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重力》的教学设计

《重力》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27 20:00:14

《重力》的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重力》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力》的教学设计(精选17篇)

  《重力》的教学设计 1

  课题:

  重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并能用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

  3.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观察,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

  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

  难点:

  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教学设计

  一、导入重力概念

  流程: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建立概念→深化概念

  观察现象学生观看和重力有关的现象

  (课件1①苹果下落 ②水往低处流 ③抛出的球落地 ④羽毛飘落)

  提出问题你还看到过哪些与此类似的现象?教师充分鼓励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提出问题(课件2①你看到的这些物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物体下落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概念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得出重力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能够使物体下落的力。

  深化概念教师再次提出问题

  (课件3①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②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有重力作用,地面附近物体对地球有没有这种作用?)学生讨论使概念得以深化。

  二、研究重力方向

  流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实验验证→实验深化→知识应用

  提出问题教师再次展示课件1提出问题:重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猜想向下。

  演示实验学生的猜想是模糊的、片面的。猜想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适时进行演示实验:1物体自由落体2重垂线

  学生归纳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的方向,就是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教师补充:这一方向就是竖直方向,学生归纳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继续深化学生潜意识认为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为澄清这一认识,教师及时提出问题:重力的方向是否总垂直地面?学生讨论之后实验验证。(课件4)

  学生讨论归纳得出:重力的方向并不总是垂直地面;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问题解决:(课件5)小明在用天平测质量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水平桌面,请你用手头的东西检查一下自己的桌面是否水平,可否供小明使用?

  三、探究重力的大小

  流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实验探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重力有大小吗?你如何感受到重力是有大小的?学生充分交流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猜想假设学生通过刚才的讨论很容易得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教师肯定这一猜想,指出:在缺乏足够依据的情况下所做出判断称为假说,假说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你认为这个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你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怎样测量?在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自己的意见,形成如下实验方案(课件6)

  1.需测的物理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实验器材:测力计、钩码一盒

  3.实验步骤和记录

  实验次数

  质量(kg)

  重力(N)

  重力/质量(N/kg)

  实验探索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找多组学生出示实验记录,对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给予肯定,教师进一步补充说明。至此,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确定: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mg(g=9.8N/kg)

  巩固应用例题.

  四、自学重心

  出示自学提纲: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自学(课件7)

  1.重力的作用点叫做什么?

  2.均匀规则几何体的重心在什么位置?你能想出一个简单方法,测你的直尺重心吗?

  3.怎样测出不规则薄板的重心所在位置?为什么这样做?请你试着做一做。

  学生讨论交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课件8)

  五、STS教育

  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重力使物体总也不能脱离地球,而人类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克服地球吸引与大气屏障,将人类活动范围从地球扩展到太空,这就是航天技术。向学生介绍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情况,要求学生翻阅近期报刊报纸或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并与同学共享。

  六、小结与反馈

  通过课件生动再现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从而达到创设情境、设疑激趣的目的,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到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本环节对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从而使实验现象更直观、更明显。

  此环节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也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由于探究具有悬念,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能使学生体验科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并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信心,所以此环节安排为实验探究。

  此环节的核心内容是问题的提出、假说的建立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而应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本环节设计目的在于:

  1、使学生关心科技,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使学生学会利用社会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

  板书设计

  重力

  课外活动设计

  1.写作与体会: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一举一动都受到重力的影响,要是一旦失去了重力,我们的生活又会怎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请你就这个问题写一篇小论文,字数不限。

  2.设计与制作:利用重力知识你能否做一个水平器?试一试,画图说明。

  《重力》的教学设计 2

  【设计理念】

  1.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倡的“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重力》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重力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体现新课程提倡的“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教学理念,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节课通过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注重体现新课改提倡的动手实践的新理念。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乐趣,进而发展到有研究物理的志向。在本节课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材分析】

  1.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2.书中的插图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八年级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掌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有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方向和重心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③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

  ②通过“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

  难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垂线的应用。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实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的引入、学生探究等环节中得到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充足的实验器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导发现法、阅读指导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实验、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加上指导学生阅读和教师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观察实验,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现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给学生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将思维充分发散,揭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过程,并反馈了班级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通过“反馈与检测”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节的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反馈与检测”练习难度比较小,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能达到要求,使学生有种成功感!也进一步了提高了学生今后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和学习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动画演示多媒体课件,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积极性之责。

  二、具体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从课件开始的画面提问:你猜想“树下的这个人在想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看图问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

  2、模拟引力实验,通过分析,引入万有引力的概念。再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介绍宇宙间的万有引力的事实。从而引入重力的定义。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

  (说明:1.让学生通过实验先感受橡皮不会飞走是因为受到“引力”作用,拉进了学生跟所学知识的距离。2.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现象的体验,并且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插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于重物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

  (二)进行新课

  1.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从前面的录象资料分析重力的定义和重力的施力物体以及重力的符号“G”。介绍重力的大小叫重量。并设疑“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是与重力有关的?”“假如没有重力,生活会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讨论回答),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也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新教学理念。

  2.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a)重力的大小: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

  提出问题:列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重力是有大小的,那么,“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让学生觉得问题的提出很自然。

  猜想: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要求学生既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来猜,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来猜。这样既让学生有敢干猜想的勇气,也不至于使学生出现无根据的乱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本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各个物理量可以怎么测量?”“实验得出的数据应该怎么处理?”“怎么用数学图象进行分析处理?”。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来。

  进行实验: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实验方法是: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质量为100克、200克、300克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把实验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数据用描点法在坐标图上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用多媒体反射投影出参考实验方案以帮助部分差生解决无法设计实验方案的问题)。教师这期间,走到学生中去,一是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二是解决学生实验中遇到的临时问题,三是对部分实验困难学生给予引导和帮助,让他们不落队,也能顺利完成本实验。

  分析与论证:引导各实验小组分别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用多媒体反射投影展示出一个实验小组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和图象的特点,使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介绍关系式G=mg中各量的单位,G--牛(N);m--千克(kg);g--牛/千克,(N/kg)在地球表面附近,g=9.8牛/千克,在粗略的计算中,g=10牛/千克。同时说明在利用关系式G=mg进行计算式,各物理量必须统一单位。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教材专门设计了探究。这个探究活动的层次要求比八年级高,它需要用图像处理数据。这是在课本第13页密度之后又一次用图像处理数据,希望学生能初步学会这种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在《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个教学内容。新教材从八年级上学期开始的简单的定性的探究,到九年级复杂、定量层次的探究,充分体现了教材编者所关注的不仅是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知识,而且要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学习怎样进行探究。从全套教材对“探究”的编排可以看出,学习科学探究跟学习物理知识一样也是需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另外,从教材将43页“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结论放到44页就可以看出编者的良苦用心。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这个探究,不要匆忙地给出结论,一定要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做,通过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并让他们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探究结束后师生再共同得出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探究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说明:利用学生探究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好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时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细线的方向是否竖直?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垂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要先易到难,先要求学生观察图12.2-6,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现象后提问:如何用这个重垂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辅助器材?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测量人体身高的办法,并通过一些动作适当提示,最后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归纳:重垂线其实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然后再解决水平问题。

