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精选6篇)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粮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粮食工作调研报告1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粮食管理职能的变化,对办公室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笔者就办公室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各种关系、精神状态等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关于办公室工作的指导思想
办公室工作千头成绪,涉及机关日常事务、政务调研、文秘、档案、信息、宣传、部门创建、后勤服务等,既是“忙家”、“杂家”,又是“管家”。因此,办公室要将服务于全局中心工作和服务于机关基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三大职能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到调研围绕中心转,协调围绕领导转,服务围绕大家转,将办公室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关于办公室工作的几个重点
新形势下的办公室要认真抓好五项重点:
、以加强学习为支点,提高素质。今年是“xxx”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法治化进程的关键一年,粮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办公室只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适应新形势,形成新认识,为粮食经济发展推波助澜。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二是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依法行政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强本职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始终做到观念不落后,工作不落伍,打好工作的多面手。
2、以深入基层为路径,强化调研。调研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粮食工作牵涉到百姓切身利益,只有不断地深入实际,掌握实情,才能为领导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目前,要重点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命题,从坐在办公室转变为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抓问题,在科学安排,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围绕“疑点”、“热点”、“难点”,调研好第一手材料,撰写出更有层次的文章。
3、以捕捉信息为手段,搞好宣传。要以信息为载体,唱响粮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一是要努力培养办公室人员的政治头脑,利用粮食系统的信息网络,把粮食工作的重要情况、突发事件以及领导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准确、客观地提供给领导参考决策。二是要逐步完成统一协同的工作平台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以此推动效率、效益的提高。三是要通过信息报送,及时宣传粮食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特色,把粮食部门依法行政、健康向上的形象传递到千家万户,使各级领导、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更加支持粮食工作。
4、以主动服务为抓手,转变作风。办公室的工作,无论是文稿起草、信息调研、督查催办等政务工作,还是文书档案、会议安排、机要保密、后勤服务等事务工作,都是围绕“服务”这一中心运转的。在为领导服务上,坚持三个标准,即“全方位、全过程、高效率”,力求办公室的每一位同志都熟悉全局各个阶段的重点、各位领导关注的热点,以及工作中的焦点,努力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力求每项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让人无可挑剔。在为群众服务上,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充分发挥办公室作为领导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确保人民群众的意愿能够为领导所了解,确保领导的决策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为部门和基层服务上,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满腔热情,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5、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规范工作。一是要带头严格执行局机关的各项规章、规定,确保机关出台的所有制度在办公室能得到不折不扣地实施。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办公室内部各项制度。特别是在公文处理、会议安排、机关值班、档案管理、机要保密、后勤服务等方面,制定办事程序,使各项工作有规章保障,有制度规范。三是要严格考核,建立激励机制。按照人员责任分工情况,将个人德、能、勤、绩进行量化考核,以充分发挥办公室每一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关于办公室工作的几个关系
办公室工作要重点处理好四个辩证关系:
、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面广,标准高,要求严,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既要成为自身业务的行家,又要具备广博的综合性知识和社会常识。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勤学苦练,博采众长,使自己成为“杂家”,成为复合型人才。这是办公室工作的第一重点,要通过知识的积累、知识面的拓宽和理论功底的日益丰厚,使“专”与“博”的关系得到较好的统一。
2、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作为党政合署的办事机构,承担党务、精神文明建设及行政事务等工作,部分工作看起来很虚。要锻炼虚事实做的本领,一是要学会运用经济管理的理念和看得见、摸的着的载体,化虚为实,扎实推进。二是要紧紧围绕局党组、局长室的工作实际,求真求实,不搞形式主义,赋予各种党建形式以实实在在的内容。如把思想教育活动与经常性的制度管理、经常性的业务工作等紧密结合起来等,有效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3、处理好“忙”与“闲”的关系。办公室工作像是一条没有弹性的直线,一直绷得很紧。要在工作方法上进行不断创新,做到既忙而不乱,又能在相对轻松时平峰填谷。一是将加强工作的预见性,如每年的年度工作会议等室可以预知的,其它工作就尽量避免和可以预见的工作撞车。二是学会分清主次,要以主要精力干好最重要的工作,用放松大脑的时间处理大量的一般性事务。
4、正确处理“大”与“小”的关系。办公室工作有许多大事急事,都要重视,认真完成,不能马虎。但对日常琐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即通常认为的“小事”,也不能轻视麻痹。因为小事不做,或马虎应付,也会酿成大错,搞出大乱子,对工作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影响工作大局。从这个意义上讲,办公室工作没有绝对的大事小事之分,大事中有许多小事情不能忽略,小事中有大的责任不能大意,因此,在工作中,要认真研究这一课题,做到瞻前顾后,抓住重点,保证各项工作的协调运转。
四、关于办公室工作的精神状态
办公室工作的任务很重,要求也很高,要以“实、细、快、严”四个字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办公室的全新形象。
