,新年伊始,我们每个人都会编织自己的梦,梦里是无限的遐想,更有美好的憧憬。记得14年前,我带着19岁的梦,跨入了科学教育的神圣殿堂,从此开始编织自己的科学之梦。
朦朦胧胧叩开科学大门
我刚走上三尺讲台,就与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还清晰地记得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校长和我说的一句话:“学校里缺个自然老师,你去上自然课吧!”自然课?我刹时蒙了!自然课怎么上?
毕竟对于刚从师范毕业的我来说,“自然”太高深玄妙了,语文、数学嘛!小学到师范受了12年的熏陶,我想想也能撑得住;“自然”嘛!我耳濡目染的是小学老师照本宣科,初中老师习题轰炸,要我上自然课真的是毫无头绪,一片茫然。怎么办?惟有拜师学艺,修炼内功,今天在座的许多老师都曾无私地帮助过我、指导过我,在这个幸福的大家庭里我才始终陶醉在科学的梦幻之中。
就这样,一锤定音,我在朦朦胧胧中叩开了科学的大门。从自然课到常识课,再到科学课,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一走就是十四年,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在心头。刚上自然常识课时也没有什么新理念,平时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做做实验,玩玩游戏,一起探索自然的奥秘,每节课也上得有滋有味。在1995年的时候我们学校率先购买了2台386的多媒体计算机,当时觉得挺新鲜的,就买了些电脑书,在那里依葫芦画瓢,后来兴起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开始做课件,结果一发不可收。家里没有电脑,双休日、假期就窝在电脑房,即便捧着个快餐盒,也还在电脑里淘宝。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制作的课件获奖或出版15次(其中全国级1次(一等奖)、省级12次(其中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市级11次、区级10次)。课堂上有了精美课件的辅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大了,我的教学信心也更足了。
紧接着问题又来了,我渐渐地感觉到我的课堂喂不饱那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了,面对孩子们一双双充满希冀的、求知若渴的眼睛,我焦急万分。直至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我才明白自己还要做些什么。
从前,有两个和尚住在东西山的庙里,每天早晨,他们都会准时到东西山之间的小溪挑水,日复一日,时间在挑水中不知不觉过去了五年。突然有一天,乙和尚没来挑水,第二天,乙和尚仍没来挑水,一连一个月都没见乙和尚,甲和尚很担心,以为乙和尚生病了,就去探望朋友。当甲和尚看到自己的朋友时,不禁大吃一惊,因为乙和尚神采奕奕,精神焕发,正在指导众人打太极拳,根本不可能是个病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们可以不喝水吗?”乙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看。”随即便带着甲和尚来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挑完水,做完份内的工作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也能挖多少算多少,最后终于挖出了水。现在,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了。”甲和尚恍然大悟,觉得自己真是没有长进。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这是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一句名言。在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每天上班辛勤劳作,领一份足以养家糊口的工资,这就是挑水;如果能在下班之后挤时间开展学习与进修,那就是挖井。当许多人如甲和尚一样稀里糊涂过日子时,有眼光的人便会如乙和尚一样,潜下心来丰富自己的学识,厚实自己的底蕴,培养自己的实力,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开展学习与研究,并一以贯之,量的积累终究会促成质的变化,从而实现人生的精彩。
“与人杯水,自必长流”,从那时起,百科全书装进了我的背包,教育专著摆上了我的案头,闲暇之余,总不忘饿补一下。再加上课程培训和学历进修双管齐下,我对科学教育也由一筹莫展到开始渐入佳境。我每每全身心地投入,跟孩子们同舟共济时,就真正感觉到上科学课挺有意思的。孩子们投射出的智慧光芒使我的科学课堂熠熠生辉,科学课成了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发展的广阔天地。
踏踏实实耕耘科学沃土
在科学百花园这片沃土里我已经快乐地耕耘了十多个年头,心底里一直有个执着的想法,能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下科学的种子,若干年后他们都能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为了这个目标,多年来我潜心钻研教学业务,努力探索教学规律。我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孩子们的身上,着眼在孩子们的发展上,孩子心中的科学世界是怎样的?我们老师要带着孩子勾勒怎样的科学蓝图?这些问题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只要有一丝想法,我都会把它映射在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我都会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实施,上完每一节课我总爱静心地思索课堂中的得与失,以便寻求新的突破口,在思索中前行成了我的一个习惯。
在对科学课堂的不断思索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形式活而不乱、内容广而有形、程度深而有序、情感乐而不疲。我曾自编教材“沉浮的奥秘”,在全国小学自然专业委员会年会中上示范课;运用自制课件带领孩子们游览美丽的“杭州西湖”,这一课获得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在浙江省教育厅送教下乡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摆弄“磁铁的两极“……十多年来公开课获奖或展示21次(其中全国级3次、省级4次、市级5次,区级9次)。在一次又一次的“磨课”中我的教学思路越来越开阔,孩子们的科学探究热情越来越高涨,我们共同勾勒的科学蓝图也越来越清晰。每当我带一批新的孩子,班主任会对我说:“我从没见过我们班学生上科学课有这么专注的。”家长会对我说:“我们孩子最近把科学当回事情在学啦!”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不过上好课只是完成了老师最基本的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我们要做的远远不止这些。