  想想议议:看图12.2-7思考地球上几个地方的苹果都可以向“下”落,但从地球外面看,几个苹果下落的方向显然不同。那么,我们所说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

  (说明: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重垂线、水平仪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们的学习,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以先观察录像资料,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点上;知道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和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展示圆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多媒体演示)。再做一个小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后告诉学生,刻度尺上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重心”这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Flash动画展示它的真正原理:重心低,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答案的可信度。

  问:“喝水的杯子怎么放才更稳定?”,引导学生用刚才的知识分析其原因,争议之余,再Flash动画介绍其原因。

  用高空走钢丝的图片,问:你知识高空走钢丝时,演员掌握了什么技巧?杂技演员为什么能用一点举起体积很大、很重的物体?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三)、动脑动口、总结规律:

  让学生自己总结,老师通过多媒体有条理的展示文字。

  1.万有引力: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G

  3.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G=mgG—重力—牛顿(N)m—质量—千克(kg)

  4.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5.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四)、布置作业:

  1、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4题

  2、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一举一动都受到重力的影响,要是一旦失去了重力,我们的生活又会怎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请你就这个问题写一篇小论文,字数不限。

  《重力》的教学设计 3

  【学习目标】

  1.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和发生形变的原因。

  2.初步认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分清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表示力。

  4.知道重力产生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5.初步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作用范围。

  【学习重点】

  力的概念、重力产生原因

  【知识回顾】

  一、力

  1.概念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一对力的性质相同。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电磁力等。

  (2)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加速度。

  2.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1)力的图示:力的图示中,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2)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只能粗略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不能表示力的大小。

  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

  3.g的特点

  (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g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2)g值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3)g值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4.方向:竖直向下。

  5.重心

  (1)相关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

  (2)位置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重力》的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重力是如何产生的,能列举生活中的重力现象,感知重力;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3)了解并描述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力方向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了解重力的重心。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主动建构知识;

  (2)通过体验和观察,感知重力方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能力;

  (3)通过创设物理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设问释疑,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相互启迪、轻松和谐氛围;

  (2)通过体会“物理就在身边”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设计思路

  1、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重力”这节课,知识点本身难度不高,但比较琐碎。我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的设置,以知识为载体,创设对话平台,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相互启迪、轻松和谐氛围;促使学生主动交流、勇于表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利用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素材,主动建构与重力有关的知识,使学生体验多种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物理课堂必须承担的责任

  这节课,通过设置与学生认知不同或认知匹配的情境,培养学生发问意识和思维能力;通过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及实验数据分析的过程,从而通过质疑、对比分析等环节,得出结论,提高探究能力;通过“重力方向”的感知、探究及应用,使学生对“重力方向”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生经历自主建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过程,认识重力;

  (2)通过观察、讨论及实验,让学生了解重力方向、重力的作用点。

  教学难点:

  (1)通过创设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对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引导和驾驭。

  (3)学生描述“重力方向”过程的教学。

  四、教学准备

  学生:弹簧测力计、质量已知的钩码、重垂线、铁架台、细线、金属组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自制“重力方向”演示器、一端装有铁块的粗细均匀的`管子、不规则形状的纸板、细线。

  五、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力”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学生有着丰富的体验和感性认识。 这节课,知识点本身难度不高,可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的设置,创设对话平台,促使学生主动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利用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素材,从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方面,感知重力、认识重力、描述重力。“重力方向”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是难点,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实践活动等环节的设置,使学生认识“竖直向下”的含义,为后续知识压强、功、机械效率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力》的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论探究的过程,提升归纳总结的能力,体会用“理论推导”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重力势能的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难点】

  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先创设一个情景:如果将石块置于脚边和高空,哪种情况会给人危险的感觉?思考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从而引出课题《重力势能》。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三)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提问:人从五楼窗台上跳下来,为何平安无事?

  生:向里跳到五楼的地板上

  师:这个问题可以说明高度是有相对性的,这也就决定了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提问:如果计算放在桌子上的物体具有多大的重力势能,只有一种结果吗?

  生:不是的,会有不同的结果。因为选择不同的水平面做参考平面,在这个参考平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就为______。

  师:研究不同的问题参考平面的选取也是不同的,不过我们常选地面为参考平面。在研究同一个问题时,参考平面选取的不同,不会影响问题的研究。因为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有价值的是势能的差值,范文,而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对这个差值没有影响。

  教师继续深化:若参考平面选定,上方物体的高度为正值,重力势能也是正值;下方物体的高度为负值,重力势能也是负值。负值表示物体在这个位置具有的重力势能比在参考平面上具有的重力势能要小。(可以类比温度计讲解)

  (四)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

  教师讲解:重力是地球与物体相互吸引而引起的,如果没有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就不会有重力做功,也就不存在重力势能,所以重力势能是这个系统的。平常所说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只是一种简化的说法。

  环节三:巩固提升

  结合本节课知识,小组讨论高空抛物为何危害大?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并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四、板书设计

  略。

  五、教学反思

  略。

  《重力》的教学设计 6

  【教材分析】

  重力势能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重力势能,教材从学生已经熟悉的重力做功入手引入重力势能这一概念,最终推导出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关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学生往往不易理解,教学时需要结合一些实例,解开学生的困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2.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能用重力势能的表达式计算重力势能。

  3.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具有绝对性,势能是系统共有的。

  4.理解重力做功是物体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过程中渗透科学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过程观察法及实验结果分析法。

  2.体会用“实验法”和“理论推导”相互验证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协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体验科学不仅仅是认识自然,挑战自然,更在于能动的改造自然。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对重力势能有了定性的认识,高中阶段要定量的学习重力势能,本节课在学生已学习了功的`相关知识的前提下,通过重力做功的计算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要考虑高中学生的思维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这一特点,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探究引导学生获取相关知识,获得相应的技能。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难点: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带斜面的长木板、小钢珠、玻璃珠、小木块、导学案

  6.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

  【导入】情境导入

  学生观看雪崩视频,感受大自然的力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雪花象征着纯洁和美丽,但是它也有狂野的一面,为什么这么漂亮的雪花有如此大的威力?

  学生回答:雪从高处落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教师: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重力势能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7.4重力势能

  活动2【讲授】问题引入

  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知道了重力势能的概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重力势能。

  学生回答: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教师:通过刚才的视频可知雪崩是具有重力势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下雪时雪花落到我们身上,我们却没有任何感觉,为什么?

  学生:重力势能大小不一样。

  教师: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有哪些?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器材探究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

  活动3【活动】学生探究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并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

  学生汇报探究得出的结论(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

  活动4【讲授】重力做功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有关,而当物体的高度发生变化时,重力要做功,由此可以看出,认识重力势能不能脱离对重力做功的研究,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重力做功。

  思考:将物体由地面被举高时,重力做负功;物体下落时,重力做正功。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图7.4-1、7.4-2、7.4-3推导几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并总结重力做功的特点。

  如上图,学生分析以上三幅图中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提示: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图1是物体由A做自由落体运动到B,容易得出此过程中,重力做功为WG=mgh=mg(h1-h2)图2是物体沿斜面由A滑到B,重力做功为:WG=mgl·cosθ=mgh=mg(h1-h2);

  图3是物体沿曲面由A滑到C,可以把曲面看成很多段小斜面组成,利用图B的结论可以得出,重力做功也为mgh.