1、实。一定要实实在在。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调查研究要摸实情、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作表面文章;上报信息要以实为本,不搞凭空捏造,无中生有;汇报工作要说真话、实话,不夸夸其谈,不弄虚作假;要真正做到说话让人相信,办事让人放心。要多深入实际,多深入基层,不仅要做到“身入”,更要做到“心入”。要把务实与务虚有机结合起来,务实而不陷入事务主义,务虚而不陷入形式主义。2、细。一定要细心细致。办公室工作繁杂,但每一项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牵涉到领导的决策。因而,办公室人员一定要细心、小心,不能粗心大意。办文经得起推敲,办会经得起检验,办事经得起核查。我们将通过不断加强修养,陶冶性情,养成办公室人员细心、细心再细心的工作习惯,努力提高理论素质、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
3、快。一定要雷厉风行。工作不能拖泥带水,尽可能快地完成任务。
粮食工作调研报告2
安全生产事关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扎实推进安全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本文就如何强化管理,切实抓好新时期粮食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促进粮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近年来,xx市粮食局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各级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注重宣传教育,搞好检查督促,落实防范措施,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达到了上级下达的事故控制指标要求。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是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支撑体系和监管机制尚不健全;二是部分粮站库房破旧漏现象比较严重,但由于维修资金不足,故存在着不安全因素;三是系统内粮站大部分出租,而承租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拼设备、拼厂房情况比较突出,给企业留下一定隐患。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的思想,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本人认为,加强搞好新时期粮食系统的安全生产,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重视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措施,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任务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安全生产事关大局,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单位一把手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切实负起具体责任。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研究、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狠抓安全生产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加强检查督促,从严管理,严格要求,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二、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每位职工安全生产的基本制度。大量的事故表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关键在领导,领导手握决策大权,领导责任制的落实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单位的安全与否。因此,作为领导首先在思想上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天”字号头等大事来认识,严肃认真地履行自己对国家、对单位、对职工所负的安全责任。要认识到领导安全意识的淡薄,领导责任的不到位,才是单位最大的事故隐患。作为单位领导,必须按照有关制度要求,用“铁的心肠、铁的手腕”带头严起来,带头抓落实,逐级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将安全生产与职工年终工资挂钩,与领导考核、任免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能够恪尽职守,严把关隘,使每一个职工坚决做到不违章、不冒险,遵章守纪,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要加大事故隐患的查治力度,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预防工作一定要经常化。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做好安全事故的隐患排查工作,在发挥专门机构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职工帮助查找、发现事故隐患。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安全检查是落实责任、规范管理行为、发现事故隐患、促进隐患整改和减少“三违”的有效手段。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积极有效地消除生产现场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超前预防、超前控制。安全检查要切忌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和形式主义。必须严肃认真,要把检查与整改、检查与责任追究结合起来。在检查中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新特点、新问题,抓薄弱环节、抓要害岗位、抓危险场所、抓事故多发地点,提高检查质量及效果;要提高隐患整改的质量和效率,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不迁就、不护短,认真整改、及时处理,使各项检查和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四、要搞好宣传培训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培训教育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杜绝“三违”的有效途径。要从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安全法律法规的普及、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和意识的提高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不能只满足于会议传达、文件转发,也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必须以三级安全教育为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全局职工工牢固树立“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和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观念,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杜绝“三违”行为,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五、要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