去年去云石中心小学支教,短短一年时光,对我的触动却很大。去过云石中心小学的老师都会有同感,驻足于这青山绿水之间,心胸会特别的开阔,灵感会异常的涌动。每天迎着晨曦,孩子们在操场上锻炼、玩耍,嬉笑声响彻校园,孩子们在教室里读书、写字,读书声在青山绿水间荡漾。这是淳朴的教育,这里的孩子属于自己的时空更大,他们少有爸妈耳边的唠叨,没有双休日培训的“辛劳”,他们的天地是自由的,“无拘无束、快乐成长”,那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的生活、学习吗?我常常会拿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孩子对照,拿附小的孩子和云石的孩子对照,云石的孩子多的是一份纯真,一份朴实。就拿科学来说吧!我顶了四年级的科学课。每天中午,总有几个小脑袋眨巴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来我办公室“打探”消息,说起话来还战战兢兢:“老师,今天科学课上不上?”“老师,科学课哪里上?”……实验室对这群孩子来说是一方神秘之地,能踏进这里是一种荣耀,因为他们说,另外班的同学不是经常有机会来这里上课的。课堂上孩子们都会瞪大眼睛,痴痴地盯着你,竖起耳朵,静静地听着你,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深深地触动着我。我没有什么可带给他们的,或许让他们像小小科学家一样做实验、搞研究,是我力所能及的。可是云石中心小学实验器材比较缺乏,我只能每天从附小带过去。公交车上时常有人投来异样的目光,我猜他们肯定在想:这个人每天拎着大包小包的,去干什么呢?我只能以笑答之。
为了使科学的春风能吹到这片美丽的山区,使山里的孩子真正触摸到奇妙的科学,我绞尽脑汁。云石中心小学靠山临河,当初我有个大胆的想法就是能带领孩子们真正走入大自然学科学,去学校附近的小溪边、田野里、山谷间捉鱼虾、寻花草、采野果,真正地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但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我还是不敢放开手脚,于是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大自然中的科学素材请进课堂,当做科学探究的引子,吊吊学生胃口,然后布置探究任务,请孩子们课外去观察、研究,半年后“科学”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学校附近的田野河流成了孩子们的科学学习天堂。
从关注自身的科学课堂到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我的眼界、我的认识在这一年中不断地扩展、不断地提升。如今,让我来重新审视科学教学,我觉得科学只不过是我们培养孩子的一个着眼点,围绕这个着眼点我们该做些什么,还在我的梦里面,有些零乱,还很破碎……
有一位孩子曾经问我:“老师,我们身边的.科学怎么学也学不完?”我想科学教育的范畴不仅仅在40分钟的课堂中,更多的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课余时间,我最喜欢和孩子们呆在一起,搞搞电子制作,开开遥控赛车,投投纸制飞机……虽然没有一刻空闲,但我乐此不疲,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承载着我和孩子们共同的梦想。
孜孜不倦行走科学之路
我深深的懂得:要使自己的科学教学焕发勃勃生机,就必须善于思考教学中的疑难困惑,勤于积累教学中的宝贵经验。因此,在和学生相处的日子里,只要心弦稍有触动,我便会记录在册,而后整理成文,和老师们交流、探讨。在工作的前几年,我把目光主要聚焦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持续、深入地研究,撰写了《构建D、Y、F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生命,跳跃的音符》、《小学常识主题化学习研究》、《勤练大脑有氧操》等一系列文章,获得了全国、省、市一、二等奖。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我越来越感受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于是提出了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的方案:《构建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实践研究》和《网络学习教研共同体的构建与运作》,这两个课题的实施把区内广大的科学教师凝聚在了一起,在谋求学生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的专业素养。
几年来有24篇次的论文获奖或发表(其中全国级7次、省级1次、市级7次、区级10次);开展课题研究5项(其中省级3个、区级2个);参加编制的《杭州市乡土教材》供本市小学使用,《科学实验活动练习册》在全省发行,4册《小学常识电子教材》在全省发行。
十多年来,我一直能够以平常心看待人生,以责任心致于工作,以爱心善待学生,以进取心鼓励自己,使自己不断拥有源头活水,充实教育人生。承蒙大家的抬举和厚爱,先后被评为杭州市学科带头人、杭州市教坛新秀、萧山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萧山区优秀教师、名教师培养对象等。
今天驻足回望,看看曾经走过的路,从歪歪斜斜的足迹中,和老师们一起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1、心无旁骛,宁静致远。
与其人云亦云、忙忙碌碌,不如围绕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认真钻研下去,在浮躁的现实中找寻一种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自己的理想执著前行。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心无杂念,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胸怀,那么你的每一分努力就会离心中的理想更近一步。
2、笃行慎思,结伴同进。
渊深洞达,累学之功。只有勤于学习,不懈反思,才能成为人之师。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是共学,共事,共修养”,只有与其他老师结伴同行,联手协作,共享教学资源,才能实现“双赢”。
3、教海无涯,卓越攀行。
好的科学老师应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这也决定了我们做为科学老师应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和人文底蕴,要有不懈追求的品格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更要象永不干硬的海绵那样不断吸纳科学的养分。
4、竭尽全力,相信梦想。
机遇永远偏爱有准备的人。只有那些秉承理想、不轻言放弃、敢于探索并为心中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人,才会真正领略到成功的美妙和幸福。人“尽力而为还不够,人应该竭尽全力才行”。从竭尽全力的教改求索和不断历练与成长中,来品味奋斗者的快乐。
科学之路荆棘丛生,尽心尽责地教书育人,一路播撒着科学的种子,我愿和在座的各位老师、还有我们的孩子一起编织绚丽的科学之梦。谢谢大家!
【科学,梦开始的地方科学教师年会发言稿】相关文章:
梦开始的地方诗歌12-01
梦开始的地方的散文04-25
梦开始的地方作文12-31
梦开始的地方诗歌11-11
梦开始的地方的诗歌07-25
散文梦开始的地方11-24
梦开始的地方经典散文08-18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阅读答案04-28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的阅读答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