  引导学生从以上三个过程的推导中分析得到重力做功的特点并完成学案第二部分:重力做功只跟物体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思维拓展: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其他力(比如摩擦力)做功是否与路径有关?回答是肯定的。可见,重力做功的特点不能乱用,要视具体力而定。

  活动5【讲授】重力势能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mg与它所处的位置的高度的乘积“mgh”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与重力做功有关(相互作用),又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凭借其相对位置),与势能的基本特征一致.物理学中,把物理量“mgh”叫做物体的重力势能,用Ep表示。学生自主阅读教材重力势能部分,完成学案第三部分。

  学生思考讨论:同学们知道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而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高度大约是4000米,这两个表示高度的区别在哪里?

  学生回答:参考平面不一样,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从山脚到山顶高度是相对于山脚所在平面来说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物体的高度总是相对于某一水平面来说的,实际上是把这个水平面的高度取( )。因此,物体的重力势能也总是相对于某一水平面来说的,这个水平面叫参考平面,在参考平面上,物体的重力势能取做( )。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问题:将一个质量为5kg的铁球放在3楼教室一张1m高的桌子上,已知每层楼的高度均为3m,求铁球的重力势能。

  要求学生分组计算,让各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的计算结果,并简述计算的方法,学生得到的结果不一致,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参考面的选取不同,导致计算计算结果不同,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必须选择参考平面。

  活动6【活动】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重力势能表达式Ep=mgh,提出问题:重力势能到底是谁的?是物体的?还是地球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生总结:重力势能是物体跟地球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

  结束语:关于人类与重力势能的认识,是一个从恐惧到挑战直再到合理改造的过程。人们对重力势能的恐惧感是与生俱来的(雪崩、泥石流),但是随着人们通过生产实践中对重力势能的认识的逐步深入,我们开始变得乐于挑战这种能量(如攀岩运动),甚至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享受重力势能带给我的种种乐趣(如过山车).但是,科学的意义不仅仅是认识自然,挑战自然,更在于能动地利用自然(如水力发电)。

  活动7【活动】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获得了哪些知识,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重力》的教学设计 7

  一、教材分析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本节课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重力。这一节是初中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知识上讲,重力在力学学习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日后的受力分析的学习相当重要;从思想方法上讲,重力与人类生活结合相当紧密。掌握好本节内容对今后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意义。在此课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叙述重力的意义,确认重力的方向、明确重力的三要素的具体表示方式、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使用、认识并使用重力引力常数g、使用公式G=mg,并计算重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法自行进行总结实验现象的相关规律知识迁移法、转换法的应用、实验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重力的了解,了解到地球是我们所生存的地方,强化学生保护地球的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

  难点:了解重力的来源、区别竖直与垂直的概念

  教法:采用讲解法、实验法、理论分析法,辅之以必要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准备

  板书、多媒体、重垂线、铁架台、小球

  五、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情境引入:【活动】T: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跳一跳。下面有那位同学想要来尝试一下。老师看这两位同学举手最快,那就请这两位同学上台尝试一下。

  T:听老师指令:向上跳一下,用力的向上跳一下,很好停下询问学生的发现。

  T:大家认为刚才这两个同学表现得好不好啊。让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刚才老师让两位同学跳了一下,你们能从这个游戏中发现了什么呢?同学相互交流最后请两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他们的想法。

  总结:看到了同学一直往下掉,同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一开始向上运动,最后向下了。运动状态的改变可以告诉我们存在着力T:老师今天带领大家走进力的世界,这个力的名字叫重力,常用大写的G表达。那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重力要学习什么是重力,我们首先要来明确什么是力学生进行回顾力是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那么重力也是一种力,它是什么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呢?现在请全体同学起立,环顾四周告诉老师现在我们生活的哪个星球。回想同学刚刚落地的情况,再对比ppt上的图片,大家来找茬。学生指出地球与重力有关。

  T:那它的作用是什么呢?是推拉?还是吸引排斥呢?使用磁铁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归纳。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并且通过活动让同学感受力的存在,并引出存在着力,继而引出重力的概念通过全班共同活动让学生分步了解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再通过两个例子进行强化。

  (二)理解概念,辨析概念共同与学生一起定义:重力的方向概括为: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T:大家一起来说说老师的重力,它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都是什么那自己的重力呢?其实大家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可以总结出来是不是重力的施力物体一直是地球,而受力物体是我们研究的物体。

  (三)认识重力,了解其方向大家请看上面的4张图片,有谁可以来说说看,有什么发现吗?球最后向下掉、晾衣服的水珠向下滴跳水向下进入水池,水往下流发现没有,有一个字出现了好多次?那就是下、向下明确:垂直:线与线、线与面或90°竖直:垂直于地面区分两个的概念“大家牢记垂直与竖直的区别哦”我们今天通过实验来认识重力的方向先请大家对这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复一遍:受到向上的拉力与

  1、水平面上时,竖直方向

  2、有坡度时,还是竖直方向

  3、老师继续改变坡度依旧竖直,观察线的方向从而归纳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继续通过两个物体对其对其进行巩固。预设一位同学是回答正确的、另一位同学是回答错误的采用归纳总结法,让学生自己寻找到研究的内容为方向。通过实验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总结归纳法。通过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让同学,鼓励学生进行发言

  (四)收获感悟,总结提升今天我们先对重力了解就到这里了。重力在我们周围处处都在,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牛顿被苹果砸了之后发现了万有引力,我们也影响留心观察生活,去探索去发现。现在请大家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学了什么清楚了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通过全体总结回答,今天所学的知识,并在老师的预告下对重力的作用有所了解,清楚的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重力。

  (七)布置作业,课后拓展通过设置基础题于提升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得到不同水平的提升。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应当在课下进一步推进理论推导的学习,开展一次理论探讨活动,让学生从理论方向了解在地球的各个方向上是沿竖直方向的而不是仅仅通过实验来证明只有在地球上的时候是沿着竖直方向的。

  3.3重力(力的概念)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的教学设计 8

  一、教学内容: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P68-P70《重力》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2)通过学习有关牛顿的资料,了解前人对重力的研究。

  2.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重点与难点:

  认识什么是重力和重力的方向。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分小组进行“抛球”比赛。(拍成视频用来上课用)

  比赛要求:不管你用哪一种方式抛球(不可以使用任何工具),向上、向下、向左、向右都可以,只要你的球不落地就为赢。

  比赛地点:篮球场(抛球时必须要注意安全,离人群足够远才可以抛。)

  (二)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玩了一个“抛球”游戏(视频回放过程)。

  师:好玩吗?(生:好玩。)

  师:有没有人赢呀?(生:没有)

  师:为什么没人赢呢?是不是球有问题?