要根据本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和需要,加大对人员和经费的投入,改善安全生产硬件设施,重视和充实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确保安全监管工作不断档、不空位;要正确认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舍得资金投入,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正常的经费,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法律要求,每年投入一定量的资金,用于添加安全设备和开展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及其他安全生产必要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机制,改善条件,确保安全生产预防工作的落实,使安全资金为生产条件的改善和隐患治理提供重要保证。
粮食工作调研报告3
二0xx年,我们紧密结合粮食工作实际,按照开展调研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粮食中心工作,认真组织调查研究,加大调研工作力度,共组织开展各类专题调研六次,拟写调研报告六篇,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成立了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局长同志担任信息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相关股室股室长和基层企业法人代表为成员。在日常工作及管理中把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到了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总结。日常调研工作坚持做到了“四个一”,即每月通报一次信息调研工作开展和效果情况;每季度小结一次信息调研工作;每半年专题讨论研究一次信息调研工作;年终总结并表彰奖励一批在信息调研工作中工作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从而在机关全体干部中形成了抓好信息调研工作的共识,切实增强了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制定责任目标,严格考核奖惩
年初,根据上级下达的信息调研工作任务和我县粮食工作实际,制定了《信息调研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本着“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原则,把信息调研工作任务分解到科室和下属企业,落实到人。明确规定,各科室及每个下属企业每季度完成调研文章1篇。为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制定了严格的信息调研工作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将信息调研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为增强责任感,实行了信息调研“一票否决”制。年底对信息调研工作进行单独考核,并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计入总分。对圆满完成信息调研任务的科室和个人进行表彰,评选优秀稿件;完不成信息调研任务的,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三、紧扣粮食系统实际,精心设置调研课题
科学地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的课题,不仅决定着调研方向和水平,同时也是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基础。因此,我们立足粮食工作的大局,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需求,合理设置调研的主题和内容,提出具体的实施要求和保证措施,为实施正确决策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首先,我们着眼新安粮食的长远发展,确定中长期调研规划。调查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正确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冷线与热线、超前与现实的关系,合理确定调研规划,最大限度地开发调研资源。其次,紧扣粮食发展重点,确定分年度调研主题。我们紧紧把握全县粮食发展工作的重点,合理确定年度调研主题。其中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订单农业等一系列调研报告对现状认识深刻,对问题分析透彻,提出的对策建议针对性较强。
四、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调研活动
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各科室人员积极深入基层,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活动,围绕热、难问题,开展对策性调研。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工作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认识,并结合粮食工作实际,发现新问题,解决新情况,积极探索有效举措。先后围绕新农村建设、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了针对性、实效性的对策。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对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种粮收入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形成了《农村种粮热不起来的原因》、《家庭户间存粮减少,粮食安全受到影响》、《当前粮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河南省新安县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在《中国粮食经济》杂志发表,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调研工作计划
一要狠抓工作落实。加强对各单位开展信息调研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经常通报工作开展及效果情况,畅通信息网络。对完成工作任务好的单位及干部进行奖励,对不积极按照要求开展工作的,提出批评或由领导进行谈话,以进一步提高对信息调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
二是努力提高稿件质量。充分发挥基层联系点作用,加强实地调研工作;加强信息调研员队伍业务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字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科室之间的协调,对一些好的素材及时组织有关人员集中采写,增强稿件的深度和时效性;建立信息调研质量分析制度,对每季度报送的调研文章质量通过与其他县优秀信息调研文章相比较,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掌握调研文章撰写的基本规律。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加强调研工作的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明确任务、时限和质量标准,做到责任、考核、奖惩相结合,充分发挥每位同志参与调研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结合工作实际,建立调研成果转化机制。对较为成熟、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调研成果,经过一定的程序,形成规范性的意见、文件下发实施;对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思路、建议和经验,要及时报送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为领导的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对一些暂时不能形成的具体规定和制度,但有助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成果和典型经验,转化为言论、理论文章等,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
