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

时间:2022-11-07 15:19:32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1

  处之泰然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他的学生中最喜欢颜回,他十分尊敬孔子。孔子指出缺点马上就改正,孔子问他为什么不去谋个一官半职。颜回说只要学到老师的.道德学问何必去做官。孔子赞叹颜回吃的是一竹筐饭,喝的是一瓢水,处之泰然,自得其乐。

  【出处】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解释】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泰然自若、从容不迫、无动于衷

  【反义词】惊惶失措、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2

  【成语】: 洛阳纸贵

  【拼音】: lu yáng zhǐ guì

  【解释】: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出处】: 《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举例造句】: 人说“洛阳纸贵”,谁知今日闹到“长安扇贵”。此时画的手也酸了,眼也花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七回

  【成语故事】: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大家的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3

  大笔如椽

  【成语故事】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孝武帝写祭文。

  【出处】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晋书·王珣传》

  【解释】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用法】作谓语;用于夸赞别人的文笔

  【相近词】如椽大笔

  【成语举例】大笔如椽指端揽,贝叶行间才数点。  清·陈恭尹《观唐僧贯休画罗汉歌》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4

  1.一鼓作气

  【释义】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成语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物】曹刿(guì)(又作曹沬,音mèi),一作曹翙(huì)。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

  2.一字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成语出自】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人物】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意人名叫吕不韦(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有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他们把见解和心得,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秦国首都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合黄金一斤)”。

  3.一字之师

  【释义】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成语出自】《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人物】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僧人齐己性喜赋诗。一日,齐己作一首《早梅》诗,中有两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以为梅花既已数枝开,则非早梅矣。于是将后句中“数”改为“一”。齐己深感佩服,后诸学者称郑谷为“一字之师” 。

  4.一饭千金

  【释义】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人物】韩信(江苏淮安人)在未得志时,时常往城下钓鱼,时常却饿着肚子。有一个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齐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5.东山再起

  【释义】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

  【成语出自】唐?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人物】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6.图穷匕见

  【释义】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成语出自】 《战国策.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人物】荆轲(卫国人,今河南省鹤壁、新乡一带)按秦王的要求,接过秦舞阳手里装有地图的匣子,当场打开,取出地图,双手捧给秦王。秦王慢慢展开卷着的地图,细细观看。快展到尽头时,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荆轲见匕首露现,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举起匕首便刺。

  7.纸上谈兵

  【释义】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成语出自】 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人物】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河北邯郸人)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施行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8.负荆请罪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人物】战国时期,蔺相如(今河北曲阳人,一说山西临汾人)“完璧归”有功,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被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山西太原人,一说山西平遥人)之上。廉颇对此不服。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蔺相如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9.卧薪尝胆

  【释义】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成语出自】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人物】越王勾践(大禹子孙,姓姒si,名文命,今浙江绍兴人)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10.揭竿而起

  【释义】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成语出自】 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人物】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孟洼村人)、吴广(今河南太康人)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嬴姓,名胡亥,也称二世皇帝,秦始皇第十八子),替楚将项燕(项羽的祖父)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蕲县镇小刘村)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5

  隋朝时期,治书侍御史李谔能言善辩,文章也写得很精彩。他发现六朝以来,人们写起文章来,通常只追求辞藻的华丽,文章的内容却空洞无物,于是他就想上一道奏章给隋文帝,请求天子亲自下诏,改变形式主义的文风。

  其实隋文帝也对形式主义的文风感到讨厌。他在处理政务时,看到大臣们的奏章虽然华丽好看,却不重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他想到,当初南北朝时,北朝的文风比南朝的'文风好一点儿,所以北朝政治稳固,而南朝帝王国破家亡,可见政治腐败与浮华的文风有很大关系。形式主义的文风,真是误国误民啊!