  生1:不是。可是……

  生2:我知道原因,因为这篮球有重量的嘛。我们把球抛出去之后,没有东西托着篮球,所以它最终会掉到地上。

  师:掌声表扬这个同学,这个同学在玩游戏的时候非常认真观察,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的确,篮球有重量,那到底谁使到它有重量了呢?有没有力作用在它身上了呢?

  ①(课件演示)思考:为什么不管我们把球抛得多高、多远,结果球还是落回到地面?

  师:我们继续观看视屏:黄果树瀑布(课件播放)

  师:黄果树的瀑布非常漂亮,气势磅礴。但是在欣赏这瀑布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水总是向低处流的呢?

  (学生纷纷私底下在讨论)

  ②(课件演示)思考:“水往低处流”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为什么水总是向低处流呢?

  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任务——重力。(揭题)

  (三)小球受力情况研究

  师: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小球受力情况研究”的实验。

  实验用具:铁架台、细绳、小铁球、剪刀、垫布;

  实验要求:

  ①用绳子绑着小铁球,并把它挂在支架上;

  ②等小铁球静止后将绳子剪断;

  ③在小铁球下方垫上垫布。

  研究问题:如果将绳子剪断,小铁球将怎样运动?这时小铁球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

  师:同学们,在没有做这个实验之前你们猜测一下:如果把绳子剪断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球会掉下来。

  师:的确,我们可以预想到铁球会掉到地面上。那请同学们等一下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注意观察小铁球掉下来的路径是怎样的?这时小铁球是会什么力的作用呢?

  (1)学生操作实验。

  (2)汇报结果。

  生1:绳子剪断后,小铁球就掉到地上了。

  生2:我们的也是的。

  ……

  师:小铁球掉下来的路径是怎样的?

  生1:直着向下。

  师:为什么?

  生2:因为它有重量。

  师:是谁使到它有重量的呢?你们知道吗?

  (这时候举手的学生比较少)

  生3:我在书上看过,那是因为地球对铁球有引力,所以铁球就会掉到地上了。

  师:说得真好,掌声表扬这个同学。的确,铁球会掉到地面上去是因为地球对铁球有引力,那地球对其它物体有没有引力?

  生:有。

  师:对,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就譬如我们站在地上,无论我们怎么跳,我们最终还是会掉到地上的。这都是因为收到了地球对我们的吸引力。我们把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叫做物体的重力。(边说边课件演示)

  师:那你们知道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生:向下。

  师:

  从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重力的方向不但向下,而且是竖直向下的。它的单位是牛顿。(课件演示)

  (3)解决课前问题:

  ①为什么不管我们把球抛得多高、多远,结果球还是落回到地面?

  ②为什么水总是向低处流呢?

  生:这是因为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无论篮球怎么抛,最终还是掉到地上。水也是,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水总是向下流的。

  (4)讨论:生活当中重力有哪些应用?

  生1:人们在建房子时用重锤来检测屋子的墙是不是竖直的。

  生2:杠杆秤在称东西的时候那个秤砣。

  生3:……

  (四)拓展:地球上的“上”和“下”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且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那站在不同的地方,地球对我们的引力,也就是重力,方向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指出这些地方的重力方向。(点名让学生上来演示)

  师:同学们,细心观察我们刚才指出这些地方的重力方向,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指向地球里面的。

  师:指向地球里面那里?

  生2:圆心。

  师:对了。不过,地球并不完全是一个球体,更准确的说重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

  小结: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都受到地球引力(重力)的作用,所以能安安稳稳地生活在大地上,而且都把正对头顶上方的天空叫做“上方”,把朝向地球中心(地心)的方向叫做“下方”。重力的方向就是竖直指向地心的。

  (五)牛顿与地球引力

  师:原来不管我们站在什么地方,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那你们知道发现了地球有引力的是谁吗?

  生:牛顿。

  师:对了,就是牛顿。其实牛顿是一个英国物理学家的名字,因为牛顿发现了地球引力的存在,所以重力的单位就以牛顿的名字命名了。现在我们就来听听“牛顿与万有引力”的故事,了解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

  (课件播放“牛顿与万有引力”的视频)

  师: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生1:觉得牛顿很伟大,发现了万有引力。

  生2:牛顿很细心,苹果掉下来不是吃掉,而是拿来研究。

  生3:原来我们是斗不过地球的,地球对我们有引力,所以我们抛的球全部掉到地上了。

  ……

  (六)奇思妙想

  如果没有了重力的存在,这个世界将会怎样?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

  《重力》的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5.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

  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学习难点】

  1.力的概念。

  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自主学习】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定义力的单位是.

  力的三要素有要想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

  2.如图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

  如何画力的示意图?

  二、重力

  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

  2、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进行测量,可以根据公式G=mg计算,(其中的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当纬度增加时,g的值)。

  3、重力的方向总是

  4、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位置和因素有关.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一、力的认识拓展

  1.辨析下列关于力的说法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C、物体相互作用时,总是先施力后受力

  D、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关于力的认识总结:

  二、重力的认识拓展

  2、下列关于重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

  D.由于地球是一个大球体,所以重力的方向是无法确定的

  3、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重心就是物体内重力的部分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不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4、关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方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

  B.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

  C.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同一物体所受重力

  D.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

  【当堂检测】

  三、四种相互作用的本质了解

  5、关于四种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

  中华B.在天然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弱相互作用

  C.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近程力

  D.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离去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

  四、区分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6、如图所示,画出均匀矩形木块在不同情况下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7、画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3.O×106 kg的木箱受重力的图示。(g取10N/kg)

  【趣味思考】

  1、.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不考虑地球自转)

  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B.鸡毛和铁球都可悬浮在空中

  C.天不会下雨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变为零

  《重力》的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的概念:

  (1)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强调“势”的含义。

  (2)通过做功与能量关系,得到重力势能公式ep=mgh,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势能的单位是焦耳(j);势能是标量。

  (3)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及势能差的不变性。

  2.掌握重力做功特点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应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3.知道弹性势能及其相关因素。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重力势能的表达,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2.对于势能这种潜在做功能力的理解:一旦做了功,势能就发挥出来而减少了。

  3.要强调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相反量的关系,这在初学时很容易发生错误,所以应作为难点强调。

  三、教具

  投影仪及幻灯片(主要用于把课上要举的.例题和图打出,节约时间和黑板空间)。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那么静止的物体是否有能量?我们又是如何知道它是否具有能量的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新课内容。

  (二)教学过程设计

  1.重力势能

  利用刚才学生举的例子说明,被举高的重物一旦下落就可以做功,表明处于一定高度的重物“储存”着一种能量,这就是重力势能,即: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处于一定高度而具有的能量。

  从重力势能的含义可以看出,它与物体的重力和高度有关,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2.重力势能公式

  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也可用做功表示出来。例如,用一外力把一质量为m的物体匀速举高h,由于是匀速上升,物体的动能不变,外力举高物体做的功w=mgh全部用于增加物体的重力势能。而此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亦为mgh,也就是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就获得了多少重力势能。用ep表示势能,则处于高度h处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为:

  ep=mgh

  即重力势能等于物体重力与高度的乘积。

  从势能公式的指导可以看出,它与功一样,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焦耳(j),而且也是标量。它是由物体所处的位置状态决定的,所以与动能一样是状态量。