粮食工作调研报告4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粮食部门积极转变工作职能,努力加强粮食监管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新形势下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但是,由于监管工作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加强粮食监管的存在问题
一是不想管。在实施了几十年的传统粮食流通管理体制下,形成了一套传统的思维模式、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一些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习惯于用行政手段管理粮食流通,用包办代替的办法管理粮食企业,对依法管理粮食流通特别是管理社会粮食行业感到无从下手,存有畏难发愁情绪,不愿主动的开展粮食监管工作。
二是不敢管。随着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在社会上和群众中形成了“放开就是不管”的模糊认识,近年来粮食供过于求的市场形势也使人们对粮食市场的稳定失去了应有的警惕,加之其他经济类型的粮食经营企业对粮食部门的管理还不习惯,依法经营粮食的意识不强,所以,不愿被管、不服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手段不够有力,对抗拒管理的业户无法有效地处理,因而在粮食执法人员中存在不敢管的现象。
三是不会管。依法开展粮食监督检查是一项新的工作任务,粮食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执法依据、处罚标准、处罚程序等具体业务掌握的还不够熟练,因而制约了依法管粮工作的开展。
四是不能管。主要是机构、人员、经费还不能保证依法管粮的需要。有的市、县级粮食局仍是事业单位,且没有获得政府授权,不具备行政执法的资格。有的虽然是行政机关,但内部没有独立的执法机构,人员编制较少,工作经费不足,难以保证执法工作需要,因而没有能力全面开展粮食监管检查工作。
二、加强粮食监管的对策措施
加强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是一项新的任务,必然经历一个逐步提高、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针对当前粮食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应强化以下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粮食执法体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抓住《条例》和《办法》实施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应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申请地方政府给子执法授权,以获得行政执法资格。要按照“专门机构、专业队伍、专项经费”的要求,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支持,尽快建立专门的粮食监督检查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切实担负起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同时要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解决好粮食行政执法工作的专项经费。在机构、人员编制尚未落实前,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调整现有科室职能,整合人才资源,确定专人负责,抓好执法检查工作。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确立粮食部门的执法地位,争取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二)加强粮食执法队伍建设。粮食行政执法和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涉及到农民、消费者和粮食经营者的利益,关系到粮食部门的形象。因此,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一支政治优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高素质队伍一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把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着力抓好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粮食流通业务的培养,采取业务培训、组织学习、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尽快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要建立并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严禁无证执法行为。同时要强化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要求,严肃纪律,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依法开展粮食监督检查工作。依法进行粮食监管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既不能求稳怕乱,不敢放手放胆开展执法工作,也不能操之过急,盲目行事。一是要严格工作程序。粮食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坚持做到该履行的程序一项不少,该有的步骤一个不缺,每一件处罚案件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运用法律、法规准确,处罚适当,切实杜绝盲目执法、野蛮执法行为。二是要注意工作方法。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要认真总结经验,摸索规律,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在检查方法上,可以采取定期检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和专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实施步骤上,可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找好突破口;在监管对象上,宜先大后小,逐步扩大行政相对人范围;在处罚手段上,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先教育后处罚,不断提高监管效能。三是加强与其他执法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粮食监督检查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对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作了明确规定。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的职责范围正确行使职权,既不能“错位”,也不能“越位”。要积极争取工商、质量监督、食品卫生等有关执法部门的支持,适时开展部门联合执法行动,既可以学习借鉴其他执法部门的工作经验,锻炼提高粮食执法队伍的素质,也可以提高粮食行政执法效果,有效维护粮食市场秩序。
