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书笔记

时间:2022-09-26 08:33:15 笔记 我要投稿

《水浒传》读书笔记4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浒传》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水浒传》读书笔记4篇

  《水浒传》读书笔记 篇1

  《水浒》中个个是传奇人物,最吸引我的就是吴用了,他的身上有好多秘一样的东西。吴用和晁盖是从小就认识的好哥们,晁盖劫生辰冈,吴用功不可没,无论是在投梁山时结交林冲,吴用不但足智多谋,而且对晁盖也很忠义。

  在宋江上梁山后,晁盖看出了宋江一心希望朝廷招安,对宋江怀有戒心。晁盖死的时候,吴用也在旁边。即使晁盖说了:“杀了史文恭的人可以做梁山之主。”吴用还是极力拥护宋江。那么是不是吴用也十分希望朝廷能够招安呢?

  宋江觉得梁山的势力还不够大,吴用使计赚卢俊义上梁山。朝廷招安以后,宋江被害,吴用在他的坟前自尽,真的十分忠义。

  宋江和晁盖都在梁山时,吴用在宋江和晁盖之间更看重谁呢?吴用和宋江是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情义吗?

  《水浒传》读书笔记 篇2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一个字义。

  但是,当今社会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的人,就是一个有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那就是鲁智深。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在现实生活中,正义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比如说:我们的警察,就充满正义感帮助别人,为被人挡枪,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所以我们要讲义气,不能做不讲义气的人!

  《水浒传》读书笔记 篇3

  佛,不管是作为哲学还是作为信仰,都离不开"慈悲"二字。《水浒传》一回回读下来,便觉得八百里水泊上有佛性弥漫着。

  那些看似杀人喝酒吃肉的英雄,哪一位不是尝尽了人间的苦头,又对弱者苦者难者善者怀着感情之人?哪一位不是惺惺相惜、生命相倾之人?谁能说在阶级情、民族情之外就没有一种一以贯之的人类之情?梁山英雄身上的义气所包括的牺牲精神,不也是一种高尚与博大吗?

  鲁智深是特别突出的一个。

  他救了流落异地的穷女子金翠莲,救了赵员外的女儿,为了朋友林冲妻子受辱,他又要打不可一世的高衙内三百禅杖。全不要报答,也压根儿不想报答,甚至不计较生命的得失,只管"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

  他对待林冲的情义,尤其让人铭怀。野猪林里,从薛霸风声飒飒的水火棍下救起林冲之后,鲁达有一段向林冲叫着说出的话,话中有几个字,催人泪下——"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及至林冲问他今投何处,鲁达又是:"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一个"忧得你苦",连着三个"放你不下",其情如瀑,凿石裂空。

  《水浒传》读书笔记 篇4

  大家都读过水浒传。有没有人发现这是一本英侠小说,而三国演义则是一本历史演义。

  而且,施耐庵对水浒的改编也非常多,本来以"梁山泊记事本末"为中心来写,但是施耐庵更注重英雄们的个人命运,其中几个重要人物都有个人传记,作者用“列传”的形式来将他们串联在一起。但是施耐庵也并没有完全忘记历史事件。在“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事件之前,就有了“三打祝家庄”这一历史事件。在“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事件之后,又写了招安等事件,而且再也没有出现相对独立的个人传记。

  再看水浒的人物中,我认为宋江被推为老大是不对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他自己不会武功。你看当时哪个英雄不会一点武功。但是宋江呢?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2。他无勇也无谋。平日打仗时,大部分计谋都是军师吴用想的,自己也没出多少力。

  3。他做了一件很不对的事,那就是招安。被招安后,与自己的弟兄分开,自己也很难过。被朝廷赐死后,还带了几个人一起去死。

  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有诸多不同,可从依据的史料中看出。

  三国演义主要是从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所引的。而水浒传中所描写的宋江起义,在记载宋史的书中都有记载,但都很简略。可以说明,作者是将许多短篇有关水浒的小说汇在了一起,就成了水浒传。


【《水浒传》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水浒传读书笔记09-19

《水浒传》读书笔记08-01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04-23

《水浒传》读书笔记07-21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02-20

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07-17

水浒传读书笔记04-18

《水浒传》读书笔记07-24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03-26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精选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