  《重力》的教学设计 11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第一节“弹力”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另一种最常见的力——重力。教材充分运用插图和实验,使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和重心的概念及重垂线的应用。

  3、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并能用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

  4、经历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探究,能对实验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实验能力和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由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结论对实际问题做出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活动,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和提高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2、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3、培养学生交流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

  [教学方法]

  1、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观察分析法:通过观察分析明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理解重心的概念。

  [教学手段]

  让学生用日常生活、学习用品做实验,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科学就在眼前,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和愿望。在探究实验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猜想、操作、记录、分析论证、交流评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并注意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用具]

  钩码、弹簧测力计、重垂线、粗细均匀的木棒、方形薄板、玩具“不倒翁”、橡皮泥、投影仪。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课件(①苹果下落 ②水往低处流 ③抛出的球落地 ④羽毛飘落)

  引导提问:

  ①你看到的`这些物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物体下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讨论结论:它们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重力。

  推进新课:

  一、重力的由来:

  1、1665至1667年间,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课件)

  2、请同学们用一根细线拴住自己的橡皮作图13.2-1所示的实验(课本图13.2-1模拟引力),说说你的感受。(课件)

  3、引导提问:

  (1)橡皮为什么没有飞出去?

  (2)同样的,图中月亮在绕地球做类似的运动,为何不会飞走?

  4、牛顿认为,地球和月亮之间存在互相吸引力。

  有哪位同学知道有关牛顿对这方面的研究?(鼓励有这方面知识的同学发言)

  5、总结:牛顿认为地面上物体受到地球吸引力下落与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吸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发现万有引力。

  6、引导提问:怎样描述万有引力的大概内容?

  学生可分组议论

  结论:“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从而得出重力概念:

  7、重力(G):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8、引导提问: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

  学生讨论。回答:地球。

  学生进一步明确: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列举: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现象,如踢出的足球会落到地面、人不小心会从高处摔下等等。

  9、引导提问:

  ①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有重力作用,地面附近物体对地球有没有这种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地面附近物体对地球有这种作用。

  ②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吗?学生讨论。回答: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能等到效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这是因果关系而不是等价关系,因此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部分。

  10、引导想象:“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会怎么样?”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已见。

  教师引导过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的物体比较重,有的物体比较轻,这说明物体的重力是有大小的。

  下面一块学习重力的大小。

  二、探究重力的大小:

  1、生活中常把物体受到的重力简称物重,重力的大小叫做重量。有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比较大,有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比较小。

  2、引导提问:物体的重力大小可能跟什么物理量有关?又是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大胆猜想,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说出来。

  ①物体的体积;

  ②物体的质量;

  ③物体的形状;

  ④它相对地面的位置;

  ⑤物体的密度等等。

  学生再说出自己猜想的理由、事实依据。把各学习小组猜想总结起来:可能跟质量有关。

  3、肯定这一猜想,指出:在缺乏足够依据的情况下所做出判断称为假说,假说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你认为这个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你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怎样测量?在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自己的意见,形成实验方案(课件)

  此实验的关键是:

  ①要选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②要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③要在竖直方向测重力。

  4、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和其质量的关系:

  ①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也越大。

  ②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相同。

  ③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课件)

  学生交流G与m的比值,分析这一比值有所不同的原因。

  教师引导说明:科学家们所做的大量实验表明,

  这个比值约是9.8N/kg,即g =9.8N/kg。

  因此,G/m=g或G=mg。

  ①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②其中g =9.8N/kg表示的意义是:在地面附近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

  ③严格的讲,g的数值不是恒定的,随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的改变而改变。

  ④向学生说明g的单位可根据重力G(N)和质量m(kg)的单位得出:g=9.8 N/kg。在使用公式G=mg计算时,质量(m)的单位必须用kg。重力(G)的单位必须用N。说明: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5、课堂练习(课件)

  练习1,质量是50 g的鸡蛋,重是多少牛(取g=10 N/kg)?

  练习2,根据自己的体重,估算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练习3.,有的同学猜想,重力和物体体积有关,我们可不可用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呢?

  教师引导过渡:我们学过力的三要素,那么力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学生回答: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力是一种常见力,它的方向怎样?

  三、探究重力的方向

  1、实验探究:将小球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待球静止时,在图上画出球静止时细线的位置。

  将铁架台倾斜一个角度,在图上画出球静止时细线的位置。

  两图中细线都处于______位置,这说明什么?

  结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课堂练习:

  作出下图中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示意图(课件)

  3、重力的方向的应用:重垂线

  学生自主活动:用手中的重垂线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看重垂线是否与墙壁平行),窗台桌面是否水平。

  4、引导提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能给人类造成危害吗?举例说明。如何避免重力给人类造成危害?学生讨论。

  回答:重力能给人类造成危害。例如:地震时房屋倒塌会把人压伤。为了避免地震能给人类造成危害,要经常收看地震预报。

  5、[想想议议]

  图12.1-7“下”指的是什么方向? (播放课件)

  学生讨论后,明确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或物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对于他们所处的位置来说都是竖直向下的.因为地球是圆形,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上的“下”实际都指向了地球的中心,因此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指向“地心”。

  指向地心的方向叫“向下”,背离地心的方向就应该叫做“向上”。正因为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都受到地球指向地心的重力作用,所以各个地方的人们都能安然无恙地生活在地球表面。

  四、重心:

  1.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我们叫它重心。

  教师说明:把重力作用集中于物体上的一点(重心),效果不变,却使重力问题简化。这种方法称为等效法。重心是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点。

  2.如何找物体的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课件)

  3.播放(课件)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亲手作的“不倒翁”,扳一下,看它怎样运动,为什么它不倒,它的重心有什么特点?

  学生:不倒翁身体的下部有一个很重的物体,上部几乎是空的,因此它的重心很低.将不倒翁扳倒后,重力的作用就会使它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扳不倒。

  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事例。如:落地电风扇有一个很重的底座等等。

  《重力》的教学设计 12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定义及定义式。

  2.知道重力势能的值是相对的,理解重力势能正负号的含义。

  3.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4.培养探究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过程中渗透科学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过程观察法及实验结果分析法。

  2.体会用“实验法”和“理论推导”相互验证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渗透在探究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协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体验科学不仅仅是认识自然,挑战自然,更在于能动的改造自然。

  【学习起点】

  1.高一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图片画面来支持。

  2.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在高中阶段重点是定量的学习重力势能。

  3.学生已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重力做功的计算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课重点是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对重力势能的应用。

  2.本节课难点是如何探究重力势能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观察法,控制变量法,演绎推理法,讲授讨论,分析归纳法。

  四、教学教具

  铁球和橡胶球各一个,白纸若干张,CAI教学课件,视频展示台。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投影多媒体图片:利用生活常见事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这是一幅美国内华达州亚利桑那陨石坑图片。这个陨石坑是5万年前,一颗直径约为30~50米的铁质流星撞击地面的结果。这颗流星重约50万千克、速度达到20千米/秒,爆炸力相当于2000万千克梯恩梯(TNT),超过美国轰炸日本广岛那颗原子弹的一千倍。爆炸在地面上产生了一个直径约1245米,平均深度达180米的大坑。据说,坑中可以安放下20个足球场,四周的看台则能容纳200多万观众。可见,有些重力势能在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巨大的。