(四)明确粮食监管工作重点。在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开展初始阶段,当前主要应抓好两项重点工作。一是粮食收购资格审核认定工作。这是政府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唯一的行政许可项目,也是开展粮食监督检查的基础。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粮食收购许可法规,使全社会了解粮食部门的工作职能和执法职能,使广大粮食经营业户知法、懂法,准确、及时地申请收购资格许可,做到持证收购,合法 -经营。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便民和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耐心为申请人解惑释疑,及时受理各类市场主体的申请,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审核受理工作。要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审核工作监管制度,严格标准,严格要求,严格程序,严格时限,严明审核纪律,及时纠正粮食收购许可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认真开展社会粮食统计工作。社会粮食统计是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有效进行监管的基础性工作。把辖区内各种经济类型粮食流通企业的统计业务活动纳入管理范围,是国家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要按照政策规定,准确确定应当纳入统计范围的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并按照统计制度的要求,认真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不执行制度规定、不按时上报数据的经营者,依法予以处罚。
粮食工作调研报告5
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了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了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工作,严格了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追究等等。但是,目前粮食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与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粮食部门的安全工作,除了安全目标管理的粮油保管、生产经营、机器设备、化学药品管理、防火防盗等安全责任事故管理外,最重要、最核心的是要加强xx部门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
一 、加强粮食部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紧迫性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无粮不稳是历史经验证明了的客观事实。粮食经营、粮食流通、在保障粮食安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县的粮食产量平稳丰产。
目前,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购销加工企业发挥着xx县粮食安全的主渠道作用,但近十多年来国家有关方面在地方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资金投入,省、市、县也没有相应的建设资金,导致粮油仓储设施建设落后,粮油加工逐年萎缩,批发市场散乱,现代物流发展缓慢。从现状看,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一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影响国家以最低保护价收购粮食这一政策的落实,势必造成农民卖粮难问题的再现,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影响我县的粮食安全。
从全县的粮食产量、商品粮数量和统计储备量总体看似乎是能保障粮食安全,但实际并非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甚至包括各级政府更多注重的是粮食流通产生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其应急功能,导致市、县级的粮油储备静态规模小,粮油库分布格局不合理,不能适应应急需求。以我县近两年的稻谷产量看,每年产量9000万公斤左右,可加工大米6000多万公斤。以全县63万人计算,人均每年可用的主要口粮大米只有100公斤左右。如果省外大米一但不能进入我县,就会使我县的主要口粮大米需求造成紧张。在自然灾害增多和国际、国内粮油价格波动频繁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应该从满足应急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粮食储备基础设施进行重新规划、修建。此项工作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或隐患
(一)粮食仓储设施的问题或隐患
1.由于现在的粮油库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规划布局的,与现在的粮食生产及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出现两类现象:一类是仓储条件较好的储备库基本能按照储备要求承担储备任务;另一类是位于乡镇的粮库,承担着收购、中转的储备任务,但多年来一直没有修缮,破旧不堪,仓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国家以最低保护价收购粮食,需要尽快修缮或建设,增加仓容,以保障粮食流通。
2、粮库在基础设施、保管条件、机械装备、信息系统、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上其储备条件很差。这些仓房大都处于墙体开裂、屋面漏水、门窗简陋、地面起沙,年久失修,部分瓦屋面仓库倒塌严重,已需大修不能使用。
3. 粮食仓储的散装、散卸、散储、散运的“四散”作业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底,信息化程度不高。
4、 保粮设施配备不足。微机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仅占有效仓容的六分之一,影响了粮食的安全储存。
5. 多年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原粮储备,成品粮油储备库是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中的空白。
6. 粮库内的烘干设备一直是我县粮食储蓄中的空白。
(二)粮油加工的问题或隐患
1.尽管我县的菜油加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水平还停留在“小、散、差”的层面上,建设布局、企业规模、设施装备、科技含量、技术创新、产品档次、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等各个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总体竞争实力仍然较低,全行业形不成整体优势,造成有效资源浪费,并存在设备老化的缺陷。
2.由于历史的原因,加工企业按行政区域重复建设,粮油加工企业集团为数不多。当年引进设备新建和进行技术改造的国有粮油加工企业转制后经营困难,效益低下,全行业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开工率较低。
3.粮油加工主食品的工业化、产业化滞后,不能满足城镇居民对粮油加工产品的营养、快速、精细的增长需求。
4.粮油产品的深度加工和资源利用停留在浅层次、初加工阶段,产品结构单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5.杂粮产量在粮食产量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对杂粮的开发利用重视不够,没有成为粮食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粮油批发市场的问题或隐患
1.尽管粮油批发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我县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与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其它省在粮油批发交易量、手段、设施、信息等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2.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要承担中央和省、市、县地方储备粮管理,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行采购粮食、加工转化和市场销售,企业之间集约化的资产整合和规模化的经济合作还未形成。
3.各乡镇或县城对本辖区内的粮食交易数量没有科学的估测,且在批发市场的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没有统一的粮食批发市场,导致各地粮食市场有场无市或者是有市无场的现象为数不少,市场交易、服务、信息等设施不完善。