  李谔伏案疾书,很快就写成了《请正文体书》,呈给隋文帝,请求认真审阅。奏章从魏武帝、文帝、明帝说起,说他们只注重修饰文章的雕虫小技,而不深入研究为君之道,使得后世国家衰弱,天下大乱。

  奏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意思是说一篇篇的文章,一箱箱案卷,说来说去,说的都是吟风弄月的内容,真是累赘冗长,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隋文帝看了这篇文章,觉得甚合心意,心想形式主义的文风害人不浅,大家在这种文风的影响下,都追逐华而不实的东西,这样对大隋江山只有害处,没有好处。于是,他真的听从李谔的意见,颁布政令,要求各级官吏改变文风。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6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

  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

  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

  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一些小小的疏忽竟能导致祸患的`降临,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然而,其中隐藏着的却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一条无可辩驳的客观规律

  所以对于自己的过失,不能不重视,更不能开脱和原谅,绝对不能有那种仅此一回,下不为例的想法哦!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7

  宠辱不惊

  【成语故事】唐太宗时期,官吏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先后三次给漕运官更改考评政绩,该官吏表现出宠辱不惊。后来卢本人也大起大落,命运坎坷,他的心情始终平静如水,并不因起落无常而改变自己的'为人原则。

  【出处】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晋·潘岳《在怀县》诗

  【解释】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人豁达的性格

  【相近词】置之度外

  【反义词】患得患失、宠辱若惊

  【成语造句】

  ◎ 县府大门前一对石狮,见惯清朝的黄龙旗,目睹过辛亥年间的五色旗,早已宠辱不惊,惟留一身岁月斑驳痕迹。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8

  神武挂冠

  【成语故事】南朝时期,梁国的陶弘景,自幼家贫,经过苦读而入仕,他没有当上大官,在一次求一个县官失败后,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十分厌倦,就于永明十年,他就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表辞官。辞官后,他就隐居山林。

  【出处】南朝梁陶弘景“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解释】指辞官隐居。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示列】置吾兄于神武挂冠,华顶高服之间,而兄亦不受。 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9

  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一天晚上,为酬谢有功将士,摆了一席盛大的酒宴,要开怀畅饮。在轻歌妙舞的气氛中,忽然,灯火全部熄灭。黑暗中庄王的'爱妾受到一个将士的调戏。她急中生智,一把抓下那个将士的头冠,让庄王点灯,捉拿那个无冠带的人。庄王不但没有发怒,反而说:“无妨,此刻宴乐饮酒自不必拘泥妇人之节。”并让所有的人都取下头冠,当灯火再亮时,将士中无一人戴头冠。真是难得的大度,十足的人情味。

  数年之后,楚军与晋军交战,楚军处劣势,突然,一位将士冲向敌阵,使战争转败为胜。这位将士就是当年调戏庄王爱妾的那人。庄王当年是“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充分表现了他的宽厚仁爱之心和令人叹服的人情味;他并没有期求回报而却得到回报,这正是他事业成功之所在。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场帝的郡丞,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反对报复,再三请求保他一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魏征曾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了丰功。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10

  春秋时期,楚庄王派左司马申舟访问齐国,派公子冯出使晋国。

  当时,从楚国到齐国必经宋国;从楚国到晋国必经郑国。按规定,从别国经过,事先要得到别人的允许。可是楚庄王自恃楚国为大国,可以轻视别国,不把宋国和郑国放在眼里,所以就没有通知宋国和郑国。

  临行前,申舟担心地对楚庄王说:“郑国明于事理,到晋国去不向它借路还关系不大;可宋国不讲情面,到齐国去不向它借路,我恐怕会被他们杀死。”

  楚庄王说:“不用担心,假如他们真敢杀你,我就替你报仇。”

  宋国国君知道了后,十分气愤,将申舟扣留下来。

  大臣华元对国君说:“楚国事先未有通知,便是把我国当作已亡,领土已归属于他。我们必须维护独立主权的尊严,不能受这种侮辱!就算楚国要发兵进攻,大不了就亡国。但我们宁可战败,也不服屈辱!”

  宋国国君听了后,处死了申舟,并随时迎接楚国的进攻。

  楚庄王得知消息后,果然派兵进攻宋国,并将宋国都城睢阳团团围住,双方相持了好几个月,楚国也未能取胜。

  楚军把宋国围困了半年,第二年春,宋国被逼无奈,只好派大夫乐婴向晋国求助。

  晋景公欲派援兵去帮助宋国解围,可是晋国大夫伯宗极力反对,他对晋景公说:“我们不能派兵帮宋打楚,古话说的好,‘虽鞭长,不及马腹(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的肚子)’,现今的楚国正在兴旺时期,楚国的.强盛是上天赠与它的,别人不能与它相争。我们晋国再强大,也不能违抗天命,又怎能管得了楚国呢?”