  过渡语:既然自然界中有些重力势能具有巨大的能量,那么我们人类可以将之加以利用。

  这是一幅水力发电站图片,是利用水的重力势能来发电的。这些重力势能正在造福人类。(请同学们自己举些例子)

  过渡语:当然,万事万物有利也有弊,如次巨大的重力势能也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灾难。

  这幅图片说的是20xx年9月21日上午,俄罗斯高加索北奥塞梯地区的一个村庄发生雪崩,造成至少100人失踪。(请同学们自己举些例子)

  由以上资料可知,重力势能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我们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更主动的改造自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地学习重力势能知识及其应用。

  (二)启导互动、主体探究

  通过前面对功和能关系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判断一个物体具有能量,即: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而且对外做功越多,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就越多。

  《重力》的教学设计 13

  1.课程标准解读:

  重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力,在物理学习和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受力分析时也要先考虑物体受不受到重力,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要知道什么是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结合前面学习的测量力的大小的方法,可启发学生去探究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要求学生会用G=mg的公式来计算重力的大小。通过观察实验去探究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线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课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重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力,重力的知识对后续学习其他力如:压力、支持力、浮力等非常重要,也是学习压强、功等等的基础,重力在物理学习中应用十分广泛,受力分析时也要先考虑物体受不受到重力、初中学习重力更是为高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是联系运动学与动力学的重要枢纽。

  教科版与人教版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教科版是通过牛顿与苹果的传说来进行引入,提出为什么苹果会落回地面、抛出去的石头为什么也会向地面降落的问题,由牛顿的发现提出重力的概念。而人教版直接通过列举一系列现象使学生看到重力作用效果的例子,提出重力的概念。我认为教科版更具有故事性,更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重力的大小,两个版本都用到了实验探究的方法,教科版在提出重力有大小之后,说到了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重力,是对之前的知识的回顾,再提出可以测不同质量的物体的重力,探究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在探究环节书上给出的内容不多,只有一个表格,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而教科版是前面的描述不多,直接提出重力与质量之间存在关系,之后用实验来探究了这个关系,实验数据则用到了表格和坐标图两种方式来处理,坐标图更直接的反映了数据的特点。两个版本都是通过实验得到了公式G=mg,并通过简单的例题对公式进行简单运用。

  之后是重力的方向,两个版本都用到了用细线悬挂物体的方法,并都介绍了重锤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人教版提出了思考:地球两侧的人的“脚下”分别是什么方向?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最后,教科版举出了一系列例子来说明重心的位置的重要性,在发展空间的家庭实验室中,有一个制作“不倒的小丑”的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能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体会重心位置与稳定性的关系。人教版进行了拓展,简单的提出了万有引力的概念,在之后的科学世界中介绍了飞出地球的事迹,激发学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知识点介绍:

  1)什么是重力:重力是力学中最基础的力,所有在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在受力分析时重力是首先要考虑的力。重力对后面学习到的压强、功、重力势能等都有着铺垫的作用,是认识物理的基础。 2)重力的大小(重点):重力与质量之间的计算式是计算重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探究的方法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各个步骤,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计算重力是后面学习中进行更为复杂的计算的基础。

  3)重力的方向(重难点):是生活中对重力应用的一种,可以用来检测悬挂东西是否竖直和水平。竖直向下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意识到重力的存在,知道什么是重力,并且了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习惯。

  2)、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重力与质量之间的成正比关系,会使用公式G=mg计算重力的大小。

  3)、通过观察实验,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知道重垂线的广泛应用。

  4)、知道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了解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找法,了解重心位置对稳定性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事实、总结规律。

  2)、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实验数据。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学会用比值处理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3)、通过物理知识与自然、生活现象的关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重力的大小:公式G=mg,先要知道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再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质量与重力大小成正比的规律。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的区别。通过观察斜面上的悬线的拉伸方向的实验来解决这一问题。教学难点: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的区别。通过观察斜面上的悬线的拉伸方向的实验来解决这一问题。

  2、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对重心概念的理解,物体重心位置的找法。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用悬挂法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设计理念:

  本节重点是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难点是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到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学生对重力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基础。初二下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物理思维,知道基本的探究方法。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再通过老师的引导设计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对于重力的方向则先让学生讨论在进行猜想,可能会得出好多不同的结论,仍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克服认知上的错误。作用点则需要先理解等效替代的思想,再来提出重心的概念,降低了学习的台阶,是学生更容易接受。本节课是以实验探究为主,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归纳结果或验证理论。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维。

  教学方法: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探究归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生活实例引入,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探究。先提出一个小问题,问同学们有没有参加过运动会,又问见过或参加过跳高的运动项目吗?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请同学们回忆这个过程,无论我们跳得多高,最终都会落会地面上,引起同学们思考,在跳起来的过程中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再观察一幅瀑布的图片,同样请同学们观察瀑布向哪里运动,得出结论水往低处流,说明水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力的作用。两个现象都说明了有力的作用,这个力来自地球的吸引,叫做重力,提出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产生的,请同学们举例:生活中还有那些与重力有关的现象?

  总结重力的特征。(非接触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等)

  二、从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来学习。

  1、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影响因素。

  先进行科学的猜想,通常我们感觉到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就越重,因此提出猜想,重力与质量之间存在一种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受到的重力就越大。

  启发学生设计实验,根据前面的知识,知道了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提供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8个,铁架台一个。

  设计好了实验之后,请学生上台完成实验,通过增加钩码的个数来改变质量,同时读出每一次改变后的重力,设计表格并填入,实验结束后开始处理数据,请同学们观察数据有什么规律,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重力与质量之比是一个常数,也可以通过坐标图来处理数据,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并且比例常数g=9.8N/kg。得出公式G=mg。

  进行知识的拓展,在不同的地方g的值可能有细微的差别,比如成都的g测出来大概是9.78N/kg,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使用公式。

  2、探究重力的方向,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直观的现象。纠正自己之前不正确的认识。

  提出问题,重力的方向应该是向那儿的,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请学生回答,可能有学生回答向下、垂直向下、竖直向下等等答案。让学生先保留自己的答案,观察实验,在铁架台的夹子上悬挂一个小球,把铁架台放在水平地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发现悬线竖直向下。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放在斜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剪断悬线,观察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

  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请同学们思考利用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一性质可以有什么用?引起学生的思考,学会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3、提出等效替代的思想,重力作用在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为了方便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认为重力的作用集中在一个点上,

  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如圆薄板、方形薄板、球等重力在几何重心上。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可根据悬挂法找出。

  拓展重心的位置可能不在物体上,它与物体质量分布有关,重心的位置与稳度的关系,并且举例,赛车车身很低、冲浪者要降低重心保持平衡。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建议学生回家完成家庭实验室的实验——不倒的小丑,并在实验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要在两只手背上固定两个金属螺帽。