4.政府对粮食批发市场的投资和社会资本比重较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四)现代粮食物流的问题或隐患
1.运输方式落后。粮食运输采用传统的包装运输方式。粮食收购、储存到中
转运输环节,包、散转换,资材耗费大、抛洒损失多、掺混杂质情况严重。
2.装卸装备水平不高。粮食装卸以传统方式为主,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散粮装卸和运输设施(备)不足,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各种运输方式及其衔接配套有待优化,物流网络有待完善,电子商务体系几乎为空白。
3.组织化程度低。粮食物流资源分散,无序流动,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销脱节,缺乏统一协调的宏观力度,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4.建设资金不足。粮食属于微利经营行业,企业很难筹集资金投入,影响企业积极性,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缓慢。
三、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
(一)政府应做出科学、合理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各级政府应该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点、人口分布特点、粮食主产区和销区分布格局等状况进行县乡级粮油收储库规划布局,设立重点收储仓库。整体布局须科学、合理,形成一个能满足应急需求和市场流通的收储布局系统。
2.粮食加工企业应该置于全县整体发展的格局下作规划,加工企业必须进一步整合、提升,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3.粮油物流中心的布局也必须置于全县整体发展格局下作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或有场无市现象的发生。建议每一个乡镇在所辖范围内至少建立一个集粮油收购、批发、质量检测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且规模适当的粮油物流中心。
(二)建议政府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
1、修缮储备设施,增加粮食储备,提高储备质量。开展仓房维修改造工程,对全县不同程度存在维修改造的粮食仓储企业进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以确保粮食仓储基础设施的基本完好;加强粮食收购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建设和完善库区的地坪和粮食烘干设施;加强粮食仓储企业散装、散卸、散储、散运的“四散”作业程度,提升机械、自动和信息化水平;完善保粮设施,提高微机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检化验设备等保粮设施比例,实现绿色、安全、高效、实用的生态储粮保管技术的全面应用,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2.支持现有粮油加工业进行结构和布局调整,同时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重组,实现粮油加工业由小型、分散和低水平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转变,形成企业集团,创建龙头企业和优质品牌,提升粮油加工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支持发展绿色和无公害的粮油加工主食品以及集约化生产、配送、连锁营销配套工程;支持我县特色农业优势,进一步开发杂粮加工的方便食品,全面推进粮油主食品工业化进程,满足消费趋向膳食方便化、健康营养化、品种多样化的需要;支持开发一批粮油精深加工新产品,使粮食加工向食品加工产品和相关工业产品延伸,实现粮食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后的增值目标。
3.支持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粮食市场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4.支持散装、散卸、散运和散储“四散”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优化设施的衔接配套,重点给予资金扶持。
(三)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管理模式
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理念陈旧导致国有粮油企业资产闲置,经营效益低,浪费了粮食基础设施。理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粮油购销企业之间的关系,保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国有粮油购销企业有一定的调控权,以发挥国有粮油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可以通过国有资产入股于粮油企业,通过控股来实现调控权。建立现代股份制企业,可以盘活部分粮油企业的资产,提高粮食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实践中要杜绝政企不分和放手不管的两种极端现象。
(四)探索科学、有效的投融资机制
从我县的粮食基础设施现状看,达到满足各级政府的应急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的资金缺口还很大。目前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粮库或粮油购销公司还期望政府的投入, 但政府的财政收入规模还比较小,没有大包大揽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地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导向,综合应用招商引资、企业自筹、职工参股、资产重组、资产置换等形式的投融资机制。通过资产和土地置换,盘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所属资产,大多是以前的粮站、粮库。这些站、库、点分布在各个乡镇、甚至村落。对那些较边远、不具备批量收购粮食的库点,或是地处中心城镇、具备房地产开发等商业价值的库点,可以通过拍卖或资产置换的方式进行盘活,拍卖所得款项或置换得到的收益,用于重新选址,建设现代化粮食仓库,适应新时期粮食收购和保管需要。
建议政府设立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预算资金的管理程序进行,资金使用的审批权归属于粮食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为了调动粮油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建议各级政府的资金发放方式采取以奖代补。此外,为了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规模效益,须加强各级、各类资金的整合使用工作。
(五)探索粮库与加工厂、粮油市场联合经营的共赢机制
粮库与加工厂、粮油市场的联合经营可以盘活一些固定资产,提高粮油企业的经营效益,进而减少一些粮食基础设施的建设量;原粮库与加工厂的联合,一方面能为加工厂提供原料,另一方面也便于储备粮的轮换;成品粮库与粮油市场联合经营既可以加快成品粮的轮换更新,也有利于粮油市场的粮源供应。
粮食工作调研报告6