  晋景公仍然犹豫不决,他说:“人家有难相求于我们,我们竟不加理睬,这有点说不过去吧?我感到耻辱。”

  伯宗进一步劝道:“这算不了什么,山林沼泽里难免有污垢疾害,就是美玉也难免有斑点。因此说,国君有时不免要含耻忍辱,这是小毛病损害不了大德。”

  听了伯宗这番道理,晋景公才决定不派兵去救援宋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奢求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要做,就做自己能力所能涉及的范围内的才是最适合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11

  投笔从戎

  【成语故事】东汉初期,班超因为家贫靠帮官府抄写文件为生,供养老母。但是他觉得这样抄抄写写没什么出息。刚好北方匈奴侵汉,他把笔一扔,毅然报名参军,当了一名军官,在战斗中立了大功。他向朝廷建议与西域各国建交,朝廷派他出使西域。

  【出处】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后汉书·班超传》

  【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弃文就武

  【相近词】弃文就武

  【相反词】解甲归田

  【成语例句】

  ◎ 他毅然投笔从戎,辗转天津、烟台、济南,投身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之中,先后经历了无数次浴血战斗。

  ◎ 1972年冬,黄建国投笔从戎,从无线电报务员到电台台长,一干就是十载。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12

  手不释卷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愤学习,学问提高很快。

  【典故】《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注引《江表传》

  【释义】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勤奋好学

  【近义词】学而不厌、爱不释手

  【相反词】不学无术

  【成语造句】

  ◎ 谷秸的最大乐趣,是手不释卷,闭门读书。

  ◎ 他的一生养成了好读的'习惯,一直到老年仍然每天手不释卷。

  ◎ 说到学习,现在有很多同志可谓手不释卷,无时不学,因此,他们进步也快。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13

  在西周末期,周幽王即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周朝有个诸侯国叫褒(bāo)国,其国君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国国君关进大牢。

  褒国国君的儿子洪德见父亲被关,非常焦急,就与母亲商量如何营救。他们听说幽王非常喜欢美女,就用重金买下一年轻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sì)”,教给她宫中礼仪,然后送给幽王。幽王见了大喜,于是下令放了褒国国君。

  当褒姒入宫后,很得幽王的宠爱,可是只有一件事不随心意,就是褒姒有个怪脾气,从来不笑。幽王下决心要让她笑一笑,于是贴出布告:谁能让新王后笑一笑,赏金一千。告示一出,一些人争相入宫。有的`吐舌瞪眼做怪相,有的说一些荒诞的笑话,可褒姒看了,听了,仍不露一丝笑容。幽王手下有个大臣叫虢(guó)石父,是个会拍马逢迎的坏家伙,他出了一个坏点子,叫做“烽火戏诸侯”。原来古时候,遇到敌情,主要靠烽火台报警。那些烽火台遍布各诸侯国,相邻的两座能互相看见。如果白天某处发现了敌情,就点燃晒干的狼粪,靠“狼烟”传递情报;如果是晚上,就点燃柴草,靠火光传递情报。这样一座传一座,用不了多长时间,消息传遍全国,各地诸侯就会率x队赶往京都,听候调遣。

  后来幽王听了这个计谋,万分高兴,决定一试。一天,天气晴朗,幽王带着褒姒来到城楼顶上,登台远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幽王下令点燃烽火,顿时狼烟四起,直冲云天。远近诸侯看到烽火点燃,还以为敌国来犯,于是纷纷点齐兵马,向镐(hào)京奔来。他们赶到镐京城下,却看不到一个敌兵,只见幽王和褒姒坐在城楼上喝酒看热闹。这下,可把褒姒给逗笑了。她笑幽王如此轻率行事,笑诸侯这样容易上当。褒姒一笑,幽王高兴了,马上给了虢石父千金的奖赏。那些诸侯可气坏了,知道受了愚弄,就大骂一气带兵回去了。