  四、布置家庭作业,下课。

  教学板书:

  实验创新:

  实验二:重力的方向:创新之处在于现象明显,能够直观的看到实验现象。得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结论。

  案例评析:

  本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以探究实验为主,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以给定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自主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且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从生活中的现象开始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也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教学资源:

  实验一:

  实验器材:铁架台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8个。

  实验方法:

  将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方,逐个增加钩码的个数,并将每次对应的质量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格中,直到8个钩码全部测完。实验二:

  实验器材:

  铁架台、细线、小钢球一个实验方法;

  1、在铁架台的夹子上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把铁架台放在水平地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发现悬线竖直向下。

  2、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放在斜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发现悬线仍然竖直向下。

  3、剪断悬线,观察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竖直向下。实验三:用悬挂法找物体的重心。实验器材:

  不规则的物块一个,被细线拴住的重物一个。实验方法:

  1、把物体的一点悬挂起来,重物自由下垂,当物体静止时,沿着细线在物块上画一条直线。

  2、在直线外的任意位置找一个点把物体悬挂起来,重物自由下垂,当物体静止时,沿着细线在物块上再画一条直线。

  3、两条线的交点就是重心,为了验证可以在除了这两条线的任意位置再找一个点,重复步骤1,发现遮天直线仍然经过重心。即证明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找到。

  《重力》的教学设计 14

  一、教材依据

  九年义务教育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重力 力的示意图》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依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学生的实际从三个方面出发设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包括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在探究重力的大小和重力的方向知识时设计了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知识,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和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较差,为此在设计时一是改变了原来教材的编排,力的三要素教材上是在学完了重力后才提到,我在设计教学过程,讲重力知识时就按照三要素去讲,隐含着力的三要素,重力势能教材上是学完了整节课后才学习,我在设计时把此部分知识安排在了重力讲完后,这样做以调整让教材中的知识思路更清晰,更便于学生去学习;二是重视物理课的实验性,物理课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实验中获得知识,所以在教学时依据内容需要,设计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培养学生的能力;三是重视物理教学的生活性,物理内容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教学中列举了大量的与本节知识相关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培养学生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势能,力的描述方法,理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尝试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科学的猜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用重垂线校准的操作产生提高自己能力和应用知识的愿望。

  现代教学手段:注重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实物的观察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知识点。

  四、教学重点

  重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

  五、教学难点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力的示意图

  六、教学准备

  1、把本班48名学生进行分组,分成12组,每组确定组长一人,便于在小组实验时的操作。

  2、准备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3个,钩码若干,铁架台13个,细线13条。

  3、所需的其他器材:小黑板2个,建筑用重垂线1个,不倒翁1个,旧式落地扇1个。

  4、把本节课的练习题、例题写在小黑板上。

  《重力》的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重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重力的三要素:理解重心的概念。

  3、会计算重力的大小。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分析各个物体的重心。

  2、联系实际,重力的三要素在实际中的运用,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重力的实质(万有引力)。

  2、本章的难点是:重心的确定。

  二、基本知识技能:

  1、基本概念: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三要素: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大小(G=mg);

  2、重心的确定

  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质量的分布有关,还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教法建议

  一、有关重力大小讲解的教法建议

  在介绍重力时,除了明确指出: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教学中还需要补充实验测量重力的方法,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得,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几种测力计,如弹簧测力计、牵引测力计、压力测力计等等。

  另外让学生区分重力、重量的概念。

  二、有关重力方向讲解的教法建议

  介绍重力方向时要明确重垂线的方向为竖直方向(不是垂直方向),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与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为竖直方向(静止的水面为水平方向),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把重力的方向说成指向地心的方向。

  关于重心和质心的区分的有关内容教师可以参考扩展资料中的《重心和质心》。

  三、有关重心位置讲解的`教法建议

  在讲解如何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时,可以讲解悬挂法测量均匀薄板的重心。同时让学生讨论理解。对于重心位置的确定,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身边的物体的重心的确定,如课本的重心的确定,沙漏的重心确定,另外也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来计算物体的重心,如折尺的重心的确定。

  《重力》的教学设计 1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知道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系统共有的

  (二)过程与方法: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防止高空坠物。

  【教学重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

  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有句话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物理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搬起的石头有了做功的本领,它就具有了能,这种能我们称为重力势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重力势能。

  二、新课教学

  物体重力势能发生变化时,必然牵扯到重力做功,物体下降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物体被举高时,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大。因此认识重力势能,不能脱离对重力做功的研究。

  1.重力的功

  重力做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现在就通过下列三种例子来探究一下。

  思考:你认为这三个哪个比较容易做呢?

  图7.4-1:重力做功=

  图7.4-2:重力做功=mgcosθ

  图7.4-3:本图中小球做曲线运动,怎样来求解呢?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的。重力做功=

  这三个运动重力做功有什么关系,我们得到的结论:重力做功只跟它的起点与终点的位置有关,而与运动路径无关。 表达式

  练习1:下图表示一个斜抛物体的运动,当物体由抛出位置1运动到最高位置2时,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2运动到跟位置1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位置3时,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1运动到位置3呢?

  由1至2重力做功

  由2至3重力做功

  由1至3重力做功为零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处位置的高度的乘积

  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理量。它一方面与重力所做的功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它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恰与势能的基本特征一致。因此,我们把物理量叫做重力势能。

  2.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定义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的重力与所处的高度的乘积。

  重力势能是矢量?还是标量?与所有的能量一样,是标量

  重力势能的单位: 焦耳 符号是 J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之间的关系

  即物体由高处向低处运动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由低处运送到高处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思考与讨论:阅读课本说一说,并回答上面有关问题。

  如果重力做功与运动路径有关,能量变化不能表示重力做的功

  练习2.质量是100 g的球从1.8 m的高处落到水平板上,又弹回到1.25 m的高度,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对球所做的功为多少?球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g取10 m/s2)

  3.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

  讨论歌词:“山上有棵小树,山下有棵大树,我不知道,不知道哪棵更高”这是说高度具有 相对性 。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重力势能也有 相对性。

  在研究重力势能是应该选择 参考平面 。在参考平面上,物体的重力势能为零;在参考平面上方物体的重力势能为正的,表示重力势能比零势能面的势能大;在参考平面下方物体的重力势能为负的,表示重力势能比零势能面的势能小。

  参考平面的选择是任意的,选不同的参考平面重力势能是否相等?重力势能的差值是否相同?例如根据图,m=0.5kg,.完成下列表格:

  参考平面的选择

  小球在A处的重力势能

  小球在B处的'重力势能

  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功

  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增量

  桌面

  地面

  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共同具有的。

  例1 在离地80 m处无初速释放一小球,小球质量为m=200 g,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取最高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参考面。求:

  (1)在第2 s末小球的重力势能;

  解析:在第2 s末小球所处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力势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3 s内重力所做的功,重力势能的变化.