粮食产业化工作可以理解为粮食作为产业,使之向理想的状态发生质变的过程。粮食产业含盖了粮食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质变即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促使做大做强;向产业链方向发展,实现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订单收购”等形式,带动粮食、油料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增强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知名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服务“三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继土地革命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发展的第三次飞跃,是农业生产方式又一次新的革命性变革,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粮食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特殊商品,粮食产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创新粮食流通方式,强化粮食企业经营等,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产业化是粮食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1、产业化是粮食产业现代化和粮食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选择。人多地少、农业经营规模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粮食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手段,由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把粮食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使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组合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和大规模的粮食生产基地。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改变了单纯从事原料生产的地位,改善了现行的投入机制,可以使资本和先进技术、农艺措施、现代装备有机地融入粮食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素质。同时产业化又是新形势下粮食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选择。粮食市场化,主体多元化,经营多渠道,这是必然趋势。新的形势下,在粮食流通中继续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这是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肯定的。国有粮食企业要想发挥主渠道作用,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掌握充足的粮源,掌握粮源的最现实出路就是参与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订单粮食。不然的话,就很难掌握粮源,粮食企业经营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存与发展就会更加举步维艰。实践证明,产业化是实现粮食产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为实现粮食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产业化是提高我国粮食产业国际、国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目前,农户是我国粮食生产最基本的微观基础,也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依靠力量。我国有2.2亿多农户,经营规模小,生产链条短,农产品销售手段落后,市场化程度低,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两个市场的竞争。而发展产业化经营,可通过“公司+农户”、“批发市场+农户”等多种形式,把分散的农户与统一的市场联结起来,龙头企业提供信息,农户按照龙头企业要求进行生产,其产品质量和成本效益远远高于传统分散条件下生产的农产品,增强了农户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同时,龙头企业有了稳固的农户作基础,生产原料有保障,企业自身也会不断扩大规模,提高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3、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产业化提高了粮食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通过规模经营和多层次加工使农产品实现重复增值。特别是通过“公司、工厂+农户”、“专业协会+农户”、“股份合作”、“订单收购”等形式,使企业与农民之间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在一体化经营体系内部进行利益互补,农民除了可以得到种植粮食的收入外,还可以分享流通和加工业的部分利润,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粮食的比较效益。
二、夯实产业化基础是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我们xx的产业化经营工作,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其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目前已拥有国家、省、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拥有国家“放心粮油”、国家免检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等省级以上品牌13个,市级名优产品5个,市级知名商标2个,全县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达30多万亩,连接农户近20万户,有力拉动了全县粮食经济的发展。应该讲,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好的,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更好服务的基础上,我们应进一步夯实三个基础。
4、在服务上谋求突破。《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赋予了粮食行政部门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管理职能,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原有粮食系统的概念,在产业化经营的大舞台上,克服畏难情绪,主动介入对他们的引导和服务。一是加强信息的沟通与引导。不断搜集粮油市场行情,提高信息的前瞻性、综合性和准确性,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运用形式多样的载体和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为全县产业化经营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二是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调。积极深入基层,主动上门服务,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了解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实际需求,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出谋划策。及时了解并竭力帮助解决龙头企业发展中的存在问题,营造龙头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服务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粮食工作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粮食流通调研报告01-26
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08-26
市粮食系统人才工作调研报告08-26
粮食企业调研报告01-15
粮食生产调研报告01-15
粮食安全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10-11
市粮食系统人才工作调研报告范文09-09
粮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通用5篇)10-11
县粮食安全工作调研报告(精选8篇)10-11