  其实幽王对此并不在意,为睹褒姒笑脸,又多次玩此闹剧。不久,戎(róng)人发兵前来攻打镐京。幽王看到戎人真的打来了,赶紧派人去点烽火,向诸侯求救。可是这一次,诸侯们还以为天子与王后嬉戏,全都按兵不动。就这样,镐京被戎人攻破,幽王逃到骊山脚下,被杀掉了,褒姒被戎人抓走了。

  成语“千金一笑”,形容美人的笑颜十分难得,价值千金。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14

  道边苦李

  【成语故事】王戎七岁时,曾经与很多小孩一起到外边玩耍,看到路旁有许多李子树上长满了李子,枝头压得很低。其他小朋友赶忙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李子树在路边能有这么多李子证明其很酸苦,否则早被摘光了。

  【出处】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解释】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庸才

  【相近词】无用之材

  【示例】云霄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  宋·姜夔《永遇乐·次韵辛克清》词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15

  战国时期,美玉“和氏璧”由于质地优良,因此扬名天下,成为人人都想一睹的至宝。后来,这块宝玉被赵惠文王所拥有。秦国国君秦昭襄王听说此事,便想霸占此玉,并借机欺辱赵王。于是,秦王提起笔来给赵王写了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

  赵王接到这封信件,明知这是秦王使诈,想将美玉骗到手,可是要是不把玉给他,他又会把此事当做借口,攻打赵国。而当时秦强赵弱,一打起仗来,赵国的`老百姓就要遭殃了。赵王对此事无法决断,因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愁得不行。

  这时,有人对赵王说,平民蔺相如是个饱学之士,经常帮人解决难题,如果请他到宫殿上商议,或许能出个好主意。赵王听说赵国有此奇人,心中非常高兴,忙派人宣蔺相如来见。

  蔺相如见到赵王后,就请求由他带着和氏璧去秦国走一趟。他说:“假如秦国把十五座城池割让给赵国,那么这笔买卖也挺合算,我就把玉留在秦国;如果他们没有献城的诚意,我再把玉完整无缺地送回我邦。”

  赵王虽然觉得这样做也太冒险了,但又想不出别的主意,只好拜蔺相如为使者,命他到秦国去献和氏璧。

  蔺相如到了秦国,来到秦王宫中,把和氏璧双手奉上。秦王将美玉捧在手中,喜不自胜,根本不提用十五座城交换的事情。

  蔺相如看秦王并无献城之意,便赔着笑脸对秦王说:“这块美玉上有一块瑕疵,不注意看还真看不出来,待小臣指给您看一看。”

  秦王虽然狡诈,也中了蔺相如之计。他一心想看瑕疵到底在何处,就把美玉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手捧美玉,靠在柱子之上,怒气冲冲地说:“依我看来,您并不想把十五座城交给赵邦,只想欺辱我国,让天下人看我家大王的笑话!所以我用计调回宝璧。您如果逼迫我,我的脑袋和美玉就在柱子上一块碎了!”

  秦王一心想得到美玉,生怕有所损坏,急忙从旁劝阻。他一面表示绝不食言,一面答应斋戒几日后举行迎璧大典,让蔺相如将和氏璧正式献上。

  蔺相如根本信不过秦王,回到住处后就将和氏璧交给随从,让他将璧送回赵国。

  到了秦王举行典礼的那天,蔺相如严肃地对秦王说:“我已派人将和氏璧送回我国,您如果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献与我国,我国大王一定会将和氏璧给您送来。如果不这样,您即使把我杀死也无济于事。因为天下之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义的!”

  秦王勃然大怒,但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得放蔺相如回国。

  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下盖世奇功,赵王就将他由一介平民封为“上大夫”,位列朝堂之中,专门为君王出谋划策。

  ◎成语释义

  比喻把原物完整无缺地归还原主。

  ◎故事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出处译文

  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02-22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15篇)11-07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15篇11-07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5篇02-24

中国历史8字成语故事02-24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出处简介11-03

关于中国历史成语故事:洛阳纸贵08-04

中国历史上有关勤奋读书的成语故事04-13

中国历史典故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