  解析:前2s下降了 m , 前3s下降了 m,第3s内的位移 m

  第3 s内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G>0,所以小球的重力势能_______,且减少了_____J。

  例2如图5—26所示,质量为m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物体上面连着一个直立的轻质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现用手拉住弹簧上端,使弹簧上端缓慢提升高度h,此时物体已经离开地面,求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解析:物体离开地面后,弹簧的伸长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见,物体上升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1.重力做功的特点:

  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高度差有关

  2.重力势能: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4.重力势能是相对的 ,正负表示大小。

  作业布置:

  课本61页问题与练习第1,2题。

  板书设计:

  7.4重力势能

  一、重力的功

  二、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只与起点和终点的高度差有关。

  1.重力势能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与物体的路径无关。 但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2.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

  三、重力势能

  四、例题讲解

  《重力》的教学设计 17

  【教材分析】

  “重力加速度”同学们在高一的力学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相关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本节课是在前置概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入探究如何测量出重力加速度,通过上一节课《单摆》中惠更斯确定的单摆周期公式,启发同学们利用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科学探究等来设计实验方案开展测量实验。本节课侧重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亲自动手开展探究实验,通过自主实验测量出本地重力加速度,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知道实验原理,会用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观念来分析单摆的运动。

  科学思维用科学的方法对实验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推理论证,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科学有效,会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科学探究能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能够基于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反思。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为祖国做贡献的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设计思路、实验原理及周期、摆长的测量;

  教学难点用两种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及实验误差分析。

  【引入新课】

  1.重力“偷”鱼的故事

  1911年4月,利比里亚商人哈桑在挪威买了12000吨鲜鱼,运回利比里亚首府后,一过称,鱼竟一下少了47吨!哈桑回想购鱼时他是亲眼看着鱼老板过称的,一点儿也没有少啊,归途上平平安安,无人动过鱼。那么这47吨鱼的重量上哪儿去了呢?哈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这桩奇案终于大白于天下。原来这是地球重力“偷”走了鱼的重量。地球重力是地球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重力值会随着地球纬度的增加而增加,赤道处最小,两级最大。挪威所处纬度高,靠近北极;利比里亚的纬度低,靠近赤道,地球的重力值也随之减少。哈桑的鱼丢失了分量,就是因不同地区的重力不同造成的。

  2.实际原因:

  物体质量没有变化,由G=mg可知,重力加速度g在改变,它的变化规律就是随地球纬度的增加,g增大。下表是我们在高一学习重力时,各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

  附:各地重力加速度

  3.测量重力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即便是在同一纬度上,g的值也会有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这与地球该处的内部物质成分有关系,我们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探测地面下的矿产物质等,除此以外,了解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分布,对地球物理学、航空航天技术及大地测量等领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就需要了解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4.如何来测量重力加速度呢?

  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平衡法

  (2)自由落体运动法

  (3)单摆法

  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对单摆运动的研究,知道了单摆做简谐运动周期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本节课我们沿着科学家惠更斯的研究思路,利用单摆来测重力加速度。

  【新课教学】

  一、实验思路

  惠更斯在推导出单摆的周期公式后,用一个单摆测出了巴黎的重力加速度。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办法,测量我们深圳市的重力加速度数值。

  当摆角较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根据其周期公式可得

  想一想,要根据上式测量重力加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应该如何设计实验装置、选择实验器材?怎样才能减小实验误差?

  二、实验装置

  单摆装置的制作

  1.将细线的一端穿过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孔径稍大一些的结,把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面,制成一个单摆。

  2.把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由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放上一支笔作标记。

  3.将小球拉起一个很小的摆角,由静止释放小球,该小球将做简谐运动,这便是一个单摆装置。

  思考与讨论:

  1.线有粗细、长短的不同,伸缩性也有区别。不同的小球,质量和体积有差异。想一想,应如何选择摆线和摆球?为什么?

  2.右图画出了细线上端的两种不同的悬挂方式。应该选用哪种方式?为什么?

  三、物理量的测量

  1.测摆长

  方法一:

  用米尺量出从悬点到小球上端的悬线长l0,

  再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摆球的直径d,

  则摆长l=l0+。

  方法二:

  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小球球心与悬挂点之间的距离,

  如图所示。

  思考与讨论:

  那种方法误差会更小呢?

  2.测周期

  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摆角小于5°),然后释放摆球让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当单摆摆动稳定后,从小球某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测量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T。

  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不是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而是要测量多次全振动的时间?

  ——测50次全振动会比测30次误差更小

  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周期吗?

  ——手机、秒表、光电计时器等

  3.改变摆长重测周期

  改变单摆的摆长,重复实验多次,测出相应的摆长l和周期T。

  四、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数据处理包含两种方法:

  方法一:平均值法

  实验次数1 2 3

  摆长l(m)

  周期T(s)

  加速度g(m/s2)

  加速度g平均值

  每改变一次摆长,将相应的l和T代入公式中求出g值,最后利用求出g的平均值。设计如右表格记录数据:

  方法二:图像法

  由得,作出T2-l图像,即以T2为纵轴,以l为横轴。将测得的多组数据在坐标中描点,用平滑的直线拟合这些点,其斜率,由图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误差分析

  1.测摆长l时,应该是测量出悬挂点到球心的距离;

  2.测单摆周期时,应测多次全振动的时间来计算周期,以减小误差,建议50次以上;

  3.实验时,摆角要尽可能小,这样单摆的运动才可以看做是简谐运动,建议小于5°;

  4.处理数据时,多次改变摆长测量多组数据,利用T2-l图像来算出重力加速度,以减小误差。

  五、实验拓展

  利用手机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六、课堂小结

  1.实验思路

  惠更斯周期公式推导出

  2.实验步骤

  安装好单摆装置,测量摆长l和单摆周期T.

  3.数据处理与分析

  (1)公式法: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再算出g的平均值。

  (2)图象法:作出T2-l图像求g值。

  4.误差分析

  测摆长l时,应该是测量出悬挂点到球心的距离;

  测单摆周期时,应测多次全振动的时间来计算周期,以减小误差;

  实验时,摆角要小于5°,这样单摆的运动才可以看做是简谐运动;

  处理数据时,多次改变摆长测量多组数据,利用T2-l图像来计算重力加速度,以减小误差。

  七、课后作业(实践体验)

  请同学们用手机在官方网站下载手机物理工坊(phyphox)APP软件,安装好后,按照今天学习的内容,在家里利用智能手机测出本地重力加速度,并与其他同学交流结果。

  附:改变摆长测得多组数据

  1 2 3 4 5 6

  摆长l(m)0.98855 0.88955 0.79755 0.72655 0.61155 0.52955

  周期T(s)1.998 1.892 1.794 1.714 1.57 1.46

  周期平方T2(s2)3.992 3.5797 3.2184 2.9378 2.4649 2.1316

  斜率K 4.0305

  重力加速度g 9.7949

  大地测量

  航空航天技术

  地球物理学

  细线上端的两种悬挂方式

  测摆球的直径

  测摆线长度

  秒表测单摆的周期

【《重力》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国殇》教学设计12-11

国庆的教学设计03-19

映山红的教学设计03-19

颐和园精选教学设计03-20

旋转的教学设计02-16

《茶经》教学设计02-18

《 It was there 》教学设计与说明03-19

辩论教学设计03-19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