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港》读后感

时间:2021-06-11 18:39: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关于《风港》读后感

  一开始想看这本书纯粹是被背景设定吸引:完全被海洋覆盖的星球,永不停歇的席卷天空的风暴,零零星星的岛屿上居住着人类,《风港》读后感。心怀梦想的少女攀着体积几倍于自己的宽大飞翼,迎着夕阳奔跑,瞬间跃出荒凉的崖壁…第一眼望去恍惚有一种童话氛围。慢节奏中低音,水色偏灰蓝。

关于《风港》读后感

  直到翻完才知道,这却是个试图描述"理想主义与传统之间的冲突"的故事。语气一本正经,情节发展也一本正经。

  几乎完全被海洋覆盖的星球,星际航行者的飞船失事坠落,并再也无法回到太空,幸存者不得不学习着在这蛮荒星球上生存。飞船残存的金属蓬帆是高科技留给他们的最后余辉,据说还曾为了它爆发过一场战争。最后某一方胜利了(是哪一方不重要),蓬帆被切碎制成若干飞翼,当做岛屿之间联络的交通工具。技术和知识被全盘遗忘,而风暴依旧肆虐,人们凭借古老的农渔业生存下来,岛屿间只能依靠飞行者传递消息。第一代飞行者制定了法律,规定飞翼由飞行者家族世袭,就这样渐渐形成了"拥有飞翼的飞行者"与"在地上行走的岛民"两个阶层。故事背景大致如此。

  而《风港》讲的故事正是在许多年代流逝之后,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一次必然的爆发。玛丽丝就是那个小小的导火索,一个岛民少女想要赢得飞行的资格,在梦想和中二的支持下对抗传统,最后阴差阳错打破了它。文中是这么说的:"世界从此改变了"。

  这是小说的第一章。从这章结尾玛丽丝快乐地加入飞行者就可以看出,说是改变世界,其实改变世界对少女英雄玛丽丝来说,并没那么重要。她只是自己热爱飞行而已,并为"让与我一样热爱飞行的岛民也有资格飞行了"而感到兴奋,仅此而已,读后感《《风港》读后感》。至于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何种影响,对人们的观念有何影响,对长期以来的社会结构又有何影响,她当时不曾想到。后来想到了,却发现自己力不从心。

  玛丽丝这个人物,从她的行事风格看来,是一个天真,单纯,热情,真实,到死都被浪漫光环笼罩的梦想家。对她而言,迎着夕阳跃出悬崖的一瞬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所以在陨落之后,她被打击得几乎失去自我)。至于什么引领社会的变革,反抗统治者的压迫,作为一个主人公她从未真正理解手中旗帜的意义…她只是想要飞行,仅此而已。

  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合理地解释主人公后来的行为。玛丽丝热爱飞行,所以在第一章里,她为了自己飞行的梦想,冲击了飞行者世袭的传统。第二章,为了让其他想飞行的岛民也能有飞行的资格,创办了教授飞行技巧的学院。第三章,为了维护"飞行"本身的自由,带领人们反抗岛长对飞行者的控制与迫害。而至于说玛丽丝变了,融入了她所反抗的阶层。其实说到底,她一开始的行为就与"阶级斗争"无关,与任何宏大的观点和理想都毫无关系。一切都是出于一个少女对"飞行"本身无可救药的信仰,她用了一生时间去热爱去呵护这个信仰,甚至从中找到了使命感和归属感。

  如此这般的`一个浪漫主义角色设定,与本可更深入挖掘的社会制度设定交织在一起。要说童话风稍嫌严肃,要说严肃又没有做完全。让人读完后有种某处没写尽的感觉。

  不如把事情说得简单点,倒更能让人理解:玛丽丝爱上飞行,她的努力使得飞行也爱上了她,仅此而已。只关乎爱,无关乎道理。最后结局也是一个画得标准的全角句号:描述玛丽丝恢复青春光芒重回天空的歌谣流传开来,老妇人在现实阴暗的角落里静静死去。合理又不失诗意,处理得很美。

  在小说里寻找社会学的意图最终落空了…不如把本书当做一本浪漫的,只关于梦想、勇气和行动的英雄故事来看吧,一个少女英雄与飞行的一场热恋,除浪漫之外的一切都不必深究。反正在歌谣里,属于天空的少女是永远不会陨落的。

  (PS我一直想吐槽的一点是: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飞行者们必须如实转述信息…这群人就不觉得口头转述不靠谱嘛?岛长们为什么不干脆用文字传信呢?漆封的书信不是比口头转述保险的多吗?还是说…这个星球上居然没有文字呢?也许我看书不仔细,在这个世界设定中,文字和书写也被遗忘了么?)

【《风港》读后感】相关文章:

下次开船港的读后感06-19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06-13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09-23

《雨港基隆》读后感04-14

下次开船港的读后感范文06-27

下次开船港读后感素材06-13

雨港基隆读后感示例03-21

《风》的读后感04-16

《风》读后感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